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吨/年PC颗粒!国内最大单条生产线在东方投产

26万吨/年PC颗粒!国内最大单条生产线在东方投产
2024年06月14日 18:37 南海网

  南海网记者 党朝峰

  走进东方市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新材料)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随着一条条生产线装置的运转,聚碳酸酯(PC)产品顺着传送带进入包装袋。

  今年1-5月,华盛新材料已生产PC颗粒6.04万吨,完成产值7.23亿元。同时,由华盛新材料和海南大学、常州大学共建“海南省石化功能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海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东方市临港产业园实现省级研发创新平台“零”的突破!

华盛新材料厂区

PC颗粒可应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制造领域

  华盛新材料总工程师张晋介绍,碳酸二苯酯(DPC)、聚碳酸酯(PC)、双酚A(BPA)都属于石化功能新材料。

  碳酸二苯酯作为重要的环保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医药、农药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如脂肪族单异氰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聚酯,也可用作聚酰胺、聚酯的增塑剂和溶剂。

  聚碳酸酯,属于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先进有机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制造、电器照明、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大领域。目前聚碳酸酯最大应用领域是电子电器产品,用于产品外壳、支座、容器、装饰、保护膜等。同时在建筑、包装、汽车、医疗器械、光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建筑材料空心板和实心板、饮用水桶、汽车车灯、汽车内饰、镜片等等,具有产品附加值高,可替代性低的特点。

  双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合成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材料,生产出的环氧树脂可用于风力发电叶片、涂料等领域。

PC样品

  公司从2019年正式开工,三年左右时间,碳酸二苯酯(DPC)、聚碳酸酯(PC)、双酚A(BPA)装置纷纷成功开车生产,华盛新材料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目前唯一一家具备三种石化功能新材料生产的企业。

  目前,华盛新材料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额46亿元,占地面积822亩,已建成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22.4万吨/年碳酸二苯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其中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为目前国内最大单条生产线之一。

  公司2022年生产PC颗粒6.5万吨、BPA颗粒3.7万吨,完成产值13.5亿元;2023年生产PC颗粒16.32万吨、BPA颗粒2.79万吨,完成产值22.18亿元;2024年1-5月生产PC颗粒6.04万吨,完成产值7.23亿元。

华盛新材料厂区

华盛自主研发助力中国PC产业改变对外依赖局面

  刚刚过去的5月,海南省科技厅公示了由海南华盛新材料和海南大学、常州大学共建的“海南省石化功能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公司被认定为海南省技术创新中心(第一批),将在2024年6月正式授权运营。

  “目前国内PC的消费量非常大,但原料生产仅个别企业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号召,海南华盛主动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由传统建材向现代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中国PC产业改变对外依赖局面。”张晋说。

  华盛新材料从研发到生产,在技术创新上能持续取得突破,背后离不开在资金、人才、设备等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

  张晋介绍,公司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承担公司自主项目研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等工作,技术研发中心现有华盛新材料专职研发员工4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6%。研发场地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大型(单台价值10万元以上)研发仪器设备123台,设备总值达2014万元。

  2023年1月起,华盛新材料已开展科研项目10项,投入经费8417.028万元, 参与项目研究开发人数达到386人次。

  目前,华盛新材料在研发成果方面已获取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件、软件著作登记权1件、获得CQM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评价、成立“海南省石化功能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等。

  研发带动生产和就业。近年来,华盛新材料有效拉动海南当地化工行业人才和当地服务行业,比如配套的辅助人员、包装人员等,提升当地就业,同时带动工业园区的原料、能源发挥互补作用,提振东方产业园区的发展。

  张晋还表示:“我们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华南、华东地区,同时也销往韩国、中东等地,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东方临港产业园和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的持续发展,和我们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将陆续在海南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海南石化产业的发展。”

华盛新材料厂区

耗电少+光伏发电+余热回收等节能措施凸显绿色生产

  在华盛新材料园区内,雄伟壮观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各种纵横有序的管线,在碧水清澈、绿树环绕下,凸显现代化企业绿色生产优势。

  张晋介绍,作为一个生产石化新材料的企业,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广循环经济,是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华盛新材料园区从设计规划之初,始终将环保和节能降耗放在首位。

  园区内生产设备采购按照一级能效电机采购,从根源节能。设计上,采用高低压分开的配电系统,对负荷变化大耗能高的电机配设变频器,根据装置负荷,调整电机的频率,从而实现省电的目的。园区内还实施光伏发电,利用东方日照强烈、日照时间长特点,在厂房和建筑物屋顶上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板。

  同时,园区利用蒸汽凝液余热发电系统,实现余热回收利用,配置余热回收系统,将装置内富余的低品位热力转化为电能。通过热量回收技术改进,对装置热量进行充分利用,用装置里高温的物流来加热低温物流,降低了蒸汽的用量。

  公司通过以上技术改造实现每天节约蒸汽280吨左右,每天节电6.17万度,大大降低了碳排放。

  张晋表示,作为海南新材料产业生力军,华盛新材料将继续深耕核心PC产品,并向低碳、生态、环保产品加大研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强化技术创新,为新材料产业新质生产力赋能。

编者按: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两会,我们频频听到热词:新质生产力。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海南拥有“三度一色”。所谓“三度”,是指温度优势,深度优势,纬度优势;所谓“一色”,是指海南的绿色,即生态优势。正是基于对比较优势的科学分析,海南将发展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未来已来,未来可期。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寻找新质生产力》融媒体专栏,挖掘和展现海南自贸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吉训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