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郑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2024年11月13日 10:32 金博Daily

来源:金博Daily

2024年11月9日,以“科技创新与上市公司价值投资”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在苏州圆满举办。本届年会由苏州基金博物馆主办,全联并购公会、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支持。苏州市政府领导、苏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莅会,业界顶级并购与基金机构的近三百位观众出席线下参会交流。年会当日,官方媒体及新浪财经、金融投资报、大河财立方等财经媒体进行联合直播,近200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届年会重磅嘉宾云集,苏州市原常务副市长、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会长曹福龙,苏州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苏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曹晔,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童玉龙,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上海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上海国投副董事长、原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浦发银行原董事长郑杨,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赵万利,爱康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总经理李伏京,金融博物馆馆长渔童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主旨议题。

本届年会设置了嘉宾致辞、主旨演讲、发布仪式、专业演讲和圆桌对话等精彩环节。

上海国投副董事长原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浦发银行原董事长郑杨在年会上围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主题分享观点现将内容整理分享如下: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的形势,做好科技金融需借鉴国际的经验深化改革协同发展多措并举。这里,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科技金融的典型做法

发达国家金融科技模式相对成熟,效果也较好,大概有三种做法。一是德国模式,由政府通过银行体系来主导;二是美国模式,依托强大的多层次的市场化资本力量推行; 三是英国模式,既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也有政府的引导和保险支持。

一是德国模式。德国目前有超过35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科技企业超过10万家,德国政府、银行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德国有政策性银行引领科技金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重点支持科技金融的政策性银行,其贷款占德国中小企业贷款的30%。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提供转贷款给客户;另一种是通过全资资本子公司设立基金进行股权投资。

二个特点是商业银行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主力军并且建立了由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共担风险的分担机制。德国银行业的三大支柱,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的贷款规模估计占到中小企业信贷的70%。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一家银行作为其管家银行,作为长期的金融服务的伙伴。德国建立了以担保银行为核心的融资担保体系,目前有17家担保银行,担保费率和信用评级挂钩(通常在1.75%左右)。商业银行和担保银行对担保贷款通常按照20%和80%的比例来分担风险,联邦和州政府对担保银行的损失进行一定比例(约65%)的风险补偿。此外,德国风投机构也是资本市场的有益补充。

二是美国模式。美国有超过3000万家的中小企业,其中科技企业估计超过58万家。美国的市场化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美国建立了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和退出渠道畅通。美国的股票市值估计已经超过51万亿美金,已经形成了由主板(纽交所)、中小板(包括纽交所美国板——原来的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场外交易等市场的金字塔结构,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和风险资本退出的需要。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也较大。2023年美国风险投资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其中投资在科技方面的比例大概是50%;美国占据了全球私募股权投资的50%,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4600亿美元。风投和私募的主要资本来源于养老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还有大学基金、财团、企业和高净值人群。

另一个特点是美国投贷联动的良好模式为“硬科技”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金融动能。美国估计有超过20家从事风险贷款业务的机构,规模大概是风投市场规模的10%到20%,大多数创业企业比如Facebook、亚马逊都曾经使用过风险贷款。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就是下一轮的股权投资。硅谷银行虽因错误投资固收债券导致巨额浮亏,出现挤兑,于2023年3月倒闭,但其建立的良好的服务模式得到延续。目前美国还有像过渡银行、联信银行等在开展科技银行相关业务。美国投资文化注重科学家的价值,“认人投人”。许多知名科技公司如苹果、谷歌等,都因关键创始人获得了较大规模的风投支持而成功。

三是英国模式。英国有超过560万家的中小企业,估计有超过35万家的科技企业。英国科技金融的特点也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政策性银行成立项目基金引导科技金融的发展。英国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开发性银行,利用财政资金成立各类中小企业投资计划,吸引社会资本,并由专业机构来管理,以股或债形式向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该银行2023年不良率是0.89%。

另一方面英国形成了覆盖广泛服务多元的资本市场的体系。伦敦证券交易所是欧洲最活跃的市场,从提供给大型成熟企业的主板市场,到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另类投资市场,再到专业证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都为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做好金融服务。英国在风投和私募领域采取了多样化策略和举措,设立一系列投资计划和耐心资本的项目来引导资本重点投资科技。2023年科技领域吸引风险投资估计超过100亿英镑,仅次于美国。多年来英国科技行业筹集的私募资本位居欧洲第一。英国在积极探索科技保险机制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部分大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研究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做法,对于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特别对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我简要谈三点建议:

持续加强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建议金融管理部门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完善体制机制,规划好产品服务、专营机构、企业评价、产融对接、风险补偿等方面内容,做好全面的布局。

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先导产业母基金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作用。丰富退出渠道和模式,大力布局发展并购基金、S基金规模和未来基金。通过优化整合、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机制,畅通退出途径,并支持企业并购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指数基金,打造多元化的资本产品,活跃资本市场,维护科技企业的价值,提升投资流动性。

大力提升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能力注重风险防控。建议强化投后贷后管理,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风险的监测系统,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风险的底线。在投资端,建立适应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更注重考量技术、数据资源等核心轻资产价值,并将团队、技术、成果、模式、市场等作为关键因素。在监管端,避免一哄而投、无序竞争,从而引发新风险。对竞争履责可包容监管,在触及到红线和底线领域,坚持零容忍。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任重道远,我们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探索中国特色金融科技之路作出新的贡献,为建设金融强国奠定基础。

 更多嘉宾观点,敬请关注 

 “金博Daily”公众号的后续推送 

温馨提示

目前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一闭馆)。场地可容纳100人以内的团体参观,可提供讲解服务,并可举办论坛、小型沙龙等活动。请致电王女士0512-67903918提前预约。欢迎各界人士到场参观、交流,期待大家的到来!

2011年11月,苏州基金博物馆在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开业。博物馆运用声、光、电、影、物等多种手段展示了中国金融史和姑苏商业史,同时纪录了全球和中国基金行业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向公众普及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公益基金、共同基金等业态,见证基金发展历程和创新力量。作为全球首家以基金为主题的公益性主题博物馆,获得业界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全国基金行业和苏州金融的重要地标。

截至2022年9月,博物馆访客累计已超过31万人次,线上参与论坛的人数已经超过千万级。李学勇、阎立、周乃翔、王燕文、吴庆文、曲福田、李亚平、吴庆文、蒋宏坤、朱民、曹福龙、王鸿声、王翔、王飏、、吴晓东、杨知评、周向群等省市领导莅临考察,刘明康、黄奇帆、胡德平、周正庆、吴晓灵、陈耀先、王洪章、金立群、屠光绍、高西庆、马德伦、魏迎宁等部级领导和奈斯比特夫妇、王波明、方风雷、周其仁、曹远征、徐林、阎焱、熊晓鸽、赵令欢等几十位业界嘉宾到馆讲演。

苏州基金博物馆推出各类金融文化专题活动:苏州金融大讲堂、博物馆下午茶、金融投资者教育讲座等两百余场,青少年财商活动近百场,承办了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年会、中国并购公会年会等全国论坛。

苏州基金博物馆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全联并购公会合作,从2013年起陆续主办了七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超过20余位省部级领导及150余位行业领军人物出席演讲,2000位线下观众及超过百万人次线上收看,新华社、人民网、《金融时报》和新浪财经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线上线下各类新闻综合点击量近5000万次。

开馆十年来,博物馆得到了当地金融监管、民政管理、文化旅游和教育部门的各种荣誉认证,成为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教育培训基地。推动金融启蒙,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发现历史、定位当下、参与未来,是我们的使命。

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李公堤三期二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