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出访服饰生产商探访:总部藏在不起眼小巷

2013年04月01日 00:00  北京青年报 
毛继鸿(左)和马可仍是事业上的亲密伙伴毛继鸿(左)和马可仍是事业上的亲密伙伴

  本报记者广州小巷探访例外公司总部———

  “几天前,在天赐良机面前,源自广州的中国本土服饰‘例外’官方微博,终于承认彭丽媛教授部分出访服装出自‘例外’与‘无用’。”

  一时间,“例外”和“无用”的关注度极速提升,“例外”的官方网站甚至一度出现拥堵。各种机会、赞许蜂拥而至,同时伴随其中的也有对品牌的分歧和质疑点。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这家略带神秘感的公司,究竟藏身何处,样貌何许?极速蹿红之下,它又有着哪些变化?记者日前飞赴广州,实地探访了“例外”总部,看到了这家极速成名公司的“状态写真”。

  “例外”总部藏在深巷

  广州江南大道南的晓园路,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口。一条不过六七米宽的小马路,两旁遮阴的小树被雨水淋着,绿色浓厚,让小巷更显安静。

  小巷两侧是一栋接一栋的五六层高的老式居民楼。沿着小巷往里,右手的一边大都开着一些日用杂货的小铺,左手的一侧则是雕着壁画的水泥墙或者铁栏杆,将居民楼与马路分隔开来。走了几百米,还没有看到有工厂或者写字间的迹象,记者怀疑自己走错了,一位保洁大爷正好路过,听说要找“例外服装厂”,大爷迟疑了一下说,“哦,有个搞服装的,一直往前,走到头就是了。”

  果然,在小巷的尽头,右侧人行道边“站着”的一个罗马女石膏像首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家小门脸的墙边,两个蓝色的木制集装箱里堆满了货品,显然这是一家公司了(后来知道这些是旁边一家模特公司的所属),沿着集装箱再往前看,墙上九个一米多高的英文字母,EXCEPTION,每一个字母都是180度左右反转的镜像,正是“例外”服装品牌的英文LOGO,LOGO的前沿,两扇很普通的玻璃门,再没有别的公司招牌,但,“例外”公司的总部,就是这里了。

  “例外”火了,员工忙了

  早上八点。距离这里的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值夜班的师傅已经把两扇玻璃大门打开,给人的感觉是带点“小清新”的798一隅。艺术感加工厂感的办公区,伴着法语的背景音乐。

  八点半,不时有一两个员工走进来,他们走到前台左角处,一边按指纹机签到,一边跟值班师傅和前台小姐互道“早上好”。记者从“例外”员工与客户的交流中,能够感受到这间公司当下的状态:“这两天太忙了,你也知道尤其最近,又是订货会,又是新方案讨论,真是没有时间,不好意思啊。”

  一位前来应聘的小姑娘告诉记者,她们是学服装设计,看到“例外”在网上的招聘信息,找来这里的,“现在‘例外’有名了,估计招人会更苛刻,特意挑个早点的时间,希望给公司留个好印象。”

  接到几百家媒体采访申请

  记者随后表明身份,表示希望见到公司的老总及公关部门工作人员。一位工作人员听了直接小声说,这两天不可能的,不要等了。

  “例外”品牌管理中心谭小姐告诉记者,采访的申请会向毛继鸿汇报,但目前为止,关于彭教授随习主席出访时选用部分“例外”品牌服装和手包的事情,“例外”创始人毛继鸿还不接受媒体采访,所有的信息还是以27日中午“例外”官方微博的几点公告为准。

  谭小姐表示,公司已经接到几百家媒体的采访申请,“但毛总都没有答应”。有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毛继鸿平时就是在这里办公。但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官方公告挂网的那天都有记者来过,有的直接往里闯,“把‘老人家’都‘吓到’了,没有办法在这里办公,所以已经有几天没有见到毛总来这边办公室了。”

  谭小姐说,“‘例外’一贯的风格是比较低调,如果毛总和设计师马小姐有需要进一步表达的,不排除公司会主动及时通知媒体。”

  “彭丽媛定制”马可设计团队酝酿数月

  “例外”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彭教授所穿的“例外”定制的服装,是以“例外”两大创始人之一,马可为主设计师的设计制作团队,酝酿数月之久的精心之作。

  28日,马可的“无用”品牌官方网站声明,再次确认了“无用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马可为彭丽媛女士此次出访四国提供了部分服装服饰的设计,并由‘无用’和‘例外’生产技术人员分工制作。”那么“例外”和“无用”设计团队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群,主设计师马可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有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晓园路11号就是“例外”公司的总部,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都在这里,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例外”的设计团队,却不在这里。值班的老师傅表示不方便回答公司的其他办公地址:“公司不让说,不要让我们为难吧。”

  记者探访了网上出现的一些线索,包括广州大道南、信义会馆等几处“例外”的设计工作室所在地,但都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神秘工作室。有其他同行告诉记者,在创意园旁边的一处例外所属地,但记者前往发现该地已经是仓库,并没有见到预期中的“例外”设计团队。

  海宁皮衣公司谈合作被拒

  广州状态公司(“例外”)的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创立于1996年的公司,目前的年营业额已过10亿元,主要从事服饰、家居及文化生活等用品的设计及销售等。那么,此次“彭丽媛定制”受到全国瞩目之后,对“例外”的销售是否带来新的影响?

  “例外”的相关人员表示,由于他们的销售是按月统计,所以目前还看不到3月具体的销量数字。专卖店的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店里的销量很平稳,但是来店里咨询“彭丽媛定制”的顾客明显多了,尤其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新顾客,相对以前明显增加。

  在“例外”总部门口,记者遇到了一位长时间不肯离去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海宁一家皮衣加工厂来谈合作的:“我们老板指定要我来找‘例外’谈,结果他们表示目前不能接待。”

  “‘例外’在我印象里一直还是不错的,这次第一夫人出访服装选用‘例外’的事情披露以后,肯定是算国内一线大牌了,所以我们老板特别看重跟‘例外’谈合作的事。可偏偏这次我从深圳广州一圈走下来,好几家大品牌里,在这里是吃到的唯一一个闭门羹,他们也太牛了吧。”小伙子叹了口气。“也许来谈合作的太多了吧。其实我们家也很厉害,跟我们合作的都是些大品牌,小品牌没实力,也做不起我们这种高级皮衣的。不管怎么说,现在‘例外’火了,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说。

  摄影/本报记者 任笑元

  记者追访

  “彭丽媛Style”带热本土定制

  “彭丽媛Style”也引发了人们对本土定制服装的关注。“无用”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不接受一般客户的服装定制。不过,有服装业人士向记者介绍,高级成衣定制概念来自国外,一些意大利品牌已经在国内开展这一业务多年,但因为价格高昂一直很小众低调。一家高级服装定制店店员告诉记者,近期的生意好了很多:“最近有很多人到店里来咨询,都像是第一次来定制服装,或许是受到了‘第一夫人’的影响吧。”记者致电有“中国高级成衣定制第一家”之称的红都集团的客服部门,该公司表示,红都在毛呢等材质的面料及制作方面有传统优势,以西装为例,目前的价位从3000多元到1万多元不等,均可选择,制衣周期大约在15天左右。除了红都这样的“老牌子”,像马艳丽这样的国内设计师也提供高级成衣定制服务。

  相关专家表示,彭丽媛选择本土品牌,客观上对国内消费者穿着本土品牌的导向作用明显,对国内设计师品牌也是很好的鼓舞和提升。

  另外,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定制品牌有一定优势。本土设计师更了解中国人的体型特征和穿着要求,更容易设计出中国人喜欢的产品。

  延伸阅读

  洪晃眼中的“例外”与“无用”

  出版人、设计师洪晃日前向外界披露了她所知道的“例外”和“无用”:

  ◎铺天盖地关于“中国第一夫人”和中国设计品牌“例外”的消息把我雷醒了。“第一夫人”为中国设计师作出的瞬间市场效益是我十年经营的好几倍。而且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第一夫人”穿“例外”高级定制是件好事,不仅对“例外”是好事,对所有中国设计师都是好事情,对我这个做点中国设计小买卖的小商人更是好事,因为从此,质疑中国设计的声音就会少很多。

  ◎毕业的时候,有不少服装公司给他们发出聘书,但是他俩在恋爱中一起决定不去应聘,而是要创建自己的品牌,表达自己原创的服装理念。毛回忆说,例外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在广州花园饭店对面的一个小店里租了“一根杆”,买卖是这么一点一点做起来的,缺钱了就去给酒店设计制服,一直埋头苦干,从未想过要一步登天。

  ◎毛继鸿的战略的确和其他设计师品牌不一样,他一直意识到在中国要积极地与政府合作,比如他参加了各种官方协会并任职,他的重点一直在内地。而其他独立设计师几乎更在意海外的行业协会和时装秀。

  ◎“无用”是“例外”的升级版或纯艺术版,商业成分比“例外”要少。但是我今年看见的“例外”高级定制和“无用”的风格差得更远了。“无用”最初是马可的纯艺术、纯试验性品牌。我们今天看见的“例外”高级定制和“无用”的风格差得更远了。

  马可隐身在珠海

  “马可,是这次彭丽媛出访部分定制服装的主设计师。1994年,23岁的她以《秦俑》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保持着金奖选手最年轻纪录。自“彭丽媛定制”服装设计师的身份曝光后,马可一直对外界保持着距离。记者通过“无用”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马可近几天一直“躲”在“无用”的大本营珠海。”

  未随彭丽媛出访?

  2006年,马可创立了自己的公益品牌“无用”。但是马可并未把“无用”开在自己和毛继鸿一起创业的城市广州,而是选择了珠海作为“无用”的注册地点。由于马可一直未露面,有猜测说马可有可能作为设计师随彭丽媛出访。不过,“无用”的工作人员昨天告诉记者,马可这几天人在珠海,只是担心被“堵”,所以一直没有来公司上班。工作人员强调,马可不接受采访。正如时尚名人洪晃日前在博客中所言:(2008年奥运会前,)“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马可,她是不接受采访的,她的名言是:你吃鸡蛋非得见老母鸡吗?”

  “例外”招牌上仍有“马可”

  毛继鸿和马可虽然已经离婚,但不管是此次“彭丽媛定制”还是“例外”成衣都能看到两人在事业上仍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广州农林下路79号是“例外”最早的一家专卖店。记者看到高高的“例外”店名招牌右下角,用略小一号字体,署着“马可”的字样。

  店员告诉记者:“我们展示的货品每周都会调换,展示的数量要保持在不拥挤的美观程度。”记者询问是否有跟“彭丽媛Style”类似或者一个系列的款式,店员表示,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但是以前有过类似的款式,比如彭教授这次随行出访时穿的那件浅咖色的长款外衫,以前成衣系列里有类似的版型,但现在因为换季的原因,都没有货了。从专卖店的成衣看,“例外”成衣的风格似乎与马可本人的设计理念更为契合。天然材质、非对称设计,东方式的文艺女青年范儿。

  不仅因“有用”而有价值

  2007年,著名导演贾樟柯拍了一部纪录片,叫《无用》,那部片子的主角正是马可,毛继鸿是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之一。在那部片子里,马可谈到她对品牌的理解,“那时的中国没有自己的品牌可言,主要是出卖劳动力密集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创造性得到认可,”她表示难以接受这样的情况,“衣服是否一定要这么肤浅,如果不能通过服装传递更本质的内涵,那么我做事就毫无意义。”

  她介绍了“例外”品牌的由来:“状态公司是1996年成立的,例外是我们的第一个品牌。对于大众化的、千篇一律的东西,我觉得没有意思。甚至有点气愤地想,作为设计师,我一定要做个不一样的东西,一定是让它很‘例外’。” 马可也介绍了“无用”两字的由来,“是否有用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与未来的价值常常不同,我们因为太过于注重眼前的有用经常忽略了未来的价值,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我喜欢‘无用’,所以才能赋予它新的价值。”

  在马可2008年的一个作品系列,采用了“奢侈的清贫”为题目。有媒体援引她当时对这个名字的解释时说,“她试图重新演绎奢侈,即与西方‘物质化奢侈’全然不同的东方‘精神化奢侈’,如认为时间、人心等更为宝贵。”

  彭丽媛和马可缘于春晚

  根据洪晃的说法,彭丽媛四五年前就是“例外”的大客户。电视人区志航上周五在博客中透露: “(2002年岁末的一天,)彭丽媛与马可一见如故。原来,彭丽媛已经喜爱‘例外’多年,不断亮相春晚的她希望在2003春晚能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想让马可为她量身设计春晚服饰。”“2003年春晚彭丽媛演唱《世纪春雨》,穿的就是颠覆以往的‘例外’定制。”

  大商集团的一位副总告诉记者,“过去这些年,当一些本土品牌还在只顾业绩和销售,看到哪款流行、哪款好卖,就做什么,不惜抄袭和翻版的时候,‘例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设计,发展自己的风格,将品牌定位在高端、文艺,现在看来,这样的坚持是正确的。”

  本版文/本报广州特派记者 任笑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2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
  • 体育中超-鲁能2-0富力登榜首 申花2-2辽宁
  • 娱乐策划-张国荣十年祭:你的十年扰了浮生
  • 财经多地出台国五条细则未涉及20%个税
  • 科技马云:中国企业不缺创新缺管理思想
  • 博客李银河:面对芝麻人生 国人为何如此焦虑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55岁励志退休矿工卖掉房子读清华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金岩石:温州房价大跌意味着什么
  • 张庭宾:土地流转会引发社会动荡吗
  • 罗天昊:张国荣投胎的经济学问题
  • 叶檀:京沪房地产细则直通税收改革
  • 徐斌:两大集体癫狂主宰中国经济未来
  • 海宁: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 姚树洁:李克强治房比温家宝略高一筹
  • 陶冬:美股创新高 日银谋变阵
  • 成思危:在教育事业上要舍得花钱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