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重组
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重组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详情]

国资委网站|2018年01月31日  15:14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 央企降至97家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 央企降至97家

作为央企,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重组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详情]

一财网|2018年01月31日  15:36
中核科技: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重组不会对公司产生影响
中核科技: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重组不会对公司产生影响

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31日  16:04

中国核电新格局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中核董事长王寿君曾对媒体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并不长,就已修成正果。[详情]

界面|2018年01月31日  15:48
国务院已批准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核电将迎新三角格局
国务院已批准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核电将迎新三角格局

从历史积淀、规模体量和产业板块看,中核集团是核电行业公认的“老大哥”。而过去十几年,随着中广核发展壮大、国家电投诞生,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电集团为“三足鼎立”。[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1月24日  20:57
两大核电集团迎来新的一二把手 巨头重组话题重燃
两大核电集团迎来新的一二把手 巨头重组话题重燃

“现在核电集团面临着用电调峰和融资方面的压力,如果能够与常规电集团进行合并,就可以发挥核电的优越性,而且在融资等各方面都很方便。”[详情]

一财网|2018年01月02日  19:39

央企频频重组,意欲何为?

央企整合有增减 两家核企有望减法先行
央企整合有增减 两家核企有望减法先行

央企重组整合更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握工作重点。[详情]

证券日报 |2018年01月26日  00:38
国资委将推进煤炭等五大领域央企重组
国资委将推进煤炭等五大领域央企重组

今年将着力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进一步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详情]

中国证券网|2018年01月17日  09:10
国资委:有央企对子企业整合不到位 存同业竞争等问题
国资委:有央企对子企业整合不到位 存同业竞争等问题

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详情]

国资委网站|2018年01月11日  18:33
中核集团:以重组为契机建设具全球竞争力核工业企业
新华社 | 2018年02月01日 19:22
中核中核建重组 核电产业迎新三角格局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2月01日 06:31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中核 未来3年核电有望提速建设
证券日报 | 2018年02月01日 04:51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核电产业正式形成三足鼎立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核电产业正式形成三足鼎立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中核建整体转入中核 ■本报记者 杜雨萌 2018年央企首例重组案例于昨日正式落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中央企业数量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点评说,这是核电央企沿产业链上下游重组整合的典型案例,也是能源行业整合重组的第三例。总的来看,虽然这三例重组整合各有特色,但相同点均为做大做强主业,减少无效竞争。具体来看,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重组整合重在打造发电结构的多元化,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是煤电一体化的典型,而中核与中核建两家企业则为业务互补。 “中核建整体划转并入中核,将打通核电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核电产业的集中度,提升合并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计,合并后的‘新中核’将在有效整合两家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吴琦表示。 据了解,中核拥有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而中核建是我国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家队”,代表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 此前,在中国核电行业,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央企,分别中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原中电投。但在2015年,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后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也是核电行业完成的首例央企整合。至此,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详情]

证券日报 | 2018年02月01日 04:46
中核建划入中核集团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中核建划入中核集团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央企重组再添一例 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核建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重组后国资委监管央企户数减至97家 新京报讯 (记者任娇)1月31日,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或“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或“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合并最终敲定。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上述两大核电集团的合并传闻由来已久。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核科技”,000777.SZ)发布公告称,获悉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至此,中核与中核建合并一事从传闻转入实际操作层面。 1月31日,中国核建(60161.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核建集团与中核集团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其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集团是中国核能行业的“巨无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中国企业。 中核建为“核电建设王牌军”,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主业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和中核集团一样,中核建集团也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2017年,中国核建在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158位。 在核电工程建造领域,中核建集团具有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经验,曾承担我国压水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重水堆等多种不同堆型核电站的建造,并将核电建造能力拓展到民用和工业领域。 核电产业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去年以来,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整合加快,其中,2017年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等3组7家央企实施了重组。此次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后,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户数调整至97家。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有3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二者重组,旗下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中核建旗下的中国核建在前期发行首期超短期融资券时指出,国内核电核岛建设竞争进入适度竞争阶段,但核岛建设对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及施工经验方面设有严格标准,加之我国不断强化核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短期内中核建依然在核岛部分建筑市场保有绝对竞争力。 二者去年业绩均有上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累计商运发电量100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1%。中核建1月初发布的2017年主要经营情况显示,新签合同额85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7%,其中,其中核电工程8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跌43%,军工工程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647.8%。 银河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我国核电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业内专家表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中核集团与中核建两大集团打了多年的“配合”,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重组完成后,核电产业将迎来中核集团、中广核及国家核电形成的“新三角”格局。 ■ 观点 央企重组将出现更多同行业合并 2018年,央企改革的主要路径可能依然是合并重组。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介绍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时曾介绍,结构调整的亮点还有加大了央企之间的重组整合力度,中央企业的户数调整到98家,而且重组整合的方式和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横向联合、产业链整合、专业化重组,我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央企重组的第一大出发点就是,做大做强全球竞争力一流的企业。核电和高铁一样是中国的一块品牌,核电走出去,在世界增强竞争力,是关键的一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第二个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搭建我们的品牌,当前需要一系列的举动,如南车北车合并之后,将我们的优势企业聚集增强竞争力。第三个是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合并,将成为一个趋势。” 李锦进一步分析,“下一步将出现一系列的这样类型的合并,建设部门和生产部门是上下游链条的组合,是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未来的重组中还会出现投资、建设、生产等全要素合并的模式。” “2018年,我们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速度和高质量并驱发展,做大规模是基础,同一行业要素的聚集是做大的基本途径,这将会是2018年重组的一个重要模式。”李锦说。[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2月01日 02:37
中核建划入中核19年前是一家 仅中广核未涉重组之事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2月01日 00:38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专家:未来核电还有重组可能
经济参考报 | 2018年02月01日 00:31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

  “新中核”来啦 国资委今日的混改通气会有实锤落地 今天(1月31日)下午,国企领域两大重磅消息触动资本市场神经。 No.1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此次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重组是能源央企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 至此,国资委监管央企个数将缩减至97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1月31日中国核建走势图 No.2 国资委召开混改通气会通报混改进展 国资委通气会中表示:截至2017年底,已经确定了3批共50家试点企业。前两批共19家,目前7户已经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新设公司等工作,引入各类投资者40多家、资本超过900亿元。2017年底新确定了第三批试点企业,包括10户中央企业和21户地方国有企业,目前企业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2017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 国资委称,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稳妥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同时,将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引资本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机制。 “新中核”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根据国资委消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即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 实际上,两家企业的重组在资本市场早已有迹可寻。 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发布公告称,于3月17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发来的通知,获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筹划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也早已埋下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集团担任总经理。 中信建投认为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重组,核电两大集团强强联合,并实现业务重组,完成了核电从设计、建造、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使中核业务走向多元化。两大企业强强联合,行业话语权增加。中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机组17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而中核建具备华龙一号、AP1000、EPR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现有核电领域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装机规模、研发实力、拳头产品将大大增加,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争格局,“新中核”在行业内话语权将增加。两大核电联合,将核电技术从二代、三代、四代堆上实现国内最强联合,并逐步引领我国核电走向海外市场。 房地产、建筑等五行业混合程度高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下午的通气会中表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三大特点: 从企业类别看,商业一类企业(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程度最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73.6%,商业二类企业(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62.6%,公益类企业最低,占比为31.1%。 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建筑、建材、通信、矿业等5个行业企业混合程度较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88.3%、86.3%、78.3%、77.9%和76.8%。 从企业层级看,层级越低混合程度越高,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有中国联通(港股00762)、上海贝尔和华录集团3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为22.5%,从二级子企业往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并逐级提高,四级以下子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实现混合。 从试点企业来看,中国联通的混改正加速落地。1月31日,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在北京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打造中国大型企业“公开、透明、阳光、高效”资产交易平台。中国联通作为第一家注册入驻阿里拍卖平台的中央企业,将借助该平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存量资源盘活能力提升的目标。此次合作是中国联通完成混改以来,后台支撑线与混改战略投资者开展的首项重大业务合作。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以联通为代表的混改初步完成突破的势头,预计今年国企混改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整体上由“怎样混”转向“怎样改”阶段,展现出混改范围更大更广、战略投资更活跃、试点引领更突出以及混改运营机制更成熟的局面。今年将选择具备条件的央企推进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2018年,或将增添一级公司层面的新案例。[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2018年01月31日 22:50
中国核建控股股东与中核集团重组
中国证券网 | 2018年01月31日 21:24
国资委:中央企业将继续拓展混改的广度和深度
新华社 | 2018年01月31日 20:50
中核集团:以重组为契机建设具全球竞争力核工业企业
中核集团:以重组为契机建设具全球竞争力核工业企业

  中核集团:以重组为契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工业企业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高敬、安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宣告“合体”,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中核集团相关负责人1日表示,将以两家集团重组为契机,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核工业企业。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性产业。这位负责人表示,在我国核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两家集团重组的重大决策,将有利于加大我国核工业资源力量整合力度,实现业务互补、优势互补,优化核工业结构布局,促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集成两家集团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核工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也有利于统筹发展我国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提升核电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核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他说,将以两家集团重组为契机,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核工业企业,为建设核工业强国提供战略支撑。中核集团将统筹做好重组后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重组后集团的战略定位、业务布局和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好资产、业务、机构、人员、管理等方面整合融合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深入推进重组融合,释放重组红利,切实实现“ 1+1>2 ”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中核集团于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成员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是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核建设集团于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成员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是目前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是一家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工程建设的企业集团。(完)[详情]

中核中核建重组 核电产业迎新三角格局
中核中核建重组 核电产业迎新三角格局

  中核、中核建重组 核电产业迎“新三角”格局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全泽源 国资委网站1月31日披露,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合并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由此将迎来“新三角”格局,即新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两家央企合并此前已有铺垫。2017年3月8日,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首次对媒体透露了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意向,并表示双方就像是“谈恋爱”,可能闪婚,也可能是十年爱情长跑。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公告称,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随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东方锆业等也相继公布了该消息。 实际上,两家集团本是“同根生”。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5家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分家”后,中核集团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中核建集团的主业逐渐明确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 在过去近20年发展中,两大集团除主业之外的业务领域都得到了很大拓展。“重组之后,整个盘子更大、产业链更齐全、多元化发展延伸的领域更多,属于真正的强强联合。”业内人士认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两大集团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中国目前是核电大国而非核电强国,产业链还存在薄弱环节,但建造能力却是世界一流。一家核电企业既有设计研发,又有建造施工、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能力,全世界目前也找不出几家。 业内人士还认为,在核电“走出去”方面,两大集团已经合作建成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重组后,新集团“走出去”主打核电技术不仅有华龙一号,还多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双剑合璧”出海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详情]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中核 未来3年核电有望提速建设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中核 未来3年核电有望提速建设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中核 核电行业迎来三大巨无霸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以下简称中核建集团)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1月31日晚间,中国核建发布公告显示,控股股东中核建集团与中核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上述重组事宜目前不涉及中国核建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不会对中国核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待重组完成后,中国核建实控人变为中核集团。 与此同时,中核科技也发布公告称,中核集团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行业再迎巨无霸 据了解,中核集团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此外,中核建集团坚持“以核为本、两业并重、适度多元”的发展方针,即以核军工、核电建设、核能利用为立足之本,承担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拓宽核技术应用领域;同步发展工程建设服务业务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业务;选择与主业相关的领域进行适度拓展。 实际上,早在2010年12月21日,在推进实施主营业务重组改制上市的战略布局下,中核建集团联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承担集团公司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业务的大型控股子公司。 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合并,可以说是强强联合,核电行业将再迎巨无霸。这也是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神华与国电合并后,行业第三起央企重组的案例。 未来3年核电有望提速建设 需要一提的是,我国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中核、中广核以及原中电投。 2015年,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为国家电投,随着中核和中核建的合并,核电行业将形成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的局面。 需要一提的是,国资委在研究部署2018年的重点任务时强调,2018 年要继续在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要加大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 去年,有消息称,国电投和华能集团正在就重组一事展开接触。 对于潜在的中国电力行业重组大潮,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称:“大戏在后头,静观其变。” 业内认为,中核和中核建在2018年初就实施重组,可以说是拉开了今年央企重组的序幕。 而随着三大巨无霸的形成,我国核电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8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155万千瓦。 开源证券据此估算, 尚有3000万千瓦左右装机缺口,未来三年预计每年开工6台至10台。在之前两年核电的审批开工相对较慢,那么未来3年核电有望放开审批,并提速建设。[详情]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核电产业正式形成三足鼎立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核电产业正式形成三足鼎立

  2018年首例央企重组敲定 中核建整体转入中核 ■本报记者 杜雨萌 2018年央企首例重组案例于昨日正式落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中央企业数量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点评说,这是核电央企沿产业链上下游重组整合的典型案例,也是能源行业整合重组的第三例。总的来看,虽然这三例重组整合各有特色,但相同点均为做大做强主业,减少无效竞争。具体来看,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重组整合重在打造发电结构的多元化,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是煤电一体化的典型,而中核与中核建两家企业则为业务互补。 “中核建整体划转并入中核,将打通核电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核电产业的集中度,提升合并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计,合并后的‘新中核’将在有效整合两家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吴琦表示。 据了解,中核拥有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而中核建是我国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家队”,代表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 此前,在中国核电行业,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央企,分别中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原中电投。但在2015年,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后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也是核电行业完成的首例央企整合。至此,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详情]

中核建划入中核集团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中核建划入中核集团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央企重组再添一例 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核建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重组后国资委监管央企户数减至97家 新京报讯 (记者任娇)1月31日,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或“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或“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合并最终敲定。 两者前身均为“中核工业总公司” 上述两大核电集团的合并传闻由来已久。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核科技”,000777.SZ)发布公告称,获悉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至此,中核与中核建合并一事从传闻转入实际操作层面。 1月31日,中国核建(60161.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核建集团与中核集团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其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集团是中国核能行业的“巨无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中国企业。 中核建为“核电建设王牌军”,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主业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和中核集团一样,中核建集团也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2017年,中国核建在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158位。 在核电工程建造领域,中核建集团具有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经验,曾承担我国压水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重水堆等多种不同堆型核电站的建造,并将核电建造能力拓展到民用和工业领域。 核电产业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去年以来,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整合加快,其中,2017年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等3组7家央企实施了重组。此次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后,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户数调整至97家。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有3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二者重组,旗下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中核建旗下的中国核建在前期发行首期超短期融资券时指出,国内核电核岛建设竞争进入适度竞争阶段,但核岛建设对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及施工经验方面设有严格标准,加之我国不断强化核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短期内中核建依然在核岛部分建筑市场保有绝对竞争力。 二者去年业绩均有上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累计商运发电量100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1%。中核建1月初发布的2017年主要经营情况显示,新签合同额85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7%,其中,其中核电工程8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跌43%,军工工程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647.8%。 银河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我国核电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业内专家表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中核集团与中核建两大集团打了多年的“配合”,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重组完成后,核电产业将迎来中核集团、中广核及国家核电形成的“新三角”格局。 ■ 观点 央企重组将出现更多同行业合并 2018年,央企改革的主要路径可能依然是合并重组。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介绍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时曾介绍,结构调整的亮点还有加大了央企之间的重组整合力度,中央企业的户数调整到98家,而且重组整合的方式和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横向联合、产业链整合、专业化重组,我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央企重组的第一大出发点就是,做大做强全球竞争力一流的企业。核电和高铁一样是中国的一块品牌,核电走出去,在世界增强竞争力,是关键的一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第二个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搭建我们的品牌,当前需要一系列的举动,如南车北车合并之后,将我们的优势企业聚集增强竞争力。第三个是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合并,将成为一个趋势。” 李锦进一步分析,“下一步将出现一系列的这样类型的合并,建设部门和生产部门是上下游链条的组合,是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未来的重组中还会出现投资、建设、生产等全要素合并的模式。” “2018年,我们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速度和高质量并驱发展,做大规模是基础,同一行业要素的聚集是做大的基本途径,这将会是2018年重组的一个重要模式。”李锦说。[详情]

中核建划入中核19年前是一家 仅中广核未涉重组之事
中核建划入中核19年前是一家 仅中广核未涉重组之事

  中核建划入中核 核电“三足鼎立”局面再坐实 每经记者 欧阳凯 每经编辑 张海妮 2018年1月31日,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官方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核建集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核与中核建合并,新集团将形成核电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模式,产业链更为完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距离双方公布重组消息仅有十个月左右时间。此前,中核集团前董事长王寿君就曾对外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如今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不到一年便“修成正果”。 19年前双方本是“一家” 与此同时,中核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建(601611,SH)、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SZ)等也纷纷发布公告。 中国核建称,控股股东重组事宜目前不涉及本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待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为中核集团,国务院国资委作为最终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曾经都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中核总公司拆分为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其中,中核集团承接了中核总公司大部分产业,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中核建集团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当时双方拆分主要原因就是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一位核电工程师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原来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国企都要求不能保持垄断地位,相互之间得有竞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曾经的中核总公司太庞大了,涵盖采购、设计、研发、施工,甚至民建都大量涉及。 另一位核电央企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再次合并不同以往背景,当初拆分是想在国内形成适度的竞争,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现在央企重组大潮已经形成,合并是想形成更强大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国电集团、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不同的是,此次中核建和中核重组中,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在核电业内人士看来,这主要在于双方体量相差悬殊,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则仅有16家成员单位。 仅剩中广核未涉重组之事 鉴于核事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核电项目的控股股东实行准入制度,对安全、经验、资金、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在内的三家央企,上报其控股的核电项目时才有可能获批,因此,该三家公司被认为事实上拥有“核电牌照”,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电集团为“三足鼎立”。 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已投运的37台核电机组中,全部由中核和中广核两家集团控股,三家企业权益装机在已投运机组中的比例为71.1%,其中中广核40.7%、中核21.7%、国家电投8.7%;在建机组中的比例为71.0%,其中中广核30.3%、中核21.5%、国电投19.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后,也意味着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将迎来更强劲的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核电央企中,目前仅有中广核未涉及重组事宜。[详情]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专家:未来核电还有重组可能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专家:未来核电还有重组可能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打响国企改革新年首炮 1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央企变更公告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企业,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是能源行业中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重组,央企数量缩减至97家。 而这只是今年国企重组的首炮。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明确,2018年要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加快业务、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企业文化的全面整合融合,放大重组效能。 据了解,与其他行业不同,核电行业运营资质门槛高,业主数量对产业格局和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近年来包括华能、大唐等发电集团,以及中核建,都在积极争取核电运营“牌照”。但到目前,投资运营“牌照”的持有者,仍然仅限于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家。此次中核和中核建重组,核电行业将形成新“三角”格局。“中核是全产业链覆盖的,中核建是专业性的,专门负责建造,之前两者就有一些合作,合并后对中核建来说是好消息,资源上会有适当的整合,竞争力会有所提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未来核电还有重组可能,这对整个行业是好事。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37台,在建核电机组19台。核电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四,发电量超过日本,进入全球前三名,在建核电机组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根据《中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远期来看,徐玉明预计2030年中国核电的装机规模将翻一番,2050年则翻两番到150GW,发电量占比接近全球平均值11%。 而从全球来看,核电也有着发展的机遇。世界核协会中国区负责人Francois Morin介绍说,全球有45个国家正在积极考虑开发核能项目,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1000GW核电装机容量,能够占到总发电量的25%。其中,2016年至2040年间除了中国以外,核电增长幅度最高的地区来自于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平均增幅均超过100%,这些地区的核电技术和基础设施均较薄弱,增长的潜力就被放大。除了新建项目外,全球300个在役核电站需要在设计年限到时进行相关改造,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这一需求同样提供了强大市场空间。[详情]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

  “新中核”来啦 国资委今日的混改通气会有实锤落地 今天(1月31日)下午,国企领域两大重磅消息触动资本市场神经。 No.1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单落锤 此次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重组是能源央企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 至此,国资委监管央企个数将缩减至97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1月31日中国核建走势图 No.2 国资委召开混改通气会通报混改进展 国资委通气会中表示:截至2017年底,已经确定了3批共50家试点企业。前两批共19家,目前7户已经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新设公司等工作,引入各类投资者40多家、资本超过900亿元。2017年底新确定了第三批试点企业,包括10户中央企业和21户地方国有企业,目前企业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2017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 国资委称,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稳妥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同时,将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引资本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机制。 “新中核”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根据国资委消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即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 实际上,两家企业的重组在资本市场早已有迹可寻。 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发布公告称,于3月17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发来的通知,获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筹划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也早已埋下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集团担任总经理。 中信建投认为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重组,核电两大集团强强联合,并实现业务重组,完成了核电从设计、建造、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使中核业务走向多元化。两大企业强强联合,行业话语权增加。中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机组17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而中核建具备华龙一号、AP1000、EPR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现有核电领域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装机规模、研发实力、拳头产品将大大增加,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争格局,“新中核”在行业内话语权将增加。两大核电联合,将核电技术从二代、三代、四代堆上实现国内最强联合,并逐步引领我国核电走向海外市场。 房地产、建筑等五行业混合程度高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下午的通气会中表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三大特点: 从企业类别看,商业一类企业(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程度最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73.6%,商业二类企业(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62.6%,公益类企业最低,占比为31.1%。 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建筑、建材、通信、矿业等5个行业企业混合程度较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88.3%、86.3%、78.3%、77.9%和76.8%。 从企业层级看,层级越低混合程度越高,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有中国联通(港股00762)、上海贝尔和华录集团3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为22.5%,从二级子企业往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并逐级提高,四级以下子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实现混合。 从试点企业来看,中国联通的混改正加速落地。1月31日,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在北京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打造中国大型企业“公开、透明、阳光、高效”资产交易平台。中国联通作为第一家注册入驻阿里拍卖平台的中央企业,将借助该平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存量资源盘活能力提升的目标。此次合作是中国联通完成混改以来,后台支撑线与混改战略投资者开展的首项重大业务合作。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以联通为代表的混改初步完成突破的势头,预计今年国企混改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整体上由“怎样混”转向“怎样改”阶段,展现出混改范围更大更广、战略投资更活跃、试点引领更突出以及混改运营机制更成熟的局面。今年将选择具备条件的央企推进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2018年,或将增添一级公司层面的新案例。[详情]

中国核建控股股东与中核集团重组
中国核建控股股东与中核集团重组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孔子元)中国核建31日晚间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控股股东中核建集团与中核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上述重组事宜目前不涉及本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本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详情]

国资委:中央企业将继续拓展混改的广度和深度
国资委:中央企业将继续拓展混改的广度和深度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王希)我国中央企业在产权层面已与社会资本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混合,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央企各级子企业实现了混合所有制,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改革,拓展混改的广度和深度。 这是记者在31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国资委产权局副局长郜志宇在会上介绍,根据央企产权登记数据,2013年至2016年央企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由65.7%提高至68.9%。初步统计,去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 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建筑、建材、通信、矿业等5个行业企业混合程度较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88.3%、86.3%、78.3%、77.9%和76.8%。 目前,上市公司成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2012年至2017年6月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从378户增加到390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整个中央企业的63.7%、60.8%、61.1%、84.8%。 “从实践经验看,混改要成功各类资本必须同向同心同力,操作中产权平等保护、治理同股同权、过程公开透明尤为关键。”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 他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下一步混改要在拓展广度上发力,例如提升混改层级,探索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也要在七大重点领域50家混改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同时,拓展混改深度更加重要,比如要引入非公资本积极股东,进一步推动企业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完)[详情]

中核科技: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重组不会对公司产生影响
中核科技: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重组不会对公司产生影响

  中核科技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中核集团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上述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详情]

快讯:中核与中核建获批实施重组 中核国际大涨6%
快讯:中核与中核建获批实施重组 中核国际大涨6%

  新浪港股讯 在港交所上市的中核国际一度涨逾6%,消息面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详情]

中国核建:实控人将变为中核集团
中国核建:实控人将变为中核集团

   【中国核建:实控人将变为中核集团】中国核建公告,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详情]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自此,98家央企缩减至97家。 张慧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在公布筹划重组事宜的消息不到一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就非常迅速地完成了合并。 1月31日,国资委官网公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这是继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后,能源行业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自此,98家央企由此缩减至97家。 2017年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SZ)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天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核建(601611.SH)也公布了该消息。 中核董事长王寿君曾对媒体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并不长,就已修成正果。 这两家公司原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多位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不意外。两家企业业务互补,重组难度相对较小,重组后的中核竞争能力将大为加强,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竞争。 中核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中核建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中核建在中国核电施工工程市场上,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承担了中国大陆和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资源和能力。 截至2017年6月底,中核建已承担了6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正在承建的核电项目包括红沿河、阳江、台山、防城港、福清、田湾、三门、海阳、石岛湾以及巴基斯坦恰希玛、卡拉奇等11个项目共23台机组,是世界上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企业。 鉴于中核和中核建的体量相差悬殊,此前,业内也多认为,中核建业务将被直接并入中核。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仅有16家成员单位。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国家主管部门也做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担任总经理。 此前,在中国核电行业,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中核、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以及原中电投。 2015年,中国核电行业完成第一次整合。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称国家电投)。国核技成为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国核电领域,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可以预见,中核建和中核合并后,中广核和国家电投将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详情]

中国核建:与中核实施重组获批 实控人变为中核集团
中国核建:与中核实施重组获批 实控人变为中核集团

  新浪财经讯 1月31日消息,中国核建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事项获得批准;待重组完成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详情]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 千龙网北京1月31日讯  据中核集团官网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详情]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 央企降至97家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 央企降至97家

  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获批,央企降至97家 据国资委1月31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重组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详情]

中核、中核建实施重组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入中核
中核、中核建实施重组 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入中核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详情]

中核与中核建确认重组 旗下上市公司及概念股或受益
中核与中核建确认重组 旗下上市公司及概念股或受益

  新浪财经讯 1月31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若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重组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即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 从核电技术研发实力看,中核集团旗下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等主要研发单位,自主研发设计ACP系列核电品牌。 中核集团是中国核能行业的巨无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中国企业。 而中核建是我国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家队”,代表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并拥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授权设立的全球唯一一家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 申万宏源指出,三门核电1号机组和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于2018年1月4日召开首次装料工作专家会,大概率于2018年投产。预计随着三门1号机组并网发电及“华龙一号”机组的顺利建设,核电年内有望放开审批。按照《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中国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8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155万千瓦。据此估算尚有30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缺口,未来三年预计每年开工6-10台。 申万宏源看好核电运营领域的中国核电、中广核电力,核电建设龙头中国核建,核电设备细分子领域龙头台海核电、中核科技、江苏神通、浙富控股、纽威股份,核岛主设备制造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核级材料供应商东方锆业,铀资源垄断者中广核矿业、中核国际,有望在后处理领域取得突破的应流股份。 银河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我国核电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推荐中国核电,作为三大运营商中唯一在A股上市的标的,稀缺性凸显,储备项目丰富,成长性可期。另外,建议关注核岛设备供应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海陆重工、纽威股份等。 民生证券表示,以国内现有核电建设能力,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建设6~8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高峰期将有40台机组同时在建,万亿投资市场即将开启。推荐:台海核电、江苏神通、日机密封;建议关注:应流股份。[详情]

中核与中核建获批实施重组 关注港股核电概念股(股)
中核与中核建获批实施重组 关注港股核电概念股(股)

  新浪港股讯 1月31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中信建投发表研报表示,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装机规模、 研发实力、拳头产品将大大增加,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 争格局,“新中核”在行业内话语权将增加。 中核与中核建重组,业务走向多元化 中核拥有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 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 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 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而中核建是我国核工业产业建设的“国 家队”,具有三十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经验,代表了我国 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中核与中核建重组,核电两大集团强 强联合,并实现业务重组,完成了核电从设计、建造、研发等完 整的产业链,使中核业务走向多元化。 两大企业强强联合,行业话语权增加 中核拥有在运核电机组 17 台,在建核电机组 8 台;而中核建具 备华龙一号、AP1000、EPR 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现有核电中核、 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装机规模、 研发实力、拳头产品将大大增加,重塑了三家业主组成的产业竞 争格局,“新中核”在行业内话语权将增加。 “新中核”核电技术优势更加明显 中核建主营业务在核能利用、水力发电等方面,也是我国自主四 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海外唯一建设的单位。中核建近年来力推 高温气冷堆和一体化壳式供热堆产业化,积极从“承建方”向“业 主”转型。中核目前在运在建、拟建的民用反应堆技术包括二代 和三代压水堆、重水堆、海陆小型堆、快堆、池式低温供热堆。 两大核电联合,将核电技术从二代、三代、四代堆上实现国内最 强联合,并逐步将我国核电走向海外市场。 在核电发展的新浪潮下,相关设备供应商将从中受益,中核国际(02302)、中广核电力(01816)、上海电气(02727)和哈尔滨电气(01133)。 中广核电力(01816) 中广核电力为目前全球唯一单一经营核电的上市公司。旗下阳江核电作为国内最大的在建核电项目之一,在1、2、3号机组已实现商业运营且业绩良好之后,又迎来了新的进展。4号机组在1月8日首次并网发电成功,5、6号机组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 可以看出,中广核正在不断推进核电建设,据了解,“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广核电力全年有5台机组投入商运。 德银也给予正面的看法,认为中广核电力风险回报有改善,现价相当于市盈增长率0.7倍,估值具吸引,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7港元。 中核国际(02302) 中核国际(02302)是中核集团的成员。中核集团是中国唯一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有独资企业。而中核国际的主要任务是寻求及拓展海外铀资源,发展勘探矿产物业,及参与铀资源贸易。 据智通财经了解,中核国际目前的业绩正在逐步改善,该集团预期2016年年度的亏损较上年同期的亏损大幅减少。 上海电气(0272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具有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提供现代装备综合服务的优势,主导产品包含1000MW级核电机组。 据智通财经了解,该公司2016年前9个月的收入同比微跌0.8%,而股东净利则同比回落6.8%,期内,毛利率同比升0.9%至20.7%,而净利率则同比回落0.2%至3.2%。国泰君安表示,业绩符合预期,维持“收集”的评级及4.20 港币的目标价。 哈尔滨电气(01133) 哈尔滨电气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煤电、水电、核电、气电以及电站工程总承包等为主导。 在2016年的上半年中,业绩表现抢眼。按中国会计准则,该集团营业收入出现149.76亿人民币,按年增加23.4%。纯利1.3亿元人民币,增长35.7%。鉴于此,国泰君安直接上调目标价至3.50港元,相当于16.2倍 2017年市盈率或0.3倍2017年市净率。[详情]

核电将迎"新三角":国务院已批准中核与中核建重组
核电将迎

  中国网财经1月31日讯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此次中核与中核建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核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三角”格局。 [详情]

央企整合持续推进 中核与中核建传重组官方尚未公布
央企整合持续推进 中核与中核建传重组官方尚未公布

  证券时报记者 曹桢 1月25日,A股核电板块呈现活跃态势,盘中中核科技快速拉升8%以上,收盘时保持涨停;中国核建大涨5%以上,收盘涨幅达2.03%;东方锆业、浙能电力、沃尔核材、应流股份等个股也跟风走强。其中,浙能电力、东方锆业盘中涨幅超3%,中广核技、应流股份等盘中上涨2%以上。 消息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将实施重组。但截至记者发稿,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尚未公布这一消息。 作为央企,若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重组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 从核电技术研发实力看,中核集团旗下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等主要研发单位,自主研发设计ACP系列核电品牌。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即东方锆业、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 市场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7年3月17日,中核科技发布公告称,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合并一事正从传闻转入实际操作层面,中国“神核”将诞生。 中核集团是中国核能行业的巨无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中国企业。 此外,中核建公司为“核电建设王牌军”,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主业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 随着核电规模化发展,核电运营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中核建在核电工程,尤其核岛建筑领域原有的垄断地位面临着被打破的风险。中核建旗下中国核建前期发行首期超短期融资券时指出,国内核电核岛建设竞争进入适度竞争阶段,但核岛建设对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及施工经验方面设有严格标准,加之我国不断强化核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短期内中核建依然在核岛部分建筑市场保有绝对竞争力。 银河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我国核电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有业内专家表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中核集团与中核建两大集团打了多年的“配合”,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详情]

小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