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检护民生进行时|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纪实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检护民生进行时|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纪实
2024年06月14日 08:14 最高检网站

抓住民心所向民生所急,做实检察为民

——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纪实

纵观共和国走过的75载春秋,民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治国之本。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饱含深厚的人民情怀,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作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检察机关,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做实做优检察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今年以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如火如荼开展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正在为这一时代命题孜孜求索——

突出重点——

聚焦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突出民生问题,检察监督深化特定群体权益保障。

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强调,“检护民生”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的。

2021年的那个秋日,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干警杨雨洁至今难忘。

“都是爸爸的亲生骨肉,为何弟弟能获得赔偿,姐姐却不能?”9岁女孩星星(化名)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听着大人之间的谈话。

“她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与人交流时很不自信。”杨雨洁回忆道,那时星星的父亲去世两年多,赔偿判决不公,令星星的母亲甚是焦虑,这些似乎也让星星缺少了安全感。

星星和弟弟晨晨(化名)是那某和李某生育的龙凤胎。2018年,那某和李某离婚,星星判给妈妈那某,晨晨判给爸爸李某。不幸的是,2019年李某因车祸身亡。星星的爷爷奶奶和晨晨将肇事者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支付赔偿金,并将星星列为第三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爷爷奶奶和晨晨88万元,星星却未得到分文。星星(那某为其代理人)向自治区高级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于是,星星跟妈妈和律师来到检察院申请监督。

审查案件过程中,检察官了解到晨晨的抚养权已变更至那某名下,那某是下岗职工,每月打工收入仅2000余元,负担两个孩子生活的经济压力很大。父亲去世后,星星内心敏感而脆弱。“一定要在法律范围内为星星争取应有的权益,给孩子一个交代,不能让她在心怀不平中长大。”对星星进行心理疏导后,检察官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原审判决以父母离婚时各自抚养孩子为由,认定星星无权参与分配父亲的赔偿金。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父母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另一方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星星是李某生前的被扶养人,作为其婚生女,有权请求赔偿生活费。

经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提请抗诉,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向自治区高级法院提出抗诉。自治区高级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于2023年4月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原审法院于同年8月判决被告对星星进行赔偿。

因李某出车祸是在工作途中,涉及另案工亡补助金分割问题,经法院共有物分割生效判决,星星与晨晨分得父亲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9万元。为了维护好三代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检察机关又专门向孩子的爷爷奶奶详细释法说理。最终在老两口的配合下,两案合并执行。

今年4月,经法院依法执行,星星和晨晨共分得74万元赔偿金。如今,星星已是学校六年级的“学霸”,那某日前带着星星手写的感谢信再次来到检察院,“检察院的叔叔阿姨像天使一样替我主持公平正义,我想成为和你们一样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人,我会永远记住你们带给我的帮助和力量……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事关千家万户。

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各地检察机关聚焦一类人群的突出民生问题,织密全方位多维度的保护网,在老年人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聚焦身陷不敢、不能、不会诉讼等维权困境的老年人,检察机关用足用好民事支持起诉,帮“银发族”讨薪,追索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金;

加强涉老年人的诉讼、财产、医疗、退休待遇、养老金发放、低保老人医保补贴、养老服务等案件的监督;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养老诈骗,走进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法治宣传,帮老年人守住养老钱;

联合民政、卫健、消防等部门深入养老机构,共促消防、无障碍设施、食品卫生等安全监管;

推动药企等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

聚焦热点——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开展网络新业态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全市直播电商行业排名前10的头部主播中有9名为女性,产业带前50名主播中女性占比达94%……在直播电商“高地”江苏常熟,女主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然而光鲜亮丽的背后,她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我怀孕了,公司知道后就把我开除了,我该怎么办?”今年2月,打入常熟市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的一通电话,引起了常熟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组的注意。

“接线员告知其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维权,可她的问题解决了吗?”该市检察院检察官刘新与办案组走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并联系来电的王女士。

“说实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我争取到4万元赔偿,不算少,但突然被辞退给我带来的还有孕期失业、保险接续等问题,况且公司劳动合同条款也侵害到了其他姐妹的合法权益。”电话那头,王女士的诉说深深触动到刘新。

办案组调查核实到,开除王女士的电商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却达6个月,还约定直接以调休代替支付加班费,此类不合理条款在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中普遍存在。

办案组认为该公司的劳动合同条款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2月27日,常熟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约谈涉案公司,要求其建立合法劳资关系,加大对女职工特别是“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关心力度。此外,该院推动同类企业自查自纠,目前辖区所有企业均完善了劳动合同中的特殊保护条款。

如今,常熟市检察院在直播电商服务中心设立了企检服务中心,制定妇女劳动权益清单,并将每年3月定为女职工保护月,定期开展法治宣传。

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方式灵活多元,在权益保障上存在不确定性,新业态妇女劳动者的权益缺少保障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刘新与办案组查阅了近三年该市50余件涉新业态劳动权益纠纷案件,发现涉直播电商的案件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女职工妊娠期被开除、劳动合同中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不健全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占30%。

对此,常熟市检察院与市总工会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办案协作等配合机制,并在市总工会文化宫挂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治会客厅’”维权阵地,常态化提供法律援助、帮扶救助及心理疏导等服务。

直播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为商家打开了全新的销售与市场推广渠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直观、更真实的购物体验。

然而,近年来,食品类直播带货频频“翻车”,夸大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安全隐患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在依法从严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及伪劣商品犯罪的同时,各地检察机关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外卖乱象等新业态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今年1月至5月,检察机关办理涉互联网新业态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74件。

此外,针对部分带有互联网广告性质的“探店视频”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检察机关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为新业态发展“导航”,为消费者“护航”。

破解难点——

加强社会保险领域检察监督,开展医保诈骗犯罪专项整治。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社保基金的安全关系千千万万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社保欺诈犯罪频发。这些案件复杂、隐蔽性强,发现难、查处难,成为社保基金监管的“短板”。然而,无论多么天衣无缝的犯罪,也终将难逃法网。

2021年9月的一天,谭某凡驾驶摩托车搭乘刘某致其摔伤,随即将刘某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其间,谭某凡联系女儿谭某英到医院,并提议告诉医生刘某是自己摔伤的,而非乘坐谭某凡驾驶的车辆摔伤。谭某英同意了,并在办理住院手续时签下《重庆市医疗保险外伤病人受伤原因承诺书》,虚构刘某受伤原因,最终刘某得以报销医疗保险1.2万余元。

两年后,重庆市石柱县检察院在开展裁判结果审查工作时,通过2022年的刘某诉谭某凡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民事判决书,发现了刘某违规报销的事实,迅速将该线索移送县医保局查处。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问题,石柱县检察院以医保报销数据和法院人身侵权案件数据为要素,构建了“督促追回不应纳入统筹支付的医保资金监督模型”,筛查出相关案件线索15件。

今年,重庆市检察院把开展督促追回不应纳入统筹支付的医保资金监督小专项纳入该市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将石柱县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模型在全市推广运用。

据统计,今年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办理涉医保类案件33件,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24万余元,向卫健委、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局等制发检察意见7件。

为不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今年3月,“两高一部”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4月,国家医保局联合最高检等部门下发工作方案,对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最高检行政检察厅向各地检察机关下发提示,强调重点做好行刑反向衔接、跟踪监督、社会治理等工作。

除了医保基金外,检察机关在对社会保险类民事诉讼案件开展检察监督中发现,一些违法行为人通过虚构劳动关系进行虚假诉讼,或利用虚假劳动仲裁申请确认虚假劳动关系,以一次性“补缴”养老金获取本不该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

对此,各地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社保领域虚假诉讼个案、系列案件的查办力度,同时联合法院、劳动仲裁机构等共同堵塞社保基金监管漏洞。

打造亮点——

为因案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当事人解“燃眉之急”,努力在检察环节兜牢民生底线。

一场无妄之灾,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怎样才能“绝处逢生”?

2023年2月,家住北京市通州区某镇的黄老太,来市区看望当年将高考的孙子。黄老太本想做点好吃的犒劳孙子,不成想在骑车买菜的路上,被一名醉汉无故拉扯、拦截,直至倒地不起,致左股骨颈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一级。

2023年10月,在审查起诉这起寻衅滋事案过程中,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马丽霞了解到,黄老太做两次股骨置换手术花了13万元,由于其不是退休职工,没有退休待遇和其他生活来源,而加害人秦某为社会闲散人员,对黄老太未作任何赔偿,也表示没有赔偿能力。于是,马丽霞迅速将线索移送给该院负责办理司法救助案件的检察官韩力君。

“不要司法救助,我们要等法院判决民事赔偿!”黄老太的儿子还处于愤恨中,韩力君多次联系他,告知检察机关可以帮助黄老太申请司法救助,均被其拒绝。

2023年11月,秦某寻衅滋事案开庭当日,马丽霞见到了前来旁听的黄老太儿媳牛某,遂将申请司法救助的有关事宜告知她,韩力君也很快与她取得联系。

可是,曾表示想为婆婆申请司法救助的牛某并未来申请,马丽霞却在办理醉驾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时见到了她。

“我是来给老公办取保候审手续的。”这次戏剧性的会面让牛某对马丽霞敞开了心扉,“我今年原本要创业的,家里接二连三出事,婆婆卧病不起,我要贴身照料,一家人挤在四十几平米的房子里,老公心情郁闷酒后开车,儿子也因家里的变故高考成绩不理想,我简直要崩溃了。”

黄老太儿子取保候审期间,恰赶上“两高两部”出台《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其驾车时酒精含量按过去标准本应受刑事处罚,而根据新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其作了不起诉处理。

“检察官,您说我这是倒霉呢,还是幸运呢?”从今年春节后到3月底,在牛某为婆婆申请司法救助期间,韩力君多次与其促膝长谈。“我非常理解您,您代表了众多家庭的优秀女性,在家中遇到变故时撑起了整个家,今后维系好这个家还要靠您,您一定要坚强……”此时,善良能干的牛某失声痛哭起来,内心长期的积郁终于得以释放。

司法救助金可能不足以缓解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但精神上的慰藉却是巨大的。正如牛某在司法救助金发放现场含泪读出的那段话:“司法救助成了我们在漫长黑夜中的明灯,检察官的信任和援助,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找到支持……

如今,黄老太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逐步康复中渐渐走出阴霾,牛某也重新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黄老太一家是众多感受法律“温暖”的家庭之一。

围绕军人、军属和英雄烈士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各地检察机关重点解决军属证办理、军人军属待遇保障及抚恤优待等突出问题,对军人军属司法救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办理。

为守护百姓安居之所,最高检印发涉房地产纠纷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聚焦“一房二卖”、逾期办理产权证、违约金调整等涉房地产纠纷,今年前5个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06件、提出抗诉50件。

…………

燃起沸点——

全社会携手奏响一曲守护民生“大合唱”。

守护民生福祉,全社会携手并肩。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等民生工作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各地各部门推出扎实举措,解决民生难题:教育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江苏推出医保8项民生实事;河北七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在这曲“大合唱”中,“检护民生”无疑是一个响亮的音符。

“要主动向党委及其政法委、人大报告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争取政府部门和其他各政法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主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最高检下发《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时提出要求。

今年以来,最高检先后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检察机关与妇联组织协作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发布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根治欠薪典型案例,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协同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这些典型案例彰显了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协同履职的成效,也为“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提供了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

各地检察机关在开展专项行动中,也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等工作机制——

面对劳动者的“忧酬烦薪”事,湖南省检察院协同推进“用心用情·湘薪湘护”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与省人社厅协同强化恶意欠薪犯罪惩治,与省总工会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针对用人单位未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未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问题,江西省检察院与省残联、省税务局共同推动完善《江西省税收保障条例》,将残保金等非税收入的征收保障内容列入其中,目前该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11月将进行初次审议。

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谈起“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如此期许——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希望检察机关围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劳务纠纷加强类案监督,让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在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充分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素环建议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多用身边的典型案例阐释复杂的法律条款,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帮助其解决各种法律难题。

…………

“检护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正如最高检党组始终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抓住民心所向、民生所急,找准检察履职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戴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