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草药驱蚊法

古代的中草药驱蚊法
2024年06月15日 02: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刘琪瑞

  盛夏来临,蚊虫又开始肆虐起来,它们扰人清梦、传播病菌,人们采取各种手段驱之灭之,使用的驱蚊“神器”五花八门。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常采用中草药驱蚊法,利用草木散发出的奇异气味,既达到了驱赶蚊虫的目的,又不污染环境。

  艾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浓烈的香气,不仅可入药疗病,还用以驱邪辟毒。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禳毒气。”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艾性至热”“纯阳也”“可禳毒气”。将艾草晒干,染麻油引火点燃,不仅可熏蚊虫,还有理气宽中、消毒灭菌、助睡解乏之效。南宋诗人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诗中云:“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诗中描述用扇子无法赶跑蚊子,只好选用燃艾熏蚊的办法。

  浮萍,又称水萍,为天南星科属多年生漂浮植物,不仅入药,有发汗、利水、消肿毒之效,还可捞取晒干,用作熏蚊的主要原料。北宋药学家唐慎微编撰的《证类本草》云:“以浮萍日干末,服阴干,烧烟去蚊子。”明初医学家胡濙的《卫生易简方》称:“浮萍、羌活为末,焚之,蚊自绝。”《本草纲目》中也说:“烧烟去蚊,五月取浮萍阴干用之。”

  有意思的是,浮萍还是原始蚊香的主要原料。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是较早的“蚊香”。清代一位来华旅行的英国人福琼在《居住在华人之间》一书中,记载了当地一种类似蚊香的物品,对驱杀蚊虫很有效,引起西方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苦楝花有种特殊的粉香味,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的功效,蚊虫对其气味“退避三舍”。《卫生易简方》载:“用苦楝花、柏子、菖蒲各一两,为末。慢火烧,闻气自去。”又载:“夜明砂与海金砂二味同和苦楝花,每到黄昏烧一捻,蚊虫飞去别人家。”夜明砂为蝙蝠的粪便,蝙蝠以蚊为食,是蚊子的克星,故而取用。苦楝花是气味清香之品,常用于香薰疗法,兼有驱蚊作用。

  荠菜花也可驱蚊。《卫生易简方·辟蚊》:“清明日日未出时,采荠菜花枝,候干。夏间做挑灯杖,能祛蚊;及取花,阴干,暑月置近灯烛,令蚊蛾不侵,故名护生草。”

  迷迭香是一种天然香料植物,原产于北非、欧洲等地,曹魏时引入我国,驱蚊效果不错。唐代李珣编撰的《海药本草》载:“迷迭香,味平,不治疾。烧之祛鬼气,合羌活为丸散,夜烧之,辟蚊蚋。”

  此外,中草药还可制成驱蚊香囊,其主要成分为艾叶、浮萍、白芷、藁本、石菖蒲、迷迭、雄黄等,研磨成末,取适量装入无纺布袋内缝做香囊,佩戴于身或挂于床头,既有祛湿之效,又有驱蚊之功。对此,《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医籍中均有记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驱蚊 中草药 浮萍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