粟裕挥师四渡长江

转自:党史网

粟裕位居十大将之首,战争年代屡立奇功。然而,在其戎马生涯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就是他曾率部四次横渡长江,执行战略任务。众所周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横贯华中腹地,江宽水深、风大浪高,自古称为天堑。战争年代过江绝非易事,但他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这在我军高级将帅中是罕见的。

一渡长江,开辟苏北

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江苏溧阳县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陈毅政治上有远见,粟裕长于指挥作战。两人优势互补,很快开创出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加紧推行反共政策,使江南新四军发展受到极大限制。1940年春,抗战形势日益恶化。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让苏南的新四军挺进苏北。1月5日,毛泽东给项英发出“准备应付华中急变”的电报,明确陈粟部“应力争江北”。此时,新四军主力能否尽快北上,成为争取战略主动的关键。但在这个问题上,项英一直犹豫徘徊,迟迟不能定下决心。

作为江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方针,认为向北发展时不我待。4月初,江南指挥部对准备渡江的主力部队指挥员集中整训。16日,粟裕为整训班学员讲授“关于组织战斗”的军事课时,反复提醒“可能不久将来,我们要打更大规模的仗”,引导大家作好思想准备。

果不其然,6月上旬,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六十三师、第四十师等部队在冷欣指挥下,突然对新四军苏南部队包围。江北的韩德勤步步紧逼,断绝了江上交通线。大敌压境,此时若不跨江北上,势必陷入敌人重围。

粟裕坚决主张挥师北上。6月15日,陈毅、粟裕将商讨结果急电中央:“目前只有集中苏北攻击韩或者集中苏南打冷欣两个途径。一切应付已到穷尽之时,再不决定必致苏北苏南两方受损,我决心布置移往苏北,皖南军部方面宜速部署。”

部队北移后,冷欣连夜调集两个团前来堵截。6月18日,粟裕调兵遣将,在茅山脚下的西塔山指挥战斗,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各一部。接着,他巧施“金蝉脱壳”之计,引诱前来“扫荡”的日军和顽军打了几个小时,双方才发现上了当。冷欣气急败坏地说:“粟裕真厉害,我们吃了大亏。”

江南尚未摆脱危险,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又大举围攻驻郭村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陈毅、粟裕紧急商议后,两人分头行动。6月28日夜,陈毅着便衣由扬中过江,赴江北处理事端;粟裕则率部摆脱顽军围堵,择机跨江北上。

就在部队准备过江时,郭村战斗打响。陈毅退至长江中的新老洲写信给粟裕:“速派主力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渡江支援。”粟裕立即加快北移。他深知电台和机要人员的重要性,7月初,他亲自先把十几个机要人员化装送过运河和铁路,一直看着他们平安过去才返回。

郭村战斗胜利后,长江的封锁被打破,渡江时机成熟。7月8日,粟裕率江南指挥部机关及第二团、新编第六团近两千人,一路通过运河及铁路封锁线,抵达长江边。因天气炎热,部队不停穿插,抵达江边时有些疲惫。时中共扬中县委江防大队长曹雨化、宣传部部长柳肇珍、妇女部长陶云霞、抗敌委员会主任李培要等悉数在南岸迎接。

当时,日军在长江各个口岸都驻有重兵,并派军舰在长江巡弋,控制严密。为使行动隐蔽,只能选择偷渡。部队悄悄登船,在夹江中逆水而上。这天是农历六月初四,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河道一片漆黑。在江心,完全靠摇橹和顺水驶向对岸。从港汊转向大江,总还是有些担心碰上日军兵舰,船工们很小心,先观察江面有没有敌军巡逻艇。等看清后,渡船才进入主航道,由西南向东北顺流而下。船漂得很慢,直到后半夜抵达北岸七圩港,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粟裕随即抓紧时间整理部队,跨铁路、渡运河、过公路,直抵吴家桥地区江都塘头,与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顺利会合。

二渡长江,发展苏浙

1944年秋,中国战场转入局部反攻。党中央认为,长三角地带是抗日反攻的重要方向,必须坚决夺取。9月27日,中央电示华中局:“我军为了准备反攻,造成配合盟军条件,对苏浙皖地区工作应有新发展的部署,特别是浙江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

粟裕立即主动请缨。因为红军主力长征时,他曾在苏浙坚持了三年极为困苦的游击战,对这一地区有着特殊感情。华中局经慎重考虑,同意了他的请求。10月24日,中央军委致电新四军军部:“同意粟裕率两个团南下发展苏浙。”

向苏浙敌后发展,粟裕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率领大部队通过长江天堑。四年多前,粟裕曾率江南指挥部及部队渡江北上,但毕竟人数少。这一次他率部队、地方干部及机关人员近万人,在同一时间内偷渡,之后还要穿越数道封锁线,须慎之又慎。

当时,日军对长江封锁十分严密,江中有巡逻艇在游弋,沿江有据点监视。更重要的是,日军为了自身安全,命令江上的船只白天凭条出港,晚上进港封存。时值严冬,徒步涉水几乎不可能,即便有船,由于江面水位低,泥滩宽阔,船只无法靠岸,困难不言而喻。

渡过长江是所有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1944年12月5日,粟裕做出部署,成立南下司令部,具体筹划部队渡江行动。主要包括对南下部队补充武器装备,加强针对性训练;派出得力人员渡江侦察,选择南进的行军路线;秘密集中渡船、组织运力;提前安排地方党组织接应。

粟裕要求从南京到江阴之间设若干观察站,24小时不间断地观测长江、侦察江面和敌情,包括日伪军舰船往返航速、巡航方向路线和岸上敌人活动,切实掌握敌人行动规律。他实地勘察长江流向、水速、潮汐,走访沿江船工、渔民,查阅水文资料。

最后,粟裕亲自选定两处渡江地段,决定兵分东西两路渡江。东路由刘先胜、陶勇率领第一团、第四团和机关人员从江都嘶马、大桥地区南渡长江;西路由粟裕率领第七团和干部团,从淮南出发,在江苏仪征、东沟(六合城东南)间渡江。

一切准备就绪,粟裕又把敌工科长曹慧民叫来,问道:“你那方面怎么样?渡江能作配合吗?”

“师长,你放心好了!”曹慧民很有信心地说,“我都安排好了,沿线的伪军到时大部分会拉出去打猎,只留下少数可靠的在据点里为我们放风”。

“日军据点呢?”粟裕急切地问。

“我让几个伪军头目到时请他们去吃喝,保证岗楼上一个日军也没有”。曹慧民回答。

“你要提前过江去掌握情况,”粟裕指示道:“万一有什么变化,要及时报告!”

1944年12月27日,是西路部队渡江的日子。37岁的粟裕身穿一件黑色短皮大衣,头戴棉军帽,也没放下风耳,站在江边注视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不时从口袋里掏出怀表看时间。透过冷月清光,他的神情沉稳而从容。

粟裕指挥侦察分队先行过江。他们悄悄登上南岸的龙潭码头,控制敌人据点。龙潭西靠伪首都南京,东邻江苏省会镇江,有重兵驻守,铁路与江岸平行,中间地带很狭窄,地形不利。也正因如此,敌人想不到新四军敢从其眼皮子底下通过。接着,大部队从沙窝子乘坐木船,分批向南岸进发。由于人多船少,天亮时还有一个营没有过江。直到次日夜,该营才渡过长江。东路部队也顺利过江,甚至有两艘日本商船也被巧妙调用参加运输。

粟裕过江后,很快到达江苏溧阳陶庄地区。1945年1月上旬,部队安全抵达浙江长兴西北地区,与坚持江南抗日斗争的新四军十六旅会合,胜利完成南进任务。

三渡长江,回师江北

1945年1月13日,苏浙军区成立,粟裕任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和浙东的军事行动。在其率领下,至8月下旬,苏浙军区已经解放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11座县城、100多座重要集镇,使苏浙解放区面积扩大到11万平方公里。

此时,重庆谈判正在进行。为尽快实现全国和平,党中央决定向国民党做出让步,同意撤出长江以南的8个解放区。9月16日,党中央指示华中局:“你们苏南、浙东、皖南三地区部队,如果和平局面出现,有转移到江北的可能,望你们立即注意控制北上道路,保证北上安全,准备于将来适当时机渡江北上。”4天后,党中央再电华中局:“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

根据中央指示,9月22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对苏浙军区北撤做出具体部署:由粟裕率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纵队迅速集结北撤;由叶飞、金明率第四纵队、江南全部可能转移的部队及地方干部,第二批北撤;第二纵队以大部及高级干部为第一批转移,经苏南至江北,愈快愈好。

9月下旬,粟裕率领苏浙军区党政军机关从浙江长兴仰峰芥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宜兴张渎地区。在这里,粟裕主持留守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新四军留守处,领导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坚持斗争;配备精干武工队,保卫地方党组织,保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放《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使群众了解新四军北撤的意义。

至10月上旬,苏浙军区部队在完成长江以南对日伪军全面反攻作战后,迅速收拢,开始北撤的各项准备。这次北撤人员多、时间短,又面临恶劣气候和顽军封锁堵截,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既要做好撤离人员的工作,又要处理好隐蔽下来人员的工作;既要组织撤离必要的战略物资,又要妥善安置留下人员的生活资料;还要深入教育民众,如何开展长期斗争……

粟裕高度重视渡江北撤工作。他特派作战科长严振衡率领部分参谋人员和侦察分队沿北撤路线侦察敌情,征集渡船、架设浮桥;派陶勇率部保护北上道路;组织接应远在浙南的部队归建。当时粮食供应十分困难,粟裕要负责供应工作的黄志远拿出从江北带来的黄金,派便衣侦察员赶到归建部队途经地点,预先采购粮食,确保顺利归建。

自10月3日起,苏浙军区及所属部队和地方干部共6.5万人,分批渡江北上。粟裕带着几个参谋,一部电台,在江边指挥。他亲率第一纵队、第三纵队主力和部分地方武装开始渡江。当时,长江航道上虽不时有日军汽艇巡逻,但因日军已经投降,所以不敢对新四军渡江进行阻拦。而国民党军正忙于接管沪宁杭等大城市,一时间很难抽出兵力进行堵截。部队通过后,粟裕乘坐一艘小船,与苏浙军区直属队和第八、第九支队指战员一起,于10月上旬渡过长江。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按计划,叶飞率领第四纵队从富春江以东返回苏南地区,再行组织渡江。10月15日夜,第四纵队司政后机关、苏南二地委干部队和十支队两个连所乘的轮船行至泰兴天星桥西南江面时突然漏水,由于风大浪急,发生倾覆。尽管全力抢救,但纵队政委韦一平、苏南行政公署财经处长李建模等800余人不幸遇难。这是我军渡江北撤遭受的一次重大损失,粟裕无比痛心。事后调查,主要是商船七天七夜连续运载部队北渡,轮机损坏,加之人员超载,导致发生事故。

粟裕率部登岸后,从七圩经毗卢寺、季家市到达黄桥地区,与陈丕显、管文蔚领导的苏中军区部队会师。至1945年11月中旬,苏浙军区机关、苏南、浙西、浙东地区主力部队胜利到达各根据地,圆满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北返任务。

四渡长江,直捣“总统府”

1949年1月15日,粟裕升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此时,淮海大地硝烟刚刚散去,当人们正在欢庆胜利之时,粟裕又开始谋划渡江作战方案。

国民党军做困兽之斗,在西起宜昌东至上海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加紧构筑长江防线。共部署115个师约70万兵力,以及大批军舰、空军战机。企图依托长江天堑,阻止我军南进。

人民解放军既无空军,又无舰艇,要想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立体长江防线,难度超乎寻常。粟裕此前三次率部过江都是偷渡,这次则是强渡,还要进行作战。而指战员多来自北方,大都不谙水性,指挥员缺乏指挥大兵团强渡江河的经验。不少人心存疑虑:有的担心风大晕船,无力作战;有的担心江宽水深,难以渡过;有的担心负伤,在江中不好救治。这些思想“疙瘩”都要在战前予以解决。

2月9日,粟裕赶到河南商丘张菜园,参加总前委会议,初步商定渡江作战计划。11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并重申: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在渡江战役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

2月18日,粟裕在徐州贾汪主持召开第三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进一步部署渡江作战准备。19日,三野前委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统一作战思想。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京字第1号),明确各部队的行动部署。

随后,部队开始紧张的渡江准备。粟裕了解船只筹集遇到困难后,亲自找到船工谈话,要求制定船工伤亡优抚条例和船损坏赔偿规定,最大限度减轻船工后顾之忧,船只征集效果立即改观。据秘书崔协祥回忆:“短短一个多月,部队就征集民船8000多条。”

粟裕到江边训练场视察,听说经过20多天的训练,95%以上的山东籍官兵掌握了游泳、划船、泅渡射击、船上救护等作战技能,他马上要求其中一条船进行实战演练。看着原来的“旱鸭子”在水中摇橹操舟娴熟默契,他满意地说:“打过长江去,我心里有底了。”

就在渡江准备紧锣密鼓进行之际,粟裕因淮海大战过度操劳引发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再次复发。三野前委决定送他到济南短暂疗养。但粟裕身在济南,心在前线,仍在考虑渡江作战问题。

3月7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等人一起赶到济南,看望正在养病的粟裕,商谈渡江作战准备。21日,总前委和三野指挥机构南移,两天后进驻凤阳县孙家圩子。28日,粟裕匆匆赶到孙家圩子,当日下午听取了参谋长张震关于渡江战役准备工作的汇报。

4月1日,粟裕率领三野指挥机关由孙家圩子出发,冒雨东移,经4昼夜行军,到达泰州以南的白马庙。4月6日,粟裕主持召开第八、第十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检查各部队渡江作战准备情况。此后,各部进入临战准备阶段。

至4月上旬,渡江作战各项准备完全就绪。长江北岸的柳树丛中,杨树底下,隐藏着一尊尊威武的大炮,炮口虎视着南岸目标。在沿江的内河、湖汊,排列着整整齐齐的大小木船,披着青枝绿叶,远看好似一块块树丛,一片片竹林。百万大军整装待发,只等军委一声号令。

就在粟裕和广大指战员枕戈待旦之际,中央军委4月10日来电:“我们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4月15日左右……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形究竟如何,推迟渡江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

粟裕考虑,如果作战时间后推,雨季来临,江水上涨,渡江会增加许多困难。认为仍按原定时间4月15日前后为好。他立即召集前委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当日,他就将上述看法电报中央军委及渡江战役总前委。4月12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致电中央军委:“为渡江便利计,拟以4月20日前后渡江为最好,不要推迟到22日以后。”毛泽东最后采纳他的意见,确定“20日开始攻击,22日开始总攻”。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悍然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伟大的历史时刻到了!当日傍晚8时许,等待在第七兵团、第九兵团指挥部电话机旁的王建安、谭启龙、宋时轮、郭化若等,听到话筒里传来了粟裕向中集团下达渡江命令。粟裕宣读命令后提高声音说:“告诉部队的同志,毛主席今晚不睡觉,在总部等我们的捷报。”

21日,陈士榘、彭仲贤、叶飞和韦国清也分别接到粟裕下达的东集团渡江的命令。渡江作战开始后,粟裕通宵坚守在指挥所里。他对身边人员说:“今夜你们谁也不能睡,我也不睡。你们不要考虑我的休息,有什么情况马上告诉我,我就守在电话机旁。”

滚滚波涛中,无数战船早已从许多小港汊芦苇丛中通过河渠驶入长江。从扬州至江阴段,千军万马催动帆船,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像无数利箭直插江南。西从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渡江作战全面展开。

粟裕指挥三野组成的中集团和东集团分别于20日和21日一举突破江防,敌人“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顿时土崩瓦解。几个小时后,聂凤智首批登上长江南岸,给粟裕发回电报:“我已胜利踏上了江南的大地。”

22日13时,总前委向中央军委报告:“七、九兵团大部过江,二野主力亦已过江,粟张东集团估计有三个军已过江,至此渡江任务业已完成。”各突击集团在渡江后,向预定的突击方向前进。

23日,粟裕所部第三十五军一〇四师三一二团攻占南京“总统府”,将红旗牢牢插在“总统府”的门楼上,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南京解放后,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已被完全突破。

当晚,粟裕、张震和苏中军区党委书记陈丕显等同志一起,乘一条小艇过江。夜色朦胧,江风拂面,胜利的喜悦激荡人心。粟裕立在船头,感慨万千:“这是我第四次渡江了。历史是不可逆转的,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这次要彻底结束了。” 

(来源:《世纪风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粟裕 陈毅 长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