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产汽车出海记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张冠年

统计数据显示,至2023年底,柳州产汽车累计出口量突破100万辆,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4月,柳产汽车整车出口6万辆,同比增长24.3%。

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背景下,作为全国五大汽车城之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柳州,汽车产业如何向海图强,加速拓展全球新版图?

自主创新,驱动柳产汽车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15辆到100万辆,柳产车抢滩海外市场

作为一座“汽车拉着跑”的城市,汽车产业是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

柳州与汽车的渊源,可追溯到1933年。

那一年,柳州依靠留法归国工程师汤仲明,研制出广西第一辆“木炭车”。自此,作为舶来品的汽车,便与柳州结下不解之缘。

实际上,柳州真正意义上的造车,始于1969年。当时,柳州农业机械厂工人硬是靠着人力,在艰苦的条件下,一锤锤地打造出广西第一辆汽车,开启了广西现代汽车工业发展史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第一辆微型车在柳州问世,该车型曾一度问鼎‘全国微型汽车第一’。”柳州工业博物馆馆长董劲林思绪万千。

彼时,在风起云涌的汽车市场上,柳州微型车备受青睐。

1990年2月,15辆柳州微型汽车出口泰国。这是柳产汽车首次踏浪出海,实现了广西汽车出口零的突破。

海外市场之门被叩开,柳产汽车越行越远。

日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50辆崭新的汽车,发往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经过约25天的海上航行,它们将抵达中东石油大国伊拉克。

去年底,伊拉克客商通过跨境电商,不远万里来到柳州,向东风柳汽订购了200辆汽车。这50辆新车,便是此订单的首批货。

不仅仅是中东!

东南亚、韩国、日本、欧洲、美洲、非洲……柳产汽车的海外版图,越扩越大。

“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是所有柳州车企共同的战略选择。”柳州工信局汽车工业科科长梁焕强告诉记者,柳州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这些车企在海外都建有各自的销售网络。

深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斥巨资建成了中国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五菱印尼工厂。

扎根印尼,上汽通用五菱不仅在当地发展起来,还带动17家国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抱团出海”建厂,为当地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从整车单纯出口,到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再到直接在出口国建厂,柳州车企的海外营销策略持续优化,全球化步伐愈发铿锵有力。”柳州市商务局局长杨志刚言语中自豪感满满。去年年底,柳产汽车累计出口量突破100万辆,成为柳州汽车工业的发展里程碑。

换道先行,竞逐全球新能源赛道

在新质生产力的催动下,汽车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迭代升级新周期,正沿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赛道新方向前进。

“在这场汽车革命中,柳州车企紧跟国家发展规划换道先行,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柳州市发改委主任王颖告诉记者。

2009年,上汽通用五菱开始对小型新能源汽车进行实践和探索,2016年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先导产品——宝骏E100,打破了传统汽车研发和商业模式。“小E”一上市,便迅速成为电动汽车全国单品销量冠军。

“小E”的走红,坚定了上汽通用五菱将小型纯电动汽车推向全球市场的决心。

去年8月,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在印尼上市。这是柳州乃至广西在海外生产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由此开启了五菱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惊叹于五菱“神车”的市场销量,一家日本车企拆解了曾登顶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冠军的五菱宏光MINI EV零部件进行研究、学习。

曾几何时,为了学来造车技术,柳州人曾把一辆日本三菱汽车拆成5500多个零部件,进行手工模仿,造出广西第一辆微型车。

从起步于学习日本,到拆解日系车的零部件研究,再到被日本车企拆零部件研究……戏剧化的“剧情反转”,让柳产汽车的出海旅途充满神奇色彩。

今年前4月,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62.5%,连续4个月蝉联印尼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五菱宝骏云朵成为4月份印尼市场最畅销车型。

巴拿马商人罗伯托对柳产汽车情有独钟。去年11月,他来到柳州,一口气签下2000辆柳产汽车的订单。

原来,巴拿马及周边国家的路上,频繁疾驶着东风风行的新能源汽车。于是,罗伯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订了20多辆试卖,很快就卖光。接着,他又连下订单,几个月就卖了800辆。

当准备在巴拿马开第4家东风风行品牌店时,他跨越近半个地球到柳州订下了2000辆车。“车子质量可靠、实用、性价比极高,且设计时尚智能,在市场很受欢迎。”罗伯托这样评价这个柳产汽车品牌。

“柳”字号叫响全球,不断激发柳州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抓住机遇,向海;开拓市场,图强!柳州车企不约而同地在新能源赛道上,加油、发力。

——上汽通用五菱与印尼、印度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深度参与印尼电动车的标准建立,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之一;

——广西汽车集团持续提升五菱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等新能源车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开拓东南亚、非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市场;

——东风柳汽全力打造绿电、数智工厂,稳步推进全品系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布局;

……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给柳州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市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200万辆,先后在海外上市发布7款新能源车型。

自主创新,“柳州造”迈向“星辰大海”

走出国门后,怎样才能走得更宽广?

凭借自主创新带来的卓越品质,柳产汽车一次次惊艳世界。

今年5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第十届世界水论坛隆重召开。作为官方指定服务用车,150辆来自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精彩亮相全球水领域规格最高的盛会。

这是继G20峰会、第43届东盟峰会、2023群岛和岛屿国家论坛之后,柳产汽车第四次成为在印尼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官方用车。

柳产汽车,何以被印尼青睐,何以惊艳世界?

这一切,归功于背后柳州车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实力积累。

“研发团队先后完成30余种控制器的软硬件自主开发及量产,在整车上累计完成4000万颗国产芯片装车应用,有效弥补进口芯片紧缺造成的产能损失。”谈起进口芯片断供引发的“卡脖子”危机,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刘昌业感慨良多。

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一直专注前沿技术创新。经过团队的不懈攻关,实现了芯片国产化、关键控制器自主开发,为汽车顺利出海“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自立自强,是柳州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破解“卡脖子”难题,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超高强钢管热气胀成型工艺与关键共性技术提升”项目研究,攻克管件热气胀等核心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胀成型生产线。“这填补了该技术在国内的空白,并成功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汽车生产。”广西汽车集团董事长袁智军喜笑颜开。

制造变智造,研发要先行。

2022年,广西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落户柳州。

作为我区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平台,实验室由8名院士领军,构建了全链条研发体系,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4项、参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157份、专利授权超6000件,研发成果累计应用车辆超60万辆。

梦想不熄,创新不止。依托科研平台,柳州车企共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乘势而上,柳州正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新能源‘龙行工程’、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菱势工程为主要抓手,引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柳州市市长张壮对柳产汽车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花香自有蝶飞来,海深方得百川聚。

这些年,瑞浦赛克、国轩高科等一大批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入驻柳州,带动380多家产业链企业上规发展,快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截至目前,该市能源系统、智慧电驱和电子电控年产能分别达到40.5GWh、185万台套和1780万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

“当前,柳州正紧抓自治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契机,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树立向海图强、借船出海的意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柳州制造’在海外市场拓展、生根,加速优势企业全球化布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州市委书记张晓钦掷地有声。

出海寻梦,注定是一场惊涛骇浪的远行。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柳州年产销汽车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且全是自主民族品牌。随着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链实力的增强,柳产汽车正全力提速向海,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报纸版面截图。报纸版面截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