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市银行一季报:银行信贷扩面提质 加力服务新质生产力

聚焦上市银行一季报:银行信贷扩面提质 加力服务新质生产力
2024年05月09日 07:28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4月份以来,银行业迎来了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密集发布期。在经营发展情况揭晓的同时,各家上市银行也交出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答卷。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一季度以来,以6家国有大型银行为首的上市银行精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和重点,聚焦实体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金融服务。

  从贷款投向来看,一季报数据显示,各家上市银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开展业务。其中,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及其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家银行的重点发力领域。

倾斜信贷资源 加大新质生产力投放力度

  今年以来,国有大型银行积极发挥“头雁”作用,继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信贷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增加超1.2万亿元;农业银行贷款总额23.9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2万亿元,增速5.5%;中国银行人民币贷款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亿元,增长5.25%;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17万亿元。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一季度,各家上市银行统筹金融资源,靠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召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座谈会,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重点领域的综合服务水平。”工商银行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3700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增长引擎。从一季报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农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7万亿元,增量超6000亿元。交通银行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5.18%,产业链金融业务量达1699.13亿元,同比增长17.46%。

  除了国有大型银行外,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性中小银行也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季度,兴业银行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推动资产负债表重构。”兴业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推动资产布局与实体经济转型方向不断契合,重点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五大新赛道”领域,科技金融贷款较上年末增长7.54%。

  “新质生产力对应新的经济范式、新的产业质态,将催生新的资产类型、新的融资需求。”在近日召开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深耕三个细分市场,并做好组合金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能量。

强化直接融资 打造投商行一体化服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衍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体现。”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支持服务新质生产力,重点和关键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服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将科技型企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抓手,科技金融服务继续实现了增量、扩面。

  中国银行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客户近2.8万户,贷款余额超42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新增281亿元,较年初增长10.75%。报告期内,邮储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共计7.48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97%。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全面实施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工程,已服务人才、科创企业近1.5万户,融资余额超2000亿元。

  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支持,也需要来自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帮助。各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资本市场“朋友圈”,着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商行一体化服务。

  工商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不断完善“商行+投行”“融资+投资”“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的投融资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为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建设银行发挥商行投行一体化优势,加大科创型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一季度落地多项科创及战略新兴企业股债联动业务。

  针对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科技型企业,华夏银行也先后推出选择权贷款、投联贷产品等,向科技型优质企业提供“债权+股权”综合化金融服务。

  “下一步,可以考虑放宽法律和政策限制,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投资子公司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允许银行直接入股科技型企业,探索金融与科技更紧密、更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董希淼建议。

刀刃向内 增强金融服务硬实力

  “如果一直拿着旧船票,就无法登上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正如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所言,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最大变量。

  在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浪潮下,银行业也正在进行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以ChatGPT、AI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银行业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尽管上市银行普遍面临着营收增速放缓、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但从年报和一季报中可以看到,各家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依旧有增无减,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也在加速推进。

  “传统业务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金融行业需要用大模型去提升效率、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和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及场景。”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银行业不是为科技而科技,而是要关注业务端、管理端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银行,都在财报中公布了AI大模型探索、应用的最新进展,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已走上了自主研发金融大模型的发展之路。

  银行年报及一季报显示,工商银行已经建成同业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交通银行积极探索大模型在办公助手、客服问答等场景的应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中信银行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大模型平台,完成千亿级开源大模型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将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商业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效能正在不断提升。

  例如,工商银行加速运营领域数字人、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首个基于大模型的网点员工智能助手已正式上线,提升了网点效能,去年运营领域智能处理业务量3.2亿笔,比上年增长14%。

  在数字普惠服务创新方面,江苏银行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数字化产品适配,全线上产品以后台模型多元化代替产品多元化,支持小微企业超14万户,累计发放贷款2500亿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科技型企业 实体经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