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奇药”千金藤素起争议

“新冠奇药”千金藤素起争议
2022年05月19日 08:30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新冠奇药”起争议

  无冕财经

  作者 | 郭俊宇

  编辑 | 陈涧

  A股市场又掀起一股炒作“新冠药”的热潮。

  5月13日,《科技日报》发表一则题为《我科学家发现新冠治疗新药并获发明专利授权》的新闻,迅速在网上传开,这种“抗新冠新药”叫做千金藤素。

  很多人之前听都没听过的千金藤素,被披上“抗新冠”外衣后,立马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只要跟千金藤素沾边的股票,在过去两个交易日都出现了暴涨,主力和散户都在疯狂买入。

  然而,随着上市公司的澄清,千金藤素的炒作迅速降温。主力资金已经在抛售离场,散户却在接盘,仍对千金藤素概念股抱有幻想。

  突然爆火

  从上周五开始,“千金藤素”概念股突然就火了。

  被炒得最猛的几只“概念股”,华北制药(600812.SH)、步长制药(603858.SH)、大理药业(603963.SH)、千金药业(600479.SH)从上周五开始就涨停,并且连拉两个涨停板。

  方盛制药(603998.SH)上周五触及涨停后,本周一、周二又连续涨停。在北交所上市的生物谷(833226.NQ),两个交易日内涨了68%。

  这一切的起因,都源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一项关于千金藤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说明书显示,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简单来说就是,只用10微摩尔/升千金藤素药物,就能将15393个病毒消灭得只剩下一个。

  童贻刚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

  亮眼的实验数据,加上一些媒体的渲染,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千金藤素”,一下就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

  不管有没有相关业务,只要是跟这个概念沾点边的上市公司,近两个交易日都涨疯了。

  这些公司中,大部分其实都跟千金藤素没什么关系。

  ▲少部分公司有千金藤素业务。

  这些因“千金藤素”暴涨的上市公司里,大部分都没有千金藤素相关产品。其中仅有云南白药和生物谷具有千金藤素片的注册批件。

  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国内获批的千金藤素制剂都是片剂,共4个批件。涉及的公司分别为沈阳管城制药、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生物谷手中有批件,但该公司从2004年以后就没有再继续生产千金藤素片了。目前主要从事灯盏花系列药品的生产。

  华北制药虽然曾经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校企合作单位,但从该公司发布的公告获悉,目前该公司并没有跟相关专家团队展开千金藤素的技术合作,更没有千金藤素相关产品。

  最离谱的应该是千金药业和大理药业,两者可以说都跟“千金藤素”没有半毛钱关系,前者因为名字里有“千金”二字而暴涨;后者仅仅只是因为跟云南白药旗下的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撞名了。

  参与炒作的股民则不管公司有没有千金藤素,只要名字像行。

  ▲股民吐槽,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目前A股市场上真正跟“千金藤素”有关联的公司少之又少,即使是拥有千金藤素片生产批件的公司,千金藤素对其主营业务的影响也是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是买不到这个药的,有的企业有生产批号,并不生产这个药。

  因此,上述公司基本上都是在蹭热度炒作罢了。

  谁在炒作?

  如此丧失理智的炒作背后,究竟是哪路资金在主导?

  以被炒得最猛的生物谷为例,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这轮炒作背后,主力资金和散户都有参与。

  今年以来,生物谷大部分时候的资金流动很小,而且基本上都是净流入。从上周五开始,该公司的资金流入突然大增,主力资金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分别流入966.19万和2662.02万元。中小单也有几百万的资金流入。

  ▲生物谷资金流向,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从本周一的龙虎榜数据看,炒作生物谷的主力,主要是东方财富证券的4个营业部。

  买方前四位为清一色的东方财富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苏州时代广场证券营业部作为买一,买入831.89万元;东方财富证券慈溪三北西大街证券营业部也吸纳了386.28万元。

  被称为“散户大本营”的拉萨东环路第一、二证券营业部也挤进了前五,其中,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347.15万元、277.03万元。

  这4家营业部总共买入1842.35万元,占生物谷两个交易日总成交额1.22亿元的约15%。

  此外,在方盛制药的龙虎榜里,也出现了“拉萨天团”的身影,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周一买入了572.23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炒作似乎又出现了“主力拉高出货,散户接盘”的戏码。在收获了两个涨停板后,主力资金已经在撤离了。

  上周五,方盛制药主力资金和超大单流入了5000多万,本周一该股票涨停的时候,主力又卖出了几乎相同金额的股票,而散户则在疯狂买入。

  ▲方盛制药资金流向,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目前已经有不少上市公司出面澄清了。在5月16日收盘之后,至少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千金藤素业务的公告,或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进行澄清。

  澄清之后,主力资金基本上都在撤离千金藤素概念股,但散户的追涨势头依然凶猛。

  方盛制药5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500多万,而小单则净流入了9400多万。其他几只“千金藤素”概念股,例如步长制药、华北制药以及大理药业等,都出现了主力资金在抛售,而散户资金在接盘的情况。

  “神药”没那么神

  随着上市公司辟谣,以及千金藤素的“真面目”被逐渐扒开,这轮炒作正在迅速降温,5月17日进场的资金,大概率要被套在里面。

  截至5月17日收盘,云南白药、大理药业、千金制药等均收跌,华北制药、生物谷、步长制药等小幅收跌,方盛制药也打开了涨停板。

  ▲千金藤素概念股5月17日涨跌幅,图片来自同花顺

  千金藤素被炒作,主要在于被打上了“抗新冠”的标签,实际上它距离成为“抗新冠药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资本市场最近的反应显然是有些过度了。

  一般情况下,药物研发都要经历四步:

  首先是体外实验,筛选出体外有效的候选药物;然后在进行临床前体内实验,在动物体内验证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接着是人体临床试验,在受试者身上验证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是上市申请,药监部门根据结果进行审批。

  童贻刚团队的实验数据来自体外实验,仅仅只是开了个头。

  据界面新闻报道,原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张洪涛表示,“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这一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没那么重要,因为在体外,例如使用酒精同样也可以使病毒减少上万倍。

  张洪涛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人体试验上,看千金藤素是否能在人体试验中达到这样的抑制效果。

  目前的千金藤素,只能说是有望用于治疗新冠,但距离成为真正能够用到人身上的药物,还遥遥无期。

  就算几年后研发成功,到那时的新冠疫情形势,以及需求量也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记性好的投资者或许知道,这并非是资本市场第一次炒作千金藤素了。

  早在2020年疫情刚暴发时,千金藤素就被发现能够抑制新冠病毒,如今已经过了两年多,依然没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当时的炒作热度没有这一次那么大,最终草草收场。目前看来,这一次的炒作恐怕也不会例外。

  对于千金藤素,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但目前还远远没到欢呼的时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东方财富 生物谷 新冠肺炎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井松智能 688251 --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
  • 05-19 邦德股份 838171 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