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步伐明显加快。当“出海”战略从企业发展“可选项”逐渐转变为“必选项”,国内创新药企应该怎样“出海”?面对这个开卷考题,海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森生物”)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
今年6月28日,海森生物宣布正式完成对韩国生物制药企业Celltrion旗下14种品牌产品在亚太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业权益的收购,并拥有这些产品在8个国家及地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权益。通过这一收购,海森生物不但丰富了产品管线,从7+1款产品快速上升至拥有18个品牌产品,商业版图也取得大幅扩张:除中国之外,业务范围进一步延申东至韩国,西至瑞士,南至澳大利亚,成为了一家初创型“MNC”(Multi National Company)。
这笔交易体现出的“出海”路径,让海森生物在一众“出海”药企中独树一帜。而这距离公司正式开启商业化运营仅仅2年多的时间。
短期内布局“出海”的“底气”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初创药企,海森生物自2020年成立之初就从临床和广大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出发,聚焦在慢病和急重症领域。与一开始便专注于“研发”的初创药企有所不同,海森生物将商业化选做了起点,稳中求进:充分利用经过市场检验的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与头部药商的战略合作,保证在商业化方面产生稳健的现金流,再来反哺创新产品和研发能力,让有限的资源在市场上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不断放大自身优势。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强大造血力——商业化运营两年多,实现业绩翻番。通过与现有产品产生协同效应的多次补强收购,公司产品线和产品周期得以进一步丰富:在2023年底,已经手握7款慢性病和急重症领域经典产品以及一款3期临床在研的第三代长效PCSK9抑制剂Lerodalcibep。
究其原因,公司发展的背后不仅有来自资方——康桥资本、合肥产投集团和肥东县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也离不开公司经验丰富且敏锐的管理团队、立足长远的发展策略和高效运作的内部体系。海森生物的盈利能力为公司赢得更多来自资本市场的认可:2023年4月,由康桥资本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共同领投,海森生物完成3.15亿美元的B轮融资。
凭借稳健的现金流管理和高效的商业化运作能力,海森生物赢得了资本市场的信任与支持,这些优势让海森生物的“出海”更有底气。在此基础上,海森生物以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为引领,驱动其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拓展。
初创药企如何克服“出海”的“水土不服”?
中国药企“出海”面临着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场空间和临床需求、准入体系、监管体系等各项挑战,如何高效搭建国际化平台,需要企业对此有差异性策略以及强劲的综合实力支撑。
于海森生物而言,“出海”策略同公司稳中求进的发展方向一致,以“稳”为主、敏捷推进:通过收购海外已上市产品,直接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和供应链体系,避免了从零开始的市场培育和产品推广成本,也为公司快速切入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此举更在于为后续创新产品的国际化先行铺路,提前打通“出海”链路,形成良性循环。
早在2023年,海森生物创新的“出海”策略布局就已初显峥嵘:2023年3月,德国全资子公司Hyberson Pharmaceuticals (Germany) GmbH.正式启动;同年12月,思他宁在瑞士MAH成功转移至瑞士全资子公司;2024年初,与BCN Peptides、Alfasigma、默克等多家欧洲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全球供应链基石;本次对Celltrion旗下多个成熟精典品牌的收购更是海森生物布局“出海”以来打出的最重磅“组合拳”,帮助企业拉开泛亚太地区商业化布局序幕的同时,为后续更多创新产品落地做好全方面铺垫。
除此之外,海森生物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商业驱动带来强大造血力的同时,公司同样注重自我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打造,综合实力获得提升:2022年11月,海森生物合肥生产基地在肥东全面开工;2023年8月,合肥生产基地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2024年5月,Lerodalcibep获得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申请;2024年8月15日,正式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件,思他宁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AH转移。
在“出海”的“新浪潮”下,机遇与挑战都是翻滚着的浪花。在成为“健康行业引领者”的企业愿景指引下,海森生物将在稳中求进的基准线上踏浪奔跑,交出中国药企“出海”更具代表性的答卷,惠及泛亚太乃至全球更多患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