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不可触,A股加速优胜劣汰

红线不可触,A股加速优胜劣汰
2024年06月17日 04:52 媒体滚动

视觉中国供图)

□ 本报记者 詹 超

新“国九条”发布已两月,“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截至6月15日,A股共有154家上市公司因触碰红线受到风险警示,处于“披星戴帽”状态(被实施ST或*ST),其中江苏上市公司有21家。市场规范化进程加速,监管力度加强,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在重塑A股市场生态格局。

“披星戴帽”多因触及财务红线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健康状况是吸引投资者的核心要素。

“财务类退市风险仍然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预计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佳妮指出,今年,A股被“戴帽”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将近七成。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市值低于3亿元将提示退市风险”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89家。5月以来,就有*ST同达、*ST碳元、*ST园城3家公司因财务问题被上交所终止上市;*ST三盛*ST越博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被深交所宣布退市。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面临退市。

“披星戴帽”的21家江苏公司中,大多数公司都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实施ST或*ST,其中不乏一些昔日的市场明星企业。

5月8日,ST中南迎来了在A股市场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定格在0.56元。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5月13日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15年的A股上市历程终结。ST中南的退市过程与公司长期以来的财务亏损密切相关,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亏损33.82亿元、91.83亿元、52.93亿元,亏损额度逐年增大。

ST中利则是因财务造假问题受到关注,该企业因涉及专网通信业务造假,连续5年虚增收入和利润,同时存在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2020年至2023年,ST中利累计亏损超过87亿元,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公司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新“国九条”指导下,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对财务造假的打击更为严厉,新增了单年财务造假、多年连续造假、资金占用、内控非标审计意见等多种强制退市情形。随着退市新规的不断严格执行,“应退尽退”的常态化理念逐步得到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一元退市”增多

今年以来,ST板块累计跌幅达到50%,一些“披星戴帽”上市公司跌势尤为猛烈。“一元退市”现象增多,资本市场自我净化和优胜劣汰速度加快。

3月18日,ST鸿达在A股的20年上市历程落幕,成为2024年江苏首家A股退市企业。此前,公司因信披违规于2023年9月遭证监会调查,随后负面新闻不断,经营与股价双双陷入困境。今年1月18日,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门槛,符合深交所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至此,ST鸿达及其可转债在同日被深交所摘牌,退出市场舞台。

“多元化的退市标准正推动退市流程走向常态化,A股市场正在进行快速清理,退市机制正在显现效果,市场的竞争淘汰机制日益明显,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指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开始更加积极地行使选择权,通过市场机制“用脚投票”来淘汰那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改善。

随着“一元退市”逐渐成为主流退市方式,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品质门槛显著提高,以往企业通过重组或借壳上市以求“绝处逢生”的路径变得日益狭窄,迫使困境企业必须正面迎战市场考验,倒逼企业管理层积极应对核心难题,或寻求实质性的业务转型。在这过程中,盈利能力差或管理混乱的公司难以再获市场宽容,资本市场资源逐渐向真正具备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集中,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在“两强两严”的监管导向下,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低价投机转向注重企业基本面研究和长期价值评估,投资者开始更加重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更看重公司的真实价值和未来的盈利能力,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良好治理结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摘星脱帽”仍有希望

面对市场对ST股可能遭遇强制退市的担忧,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日前明确指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

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事实上,6月12日,ST实华、ST金运、*ST东洋、*ST正邦等几家公司经历了停牌调整后重新开市并成功“摘帽”。

聚焦到省内上市公司,5月29日,ST易购旗下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完成了4.8亿元战略引资,用于支持零售云业务发展、优化现有供应链等。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距离“脱帽”尚远,但这样的举措对ST易购来说无疑是“回血续命”的积极信号,表明市场和投资机构对其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ST易购也有望增强财务稳健性,改善现金流状况,并加速业务转型与升级。

“退市新规的出台,加强了对低质低效公司的退市力度,提高了市场的整体质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记者,对于那些业绩不佳、存在风险隐患的公司而言,“摘帽”是避免退市风险、恢复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新“国九条”的发布,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ST公司要紧紧抓住黄金期,改善经营状况、减少亏损,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机会,才能实现“自救”。

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认为,顺利实现摘帽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解除。企业经营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摘帽只是表明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其他风险警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以确保公司稳健发展。投资者在投资“摘帽股”时,也应保持谨慎,关注公司后续发展,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退市 A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