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为王?上半年信托资产规模首破27万亿,营收、利润却“双降”
信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11月15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上半年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加5.32万亿元,同比增速24.52%,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其中,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规模合计为8.34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28万亿,同比上升64.89%,在资金投向中占比为41.81%,已成为信托资金第一大投向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处于转型深化阶段的信托业仍面临着经营挑战。与去年同期相比,信托行业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行业实现经营收入332.53亿元,同比下降32.73%;利润总额195.88亿元,同比下降40.63%。
信托资产规模稳增创新高
迈上27万亿元新台阶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自2022年2季度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后,至2024年6月末,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7万亿元,较2023年4季度末增加3.0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52%。
这是自2017年后,信托资产规模首次突破26万亿元,并迈上27万亿元新台阶。2010年6月起,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并在2017年末达到26.25万亿元高点;2018年开始负增长,直到2022年二季度企稳回升,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主要是信托业转型加速,在大的宏观政策支撑下规模企稳走高,特别是标品信托在较高基数的情况下,上半年依然持续较快增长态势,显著拉升了信托整体规模。
资金信托投向结构逐步优化
证券市场成为资金流入高地
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资金信托投向结构也逐步优化,投向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占比显著提升。
自“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以来,中国信托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缩减非标资产、规范资金池模式,这标志着传统非标资产步入了“黄昏”时期。
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业资金信托总规模达到19.95万亿元,较2023年4季度末增加2.58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25万亿元,同比增长27.10%。
其中,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合计为8.34万亿元,较2023年4季度末增加1.74万亿元,该部分资金投向在资金信托总规模中合计占比为41.81%,与2023年同期相比,规模增加3.28万亿,同比上升64.89%,占比提升近9%;投向金融机构的规模为2.96万亿元,在资金信托总规模中占比14.83%,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约7657.57亿元,同比增长34.93%,占比提升1.19%。
与之相反的是,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的占比均有下降趋势。
其中,投向工商企业的规模为3.87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07%,占比下降4.99%;投向基础产业的规模为1.63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8.05%,占比则下降1.45%;投向房地产的规模为9191.82亿元,规模同比下降12.37%,占比减少2.07%。
在分析人士看来,短期内收益比较低的标品业务发展难以支撑传统非标业务持续压缩带来的信托业绩下滑。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信托公司资产配置优势主要在非标投资方面,标品投资不具备较强的优势,因此后续需要提升债券、权益类等标准化市场投资能力。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在监管政策指引下,叠加信托公司自身业务转型的需要,信托业由传统的非标融资类业务向净值化、标准化的标品类业务等领域转型逐渐成为共识。证券投资业务是信托公司符合监管导向、回归信托本源、创收增效、平稳转型的重要业务,因此不少信托公司加大了证券投资业务的布局力度。
对于未来信托资金投向趋势,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这一趋势依旧延续。信托行业目前能发力的领域不多,资本市场业务是少数能兼顾合规和盈利的领域之一,多数信托公司会大力拓展这块业务。
“标品类业务作为信托公司重要投向之一,在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政策指引下,预计投向证券市场资金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帅国让说。
资产增长但营收利润双降
“规模为王”的帽子何时摘?
尽管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处于转型深化阶段的信托业仍面临经营挑战。
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方面,与2023年同期相比,均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24年2季度末,行业实现经营收入332.53亿元,同比下降32.73%;利润总额195.88亿元,同比下降40.63%。
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银保监规〔2023〕1号,以下简称《通知》)发布。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梁光勇指出,《通知》发布以来,信托业坚定转型方向,逐步摆脱传统展业路径依赖,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信托业整体上仍处于转型深化阶段。
梁光勇表示,受限于时代背景,一段时期以来,以非标融资为代表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作为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急速扩张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这一业务模式的弱点开始显现,同时也凸显出信托公司在此类业务模式中的角色错位问题。
虽然信托公司正在积极向标准化资产转移,但标品业务的盈利能力远不及非标业务。此外,运营成本上升与合规压力也是导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信托业转型过程中,系统建设和团队配置是必不可少的投入。然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随着信托行业步入创新转型深水区,各家信托公司正在积极进行系统建设和团队配置升级,这导致了运营成本的上升。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此前指出,信托行业利润持续呈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信托业务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资收益的持续缩水。另外,近年来信托行业正步入创新转型深水区,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系统建设和团队人员配置的成本费用明显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净利润水平。
提升业绩、摘下“规模为王”的帽子是信托业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但在其转型深化阶段,坚持稳健审慎经营,切实防控风险十分关键。
“信托业回归本源背景下,业务转型意味着业务逻辑的变化,风控逻辑也将随之变化。信托公司要看到当下的机遇与挑战,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和贪图短期暴利。” 梁光勇说。
责任编辑:王馨茹
热文排行
-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民生银行、贵阳银行市净率低于0.4,两家公司回应
- 重磅!“70后”张辉任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
- 交行与汇丰携手二十周年:合作份额持续提升,稳步推进“1+1全球金融服务”
- 数据严重错报漏报,新疆银行遭双罚!执行董事连续两次状告监管部门
- 明亚保险经纪遭前员工实名举报!被指违规跨境销售香港保险,客服人员回应
- “零售拉垮、对公支撑”格局持续!平安兴业民生零售贷款增速为负,哪家大行对公最强?
- 单日单笔20万!多家银行上调第三方支付限额 有银行单月提至600万
- 重磅!央行副行长张青松任中投公司党委书记
- 钱塘征信个人征信牌照落地!董监高总数减至10人,有人曾在央行系统供职多年
- 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事关五大金融工作重点,央行行长最新发声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