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为什么要零售转型?

商业银行为什么要零售转型?
2022年08月31日 10:06 零售新逻辑

近十余年来,几乎所有的国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都进行过或正在进行零售转型。所谓零售转型,就是提高零售业务和零售盈利占比,主要衡量指标包括存款与贷款、营业净收入、利息与非息收入、税前与税后利润等。转型之初,这些指标的占比低的不到10%,对全行经营的贡献较小;转型之后,逐渐提高至20%、30%;标杆银行则超过50%,零售业务成为最大最赚钱的业务。

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因为市场潜力巨大以及经营环境变化。

一方面,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一直是世界第一,近年来印度才形成赶超态势;而且,改革开放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中国居民财富迅速增加。这些都给国内商业银行提供了零售业务的广阔市场空间,不仅传统的存贷款与支付业务需求不断高涨,新兴的财富管理业务需求更是加速爆发。客户与市场需求如同指挥棒,国内商业银行因此纷纷重视零售业务发展,并随着预期的提高,或早或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级规划和推动,即发动零售转型。

另一方面,在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等因素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过去主要依靠公司业务的商业模式遭遇挑战。优质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和定价趋于下降,银行息差收窄,不良风险加大。穿越多轮经济周期,国内商业银行都切身体会到,每当经济严重下行,最终银行都要买单。在公司业务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另找出路,逐步降低对公司业务的依赖。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零售业务市场,自然为各家银行所青睐。

从微观上看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动因,在于零售业务本身对于改善经营的独特作用,排首位的是资本回报“高”。通俗地讲,需要的本钱较少,赚的钱较多,无疑是一门好生意。

银行经营的好坏,最终以盈利水平——ROE(资本回报率)的高低来评判。提高ROE的途径归根结底是增加作为分子的净利润,因为作为分母的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是限定的。在风险水平和运营成本正常情况下,增加净利润靠增加营业净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虽然非息收入及其占比有所增长,但国内商业银行营业净收入的主要来源仍是利息收入。相比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在资本约束条件下增加利息与非息收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增加利息收入而言,零售信贷业务资本消耗少,同样的资本可以放更多贷款,从而增加更多利息收入。根据监管规则,个人信贷的风险资产权重低于公司信贷,如公司信贷一般为100%,而作为个人信贷主要品种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才50%。这意味着,发放一般公司贷款所占用的资本,可以发放2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定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后者创造的利息收入将高得多。正因为如此,零售信贷占比高的银行,尤其是在全部贷款中超过50%的银行,一般经营状况都比较好。

就增加非息收入而言,零售基于借记卡、贷记卡支付收取的各种手续费,以及基于代销理财、保险、基金、信托等产品取得的佣金,几乎不依赖消耗资本的信贷业务,因而零售业务创造非息收入的空间十分广阔。正是这种近似“无本生意”的特征,使得资本市场对于零售非息收入占比高的上市银行,估值明显更高;股价未“破净”的上市银行,其非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30%以上。

2002年,一片喝彩声中,招行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00多亿,资本充足率超过17%。资本足,一方面底气足,另一方面回报压力大,于是开足马力放贷款——当时国内银行收入90%以上靠存贷利差。

接近年底,猛地发现,资本充足率陡然下降至13%点多。香港金管局时任总裁任志刚的签名信接踵而至,信中说:我们注意到贵行的资本充足率正在快速下降,这一趋势如果延续下去,将接近我们10%的监管红线,提醒贵行关注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香港金管局之所以管辖到招行,是因为招行上市后即在香港设立了分行。

面对警报,招行没有觉得有多为难。招行上市获得如潮好评,由此认为未来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应该比较容易。不久,管理层、董事会轻松商定增发100亿可转债,应对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并等着市场热捧。

没想到,一盆冷水迎面泼来。当时市场容量小,100亿算大盘,且市场不景气,招行增发消息一公布,不仅自己的股票,整个行情都变绿,市场上顿时响起一片骂声。在2003年年初招行股东大会上,多家基金公司携媒体记者现场发难,宣读事先拟好的声明:我们虽然无力阻止大股东通过融资方案,但我们仍要代表小股东严正抗议,并要求对方案作出修改。随后,媒体炒作发酵,骂声四起。后来,通过适当调整融资方案,与投资者反复沟通,加之市场好转,骂声终于得以平息。

百亿可转债风波,出其不意,来势凶猛,促使招行董事会和管理层反思。大家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逻辑和原来想象的并不同:不是你想融资就能融资,哪怕你是优等生。所以,原以为上市后就能解决的资本困境难题,仍摆在面前,资本人就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

路在何方?时任董事长(集团董事长兼任)在招行2004年中工作会议上接见与会代表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招行刚上市就要融资,而招行一融资,集团作为大股东只有两条路选择,一是掏钱,二是摊薄。但坦率说,集团一不想掏钱,二不想摊薄。是不是不讲理?不是。看看国际银行,不是这样的呀——融完资放贷款,放完贷款再融资。招行不是志在与国际接轨吗?能不能在资本消耗上率先学学国际银行,远的不说,近的可以学学香港的银行。

2004年8月,招行组团去香港银行业考察,先考察了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之后来到恒生银行。恒生银行时任CEO郑海泉先生亲自出面介绍,恒生银行过去5年资产没有增长,但盈利翻了一番!招行的各位眼前一亮:资产不增长,意味着资本消耗少;盈利翻番,意味着内生资本多。不用融资,照样盈利,而且资本充足率还增长。如果招行能变成这个样子,那不就没有资本和融资的烦恼了吗?股东能不喜欢吗?那时候的恒生资产规模和招行不相上下,简直就是为招行定制的偶像!

怎样做到的?郑先生和他的同事做了详尽介绍,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50%:

其一,零售业务占比超过50%。以传统的存贷款指标而论,恒生银行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个贷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都超过一半,而招行当时才10%左右。在国内股份制银行中领先,但与恒生银行一比,差距巨大。

其二,非息收入占比超过50%。恒生银行的非息收入在全部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超过一半,主要来自零售业务结算、代销等产生的手续费或佣金收入。内地银行将非息收入称作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较低,招行当时不到10%。

其三,中小企业业务占比超过50%。恒生银行过去也和内地银行一样,贷款等业务以大企业和政府项目为主,后来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中小企业占比提升至一半以上。招行风险偏好低,中小企业业务比重同样不到10%,明显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

这三个50%,是恒生银行得以实现低资本消耗、靠盈利水平的关键所在。零售业务和非息收入资本占用少,有的零资本消耗;许多业务银行主导定价,收益率包括个人贷款收益率都相对较高。中小企业业务虽然资本消耗较高,但其贷款定价大大高于大企业和政府项目,所以资本回报也要高得多。

与恒生银行的这次交流,无形中指明了招行未来转型的三大方向,即零售业务、非息收入、中小企业。

招行在资本压力之下,走上了零售转型之路;几年之后ROE不断攀升,用事实证明了零售转型的巨大红利——资本回报“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招行ROE达到了28%,不仅在国内银行中高居榜首,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报道,在世界银行中也位居前列。此后,招行的ROE一直保持领先,净利润高歌猛进,当初净利润相当甚至曾经超过招行的几家头部股份制银行,后来净利润只有招行的70%、50%乃至30%。招行由此获得资本市场的格外青睐,市值跻身国内上市银行前三,超过多家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动因,除了资本回报高,还有如下因素:

风险水平低。商业银行之所以被定性为经营风险的行业,主要在于其最大的业务与盈利来源是信贷,而信贷业务必然面临有客户不能按时还款的信用风险。相比公司信贷,零售信贷的信用风险水平明显较低。

其一,零售信贷符合大数法则,客户数量众多,单笔金额小,风险相对分散,故其蕴含的信用风险天然较低。

其二,自然人的信誉高于法人,个人不按规定偿还银行贷款,不仅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还可能面临法律的惩处;而公司不能还款,即使诉诸法律,公司法人不少仍能逃脱制裁——现实中有不少公司负债累累,其法人与高管却拥有巨额个人财富,生活得富足逍遥。

其三,从零售信贷产品看,独占鳌头的品种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由于有首付比例、按揭成数、产权抵押等设计,比很多公司贷款的抵质押物优良得多,贷款违约后形成损失的概率因而低得多。当然,银行信用卡、消费信贷等信用贷款的风险并不低,也可能形成不亚于公司信贷的不良,但其风险控制技术、不良清收处置趋于成熟,最终风险仍然较低。

正因为如此,一家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占比高,一般能降低整体信贷风险。反映在财务上,意味着风险成本较低,与资本成本较低一样,有利于提升ROE。

带动作用大。零售业务做大做好之后,能够有效带动银行整体业务发展。例如,依靠财富管理壮大起来的AUM(管理客户总资产),不仅能支撑银行的资管、投行及同业等业务,还能助力传统公司业务——个人客户经理比公司客户经理更能赢得公司高管的信任,私公联动在零售转型成功的银行已形成机制并产生明显成效。

零售业务面向千家万户,最需要品牌做支撑,也最能沉淀品牌口碑。零售业务强的银行,必定拥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并积累品牌资产——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在社会责任方面,零售业务也具有明显优势。例如,通过财富管理为客户增加财富收入,通过个人贷款及信用卡助力消费及消费升级,通过手机银行等工具便利客户支付,通过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收入,通过人力密集型的属性促进社会就业,等等。

业绩波动小。零售业务需要坚实的基础,才能做起来,因此,业绩稳定性强,波动较小。而公司包括投行业务,客户集中度高,容易大进大出,业绩起伏较大;尤其投行,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之说。

零售业务主要依靠客户、队伍及管理基础,一旦夯实,比较牢固。零售客户规模效应达到后,能避免短期内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队伍训练体系建立后,能源源不断培养各岗位合格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后,能步入不断迭代优化的轨道。这三大基础,能大大降低零售业绩的短期波动。

从更长周期看,零售业务的增长可持续性更强,更能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压舱石。而且,在零售转型过程中,将呈现“飞轮效应”——转型初期增长比较费力和平缓,几年之后增长将越来越快,并可持续多年。

总之,零售业务市场潜力巨大,而公司业务经营日趋艰难,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选择,由此开展零售转型。另一方面,标杆银行率先零售转型成功,充分展示出零售业务具有资本回报“高”、风险水平“低”、带动作用“大”、业绩波动“小”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银行增强了零售转型的信心与紧迫感,零售转型因而成为一个行业现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