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的态度

3000亿的态度
2022年07月26日 19:11 苗头

“3000亿房地产基金”的事似乎是实锤了。

朋友们都在问,这家“REDD”到底什么来头,近期关于房地产的“猛料”,它都第一个报,而且大差不差。

一年多前,一位暴雷房企的区域总裁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

怎么回事?我们公司有内奸吗?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他说得对。

这两年来,不仅房企内部没有秘密,房企与房企之间也没有秘密。

连建业的胡葆森跑去北京找王健林借钱,都被媒体知。

恒大“暴雷”前,前去考察的某央企团队负责人发现,他前脚刚离开深圳卓越后海中心大厦,后财经媒体就发海报说“恒大拟引进央企”了。

这是个小秘密。

“接近房企的知情人士”也好,媒体笔下的“知情人士”也罢,其实就是房企内部的人,为了避免信披违规,他们纷纷披上了这层“外衣”。

这次3000亿房地产基金的事情,据说也是“知情人士”立的大功。

这年头,有机会干点人事太重要了。苗头之前写过一篇推文,标题是“因城施策也要全国一盘棋”,被劫持了。现在看来,这个3000亿专项基金,就是一件着眼于全局的大事。

是房地产政策发力点从“因城施策”,到“全国一盘棋”的重要转折。

一方面是为了“保交楼”,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风险扩散,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有人不这么看。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业内人士说“保交楼”不需要太多的钱,“房子每平米的建安成本只有2000多块”,多大点事,还用真炮轰啊。

他不知道每一个深陷困境的房地产项目,都有着一言难尽的“事故”,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得令人发怵。

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业主“逼上梁山”。

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失灵,特别是“保交楼”工作推进缓慢、影响民生之时,政府就应该出手。

这是我们的一个信仰。

谁叫房地产行业这几年也挨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拳打脚踢呢。

问题来了——这钱怎么花?

按照“REDD”的说法,主要用于支持12家出险房企和部分地方政府新近选定的其它房企。

12家?苗头写过“9+11”行动,本来定的是11,没有恒大。后来,据说开会时另加了恒大。

为什么是这12家?为什么没有泰禾集团、华夏幸福蓝光发展雷“先驱”?

很多人跑来问。我也发现这份名单不好“逻辑自洽”。

后来,一位炒股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名单,是按照去年的纳税额来定的:

全国纳税靠前的房企,特别是在A股上市的中南建设阳光城荣盛发展,会救。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在7月初,四大AMC之一的长城资产发了一份公告,公告里,一不小心透露了这项救治行动的一些进展:

与12家重点受困房企开展多轮对接及项目筛选,对受困房企提供的意向纾困项目资产深入研判。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纳税就业,这些都是房企应该做的。

做得好,才有机会拿到“条子”。

至于“部分地方政府新近选定的其它房企”,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批入围的项目应该是那些位于“重灾区”,延期交付时间最长,社会影响面巨大的。

我们在郑州、太原、昆明等城市看到一些业主的遭遇,真是触目惊心。

也有人对“3000亿”持怀疑态度:

“不应高估政策落地时效和效果”,特别是“货币化棚改”,从政策制定,到落地,到房企受益,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是搞不成的。

世联行联席董事长陈劲松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这可以“保交楼”了,但对市场恢复没啥用,接下来,对预售的监管会更严。

此前苗头写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可以交给AMC去处置,但那些延期交付的商品房,是业主的家庭财产,不好把“保交楼”的任务交给AMC去做吧,否则就是生搬硬套了。

而这个房地产基金的运作与管理机制也是个问题:

钱给谁?怎么给?怎么管?亏了找谁?

昨天某中文报纸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出乎我的意料。

报道中说,“这笔资金将用于资助购买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并完成建设,然后将其出租给个人,作为政府推动出租房屋的一部分。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明明这些趴窝已久的房子已卖给了业主,怎么可以把它们建好后出租给个人?

难道是通过这个房地产基金把项目整体买断,房款退给业主,再把房子收归国有用于出租?

即便政府有意把建好后未售的商品住房出租给个人,已售的继续由业主拥有和使用,也得要问一下业主的意见吧。

“3000亿”是个好事,关键在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地方政府。

找对领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