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围观“临死股东大会”

全民围观“临死股东大会”
2022年05月17日 16:57 蓝鲸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全民围观“临死股东大会”

  “临时股东大会”写成“临死股东大会”,上市公司公告再现低级乌龙。

  上市公司惊现“临死股东大会”

  更正后公告仍有错误

  5⽉16⽇晚间,A股上市公司和而泰发布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按照流程,其合作的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发布相关法律意见书。但在意见书的大标题处,“临时股东大会”被写成了“临死股东大会”。

  该公告一经发布便被网民截图传播到股吧、论坛、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也正是这个低级错误让上市公司和⽽泰意外走红,网民纷纷调侃称,大标题也会出现如此离谱的低级错误?是不是不小心说了实话,公司要倒闭了?到底失误是还是炒作?

  在公告发布不久后,上市公司于当晚20点10分更正了上述错误标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正后的公告最后一句,出现了两个句号,截至发稿,该错误仍未被修改。

  虽然公告出现乌龙,但其并未对公司股价产生太大影响,今日和而泰全天小幅震荡,收涨0.71%,报14.28元。

  和而泰去年营收近60亿元

  乌龙与公司经营无关联

  公开资料显示,和⽽泰全名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0年5月11日登陆深交所。公司由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设立,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控制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软件服务、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据和而泰公司年报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为两大板块,一是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新一代智能控制器、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厂商服务平台业务。二是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公司涉及的产品品类众多,包括大小家电、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类、汽车热管理系统类、电池管理系统、车身域控制系统、家用电动工具类、医疗与健康类、卫浴类、宠物类、美容美妆类、母婴用品类等。 

  合作伙伴包括伊莱克斯、惠而浦、TTI、ARCELIK、BSH、博格华纳、 海信、海尔、苏泊尔等全球著名终端品牌厂商。

  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9.86亿元,同比增长28.30%;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39.73%。

  数据统计显示,和而泰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0.86%,在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82家公司中排名第20。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6亿元,同比下降70.52%,主要系本报告期提前备库存物料,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增加所致。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4.74%,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5个百分点。

  因此从财报来看,该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也并无股民所调侃的“临死、倒闭”等情况。

  另一方面,发布该乌龙公告的中伦律师事务所也⼀直是国内资本市场综合实⼒较强的律所。

  据中伦律师事务所网站显示,其创立于1993年,是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

  根据中国证监会历年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发展报告》及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的公开数据统计,在律师事务所从事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证券法律业务排名中,中伦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境内证券法律业务领域始终名列前茅。

  据Wind数据,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目前还担任着数百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有业内人士表示,律师团队在重要公告内出现上述情况并不常见,但这次出现错误的律所为业界有名的大型律所,犯此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 

  “临死、畜生”

  公告乌龙五花八门

  事实上,公告乌龙在资本市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和而泰之前,就有上市公司犯过同样的低级错误。

  上市公司洲明科技于2021年4月27日公布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年4月)》内文中,也有类似存在“以董事会名义发布的临时公告,公司董事长授权董事会秘书行使其审批权限,在‘临死’公告分别提交证券事务代表审阅、董事会秘书审核批准后披露”的错误表述。 

  此外,格力电器此前发布的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也闹了乌龙。出现了“张伟,男,1976年畜生”的字样,在被广泛报道后,该文件被更正为“张伟,男,1976年出生。”

  去年3月,哔哩哔哩(下称“B站”)在港交所披露了多份文件。在披露的“公司资料”中,文件第一页将“本公司”名称误写为“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公司资料表英文版中,也将公司名称误写成“Baidu.Inc”。随后,B站更改了上述错误,将名称更改为“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

  更正错误容易,公司形象一旦受损,想恢复绝非易事。

  纵观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乌龙”事件,可谓怪象频现、五花八门。翻查诸多案例,公司大多将公告差错归结为“工作失误、工作人员疏忽”等原因,但究其根本,反映出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环节的草率和不尽责。诸如上述的错别字等低级错误,审核人员进行复核则完全可以避免。若上市公司们对频频发生的乌龙公告事件一笑了之,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05-19 邦德股份 838171 7
  • 05-18 云从科技 688327 15.37
  • 05-17 菲菱科思 301191 72
  • 05-17 必易微 688045 55.1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