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
压力?变革?创新?
”
昨天晚上,零售业真的很震:名创优品(09896.HK)发布公告称,以约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601933.SH)29.4%的股权,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名创优品的创始人是叶国富!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217/w1080h737/20240924/eb76-0445b77b8d9c4e3cbe46de3fb65a4225.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214/w1080h1534/20240924/03e2-89b1d5b3a6e39cb02fb9d02e5c2e0492.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150/w1080h1470/20240924/dae2-ec25a39084d8bec0daf690b0d78183ac.png)
名创优品公告显示,买方(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及宿迁涵邦订立购股协议,据此,买方已有条件同意收购及卖方已有条件同意出售26.68亿股目标股份(约占目标公司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9.4%),代价为62.7亿元。交易代价将以现金支付,并由集团的内部财务资源及外部融资拨付。交易完成后,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不会于公司账目内综合入账,而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于集团的财务账目内入账计作于联营公司的投资。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59/w1044h615/20240924/79a7-e2ab13bcdff794e197897ecc820899ee.png)
当然,永辉超市也同步发布了相关公告:公司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7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40%。骏才国际及其实控方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携手向品质零售模式转型。
反正永辉超市发布的公告核心内容和名创优品差不多。具体不多说,大家可以自行看下面的公告截图: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213/w912h901/20240924/9762-e7ae672df8f70106c231d59f971e6618.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169/w895h874/20240924/dc1f-ed99c7aaf7b6684d392e3a51680f77b8.png)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924/147/w862h885/20240924/8c91-353d9cbf8068fd9ac7b94cb82d5f16b4.png)
毫无疑问,伴随着名创优品入股永辉超市及京东的撤离,历经十年探索的电商“新零售”尝试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难看出的是,入股永辉超市背后是名创优品对线下零售版图的雄心壮志。永辉超市,这个以生鲜商品经营为特色的连锁超市运营商,拥有约850家门店,遍布全国逾25个省份及直辖市,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无疑是名创优品垂涎已久的“香饽饽”。
按照名创优品的说法,此次收购完成后,他们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线下零售版图。双方的合作,更将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更优质的自主品牌产品,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说到底,赶脚就是一场双赢的局面,名创优品可以借助永辉超市的供应链和门店网络,进一步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优化成本结构,从而提高投资回报;而永辉超市,则可以通过与名创优品的合作,共享资源,缓解经营压力。
当然,名创优品的“气粗”并非没有原因。根据名创优品此前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其营收净利创纪录。财报显示,上半年名创优品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5%至77.6亿元,毛利率43.7%,较去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后净利润,即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12.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营收超5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稳健增长。集团门店数量突破7000家,净新增门店502家。
海外业务方面,上半年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2753家,净新增门店266家,是名创优品进军海外市场以来新增门店数最多的上半年,包括在美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都加大布局。
相较名创优品,永辉超市则因业绩承压,正在经历一场战略性的“瘦身”运动。根据永辉超市此前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对于营业收入下滑,永辉超市分析的一大原因是,公司主动关闭尾部门店,因此公司报告期整体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积极推动全国门店网络优化工作,新增门店5家,关闭门店62家,即净关闭57家门店。此外,永辉超市官网显示,截至9月19日,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为844家。依据2023年财务报告所揭示的1000家门店基数,进入2024年以来,永辉超市已累计净减少了156家门店的数量。若从这一总减少数中剔除上半年净关闭的57家门店,那么,仅仅在7月至当前这段不超过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永辉超市就迅速实施了99家门店的关闭措施。
妖妖灵觉得,零售行业如今也是压力巨大,永辉超市尽管已经是头部企业之一,但依然面临不少不小的挑战。而名创优品方面,虽然目前运作情况还不错,但并购带来的整合挑战也是不少的:
首先,咱得说说这文化和组织结构的融合。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的业务模式和企业文化大相径庭,这就好比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突然要生活在一起,得好好磨合一番才能和谐共处。所以,如何实现有效融合,保持团队协同和效率,就是第一大难题。
再来看看供应链整合。永辉超市和名创优品在供应链管理上都是各有各的套路,需要精心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
而技术系统对接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双方的IT系统和数据处理平台可能需要进行整合或升级,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和业务流程顺畅。
当然了,市场竞争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零售行业竞争那么激烈,名创优品和永辉超市得共同应对来自其他零售商的竞争压力,这其中就包括价格战、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等等。讲真,多元化有时候也未必是1+1>2,毕竟名创优品在全球布局的门店太多,且还有一定的加盟店。
尽管有整合风险,但名创优品似乎早有准备。他们表示,虽然与永辉超市的细分业态并不相同,但双方将各自保留独立品牌运作,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而永辉超市近期与胖东来的合作调改门店,也被看作是提升自身商业价值、为资本运作铺路的重要举措。
至于名创优品+永辉超市“混搭”后能搞出啥大动作,大家还是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