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骨”之音 礼乐之源

远“骨”之音 礼乐之源
2024年06月15日 02: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武艳芳

  贾湖遗址9次考古发掘累计33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约6000件,发现环壕、房址、墓葬、灰坑、陶窑等重要遗迹数以千计,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骨笛、家猪驯养、水稻和大豆栽培、契刻符号、绿松石装饰物等一系列世界或中国之最。

  5月25日,贾湖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河南省漯河市博物馆举行。贾湖遗址作为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是河南省新石器时代期文化遗存中保存好、面积大、内涵丰富的典型代表,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23年11月,在河南省漯河市召开了纪念贾湖遗址发掘四十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聚焦贾湖遗址出土文物与音乐文化、农业起源、生业经济、文字起源、酒类酿造、祭祀文化、文明起源等多方面文化现象的关系,围绕贾湖文化在中华礼乐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价值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议认为贾湖遗址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史前人类文化的优秀代表,在史前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建议把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贾湖遗址的保护活化利用,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重要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 1961年首次发现,1983年至202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此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第9次发掘正在进行),确认是一处距今约9000年到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重要遗址,遗址探明面积6.5万平方米。9次发掘累计33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约6000件,发现环壕、房址、墓葬、灰坑、陶窑等重要遗迹数以千计,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骨笛、家猪驯养、水稻和大豆栽培、契刻符号、绿松石装饰物等一系列世界或中国之最,在世界范围内走在同时期人类文化前列。

  贾湖出土了40多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七声音阶的最早的乐器实物,把人类音乐史推进到八九千年。

  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了近20例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贾湖遗址还发现了成组的龟甲,龟甲内部还装有不同颜色作为数卜道具的石子。

  贾湖遗址发掘出土了数千粒炭化稻米,大部分为栽培稻,是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年代最早且具有明确农具共存现象的稻作遗存,在中国也属于最早的一批。通过分析测验贾湖遗址出土的鲤鱼骨骼,发现长度一般在20厘米、重量都在1斤左右,这应是贾湖人有意的养殖行为。

  考古人员在贾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鼎形器物,在一些特殊墓葬中还发现了鼎、罐、壶明器组合。通过对出土陶器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了酒石酸成分,八千多年前贾湖先民已能酿造含酒精饮料。贾湖遗址发掘出土的绿松石制品,大多为装饰品,都经过细磨和抛光处理,造型精美,表面润泽光滑,贾湖先民开创了绿松石装饰物最早的历史。结合骨针、纺轮、陶器纹饰及蚕丝蛋白服饰残留物的发现,贾湖先民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和缝纫技艺,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

  贾湖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震惊了全世界,相继入选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五”时期大遗址,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载入教育部编统一教材《中国历史》教科书,当选“二十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贾湖遗址是中华文明萌芽发展的重要实证

  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不仅为研究中华礼乐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华文明萌芽发展的重要实证。

  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向心式环壕型中心聚落。贾湖先民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狩猎、采集、捕捞经济的基础上,最早人工栽培大豆及稻米,原始农业文明在贾湖萌发起步,历经千年以上的漫长历程,开创家猪及家狗等动物驯化家养之先河,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鲤鱼骨骼,实证贾湖先民开启最早人工养殖鱼类之实践,出土发现的蚕丝蛋白实证8500年前贾湖先民养蚕缫丝,聚落、家族、家庭三级社会组织形态的出现,增强了贾湖先民的凝聚力,聚落外及族外通婚现象初现,聚落人口规模达到数百人之多,中心房址和向心分布的房址以及环绕的壕沟,意味着防御功能极大增强。

  社会分工明显,加工技术先进,阶层已经出现。从贾湖遗址公共墓地及陪葬品(劳动工具)来看,聚落内人员分工明显,5个公共墓地有4个以狩猎采集捕捞业为主,1个稻作农业比重较大,其中男性更多从事狩猎等高危和重体力劳动,女性更多从事采集劳动;房址以半地穴和浅地穴为主,还出现了干阑式建筑,体现了贾湖先民主动适应气候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制陶技艺娴熟,从泥片制陶过渡到盘条筑陶,原始彩陶出现,器型丰富多彩,包括鼎、罐、壶、钵、甑等,实用功能细化,随葬陶器明器化说明礼仪功能已经出现;以稻米、山楂、蜂蜡等为原料混合发酵,开启中国原始酿酒先河;骨镞锋利光滑、骨镖翼尾对称、骨针针孔精细到毫米级,绿松石打磨抛光钻孔开人之先,陶、石网坠诠释 “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从陪葬品的多寡来看,已经出现阶层分化,最多的随葬品达到60多件,最少的仅有1件,而且,在541座墓葬中,同时出土骨笛、成组龟甲和叉形骨器的仅有数座,说明贾湖聚落的社会组织形态呈金字塔结构。

  精神文化高度发达,礼制文化萌芽,祭祀巫术及原始宗教神权似已出现。一鸣惊天下的贾湖骨笛是全世界目前发现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管乐器,把七声音阶的起源推进到了8000多年前,彻底打破了“七声音阶外来说”;与甲骨文高度相似的契刻符号,为汉字的起源产生、丰富发展找到了源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滥觞之地;从尝试酿酒到后世的“礼以酒成”,反映了贾湖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美绝伦的加工后美玉绿松石,展现了贾湖先民以玉为美的审美观念,少数人才有的随葬绿松石及瞑目的葬制,意味着贾湖绿松石的意义已经肇始“以玉为贵”“以玉为礼”思想的出现,对后世用玉文化影响巨大;偶数出现的随葬龟甲组合及内置石子反映了贾湖先民对“数”的认知和象数思维方式的萌芽,骨笛上面宛若现代直尺规整如一的微雕图案,直观说明了贾湖先民等分的观念已经形成;三足陶鼎的大量使用是中华鼎文化之鼻祖,为后世等级规矩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带有复杂符号代表权力的柄形器,与天地神灵相通的骨笛与龟甲和叉形骨器组合,犬牲现象以及疑似祭祀坑的反复出现,可能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巫”及原始宗教神权,为后世礼乐文明的起源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对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

  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是中华文化源头的划时代发现,但也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贾湖先民究竟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继续发展;贾湖先民的身材高大,其体质特征和人种基因和早期华夏族群关系、与现代中国人的基因传承关系究竟如何;贾湖二期已经出现有父系氏族的特征和族外通婚的迹象,但晚其一两千年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却依然还是母系氏族特征;贾湖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迹象的稻米和成组的稻作农业工具,是否有稻田存在;精细到毫米级孔径的确切制作工具到底是什么,等等,都需要进行持续发掘研究。

  进一步回答好贾湖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强化贾湖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体系成果的传播推广,成为我国考古界面临的重大文化使命。

  2023年,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贾湖遗址正好处在距今9000年至7000年之间的文明起源阶段,加强对包括贾湖遗址在内的史前文化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基础支撑。

  “我们将高质量做好贾湖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中共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表示,将持续推动贾湖遗产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加快建设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中华文明探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漯河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图① 贾湖遗址博物馆文物展厅。

  图② 贾湖遗址出土的盆形鼎。

  图③ 贾湖遗址博物馆馆藏的骨笛。

  图④ 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