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面积4.2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73万人。榆林市化石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发展三大政策“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节点,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榆林市可再生资源丰富,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重要聚集区之一。
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榆林市秉承高效、适用、低成本为特征的清洁取暖目标,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效果可持续的方针,结合榆林实际,着力构筑安全可靠的多种清洁能源互补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清洁取暖项目以来,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榆林市清洁取暖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做法。
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解决共性关键问题。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强顶层设计,针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等共性关键问题,制定技术导则和指导意见,为全面完成清洁供暖工作提供保障。建立市级统筹抓总、县级谋划推动、镇村网格员落实的贯穿式领导指导体系,将责任层层下沉,形成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将清洁供暖工作落地落实。完善系列技术指南,制定了《榆林市清洁取暖技术路线优化指导意见》《窑洞节能改造技术导则》《榆林市建立完善冬季清洁取暖长效运营机制指导意见》等多项技术文件,整体提升工作管理水平。指导各县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系统化精准化推动各县清洁供暖工作开展,为各县决胜清洁取暖攻坚战和实现长效运营提供指引。
积极示范探索,加快可再生能源应用。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在广大农村地区,以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前提,建立以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元互补的可再生能源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光伏整县推进”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利用社会资本盘活农房屋顶资源,整村整镇推进农村“屋顶光伏+清洁取暖”。在农村学校、乡镇卫生院、福利院等公共机构推广“屋顶光热+空气源热泵”等多能互补的集中供热清洁取暖技术路线,提高供热舒适度、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因地制宜地建立生物质能收集、运输、分布式加工和销售体系,实现生物质能清洁取暖。清洁取暖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取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开放特许市场,促进热电联产进城。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系统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供热稳定、热舒适性好、成本低的特点,是北方采暖地区首要的采暖方式。榆林市开放城市和县城供热特许经营市场,积极引入火电超低排放热源,通过长距离输热,替代城区分散小锅炉和非超低排放供暖锅炉。以陕西省神木市为例,神木市累计投资17亿元,先后引进了神华神东店塔电厂、陕煤神木电化有限公司和陕西盛东煤电集团公司热源,总供热能力达2300万平方米,供热总入网面积1750万平方米,供热入网用户约10万户,相继取缔了9处燃煤锅炉房和一处民营小型热电厂,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推行能碳污三联控,推动工业余热下乡。作为国家级能化基地,榆林市积极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按照节能减污降碳要求,全力推动工业余热供暖向周边乡镇及农村延伸。府谷县充分利用县域内金属镁、硅铁等工业企业的余热,对沟门镇、新民镇等7个乡镇进行余热集中供热改造,3年累计投资2.1亿元,实现11288户180万平米的建筑面积由散煤取暖向工业余热集中供暖转变,每年可节省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减少380吨烟尘排放。
取暖保温同步改,切实降低农房采暖运行成本。全市农房体量大、分散、保温性能差、热舒适度低、采暖运行成本高,农村每户每个采暖季一般需要2—3吨燃煤,年取暖费在2000元左右。而采用清洁能源采暖,要满足同样的舒适度,煤改气运行成本约3000元,煤改电运行成本约4500元。为有效控制清洁取暖运行成本,榆林市在制定改造方案中采用“清洁热源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同步推进模式,以有效降低农房清洁取暖运行能耗,并将清洁取暖支持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额完成115%。改造和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措施可降低约1/3的采暖能耗,农户每个采暖季的取暖费用保持在2000元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农房供暖舒适度,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作者储诚山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王新春系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