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临港加快产业推进 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
临港加快产业推进 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

  原标题:上海临港加快产业推进 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  尽管揭牌不久,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已经跑出发展加速度。几天前,这里刚推出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的新政策,昨日又在产业推进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顺利签约。 24个签约重点项目总投资近80亿元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片区布局发展的重要产业。在26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等四大类型在内的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 在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中,既有特斯拉供应商的身影,也有其他科技公司的加入。 作为特斯拉Model3的配套玻璃提供商,圣戈班安全玻璃(上海)有限公司在临港投资建设高端汽车玻璃总成装配基地项目,该公司预计达产后每年产值1亿元。 “目前装备中心正在调试中,配套Model3的安全玻璃10月将开始生产,后续特斯拉如果有其他量产车型计划的话,我们也会进行相关配套和追加。”圣戈班安全玻璃中国服务中心运营总经理马骏告诉上证报。 上海融和电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捷表示,随着临港新片区开放力度的扩大,这里将聚集一批国际一流企业和优秀人才,他相信临港新片区政策和区位上的优势将为该公司发展带来更好的机会。 近年来,临港地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不断深耕、聚焦发力,形成了以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电动汽车为引领、上下游配套支撑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围绕整车制造,开展电驱、电池、电机及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攻关,基本形成国产自主品牌、外资顶级品牌与造车新势力同台共舞的产业格局。 2018年,临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获政策、资金支持 良好的产业发展既需要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在政策配套方面,此前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项目和平台优先布局、上市融资和股权投资等一系列有力举措。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昨日在签约仪式上也表示,对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临港新片区将从政策、资金等多个层面加强引导,更加聚焦“智能、互联、环保”等要素集成的未来汽车,选择最具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项目,通过功能型平台来链接不同行业、产业,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企业也对政策支持十分期待。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临港新片区是特斯拉的“梦想之城”,随着临港新片区的成立,扶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将陆续释放,期待未来能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和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与各方沟通交流,深化合作。 “临港新片区将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区域辐射与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朱芝松说。[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9年09月27日 07:51
上海自贸区版权和保税服务中心运行
上海自贸区版权和保税服务中心运行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版权和保税服务中心运行 24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和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启动运行。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内设立的版权专业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开展版权快速登记、快速监测预警、快速维权等服务。 上海自贸区版权服务中心作品版权登记部负责人 张丕力:主要是体现它的速度和效率这方面,以登记来说的话,我们这边在效率上能保证在十天之内,给到登记证书,快速出证提供给企业一些便利,相较于原来大概快了三倍以上。 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打造了几乎可以接纳任何体积和重量艺术品的“铜墙铁壁”。集艺术品仓储物流、展览展示、拍卖洽购、评估鉴定、版权服务、金融服务等六大板块于一体,并依托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能提供“国际艺术品保税临时出区展示”“国际艺术品海关保证金代垫”“国内艺术品交易税费补贴”等政策与服务叠加的便利化措施。 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负责人 胡环中: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尽管是一个建筑硬体的建设,但是我们把很多功能集聚在这里,比如海关现场监管的职能、远程查验的职能、国家文物进出境管理处的现场查验的职能。那么对于海外的文物艺术品进入中国,包括相关的服务机构,在中国开展相关的业务,都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高效的环境。(央视记者 吴琼 郭恩友 )[详情]

央视 | 2019年09月26日 19:03
临港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 总投资80亿
临港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 总投资80亿

  原标题:临港新片区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总投资80亿 9月26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包含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四大类型共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 此次签约活动,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完整,发展空间不断扩展,聚集效应愈加凸显。临港新片区将依托汽车产业集聚优势,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和临港产业资源的新融合,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临港成为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高地。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指出,临港新片区自8月20日挂牌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注重产业发展是新片区的重要特征之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临港已形成产业集聚态势,产业生态良好。临港新片区将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区域辐射与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片区将从政策、资金等多个层面加强引导,更加聚焦“智能、互联、环保”等要素集成的未来汽车,选择最具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项目,通过功能型平台来链接不同行业、产业,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临港新片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际,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携手各方,全力促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前沿科技融入现代生活,打造世界增长极、创造智慧新未来。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片区布局发展的重要产业。从2007年开始,上汽自主品牌整车和新能源整车项目、奔驰再制造、延锋百利得等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落地,构成了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临港汽车产业的集群集聚态势初显。2018年,上汽大通EV31项目整车下线,进一步丰富了临港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同年,世界电动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落地临港产业区,是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也是国内电动车外资股比开放以后第一个项目。2018年,临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 同时,临港新片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汽车整车贸易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上海南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18年整车装卸40万辆,排名全国前六。临港物流园区和洋山保税港区陆域部分,集聚了宝马、大众保时捷等知名车企亚太分拨中心,以及马士基等大批航运物流贸易服务企业。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已建成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无人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和体验区总面积达7平方公里,已形成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1期26.1公里,可全面模拟高速+城市+乡村+物流+仓储交通环境。依托无人驾驶综合示范区建设,已经集聚地平线、同温层、主线科技、图森未来等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业。 产金融合和“招投联动”方面,临创基金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已经推进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投资。 政策配套方面,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新片区特殊政策“50条”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项目、平台优先布局、支持上市融资和股权投资等一系列有力举措。 临港新片区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特殊的支持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审批服务、完善的商业配套,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临港新片区是特斯拉的“梦想之城”,随着临港新片区的成立,扶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将陆续释放,期待未来能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和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与各方沟通交流,深化合作。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务委指导,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临港集团共同主办,200多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共襄盛会。[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6日 10:01
临港营商便利化:内资企业登记可AI实时远程身份核验
临港营商便利化:内资企业登记可AI实时远程身份核验

  原标题:临港新片区营商便利化:内资企业登记可AI实时远程身份核验 9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获悉,到临港进行企业设立登记的公司将迎来一项重磅便利化新政:内资企业登记可以远程进行人工智能(AI)身份核验,不必再到现场进行身份核验。 此前,设立登记企业的股东、法人必须到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进行现场身份核定,而现在只需远程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身份核验和数字签名确认办理事项,极大方便了公司股东和法人的投资活动。 远程身份核验页面 据了解,此次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针对“企业设立”、“企业变更备案”、“补办营业执照”、“股权出质设立”四项高频事项实现了股东、法人的实时远程身份核验和数字签名。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引导,股东、法人可以在全国甚至在国外实现24小时不间断人工智能身份认定。 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张秀英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此次远程核验功能的更新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是提高临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以前企业设立法人必须亲自开1个多小时车过来当场核验,现在即使你身在美国也能远程完成。” 企业代表在现场尝试远程身份核验功能,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图。 记者从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获悉,新片区揭牌一个月以来,自8月20日至9月19日,该中心共受理企业注册登记674户,其中科技类企业219户,贸易类企业109户,实业类企业243户,金融类企业4户。 上述674户注册登记企业中,包含外资企业17户,外资注册资本共7144.789万美元,利用合同外资共8269.788万美元。[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5日 11:19
临港迎企业注册热潮:揭牌一个月共注册登记企业674户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4日 07:46
引领我国更高水平开放进程 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
引领我国更高水平开放进程 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

  原标题:引领我国更高水平开放进程 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 ■本报记者 刘 萌  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枝独秀,到如今18个自贸区引领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尤其是今年以来,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26日国务院印发新设6个自贸区《总体方案》。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一个多月的发展建设可谓“翻天覆地”。 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首批13家企业当场获颁了营业执照;同一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共计49条开始施行。8月30日,《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发布人才、税收、住房、土地规划、产业集聚、交通网络建设等50条具体举措。9月13日,临港新片区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当天签约项目23个,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和绿色再制造等重点产业,总投资超过110亿元。9月20日,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满月,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的通知》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两大新政。满月次日,临港新片区企业发展合作联盟揭牌,44家市属国企走进临港,积极对接新片区总体方案,全力参与和服务新片区建设。 根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共计158项任务分工,目前25项已完成或已落地实施;105项已形成相关细则初稿或正在加快推进。一个月来,新片区持续引进高能级产业项目,累计接洽项目近200个。 与此同时,已有自贸区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例如,9月23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在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迎来二审,通过立法完善自贸区管理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新设自贸区也紧随其后。以江苏自贸试验区为例,8月2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江苏自贸试验区,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当天,上海市发改委、江苏省商务厅、浙江省商务厅签署《上海江苏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南京、连云港、苏州三个片区分别于8月30日、8月31日、9月1日挂牌运行,多家首批入驻企业已领到营业执照。 谈到自贸区发展加速的原因,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今年8月份,6个新设自贸区揭牌后,我国构建起东中西协调联动、陆海统筹发展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的全新局面,自贸区建设已按下“加速键”。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格外侧重于制度创新上的探索与尝试,通过相应的实践,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效应,这是自贸区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同时,在区位和产业方面,自贸区同样有着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港口、航道、高端生产要素聚集等等。种种优势的叠加,促成自贸区建设跑出“加速度”。[详情]

证券日报 | 2019年09月24日 05:23
上海临港新片区11条政策实施 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
上海临港新片区11条政策实施 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

  原标题:上海临港新片区11条政策正式实施 加大力度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 今天(20日)上午,揭牌已经满一个月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办政策发布会暨金融机构签约仪式。发布涉及引进高科技领域创新人才、金融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11条政策;并与16家金融机构集中签约。 加大力度支持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 在引进人才方面,对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聘请的高科技领域,以及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外国人才,临港新片区可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并可办理工作许可“绿色通道”。 推动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先行试点 在金融业方面,临港新片区将选择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重点金融领域,开展跨境金融、离岸金融、贸易金融等业务创新,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将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 郑五福:推动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在新片区先行试点,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促进货物贸易和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专职副主任 武伟:对金融功能性机构的扶持,我们根据这些机构的能级,给予一定的落户奖励。同时他们如果在新片区购置自用办公用房,我们也给予一定的支持。他们研发推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果产生了重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给予一次性的奖励。 同时发布的还有对金融人才的扶持政策,包括给予安家费或住房补贴,以及人才奖励、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等等。 今天(20日),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6家金融机构,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集中签约,推动相关金融机构落户,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央视记者 吴琼 郭恩友)[详情]

央视 | 2019年09月20日 18:42
临港新片区"满月"红包:获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
临港新片区

  原标题:临港新片区“满月”红包:被赋予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 揭牌“满月”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引进外国人才中释放更大自由度和便利度,将打造为外国人才开放试验区。 在9月20日上午举行的临港新片区政策发布暨金融机构签约仪式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外专局副局长傅国庆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的通知》有关内容,新片区外国人才创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引进外国科技人才、支持重大项目外籍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引进、赋予新片区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为外国人才来新片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和为新片区用人单位及外国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五大方面。 在赋予新片区外国人才引进管理及自主权方面,新片区作为本市首个、唯一清单企业直接推荐区域,可根据重点产业布局,推荐区内重点科技创新单位纳入“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对于清单企业聘请的具有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外籍人员可作为外国高端人才,享受办理工作许可的相关便利。新片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人才需求梯度,给予外国人才积点计分涉及地方鼓励性10分的额外加分,吸引外国人才进入新片区工作生活。新片区可在区域内实行用人单位信用管理,对信用优质单位给予无犯罪记录证明、最高学历证明免予认证等材料简化。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新片区集聚海内外人才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让各类人才在新片区各展其才、各尽其用,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海内外人才高地,既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确定的目标,也是推动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需要。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实施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建立外国人在新片区内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和管理办法,给予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永久或长期居留手续“绿色通道”。探索实施外籍人员配额管理制度,为新片区内注册企业急需的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傅国庆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科委、市外专局在支持临港新片区外国人才开放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有以下特点:速度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8月20日揭牌,《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的通知》于次日发布,在政策发布前各部门紧密沟通;力度大,为了确保临港新片区成为外国人才工作和生活的乐土,上海市科委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新片区外国英才特有的政策举措,以希望将新片区打造为外国人才开放试验区,提高了引进外国人才的自由度、便利度;范围广,为了促进临港新片区外国人才引进需求,政策突破范围比较广,涉及方方面面。[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0日 13:02
临港涉外国人才创新政策大突破 打造外国人才试验区
第一财经 | 2019年09月20日 11:32
临港新片区金改:条件成熟时将鼓励开展跨境证券投资
临港新片区金改:条件成熟时将鼓励开展跨境证券投资

  原标题:临港新片区金改动态:条件成熟时将鼓励逐步开展跨境证券投资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如何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郑五福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发布暨金融机构签约仪式上表示,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是金融支持新片区的主要目标之一,近期会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加便利。 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凭企业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跨境资金池等业务上也将更加便利。 二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将稳步推进。 郑五福表示,7月已经发布了外汇管理细则4.0版,在此基础上外汇管理部门会推出更多符合外汇管理便利化的措施。 三是大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我们考虑在新片区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的跨境转让试点,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会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逐步开展跨境证券投资和跨境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已经落地的自由贸易账户,将会进一步扩大功能,把新业务放到自贸账户来实现。”郑五福表示。[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20日 11:02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