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 “氢”装上阵——乌鲁木齐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扫描

“风光”无限 “氢”装上阵——乌鲁木齐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扫描
2024年06月15日 08:30 新疆网

核心提示:猎猎长风、漫天黄沙,这是昔日茫茫戈壁给人留下的固有印象。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今正变得热闹喧嚣起来,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直臂车、升降车起起落落,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相互交织……一个个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加快建成,陆续并网。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 唐红梅 史传芝 贾梦妍)猎猎长风、漫天黄沙,这是昔日茫茫戈壁给人留下的固有印象。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今正变得热闹喧嚣起来,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直臂车、升降车起起落落,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相互交织……一个个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加快建成,陆续并网。

乘“风”而起、借“光”生金、“氢”装上阵。锚定新疆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战略定位,乌鲁木齐积极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南风北光”资源开发利用,聚焦“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加速项目布局,加快建设米东区北部沙漠2000万千瓦级光伏基地、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1000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积极打造绿电城市、建设新疆氢能产业示范区。

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83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463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37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较2022年新增511万千瓦。

一座座高高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一片片晶硅板正借“光”生金;一张张鳞次栉比的电网,蓄势待发……在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大家铆足劲、“蓄满电”、加油干,全力推动重点项目高质量建设。

借“光”生金 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一座座的电力铁塔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塔端一条条承载电能的线缆绵延不绝;一块块光伏板架设起来,串成排、连成片,在光照下泛着粼粼波光,犹如漫漫黄沙上长出一片蓝色的“海洋”。建设者抢工期、赶进度,用大干、快干、实干、巧干,让这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动力。

米东区国能160万千瓦、新疆博光100万千瓦等光伏项目,锚定项目重要的并网发电时间节点,正在抢抓当前施工“冲刺期”。

6月14日,在国能乌鲁木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在炎热天气下加紧施工,为并网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天气升温,沙漠里施工难度增加,尤其是遇到风沙天气,施工环境变得更差。该项目经理李凯说,现在是光伏基地的高峰建设期,各个项目上人员、车辆往来不绝,正加紧施工。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光伏场区一期与二期工程,北沙一汇集站具备带电条件。

据了解,该项目设计年总发电量为439亿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17.6亿千瓦时。与同等电量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3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7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68吨。此外,每年还可减少烟尘排放38.7吨,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坚持系统性谋划、基地化布局、整装式开发。5月29日,中绿电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成为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中首个成功并网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光伏基地还有6个光伏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各项目“扬鞭”加力、提速增效,为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着眼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乌鲁木齐正持续推动风光资源潜力释放和优势转化,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实现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近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断路器顺利合闸,标志着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沙漠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施工人员进行送出线路附件安装。(全媒体记者贾梦妍摄)施工人员进行送出线路附件安装。(全媒体记者贾梦妍摄)

乘“风”而起 全面撬动产业链发展

找准新能源发展思路,在新能源发展打法上推出“一虾多吃”的杠杆模式,即借助新能源规模开发,深挖风电潜能,全面撬动产业链发展。

6月13日,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风电项目在乌鲁木齐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并网,届时全市风电装机规模有望突破700万千瓦,标志着乌鲁木齐市打造绿电城市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达坂城区风能资源富集,近年来一批风电、光伏项目在这里开工建设。道路两侧矗立在戈壁滩的风车连成一片,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壮观。一条条银线、一座座铁塔、一个个变电站,构成了达坂城区智能、坚强、稳定的电网。

在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现场,一台台崭新的风机巍然矗立。施工人员正忙着调试变电站设备,检测风机系统、变电站系统、电网系统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好,检查通信接口是否正常……

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经理郭建新说:“6月30日前可实现局部并网(65万千瓦),目前正在对已建部分进行并网验收。剩余部分(20万千瓦)预计在年年底前并网发电。”

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分四个区域,主要建设125台风力发电机组、2座110千伏升压站、1座220千伏升压站、配套满发4小时电化学储能系统及送出线路等。目前A、B区域风机开挖、浇筑、吊装已基本完成,其他区域正在加紧建设中。年内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5.5亿千瓦时,将减少灰渣及烟尘排放和相应的废水排放。

达坂城有着“中国风谷”之称,风区面积达2118平方公里,可装机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年平均风速6.4米/秒,风能年蕴藏量25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风效标准利用小时数可达3300小时;区域年平均日照可达到3214.3小时,太阳能年辐射量5563.5兆焦/平方米,光伏发电标准利用小时数可达1600—1800小时。

秉持“既要开发好,更要利用好”的原则,达坂城区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紧扣达坂城绿电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努力打造“风光水储氢”多元一体清洁能源基地。

今年,达坂城区将有6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并网,其中风电项目共5个,包括乌鲁木齐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新疆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达坂城风电二场技改增容扩建项目、新疆晋商风电有限责任公司达坂城风电场一期5万千瓦平价上网示范项目,以及6月13日开工的新疆能源集团达坂城50万千瓦、华电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光伏项目1个,为中国绿发新疆达坂城广恒5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5月底已实现并网发电。

数据显示,目前达坂城区已建成风电项目43个,风电企业25家,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2个,待今年其他项目建成并网后,预计达坂城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6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0万千瓦。

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注重从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和消纳、规模和效益等方面通盘考虑,达坂城区重点打造以提升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等多种能源链条的清洁能源规模化循环示范基地,积极延伸风电、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推动新能源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在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风机基础浇筑。(全媒体记者史传芝摄)在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力发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风机基础浇筑。(全媒体记者史传芝摄)
达坂城区风力发电场站。(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达坂城区风力发电场站。(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氢”装上阵 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氢能消纳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首批氢能快递专用车顺利发车、制取氢气,建设加氢站……乌鲁木齐积极布局氢能产业、不断拓展氢能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应用场景,发展前景日益清晰。

氢能是新兴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抓手。氢能产业链的上游为制氢,根据制取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氢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绿氢”的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更加清洁低碳,是符合当下绿色发展趋势的制氢方式。

6月14日,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的制氢区域,工作人员正在对几台崭新的制氢设备进行调试,预计本月底,这里就能制取出氢气了。

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明介绍,制氢的主要设备是该公司引进的国富氢能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设备,可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制造氢气。其流程就是自来水经过纯化和电解,分离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经过提纯,最终被储存在储氢罐内。

目前,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制氢区域属于该公司的试验区域,主要是保障上个月进购的氢能源轻卡车在示范阶段的加氢需求。月底开始制氢后,每日制氢量在200公斤左右。电解水制氢,其稳定的电能、电价供应十分关键。魏明介绍,该公司已经在米东区布局,建设制氢工厂的同时,还申请了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据了解,虽然目前绿氢在我国氢能产业中的占比还较低,但预计到2030年,这个占比会扩大到15%。此外,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迭代,绿氢的制备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

氢气制出来之后,要加进汽车,还需要加氢站做保障。目前,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的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也已经建成,氢气制成之后,可直接运送到该加氢站为氢能源车辆加氢。

“我们的加氢站预计也在这个月投用,加注能力在1吨,可以满足100辆氢能源轻卡车辆或30辆重卡车辆的需求。”魏明说,氢气从制氢工厂出来后,由集装瓶组车辆运送到加氢站,输送到加氢站储存区的设备中,再注入加气枪。为一辆氢能源轻卡车辆加氢约需三五分钟,为一辆氢能源重卡车辆加氢约需10分钟,续航约400公里。

今年3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

魏明说,该公司从2019年开始布局氢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在米东区制氢工厂周边还将建设两座加氢站。同时,正在布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制氢工厂和加氢站一体化发展。

“我们的制氢工厂是万吨级的,预计明年建成投用。”魏明说,企业还打造了氢能源设备的维护车间,后期可对使用的设备进行专业维护。

乘势而上抢进度、固强补弱抢进度、铆足干劲抢进度,乌鲁木齐紧紧抓住能源资源这个最大的优势,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持续推动风光资源潜力释放和优势转化,为助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点燃了“绿色引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