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2亿年薪的“抖音一哥”,走上小杨哥的老路

拒绝2亿年薪的“抖音一哥”,走上小杨哥的老路
2025年03月20日 17:54 电商天下

来源:电商天下

董宇辉正面回应争议

回应一系列争议

董宇辉不装了

央视曝光的“保水虾仁”,将董宇辉再一次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就在四天之后,在新浪财经珍知酌见栏目里,董宇辉罕见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东方甄选无疑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和平分手”的一年之后,董宇辉表示,离开是自己和俞敏洪心照不宣的结果,单飞其实早在“小作文”风波就埋下了伏笔。

他的原话是:“前年12月那会,我当时要走公司真的就废了,不能拉着那些人去一块承受这个结果。我的价值观要求我必须回来,但回来一段之后你会发现可能还不是那么舒服,于我来说再留已经不合适。”

图源:新浪财经图源:新浪财经

董宇辉坦言,在自己刚火一个月的时候,就有人曾给出过一年两亿的年薪“挖墙脚”,甚至到了后来,还有比这个数字更高的待遇找上门,而面对这些“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董宇辉出于对公司的责任感,最终都选择了拒绝。

还记得去年6月,董宇辉曾剖白:“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虽然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支撑意义,但没有喜悦。”

一边是带着与辉同行称霸抖音带货榜的辉煌业绩,一边是“不喜欢直播、抗拒带货”的消极言论,董宇辉的矛盾态度一度引起大量讨论。

彼时舆论场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声音:有人赞他是“打工人嘴替”,有人讥讽他“既当又立”“得了便宜还卖乖”。

而如今,董宇辉将这种“不爱干却没有停”的行为解释为“成长的烦恼”。

图源:中新经纬图源:中新经纬

在节目中,董宇辉发出灵魂反问:“不想上学,但是能不能不上?我感性上就是不想干,但是理性又告诉你,现在公司有300人。

这种撕裂感像极了西西弗斯神话:推着巨石上山是宿命,而清醒地认知这种宿命才是真正的惩罚。

还记得,电商天下在前不久报道过的“保水虾仁”黑幕,牵涉其中的与辉同行最终以“退一赔三”的千万赔付收场。

而对于与辉同行此番“教科书般”的危机处理,网络上依旧充斥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

有人点赞“与辉同行赔付及时,勇于担责”,也有人讽刺董宇辉口中的“每月在产品检测上花费近百万”不过是一句空话——这种撕裂的舆论场,恰是董宇辉当下处境的真实写照。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场危机暴露的不仅是品控漏洞,更是知识型主播的集体困境。

从将“羽扇纶巾”读错成“羽扇伦巾”,到误称居里夫人“发明X光机”“获诺贝尔文学奖”,董宇辉的每一次口误都被流量的显微镜放大,招来无数的质疑与嘲讽。

不难看出,如今的大众既渴望打破“全网最低价”的消费主义陷阱,又对“文化偶像”有着近乎苛刻的完美期待。

这种矛盾的投射,让董宇辉不得不在“知识普惠”与“专业权威”之间走钢丝,也正是因为这种高标准与高期待,在每一次董宇辉“翻车”后,饱含质疑的嘘声才如此铺天盖地。

董宇辉,走上小杨哥的老路

历史总在重演,而这一次,接到剧本的那个人是董宇辉。

单飞之后,与辉同行的发展有目共睹。

据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工具新抖统计,过去一年(2024.1.9-2025.1.8),“与辉同行”在抖音累计带货超102亿,累计订单量超1.6亿。

同一时间内,“与辉同行”累计涨粉2012万,“董宇辉”累计涨粉293万。目前,“与辉同行”和“董宇辉”两个账号的累计粉丝数超5300万。

图源:新榜图源:新榜

然而,一路走高的业绩并没能抵消董宇辉的“退意”,在与辉同行的直播日历中我们可以看见,一周总计56场直播中,董宇辉上播的次数仅有三次。

图源:与辉同行图源:与辉同行

除了会在特殊的专场直播中坐镇之外,董宇辉已然最大程度地将直播间的舞台让给了旗下的其他主播。

这样的安排与董宇辉在对话节目中的态度相呼应,彼时,他一度坦言:“他们(公司员工)可能现在无法接受这公司(与辉同行)不做了,如果公司有一天发展到,我不在公司,他们也很好,那就可以了,但他们需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台前的网红带货主播,到幕后的企业管理者,董宇辉的转型之路,似乎与小杨哥的轨迹不谋而合。

还记得在去年四月,彼时风头正盛的小杨哥在直播中透露,会尽量减少出现在屏幕前的频率,他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更倾向于企业家而非网红,未来会慢慢从台前转为幕后。

小杨哥的转身在三只羊的轰然倒塌后中断,而如今同样面临着“去头部化”困境的与辉同行,亦在经历着相似的危机。

无论是王海穷追不舍的连环打假,还是本次官方盖章下的退一赔三,与辉同行在过去几个月的种种“翻车”事件证明,独立运营一年卖出百亿的辉煌战绩,也掩盖不了选品团队与供应链管理的脆弱性。

当董宇辉坦言“很多时候产品检测报告可能沦为形式”,也暴露出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残忍事实——在即时成交的狂欢里,严谨品控注定是奢侈品。

董宇辉的浮沉,恰是超头主播时代谢幕的缩影。

从辛巴的假燕窝到小杨哥的虚假宣传,再到如今的虾仁风波,头部主播们似乎陷入“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轮回魔咒。

当商家自播以千亿规模崛起,市场留给“董宇辉”们的耐心正在逐渐减少。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很多人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在镜头前真实有人间烟火气。”而还能将这份烟火气息保护多久、延续多久,无疑是与辉同行的生存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