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能煤矿 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

建设智能煤矿 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15日 09:0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 赵庆国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重要作用。煤矿智能化对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

    在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国内首套取消驾驶室的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运输系统已实现作业。相较于传统人工驾驶模式,该公司提高矿山效率的同时,完成了少人化部署。

    中煤陕西公司部署了一大批辅助机器人在现场协助工作人员生产,实现了少人化安全高效生产作业。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煤矿已建成5G信息化系统、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等智能化项目294项,累计完成投资19.15亿元,通过开展无人驾驶、高危岗位无人值守、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减少危险岗位作业594人,助力全盟煤矿企业安全高效发展。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行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印发建设指南,发布标准化体系,推进试点示范,指导地方和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夯实。

    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2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54个。

系统部署重点建设任务

    “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纵深推进新阶段,但仍面临着建设进展不平衡、运行水平有待提升、核心技术装备支撑不足、人才保障亟需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下一阶段重点建设任务作出系统部署,着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

    一要坚持分类推进。《通知》统筹存量和增量,重点突出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考虑推进紧迫性和现实可行性,分类提出煤矿智能化建设安排。

    建设煤矿方面,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在建煤矿特别是大型在建煤矿要及时增补智能化建设方案,具备条件的力争在竣工投产前完成智能化建设。

    生产煤矿方面,大型煤矿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灾害严重煤矿以及海拔高于2400米或采深大于600米的生产煤矿,要一矿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全面增强生产安全保障能力。

    二要创新发展模式。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地各企业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经验开路,加快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煤矿近60处、省级(央企级)示范煤矿200余处,逐步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建设条件的智能化建设模式。“总结各地建设经验,我们遴选发布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汇编(2023年)》。”

    《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广《汇编》中推荐的成熟方案,因地制宜探索应用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模式,重点加快煤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多系统联动耦合,努力实现单个系统智能化向煤矿整体智能化升级;发挥重点企业区域生产集中优势,开展群矿联合升级建设,推动形成矿区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的建设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开采技术,推动矿区智能绿色协同发展。

    三要提升建设运行水平。《通知》顺应新一代数智技术快速发展趋势,结合不同煤矿生产特点和系统运行情况,分别提出持续推进智能化系统优化升级。

    井工煤矿评价结果达到Ⅰ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中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达到Ⅱ、Ⅲ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初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重点推进开采系统智能决策自主运行、掘进系统工艺设备高效协同,采掘工作面实现超视距远程控制与现场少人无人。

    露天煤矿重点推进自主采装、矿用卡车无人驾驶、装运卸机器人化协同作业。

    选煤厂重点推进高精度煤质在线检测、智能分选控制。

    另外,《通知》还提出,鼓励引导煤矿企业联合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及时解决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可靠问题,提升场景化应用和现场适应性。

协同发力保障任务落实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推动建设任务顺利实施,《通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一是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通知》围绕制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出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引导煤矿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突破高精度地质探测、煤岩识别、工作面设备群协同控制等技术难题,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推动提升国产化、成套化水平。

    二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通知》提出,要加大此前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能发科技〔2024〕18号)落实力度,研究建立煤炭装备全国标准化、煤矿智能化行业标准化等技术组织,在国家标准和能源、煤炭行业标准立项中加大煤矿智能化标准制修订支持力度,加快制修订智能化设计与建设规范、接口协议与信息交互等急需标准,健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知》在系统梳理当前支持政策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新的政策供给,明确新建煤矿采掘系统按智能化设计、生产煤矿实现采掘智能化的,按照煤炭先进产能标准管理,在产能置换、核准核增、产能储备、复工复产等方面享受差别化政策。国家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碳减排支持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专项中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明确,智能化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作为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要参考。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专业化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保障,这为煤矿企业优化劳动力结构、完善人才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提出,要创新智能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方式,推动智能化煤矿劳动力转型,鼓励煤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共建智能化教育培训实践基地,联合培育煤矿智能化复合型人才,设立智能装备工程师、运维技师等专业岗位,优化薪酬分配制度,畅通智能化人才发展通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通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