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5月销量解读:以技术铸就护城河,以实力引领市场方向

比亚迪5月销量解读:以技术铸就护城河,以实力引领市场方向
2024年06月14日 10:10 澎湃新闻

刚刚迈入6月,几家头部自主品牌先后公布了5月销量,其中比亚迪继续领跑整个乘用车市场,5月共售出33.18万辆新能源车,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3.05万辆,同比增长38.2%。

不止如此,随着新一代插混技术第五代DM技术揭开真容,比亚迪正式发起年内对汽车市场的第二轮战役,正在进一步重塑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比亚迪的成绩单,含金量有多足?

其实,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的车企,并不是比亚迪唯一的战绩,无论插电还是纯电、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比亚迪可谓实现了“双线通吃”、全线火热。

首先单看5月,在车企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33.05万辆的总销量可谓“遥遥领先”,如果再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那更是“断层”式领先于第二名。从动力分布来看,该月比亚迪共售出了18.41万辆插混车型,同比增长54%;另售出了14.64万辆纯电动车型,

同比增长22.4%。整体表现在市场上可谓“一骑绝尘”。

而从总销量来看,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总销量已经来到了126.6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6.8%。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9%,至58.09万辆;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68.59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考虑到今年前5月,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比例约为9%,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13%已经跑赢了大盘。

在一众中国品牌的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不断提升,至5月已经达到46.7%,在部分月份的单周,渗透率一度突破50%。在前不久的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今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这是历史性的时刻,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燃油车成为非主流。”

在海外市场,今年5月,比亚迪共出口乘用车3.75辆,同比增长268%;今年1-5月累计出口乘用车17.64万辆,同比增长177%。2024年,海外销量约占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的14%。

这样的成绩单,堪称国内国外“两开花”。在很多人判断“行情惨淡”、“车企寒冬即将来临”的2024年,比亚迪再次以绝对的实力和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向众人证明了,优秀的技术驱动力和面向未来的长期主义,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路的基石。

技术驱动未来,把握时代趋势

从过往的成绩中,我们不难发现,比亚迪的市场成绩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主要是原因是通过技术的打造,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推出完善的战略布局与精准的市场策略,牢牢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这点,在比亚迪最近的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前不久,比亚迪举办了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DM技术推至第五代,其新一代插混技术专用高效发动机,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已经达到46.06%,而能耗表现更是遥遥领先。首批搭载这一技术的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DM-i,其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已经低至2.9L,能够实现2100km的综合续航里程。以92号汽油当前约7.4元/升价格粗略计算,搭载第五代DM系统的车型每公里油费相当于0.25元,不仅对燃油车造成冲击,也进一步拉近与纯电车型用车成本的差距。

除了油耗,第五代DM技术还提升了动力电池性能,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分为10.08kWh和15.87kWh两种。通过成组效率优化,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比上代提升15.9%。首款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车型秦L DM-i起售价为9.98万元,依旧延续了低价抢夺市场策略。而未来比亚迪还将陆续上市第五代DM-i改款车型,将技术的春风吹向更多消费群体。

作为比亚迪立身的技术之一,DM技术从2003年开始研发,从2008年推出第一代DM技术至今,历经近20年、五代发展,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由34%逐步提升至46.06%,而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也由10.7L逐步降至如今的2.9L。DM技术的发展历程,恰恰是比亚迪在技术驱动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中国南方偏居一隅的一家小厂,发展至如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始终在坚持以“理工男”对技术的执著去应对汽车市场的发展。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坚持打造自己独特的体系能力,并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2023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99.17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的4.7倍),同比增长97.3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6.63%。而在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达到106.11亿元,同比增长70%,超过了一季度净利润的两倍。

这一巨大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高度重视,也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仅以2023年为例,比亚迪先后发布了“易四方”架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全球领先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出,不仅让比亚迪产品力不断提升、品牌力也顺势升级,更为重要的是,为比亚迪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靠着技术立命、把握了时代发展趋势而一骑绝尘的比亚迪,正在以中国为基地,向着更广大的世界舞台不断前行。

基于中国,迈向全球

比亚迪屡创新高的销量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崛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我国汽车产业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相应出口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21年、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了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再度延续了突飞猛进的态势,根据中汽协统计,一季度汽车出口达到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应该能够达到增长20%,大概在650万台左右的规模上。而在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增长极。得益于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车在出口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以2023年为例,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而其中,海内外插混市场的发展,或将成为新能源出口增长的下一个关键助力。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一季度,我国20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有78.4万辆为插混车型,同比暴涨81.2%,而出口方面,其30.7万辆出口新能源车中有5.9万辆为插混车型,同比增长达到了257%。

插混车型在海外市场同样受到了普遍欢迎,在美国,一季度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5%,远超纯电动汽车3%增幅。即便在插混车型本不太热销的欧洲地区,插混产品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欧洲的纯电汽车销量为44.8万辆,同比增幅仅3.5%,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插混车型销量为25.3万辆,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0.4%。

从全球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对插混车型的追捧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汽车买家都在寻找续航里程长、价格低廉的电动车型。而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通常低于纯电动车型,因此成为了受追捧的主力军。而像比亚迪这样,拥有纯电+插混“两条腿走路”的汽车企业,将在这新一轮的全球汽车发展中占据新的先机,发动对传统汽车行业格局的第二波攻势。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上所言,“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不止如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实现弯道超车。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大力进军海外市场并受到追捧,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巩固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将带动中国制造走向更加广大的世界舞台,让全球消费者认识到中国的技术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