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轻摇度炎夏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盛暑持蒲,摇坐藤椅,浮瓜沉李,孩提时代的夏日夜晚,一把蒲扇忽悠忽悠带来了凉风,也驱散了一身劳累。

  一把蒲扇,摇动几多时光。蒲扇扇出的不仅是凉风,也是那解不开的幽幽乡情。随着电风扇、空调的普及,蒲扇作为一个过去的年代产物,不再活跃于大众视线中,但它却带着人们特有的念想,成了一代人情感与回忆的载体。

  当我们再提起它时,仿佛又回到那个夏夜,月光朗朗,稻花香中,虫鸣犬吠,徐徐清风中,欢声笑语。

  海南蒲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蒲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为扇而生

  儿时人手一把的蒲扇,为人们带来了清凉。也许是太为常见,离得太近,反而忘记了去探寻“庐山真面目”。

  蒲扇,即蒲葵扇,一般由蒲葵的叶、柄制成。蒲葵是棕榈科蒲葵属植物,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本植物,高可达20米。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常见于南方地区。

  大自然繁育了诸多奇特多姿的植物,为何偏偏是蒲葵,在消暑纳凉上,独得人们的垂青?

  只消看一眼蒲葵,便有了答案。扇状的叶片仿佛是为制扇而生。

  叶面大而平整,叶片以叶柄为中心,以射线状整齐排列,叶子只裂至中部,下部依旧紧连在一起,单个蒲葵叶片之间的裂痕也比较浅,保留了做扇面的完整空间。

  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也就有着经晒耐淋、隔热防水的品质,晾干后重量又非常轻,是制作扇子的绝佳材料。海南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区,日头大,雨水多。在海南黎族苗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还把蒲葵的边缘像编麻花辫一样整齐地编织起来,出门时用来遮阳挡雨。

  苗族妇女种山兰稻时用蒲葵叶遮阳挡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苗族妇女种山兰稻时用蒲葵叶遮阳挡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蒲扇本是一把草,村里姑娘编得好;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在没有蒲葵生长的地区,人们会用蒲草的叶子编制成蒲扇,来抵御炎暑。

  水烛是蒲草的正名,又称蜡烛草,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叶片较长,果序粗大,像一根根“烤肠”。水烛的叶片干燥后和蒲葵叶一样,非常坚韧,在能工巧匠的编织下,宽薄的剑形叶子就变成了扇子。

  不论是蒲葵,还是蒲草,这寻常的生命从植物变成器物,也需经历一番考验。

  新鲜的葵叶被摘下后,需先日晒20天将枝叶完全晒干。而绿色的葵叶变成白色的蒲扇,秘诀在硫黄。被硫黄熏过的叶片色泽变白,外观好看而且不易生虫。经过熏好后再水洗、烘干,并以重物压平。

  以葵柄为扇柄,根据需要将葵叶剪成圆形、桃形或方形,再用篾丝、丝线沿着叶片边缘收边。来回20余道工序,细致入微,一把蒲扇就成形了。

  此去经年,无数仲夏夜,无形的风开始变得有形。

  手不释扇

  “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散落在乡间的民谣透着泥土的清新和朴实的韵味,也道出了蒲扇的重要性。

  蒲扇。资料图  蒲扇。资料图

  手不离扇、扇不离身。蒲扇轻盈朴素,功能多、用途广。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纳凉聊天,抑或是生火做饭,一把老蒲扇朝夕相伴,不仅能扇风驱热,还能驱赶蚊虫、遮阴挡阳、生炉扇火、抓背止痒,用“手不释扇”来形容也不为过。

  夏暑难耐,夜晚人们聚在树下乘凉,一扇一摇,夹带着草木清新之气的凉风徐徐而生。言谈至兴高采烈处,蒲扇变成了惊堂木,攥在手心的蒲扇拍在大腿上“啪啪”作响,几把蒲扇足以评古论今。此时若有蚊虫“嗡嗡”作响,只需用蒲扇时而上下拍打,时而左右开弓,就可以赶虫驱蚊。

  到了白天劳作时,蒲扇除了用于扇风,还可插在裤腰带上,弯腰时,扇身就把衣服撑开,隔绝了和皮肤的接触,汗水不再粘着衣服,也能防止太阳晒痛背脊。

  蒲扇还是老人们随身携带的“痒痒挠”,若是后背发痒难耐,将扇子反转手握着扇面,把一拃来长的扇柄,透过衣服的领口伸到瘦骨嶙峋的脊背上,使劲挠上几个来回,便止住了痒。

  一把用了多年、少皮没毛破旧不堪的蒲扇,在土里刨食的农人手里,也有大用处。

  遇上下雨天时,厨房柴火潮,不易点燃,只用老蒲扇轻扇一下,火势就会蹭蹭地往上窜,灶火太小或快灭时,扇着扇着,便又红火起来。

  而在当今,摇蒲扇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能“摇”掉肩周炎。摇扇子时,需要手指、手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可以锻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关节灵活性。

  用蒲葵叶制作的火画扇也深受不少现代人喜爱。其得名是因用一种特制的“火笔”在葵扇上作画,制作精美,清秀典丽,永不褪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极具观赏价值。

  火画扇得名是因用一种特制的“火笔”在蒲扇上作画。资料图  火画扇得名是因用一种特制的“火笔”在蒲扇上作画。资料图

  韵意长存

  一锉一切著风骨,一扇一面藏乾坤。人们爱蒲扇,不仅爱其多样的用途,也爱其风骨韵意。

  谈起蒲扇,就绕不开东晋名士谢安。《晋书·谢安传》载:“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谢安年少时即有盛名,有位被罢职的同乡为筹措回乡旅费,准备五万把蒲扇售卖,可生意惨淡。谢安知道后,出去访友论诗随身携带一把,举手投足间风流自现。有了他的代言,京城上下争相购买,扇价增了数倍,此人返乡路费便解决了。而他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一时也传为美谈。

  近代丰子恺先生亦是偏爱蒲扇的,他的漫画里频频出现它的身影。《锣鼓乡音》里,小男孩牵起摇着蒲扇的奶奶往前赶;《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里,妈妈坐在椅子上削瓜,孩子站在一旁为她扇风;《瞻瞻底车——脚踏车》里,小男孩用两把蒲扇做成脚踏车,并骑了上去,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原本普通的蒲扇有了生气。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当熟悉的歌声响起,一身破衣,一把破蒲扇的济公就出现在电视里。小时候,谁不渴望有一把济公手里的破蒲扇呢?既能呼风唤雨,又能分辨世间善恶,用手中的宝扇济世助人。

  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一把小小的蒲扇,凝结着童年的欢声笑语,承载着长辈浓厚的爱意,也是无数人对乡愁的记忆。

  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孩童在母亲的蒲扇摇拍下入睡,蒲扇摇落了太阳,摇醒了夜晚,摇走酷暑和蚊蝇,童年的快乐时光在扇叶飞舞间溜走,寄托着游子的故土情和悠悠乡情,时时把人们带回过去的时光。

  小时候的夏天,谁为你扇风?现在的夏天,你又为谁扇风?在这个七月,不妨走出空调房,持一把大蒲扇,拎一只小板凳,再体验一次这简单而有诗意的夏日生活。

原标题:蒲扇轻摇度炎夏

责任编辑:陈倩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