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绽放在检阅场 用斗志熔铸大国仪仗

将青春绽放在检阅场 用斗志熔铸大国仪仗
2024年06月15日 04:47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妇女报

    ▲ 女队员进行任务前合练。    ▲ 女队员进行任务前合练。
    ▲ 2015年“9·3阅兵”女队员进行阅兵训练。    ▲ 2015年“9·3阅兵”女队员进行阅兵训练。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马成治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仲夏时节,万物生长。

    对于仪仗女兵来说,刚过去的五月有着非凡的意义。十年前的五月,仪仗女兵首次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亮相。

    “近年来,仪仗女兵队伍越来越壮大,肩负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化,不只是仪仗司礼任务、阅兵,还有抬旗、授勋等。每一名队员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奋斗,齐心协力,用无悔的青春抒写仪仗女兵的风采。”仪仗女兵队伍负责人程诚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在每个仪仗女兵心中都有着“献身仪仗 为国争光”的信念。

    自2014年成立以来,十年间,仪仗队女兵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先后圆满完成国庆阅兵、礼宾呈送、近500起欢迎仪式等多起专项任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女军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热爱—— 

    努力成为“仪仗尖兵”

    高高的个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炯炯有神,谈吐之间,展现着军人的坚毅,这是记者初见陈晓冉时的感受。

    今年是陈晓冉入伍的第二个年头。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仪仗女兵?陈晓冉的答案坚定有力——一颗军心,一种情结,三代从军。

    “仪仗队代表着国家的门面,我必须练好每一个动作,要把仪仗女兵的风采展现出来。”对于最初的军事训练,陈晓冉回忆,那是一段非常磨砺意志的时光。虽然流下数不清的汗水与泪水,但是对仪仗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支撑她坚持了下来。

    “在整个新训过程中,自己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枪操项目。重7斤半的枪支握在手中,踢正步时还要持枪平稳,这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陈晓冉说,为了练好这一环节,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到手没力气了才罢休。

    对于训练的辛苦,“仪仗尖兵”齐李晨也深有感触,她说:“虽然训练场上的汗水是咸的,但接受检阅后的笑容是甜的。”

    “刚来时,每次放下指挥刀的那一刻,手就会控制不住地发抖,为了掌握动作要领,每天会长时间对着镜子拔刀练习,反复琢磨拔刀的动作要领,手上经常磨出大大小小的血泡。”回忆自己练指挥刀的经历时,齐李晨不自觉地摸了摸手,手上的伤疤依稀可见。

    长时间高负荷的体能、军事训练,对仪仗队女兵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但是她们说,心中对仪仗事业的热爱可抵万难。像陈晓冉、齐李晨一样,每个仪仗女兵都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她们知道,只有平时多流汗,高标准完成每一个动作,才能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女军人的风采。

    程诚介绍,为提高执行任务能力,仪仗女兵队伍紧贴使命任务,紧盯练兵备战工作常抓不懈,坚持以任务为牵引,不断摸索钻研适应女兵特点的科学组训方式,通过评选“仪仗精兵”“训练标兵”“进步之星”“优秀教练员”,不断激发官兵训练热情,提高执行任务能力,让每一个动作干净利落,举手投足间展现出威仪与自信。

    信念—— 

    为国争光倍感幸福与自豪

    一次受阅,一生光荣。

    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对马雁飞来说是一生的荣耀。

    “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才拿到阅兵村的‘入场券’,真的很不容易。”马雁飞回忆,在距离正式任务还有40天时,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然发作,医生建议她休息。但她认为,在捍卫国威军威的使命面前,这点伤痛不算什么。

    眼睛保持两百秒不眨,用正步踢三公里……马雁飞用坚强的意志力克服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只为了“献身仪仗 为国争光”的信念。

    “当我与战友们组成的仪仗方队阔步走过天安门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马雁飞激动地说,“当时,我能感受到队伍中每个人的呼吸节奏都是同频的。”

    2014年10月,是马雁飞第一次执行任务,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接受检阅。当她以最标准的动作行举枪礼时,内心无比激动。那一瞬间,想到平凡的自己与伟大的祖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2015年9月5日,在俄罗斯“斯帕斯钟楼”国际军乐节上,36名仪仗女兵首次亮相海外,她们也是受邀参加的15个国家里唯一一支女兵队伍。

    “演出当天下着大雨,但坏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枪操表演,在12分钟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441步、177个队列动作。”马雁飞说,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这让她无比自豪。

    在这个大集体中,还有许多仪仗女兵像马雁飞一样,肩负使命与责任,凭着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力,在执行任务时,以完美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大国威仪的新形象、新风采。

    传承—— 

    为仪仗事业贡献巾帼力量

    在仪仗女兵执行任务的照片中,一张2015年“9·3阅兵”时的照片引人注目,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阅兵史上首次组建男女混编仪仗方队。

    回想那段难忘的经历,仪仗女兵卢戎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得知成为“9·3阅兵”方阵队员,实现了自己的阅兵梦,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阅兵训练期间,卢戎俏顶着50多摄氏度的地表温度,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为了高标准完成任务,她3个月磨破了4双马靴,也因喊口令过度导致嗓子突然失声,后来被医生诊断为“声带小结”。

    “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只希望自己与队员们刻苦训练,高标准完成阅兵任务。”卢戎俏告诉记者,从东华表到西华表96米,128步的行进距离,每一步都凝结着队员们满满的爱国情。

    如今,卢戎俏已经成了一名分队长,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飘扬的军旗见证了她的成长蜕变,庄严的检阅场留下了她最好的青春年华,当好“园丁”,传好“接力棒”是她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如今她已培养出一大批仪仗精兵和任务能手。

    秦鑫琪是一名“00后”仪仗精兵,她深刻感受到卢戎俏对她的影响。

    令秦鑫琪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初练习转枪时遇到的困难。因为转枪有时会导致手腕肿胀,有时候甚至连筷子也拿不起,她的心情一度很低落。卢戎俏知道后,拿起温毛巾给她焐手腕,还耐心地和她交流,告诉她转枪的诀窍。

    “不管在训练场上还是在执行任务时,大家经常相互鼓励,非常感恩这个有爱的大集体,让我从一名新兵成为优秀班长,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秦鑫琪说。如今,她也当上了教员,像卢戎俏一样,在训练中严抠细训,熟练掌握每名队员的痼癖动作并耐心纠正,生活中,她和队员会像姐妹一样相互关心照顾。

    仪仗女兵队伍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一代代仪仗女兵肩负使命担当,绽放青春年华最美的姿态,续写仪仗荣光,为国家的仪仗事业贡献着巾帼力量。

    (仪仗司礼大队女兵队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仪仗女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