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入境物品免税额提升,公募基金突破31万亿元 | 财经日日评

港澳入境物品免税额提升,公募基金突破31万亿元 | 财经日日评
2024年06月29日 09:35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来源: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前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5.9%

6月2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物流运行数据前5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物流需求累计增速保持稳步恢复的态势,社会物流总额与经济恢复发展基本同步。从进口物流量来看,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物流量均有所趋缓,集成电路、汽车及底盘等中间品进口物流量则稳中有升。

另外,民生消费领域物流需求增速有所加快。前5个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在假期效应、电商促销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与民生消费相关的物流需求回升明显,5月当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12.6%,比4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澎湃新闻)

|点评|物流数据平稳增长,国民消费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进口物流虽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反映出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尤其是近期美元的强势抑制了一定的进口需求。欧洲及中东地缘冲突未定,美国大选辩论的开展也可能会为全球经济增添一层不确定性,强美元的势头或将延续,进口需求仍会承压。

在国内市场方面,民生消费领域的物流需求增速显著。“五一”假期、电商促销,以及今年以来的“以旧换新”等一系列节点带动了国民消费的复苏。从体感上看,虽然今年的“618”消费势头明显没有往年来得强烈,但电商平台充分结合了5—6月的营销节点做足降价促销,激活了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即将进入暑假季,旅游出行、新生入学等需求预计能接上力,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创三年新高

6月27日消息,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2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3.3万人,略低于预期的23.5万,同时较前值23.8万小幅下降。美国6月15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183.9万人,超过预期的182.8万,前值182.8万,为2021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失业者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仅增长0.1%,虽然高于预期的-0.5%,但这是因为4月份数据从0.6%大幅下修至0.2%。值得注意的是,过去5个月中,耐用品订单数据有4个月被下修。(华尔街见闻)

|点评|美国今年的就业数据扑朔迷离:一方面,失业率上升,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不断增多,时薪整体呈下行趋势;另一方面,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屡次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生产和服务部门双双走强。美国的失业率数据仅统计那些有意愿找工作却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人口,美国就业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后,前期缺人的岗位现在越来越少,仅有部分岗位在持续招人,总体就业难度加大。并且,就业数据难以全面统计到每一家企业,多少都会有些偏差,因此就业和失业数据产生些许分歧。

美国通胀数据年内大幅调降,这并不意味着物价也随之回落,而是表明物价涨幅放缓,整体物价还是偏高,美国居民对于耐用品的更换意愿下降。整体上看,美国经济正在从过热阶段转向正常水平。

自港澳入境物品免税额提升

6月28日消息,财政部、海关总署等联合宣布将提高从香港、澳门地区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行李物品的免税额度。年满18周岁的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得的个人合理自用行李物品,总值在12000元人民币以内的,予以免税放行。此外,在设有进境免税店的口岸,允许上述旅客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买一定数量的免税商品,连同在境外获取的个人合理自用行李物品总值在15000元以内(含15000元)的予以免税放行。

相关规定将于2024年7月1日起,先行在罗湖、福田、深圳湾、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拱北、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等6个口岸实施;自2024年8月1日起,推广至全部进境口岸(横琴“一线”口岸除外)。(中国政府网)

|点评|免税额度的调整,是对跨境旅游和港澳消费市场的刺激措施。目前高端电子产品以及奢侈品轻辄上千上万,5000元的额度已不符合外出旅游消费的实际情况。提高免税额度不仅能提升旅客消费体验,也有望对港澳当地低迷的零售业带来积极影响。

不过,现在已不是10年前的代购潮时期了,港澳的购物优势不复当年。当时大家看中的是在港澳地区购物的性价比,但随着电商平台兴起,商家给的大额补贴能极大地弥补内地与香港的购物利差,而且送货到家的购物体验也优于人肉搬运。免税额提高无疑会提升旅游和消费需求,但若想政策真的落实到位,可能还需视情况不时调整优化。

国内首个省级氢能高速项目方案发布

6月28日消息,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在广湛高速沿线启动首批加氢站建设,对中石化茂名高水站、中石化湛江铁芦站等五个加油站和茂石化储氢站撬装式加氢站进行改造。在2025年底前投入运营2000辆4.5吨和100辆49吨燃料电池冷藏车。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广湛高速沿线统一加氢价格,示范期内销售价格不超过35元/公斤,全面推进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

国务院在5月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部署了重点任务,包括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包含氢能)提升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同时提出了包括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价格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在内的六项措施。(财联社)

|点评|广东省这次从基础设施上发力,在高速路段中布置更多加氢站,补贴加氢价格,以此吸引更多燃油运输车改为氢能源车。同样是新能源车,氢能源车加氢的过程和燃油车加汽油类似,不用像新能源车那样等待好久,续航里程也和燃油车类似。但是,氢能车本身价格比较高昂,百公里行驶的燃料成本又和燃油车相差不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在民用领域很难打开市场。

现在,氢能源行业内更看好卡车等重型运输车辆的前景,很多省市也针对氢能源车提供了高速免费的优惠,就是瞄准运输车辆高频率往返高速,从成本端让利,提升氢能源车渗透率。然而,现在有补贴氢能源车的综合成本都要高于燃油车,对成本更加敏感的运输行业对氢能源车的更换兴趣并不高。

新版公司法将于7月1日实施

6月28日消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旨在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新公司法完善了公司资本制度,取消了注册资本金的完全认缴制,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五年内完成全额实缴;股份公司则是“发起人在公司设立全额实缴”。

加强股东权利保护方面,新公司法强化股东知情权,明确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和凭证。对于控股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新公司法规定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财联社)

|点评|1993年公司法正式颁布,随着市场不断变化,公司法前后几经修订,本次修订在完善公司资本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等多方面都做出了修改。其中,有关注册资本方面的修改引起不少关注。注册资本是公司实力的一种体现,在过去的公司法中,对注册资本实际缴纳方面的限制较为宽松,一些公司在创立时随意填写注册资本,使注册资本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以后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都需要全额实缴,并且缴纳相应的印花税,并为老公司留出了三年的调整期,无法实缴注册资本的公司可以去相关部门进行注销或减资。新公司法生效后,注册资本的实际意义将得以更充分地体现。

耐克财报不及预期盘后跌超14%

当地时间6月28日,耐克集团发布了最新的财报。财报显示,耐克集团全球营收达到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5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具体到全球市场,耐克大中华区全年总营收达75亿美元,同比增长8%,不过,北美市场营收52.8亿美元,低于预期的54.5亿美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公司营收为32.9亿美元,亦低于预期的33.2亿美元;在亚太和拉丁美洲,耐克的销售额为17.1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7.7亿美元。 

此外,耐克下调了2025财年业绩指引,公司预计明年的销售额将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下滑,而分析师预期为增长0.9%,对比来看,这次的业绩展望可谓非常负面。财报发出后,也令股价在周五盘前交易暴跌超过14%至80.8美元,公司周四收盘价为94美元。(华尔街见闻)

|点评|耐克最新财报令人担忧,尽管大中华区市场表现还算坚挺,但难掩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颓势,叠加公司调低未来营收展望,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巨大。表面上看,耐克的问题在于经典鞋款导致的销售疲软,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兴品牌涌入运动鞋赛道,并以多层次的营销打法和产品占领年轻人的心智,侵蚀耐克的市场份额。而耐克一度仰仗的经典款和限量版策略已不奏效,过去还可能依靠联名、明星等品牌效应为产品带来较高毛利,但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该策略难以有效拓展新的市场受众。此消彼长之下,耐克的品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不过,耐克的根基还在,如能及时调整对应策略,相信还是能重拾市场地位。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1万亿元

6月28日消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攀升,继4月底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后,5月底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1万亿元。

在规模增长较多的开放式基金中,包括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等五大类。截至5月底,上述五大类基金规模分别为3.14万亿元、3.66万亿元、6.46万亿元、13.67万亿元和0.48万亿元,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均较4月底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则出现小幅缩水。(证券日报)

|点评|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主要是由于债券和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的带动,而更为“传统”的证券类基金的份额则持续下滑。债基今年的收益率整体表现并不算出色,债券整体收益率持续回落,前段时间不少债基甚至下调了比较基准。尽管如此,债券发行方只要不违约,债券多少都能提供一些固定利息,为债基带来较为稳定的收益。货币基金的情况和债基类似,也是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收益相对稳定的领域。

股票基金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在基金产品中,股票基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代表,只不过这两年股票基金更多的是体现在风险这方面,净值腰斩的基金比比皆是。在基金份额和投资者赎回的双重压力下,整体规模持续缩水。

周五两市冲高回落沪指涨0.73%

6月28日,两市冲高回落,创指表现更弱。板块方面,铜缆高速连接概念持续强势,中字头板块持续走强,中船系方向领涨,消费电子概念走高。传媒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超3000只个股上涨。沪指报收2967.4点,涨0.73%,创指报收1683.43点,下跌1.16%。

A股周五半年度收官,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几大指数表现分化,其中沪指跌0.25%,上证50、沪深300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数跌超10%,北证50指数跌超30%。上半年高股息蓝筹股表现强势,低空经济等题材热点一度活跃。整体上,大盘蓝筹股表现较好,中小盘股普跌,全市场5000多只个股中上涨个股不足800只。(财联社)

|点评|周五在ETF全面发力和市场对于周末利好的预期下,早盘两市全面回暖,再次形成普涨局面。然而,临近尾盘以券商为首的权重股急转直下,快速回落,浇灭了市场修复热情,个股涨幅迅速收窄。市场传闻称“券商自查亲属账户IP和员工是否吻合,并且倒查5年”。传闻的整体影响不大,难以解释白马股集体回落。

回顾上半年,沪指整体走出“N”字形走势,最后算是不涨不跌,然而个股方面却是愁云惨淡。在两市缺乏炒作热点的情况下,高股息蓝筹股一度成为市场主线,但实际上是市场资金无处安放的防守型选择。“五穷六绝七翻身”,七月两市能够打一场翻身仗是所有投资者都期待的。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 |魏英杰主编 |何梦飞

用数据深挖行业机会

读懂2024潜力行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