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产业地标”拥抱新周期

新型显示:“产业地标”拥抱新周期
2024年06月14日 07:48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在裸眼3D技术和设备的“加持”下,一睹古代文物的风采;在AR/VR虚拟游戏空间,体验沉浸式游玩的乐趣;在数字化工厂的大屏前,高效监控生产车间乃至整个工厂的运行……信息时代,新型显示已成为数字经济的终端基础。

作为布局该产业较早的地区之一,安徽自2008年牵手京东方以来一路高歌,形成了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

新型显示产业是安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突破,也是安徽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近些年新型显示产业陷入相对的周期底部,经历了两年多的行业“寒冬”后,新型显示产业终于踏上“回暖”路。今年,产业发展迎来相对快速的反弹式增长。

缘起:龙头带动,形成全球“产业地标”

机械臂上下翻飞,生产线有序传输……炎炎夏日来临之际,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一块块比名片还薄、比双人床面积还大的10.5代线液晶玻璃基板,通过自动化连廊源源不断地从康宁显示科技工厂传送到京东方的面板生产线。

今年1月至2月,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总产值156.77亿元,同比增长26.4%。而作为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开路先锋的合肥新站高新区,一季度更是在新型显示以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实现GDP增长11.4%。

产业发轫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

2008年,我国正处于显示产业由第一代显像管(CRT)技术向第二代液晶显示技术(TFT-LCD)国产化替代迈进的关键节点。财政收入仅有300亿元的合肥,以超前的眼光、过人的胆略,牵手京东方投资175亿元建设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这段产业佳话,不仅让安徽的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缓解了“家电之都”合肥“缺芯少屏”之痛,还与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拉开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从跟随到并行甚至领跑的产业发展大幕。

紧接着,京东方又在合肥相继布局建设了第8.5代、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智能制造工厂、打印OLED技术平台、数字医院等项目,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

正是在京东方龙头项目的影响和带动下,此后十多年时间,彩虹液晶、美国康宁、视涯科技、乐凯科技、江丰电子、欣奕华等上下游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合肥新站高新区。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5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建成三条TFT-LCD量产线、一条打印OLED试验线、一条硅基OLED小尺寸线、一条柔性AMOLED6代线,在建一条AMOLED6代模组线,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类面板年出货量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

与此同时,东旭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在芜湖设立生产基地。惠科股份携手滁州,落下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电子纸等多个项目。蚌埠大力实施“333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规模达到600亿元。

在赛迪顾问发布的研究报告中,2022年,滁州、芜湖入选“新型显示新势力五大城市”。去年9月合肥市荣膺“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城市”第一名,深圳、成都分列二、三位。

以合肥为引领,芜湖、滁州、蚌埠等多地发力,安徽新型显示产业一路高歌,“新”“兴”向荣。

迭代:技术引领,加速产业升级演进

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往往频繁且不断加速。新型显示同样如此。

产业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那么十六年的时间,安徽是如何追赶乃至超越以及保持产业优势的呢?

“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前沿技术的不断布局跟进。”合肥新站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局)局长蒋昌宽告诉记者。

纵观显示技术发展历程,有人将其划分为四代技术。其中包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CRT技术、等离子PDP技术等第一代显示技术,以及目前为止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第二代显示技术液晶显示LCD技术。而因低功耗、轻薄、不易破碎和可弯曲等特性,柔性显示OLED技术被称作第三代显示技术。

“京东方6代、8.5代线成功后,我们就意识到,显示技术过于集中在液晶显示领域,技术多极化是保持合肥新型显示集群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全国各地还处在大力发展液晶显示产能之时,合肥市早已将方向对准了OLED柔性显示技术。在技术发展初期,合肥市以产业培育为目标,先后引进OLED载体玻璃、OLED发光材料、蒸镀设备、金属靶材、封装膜等核心配套。

正是以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基础,结合产业投资的“合肥打法”,2018年,合肥市成功牵手维信诺投资440亿元建设第六代全柔AMOLED生产线项目。2020年12月,该产线正式点亮,首款产品于2021年8月实现向国内头部智能终端客户批量交付。

2023年全球OLED面板迎来爆发式增长,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首次超过50%。蒋昌宽认为,当前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走出这次行业“低谷”,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前几年布局的OLED柔性显示产品项目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去年年底,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 AMOLED量产项目首片模组于合肥点亮,加速了OLED向中大尺寸应用渗透的进程。

基于自身充足的技术储备,5月28日,合肥与维信诺共同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拟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投资550亿元,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携手向生产效率更高的OLED高世代生产线进军。

OLED高世代线的建设是国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关键技术和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在新一轮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合肥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布局上的能力有目共睹。我们有信心也必将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合肥市委常委袁飞表示。

未来:场景创新,打开产业向上空间

根据天眼查显示,目前安徽已拥有OLED相关企业6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

但布局不限于此。

“我们已经形成了液晶显示、柔性显示、全息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显示、微型显示、Mini LED显示等七大技术路线储备。”合肥市发改委产业处处长余兆炳告诉记者。而其中的微型显示、Mini LED显示等技术被业内公认为第四代显示技术。

合肥新站高新区的视涯科技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微型显示“玩家”中的佼佼者。2016年,该企业还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家深耕近眼显示技术初创企业。2017年4月,在细致调研后,合肥市即认定该企业对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链延链补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债权+股权”的方式注资企业。当年9月,视涯科技落户新站高新区,投资20亿元建设了当时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项目。

随着苹果Vision Pro的面世,元宇宙的新热潮被迅速点燃。微型显示技术被认为是开启元宇宙的一把“钥匙”,视涯科技的市场估值超过百亿元。

“这也启发我们在关注前沿技术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谋划应用场景,用场景创新为硬件企业打开市场蓝海,激发产业向上。”蒋昌宽表示。安徽在新兴产业上基础良好,特别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语音产业以及连续十二年排名全国第一的白色家电产业等都可为新型显示提供基础应用场景。

今年4月,2024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元宇宙场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新站高新区正式发布《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表示元宇宙是该区“2+5”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力点,新站高新区将积极搭建平台、优化环境,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国内一流元宇宙产业集群、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先导区暨元宇宙场景应用示范区。

站在新站高新区京东方合肥区域展示大厅中,记者看到了一个个颇具前瞻性的产品,它们不仅在显示对比度、亮度、功耗等指标上不断进阶,同时还在多屏联动、人机互动等方面让人惊叹。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集团已开创性地提出“屏之物联”战略,通过集成屏更多功能,衍生屏更多形态,将屏植入更多场景,打造一个“屏即平台、屏即系统”的产业生态,为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从“显示,无处不在”,到智慧显示、全场景显示,风口已起。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再次让人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丰 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