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乘组今日出征太空

神舟十四号乘组今日出征太空
2022年06月05日 03:34 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准备转往发射区。新华社发

  昨天,万众瞩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正式亮相,这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他们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期间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刘苏雅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再次飞天 中国梦带来了航天梦!

  6年前,航天员陈冬曾在太空驻留过1个月。这次,陈冬再次执行飞天任务并担任指令长,他说,乘组三人12年的朝夕相处、2年半的任务训练,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做到了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目标统一。

  今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而立之年。陈冬说,30年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拼搏,接续奋斗,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中国梦带来了航天梦,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期的关键一战,困难更多、挑战更大。陈冬坚定地说道:“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

  刘洋,女,汉族,籍贯河南林州,河南郑州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十年之约 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2012年6月,航天员刘洋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是我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在离开“天宫一号”时,她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10年后,她再次出征太空,“非常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在轨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将第一次在太空为祖国庆祝生日,天上、人间共度浪漫的中秋佳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漫天繁星闪烁,就是我们对祖国和同胞最美好的祝福。”刘洋说。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12年飞天逐梦 做好了充足准备!

  经过12年的准备,航天员蔡旭哲迎来了自己的首次飞天。和陈冬、刘洋相比,蔡旭哲是不折不扣的“太空新人”。然而,他们三人的飞天梦,却在同一个起点。他表示,乘组三人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今不管是技术还是心理、身体,都做好了充足准备,“载人航天事业是一场接力赛,我只是接力赛中的一员,但责任如山,使命神圣。”

  为了这一天,这位航天员“新兵”等待了12年。“12年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蔡旭哲说。

  揭秘1

  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至3次出舱

  乘组将面临构型多、状态新、任务密挑战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林西强介绍,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具体来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和地面配合,完成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气闸舱出舱等相关功能测试工作;首次利用位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2至3次出舱活动;完成两个实验舱十余个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继续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及其他公益活动。除此之外,神舟十四号乘组还将开展在轨健康监测与检查、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维修验证、物资管理和站务管理等工作。

  构型多、状态新、任务密,林西强这样概括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期间的挑战。任务期间将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要操控小机械臂和组合臂,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实施出舱,6个月期间将实施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2至3次出舱活动,任务环环相扣,对乘组执行任务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完成通用训练科目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针对性强化训练。

  按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揭秘2

  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两个实验舱担负任务各不同

  新华社酒泉6月4日电(记者 李国利 张瑞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4日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林西强表示,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林西强说,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还支持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

  林西强介绍,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依托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揭秘3

  全航区各系统准备就绪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 通讯员 吕炳宏 亓创)6月3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了发射前全航区综合演练。此次演练是涵盖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区全流程、全要素、全系统的综合性演练,是除点火发射之外,参试测控通信系统最多、最全的一次综合模拟演练,也是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演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各测控站以及远望三号测量船等各系统间完成联调联试工作,全区各系统具备了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我国将相继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任务全程会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及2次舱段转位,在轨飞行任务复杂程度堪称历次之最。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改进中心计算机系统,优化轨道计算模式,并采取基于地基与天基遥外测、北斗卫星定位数据的多元数据融合实时计算方法,确保任务各个重要节点万无一失。

  经过近一周的航行,我国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已顺利抵达任务海域,为测控任务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航行途中,船上科技人员对设备动态性能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研判任务重点、难点,同时为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根据任务测量工况要求精心设计了10余个备用测量点。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远远望去,一座座洁白的雷达天线巍然耸立,作为任务主力测控站点的青岛测控站就坐落于此。在飞船上升段,青岛站四套设备同时参试,将为船箭分离、飞船入轨等关键动作提供重要测控保障。

  同时参加上升段测控任务的渭南测控站主要负责火箭外弹道测量任务,并在飞船入轨后承担对飞船及空间站组合体的测控工作。夏季到来,雷雨天气频发,气温升高,对参试设备的考验也随之加大。该站维护分队克服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任务前一个月每天进行设备巡检维护,确保信路畅通,设备状态最佳。

  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喀什、厦门等测控站点也将进入运行段测控任务。在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基础上,他们制定了更加完善的目标捕获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跟踪运行捕得上、测得准。

  出征故事

  “等着检查作业的爸爸回来”

  空间站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航天员们也会携带一些私人物品来丰富太空生活,即将踏上飞天征程,三位航天员会挑选什么来陪伴自己6个月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将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以及部分私人物品送抵空间站。

  蔡旭哲:带了一些影视的剧集、音乐、电子书,有空可以看看书什么的,我还带了点植物的种子,长一点绿植感觉更温馨一点,带了一点生菜的种子,我在地面也种,放在窗户前面,如果长得快的话,我在想着是不是能够两三茬多长点,毕竟180天,一点一滴陪着我成长。

  刘洋:我们带上去了一些个性化的衣服,所谓个性化的衣服是平常休闲的时候可以穿,我当时就在衣服上写了一句话:最亮的坐标是祖国。

  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后,将与地面保持着“天地同步”的作息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左右,在完成当日既定工作后,他们的太空生活又有哪些安排呢?

  陈冬:多拍拍地球吧,因为我在凝视地球的时候地球也在凝视着我,不管是白天和黑夜,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抬头仰望着天空,也许我刚好在这个时候经过了属于你的天空,我们虽然相隔很远没有办法相拥,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相逢。

  蔡旭哲:业余的时间也会给家里打打电话,给家人给战友,能打电话这一点我觉得挺好的,感觉好像没有飞走似的,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身心调节作用。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航天员一路前行的动力,6个月太空之旅即将开启,3名航天员会带着家人的牵挂与嘱托踏上飞天征程。

  蔡旭哲:因为神舟十三号我是备份嘛,孩子当时突然到我房间去了,她说:爸爸,我其实真的真的很爱你,很多不舍,发了很多的感慨,那次跟我还掉眼泪了,我说没事,你放心。

  刘洋:毕竟是去半年的时间,我希望可以像大人似的给孩子们讲,我为什么要去执行这次任务、为什么要分开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非去不可。在分开这半年时间里面我希望他们能做什么,当然他们俩非常不舍得我,但是最后也特别理解。

  陈冬:他们也说,爸爸能不能带我们上去,我说我们三个都预订完,没有票了,以后长大了你们如果还想去,可以自己争取。这次我给你们留项作业,你们为什么想上太空,你们上去之后想干什么,回来之后我想问问你们。然后我在想,王亚平当时回来的时候,就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我到时候回来就是检查作业的爸爸回来了,孩子是不是都不愿意搭理我。(据央视新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神舟 陈冬 刘洋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3 三一重能 688349 --
  • 06-13 亚香股份 301220 --
  • 06-13 拓山重工 001226 24.66
  • 06-08 瑞泰新材 301238 --
  • 06-06 泰德股份 831278 4.0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