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在教师职业的优势清单中必然名列前茅。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教育局、西青区人社局印发《西青区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因其中提及打破“一聘定终身”,并注明实施对象是该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在编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含双肩挑人员和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教育系统其他岗位人员,引发关注。
该通知明确指出,自今年8月1日起,该区公办中小学将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上述方案制定了明确的细则,聘期内须达到“基本要求”和“专业要求”。例如,对每位教师年度综合评议中,学生评议、同行教师评议、家长评议等各方评议的综合满意率应到85%以上,任何一方评议满意率不低于75%。
有观点认为,天津市西青区的“新规”又一次推动了教师聘用制的改革,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教师的“铁饭碗”,何去何从?
聘期内须达到“基本要求”和“专业要求”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新规”出台的依据之一,是2022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要求加强聘后管理。其中提到,全面考核教职工表现,以工作实绩和贡献为重点考核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岗位调整、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工资核定以及变更、续订、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的基本依据。
西青区在“新规”中作了明确的要求。
“新规”有三大原则:(一)坚持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实施动态管理,构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实际效益;(二)坚持在区域统筹指导下改革创新的原则。市、区、校协同发力,完善政策指导、健全制度约束、强化考核激励、创新管理措施......;(三)坚持潜心从教和示范引领共进的原则......
此次改革的范围广泛,覆盖了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所有在编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以及教育系统内的其他岗位人员。
教师在聘期内须达到“基本要求”和“专业要求”。“基本要求”包括师德师风、综合满意度、工作量。综合满意度,即指对每位教师年度综合评议中,学生评议、同行教师评议、家长评议等各方评议的综合满意率应到85%以上,任何一方评议满意率不低于75%。
“专业要求”则与教师个人职称有关。
从二级及以下教师到正高级教师,教育任务基本一致,如聘期内需承担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学校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工作,同时完成学校分派的其它任务。
此外,还有教学任务、教科研任务、示范引领任务以及终身学习任务。以二级及以下教师为例,聘期内需完成的教科研任务可7选1:(1)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城镇教师排序前3名,乡村教师排序前5名);(2)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公开发表或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或在校级以上会议上交流;(3)参与校级及以上各项政策文件制定等等。
教师岗位聘期为3年,聘期考核结果一般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档次。方案中提到,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调整岗位、确定岗位等级、评定职称、绩效工资分配,以及变更、续订、解除、终止聘用(任)合同等的依据。
退出机制不同于“末位淘汰制”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就在“新规”出台前,西青区刚刚公示了该区2024年教育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总成绩。
根据此前的招聘公告,这期聘用人员同样纳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西青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即使学校决定解聘,也不会对个人的编制造成影响。
“这个方案主要是希望促进老师在教学或者示范引领等方面的发展,并不是让大家奔着不合格去的。”该工作人员表示,一些具体的要求也是在区级层面的框架范围内制定的。“一次聘期内考核不合格基本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频繁地,比如两到三次聘期都不合格,就得酌情考虑了。”她表示。
“我也考上了其他区,但还是决定去西青,教师改革是大势所趋。”一名今年刚考上西青区教师编制的准教师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其看来,“新规”是一项激励政策,防止教师躺平,尤其是老教师评上高级职称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聘期管理的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早已存在。在他看来,如果大多数人不出现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严重违反相关的规定或要求,就能达到合格的标准,“那么聘期实际上就是长期的。”
毫无疑问,教师队伍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取消编制,实行员额制,对教师实行合同聘用管理等,这是我国一些地方正在探索推进的教师招聘、使用、管理改革。包括北京、宁波等地近年来都传出进行类似改革的消息。
2022年11月,宁波市教育局推出《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舆论关注。根据该办法,教师的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此外,意见稿还为上述渠道列举了多种情形。
宁波市某重点小学的校长乔文(化名)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上述“办法”实操性较强,对一些老师能有警示、告诫的作用,“之前校方基本上只能对严重违反师风、师德的教师予以处理,‘办法’的推行可以减少很多纠纷和争议。”
乔文表示,对于一些已过试用期的教师,校方在管理上往往乏力,“比如老师能力不行,教育、教学方法不妥切,一般就是让老师调一个班,或找老师谈话。”
2024年1月7日,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通过《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队伍稳定性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乔文认为,退出机制不同于“末位淘汰制”,并不影响教师工作的稳定。
避免出现降低教师地位的走向
两则对比鲜明的热搜话题,凸显教师队伍改革的复杂性。
今年4月,厦门教师招聘因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冲上热搜。另一则热搜则关于教师过剩。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乔锦忠研究团队测算结果显示,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包括西青区在内,改革教师队伍的出发点是,建立灵活的教师聘用、退出机制,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按合同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支持者认为,这可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不要因有‘编制’‘铁饭碗’而躺平,地方财政也可减轻‘编制压力’。”熊丙奇说,尤其是一些地方近年来编制紧张,已经”满员满额”,要招聘新教师需要推进员额制改革。另外,在出生人口下降的背景下,未来教师会因适龄学生减少而“多出来”,采用合同聘用制,既可解决近年来的教师紧缺问题,又可在教师“多出来”时,调整教师队伍。
在他看来,取消教师编制实行员额制,还只是极少数地区的探索,因此需要十分谨慎,“厦门教师招聘因取消编制而遇冷表明,取消教师编制实行员额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剥离了编制这个教师职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后,要思考如何提高教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加强对‘合同教师’的待遇、权利保障力度。虽然实行员额制聘用的教师,待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但是,与在编人员有编制保障不同,非在编人员担心自己的待遇不如在编人员。”熊丙奇说,合同聘用的教师也担心教育部门、学校只签短期合同,合同期结束就被辞退,去年,某地一学校就有76名合同教师被一次性清退。
熊丙奇介绍,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对于“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还曾被解读为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教育公务员,保障他们的权利与待遇。
“这也是日韩等国的做法,通过将中小学教师列为国家教育公务员,提高教师的地位,加强对教师的待遇保障。”熊丙奇分析称,要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需要在保障教师编制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才能强化教师的特殊法律地位,“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的方向,至于一些地方探索取消教师编制的改革,要避免出现降低教师的地位这种走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