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大盘进一步萎缩,5月合资品牌销量同比下降超两成

燃油车大盘进一步萎缩,5月合资品牌销量同比下降超两成
2024年06月15日 10:0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青年网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同比增长12%至98万辆,市场份额逼近60%(57.6%),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5月零售仅为49万辆,同比下降21%。

  分国别来看,其中,5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4.8%,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在5月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中国车企占据四个席位,包揽销量前五。其中,比亚迪仍为销冠,合资车企一起大众排名第二,其次是吉利、长安和奇瑞。在这十家车企中,仅有比亚迪、吉利、奇瑞和特斯拉中国销量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21.5%、31.6%、59.3%和29.9%。

  与自主品牌形成鲜明对比,除特斯拉中国外,排名前十的合资车企零售销量均出现下降,其中,一汽-大众同比降幅最大,达到了17.5%,上汽大会和广汽丰田降幅在10%左右。与上月相比,一汽丰田跌出前十,特斯拉中国取而代之。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多年,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经常垄断“车市前三”宝座。但2022年起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2023年合资三强中只有一汽大众守住了前三,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不在前五行列。如今,上汽通用已经跌出了前十。另一方面,此前几年快速发展的日系车也只有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位居前十。

  今年5月,比亚迪零售达26.8万辆,合资车企与其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排在第二的一汽-大众零售量为12.4万辆,也是合资车企中唯一月销量破10万辆的车企,排在第六名的上汽大众销量接近10万辆(9.5万辆)。

  在合资车企中,南北大众之所以相对领先,除了原有的品牌和用户基础外,新能源产品的推出也贡献了一定的销量。5月,南北大众合计批售新能源车1.9万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市场45%的市场份额。

  而当前,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整体较低。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9.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0%。

  今年5月,国内燃油车零售销量为91万辆,同比下降23%。在燃油车市场整体下降的背景下,部分头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已攻入合资品牌的核心细分市场,而错失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的合资品牌,正遭遇细分市场萎缩带来的压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是其市场份额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

  崔东树同时认为,传统燃油车销量的下降也是导致5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1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不过,新能源车仍持续走高,5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

  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当前车市价格战仍在持续。乘联会报告显示,今年车市的年初价格战启动早、部分热销车型近20%的降价力度大,从2月春节后延续到4月底的时间跨度大,参与降价的车型接近去年全年的降价车型数量,因此形成消费者暂时对价格的极度观望,加之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偏弱,暂时抑制了春季车市的启动;随着4月末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月有所释放,推动新能源车红5月行情,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新能源车车购税优惠政策6月1日起剔除200公里以下微型电动车等入门车型,因而5月车购税优惠政策退出前的抢上牌因素也促进了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增量。

  展望6月车市,乘联会报告认为,乘用车市场进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车企努力冲刺销量业绩的意愿很强烈,新车型交付量伴随制造企业体系能力提升,快速释放产能占领先机,因此6月可能会是销量走势较好的月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