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服务质效 为驻省央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服务质效 为驻省央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24年06月17日 06:25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编者按

16日,全省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驻省央企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推动龙江振兴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力量。

会上,省直部门和地市代表纷纷表示,要把服务驻省央企作为重要职责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服务支持质效,为驻省央企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发改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央企强则龙江强意识,更好承担起服务央企责任,努力当好驻省央企服务员。

制定“一企一策”服务央企高质量发展,形成101条服务措施,支持一重垂直铸锻造机和哈电抽水蓄能装备制造、东安动力增程汽车发动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推动哈飞、航发东安设立民机公司。服务央企上新品、扩产能、拓市场,1~4月全省驻省央企实现营收2956.8亿元,占全省国有企业营收总额的84.3%。携手央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共同谋划重大项目147个,国药天江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我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签约的28个项目已有15个开工建设,其中投资42亿元的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将于9月底前竣工。建立完善常态化服务机制,制定驻省央企生产经营、诉求办理、签约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台账,按月跟踪调度,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国能宝清露天煤矿征地等企业重点诉求348项。

下一步,一是以强烈的使命感,主动靠前服务央企。服务“国之重器”再攀高峰,全力支持一重、哈电、中车齐车、齐二机床、七〇三所等重点央企开发新型装备,推动五矿、中建材、东轻铝、49所等新材料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发展主力”驾辕领跑,支持央企发挥主力军作用,打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创新策源”奋勇争先,统筹央企和地方创新资源,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以强烈的紧迫感,密切跟踪服务央企。突出“两重”建设合力攻坚,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机遇,积极推进25家驻省央企的41个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谋划储备好“两重”接续项目。抓住“两新”机遇双向发力,设立“两新”信息平台央企服务专栏,共同争取31户央企设备更新项目获得国家今年政策支持,帮助更多央企装备产品纳入国家推荐目录,加快实现设备更新、产业焕新、自主创新。三是以强烈的责任感,精准对接服务央企。支持央企带头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煤电“三改联动”,支持国能、华电、大唐、华能等6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开工建设,推动大庆油田页岩油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基地化布局,推动省电力公司新能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扩大炼化石化企业碳捕捉利用,擦亮高质量绿色发展底色。落实专班工作机制,制定与央企会商制度,牵头落实好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畅通服务央企“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 为驻省央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科学技术厅

省科技厅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情况如下:

一、积极解决央企诉求。常规事项立即解决,需要制定政策的立即制定政策。目前,哈电集团等7家央企提出的事项已全部办结。

二、引导央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共支持148家次央企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02.3亿元。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4%增长到50.3%。

三、支持央企开展新产品研发。近三年,投入3亿元支持31家重点驻省央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14项。哈电机厂超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实现国内单机容量最大;703所低排放双燃料燃气轮机打破国外垄断;中车齐车高铁救援起重机填补国内空白;中国一重完成大规格模具钢钢锭冶炼新型号锻造攻关;49所航空发动机配套传感器实现全面国产化;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实现日产油气当量超千吨。

四、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支持驻省央企牵头建设1家、重组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18家省重点实验室。陆相页岩油全重突破高黏土页岩水平井体积压裂等技术。哈锅低碳热力发电全重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超超临界锅炉,哈电机水利发电设备全重研发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000MW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

五、支持央企转化科技成果。支持中国一重等8家央企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8亿元。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支持大庆油田、哈电集团、哈玻院等央企牵头组建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中建材佳星玻璃、哈电海洋智装、佳电股份等11家央企与省内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双方合作项目13项,合作金额1.2亿元。

下一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国一重、哈电机厂、佳木斯电机开展10万吨以上超大压机、高压调相机、高性能钛合金等温热成形、电机绿色回收再造等技术研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哈飞工业、中航发东安、航天科技控股、五矿(黑龙江)石墨开展直升机轻量化复合材料、航空传动核心零部件、车规级生命体征检测、高纯天然石墨等技术研发。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支持大庆油田、中电科49所、航天恒星开展陆相页岩CO_2驱油、人形机器人六维力矩传感器、农作物灾害卫星遥感评估等技术研发应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工信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1~4月份,194户规上驻省央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57.7%,实现利润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58.2%。

一是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成立驻省央企服务工作专班,与央企总部、驻省央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驻省央企在要素保障、场景开放、政策兑现等方面困难问题。

二是全力支持创新发展。聚焦新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支持驻省央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哈电、中车齐车等央企研发的13个产品进入2024年省首台(套)产品认定公示名单,中国一重、东北轻合金等9户驻省央企获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引导加快设备更新。组织开展服务央企设备更新专项行动,对驻省央企全覆盖登门服务、宣贯政策。78家驻省央企率先行动,计划投资114.6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组织驻省央企14个符合条件项目申报国家政策支持。

四是大力推动政策赋能。强化政策赋能,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推动驻省央企19个项目(平台)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国质量标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引导哈一机等44户驻省央企成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绿色工厂和企业技术中心,共有55户驻省央企获得国家和省各类政策支持资金8314万元。

下一步,将按照本次会议部署要求,高质效服务推动驻省央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服务支持央企稳产上产助力工业稳增长。强化沟通联系和问题协调解决,支持引导有潜力央企增加排产、多作贡献;协同推动44个有重大牵动力的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投产,力争194户规上驻省央企上半年形成产值增量150亿元以上。

二是服务支持央企稳油增化发挥“压舱石”作用。积极争取中石油集团支持,打好“稳油增化”攻坚战,推动大庆油田上半年油气产量超去年同期水平,大庆石化、哈尔滨石化、大庆炼化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8%左右。

三是服务支持央企加快设备更新扩大投资。强化政策牵引和应用带动,支持驻省央企带头更新设备,打造先进生产力;组织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大力推动驻省央企优势设备产品在设备更新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四是服务支持央企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支持驻省央企聚焦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率先实现无技改投入、无研发成果规上企业“双清零”。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人社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围绕央企所需、人社可为,全力服务央企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服务央企工作协同机制。专班推进聚合力,成立工作专班,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专员对接优服务,建立干部包联央企制度,抽调15名业务骨干主动对接有服务需求的80家央企,“一对一”提供全链条人社服务。政策集成强支撑,围绕央企招聘用工、社保经办等方面,制定《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人社政策清单》,提出四个方面20条举措。

二、强化聚才汇智,赋能央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力央企建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持央企加强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在央企设立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善建站匹配经费、进站发放补贴、在站给予资助、出站助力科研的全周期培养支持体系;支持央企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建立1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支持央企优秀人才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支持央企委托地方开展职称评审,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央企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央企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帮助10家央企以基地为平台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央企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83名技术拔尖、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攻关、技能传承;支持央企选树高技能领军人才;支持央企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助力央企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依托省内高校为央企培育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会同省教育厅依托龙江工程师学院为央企首批培养工程技术研究生108人,工程硕士毕业生可直接授予工程师职称、博士毕业生可提前1年申报高级职称。

三、强化用工服务,助力央企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构建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订单对接,为央企提供一条龙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依托线下招聘载体及“就在龙江”智慧服务平台,为央企提供用工保障。支持央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15家央企加入十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央企职工技能水平提升。开展暖企护航合规用工服务,向央企提供合同签订等劳动用工合规指引,高效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下一步,我们将在扶企育才、强企用才、援企引才、惠企留才上再提升,全面优化用工招聘、社保经办等服务,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高技能人才优培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专业、优质的人社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切实做好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工作。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稳固央企贷款“顶梁柱”地位。截至一季度末,驻我省央企贷款余额达6823.5亿元,占全省企业贷款的33.8%。推动降低央企贷款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利率优惠政策。

二、用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优先支持央企票据再贴现。2023年,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办理央企票据再贴现超60亿元,支持哈电、一重、北大荒等央企及上下游企业开展票据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支持央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41家驻省央企69个绿色项目发放低成本贷款149亿元。

三、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凭借丰富的债券发行承销经验,帮助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央企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债务结构。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产业链融资。各金融机构围绕以央企为核心的石油化工、能源安全等多条产业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积极为驻省央企建设司库平台,并提供财务顾问、股权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五、支持涉外贸易融资。全力做好涉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组建涉外金融服务团队,为央企提供政策解读、结售汇、跨境融资等服务。支持央企境外融资。支持九三集团以内保外贷方式为境外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14笔,金额6.9亿美元。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度。2023年,将11家央企国企纳入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便利化范畴,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29.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驻省央企金融支持工作。

一是提供更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贷款定价上,进一步推动对央企利率优惠;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持续创新和丰富适配央企的金融产品,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满足央企多元化融资需求。

二是强化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对接。针对现有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清单中的77个央企项目,组织金融机构逐户跟进对接,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分类推进,落实好央行技术改造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央企项目融资加快落地。

三是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用好120亿元再贴现额度,优先支持央企票据,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企业流动性需求。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无额度上限优势,抓好政策窗口期,为央企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四是优化驻省央企涉外金融服务。针对驻我省央企设立“白名单”服务模式,逐个企业组建专业外汇服务团队,开展走访调研和“一对一”指导,提供涉外金融政策辅导等优质服务。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把深化央地合作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驻哈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发挥央企作用。支持央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用好央企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能源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央企发挥产业控制作用,推动哈飞、航发东安、东轻与商飞合作,加快央企风电项目建设,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二,加强央地合作。一是支持央企做强做优做大。根据发展需求,协助央企积极争取总部支持,鼓励央企开展科技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加快中移动智算中心、国药集团产业园和国网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支持央企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发行等政策,参与哈尔滨制造业新型技改国家试点建设,推动央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央地合作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链、汽车产业链,建设哈电配套产业园区、703所创新发展平台,支持哈电、一重等省内央企开展合作,强化龙头带动、创新引领、集群培育。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哈兽研与央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央企参与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大庆油田在哈尔滨设立战兴产业研究院,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等给予支持,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船舶动力、航空材料等开展定向研发,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第三,做好服务保障。一是加强要素供给。坚持产业用地生产要素属性,推动开发建设由项目平衡向区域平衡转变,提高产业用地配置效率、降低央企用地成本。协调金融机构向央地合作项目增加信用贷款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安排水电气热、通讯和标准厂房建设,保障央企发展需要。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对驻哈央企人才子女入(转)学实行随到随转、择优安置;对央企人才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开辟定点医院健康体检和就医绿色通道;对新留哈央企职工按照学历给予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央企引进人才优先安排公寓,解决上学、看病、住房等方面实际问题,让央企职工安心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提升功能品质,打造干净、有序、安全城市环境。扎实做好包联工作,协调解决央企在增资扩产、生产经营、人才引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哈尔滨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健全服务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央地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齐齐哈尔市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化央地合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主动对接、精准发力,全力服务支持驻齐央企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建联盟支持央企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平台培育计划,联合一重、中车齐车、哈工大等单位组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全力推动校企对接合作,促成近百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近三年,市级财政发放研发奖补资金3500多万元,撬动央企研发投入26亿元,一重“玲珑一号”设备模块、中车齐车高铁救援起重机等一批“国之重器”研制成功、实现量产。

二是链式培育强化央企本地协作配套。深入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以龙头央企为“链主”,通过内培外引提升本地配套能力,打造冶金装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全产业链。组织驻齐央企与本地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探索实行技术共享、金融授权等合作模式,驻齐央企地方配套率达到40%以上。

三是地企合作推动央企生成新项目。瞄准央企战略需求深化地企合作,支持企业增资裂变、扩产提能,力促央企“老树发新枝”。帮助协调低息贷款,促成一重、北钢两家企业强强联合,推动新生项目——高端大型铸锻件制造项目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竣工投产。我们与两家企业共建富拉尔基铸造产业园,政府投资5000万元配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引进3家铸锻造企业,形成了铸造产业上下游关联配套。

四是一企一策加强央企发展要素保障。深化完善地企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与一重等央企签订战略协议,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接企业需求,点对点包保,逐户解决问题。近三年,采用“人教岗”“人训岗”等方式,为央企培训技能人才近3000人;为一重风电、三峡新能源等央企项目,市场化供应土地400多亩,推动优质要素向央企集约集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创新央地合作模式,落实服务支持政策,以央地融合发展新成效,更好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效率再提速。完善央企诉求办理“直通车”机制,第一时间帮助央企协调解决问题。对央企反映的问题,集体会商会办,常规事项半个月内解决,复杂事项3个月内解决,做到有求必应。二是要素保障再倾斜。对“油、电、煤、气、运”等生产要素,事权在上的,主动配合、积极协调、能争必争;事权在本级的,主动解决、担当作为、能保必保。三是支持政策再加力。一方面,系统落实国家和省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惠企政策,帮助央企抓住政策机遇,生成更多新项目,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研究实行更多“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全力服务保障驻齐央企高质量发展。

大庆市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地企关系是大庆最重要的生产关系,地企合作是大庆最大的生产力。多年来,我们秉持“红旗共举、使命共担、资源共享、振兴共赢”工作方针,完善常态化沟通、清单式合作机制,围绕油气稳产上产、“油头化尾”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争取上级支持,专班推进省委省政府与中石油集团议定事项落实落地。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全方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项目服务,力促央企稳产增产。强化环评征地、涉油审批、保油护产等服务保障,千方百计支持页岩油攻关、新能源开发、油气储备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大庆油田“一稳三增两提升”,加速上扬企业成长“第二曲线”。

二是抓市场环境,提振央企发展信心。全面开展成品油市场整顿,严厉打击无票油品流入、侵犯商标专用权等行为,探索引入大数据监督模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协调铁路运力,推动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增产提效。

三是抓供需对接,支持央企提升创新能力。依托大庆能源和新材料创新联合会,推进驻庆央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是抓政策支撑,加强央企人才服务保障。发挥“政企校”人才发展联合体作用,将驻庆央企人才纳入全市人才政策支持范围,在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推荐评选中给予倾斜,在公共服务各方面给予照顾,努力为央企院士、专家创造舒心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是抓携手联动,共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重要方向,地企联手发展数字经济、服务外包、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力打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研学等特色文旅品牌,持续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新动能。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重大嘱托,深入落实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积极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携手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大庆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庆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