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局最新部署!(要点梳理)

央行、外汇局最新部署!(要点梳理)
2024年04月18日 22:07 金融时报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并就多个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朱鹤新表示,总的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我们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

要点速览:

​◆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 是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

◆根据物价变化与走势 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防止利率过低 内卷式竞争加剧或者资金空转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

◆3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是7.5万亿元 约占央行总资产17%

◆境外机构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

◆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

◆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

加强对资金空转监测 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M2余额304.8万亿元。“目前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这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邹澜分析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体量持续增大,企业资本和居民资产累积加快,这些都会带来货币需求的上升。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货币信贷也长期保持较高增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尤其疫情三年,为着力稳住经济大盘,金融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总体看,当前存量货币不低。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加强,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较前些年有所转弱,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但各方面对变化还有个认识、适应的过程,一些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内部考核上仍有规模情结,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邹澜举例分析称,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适时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邹澜表示,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

邹澜进一步表示,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作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

此外,谈及当前实际利率水平问题,邹澜表示,总的来说,对于物价和实际利率的情况,还是需要综合研判。前期一系列措施已经在见效,未来人民银行会结合经济回升态势、通胀走势以及转型升级的推进,继续密切观察。既要根据物价变化与走势,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也要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需要等,避免削减结构调整动力,防止利率过低,内卷式竞争加剧或者资金空转,物价进一步降低,陷入负向循环。

贷款总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一季度各项贷款总量来看,贷款总量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数据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万亿元,新增额低于上年同期,主要是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如果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比2022年同期高出1.13万亿元。数据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张文红表示。

张文红介绍称,从借贷主体上看,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体。从行业投向来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房地产业贷款增速也有所回升,贷款行业投向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1.61万亿元。张文红表示,这主要是受上年高基数的影响。从历史同期看,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量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从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信贷投放节奏平稳,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二是政府债券融资保持合理规模。三是企业债券融资有所增长。四是表外融资中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

“总体上看,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8.7%左右的增长。同时,今年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在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有助于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张文红表示。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去年四季度以来,境外机构开始大量增持中国境内债券。王春英介绍称,从去年情况看,全年净增持2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净增持已经达到416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个境外机构进入到中国债券市场,外资持仓量已经超过5700亿美元,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左右,占比较去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境外机构投资结构延续合理。王春英表示,从持有主体看,境外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增持境内债券,并且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外资投资一年期以上债券占比是56%。此外,投资收益也保持稳定。

展望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前景,王春英表示,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从经济角度看,宏观环境有支撑,投资价值有保障,全球配置有需求。从政策角度看,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方向,稳步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

为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据王春英介绍,人民银行、外汇局正在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二是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三是优化境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交流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总的来看,中国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完善优化服务,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王春英表示。

经常账户有条件、有基础保持合理顺差

经常账户交易和实体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经常账户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直接参与国民经济核算,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春英介绍称,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经常账户顺差依旧维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初步统计,一季度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在这个支撑下,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延续顺差格局。

展望未来,王春英认为,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第一,货物贸易顺差将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从结构性方面来看,出口有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高端制造业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出口表现亮眼;贸易方式方面,比如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传统出口市场表现比较稳定,同时共建“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加速开拓,我国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从周期性因素看,当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补库存需求已开始显现,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周期已经从底部走出,这些都会增加未来中国多种产品的出口。

第二,服务贸易结构更趋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作用更加突出。在服务贸易中,旅行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跨境活动恢复,跨境旅行支出正在向常态化恢复。我国对很多国家已经有免签便利,同时人民银行、外汇局等部门正在推动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这都将推动境外人员来华旅行。今年一季度,我国旅行收入同比增长约30%,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势头。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稳步增加,去年,中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商业服务贸易顺差合计572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一季度持续增长,这也有助于服务贸易差额更趋均衡。

从中长期来看,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未来中国经常账户有条件、有基础保持合理顺差。王春英分析称,当前,我国储蓄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延续一定规模的正向缺口,推动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其次,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将逐步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会降低对一些进口产品的依赖度,支撑包括货物贸易在内的经常账户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格局。

激励金融机构更快优化信贷结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明确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邹澜表示,金融部门要把做好“五篇大文章”作为重要着力点,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既是落实中央部署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金融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但是,金融业务本身是有着巨大惯性的,在优化内部考核目标和机制、提升产品服务质效等方面,还有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

为了激励金融机构更快优化信贷结构,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创新业务,在原有再贷款的基础上,以优惠利率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设立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激励,为金融机构短期可能增加的一些经营成本给予一定补偿。

邹澜表示,从运行机制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是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自担风险,向企业发放贷款;然后才是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申请和实际贷款情况,发放再贷款。他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改变商业银行贷款和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业务属性,不是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

“从实施原则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邹澜表示,截至2024年3月末,工具总量是7.5万亿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7%;存续工具数量10项,已在不断整合优化;支持领域实现了对“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