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文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 李欣然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浪潮中,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发展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跨国企业如何制定适应中国国情的增长战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洞察与期待?为此,新浪财经特别推出访谈栏目——《跨国企业在中国》。
本期,我们对话的嘉宾是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Denis Depoux)先生。戴璞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从国内来看,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提升生产力水平。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克服“内卷”现象。从国际层面而言,戴璞认为中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欧洲等经济体在气候治理、大健康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以下为访谈实录:
Q:作为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报告,例如在年初发布的《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那么,您如何看待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以及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当前热度持续攀升的AI领域,您认为其未来将如何发展?
A:我认为,202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去年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带有旧有发展模式的影子。然而,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如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以及美国经济需求的不确定性。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减少,全球市场的需求也会随之萎缩。因此,我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做出改变,必须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来驱动经济增长。
而国内需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括你我作为普通消费者在中国的日常消费,也涵盖了对机械、工业品以及各类投资的国内需求。我认为,充分挖掘和满足国内需求,是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达成政府设定的约5%经济增长目标的核心要素。而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当然,它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但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中国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核心在于提升生产力水平。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替代许多目前仍由人工完成的繁琐任务,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为制造业和研发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变革。通过解决那些当下难以攻克或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复杂问题,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提升机器生产的质量,借助连续实时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标,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因此,我们对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充满期待。这不仅将极大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更将成为今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源泉。
Q:您如何看待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行业的发展?
A:在DeepSeek出现之前,尽管大型语言模型早已存在,例如OpenAI的模型、法国的Mistral模型,以及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其他众多模型,但中国客户对它们的兴趣却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模型是国外开发的,而且在中国使用这些模型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然而,随着DeepSeek的问世,这一局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开发的模型,它与其他相继出现的模型一起,迅速点燃了中国市场的热情。这个领域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如今,人人都想尝试使用这些模型,但在我看来,人们对它们的应用前景和带来的变革似乎抱有过高的期望。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我们在其他地方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热潮:一开始是热情高涨,随后人们才会逐渐意识到,实际应用需要时间来打磨,同时还有数据隐私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企业不能将自身数据与公共数据混为一谈,也不能随意上传公司数据,因为一旦上传,模型可能会将这些数据用于服务其他用户,甚至包括竞争对手。我认为,人们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些限制,但目前在中国,这一领域已经变得异常活跃。
我相信,AI领域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独特地位,我对中国在工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充满期待。例如,这些新技术可以作为接口,与工业自动化中已有的传统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Q:罗兰贝格是一家来自德国的公司。您认为中德乃至中欧之间存在哪些具有潜力的重点合作领域?
A:中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多个行业的开放与发展。医疗保健和电信行业是其中经常被提及的两个重点领域。电信行业在开放程度上或许稍显滞后,对于全球企业尤其是欧洲企业来说,进入这一领域仍面临一定挑战。然而,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等行业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欧洲在这些领域拥有高效的产业体系,其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的需求更为契合,甚至比传统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如美国模式)更具参考价值。因此,我认为这些行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此外,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能源转型和经济脱碳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欧洲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中国在推动自身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欧洲也可以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这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因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生产了大量关键设备,如太阳能光伏板、能源存储系统和电解槽等。这些设备不仅满足了中国自身的需求,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能源领域无疑是中欧合作的天然契合点。
人工智能同样是中欧可以携手共进的重要领域。中国和欧盟在数据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以及防止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等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立场和关切。这与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一些观点存在显著差异。欧洲和中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政策制定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当然,技术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数据限制和网络安全问题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但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的许多大型语言模型采用了开源模式。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方便地与其他模型进行集成和融合,从而在应用程序、智能代理等众多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即使由于监管要求,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数据集暂时无法完全打通,但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仍充满机遇。
Q:您刚刚提到,应对气候变化是中欧可以合作的一个领域。但目前,欧洲的气候行动进展似乎有所受阻。您如何判断当前欧洲企业对于气候治理的整体态度?
A:其实,欧洲公司并没有真正推迟或减缓其减排目标。这一现象背后,欧洲公众舆论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汽车、服装还是旅行,在几乎所有消费品类中,欧洲消费者普遍期望他们使用碳含量更低的产品和服务。这种需求促使企业积极致力于脱碳,并努力实现净零目标。我尚未看到大量欧洲公司放弃这些目标,因此我认为低碳发展趋势相当稳定。同时,欧洲的政策和法规也在推动企业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当然,公司治理也很重要。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创造价值、提升竞争力。未来,企业的综合绩效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以中国出口商为例,无论是中国企业向欧洲出口产品,还是欧洲企业在中国生产产品并出口到欧洲或其他地区,如果欧洲或其他地区设置了与产品碳含量相关的准入限制,例如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那么如果产品碳含量过高,企业要么无法进入市场,要么需要支付碳税,或者选择在本国支付碳税(如果本国也有类似规则)。这种机制无疑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激励手段,促使企业积极采取行动。因此,我认为欧洲企业在推动减排目标实现方面的决心不会减弱。
Q:经济体的韧性通常会影响企业家的信心。那么,您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韧性?
A:尽管去年一些跨国公司,尤其是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高期望并未完全实现,但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显著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的经济基数。中国经济的韧性对跨国公司而言,尤其是对欧洲企业来说,仍然是一个积极因素。当然,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当市场增长放缓时,众多竞争对手都希望分得一杯羹,这无疑增加了挑战。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我认为,中国的关键在于提升生产力。通过现代化工业基础,提高生产力将带来对工业产品强劲的国内需求。这种需求的增加会推动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提升,进而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更高的工资又会转化为消费,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提升生产力以增加可支配收入,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Q:那您如何看待现在普遍存在的“内卷”现象?
A:我认为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多年来,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已经习惯了两位数或高个位数的经济增长。因此,每当遇到一点小问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去追求更高的收入,去实现更多的增长,包括抢占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投资新产能、开拓新市场等。这种模式已经深深嵌入了中国企业家的“操作系统”中。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往往会陷入过度生产和过度竞争的困境,进而引发价格战。这种现象在汽车、玻璃和钢铁等行业中屡见不鲜。尽管有些企业长期亏损,但股东们仍会给予支持,因为他们担心企业倒闭会导致大规模失业。
然而,在当今世界和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虽然企业仍可以继续追求增长,但也必须开始考虑成本,并关注投资回报率。而这些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融入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中,这需要时间来逐步转变。当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向提升生产力,并且人们开始接受可能面临的艰难时期时,这种内卷的局面有望逐步得到改善。但我认为,这一转变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因为它不仅涉及经济模式的调整,更需要心态上的转变。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责任编辑:李欣然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收起日本警告:有特大地震风险,或致近30万人死亡
- 2025年03月31日
- 05:2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7,420
美防长称日本是应对中国“侵略”不可或缺的国家,外交部回应
- 2025年03月31日
- 08:0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6,921
视频|马斯克称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2025年03月31日
- 05:20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5,709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22
明日来说,只要不加速跌破今日低点都算正常;反之若再突破今日尾盘高点,则说明今日探底成功。但是,短线来说,3386还有压力。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15
看5分钟,第二浪如期走出了abc的内部形态。但这里,市场对3439的回踩是第二浪,还是新的下跌,颇有争论。这个分歧可以以3297为界,这里若不跌破,那边是新上涨的1+2浪;反之,跌破则可以是新的下跌。所以不跌破3297,那么本周和今日形态一样,都是探底回升。【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55
从指数来看,今日上证、创业板、科创50、国政2000四大指数全部都是探底反弹的长下影。银行、石油、电力、煤炭、电信运营商这些权重是今日大盘做大的支撑,盘中反弹时财税数字化、算力、ai智能体较为积极。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7
A股两市今日成交5315 + 6901 = 12216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约1300亿。大盘低开震荡后,盘中一度恐慌性杀跌,午后震荡拉起,收了一根长下影小阴线,收跌16个点。个股方面,只有1/4的个股收红上涨。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0
探底回升 -
趋势领涨今天 09:29:43
华为公布2024年业绩了,营收高达862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第二高纪录(仅次于2020年的8914亿元);净利润626亿元,上一年同期是净利润870亿元,同比下滑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什么下滑?因为华为在加大投资,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强调,“2025年,华为将进一步把‘以质取胜’落实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活动中,坚持质量目标牵引,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同时,华为将持续做强根生态,向开发者持续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产品,加速生态繁荣,共促产业活力。 -
趋势领涨今天 09:26:55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普及的关键一环。基于我国海量数据(sh603138)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
张馨元今天 08:21:18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张馨元今天 08:05:52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8:19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月底收官之战,再次绿盘报收,相较于24年下半年月底拉尾盘,从12月底节奏发生改变,不错指数弱势,题材出现转折点,deepseek算力出现超跌修复,化解题材A杀走势,四月份年报披露正式开始,重点关注个股基本面,预期结构型行情;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44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1450亿元增加993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9家红盘,电信运营、石油、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酒店餐饮、化纤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