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澎湃,江淮向“新”

活水澎湃,江淮向“新”
2024年07月08日 16:4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图为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图为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

安徽,中国地理版图上的“中不溜”,经济梯队中曾经的“小透明”,如今却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一系列奇迹在这里悄然发生——

看人才:从劳务输出大省,到人口净流入省份,再到人才聚集高地。全省人才近五年净增500多万,总量突破1200万。

看产业:从过去的“煤粮钢”艰难支撑,到现在的“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新兴产业集链成群,未来产业蓬勃起势。

看科创:量子科技、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持续“并跑”“领跑”,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有人形容安徽,过去靠创新起家,现在靠创新发家。

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交织澎湃,滋养出一个拔节生长的安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安徽考察调研,多次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强调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不久前,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系列战略擘画为安徽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靠人才。安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全力打造人才强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农业大省到新兴产业聚集地

华丽“逆袭”下的人才密码

在“硝烟弥漫”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安徽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比亚迪一、二、三期全面建成投产;江淮华为高端整车制造项目正在安装设备;德国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落户……2023年,在7家整车企业带动下,安徽汽车企业年产值1.15万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是阵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安徽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缩影。这背后,安徽的底气何在?一句话:实力与“研值”并存:500多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合肥,一批检验测试中心拔地而起,集聚人才超10万人,其中研发人才近3万人,校企共建的汽车产业学院每年输送8000多名技能人才,一辆新能源汽车通过“3小时产业圈”就能被生产出来。

昔日的农业大省,如今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的“逆袭”离不开创新和人才。从20世纪迎接中国科大南迁,全力当好“后勤部长”,到大学与城市“双向奔赴”,再到“祖冲之号”“九章”“墨子号”“京沪干线”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问世,人才加速集聚。安徽的气质也悄然蜕变,从“土里土气”到“科里科气”。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创新人才。安徽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将“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作为全省人才发展的总定位、总牵引、总抓手。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去年全省人才工作3场大会,省委书记都出席。2023年6月8日,到任安徽不足百日的省委书记韩俊专题调研人才强省建设,走访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国际人才城等创新型人才聚集地,主持召开座谈会,问计于人才,为全省人才发展增强信心、鼓足力量。

升格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运行省委人才工作局,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评议……“组织部门在党委领导下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重点抓战略、抓政策、抓项目,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重点抓政策落实、抓工作推进、抓人才服务,全省上下爱才敬才氛围浓厚。”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向群说。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驰骋高质量发展“赛道”,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适应高端设备、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在具体的人才工作“打法”上如何布局?安徽抓住了“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化”这一独特优势,倾力支持、深入“挖潜”——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先后出台国家实验室专项人才支持政策“18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打造19.2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带动全省人才平台能级提升,集聚信息、能源、环境、健康等前沿领域人才1.7万余人。

突出首位产业、新兴产业、工程技术人才供给。聚焦汽车首位产业、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对急需紧缺人才“即来即办”、加快落地;实施江淮战略帅才计划、特支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人才政策与时俱进、迭代更新。安徽人才30条从1.0版到4.0版,形成了“编制周转池”、“八免”评价模式、引才评价“绿色通道”等在全国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启动实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专项行动,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书架”走向“货架”,促进高科技转化成新质生产力。

“从零职称到正高级,我只用了1个月不到。”得益于自主评价,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白明峰博士,亲身体验了职称评审的“安徽速度”;

“团队备受鼓舞,大大激发了科研热情。”通过赋权改革,安徽工业大学教授龙红明团队的3项发明专利,通过技术转让,签约合同额高达1000万元。

从“接通血管”逐步升级到“打通经脉”,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水乳交融”。“我们与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长三角人才工作站,承接先发地区创新和人才资源外溢,大量人才来皖推进产学研用对接。”安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工作局局长蒋曦介绍。去年6月,安徽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轮值方”为契机,推动签署细化落实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备忘录》共商事项,构建党政干部和教育、科技、卫健、高技能人才“1+4”交流平台。

人才跨省创新创业“双城记”不断上演。在阜阳,越来越多的苏州企业奔“阜”而来;在安庆,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智能”澎湃;在宣城,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集聚绿色智造人才。一批“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推动形成“研发创新在沪苏浙、成果转化在安徽”的新模式。

扭紧科技、教育、人才“黄金三角链”,多管齐下构筑创新“第一动力”。如今的安徽,独特的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对各类型人才而言,已不仅是成长的摇篮,更是成就事业的沃野。

从人才链“滋养”到产业链“繁茂”

筑台募士引领产业创新

前有哈佛八博士归国逐梦,后有3300多名科研人员接力创新,合肥市西北郊的董铺湖中,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何以吸引高科技人才竞相奔赴、成为科技创新重要的策源地?

从一条深度融合的“链条”上寻找答案。

以“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为例。这个4层楼高、400吨重的大科学装置是岛上当之无愧的“明星”,围绕着它的科研人员被称为“种太阳”的人。去年4月,团队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这标志着人类向绿色能源梦又迈进了关键一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团委书记叶华龙说。

一边攀登科技高峰,这群“种太阳”的人还与产业深度“捆绑”。他们将大科学装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转化,解决基础研究离市场太远的困境,这一过程被称为“沿途下蛋”。这些“金蛋”已培育近8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000多件,不仅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泉,还充分激发了人才潜能。

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安徽紧紧牵住“科技+人才+产业”这个“牛鼻子”,在“筑台募士”的同时,通过创新链的驱动、人才链的滋养,让产业链更加“枝繁叶茂”。

去年,一场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重塑行动在安徽铺开:新布局省重点实验室121家,重组省重点实验室61家,新建首批省产业创新研究院9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11家。“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集聚‘顶天’型高精尖人才和‘立地’型实用性技术人才,形成多点支撑的人才布局,实现资本、技术、劳动力、人才四个净流入。”安徽省委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在合肥,量子国家实验室、数据空间研究院、“天都”深空探测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平台,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带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产业串点成链;科大硅谷以中国科大全球校友资源为纽带,加快培训新兴产业,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在芜湖,梦溪科创走廊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孵化科创企业的高能载体;凤鸣研创中心推进智能家电、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升级;航空产业园内,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

在滁州,中新苏滁高新区依托中科院集萃科创谷等创新平台,全力推进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高教科创城产学研协同创新,落户并孵化科技企业300多家,新技术不断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科技创新,企业也要唱主角。在安徽,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态势基本形成:省级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近一半为高新技术企业承担;12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六成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组建。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3222项,其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主体的有2943项。

奇瑞集团生产基地一期“智造工厂”,5.5万平方米的焊装车间内,300多台机械手臂各司其职、灵活舞动。“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这里可以实现多种车型混线生产,平均每分钟下线一台整车。”工作人员介绍。

“奇瑞的底气来自创新,来自人才。”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尹德辉告诉记者,由奇瑞“博士天团”与汽车产业各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专家学者、全球供应商伙伴等进行跨界融合,组建共创平台“瑶光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技术联合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奇瑞“智造工厂”20公里开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柔性焊接机器人灵活移动,部分工业机器人发往奇瑞生产基地。今年1月,埃夫特获批牵头组建安徽省工业机器人创新联合体。

“这更加有利于聚焦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协同研发,解决制约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短板问题,同时也促进人才培养和成长。”公司董事长许礼进说。

“像这样的创新联合体全省已有10家,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安徽省科技厅人才服务处赵云飞说。2021年,安徽依托科大讯飞组建省内首家创新联合体,仅一年多,这一平台就开放了559项人工智能产品,聚集398万个开发者团队攻关,实现了“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一条从“科学强、人才强”到“技术强、工艺强”再到“产业强、经济强”的价值转化链,让安徽的产业地标从过去的煤铜钢等资源型“铜墙铁壁”,转变为今天的创新型“芯屏汽合”“集终生智”。

“专业围着产业转”“教学围着生产转”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路

凭借自主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东科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已逐步替代进口,不断为新基建注入“芯”动能,也点亮了一批高校毕业生的人生。

项艺,安徽工业大学2024届毕业生,毕业后入职东科半导体,“大三时我到公司实习,系统学习了集成电路前端的逻辑设计和后端的布局布线,还跟着工程师找出不良芯片的问题,这段历程让我明确了职业方向。”

在东科半导体副总经理杨伟真看来,与院校开展合作育才是“需求倒逼改革”的一项必然之举。“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产业人才需求存在失配的问题,我们从学校端开始介入,在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深度参与,多年实践下来成效非常显著。”他对产教融合培养的人才十分肯定,“人才来即能用,助力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中国芯’跑出‘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如何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谱系?让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深墙大院,盯着企业需求做研发?安徽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才”的新路子——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支持省内42所高校打造3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项目,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探索“双一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科大、合肥工大与科大讯飞、京东方等企业开展多主体合作育才,共建产业学院25个;增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民生急需的本专科专业504个,培养了大批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毕业一年多,马鞍山学院学生韦传杰就和十几名资深工程师一起负责设备编程等工作。“学校为我们搭建‘工程师学院’平台,让我在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方面得到精进提高,一毕业就取得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比过去至少提前了5年时间。”

韦传杰口中的马鞍山工程师学院,正是创立于2021年的全省首家工程师学院,首批设立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智造等8个专业,开展“引企驻校”“引校入企”、订单式培养人才,首批277名毕业生有213名经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当年就业率高达95%,弥补了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企业认可度不高等短板问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工匠人才。省领导一对一联系全省重点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引导技工院校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化专业设置;规划建设服务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需求的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将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职业工种纳入技能竞赛计划,以赛促培。多措并举让“专业围着产业转、教学围着生产转”,将省内的科教“富矿”转化为产业“富矿”、人才“富矿”。

在科技转化的周期中,前期面临着研究到开发的“魔鬼河”,商业化阶段要跨越“死亡谷”,产业化时期存在着“达尔文海”的生死考验。正因为此,科研和经济之间“两张皮”问题其实是全球性困局。2022年,安徽省和中国科大共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致力于培养科技产业组织人才。

科技商学院成立后,在招生对象上面向科技产业,在课程设置上打造跨界融合,首期科创EMBA项目有20名学生来自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一年多来,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成长起来。学院不仅成为培养产业组织人才的源泉基地,更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加速器。

打好“服务牌”念好“养人经”

英才近悦远来汇江淮

“科大硅谷”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新”潮澎湃,位于其核心区的中安创谷科技园,用3年的时间孕育出一片“创新森林”。

6年前,中科大学生韩东成怀揣“空中成像”技术,创办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可18万元的启动资金很快花完了。在中安创谷牵线搭桥下,他拿到了资本融资,“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我们的产品得以量产,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底气。”2021年4月,东超科技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长为医疗信息化新锐企业。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中科星图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崔忠林坦言,在园区支持下,一支空天信息领域的人才骨干队伍迅速搭建,双方不到1个月就敲定了所有落户细节。

在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中,园区700多家企业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

行走安徽多地,规划一新的产业园区、绿草掩映中的国际人才社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时常可见,各地下足功夫打好“服务牌”,念好“养人经”,高标准打造全球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当人才服务员,省、市各级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落户安居、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大力实施突出贡献人才奖、黄山友谊奖等评选表彰,让天下英才汇江淮……

从研发到量产是人才关心的话题,也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这其中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近年来,安徽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牵头组建母基金总规模达126亿元的天使基金群和人工智能主题母基金,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丛林;设立2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带动银行向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511亿元,解人才之忧,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各地不仅有“看得见”的人才政策,还用心营造“看不见”的城市氛围。合肥1200家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丰富年轻人的业余生活;黄山以科技赋农点亮“画里乡村”,吸引年轻人追寻田园牧歌;滁州“企业家人才早餐会”等活动共谋发展良策;铜陵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吸引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抢抓机遇、乘势而起。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各个赛道,安徽正将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力当创新“顶流”,写好“强省”篇章——

制造业增长势头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强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扬帆起航,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强势崛起、蔚然成林。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全国20%的光伏组件、10%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几乎每1天就有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安徽产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安徽来说,既是时代的新课题,也是一路埋头追赶时,积累的强大动能的大迸发。人才、科技、创新等因素蓄积成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覆盖,共同形成安徽的大有可为之势。

离开安徽,回望安徽,仍忘不了一些场景:深空探测实验室展厅,矗立的卫星模型和半墙的专家照片;奇瑞智造工厂,舞动的机械手臂和操作电脑的现代化工人;马钢智园,斑驳的老厂和现代化的运营管控中心……一幕幕定格的画面,一句句滚烫的话语,始终激荡在我们心间。

江淮向新,一部昂扬向上的交响乐;

江淮向新,一条闯关夺隘的突围路;

江淮向新,一个时代考卷的必答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