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踩风险加大,关注稳地产新政【国盛宏观|高频半月观】

经济回踩风险加大,关注稳地产新政【国盛宏观|高频半月观】
2022年07月24日 18:13 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刘安林

国内、海外疫情延续反弹,中上游开工明显回落、价格普跌,需求偏弱正进一步传导至供给侧,地产销售同比重回50%左右的跌幅。后续经济、政策会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个月高频数据进行跟踪:1)国内外疫情、疫苗、人员活动情况;2)国内经济;3)流动性。本期为近半月(2022.7.11—7.24)以来的经济数据跟踪。

核心观点:近半月经济“有忧有喜、但忧大于喜”,疫情起、生产弱、大宗跌、地产降,指向7月经济回踩风险加大。短期紧盯月底政治局会议,有5大前瞻,其中:当务之急是避免地产“硬着陆”,政治局会议对地产表态可能偏积极,供需两端有望进一步放松,尤其要关注“断贷停供”可能的对策。

1、总体看,近半月经济有忧有喜、但忧大于喜

>忧在,国内疫情反复,人员活动再降;地产销售续降,同比重回50%左右的跌幅;中上游开工普遍下行,需求偏弱进一步向供给端传导;中上游大宗价格续跌,市场仍在交易“弱现实”、“弱需求”逻辑;消费品价格续涨,CPI上破3%风险增加。

>喜在,汽车产需仍偏强;发电耗煤续升;出口运价延续偏强、指向7月出口可能不弱。

2、继续提示下半年经济复苏是大方向,但约束多、会波折,特别是基于当前疫情演化和高频表现,7月经济回踩风险加大;后续政策仍需全力稳增长、稳信心,当务之急是避免地产“硬着陆”。维持此前判断,地产供需两端均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尤其是针对“断贷停供”应有新对策(比如地产救助基金、加大并购力度等)。此外,短期紧盯7月底政治局会议,有5大前瞻

3、下为近半月(7.11-7.24)国内外高频一览:

>疫情、疫苗&人员活动:国内疫情反复,人员活动小降,疫情对经济影响加剧

>国内经济跟踪:生产普跌、地产续降,需求偏弱进一步向中上游传导

>流动性跟踪: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走低,央行延续缩量逆回购;中美利差回正

报告摘要:

一、疫情、疫苗&人员活动:国内疫情反复,人员活动小降,疫情对经济影响加剧

1.疫情: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特别是甘肃、广西、安徽、上海等地疫情较为严重。近半月,全国日均新增确诊144例,前值约73例,日均新增无症状493例,前值约227例;分城市看,截至7月21日,有中高风险区的城市38个,GDP占比约26.0%(前值21.7%);低风险但有疫情的城市6个,GDP占比约1.1%(前值6.2%)。海外单日新增确诊延续反弹,欧美疫情明显反复。全球日均新增确诊98.4万例,前值77.6万例,其中美国日均新增13.2万例,前值10.9万例;欧洲日均新增33.9万例,前值30.8万例。

2.疫苗:中国累计接种34.2亿剂次,近半月日均接种回升至66.9万剂次,前值约62.5万剂次;全球疫苗累计接种122.8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66.9%。

3.人员活动:近半月国内人员活动再度回落,其中百城交通拥堵指数环比降3.0%;地铁日均出行人数减少2.7%,较2021年下降21.8%,前值为降16.4%。商业航班数量续升,当前约为疫前水平的102%(前值100%);欧美交通拥堵指数分化;人员活动多数回落。

二、国内经济跟踪:生产普跌、地产续降,需求偏弱进一步向中上游传导

1.供给:除石油沥青外,中上游开工全线回落。近半月来,唐山高炉开工环比再降3.2个百分点至52.4%,相比2021年同期高约0.8个百分点,前值为高约7.1个百分点;焦化企业开工环比续降8.3个百分点至65.7%,降幅明显扩大;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环比续升5.0个百分点至32.5%,6月初来连续4周回升,但同比仍低约11.5个百分点。下游开工涨跌互现。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小升0.9个百分点至64.9%,同比上升约7.6个百分点;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环比下降9.1个百分点至66.8%,同比降约27.3个百分点。

2.需求:地产销售延续下行,土地成交仍弱。近半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环比下降38.8%,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约47.0%;百城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上升1.7%、同比降39.0%(前值降30.7%),降幅有所扩大。工程机械销售回升、但国内销售仍弱,挖掘机使用时长续降。6月挖掘机销量小幅上升至2.1万台,略高于前值和2019年同期,但内销仅1.1万台,环比降9.5%、同比降约35.0%;6月挖掘机平均开工时长环比减少8.4小时、同比下降14.3小时。沿海8省发电耗煤续升、持续高于2021年同期;汽车产销仍偏强。近半月沿海8省发电日均耗煤216.5万吨、前值约192.2万吨,环比上升12.6%,相比2021年同期上升1.1%;7月前两周乘用车日均销售4.4万辆,高于2021年同期的3.4万辆。

3.价格:CRB工业原料指数延续下跌,资源品价格全线回落。其中,CRB工业原材料指数环比续跌2.5%(前值为跌3.7%),布油价格环比跌6.4%至103.9美元/桶,前值为跌4.7%;动力煤价环比持平,同比偏高约31.5%;铁矿石价格环比续跌9.8%。中游工业品:价格延续回落。螺纹钢现货价格、水泥价格分别环比跌5.9%、1.3%,前值为跌4.4%、2.9%。下游消费品:价格明显上涨。猪价环比涨17.5%,涨幅略有收窄;菜价环比涨10.4%。

4.库存: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品库存延续回落。沿海8省电厂日均存煤2867.7万吨,近半月环比减少3.4%,去库加快,近期全国高温、居民用电增加是主因。钢材加速去库,近半月库存(厂库+社库)减少105.5万吨(截至7.15);沥青库存数据本期暂停更新;水泥库存延续回落,库容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68.1%,高于2021年同期5.9个百分点。

5.交通&物流:航运价格延续分化;国内物流运价小幅回落。近半月BDI指数环比续跌1.9%,前值为跌11.2%;CCFI指数续涨0.1%。公路运价指数环比跌0.6%,同比升2.5%。

三、流动性跟踪: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走低,央行延续30亿逆回购;中美利差回正

1.货币市场流动性:近半月央行通过OMO实现货币净投放130亿元;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落,R007和DR007利差均值收窄21.8bp,表明季末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状态明显缓解。3月期AA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环比下行0.4bp、2.0bp。

2.债券市场流动性:近半月利率债发行9640亿,环比少发3960亿元。其中地方专项债发行193.8亿元,环比少发4170.3亿元;年初以来合计发行3.44万亿,占比94.3%,用于项目投资的专项债(总计3.45万亿)发行进度约99.8%。10Y、1Y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行4.2bp、6.5bp至2.784%、1.916%,期限利差扩大约2.4bp。

3.汇率&海外市场:截至7月21日,美元指数收于106.55,近半月均值上涨1.8%。其中,美元兑人民币约6.75,对应人民币贬值约0.5%;近半月10Y美债收益率均值约2.77%,均值环比下降5.2bp,中美利差(中国-美国)升至1.4bp,为5月底以来第二次回正。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正文如下:

一、疫情、疫苗&人员活动:国内疫情反复,人员活动小降,疫情对经济影响加剧

1.疫情

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特别是甘肃、广西、安徽、上海等地疫情较为严重。近半月(7.9-7.22)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10例(前值1022例),日均新增144例(前值7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895例(前值3172例),日均新增493例(前值227例)。存在疫情(本土确诊+无症状感染者)的省份从前值的13个降至12个,但甘肃、广西、安徽、上海等地疫情均明显反弹。

此外,分具体城市看,截至721日,全国受疫情影响的城市共有44个,GDP占比约26.0%,其中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38个,GDP占比约24.9%;低风险但有疫情的城市6个,GDP占比约1.1%。(具体详见《国内疫情跟踪(每日更新)》)

海外单日新增确诊延续反弹,欧美疫情明显反复。近半月来,全球日均新增确诊98.4万例,前值约77.6万例,环比增加26.8%。其中:美国日均新增确诊升至13.2万例,前值约10.9万例,环比增加21.7%721日,美国总统拜登确诊新冠);欧洲5国单日新增确诊反弹至33.9万例,前值约30.8万例,环比增加10.5%;巴西日均新增确诊降至5.5万例,前值约5.7万例,环比减少2.7%;印度日均新增升至1.8万例,前值约1.6万例,环比增加17.0%

2、疫苗

国内疫苗接种延续放缓。截至7月22日,我国疫苗累计接种34.2亿剂次,每百人接种约239.6剂次;近半月日均接种数量小幅回升至66.9万剂次,前值约62.5万剂次。其中,完全接种人数比例约88.7%。

截至7月22日,全球疫苗累计接种122.8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66.9%。欧美国家疫苗接种速度继续放缓,其中:接种数量方面,欧盟合计接种近8.9亿剂次,印度接种约20.1亿剂次,接种速度明显加快,巴西接种约4.6亿剂次。接种比例方面,美国至少完成1剂接种的人数比例约78.7%,前值为78.4%;欧盟至少完成1剂接种人数比例持平75.5%;印度、巴西至少完成1剂接种人数比例分别为72.5%、86.3%,前值分别为72.3%、86.3%。

3、人员活动

国内:由于疫情反复,百城交通拥堵指数、地铁出行人数均有所回落。近半月百城日均交通拥堵指数均值环比下降3.0%至1.50;10大重点城市日均地铁出行人数约3904.2万人,环比减少2.7%,同比下降21.8%,前值为下降16.4%,降幅明显扩大,反映的应是国内疫情反弹的影响。

海外:商业航班数量续升、且持续高于疫情前水平。近半月全球商业航班数量回升至10.8万架次/日(前值10.5万架次/日),约为疫情前正常水平的102%(前值约100%)。美国交通拥堵上升、欧洲拥堵指数全线回落。近半月来,美国洛杉矶、纽约交通拥堵指数分别环比上升10、16个百分点至疫情前的67%、74%;欧洲伦敦、巴黎、罗马交通拥堵指数分别环比回落14、12、5个百分点至74%、82%、67%。欧美人员活动指数多数小幅回落。近半月,美国工作场所、公共交通、零售娱乐指数均小幅回落2.0个百分点;德国人员活动除零售娱乐指数略有好转外,其余均有所回落,其中工作场所指数回落3.0个百分点。

二、国内经济跟踪:生产普跌、地产续降,需求偏弱进一步向中上游传导

1、供给:工业开工率多数回落,需求偏弱进一步向供给端传导

除石油沥青外,中上游开工全线回落。近半月来,唐山高炉开工率环比续降3.2个百分点至52.4%,自6月10日以来,高炉开工持续处于回落趋势(7月1日略升),主因钢厂盈利下降、检修增加;但相比2021年同期仍高约0.8个百分点,前值为高约7.1个百分点。焦化企业开工率环比续降8.3个百分点至65.7%,创近年同期新低,主因铁水产量下降、焦炭需求走弱,其中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约4.6个百分点。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环比续升5.0个百分点至32.5%,为6月初以来连续4周回升,但相比2021年同期仍低约11.5个百分点,前值为低13.3个百分点。PTA开工率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73.0%,相比2021年同期偏低约4.8个百分点,前值为约偏低1.3个百分点。

下游开工涨跌互现。近半月来,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小升0.9个百分点至64.9%,相比2021年同期上升约7.6个百分点;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环比下降9.1个百分点至66.8%,相比去年同期低约27.3个百分点,前值为低约17.2个百分点,表明纺服产业链仍待进一步修复。

2、需求:地产销售&拿地再降,发电耗煤续升,汽车延续偏强

地产销售延续下行,土地成交仍弱。近半月来(数据截至7.23),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均成交约249.7万㎡,环比下降38.8%,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约47.0%;百城土地周均成交1550.3万㎡,环比上升1.7%,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约39.0%,降幅相比前值30.7%有所扩大。往后看,延续此前判断,地产仍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短期紧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核心一二线的松动情况。

工程机械销售回升、但国内销售仍弱,挖掘机使用时长续降。6月挖掘机销量2.1万台,略高于前值和2019年同期,但低于2020年、2021年水平;其中国内销量1.1万台,相比5月下降约9.5%,同比降约35.0%;6月挖掘机平均开工95.2小时/月,环比大降8.4小时,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14.3小时。整体看,挖掘机销售、使用时长均偏弱,也从侧面反映稳增长还需加力,特别是地产有待进一步修复。

沿海8省发电耗煤续升、绝对值持续高于2021年同期;汽车产销仍偏强。近半月(7.8-7.21)沿海8省发电日均耗煤216.5万吨,前值约192.2万吨,环比上升12.6%;相比2021年同期上升1.1%,主因近期全国高温、居民用电增加。据乘联会,7月前两周乘用车日均销售4.4万辆,低于6月的6.8万辆、但高于2021年同期的3.4万辆,结合前述半钢胎开工数据,表明当前汽车产业链供需仍偏强。

3、价格:中上游价格全线下跌,下游猪肉、蔬菜价格延续大涨

上游资源品:CRB工业原料指数延续下跌,资源品价格全线回落。近半月来,CRB工业原料现货指数环比续跌,录得下跌2.5%,前值为跌3.7%,跌幅略有收窄;相比2021年同期下跌2.8%,前值为涨0.9%。其中,重点大宗商品看: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103.9美元/桶,近半月环比续跌6.4%,前值为跌4.7%,跌幅有所扩大;相比2021年同期上涨41.2%,涨幅有所收窄。秦皇岛Q5500动力末煤价格近半月均值1238.4元/吨,前值1238.2元/吨,环比基本持平,相比2021年同期偏高约31.5%。铁矿石价格环比续跌9.8%,跌幅有所扩大;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40.6%,前值为降36.4%;近期铁矿石价格明显调整,主因铁水产量下降、需求偏弱。

中游工业品:价格延续回落。近半月来,螺纹钢现货价格环比跌5.9%,前值为跌4.4%,跌幅略有扩大,相比2021年同期下跌23.0%,前值为跌13.2%;趋势上看,4月中旬以来持续处于下行区间,需求偏弱是主要拖累。水泥价格指数环比跌1.3%,前值为跌2.9%;趋势上看,水泥价格3月中旬以来就进入下行区间,早于往年,主因疫情+地产下行影响,需求偏弱;7-8月之后,水泥价格可能逐步走出淡季,重回上行区间。

下游消费品:价格明显上涨。近半月来,猪肉价格环比涨17.5%至30.1元/公斤,涨幅略有收窄,相比2021年同期上涨35.9%。往后看,随着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猪肉价格再度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但本轮生猪产能去化不足,且无重大疫病配合,倾向于认为,猪肉价格可能温和上行、预计上行幅度不会太大。蔬菜价格明显回升,节奏上略早于往年同期,近半月录得上涨10.4%,前值为涨4.4%。

4、库存: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品库存延续回落

电厂存煤续降。近半月沿海8省电厂存煤均值2867.7万吨,前值约2967.9万吨,环比减少3.4%,主因下游复产复工推进+气温偏高、居民用电增加,电厂日耗增加。截至7月15日,钢材库存(厂库+社库)1835.5万吨,较前值减少约105.5万吨(7月1日数据),去库速度有所加快。近半月沥青库存数据暂停更新。近半月水泥库容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68.1%,相比2021年同期高约5.9个百分点。

5、交通&物流:航运价格延续分化;国内物流运价小幅回落

近半月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环比跌1.9%,前值为跌11.2%,跌幅明显收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环比续涨0.1%,前值为涨0.1%;趋势上看,当前CCFI指数延续高位震荡,指向我国出口可能仍偏强。公路运输价格指数小幅下跌,近半月环比下跌0.6%;相比2021年同期仍然上升2.5%,涨幅略有收窄。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包括北京、上海等分城市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数据继续停止更新。

三、流动性跟踪: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走低,央行延续缩量逆回购;中美利差回正

1、货币市场流动性

流动性投放:近半月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货币投放430亿元,其中除7月18、19日逆回购金额为120亿元、70亿元外,其余时间均为30亿逆回购。延续此前判断,近期连续30亿逆回购,属于超季节性缩量,但无须过分解读,货币政策未到转向的时候,降准降息仍可期(详见前期报告《社融大超预期的背后》)。货币回笼300亿元,货币净投放130亿元。整体看,近半月央行OMO操作偏少,流动性仍然合理充裕。

货币市场利率:近半月来,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落,主因6月季末利率偏高;但当前货币市场利率仍处低位,表明货币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DR007、R007、Shibor(1周)均值分别环比下降39.2bp、23.2bp、18.5bp,主因6月底季末利率明显走高(但高点明显低于今年3月、2021年12月、9月三次季末)。R007和DR007利差均值环比收窄21.8bp,表明非银机构融资溢价率明显回落,表明货币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不同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小幅回落,3月期AA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环比下行0.4bp、2.0bp至1.699%、1.764%。

2、债券市场流动性

一级市场:近半月来,利率债发行9639.9亿元,环比少发3959.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5466亿元,环比多发1653.2亿元;地方债发行1511.1亿元,环比少发5483.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193.8亿元,环比少发4170.3亿元;年初以来(数据截至7月23日),年初以来地方专项债合计发行34428.5亿元,累计发行进度94.3%,用于项目投资的专项债(总计3.45万亿元)发行进度约99.8%;政策性金融债发行2662.8亿元,环比少发79.1亿元。

二级市场:近半月来,10Y、1Y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分别环比下行4.2bp、6.5bp至2.784%、1.916%,期限利差扩大约2.4bp。

3、汇率&海外市场

近半月来,美元指数收于106.55,环比半月前上涨1.8%;趋势上看,近半月美元指数先升后降,7月14日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美元指数明显回落。其中,美元兑人民币约6.75,对应人民币贬值约0.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2.77%,环比回落约5.2bp,截至7月22日,中美利差(中国-美国)上升至1.4bp,为5月底以来第二次回正(上次回正为7月5日升至1.7bp)。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7月24日发布的报告高频数据半月观—经济回踩风险加大,关注稳地产新政,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