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高检强调,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体现。北京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理解把握“三个善于”的深刻内涵,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取得了明显成效。“京检在线”特开设“检察官办案手记”专栏,邀请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办案一线检察官围绕本人承办的彰显制度价值、具有引领意义的高质效案件谈心得、谈感悟,发挥典型案例法治价值,交流高质效办案经验,传递法治正能量,引领社会法治意识。
检察官简介
施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先后从事职务犯罪侦查、未成年人检察、刑事检察、立案监督与监督调查等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能手、北京“青年榜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能手、西城青年之星等荣誉。参与办理的多个案件获评2023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优秀案例、北京市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参与创建的“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模型竞赛一等奖。
案情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从一张假证深挖出涉70余人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斩断“制、售、验”特种作业操作证黑灰产业链,并推动全市开展类案监督、溯源治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市检察院统筹调度下,全市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机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252人(刑事立案126人,行政立案126人);查扣辐射全国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1.4万余张,发现假冒国家官方网站226个,已全部推动关停;移送行政检察线索45条、公益诉讼监督线索16条,制发检察建议34份,及时消除全市14个区100多个工地持假证或无证从事特种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2023年2月13日,西城区检察院收到区应急管理局移送的辖区工地焊工白某某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的线索。经审查发现白某某背后还有帮助伪造假证的“上家”,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遂建议应急管理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并同步启动立案监督程序。
经查验,白某某所持假证在外观上与真证近乎一致,经扫描所附二维码,发现跳转到的是假冒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该假冒网站专门为假证提供“网上验证”,以假乱真难以辨别。西城区检察院据此判断,假证背后可能存在制假售假产业链,引导公安机关“线上找到源、线下找到人”全面取证,相关嫌疑人悉数抓获到案。
为进一步拓展监督成效,在市检察院指导下,围绕安全生产问题短板、立足监督主责主业,积极探索融合履职、类案监督。市检察院与西城区检察院联合创建“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精准锁定全市持假证施工人员292人。为实现假证筛查精准落地,市检察院统筹部署,将上述线索及时移送各区检察院,由检察机关督促各区公安、应急、住建等部门现场核查,消除工地安全隐患。该模型还通过京津冀一体化机制在天津、河北检察机关适用,发现监督线索1170条,已立案6人,并向上海、浙江、广西等地推广适用。
该案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件,模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模型竞赛一等奖。
检察官办案手记
作为北京检察立案监督与监督调查部门的一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内在要求我们在充足的监督“工具箱”里,将立案监督、侦查监督、行刑衔接等“分内事”做实,并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社会治理。很多监督案件“从0到1”的过程,需要我们主动向前,就如2023年办理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行刑衔接案件,就是从一张假证入手,深挖上下游犯罪,成功起底灰黑产业链,将上万张假证清除于工地之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座谈会上听来的线索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2022年最高检就针对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应急管理部制发了“八号检察建议”。2023年初,市检察院带队与西城区应急管理局一道围绕落实“八号检察建议”共同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行刑衔接工作开展座谈交流。
那次座谈会上,应急管理局的有关同志告诉我们,前几天他们前往一个工地开展执法检查,发现现场有焊接作业,但对作业人员白某某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进行查验时,白某某却对证件细节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后来承认是托别人花500元购买的;后经与外省应急管理部门确认,白某某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系伪造证件。特种作业操作证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关乎公共安全。我们一致察觉到,既然是假证,有买就有卖,背后肯定会有造假的源头,这条鲜活的线索亟需检察履职发力——依法严惩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以溯源治理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二维码扫出来的大案
迫不及待翻看行政处罚卷宗,看到假证照片,上面的二维码很是突出。“扫一扫?”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扫出来的并不是官方核验平台,而是另一个高度相似的核验平台。真假之间除了是否存在平台官方认证的蓝标外,几乎一模一样,关键是进入核验界面后,跳转出来的核验结果格式内容也是与真平台高度一致。不禁感叹,违法犯罪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李鬼”平台竟然已经超过50万人关注!面对如此情况,我们不仅要尽快建议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抓到造假嫌疑人,还要督促有关部门把假网站打掉,避免更多人受骗,避免更多假证混入市场。一句话,线下线上都要发力!
很快,西城区检察院建议区应急管理局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并同步启动立案监督程序。这么多人关注假平台,那得有多少人买了假证?又有多少人在辖区的工地持假证上岗?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安全生产隐患?查清这些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刻不容缓!我们第一时间向市检察院和区委汇报了案件情况。在市检察院的指导和区委的支持下,一方面同区应急、住建等部门联动履职,全覆盖排查持假证作业现象。另一方面检警密切配合,以提前介入形式引导侦查固定证据,从一条买卖支线,逐步查清了搭建假网站、制造假证、网络销售、居间介绍等分工明确的多层级犯罪网络。
多部门协同
数字检察发力
“涉案团伙相关人员都控制了”
“后台有1.9万多张电子假证备份”
“孙某某运营了20多个假网站”......
公安机关不断从前方传来案件侦破消息,除了破获案件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压力:在京建筑工地多、分布广,施工人员流动性强,迅速找到买假证的人刻不容缓。可是面对海量数据,单靠人工筛查,效率低,难度大,而数字检察正是批量解决类案问题、提升办案效率的检察履职新“利器”。在吃透案情、确定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先是向相关职能部门请教证件类型、核验方式、施工人员管理等问题,再回到案件证据,捋清既有数据资源,通过市检察院协调,争取获取其他数据,实现对比碰撞。
特别是,我们了解到住建部门建立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施工单位会根据要求在该平台上填录施工人员的进场时间、岗位工种、身份信息等内容。有了这个数据,再以工人身份信息为关键要素,同掌握的假网站后台获取的假证人员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精准筛查出全市范围内疑似持有假特种作业操作证人员信息,以及这些人员涉及的具体在建项目。难题迎刃而解,我们及时将线索移交给北京各区行政执法部门,一一落地核验,风险点逐个破除。
拓展模型应用
推动溯源治理
有了扎实的基础,思路便更为开阔。之前数据的碰撞规则是为了发现在办案件中购买假证人员的具体点位,这个规则同样可以用来发现持证施工人员持有的是否为假证,因为住建部门平台上的数据由施工单位按要求填写,在这一平台上登记了特种作业操作证信息,但是在应急部门官方查询平台却查不到的,大概率就是假证。在应急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们通过这个海量数据库开展了检索碰撞,全景扫描式地将持假证人员悉数查获。市检察院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加强统筹调度,全市各区检察院竞相发力,督促助推职能部门依法“落地”核查模型输出的线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安全隐患留不得死角。在与住建部门沟通中得知,他们的施工平台只录入限额以上工程信息,而限额工程则由街道掌握各自台账。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区,在建工程多为小微工程,而且辖区内平房数量多,与之相关的修修补补也可能涉及特种作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向区委报告,在区委领导的支持下,推动住建部门在其系统上增设限额以下工程特种作业信息填录模块,实现了信息填报和数据收集闭环。
本案的网络治理也一直同步推进。除了依法打掉办案中发现的各类假网站外,市检察院集中相关线索交由北京铁检院统一办理,通过检察履职推动关停在网上兜售假证的电商、自媒体,清除搜索引擎里的涉假证关键词,还联系互联网协会、大型网络平台公司共同发倡议、做提示,进一步助力净化网络空间,堵住网络售卖假证渠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律监督线索不是等来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2023年的那个“五一”假期,我和全市各个院的检察官们一道戴着安全帽出现在北京的各个工地,为推动涉特种作业操作证假证溯源治理奔走着。在工地上我发现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电焊作业不是一个人操作,而是一个人焊一个人在旁监督,以防患于未然。我们的监督工作,是在更大范围内“治未病”、促规范。这起案件的办理,从一张证到一个网再到推动溯源治理、系统施治,是持续深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检察实践的体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