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与贸易战救不了欧洲

民粹主义与贸易战救不了欧洲
2024年06月14日 23:05 媒体滚动

冯德莱恩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从去年9月份开始的“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暂时有了结论,认定“不公平补贴”成立,自下月起加征临时关税,即比亚迪旗下电动汽车出口欧洲,要缴纳27.4%的关税,吉利汽车为30%,上汽集团更是高达48.1%,其他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则将缴纳31%至48.1%的平均关税。

欧委会相关官方文件截图欧委会相关官方文件截图

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12日下午迅速给出了回应,称欧方“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观察认为,欧盟的惩罚性关税目前只会在七月初临时生效,距十月底决定是否引入通常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还有四个月,这将为欧盟和中国政府之间达成可能的协议留出时间。欧委会在相关公告中也称,已与中方联系,讨论相关调查结果,并探讨“以符合世贸组织(WTO)规定的方式解决所发现问题的可能途径”。

牵一发而动全身,欧洲车企离不开对华合作

直新闻注意到,欧洲汽车制造业和中国的关系十分特殊,特别是德国这样的老牌汽车强国,和中国汽车“双向奔赴”历时已久,很多政策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即使欧盟有心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加增关税这件事上,内部的核心成员国存在极大的分歧。

事实上,德国、瑞典和匈牙利政府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调查。欧盟委员会宣布加征临时关税的消息后,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贸易壁垒;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发表声明称,匈方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野蛮征收惩罚性关税”。大众、宝马、奔驰、斯特兰蒂斯等欧洲主要车企也迅速作出回应,一致反对初裁及加税决定。

大众首席财务官强调,增加关税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只会带来短暂的喘息,从长远来,“欧洲汽车制造商应该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此前就发出警告,称加征关税不仅将颠覆欧盟的绿色协议产业计划,更将伤害与中方深度合作的德国汽车制造商。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在欧盟委员会加征临时关税的消息公布后,齐普策再次表态,称此举是“错误的决策”。他指出:“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据统计,去年从中国向欧洲市场发货的所有电动汽车,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特斯拉、达契亚和宝马等西方制造商。宝马在中国制造Mini和iX3电动车,并出口至欧洲,大众则在中国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Cupra电动 SUV Tavascan。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史晓丽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形容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表示,欧洲车企并没有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盟提请反补贴调查,而是欧委会自身“十分罕见地发起调查”,且消极对待中方谈判建议,暴露了此举的政治目的,“欧洲车企和消费者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尤其是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欧盟车企利益将被严重损害”。

欧方调查处处不合理 中方坚定捍卫中企合法权益

中国并不缺少反制手段。今年1月,中国启动了对原产地欧盟的高度数蒸馏葡萄酒(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2023年中国进口白兰地总价值接近20亿美元,其中多数进口源是法国。当时就有德国媒体认为,这是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发出的警告信号。

据公众号“玉渊潭天”透露,中国业界非常不满,正在推进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的相关程序,且相关反制措施不局限于汽车领域,还可能进一步对欧洲的葡萄酒和乳制品等征收相应的关税。观察认为,如果欧盟不纠正错误,中国对原产地在欧洲的奢侈品、农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也并非不可能”。

在13日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向中方求证是否会对欧洲乳制品和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发言人何亚东强调,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利。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事实上,此次中国产业界的“坚决反对”有明确、足够的法理依据。回顾欧方的所谓“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从调查发起,到中间的调查过程,再到初裁公布,各个环节都透露出四个字:蛮不讲理。

从发起环节来看,此次反补贴调查,是由欧委会主动发起,而非欧盟相关产业主动申诉,随后的调查过程也缺乏公正性、客观性和透明度。欧委会要求中国企业提供的信息中,很多涉及企业隐私、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信息或数据。更离谱的是,欧盟还采用所谓“自己收集的数据”来补充某些他们拿不到的数据,至于其是否客观真实,是否具备合理效力,则完全诉诸于强盗逻辑。

欧洲设厂能否避免关税?专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讽刺的是,就在欧盟调查所谓“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并考虑临时征收更高关税的同时,欧盟各国政府也在制定自己的激励措施,试图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当地投资建厂。

事实上,对中国车企而言,在欧洲投资设厂不失为避免加征关税的好方法。比亚迪正计划在匈牙利设立工厂。作为欧洲国家“拥抱中国”的典型案例,匈牙利获得了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首笔工厂投资,这被匈牙利外交部长形容为“匈牙利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从2026年起,该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当然,还有尚未确定的工厂建设计划,有消息称,比亚迪可能在欧洲还有进一步的建厂计划。

2024年1月30日,比亚迪与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正式签署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的土地预购协议。

吉利则依托其子公司沃尔沃位于瑞典和比利时的两家现有工厂应对欧盟的临时关税,目前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将转移到比利时进行生产;而此前有消息称,吉利将与波兰合作伙伴在波兰制造汽车,该计划已被证实搁置。

史晓丽表示:“确实已经有一些中国系能源汽车企业准备或者已经到欧盟国家投资设厂,以避免自己的汽车产品将来被欧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但她同时提醒,中国车企在欧盟投资可能引发其他风险,例如境外投资限制、出口管制等,希望中国车企在出海前“做好合规和风险排查工作”。

外界注意到,长城汽车日前宣布关闭欧洲总部,调整销售模式。从2021年11月开始运营到宣布关闭,长城汽车欧洲总部历史不到3年。令人唏嘘的是,长城曾一度宣布从德国和英国向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八个国家进发,但最终这份雄心勃勃的欧洲计划遗憾搁浅了。

作者:朱海胜,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动汽车 车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