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欧洲央行降息余波未了 全球新一轮降息潮进一步加速

【财经分析】欧洲央行降息余波未了 全球新一轮降息潮进一步加速
2024年06月14日 10:23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14日电(马萌伟)上周,欧洲央行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此次之前,瑞士、瑞典和加拿大均已降息25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主要经济体多年来的沉重通胀压力正在缓解,目前已进入利率调整的窗口期。尤其是欧洲央行的降息决定将带来重要的风向标作用,以G7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预计将会更多地加入到降息大潮中。

本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同时将今年的降息预期从之前的三次下调至一次。市场预计,在欧洲央行降息之后,美联储也可能在9月或者12月降息。未来发达经济体将逐渐告别近四十年最严重的大通胀导致的高利率环境。

欧洲央行率先降息≠启动“宽松周期”

上周,欧洲央行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但并没有开启传统的降息周期,即每次的议息会议不再像以往那样提前承诺降息甚至是幅度。

绝大多数理事会决策成员赞成降息,但他们认为,未来是否进入降息周期还需要更多的数据验证,欧洲央行应采取谨慎、渐进的政策方针。投资者已减少了对欧洲央行今年降息规模和速度的押注。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尽管该央行已开始近五年来首次降低借贷成本,但其可能会在之后连续不止一次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称,国内通胀、服务业通胀和薪资增长等指标均显示出高度的不确定性,且物价压力仍居高不下,这意味着我们将需要维持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连恩补充称,在上周四降息后,欧洲央行并未承诺进一步放宽政策,任何后续举措都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并将逐次会议做出决定。

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是上周唯一反对欧元区降息决定的人。他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应该以数据为指导,如果最初三次降息的假设成为现实,而美联储没有回应,这肯定会对汇率产生影响,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

在美联储削减其点阵图上的降息预期之后,欧洲央行官员又多了一个犹豫是否进一步降息的理由。本周三,美联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23年来的最高水平5.25%-5.50%,同时将今年的降息预期从之前的三次下调至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新预测代表了一种保守的做法,或为更多降息开了大门。

野村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动态债券基金经理迪基·霍奇斯(Dickie Hodges)表示:“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都希望降息,因为他们一直宣称要‘独立于’美联储。欧洲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但如果美联储不愿或无法跟进,欧洲央行将极其谨慎地避免大幅调整利率。”

对于后续欧洲央行的政策路径,交银国际宏观研究团队认为,欧洲经济已现复苏迹象,劳动力市场稳健,失业率在6.4%的低位。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降息,意味着本轮降息主要为预防式降息,欧洲央行可能不会同以往降息周期一样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连续降息,而是会选择“边走边看”。

降息潮进一步加速

在欧洲央行此次降息之前,瑞士、瑞典和加拿大已分别于3月21日、5月8日、6月5日降息25个基点。此外,捷克、匈牙利、瑞士、瑞典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央行此前就已经宣布降息,其中一些央行已实施多次降息。

《日经亚洲评论》评论称,负责德国和法国等欧元区20国货币政策的欧洲央行转变政策,表明了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方向正在发生变化。

交银国际宏观研究团队指出,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降息可能将掀起主要央行“降息潮”,全球海外流动性将“紧中有松”:“松”在于全球央行降息大幕已拉开;而“紧”在美联储目前不降息概率仍在,但即使相对宽松的欧洲央行在降息路径上都相对审慎。一方面这可能促使非美国家与美国利差拉大,助长美元指数偏强,另一方面美元偏强,可能会增加非美国家通胀韧性,一定程度上也将约束这些央行的进一步宽松空间,因而下半年全球海外流动性仍将是“紧中有松”格局。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王以看来,本次欧洲央行降息,从事实上正式掀起全球主要央行的降息周期序幕,也是欧洲央行首次在正常情况下领先美联储降息。欧洲央行降息下仍不宜对全球降息周期过度外推,仍需观察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后续反应。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环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指出,虽然上周标志着环球宽松周期的开始,美联储很可能会在今年稍后开始放宽,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率的新常态会是怎样。虽然通往此新周期的路径最近愈趋清晰,但仍难以想像会回到疫情前水平。环球经济增长、通胀及利率皆逐步恢复正常,但恢复到甚么水平仍有待观察。

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表示,欧洲央行降息,或标志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有助于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对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年初提到的“2024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这样一种外部环境变化,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正在逐渐从预期成为现实。

宏观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万喆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方向上是分化的,此次,欧洲央行降息迎来了全球央行降息的拐点,中国货币政策的压力将会减轻,欧洲降息让我国政策操作空间也随之进一步打开,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另外,欧洲央行降息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有利于消费能力的恢复,有利于促进中国向欧洲出口。

一些在英国的中资企业代表称,对中国而言,欧洲央行降息可能导致全球资本重新配置,部分资本可能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欧洲央行降息对人民币汇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审慎应对利率引发的资产价格波动。

不过,他们补充称,虽然欧洲央行开启降息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的进出口市场和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整体来看,欧洲央行降息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比较有限。

编辑:王晓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