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4年12月1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压轴环节“海闻讲座”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举行。伦敦大学学院(UCL)经济学教授Kalina Manova应邀带来以“全球创新与全球企业”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Kalina Manova教授执教于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系。她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她是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理事会成员,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编委会成员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编委会成员。她同时是CEPR、LSE、CEP、IGC和CESifo等研究机构研究员,并曾在英格兰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担任外部顾问。她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国际经济学的三个主题:全球价值链与企业生产网络、企业生产率与创新管理实践,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中的金融摩擦。
在演讲中,Manova教授结合自己近年研究成果,概述了与全球化与贸易、增长和创新相关的关键特征,并指出生产过程在跨企业和跨国家维度上的碎片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贸易、跨国活动和全球创新。
她指出,技术变革与贸易政策共同推动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诸多变革,包括全球价值链日益复杂、跨国活动快速增加、金融与劳动力市场更深地融合等。然而,市场结构与制度呈现不对称性,对全球合作的质疑和政策争论日益增多。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分工在全球的碎片化,即生产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或不同企业之间分散进行的现象。生产分工碎片化推动企业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实践基础上大幅提升企业业绩,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她强调,要想抓住这种增长机遇,企业需要掌握关于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前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还要拥有参与全球价值链并实现创新与升级的生产效率与保证质量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高效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以及物流服务,并且要有稳定强大的制度法规的保障。
她观察到,在全球化的生产和研发方面,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管理着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还主导着全球大部分的创新研发活动,并推动着跨国技术转移。目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离岸研发日益增多,并且能够遵循各国比较优势,将基础研发安排在发达国家,将应用研发与生产放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不同地区在创新方面的互补性有助于缓解一些政策担忧。
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创新方面发展势头迅猛,不仅有追赶式创新,更有许多原发型创新。但发展中国家对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仍不足,这会对外来直接投资和国内研发投资产生一定的阻碍。
最后,Manova教授提出了两个关键的开放式问题:
第一, 增长与包容性、韧性、可持续性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应该协同,还是权衡取舍?
第二, 在快速技术变革背景下,如何整合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和创新政策,建立整体性政策思维?
演讲结束后,现场听众踊跃提问,Manova教授详细作答。
本次海闻讲座由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汇丰商学院院长王鹏飞教授主持。讲座同时在多个线上平台直播,包括北大国发院视频号、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中经传媒智库等。
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于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与北大国发院联合主办。今年正值北大国发院三十周年,这也是继北大国发院主导发起并承办首届年会之后再次承办年会。今年共有37家年会理事单位的代表成员,43位国内一流高校经济学院系负责人,137篇入选论文作者,17家知名出版单位与一流学术期刊的相关负责人,5家招聘单位的代表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学生、记者、经济学爱好者等近千人齐聚北京大学,同时还有数十个直播平台参与,数十万人在线收看了年会开幕式的直播。在本届年会上,数百名与会学者与博士生举办了70多场专题讨论。第二十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将于明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关于“海闻讲座”
2001年,是严复翻译《国富论》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跨入21世纪的元年。在海闻教授的提议和组织下,首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在担任年会创始秘书长和创始理事长的20年间,海闻教授领导制定了年会的宗旨、理念、办会特色、组织形式,奠定了年会长远发展的根基。2020年,在第二十届年会闭幕式上,为感谢海闻教授的卓越贡献,年会永久设立“海闻讲座”,每年邀请重量级经济学家主讲。
关于“中国经济学年会”
中国经济学年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于2000年发起,2001年举办第一届,旨在加强中国高等院校经济类院系以及国内外其他经济学科研与教学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搭建一个开放与互动的平台,以促进中国经济学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构建中国经济学界自由包容与严谨务实的学术环境,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文字:白尧 | 编辑:王贤青
摄影:刘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