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较四年前跌去73%,安井食品仍要赴港股掘金

股价较四年前跌去73%,安井食品仍要赴港股掘金
2025年01月24日 11:44 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财观

曾经4年25倍的“大牛股”安井食品在又一个4年股价缩水超70%,究竟是业务触及天花板还是股东减持“太过火”?如今选择港股再上市,安井能突破自身瓶颈吗?

2017年,安井食品顶着“速冻食品第一股”的名号在上交所敲钟,发行价为11.12元/股。招股书显示,其2016年营收为29.97亿元。到了2020年,安井食品营收达到69.65亿,相比上市前翻倍有余,同时,2021年2月,安井食品股价达到历史峰值的276.56元(前复权),相比发行价膨胀了近25倍。

这样的“突飞猛进”无疑蕴含着巨大的泡沫,自2021年4月伊始,安井食品股价表现急转直下。截至2025年1月25日,安井食品报收74.17元/股,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73%。

既然A股的行情“守不住”,安井食品就将目光投向了港股。1月20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安井食品已递表港交所。本次申报港交所上市,安井食品拟IPO募资用于扩大销售和分销网络、提升采购能力、优化供应链及搭建全球供应链平台、业务营运数字化、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不过有媒体发现,安井食品此前2022年募集的56.7亿元尚有剩余,2024年12月3日的募集资金专项报告显示,募集资金专户还余2.3亿元,现金管理产品余18.1亿元,部分募资项目建设尚未完成,延期到2025年。

另外,安井食品此次赴港IPO明确打着“出海”旗号,公司曾多次公开表示,港股IPO是为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早在2020年,安井食品就已开始尝试海外布局,当年3月,该公司以自有资金523万英镑收购并增资了位于英国的功夫食品。虽然出海“野心”暴露无遗,但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的境外收入为1.22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1%。

与此同时,安井食品的业绩也正遭遇难关。自2016年至2023年,安井食品的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双位数。然而,这一情况在2024年出现变化。2024年前9个月,该公司营收为110.77亿元,同比增长7.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7%至10.6亿元,呈现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对此,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该报告期内,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以及广宣费、促消费、股份支付分摊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

除了费用方面的调整,安井食品主营产品的单价也在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的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从2023年前9个月的13.8元/千克、20.7元/千克、10.8/千克下滑到2024年同期的13.6元/千克、17.9元/千克、10.1元/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利出现下滑前,安井食品的大股东和高管们就开始密集减持。2023年1月,持股5%以上的公司董事刘鸣鸣公告减持5.1亿元至4.2%;同年6月,控股大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股价高点减持5%股份,套现22.7亿元;2024年9月,董事黄建联、黄清松也分别减持4137万元和4381万元。其中,大股东国力民生的减持,直接导致安井食品实际控制人生变,不过新晋实控人杭建英、陆秋文作出承诺,两人自成为安井食品实际控制人之日起18个月内,均不转让所持有的国力民生的股权。

如今安井H股上市在即,对于大股东和高管而言无疑又是一场财富盛宴。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H股相对A股收并购等流程更灵活,利于安井食品实现国际化。除此之外,公司有望凭借产品、渠道及产业链把控优势实现市占率稳步提升,预计随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发力,及餐饮行业估值修复,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内容来源|知谭商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