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支撑铜牛走的更远(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9:18 上海中期

  (2)中国是全球消费中的亮点

  消费从总体上看没有供给来得乐观,上半年全球主要消费地区的消费趋势都不尽人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统计数据都只是表观消费,即没有考虑清库的情况。如果结合上半年全球三大交易所的库存减少数量来看,实际的消费情况要比统计好一些。其中中国的消费显然为市场提供强劲支撑。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支撑铜牛走的更远(2)

中国精铜矿净进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八月份中国未加工铜净进口 ( 精铜,合金,废铜和阳极铜等) 较为强劲,达到131,000 吨,尽管上海与LME 的跨市套利状况恶化,今年前八个月的净进口量仍然年比总体上升20%,总量达到982,000 吨。中国对原材料的胃口继续难以满足,其中铜精矿的进口总量8 月份达到410,000 吨,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头八个月的进口总量达260 万吨,年比增长47%。 废铜进口同样极为强劲,八月份为425,000 吨,前8 个月的进口总量达到318.4 万吨,年比增长34%。

  根据CRU 的预测,今年全年中国精铜消费预计381.5 万吨,产量预计243.5 万吨,截至今年8 月精铜进口约92 万吨,那么今后4 个月需要进口46 万吨,平均每月11.5 万吨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废铜废铜进口大幅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今年1-8 月,中国累计进口废铜318.44 万吨,同比增长34.2%。面对着高铜价,中国铜材生产商大量使用废铜,上半年中国铜材生产商的废杂铜消费同比增长超过90%。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支撑铜牛走的更远(2)

中国废铜进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第四季度全球消费将适度回暖

  由于电力紧张,中国大陆在夏季采取了大规模的限电措施,消费企业的开工率大打折扣。随着高温退去,金属季节性的消费低潮也将过去,消费的回升也不可避免。9 月份是电线电缆的传统消费高峰期,在消费淡季中,高铜价会抑制企业的备库行为,但是一旦临近消费旺季,只要生产订单有利可图,企业很难克制备库的冲动,特别是在大多数人对未来的铜价预期看涨的情况下。

  高价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进口,但是对转口贸易却相当有利。自9 月以来,LME 的库存大幅的增加,其中看到库存的增加与价格暴涨同时存在。

  因此,我们相信传统上的投机者正越来越地参与到贸易交易模式上来。目前正是大型投资基金将商品加入到其投资组合之中的良机,因为从铜的总库存量来看,只要控制几万吨铜就可以左右市场。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认同今年铜市将转化为供应平衡乃至过剩的情况下,铜价再创新高必定会引发空头的失望情绪,届时高位的翻空行为将给其带来额外的利润。

  基金的挤空显然是针对持有空头部位却没有能力履行交割的反套资金,在交不出货的情况下,其持有的空头部位既在垂直差价上很大的亏损,同时又在价格的平行关系上因为期货升水而受到双重亏损。

  理论上讲,没有交货的挤空不可能失败,基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基本面。当然基金也会利用到期货仓量的集中程度,在一定的挤空间隙进行技术性抛空,对于基金来说往往是以多头平仓的集中爆发,有可能会引发价格的短期内剧烈震荡。也许这样的震荡相对没有交货的进一步挤空来说,都将是逢低买入的好机会。

  截止10 月4 日当周,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简称CFTC)公布商业性多头的绝对量增加了3513 手至40996 手,同时空头的绝对量为31475 手,增加了3209 手,持仓分布显示基金在高位出现了内部分歧。商业性多头头寸稳步增加1351 手至42715 手,这说明铜价上涨还是受到了贸易买盘的积极响应。由于贸易买盘更多带有消费性的色彩,因此代表了市场理性需求的一面。如果不能吸引贸易买盘的跟进,基金的推动则会显得孤立无援。而在价格回撤当中,基金又会观察贸易买盘对下档支撑的确认,只有在贸易买盘入场之后,基金才会大胆造市。当价格再一次突破前高,必然有许多新的市场参与者增加持仓,这些看好铜市的后继力量会推动铜价进入新的上涨空间。因此,只有商业性头寸的持仓结构显示其不再认可高铜价,才能宣告市场看涨能量的最终衰竭。

  三、结论

  第四季度全球铜市供求关系中性偏紧,市场正走向供求平衡的道路。但只要供给依然存在瓶颈,那么市场的紧张情绪仍会间接性发作。铜价类似04 年的持续涨势可能不再多见,但是高升水、低库存的市场结构继续支持基金发动挤空行情。

  综上所述,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让“ 铜牛” 走的更远。

上海中期 周杰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