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那么什么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呢?国家为何要划定这条线?这条线对深圳市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如今又为何要撤销?[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1月16日  07:36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实际意义已不存在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实际意义已不存在

“进口特区的物品不存在免关税问题,特区内外政策基本一致。因此,特区管理线存在的实际意义已不复存在。”厉有为当时就指出,由此造成的交通堵塞且不说,单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阻碍。[详情]

新京报|2018年01月16日  01:48

解读

解读:国务院同意撤销的深圳特区管理线究竟是什么
解读:国务院同意撤销的深圳特区管理线究竟是什么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5日  17:58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这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积极信号。”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经济观察网分析道,此举有利于粤港澳加强融合,有利于深圳辐射内地,使得深圳和广东进入融合发展的阶段。[详情]

经济观察网|2018年01月15日  21:06
深圳撤销管理线解读:实际早已拆除 只是国家层面认可
深圳撤销管理线解读:实际早已拆除 只是国家层面认可

相关人士表示:早在2010年,经国家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就已扩大到深圳全市,政策上的管理线实际上早已拆除。这次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可能只是拆除物理上的管理线,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对周边楼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15日  18:40

市场影响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会影响哪些股票呢?(表)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会影响哪些股票呢?(表)

新浪财经讯 1月15日消息,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1月15日  17:49
商务部谈“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优化投资环境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01月18日 13:24
深圳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 湾区经济加速推进一体化
新华网 | 2018年01月17日 17:33
光明日报:撤销特区管理线 致敬改革四十年
中国政府网 | 2018年01月17日 08:17
深圳前副市长:二线关外仍有很多传统工厂 存落后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01月17日 05:36
评论: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撤了一道心墙
新京报 | 2018年01月17日 01:56
深圳撤销“二线关”:改革开放无远弗届 不留死角
澎湃新闻 | 2018年01月16日 13:06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进特区一体化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进特区一体化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设立30余年,深圳“二线”功成身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6月5日,深圳二线关南头检查站。南都记者 胡可 摄 在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时,作为改革开放重要见证的深圳“二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昨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发布《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的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意味着自深圳特区扩至全市、二线关查验设施拆除之后,深圳原特区内外不再有物理阻隔。 国务院在给广东省的批复中指出,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此外,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历史 1985年交付使用 曾发挥重要作用 俗称“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建于1982年6月。当时的背景是,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当时只占深圳全市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特区,就在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这道管理线将深圳分为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外。1985年3月,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东起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 当时建设特区管理线,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便于特区外引内联,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便于在特区内实施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管理线投入使用后,内地居民来深圳特区,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办理一定手续即可,而香港居民进入深圳特区,手续得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生活日用品可获得减免进口税。普遍观点认为,当时特区管理线的启用,在促进深圳经济特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保持特区内良好的社会治安,保证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存废 撤销“二线”呼声存在多年 可以说,特区管理线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风云历史,而作为一个时代和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它的命运和使命也随之变化。 目前可以查询的资料显示,至少在1998年,关于“二线”的存废已经产生争议。当年,深圳市政协委员郁万钧、陈锡添在市“两会”递交提案,建议重新审议“二线”存在的必要性,权衡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案认为,“二线”对特区的屏障作用变成了城市发展的锁链和阻碍,主张将“二线”后移,只在通往东莞、惠州等交通要道设卡检查,不设围网,放宽《边防证》的发放,请求中央审议撤销“二线”,部队调防。 进入到新世纪,伴随着各界对深圳发展的反思和审视,被视作特区发展牵绊的“二线”存废之争也逐渐热烈,撤销“二线”的呼吁此起彼伏,这些呼声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阻碍。”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曾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二线关不但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还成为深圳继续向前发展的羁绊,是该撤的时候了。 2002年6月,国务院组成了由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组成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认为,深圳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这一问题。目前,特区内外税收政策没有什么差别,海关税一样、国税一样、地税一样。国家并没有什么特殊优惠政策对特区内外倾斜,因此,不会制约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暂不能撤,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香港回归后,要继续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减轻一线的压力,二线是最好的屏障。 2002年底至2003年初,公安部、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市有关部门再次组成了二线问题专题调研组,引起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再次明确深圳二线边防管理问题维持政策不变。 呼声日隆之时,“二线”仍岿然不动。直到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市,不再分为特区内外。不过,虽然特区扩大,特区管理线仍被暂时保留,按照当时国务院批复,今后视发展需要,由广东省有关部门提出特区管理线处理办法,按程序报批。 撤销 更多是象征意义 “这是一个迟到了7年的事情,深圳特区2010年就扩大到了全市,当时的管理线就应该取消。”深圳地产评论员朱文策认为,这些年来,特区管理线事实上已不存在。 2013年,6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呼吁尽快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否则特区一体化如鲠在喉。 在特区管理线正式撤销前,2015年6月,将“二线”串联成线的16个“二线关”查验设施,陆续被拆除,由于“二线关”占据原特区内外连接的重要节点,其查验设施对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二线关”查验设施的拆除,被视作意义重大。 而对于此次批复特区管理线撤销,普遍观点认为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更多是追认,主要是释放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尽快构建统一市场的信号。”朱文策认为。 “这对深圳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张育彪,是2013年联名提交建议的6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他告诉南都记者,看到撤销特区管理线的消息后,心里还是有些激动,“因为自己参与并见证了历史”。 张育彪认为,尽管自2015年6月后“二线”已经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但它的存在却始终让原关内关外形成心理上的隔阂,也影响城市的景观。尽管对市民的实际生活影响不大,特区管理线也不符合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定位。“特区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这一天虽然来得稍晚了一些,但也是一个圆满的结果。”张育彪说。 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办事处,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三不管地带”———“二线插花地”问题,批准于2003年10月挂牌成立的。对于特区管理线,清水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华生再熟悉不过了。“以前特区管理线周边形成的真空地带,是城市管理的盲区,形成不少乱搭乱建,插花地划归罗湖管辖之后,清水河街道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整治。”王华生称,比如在草埔西的布吉小关口边防线附近有些非法占地,章輋村进行了拆除;再如小坑工业区位于铁丝网外面,以前没人管,后来街道拆除了一批违法乱搭建。 “目前管理线早已名存实亡,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只有少数地方,比如红岗路,还有一些铁丝网,金湖路往北都没有了。”王华生介绍,红岗路的管理线在草丛里面,对市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除非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从公园上山,修建道路需要拆除铁丝网,不然拆除与否关系不大,还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 不过,王华生认为,管理线撤销也能带来不少好处,一方面是特区一体化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到位了,对边防线区域的管理也可以更加规范。另一方面,拆除管理线还能释放出一部分土地,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用于开发建设,对于土地空间紧缺的罗湖区来说也是很好的资源。 未来 深圳万亿推进特区一体化 在“二线”撤销时,深圳的特区一体化目前也已进入攻坚阶段。 据了解,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自2010年7月1日开始扩大到全市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已先后实施三轮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特区一体化颇多进展。 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三轮攻坚行动计划,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公共安全等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继续加大政策、资源、人才向原特区外倾斜力度,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全面清除特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环境保护和管理体制等的一体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促进全市均衡发展。 作为实施攻坚计划的抓手和载体,深圳还提出了包括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城市安全等领域的268个配套重点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向原特区外投资累计超过8899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70%。这个比例在深圳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提高到80%以上。 经过全力推进,目前原特区外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设施欠账得到了有效弥补,原特区外地区产业布局、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也得到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孙天明 郭锐川 冯少文[详情]

新浪综合 | 2018年01月16日 09:35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专题: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荐阅读: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将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涨知识|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条什么线?撤销了会怎样? 南方+客户端“珠三角观察 ” 春雷炸响! 1月15日傍晚,“中国政府网”宣布了一个大新闻: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这意味在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存在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成为历史。 本次批复指出,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会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希望深圳全市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那么什么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呢?国家为何要划定这条线?这条线对深圳市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如今又为何要撤销?对于这一切疑问,观察君为你一一道来。 “二线关”的前半生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歌词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就是当年的“关内”。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同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正式起航,当时的特区面积只有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的福田、南山、罗湖、盐田四区的面积。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为了便于管理,从1982年6月开始在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修建“特区管理线”(二线)。 1985年3月“深圳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铁丝网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深圳户籍人口进入深圳特区时,要查验有无办理边防证。 随着深圳的发展,特区内外的划分,让深圳面临发展不平衡和“一市两法”的问题。 所谓“一市两法”,是指“深圳经济特区”有立法权,但所立法规只能在特区内使用,无法在深圳特区外使用。 2005年,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舞台,人们只需凭身份证即可进入特区。 2010年5月,中央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从当年7月1日开始,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扩容为1997平方公里。 2014年7月,深圳特区检查站的所有官兵被分流到其他边防单位。至此,深圳“二线”这道特区管理线不复存在,只留下关口的建筑和车检通道、安全岛、岗亭等设施。 为何要撤销“二线关”? 观察君记忆中,去深圳是件很隆重的事。 2001年,在深圳的亲戚提前帮我办理了边防证,挂号信上赫然印着单位xx海关缉私局字样……收获了不少异样的目光。 犹记得当年从上海到广州用学生证坐火车的费用,竟然比从广州到深圳的和谐号便宜。80元巨资,让当年穷学生感叹特区消费之贵! 特区内摩天大楼,深南大道树荫如盖,道路上行驶着一水的豪车。特区外则暴露了一个新兴城市建设的忙乱和嘈杂。 事实上,“二线关”的铁丝网不仅仅是特区内外的物理界定,更成为了深圳交通的肠梗塞,还带来了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难题。 长期以来,伴随着“二线关”,带来的是人们内心的坚固的“心理关”。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还是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软件,关内关外存在不少的差距。提到龙华、宝安等名字,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默默地为其加上“关外”的前缀。 1998年深圳“两会”期间,首次出现了建议撤销“二线关”的声音。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炮轰“二线关”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几千万元。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二线关依然未撤使特区一体化的进程受到极大阻碍。 2015年6月,深圳南头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首先开拆,撕开了“二线关”的口子。后续16个二线关的拆除,让“二线关”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随着原特区内外的经济差异减少,地铁路线的延伸,生活圈的融合,公共服务的逐步一体化,人们心中的“二线关”亦在慢慢消解,隔阂终将消弭。 撤了会怎样? 1985年“二线关”建成启用,实行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线关”逐渐成为特区一体化融合的瓶颈。 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深圳面临的土地困扰最为明显。撤销“二线关”,可以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一改原关内是现代化都市、原关外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市治理困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原关外地区这些年加快发展,早已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创新高地。如今成长于原关外的华为,成为中国创新的代表。位于原关外大鹏新区的生物谷,更入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之一。激发深圳创新势能,无疑需要加快特区一体化布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源地,深圳肩负的使命任务,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而从395.8平方公里的原特区面积,扩容到1951.8平方公里。五倍地理空间的扩容,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五倍的城市影响力。 如今在深圳前海,5年来从多方面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累计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达47.4%,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143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单个团队融资额最高达7亿元,为香港大学生提供超过1500个实习岗位,接待近2万名香港学生交流学习。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资背景企业8146家,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成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标志性区域。 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深圳将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标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旧金山、东京、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对照全球各领域最好水平谋划推动工作,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打造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 就在报告出炉第二天,国务院发布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的深圳,再次站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曾经的关外龙岗区、宝安区、坪山新区……大特区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原标题为《 再见“二线关”,你好新深圳!丨珠三角观察》》)[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01月16日 07:36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设立30余年后,被称为“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成为历史。 图为经过改造后的原二线关——深圳梅林关(2017年7月26日摄)。[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 | 2018年01月16日 06:11
深圳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曾见证深圳改革开放
深圳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曾见证深圳改革开放

  􀲔2015年,正在拆除的南头关。 􀲓广州日报记者在20多年前去深圳特区时,办理的“边防证”。 􀲕2010年,尚未拆除的梅林关。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大洋网-广州日报 蒋偲 198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俗称“二线”。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明确表示,为促进深圳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至此,这道已经使用了近36年的“二线”真正走入历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偲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国务院批复同意 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于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提起这道“二线”,那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边防证”。1986年2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的一部地方法规——《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内地人员,须持写明‘前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或《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 2008年1月1日,使用了22年的边防证正式停止办理。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二线”分隔特区内外的职能成为历史。2015年6月,深圳16个“二线关”关口综合改善工程正式启动,“二线关”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以管理线撤销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而且,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至此,“二线关”和“边防证”,这些深圳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海关回顾: 办“边防证”不易 “当时想办一个‘边防证’,难度远远高于现在办护照。”曾参与筹建“二线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办理一个进入深圳的边防证,要经过单位政审、派出所核查、公安局办证三个程序。如果没有单位就更难了,需要街道居委会审查,申请手续非常复杂。 该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二线关”设立后,深圳的货物运出关口时要缴纳一定的税费。由于价格差异,深圳周边地区的“自行车队”小商贩经常出现在关口。遇到海关工作人员检查,这些小商贩就骑着自行车“捉迷藏”。 对于管理线撤销或北移的问题,2000年6月,国务院曾组成由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但在彼时,特区内外税收政策已相同。 市民故事: 边防证过期被遣返 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建成,标志着深圳进入两地三证时代(特区内、特区外,深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和“边防证”)。早些年,来深圳时办边防通行证、找到工作后办暂住证、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后设法调入深圳户口,办理带有T字标志的特区身份证,是每一个深圳移民人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时至今日,围绕着“边防证”“二线关”周围的那些故事早已走进了历史深处,但对许多早期来到深圳的人们而言,这关乎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拿着边防通行证排长龙进关口,忘带证件的被带到樟木头,这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提起“二线关”和“边防证”,许多年纪稍大一点的深圳人以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前几年来过深圳的外地人,都有说不完的回忆。“我第一次来深圳,是来出差的。”家住深圳福田区的蒋方仁,今年已62岁了,来深圳已经快30年了,对“二线关”非常熟悉。 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为了来深圳,办理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当时办理边防证非常严格,从乡里到县里最少要盖四五个公章,另外还要查办证人的档案,必须没有犯过错误。我那时来深圳出差,从老家湖南岳阳坐火车过来,大概坐了16个多小时。一般是火车开到东莞樟木头时会在车上检查‘边防证’。因此到了‘二线关’时,并不需要再下车检查。” 据蒋方仁介绍,当时他的表弟来深圳之后,因为边防证过期,又没有办理暂住证,被查到之后还被遣返回老家了。 深圳政协委员: 打造“特区二线”景点 多年来,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呼吁拆除二线关。2015年,深圳全面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随着16个关口岗亭全部拆除,二线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昨日开幕的深圳政协会议预提案中,又有政协代表提出了与二线关有关的提案。这份预提号编号为18417的提案名为《关于保留“特区二线”局部设施 打造特区历史旅游线路的建议》。 提案人欧阳祥山表示,深圳“特区二线”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设立的“经济特区”边境管理区域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因此他提议,恢复“特区二线”遗迹,唤回深圳人对“特区二线”的记忆,并将“特区二线”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十年前曾徒步行走了2/3的“二线关”。他表示,“国家当年花1亿多元修建这条长长的铁丝网,在环保、安防等多个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对于昨日发布的消息,他认为,“二线关撤销与否对于如今的深圳城市发展来说已经没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详情]

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18年01月16日 04:10
商务部谈“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优化投资环境
商务部谈“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优化投资环境

  中新网1月18日电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引发关注。谈及此事对粤港澳投资经济发展的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今日表示,这将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便利香港居民赴粤投资。 商务部今天举行例行发布会。有记者问,1月15号国务院批复了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的管理线,这会对粤港澳投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高峰表示,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管理线的撤销将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便利香港居民赴粤投资。 高峰透露,商务部正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的经贸互利合作。比如,商务部在研究CEPA项下对港澳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广东先行先试;会同有关部门,完成CEPA升级工作,推动三地之间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货物、资金、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积极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发挥在粤港澳经贸合作中的支点功能,打造粤港澳发展的新引擎。 高峰称,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推进三地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深化经济融合,为港澳下一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详情]

深圳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 湾区经济加速推进一体化
深圳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 湾区经济加速推进一体化

  新华社深圳1月17日电 题:深圳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 湾区经济加速推进一体化 新华社记者孙飞 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条被称为“二线”的管理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更多积极信号。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为便于管理,1982年,在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线将深圳分为特区内与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非深圳户籍人员需办理“边防证”,接受广东边防官兵检查后方可通过。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区管理线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特区对外实行的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既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也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二线”产生的“关内”“关外”之分,却形成了深圳“一市两法”的两重世界:特区内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特区外则是非城非村的大工地。 一些深圳市民去关外办事,交通往往令人头痛。去的时候,关内的“红的”(红色出租车)师傅不熟悉关外的路况;回来的时候,“绿的”(绿色出租车)又不能进关内,必须打车到关口换上“红的”。这些“红的”“绿的”目前正在被新能源出租车所取代。 2010年,国务院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深圳全市,这直接加快了特区内外一体化的速度。深圳经济特区的面积也由罗湖、福田、南山和盐田四区共3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等在内的近2000平方公里,深圳正式进入“大特区”时代,原特区关内关外发展差距开始不断缩小。不过,已有的特区管理线暂时保留,不再新设。这意味着政策上的分界线已撤,形式上的障碍仍然存在。 由于相关物理设施依然存在,不仅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更成为深圳交通的“肠梗塞”,还带来了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难题。 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深圳市委全会近期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目标任务。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肩负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探路的使命。从特区建设,到撤销“二线关”,到“全球城市”定位,中国开始摒弃“政策洼地”,核心是打造“制度高地”,释放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积极信号。[详情]

光明日报:撤销特区管理线 致敬改革四十年
光明日报:撤销特区管理线 致敬改革四十年

  来源: 光明日报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存在了36年后,这条标志线被正式撤销。对已经深度融入世界、引领发展潮流的中国而言,这更像是用一种颇具象征意义的方式向改革先行者致敬。 从当年架起高2.8米、全长84.6公里的铁丝网,圈出一片改革试验区,到数以万计的探路人涌入这块充满希望的处女地;从拿着“边防证”才能进入,到手持身份证即可进入,有形的铁丝网渐渐消失,无形的改革试验不断扩大,变革悄然进行,最终写就了风起云涌的当代史。 路是人走出来的。回首改革开放艰辛历程,恰似一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山水巨卷,改革者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改变中国和中国人命运的康庄大道,找到了中国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山水之上,尽显闯关精神。40年前的那个寒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序幕。当年,习仲勋同志在广东面对“中英街”两侧强烈对比和“大逃港”严峻现实,下定决心把广东经济搞上去,开启创办“特区”改革试验。回望改革跨越的重要关口,“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从新做法突破旧观念到新思想开启新时代,40年敢于啃硬骨、涉险滩的坚定跋涉,锻造出改革者闯关夺隘、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 山水之中,蕴含克难智慧。开路架桥,最考验谋略。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先富起来的少数人引起许多人不满,怎么办?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不争论”“争取时间干”,为改革破局开路创造了条件。今天,既要突破原有不合理制度,又不能越过法律红线,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的课题。“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法治思维,有“立”有“破”,给出解决之道。近年来,中央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协调处理法律规定和改革探索的关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调整自贸区法律法规,自贸区成为“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新的改革试验田。鼓励基层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了规律,找对了路径,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引来“中国赢了”的世界赞叹。 山水之间,涌动实干伟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世纪80年代初,这句诞生于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口号,如浩荡春风席卷全国,成为当年实干热潮的生动写照。从几亿农民包产到户到几千万农民工外出打工,从乡镇企业的简陋车间到货柜穿梭的无人码头,从经济特区破冰试水到自贸区试点方兴未艾再到设立雄安新区,改革重塑着中国的经济社会版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出360个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项改革举措,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我们靠实干赶上时代,走在时间前面,更要用实干创造未来,做时代的弄潮儿。 改革“四十而不惑”,一山放过一山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新时代精彩的改革故事仍在继续。(作者:正与)[详情]

深圳前副市长:二线关外仍有很多传统工厂 存落后产能
深圳前副市长:二线关外仍有很多传统工厂 存落后产能

  深圳“二线关”退出历史 特区一体化迎来加速期 本报记者 王帆 深圳报道 设立了30余年的深圳“二线关”正式成为历史。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指出,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深圳各方人士都在关注具体的影响。有房产中介称,这对关外的楼市是重大利好;有市民则称,关外出租车“绿的”终于可以与关内“红的”享受同等待遇。 事实上,早在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就已经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96平方公里,增加约5倍。 深圳已出台了三个推进一体化建设的“三年计划”。最新一轮的《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进一步加大政策、资源等向原特区外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快提升原特区外地区城市建设软硬件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深圳特区一体化。 此次象征意义更大的国务院批复,更多是对特区一体化身份的“追认”,某种程度上给深圳打了一剂强心针,有望推动特区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 “二线关”分隔的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设立。1982年,为了便于管理,特区内和特区外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这样一道管理线,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 在一些非户籍深圳人的记忆里,那时去深圳特区需要办理边防证,过关需要接受检查。管理线也将深圳“一分为二”,曾经有一种说法:关内是欧洲,关外是非洲。这形象地反映出原特区内外发展的巨大差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到的一份资料显示,2006年7月1日,深圳提升过一次最低工资标准,关内从原来的690元提高至810元,关外则从原来的580提高至700元;直到2010年,深圳才将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统一调整为每月1100元。 早在1992年,深圳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和同意,曾向国务院转报了《深圳市扩大特区范围改变宝安县体制问题的请示》。国务院同意了深圳市撤县建区的请示,但对于扩大特区范围的请示,做了“目前不宜考虑”的批复。 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但表示“暂时保留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不再新设”。 时任深圳主政官员在2010年提出,特区外的开发水平、开发密度、开发潜力跟特区内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落差,依然需要花若干年的精力、财力、物力,强力推进特区外的规划、建设等各方面工作。 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深圳人根深蒂固的关内、关外概念区分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隔阂仍然某种程度地存在。一位滴滴车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般只会在关内拉客人,到了关外,感觉像是离开了深圳。 此次批复指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对实际工作而言,撤销管理线最直接的影响是“二线关”两侧和关口的土地整合,尽管释放的空间并不太大,但有利于规划和交通的统一协调。 特区一体化任重道远 在诸多观察人士看来,深圳早已启动了特区一体化进程,但要真正实现一体化,仍然任重道远。 自2010年起,特区一体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整个“十二五”期间,深圳向原特区外投资累计超过8899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70%。 《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包括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城市安全等领域共268个配套重点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元,这比2010-2012年的首个三年实施计划的投资额翻了近两倍。 郑宇劼表示,原特区内面积只有深圳全域总面积的不到20%,但在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了持续三十几年的投入,即便现在相同的资金投入到关外,原特区内外的差距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这种差距直接影响着深圳空间资源的利用。广为人知的是,深圳正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困境。曾有深圳官方声音提出,一些居住需求正在向东莞、惠州等地溢出,公共服务设施也应该按照适用的标准去配置,达到区域高度协同、共同繁荣发展。 但一位本地经济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当前的深圳而言,缩小关内、关外的差距或许更能够取得直接的效果。 截至2016年,深圳的地铁运营里程为285公里,共8条线路,但关外的坪山区、大鹏新区、光明新区等区域仍未有地铁覆盖。为了弥补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深圳正在大力补课,提出到2020年,全市地铁里程达到433公里。 另一方面,特区经济一体化体现在产业的统筹与协同。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曾撰文指出,深圳向服务业转型,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不要低端制造业,要高端制造业。即便关内连高端制造业也不能承载,但关外还有足够的土地来承载高端制造业。 早在1994年,厉有为任深圳市委书记时,下决心停止登记“三来一补”加工业,推动深圳经济转型。 这在当时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后来,深圳政府对政策进行了修正,原政策只在特区内实行,这也成为后来特区外产业升级任务沉重的一大原因。 深圳市前副市长唐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正处在领先产业与落后产能并存的状态,现在到关外去看,仍然有很多传统工厂,这导致前面跑得越快,后面可能掉得越远,并且因为大量占据土地而拉升深圳的成本,“未来的发展,需要全市整体效率、水平的提高”。[详情]

评论: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撤了一道心墙
评论: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撤了一道心墙

  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撤了一道心墙 □刘晓忠(资深金融从业者) 取消特区管理线,也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全新期。 1月15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至此运行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条被民间称为“二线关”的特区管理线,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深圳大鹏湾背仔角到南头安乐村的一条全长达84.6公里的管理线。该线把整个深圳划分成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两块。 特区管理线划定后,1983年国务院批准沿管理线设置布吉、南头、沙湾、白芒、盐田坳、背仔角6个检查站(后发展为16个检查站),163个武警执勤岗楼,对进入特区的人员进行证件、护照和签证实施检查。 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特区管理线是必要的。一方面,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设立不仅可以激励特区人发挥敢想、敢干和敢试的精神,为内地的改革发展探索经验,而且可以将深圳特区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通过特区管理线降到最低,因此,特区管理线类似于改革开放初的防火墙;另一方面,为了激励特区人为中国的改革试验探索出一条血路,当时国务院授予了深圳经济特区部分立法权,以从立法上提高特区制度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赋予特区制度能动性,进而在深圳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市两法”现象。 不过,随着2005年,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完成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2010年中央批准深圳特区扩大版图的申请,以及2014年深圳特区检查站所有官兵分流到其他边防单位,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取消是水到渠成的。 正如国务院在相关批复中指出的,取消管理线有助于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建设施,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施更高质量的城市化。 同时,当前撤掉的不仅是“二线关”,更是全面改革攻坚的心墙。取消特区管理线也预示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成功的推广,改革进入了全面攻关阶段。 进一步讲,如果把特区改革看作是增量改革的话,那么现在中国改革正在步入存量改革的全面攻关期。取消特区管理线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全新期。 当然,心墙的撤除,意味着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应殷鉴深圳特区改革的成功经验。 首先,当前的改革发展不仅仅是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更要营造一个勇于改革的场景,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培育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敢闯敢干的改革闯将。深圳之所以能在五个经济特区中脱颖而出,就是靠其聚集了一批袁庚式的改革闯将,尊重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活学活用中央给予的制度优势。 其次,在制度上营造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制度场域,以及允许试错容错的经济社会包容机制。唯有在制度建设上面,构建起透明性担保和防护性保障的制度体系,科学合理地厘清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有效边界,用制度激活经济社会潜存的活力,新时期中国的改革才能更具象、更鲜活。 总之,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也是中国将近40年的改革经验化为一种清晰行为共识的成年礼。[详情]

深圳撤销“二线关”:改革开放无远弗届 不留死角
深圳撤销“二线关”:改革开放无远弗届 不留死角

  深观察|深圳撤销“二线关”:改革开放无远弗届、不留死角 澎湃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批复要求当地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消息甫出,一片喝彩。至此,这道全长84.6公里、由2.8米高铁丝网和沿途巡逻公路构成的特区管理线(即“二线关”),彻底完成了历史使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此举无疑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向国内外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改革开放无远弗届,就该不留死角。  “二线”成为历史,记忆却不会抹去。特区风雨沧桑近40年来,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会留下“过关”的特殊记忆。早在1988年,25岁的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带着80元“巨款”,南下深圳。因没有边防证,潘石屹花了50元找“蛇头”带路,从深圳“二线关”铁丝网里钻进特区,开始了创业第一步。  在改革蹒跚迈步的时代,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私人记忆。这些现在看来不无喜感的记忆,本身也是波澜壮阔改革史的一部分。  事实上,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撤销“二线关”的声音从未停息。1998年,深圳市政协委员郁万钧、陈锡添首次提案,建议重新审视“二线”存在的必要性。2003年,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也指出,“二线关”已成深圳继续发展的羁绊,该撤了。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特区实现关内外一体化,但仍保留特区管理线。直至2014年7月,边检撤出,“二线关”名存实亡。 纵向地看,从1982年6月设立到现在撤销,存续36年的“二线关”,呈现一个步步后撤的脉络。几乎每一次民意表达,都会引发层层涟漪,并最终形成撤关的共识。这也表明,从初始的“屏障”,到后来的“锁链”,时势在变化,环境在变化,相应制度体系的变革也要跟上,任何盲目与僵化,非但不可能产生正向效应,反而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而从深圳的实际看,经历了40年高速发展,当下的特区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扰,比如用地紧张的矛盾、关内关外发展严重不均衡的问题等等。对于一个有着“世界城市”雄心,旨在打造全球城市版图中“璀璨明珠”的大深圳而言,显然不应该依然存在关内关外“两副面孔”,关内是现代化大都市,关外是杂乱无序的城乡接合部……  撤销“二线关”之后,以往的阻隔、限制、壁垒,自然统统消失。潮起大鹏湾,南风将更加浩荡,城市公共服务也将走向真正的均衡与一体化。 当然,推动深圳特区一体化布局,除了拆除物理意义上的“二线关”之外,还要从根本上解放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特别是要撤销心理上、思想上的“二线关”,一切不适应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大胆革除。  这其中,不仅要普遍提升注入关外的交通、住房、教育、卫生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要致力于创造创新,提升城市品质,即如国务院批复所言,“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让深圳再次站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详情]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进特区一体化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进特区一体化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设立30余年,深圳“二线”功成身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6月5日,深圳二线关南头检查站。南都记者 胡可 摄 在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时,作为改革开放重要见证的深圳“二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昨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发布《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的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意味着自深圳特区扩至全市、二线关查验设施拆除之后,深圳原特区内外不再有物理阻隔。 国务院在给广东省的批复中指出,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此外,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历史 1985年交付使用 曾发挥重要作用 俗称“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建于1982年6月。当时的背景是,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当时只占深圳全市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特区,就在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这道管理线将深圳分为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外。1985年3月,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东起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 当时建设特区管理线,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便于特区外引内联,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便于在特区内实施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管理线投入使用后,内地居民来深圳特区,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办理一定手续即可,而香港居民进入深圳特区,手续得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生活日用品可获得减免进口税。普遍观点认为,当时特区管理线的启用,在促进深圳经济特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保持特区内良好的社会治安,保证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存废 撤销“二线”呼声存在多年 可以说,特区管理线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风云历史,而作为一个时代和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它的命运和使命也随之变化。 目前可以查询的资料显示,至少在1998年,关于“二线”的存废已经产生争议。当年,深圳市政协委员郁万钧、陈锡添在市“两会”递交提案,建议重新审议“二线”存在的必要性,权衡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案认为,“二线”对特区的屏障作用变成了城市发展的锁链和阻碍,主张将“二线”后移,只在通往东莞、惠州等交通要道设卡检查,不设围网,放宽《边防证》的发放,请求中央审议撤销“二线”,部队调防。 进入到新世纪,伴随着各界对深圳发展的反思和审视,被视作特区发展牵绊的“二线”存废之争也逐渐热烈,撤销“二线”的呼吁此起彼伏,这些呼声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阻碍。”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曾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二线关不但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还成为深圳继续向前发展的羁绊,是该撤的时候了。 2002年6月,国务院组成了由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组成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认为,深圳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这一问题。目前,特区内外税收政策没有什么差别,海关税一样、国税一样、地税一样。国家并没有什么特殊优惠政策对特区内外倾斜,因此,不会制约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暂不能撤,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香港回归后,要继续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减轻一线的压力,二线是最好的屏障。 2002年底至2003年初,公安部、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市有关部门再次组成了二线问题专题调研组,引起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再次明确深圳二线边防管理问题维持政策不变。 呼声日隆之时,“二线”仍岿然不动。直到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市,不再分为特区内外。不过,虽然特区扩大,特区管理线仍被暂时保留,按照当时国务院批复,今后视发展需要,由广东省有关部门提出特区管理线处理办法,按程序报批。 撤销 更多是象征意义 “这是一个迟到了7年的事情,深圳特区2010年就扩大到了全市,当时的管理线就应该取消。”深圳地产评论员朱文策认为,这些年来,特区管理线事实上已不存在。 2013年,6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呼吁尽快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否则特区一体化如鲠在喉。 在特区管理线正式撤销前,2015年6月,将“二线”串联成线的16个“二线关”查验设施,陆续被拆除,由于“二线关”占据原特区内外连接的重要节点,其查验设施对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二线关”查验设施的拆除,被视作意义重大。 而对于此次批复特区管理线撤销,普遍观点认为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更多是追认,主要是释放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尽快构建统一市场的信号。”朱文策认为。 “这对深圳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张育彪,是2013年联名提交建议的6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他告诉南都记者,看到撤销特区管理线的消息后,心里还是有些激动,“因为自己参与并见证了历史”。 张育彪认为,尽管自2015年6月后“二线”已经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但它的存在却始终让原关内关外形成心理上的隔阂,也影响城市的景观。尽管对市民的实际生活影响不大,特区管理线也不符合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定位。“特区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这一天虽然来得稍晚了一些,但也是一个圆满的结果。”张育彪说。 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办事处,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三不管地带”———“二线插花地”问题,批准于2003年10月挂牌成立的。对于特区管理线,清水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华生再熟悉不过了。“以前特区管理线周边形成的真空地带,是城市管理的盲区,形成不少乱搭乱建,插花地划归罗湖管辖之后,清水河街道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整治。”王华生称,比如在草埔西的布吉小关口边防线附近有些非法占地,章輋村进行了拆除;再如小坑工业区位于铁丝网外面,以前没人管,后来街道拆除了一批违法乱搭建。 “目前管理线早已名存实亡,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只有少数地方,比如红岗路,还有一些铁丝网,金湖路往北都没有了。”王华生介绍,红岗路的管理线在草丛里面,对市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除非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从公园上山,修建道路需要拆除铁丝网,不然拆除与否关系不大,还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 不过,王华生认为,管理线撤销也能带来不少好处,一方面是特区一体化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到位了,对边防线区域的管理也可以更加规范。另一方面,拆除管理线还能释放出一部分土地,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用于开发建设,对于土地空间紧缺的罗湖区来说也是很好的资源。 未来 深圳万亿推进特区一体化 在“二线”撤销时,深圳的特区一体化目前也已进入攻坚阶段。 据了解,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自2010年7月1日开始扩大到全市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已先后实施三轮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特区一体化颇多进展。 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三轮攻坚行动计划,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公共安全等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继续加大政策、资源、人才向原特区外倾斜力度,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全面清除特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环境保护和管理体制等的一体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促进全市均衡发展。 作为实施攻坚计划的抓手和载体,深圳还提出了包括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城市安全等领域的268个配套重点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向原特区外投资累计超过8899亿元,占全市总投资的70%。这个比例在深圳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提高到80%以上。 经过全力推进,目前原特区外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设施欠账得到了有效弥补,原特区外地区产业布局、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也得到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孙天明 郭锐川 冯少文[详情]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专题: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荐阅读: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将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涨知识|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条什么线?撤销了会怎样? 南方+客户端“珠三角观察 ” 春雷炸响! 1月15日傍晚,“中国政府网”宣布了一个大新闻: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这意味在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存在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成为历史。 本次批复指出,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会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希望深圳全市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那么什么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呢?国家为何要划定这条线?这条线对深圳市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如今又为何要撤销?对于这一切疑问,观察君为你一一道来。 “二线关”的前半生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歌词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就是当年的“关内”。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同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正式起航,当时的特区面积只有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的福田、南山、罗湖、盐田四区的面积。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为了便于管理,从1982年6月开始在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修建“特区管理线”(二线)。 1985年3月“深圳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铁丝网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深圳户籍人口进入深圳特区时,要查验有无办理边防证。 随着深圳的发展,特区内外的划分,让深圳面临发展不平衡和“一市两法”的问题。 所谓“一市两法”,是指“深圳经济特区”有立法权,但所立法规只能在特区内使用,无法在深圳特区外使用。 2005年,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舞台,人们只需凭身份证即可进入特区。 2010年5月,中央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从当年7月1日开始,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扩容为1997平方公里。 2014年7月,深圳特区检查站的所有官兵被分流到其他边防单位。至此,深圳“二线”这道特区管理线不复存在,只留下关口的建筑和车检通道、安全岛、岗亭等设施。 为何要撤销“二线关”? 观察君记忆中,去深圳是件很隆重的事。 2001年,在深圳的亲戚提前帮我办理了边防证,挂号信上赫然印着单位xx海关缉私局字样……收获了不少异样的目光。 犹记得当年从上海到广州用学生证坐火车的费用,竟然比从广州到深圳的和谐号便宜。80元巨资,让当年穷学生感叹特区消费之贵! 特区内摩天大楼,深南大道树荫如盖,道路上行驶着一水的豪车。特区外则暴露了一个新兴城市建设的忙乱和嘈杂。 事实上,“二线关”的铁丝网不仅仅是特区内外的物理界定,更成为了深圳交通的肠梗塞,还带来了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难题。 长期以来,伴随着“二线关”,带来的是人们内心的坚固的“心理关”。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还是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软件,关内关外存在不少的差距。提到龙华、宝安等名字,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默默地为其加上“关外”的前缀。 1998年深圳“两会”期间,首次出现了建议撤销“二线关”的声音。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炮轰“二线关”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几千万元。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二线关依然未撤使特区一体化的进程受到极大阻碍。 2015年6月,深圳南头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首先开拆,撕开了“二线关”的口子。后续16个二线关的拆除,让“二线关”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随着原特区内外的经济差异减少,地铁路线的延伸,生活圈的融合,公共服务的逐步一体化,人们心中的“二线关”亦在慢慢消解,隔阂终将消弭。 撤了会怎样? 1985年“二线关”建成启用,实行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线关”逐渐成为特区一体化融合的瓶颈。 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深圳面临的土地困扰最为明显。撤销“二线关”,可以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一改原关内是现代化都市、原关外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市治理困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原关外地区这些年加快发展,早已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创新高地。如今成长于原关外的华为,成为中国创新的代表。位于原关外大鹏新区的生物谷,更入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之一。激发深圳创新势能,无疑需要加快特区一体化布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源地,深圳肩负的使命任务,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而从395.8平方公里的原特区面积,扩容到1951.8平方公里。五倍地理空间的扩容,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五倍的城市影响力。 如今在深圳前海,5年来从多方面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累计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达47.4%,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143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单个团队融资额最高达7亿元,为香港大学生提供超过1500个实习岗位,接待近2万名香港学生交流学习。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资背景企业8146家,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成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标志性区域。 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深圳将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标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旧金山、东京、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对照全球各领域最好水平谋划推动工作,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打造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 就在报告出炉第二天,国务院发布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的深圳,再次站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曾经的关外龙岗区、宝安区、坪山新区……大特区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原标题为《 再见“二线关”,你好新深圳!丨珠三角观察》》)[详情]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设立30余年后,被称为“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成为历史。 图为经过改造后的原二线关——深圳梅林关(2017年7月26日摄)。[详情]

深圳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曾见证深圳改革开放
深圳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曾见证深圳改革开放

  􀲔2015年,正在拆除的南头关。 􀲓广州日报记者在20多年前去深圳特区时,办理的“边防证”。 􀲕2010年,尚未拆除的梅林关。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36岁“二线关”正式下线 大洋网-广州日报 蒋偲 198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俗称“二线”。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明确表示,为促进深圳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至此,这道已经使用了近36年的“二线”真正走入历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偲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国务院批复同意 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于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提起这道“二线”,那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关的“边防证”。1986年2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的一部地方法规——《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内地人员,须持写明‘前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或《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 2008年1月1日,使用了22年的边防证正式停止办理。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二线”分隔特区内外的职能成为历史。2015年6月,深圳16个“二线关”关口综合改善工程正式启动,“二线关”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昨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以管理线撤销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而且,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至此,“二线关”和“边防证”,这些深圳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海关回顾: 办“边防证”不易 “当时想办一个‘边防证’,难度远远高于现在办护照。”曾参与筹建“二线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办理一个进入深圳的边防证,要经过单位政审、派出所核查、公安局办证三个程序。如果没有单位就更难了,需要街道居委会审查,申请手续非常复杂。 该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二线关”设立后,深圳的货物运出关口时要缴纳一定的税费。由于价格差异,深圳周边地区的“自行车队”小商贩经常出现在关口。遇到海关工作人员检查,这些小商贩就骑着自行车“捉迷藏”。 对于管理线撤销或北移的问题,2000年6月,国务院曾组成由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但在彼时,特区内外税收政策已相同。 市民故事: 边防证过期被遣返 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建成,标志着深圳进入两地三证时代(特区内、特区外,深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和“边防证”)。早些年,来深圳时办边防通行证、找到工作后办暂住证、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后设法调入深圳户口,办理带有T字标志的特区身份证,是每一个深圳移民人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时至今日,围绕着“边防证”“二线关”周围的那些故事早已走进了历史深处,但对许多早期来到深圳的人们而言,这关乎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拿着边防通行证排长龙进关口,忘带证件的被带到樟木头,这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提起“二线关”和“边防证”,许多年纪稍大一点的深圳人以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前几年来过深圳的外地人,都有说不完的回忆。“我第一次来深圳,是来出差的。”家住深圳福田区的蒋方仁,今年已62岁了,来深圳已经快30年了,对“二线关”非常熟悉。 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为了来深圳,办理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当时办理边防证非常严格,从乡里到县里最少要盖四五个公章,另外还要查办证人的档案,必须没有犯过错误。我那时来深圳出差,从老家湖南岳阳坐火车过来,大概坐了16个多小时。一般是火车开到东莞樟木头时会在车上检查‘边防证’。因此到了‘二线关’时,并不需要再下车检查。” 据蒋方仁介绍,当时他的表弟来深圳之后,因为边防证过期,又没有办理暂住证,被查到之后还被遣返回老家了。 深圳政协委员: 打造“特区二线”景点 多年来,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呼吁拆除二线关。2015年,深圳全面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随着16个关口岗亭全部拆除,二线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但在昨日开幕的深圳政协会议预提案中,又有政协代表提出了与二线关有关的提案。这份预提号编号为18417的提案名为《关于保留“特区二线”局部设施 打造特区历史旅游线路的建议》。 提案人欧阳祥山表示,深圳“特区二线”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设立的“经济特区”边境管理区域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因此他提议,恢复“特区二线”遗迹,唤回深圳人对“特区二线”的记忆,并将“特区二线”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十年前曾徒步行走了2/3的“二线关”。他表示,“国家当年花1亿多元修建这条长长的铁丝网,在环保、安防等多个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对于昨日发布的消息,他认为,“二线关撤销与否对于如今的深圳城市发展来说已经没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详情]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实际意义已不存在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实际意义已不存在

   专题: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荐阅读: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设立30余年“二线”成为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为“给予关税优惠”设立,目前已成为城市发展羁绊 7月26日,俯瞰经过改造后的原二线关——深圳梅林关。视觉中国 1月6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设立30余年后,被称为“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成为历史。 撤销后将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 批复称,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称“你省(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会更开放。这说明了十九大之后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未来我国的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自信的表现。 1986年全面实施依法管理 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海关对特区进口货物、物品,要给予特殊的关税优惠。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控制后,凡经批准进口供特区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除烟、酒按最低税率减半征税,少量物品照章征税外,其他均免征关税。特区运往内地的货物、物品,应按一般进口的规定征税”。 根据这一精神,1986年全面实施对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依法管理。 管理线存在实际意义已不存在 据媒体报道,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全长12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快速发展和形势变化,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存在也开始受到质疑。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深圳原市委书记厉有为委员提出,随着历史发展,特区管理线已经丧失存在必要性,并成为深圳继续向前发展的羁绊,建议撤销。 “进口特区的物品不存在免关税问题,特区内外政策基本一致。因此,特区管理线存在的实际意义已不复存在。”厉有为当时就指出,由此造成的交通堵塞且不说,单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2010年,国务院批复明确“暂时保留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不再新设”。虽然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但是市民往返原特区内外还要“过关”,造成交通拥堵等种种不便。2013年深圳已就撤销原特区管理线请示国务院。 新京报记者 沙璐[详情]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政府网1月15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指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强调,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详情]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促进一体化发展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促进一体化发展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促进深圳一体化发展 每经记者 莫淑婷 吴抒颖 每经编辑 赵 桥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于2018年1月15日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提到,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山区政协委员邓志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政策(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对于深圳而言是好消息。 “二线关”已无存在意义 据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以铁丝网、关卡等不同的形式围起。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道关卡,也就成了人们常说的“二线关”。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在建设之初,主要承担两项基本职能:一是对进出特区的货物进行检查,打击走私活动;二是对往来人员进行检查,防止偷渡行为。近30年来,特区管理线为维护深圳经济特区社会治安、减轻粤港边境一线管控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并明确“暂时保留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不再新设。今后视发展需要,由广东省有关部门提出特区管理线处理办法,按程序报批”。2013年,深圳市发改委宣布开始推动撤销“二线关”有关工作。 邓志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在2010年时,深圳经济特区就已经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二线关’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现在深圳一体化发展加速,且深圳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核心城市,它要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湾区且往外辐射,取消‘二线关’具有重要意义。” 利于深圳区域功能设计和规划 《批复》指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国务院要求,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批复》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一直都有提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原来深圳市比深圳特区大,但是到后来整个深圳都属于深圳特区了。对于深圳而言,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可以更好地做全区域的功能设计和规划,对于全市的土地资源合理化应用和土地价格的平稳,都有一定意义。” 此外,这也有利于深圳的整体规划,尤其是道路、产业等。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后,客观上要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通讯线路、市政公园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但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存在,在城市中心地带造成人为分隔。 “可能释放出大量的土地,以前‘二线关’周边的很多区域被隔断了,空间也浪费了,取消了‘二线关’意味着周边的土地可以重新纳入规划建设之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邓志旺解释道。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记者,“第一,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可以大大加快原关内关外的一体化步伐;第二,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比较长,中间有几个关口,加上沿线部位其实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几个重大关口如梅林关口占用的空间很大。实际上,管理线沿线都在市区中央地带,不能合理开发,撤销后将有利于管理线沿线的空间发展,把土地有效地统一利用起来;第三,由于这条线撤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框架下,将进一步强化了和香港的有效互动。”[详情]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获批撤销 将加强粤港边界管控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获批撤销 将加强粤港边界管控

  设立30余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政解 沙璐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1月6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设立30余年后,被称为“二线”的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成为历史。 撤销后将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 批复称,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称“你省(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会更开放。这说明了十九大之后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未来我国的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自信的表现。 “二线”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 据南方网报道,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海关对特区进口货物、物品,要给予特殊的关税优惠。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控制后,凡经批准进口供特区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除烟、酒按最低税率减半征税,少量物品照章征税外,其他均免征关税。特区运往内地的货物、物品,应按一般进口的规定征税”。根据这一精神,国务院开始酝酿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即人们俗称的“二线”)。1983年开始临时启用盐田坳、背仔角2个检查站。1986年全面实施对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依法管理。 据媒体报道,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全长12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快速发展和形势变化,深圳特区管理线的存在也开始受到质疑。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委员提出,随着历史的发展,深圳特区管理线已经丧失存在的必要性,并成为深圳继续向前发展的羁绊,建议撤销。 虽然这条管理线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为了维护这条管理线,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建检查站超过10多亿元;深圳每年仅支出日常维护费用就达760万元;因为取消进入特区汽车的收费,深圳市每年补助1500万元,每年全部开支高达几千万元。 “进口特区的物品不存在免关税问题,特区内外政策基本一致。因此,特区管理线存在的实际意义已不复存在。” 厉有为当时就指出,由此造成的交通堵塞且不说,单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并明确“暂时保留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不再新设”。 虽然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但是市民往返原特区内外还要“过关”,造成交通拥堵等种种不便。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13年深圳已就撤销原特区管理线请示国务院。[详情]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 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专题: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推荐阅读: 深圳特区管理线撤销 将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是什么线?撤销后将迎来这些变化 专家:撤销深圳特区管理线,释放全面开放信号 (图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文扬 一条曾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历史见证的“线”,于2018年1月15日划上句号。 1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批复称,该决定旨在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 批复还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这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积极信号。”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经济观察网分析道,此举有利于粤港澳加强融合,有利于深圳辐射内地,使得深圳和广东进入融合发展的阶段。 何为深圳特区管理线? 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 为什么会修筑深圳特区管理线?这要追溯至1979年,中央决定在深圳举办特区的时候。这意味着划出一小块土地,吸引外资建厂,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由于引进加工区的原材料、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都是免税的,因此,要将其用高墙或铁丝网与内地分开,以免走私。 特区的范围确定后,为了更好地管理特区,实现特区外引内联,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实施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管理线被建立起来。使用后,内地居民来深圳特区,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办理一定手续即可;香港居民进入深圳特区,手续得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生活日用品可获得减免进口税。 而现在,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后,二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早期需要办的通行证,到现在已经实际意义不大,没有必要留着。”霍建国认为,取消这个界限,意味着特区概念的淡化,“二线”作用已经不是很明显。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是,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争议 有关撤销特区管理线的声音,早在2000年开始了。 在2000年春季,深圳“两会”和广东省“两会”,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多份议案和提案。 2000年6月国务院组成了国家体改委、公安部、国家海关总署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暂时不能撤,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 上述调研组还认为,即使二线不存在,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将深圳作为边境地区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及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提出,不仅二线旧话重提,就连粤港澳边境一线改革通关也成为各方议政热点,仅广东省“两会”和深圳市“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就近10份之多。 2003年3月,北京,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又有代表联名提出建议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 有不少委员认为,二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区与内地的人员及货物的交流,制约了特区建设的发展,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贸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经济特区与内地其他地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性”,应该撤销二线。 这些提案在今日终于得到了回应。 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霍建国将此举定义为“扩大开放的举措”。他认为,这将使得深圳和广东进入融合发展的阶段。特区管理线撤销之后,将会进一步加大整个深圳经济特区对内地的辐射,以及广东省向外扩大开放的作用。 粤港澳融合 批复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霍建国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粤港澳加强融合、有利于深圳辐射内地,同时也对吸引外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资将有更大的选择范围。”霍建国认为,深圳和香港的融合正在取得积极的变化,外资也会进一步向内地发展。 此外,霍建国还对经济观察网指出,要尽快地形成政策的统一安排,而不应该有差别待遇。 从国务院的批复文件里,可以看到对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一系列未来规划。批复指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详情]

深圳撤销管理线解读:实际早已拆除 只是国家层面认可
深圳撤销管理线解读:实际早已拆除 只是国家层面认可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来源: 广州PLUS   PLUS小妹 就在刚刚,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也就是说,深圳不分“关内”和“关外”啦!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国函〔2018〕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粤府〔2017〕8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二、你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三、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国务院 2018年1月6日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会对关外及临深片区带来什么影响吗?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孙不熟认为: 早在2010年,经国家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就已扩大到深圳全市,政策上的管理线实际上早已拆除。这次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可能只是拆除物理上的管理线,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对周边楼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表示: 首先,原来撤关后,特区政策就已经不“特”了,现在只是国家层面认可,具有法律意义。 其次,人们或多或少还是有关内、关外的概念,很多企业认为在关内可以享受特区政策,现在政策一体化,更多企业愿意去关外投资办厂了。 再次,关内土地价格可能受到抑制,关外土地价格可能受到一定提升,而东莞、中山、南沙会受到更多挑战,关内企业外迁可能多了一个去处和选择。 小科普——深圳特区管理线: 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 “关内”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关外”包括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和坪山区。[详情]

解读:国务院同意撤销的深圳特区管理线究竟是什么
解读:国务院同意撤销的深圳特区管理线究竟是什么

  新浪财经讯 1月15日消息,国务院今日下发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那么什么是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呢?这条线对深圳市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本次批复指出,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将会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希望深圳全市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而据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 其实早在2003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就曾表示过,把一个城市用100多公里的铁丝网截断,实在是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每天”过关”车流量1亿次、人流量3亿次,这会造成严重交通堵塞。而据新浪财经了解,深圳市曾多次就撤销原特区管理线请示国务院,而国务院也在2010年批复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但暂时保留原管理线。此次国务院同意彻底撤销管理线是否意味着深圳特区将进一步扩容还有待后续细节出台。新浪财经将持续关注。[详情]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附股)
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附股)

  新浪财经讯 1月15日消息,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相关概念股: 深振业A(000006):是第一家进驻合作区的深圳市属国企,2016年3月,深振业A以人民币1.0844亿元竞得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编号E2016-0001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深振业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深汕合作区所建项目名为振业时代,项目占地8.67万平方米,已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 金新农(002548,SZ):2016年11月下旬成功竞得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片区宗地编号为E2016-0027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签订了《成交确认书》。拟以自有资金投资约1.88亿元用于金新农生物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该宗地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片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深高速(600548):2016年12月30日,公司董事会同意本公司参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南门河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河道综合治理、跨河桥梁以及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预计概算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项目分期进行,预计总工期三年。 宝新能源(000690,SZ):在深汕合作区投资项目则是陆丰甲湖湾绿色能源基地——陆丰甲湖湾电厂即位于汕尾市下辖陆丰。基地规划总装机容量955万千瓦,总投资660亿元,为广东省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其中陆丰甲湖湾电厂新建工程项目(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获得国家、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重点支持,按期建设中,有望于明年上半年顺利投产。 铁汉生态(300197):2016年3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深汕特别合作区PPP项目合同》,合同建安费约为人民币5.9635亿元。项目名称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汕美生态文化谷开发、建设和运营 PPP项目。 香雪制药(300147):2016年12月发布公告称,竞拍位于汕尾市海汕公路西侧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范围内的一块面积为92,371平方米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竞拍金额为2550万元。在汕尾高新区红草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汕尾香雪健康产业园项目。计划用地约300亩,分期供地分期建设,投资额约为9亿元。 万泽股份(000534):已分别以自筹资金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和上海奉贤区获得万泽精密铸造基地建设用地,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产业化基地。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万泽精密铸造项目,如果募集资金顺利到位,将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募投项目的建设实施计划,从而加快公司转型步伐。 以下为批复全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国函〔2018〕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粤府〔2017〕8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二、你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三、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国务院 2018年1月6日[详情]

国务院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加强粤港边界管控
国务院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加强粤港边界管控

  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国政府网1月15日消息,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指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批复提出,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批复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详情]

国务院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加强粤港边界线管控
国务院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加强粤港边界线管控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国函〔2018〕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粤府〔2017〕8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二、你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三、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国务院               2018年1月6日           延伸阅读: 深圳特区管理线 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