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acTalk
2024 年初时,我没曾敢想自己的搜索习惯会在这一年彻底发生变化。
打开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关键词,而后从 10 个浅蓝色链接中选择一个,这种搜索方式已经在过去二十年中,成为了我的肌肉记忆。
但就像开习惯电车的人再也不想换回油车一样,我体验过 AI 搜索之后,很快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对于更好的工具,我天生没有任何抵抗力。现在,我忽地意识到已经有一个月时间没用过传统的搜索引擎了。
所以,过去一年,我最喜欢的产品,除了自家的墨问便签外,当属秘塔 AI 搜索。自七月开始,我把秘塔 AI 搜索设置为默认搜索引擎。相比传统的搜索引擎,使用秘塔 AI 搜索,我只需要输入自然语言,就能迅速得到心仪的答案。这比之前的检索方式至少快了一倍。
这就是新一代的搜索引擎。或者这么说吧,搜索本来就应该是类似的一步到位式的交互,只是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做不到如此顺滑。我估计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随着 AI 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都会孕育出新一代的产品。秘塔 AI 搜索就是搜索领域的代表。
除了直达结果的爽快之外,于我而言,秘塔 AI 搜索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1)很多我之前用传统搜索引擎搜不出来的文档或者文章,它可以找到。
2)有句话确切的表达想不起来了,它可以支持模糊搜索。
3)传统搜索引擎的会话都是相互独立的,而它有追问功能。
这几点,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今天我分别谈谈自己的使用经验,先说第一点。
曾经有段时间我非常痴迷于研究河西走廊。受西域佛教文化的影响,河西走廊上开凿了很多精美的石窟,诸如天梯山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我想搞清楚这些石窟的来龙去脉,就需要了解河西走廊和佛教的渊源。
过去,用传统搜索引擎的话,我肯定会通过输入“河西走廊 佛教”之类的关键词来找到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根据关键词的相关性进行排序的。而现在,用秘塔 AI 搜索,输入问题后,它会结合问题分析全网信息,直接呈现出来对应的答案,并且在答案页面,还会标注信息来源。
上图你能看到,秘塔的搜索结果页面引用的PDF 文档之一,顺着链接点开 PDF 后,我发现这是专业文献,值得深入阅读。于是,我再次点击左上角的下载按钮,就可以保存这份文档。
说实话,要是使用传统搜索引擎的话,我很难找到这份文档。虽然我知道“filetype:pdf”加关键词之类的搜索指令,但除非刻意寻找PDF 文档,要不然大多情况下,也不会加这个指令。
我刚刚看了下,老式的搜索引擎页面中,通过“河西走廊 佛教”的关键词,前五页都没发现这份文档。甚至加上 filetype:pdf 的关键词,也没能找到。这就是语义搜索和关键词搜索的区别。
过去一年,通过秘塔 AI 搜索,我找到了非常多的专业文献和书籍。这是之前完全没有过的体验。
再说说模糊搜索的功能。写文章时,我经常会遇到一个场景:大概记得某人说的某句话,但原话已经记不清。用传统的搜索引擎,基于关键词匹配,我很难再找回那句话。类似的时候,我都特别痛苦,悔恨当初不及时记录下来。
但用秘塔 AI 搜索,我可以直接问。比如,上周写年终总结时,我想起来民谣歌手周云蓬表达过一个观点,大意是人生不同阶段,他弹唱同一首歌时的情绪和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新感受,并非简单机械的重复。
我想找到周云蓬的原话,直接打开秘塔 AI 搜索,你看看:
它可以基于我的模糊表达,匹配到类似的文章。当我把鼠标悬浮到对应的脚注上,右侧空白区域会贴心的把对应段落展示出来,这样,无需跳转链接就能看到对应的源素材。不得不感叹,类似交互做得恰到好处,能看出来团队是用心打磨的。体验还在不断变好之中。
我想,紧接着,你可能会问,如果这次检索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或者还想基于这次的搜索信息,继续追问,是否可以?是的,可以。追问也是秘塔 AI 搜索这类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关键特性之一。
传统搜索引擎在设计上是无状态的,比如我想在这次搜索的基础上再进行搜索,那只能开启一个新的搜索会话,它和上一次检索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设计在很多时候挺不方便的。
拿刚刚周云蓬的检索为例,我还想再查查演唱其他歌曲时,周云蓬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现在,我直接点页面下方的追问按钮,就可以继续查询了。下面是我做的动图,你感受下是不是很方便: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秘塔还有一个叫“专题”的功能,对我来说很有用。比如研究河西走廊时,我把从网上找到的 PDF 文档、网页链接全部放到一个专题中,这样我就能够对该专题下所有的文件进行定向AI搜索。现在,这个功能我越用越熟,它成了我日常写作整理资料的好帮手。
你可以去试试。我相信,只要用过一次,你就知道孰好孰坏。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提醒下自己:对新的工具再敏感一点,积极拥抱类似秘塔 AI 搜索这样的新工具。因为它确实极大程度的提升我们的效率。或者再说远一点,新工具也不仅仅改变的只是效率,而是工作方式。拿秘塔 AI 搜索举例,它在提升检索效率的同时,其实潜移默化中也拓展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塑造工具,反过来工具也在塑造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