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机器人行业,vivo在上演着一场技术、场景、用户的多向奔赴

进军机器人行业,vivo在上演着一场技术、场景、用户的多向奔赴
2025年03月26日 15:47 花椒财经

来源:花椒财经

在国内互联网科技圈,有外号的公司都很不简单。

这里面,vivo算是一个“另类”。这家一直被外界称为“蓝厂”的公司,其实是一家隐形的科技巨头

vivo是个十足的低调派。它一直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领跑,从来不热衷于追逐风口,也不急于在每一个新兴领域插旗。

然而,最近vivo却来了个大动作。

在最近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正式进军家庭机器人赛道。

“未来,我们将与产业伙伴一道,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演讲时提到。

vivo过去在手机领域已经做成了行业标杆。但家庭机器人还是个新兴赛道,vivo这次是来真的吗?

vivo做家庭机器人,这次是认真的

我先说我的结论:vivo这次是认真的。

如果你关注vivo的动态,可能会发现,早在“官宣”前,这家公司其实早就为进军机器人领域做了大量准备。

比如之前vivo已经在招聘机器人相关的技术人才,工作地点包括东莞、上海等地,最高年薪超过120万元,覆盖了机器人研发的多个关键领域。

胡柏山此前也多次提到对机器人行业的看好。

这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对机器人行业的布局路径,进一步清晰了:

“vivo机器人Lab”将专注于家庭场机器人的研发,目标是打造能够真正融入家庭生活的智能助手。

vivo这次动作之所以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过去的“本分”。

在科技圈,vivo一直以低调、务实著称。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元宇宙,还是其他热门赛道,vivo过去都没有急于跟进,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手机业务。

这种“不轻易出手”的风格,反而让vivo的每一次动作都显得格外有分量。

vivo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盲目追逐风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而vivo的选择是:只有在技术成熟、市场需求明确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入局。

这种策略让vivo在手机领域取得了成功,也让人对它在机器人领域的前景充满期待。

我特别认同胡柏山在论坛上说的一句话:技术是冰冷的,但人的内心是火热的。人文是科技的动力,也是科技的灵魂。

这句话道出了vivo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也是vivo进军家庭机器人的核心动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vivo的优势:技术、用户和产业链

vivo过去在手机领域的成功有目共睹,但这种成功能否延续到家庭机器人业务上?

其实不用忙着下结论。至少从过去的准备和当下的实力来说,vivo都是家庭机器人领域赌局优势的选手。

早在1995年,vivo的前身步步高成立,vivo就踏上了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征程。毫不夸张地说,vivo已经为机器人业务准备了30年

从技术实力来说,vivo在手机行业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为公司布局机器人业务筑牢了根基。

在此次论坛上,胡柏山再一次提到,“我们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手机,其实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高科技产品,它汇聚了5G、AI、虚拟现实、芯片、影像、半固态电池等几乎所有前瞻性的技术。”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发表主题演讲

胡柏山认为,人工智能是今天科技革命最亮的那颗星,而大众最早感知和体验到人工智能,是通过手机实现的。

而此前,胡柏山也曾经提到过,“最合适做机器人的就是手机行业,甚至没有之一。”

这一逻辑基于几个核心技术事实:包括家庭机器人在内的机器人,最重要的能力包括感知技术、智能交互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运动控制技术。

这里有大量与手机技术相通的,可以实现技术复用。

比如机器人的视觉感知,依赖的是摄像头和相关算法;触觉感知是通过传感器;听觉感知是依靠麦克风阵列和语音识别算法……

这么一说你估计就明白了,这不就是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吗?

而且vivo过去在移动影像领域进行了长期布局,构建了一套领先的视觉感知系统。vivo当前在手机影像赛道上的优势已经很明显。相信做家庭机器人后,这些技术也能派上大用处。

除了这一点,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和机器学习,都需要AI大模型技术的支撑,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大脑”。

vivo在大模型和AI算法领域也进行了大量投入,vivo在2023年就发布了自研的蓝心大模型

最关键的是,vivo的很多技术已经在其终端产品中应用。在应用中不断升级、改进。

举个例子,vivo的语音助手Jovi已经能够实现多轮对话、语义理解和场景化服务。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家庭机器人上,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相当于vivo当前的硬件生态,已经为机器人业务,提供了丰富的试验场景和应用生态。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那就是vivo的用户导向型创新。

vivo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用户导向型创新。vivo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体验。

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过去看到的vivo很多产品,都是极致用户思维的结果。比如有着“演唱会神器”之称的vivo X200 Pro,就是深度探究用户使用痛点后的经典产品。

vivo的这种策略,在机器人领域同样适用。毕竟理解用户,是产品成功的基础。

vivo能给机器人行业带来什么?

vivo的入局,对行业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至于原因,还得从行业现状说起。

当前家庭机器人行业的现状大致是这样:热闹是热闹,但真正全身心投入的并不多,尤其是行业巨头普遍还在观望阶段。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在机器人业务上做出点声响的,主要来自创业团队。

小团队当然也有优势。他们行动迅速,执行力强,专注力高。

但弱项也有很多。比如人员、资金、技术实力可能不够,对市场的宏观把握不准,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家庭机器人产品,基本停留在“小而美”的阶段。产品功能单一、供应链分散、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问题持续下去,肯定会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

要知道,机器人这样的未来行业,一定是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大的投入力度,才能开花结果的。

有了vivo这样的科技巨头的入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速。

就拿供应链来说,年出货量数千万级别的手机,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供应链掌控能力放在家庭机器人行业,估计能大幅改善行业现在的面貌。

这样的故事,之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发生过了。

相比家庭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简单,技术难度也相对低。前几年,正是国内几大家电巨头入局工业机器人领域后,大大加速了这一行业的发展。

说到这,作为一位普通用户,我表示对vivo做的家庭机器人充满期待。

其实科技巨头入场,大家最大的担忧是会不会让行业变得更卷。

这点大家大可放心。

据我所知,vivo做家庭机器人,并不是要做大而全的全身硬件,直接造一台自己的机器人。而是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术,专注于机器人的核心:大脑和眼睛。

你可以这么理解,vivo要做的是一个机器人生态。vivo在其中扮演关键技术解决者的角色。

vivo的加入,能让更多的创业团队,省掉重复“造轮子”的过程,加速行业发展。

vivo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就离不开它的生态建设。无论是与开发者的合作,还是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vivo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

过去十几年,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孕育了移动支付、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大量新兴产业,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家庭机器人领域,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云服务、AI技术的深度融合,vivo有望构建一个繁荣的机器人生态系统。

这种“长线思维”,不仅能让vivo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也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