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按惯例,7月底将召开年中政治局会议(2018年为7/31,2019-2021年均为7/30,且均在周五;据此,今年7/29概率大),主题通常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核心结论:4.29政治局会议以来,我国经济并未实质好转,内外部形势也更严峻。倾向于认为: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仍会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大,对经济目标可能淡化为“保持合理区间”和“争取较好水平”,全年应是“保4争5”,对应下半年要努力5.3%以上;政策大方向可能是4个“为主”,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主、稳信心为主、财政货币宽松为主、强化存量政策落地为主,同时,增量政策仍可期、但“超大规模刺激”不太可能;此外,对地产表态可能更积极,扩基建、促消费的重要性有望提升,防疫情可能更强调兼顾稳增长。
1、7月底的年中政治局会议很重要,定调通常管到年底。
2、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应对标4.29政治局会议和6月底以来一系列高层会议或讲话,也需要基于二季度我国经济实际表现。具体有5大前瞻:
>前瞻1:应会肯定二季度经济正增长“极为不易”,但更多的还是突出“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突出下半年形势严峻、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压力大;
>前瞻2:可能突出三季度是重要“窗口期”;
>前瞻3:政策总目标上,可能仍会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但内涵可能调整:防疫情应会更加兼顾稳增长;稳增长仍是硬要求,但可能转为强调“保持合理区间”和“争取较好水平”,继续提示,全年GDP目标更可能“保4争5”,对应下半年要努力5.3%以上;应会更突出稳就业、稳物价,并可能强调“优先实现”;
>前瞻4:政策总基调上,大方向应还是全力稳增长、稳信心,会宽松为主、刺激为主、也会有增量政策,但应不会有“超大刺激、大规模刺激”类似的表述,更多的还是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精准有力,也会强化执行、狠抓落实;
>前瞻5:具体对策上,组合拳可期,重点关注对地产、基建、消费、货币、财政的提法。
1)对地产表态应会偏积极,房地产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
2)应会更突出扩基建,并可能强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政策性金融和专项债落地是关键;
3)应会突出促消费,关注消费券、汽车、家电、家居等;
4)货币和财政应仍会定调积极、偏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财政端也有可能出台增量政策补资金缺口。
报告正文:
一、7月底的年中政治局会议很重要,定调通常管到年底。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或不公布通稿),都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其中7月底的年中政治局会议可谓承上启下,重要性可能仅低于定调次年的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过往看,年中政治局会议所定基调,一般会持续到当年底。
二、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应对标4.29政治局会议和6月底以来高层会议或讲话,也需要基于二季度我国经济实际表现。具体看,我们有5大前瞻:
前瞻1:应会肯定二季度经济正增长“极为不易”,但更多的还是突出“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突出下半年形势严峻、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压力大。
>对于二季度GDP正增长0.4%,可能表述是7月以来总理多次强调的“二季度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因素带来严重冲击;4月主要指标深度下跌,5月主要经济指标跌幅收窄,6月经济企稳回升,这极为不易”;
>对于下半年经济环境,应仍会突出百年变局、疫情、乌克兰危机(6.23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发展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并可能沿用4.29政治局会议的类似表述(“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以及7月以来总理两次座谈会和多次国常会的相关表述,包括“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发展环境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稳住经济大盘需继续付出艰苦努力”等。
前瞻2:可能突出三季度是重要“窗口期”。7.7总理东南5省座谈会指出“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7.12总理专家座谈会指出“抓住经济恢复重要窗口期”,7.21国常会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此外,三季度也是二十大召开前的关键节点(2017年7月政治局会议曾强调“各方面要努力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尽职尽责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前瞻3:政策总目标上,可能仍会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但内涵可能调整:防疫情应会更加兼顾稳增长;稳增长仍是硬要求,但可能转为强调“保持合理区间”和“争取较好水平”,继续提示,全年GDP目标更可能“保4争5”,对应下半年要努力5.3%以上;应会更突出稳就业、稳物价,并可能强调“优先实现”。
>防疫情方面,应仍会强调动态清零,但很可能会更加突出兼顾稳增长。6.28总书记武汉考察时指出,“当前疫情还没有见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还很大;要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要尽可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稳增长方面,鉴于二季度GDP增速只有0.4%,若要实现全面5.5%的既定目标,下半年需要增长8.2%,客观上几乎难以实现。因此,即便本次仍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目标”(4.29政治局会议、6.22总书记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也是指向“极限目标”而非“底线目标”。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可能突出“保持合理区间”和“争取较好水平”,其中:6.28总书记武汉考察时提出“争取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7.19总理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此外,7月以来总理多次强调“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提示,全年GDP目标可能转向“保4争5”,对应下半年要努力5.3%以上。
>稳就业、稳物价方面:二季度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已连续3个月创新高至18%以上,粮食、能源等输入性通胀压力也较大。7.21国常会指出“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全国政协也将在8月22-24日围绕“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召开常委会会议;7.12总理专家座谈会指出“既稳增长,又防通胀、注意防输入性通胀”,并强调“稳定粮食能源价格是稳物价的关键”。
前瞻4:政策总基调上,大方向应还是全力稳增长、稳信心,会宽松为主、刺激为主、也会有增量政策,但应不会有出台“超大刺激、大规模刺激”类似的表述,更多的还是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精准有力,也会强化执行、狠抓落实。7.12总理专家座谈会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既要有力,尤其要加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实施力度,又要合理适度,不预支未来”;7.19总理再次指出“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同时,7月以来总理多次强调“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还有相当大发挥效能的空间”,预计本次仍会要求各方主动作为、充分调动积极性、狠抓落实。
前瞻5:具体对策上,组合拳可期,重点关注对地产、基建、消费、货币、财政的提法。
>对地产表态应会偏积极。近期多地“停贷断供”风波,叠加7月以来地产销售再次大降,进一步凸显稳地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7.21国常会也再次提及“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5月底的33条一揽子刺激政策,并未提及房地产)。继续提示,房地产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
>应会更突出扩基建,并可能强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政策性金融和专项债落地是关键。7月以来国常会、总理两次座谈会、发改委会议等均强调加快基建,包括“各地按质量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创造条件确保建设工地不停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不间断,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其中,按财政部计划8月底专项债要用完。
>应会突出促消费,关注消费券、汽车、家电、家居等。7.21国常指出“消费与民生息息相关,仍应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同时,6月中下旬以来各地也仍不断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汽车补贴、发放餐饮或文旅消费券、出台家电下乡或以旧换新政策等。
>货币和财政应仍会定调积极、偏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财政端也有可能出台增量政策补资金缺口。货币端,6月底以来央行仍强调“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财政端,继续关注调整赤字率(长期建设基金等)、提前下发专项债等可能的增量政策,不过,特别国债的可能性应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7月23日发布的报告《年中政治局会议前瞻》,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