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顺丰控股总市值与中国中车相仿 业绩难以匹配
顺丰控股总市值与中国中车相仿 业绩难以匹配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年03月02日  03:10
外媒:顺丰员工开立约2万个账户买入自家股票
外媒:顺丰员工开立约2万个账户买入自家股票

新浪综合|2017年03月02日  06:59
为啥顺丰们遭爆炒?都是伪装成大盘股的“超小股票”
为啥顺丰们遭爆炒?都是伪装成大盘股的“超小股票”

券商中国|2017年03月02日  07:19
私募人士:顺丰控股游资投机情绪高或出逃 不能盲目追涨
私募人士:顺丰控股游资投机情绪高或出逃 不能盲目追涨

新浪财经|2017年03月01日  21:20
王卫离首富只差两个涨停 顺丰股价飙升背后水分多大?
王卫离首富只差两个涨停 顺丰股价飙升背后水分多大?

国际金融报|2017年03月01日  07:00
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开始密切关注顺丰控股交易情况
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开始密切关注顺丰控股交易情况

新浪财经|2017年03月01日  11:24
顺丰控股连续5涨停总市值超3000亿 王卫成香港第一富豪
顺丰控股连续5涨停总市值超3000亿 王卫成香港第一富豪

新浪港股|2017年03月01日  10:07
顺丰领涨两通一达 快递巨头们业绩跟得上股价节奏吗
顺丰领涨两通一达 快递巨头们业绩跟得上股价节奏吗

上海证券报|2017年03月01日  01:35
顺丰控股暴涨背后存四大隐患:行业见天花板 毛利率低于同行
顺丰控股暴涨背后存四大隐患:行业见天花板 毛利率低于同行

近年来,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我国快递业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竞争,已开始新一轮比拼,向装备和技术竞争过渡升级,转运中心建设、快递网络布局、末端的基础设施,都需要大力投资,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2月27日  16:44
顺丰上市难上岸 毛利润亟待拯救
顺丰上市难上岸 毛利润亟待拯救

中国青年网2月28日电 24日,“顺丰股”(以下简称“顺丰”)亮相A股,并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这也意味着其正式亮相资本市场。据悉此前,申通、中通、全峰等快递公司都已成功 上市,面临前有劲敌阻挠,后有新秀赶超,利润日渐微薄的不良状态。顺丰速运上市后如何再“顺风”,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难题。[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2月28日  09:34
顺丰控股深市市值最高 9只"迷你大象"引关注(名单)
顺丰控股深市市值最高 9只"迷你大象"引关注(名单)

刚刚完成更名的顺丰控股在昨日再度实现涨停,总市值进一步大增230.94亿元至2540.75亿元,稳坐深市市值最高股宝座。在近5个交易日内顺丰控股累计涨幅高达51.64%,最新收盘价为60.73元。[详情]

证券时报|2017年02月28日  08:59
顺丰成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掌门人王卫身价已超1480亿
顺丰成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掌门人王卫身价已超1480亿

据鼎泰新材此前的公告,明德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即为王卫,明德控股持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64.58%,而王卫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权。截至今日9:53,顺丰控股股价涨幅超过9%,市值达2300亿,超越美的集团、万科A,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王卫身价则达1485亿。[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2月24日  10:02
顺丰控股上市首日涨停 市值2300亿超越万科位列深市第一
顺丰控股上市首日涨停 市值2300亿超越万科位列深市第一

新浪财经|2017年02月24日  10:55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谨言慎行 早年曾表示不能为了圈钱而上市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谨言慎行 早年曾表示不能为了圈钱而上市

过往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今日现身仪式,他称顺丰融资是为提升服务,公司未来对员工关爱不变,他个人则将会谨言慎行,“少说话多做事”。[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2月24日  10:17
顺丰2016年盈利41.8亿元 24日完成借壳上市
顺丰2016年盈利41.8亿元 24日完成借壳上市

根据顺丰内部人士透露,顺丰将于2月24日正式完成借壳,顺丰创始人王卫将会出席在深交所举行的公司更名仪式。[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2月22日  23:17
顺丰借壳后首份业绩快报亮相 2016年净利超40亿元
顺丰借壳后首份业绩快报亮相 2016年净利超40亿元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快递行业整体持续迅速增长以及对成本费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续提升。[详情]

证券时报网|2017年02月22日  20:11

顺丰借壳上市现场高清图集

载入中...

相关新闻

马云最敬服的人是顺丰王卫?江湖就是这样真真假假
马云最敬服的人是顺丰王卫?江湖就是这样真真假假

深扒王卫的文章充斥全网,甚至还开始流传一个段子:很多年前,马云曾两次在香港约见王卫,王卫避而不见。[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2月23日  09:17
顺丰正式现身A股前夕“壳身”暴涨 会是一日游吗?
顺丰正式现身A股前夕“壳身”暴涨 会是一日游吗?

在鼎泰新材被顺丰借壳前夕,中科汇通进行了大手笔减持。算上误增持的股份,中科汇通在2016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19 日期间净减持鼎泰新材1107.337万股,合计套现近6亿元。[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2月22日  20:55
顺丰借壳期间违规买卖股票 鼎泰新材前高管遭警示
顺丰借壳期间违规买卖股票 鼎泰新材前高管遭警示

民营快递巨头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助推股价上涨,在此期间,鼎泰新材三名前高管违背承诺、违规买卖公司股票。[详情]

一财网|2017年02月22日  17:29
顺丰卷入商品侵权未影响上市 王卫成行业首富身价千亿
顺丰卷入商品侵权未影响上市 王卫成行业首富身价千亿

王卫的身价升至近1111.02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重夺民营快递业首富称号。[详情]

证券日报|2017年02月21日  04:38

最新新闻

上市之后顺丰四大谜题:金融业务去向何方 顺丰商业是鸡肋吗?
新浪综合 | 2017年03月08日 07:30
顺丰控股泡沫有多大 靠正常利润股民回本需100年
顺丰控股泡沫有多大 靠正常利润股民回本需100年

  近日,顺丰控股实际控制人王卫身价超越李嘉诚,直逼马云。但高涨的股价未必和其基本面相匹配,顺丰2016年净利润为4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26.43亿元,若靠正常利润,投资者要100多年才能回本。 顺丰控股究竟值不值3000亿呢?笔者认为,第一找几个同行与顺风比一比。A股中的外运发展,主营航空货运物流,参股DHL(敦豪快递,全球排名第二的物流公司),算是和顺丰最有可比性的,按其2016年的预估收益,目前动态市盈率只有17倍左右。还有,同为民营快递公司的申通快递,也是借壳上市,根据已经公布的2016年业绩,目前估值也不过35倍PE。此外,顺丰一直暗自对标的国际排名第一的联邦快递,按目前最新的股价计算PE只有28.5倍,其总市值也不过3400亿人民币。要知道,联邦快递2015年的营收就达到了455亿美元,是2016年顺丰的5倍多;净利润是21亿美元,也是2016年顺丰的5倍多(扣非后)。但是现在顺丰市值几乎和联邦快递平起平坐,显然顺风控股存在着较大泡沫。 第二,快递行业发展空间并不大。就算顺丰控股能把中通、申通、圆通和韵达四家公司中的两家的市场吃掉,其名义市场占有率也只能提升20%。更何况,快递行业群雄并起,形成了谁也吃不掉谁的局面。而且一些快递公司与集团大企业做了绑定,变成了集团“自有”物流,而这块业务顺丰也是无法去占有的。笔者认为,快递行业的业绩增速在未来几年内会遇到瓶颈。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处于回本过程中,包括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的成本上升,都会给快递行业带来成本问题。二是人力成本,像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主要核心资源是快递员,而快递员未来人力成本将会持续攀升。三是除了民营快递之间竞争,还有中国邮政,以及国际几大快递企业,也都会参与进来分享快递行业的大蛋糕。 第三,快递行业的想像空间也并不大。快递行业这个行业,硬要讲概念,就是吃苦耐劳,对外扩张。并非像互联网行业,以及新兴科技或医疗、金融等行业那么独具想像空间。也就是说,在A股市场上通过讲概念、话题材来吸引股价上涨,对快递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是行不通的。 当然,如果顺丰在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作为,进行并购或者直接去开拓新空间,真正能够跟UPS、联邦快递等国际一流快递公司形成竞争的时候,现在的偏高估值就不是大问题。但是转型升级或者开拓国际市场,对于顺风而言,乃是艰难的考验,快递业务属于人口密集型服务行业,本身利润就很单薄,利润增长空间轻而易举就会触及天花板。 顺风控股因连续上涨,市值逼近3000亿元,现在大家都在争论顺风究竟有没有泡沫?实际上,不管同业对比,还是发展前景,以及短期的赢利能力,顺风控股肯定存在泡沫,其庄家敢于刀口舔血,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跟风抄作的中小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监管层应该严厉捉妖,还顺风控股一个更合理的估值。[详情]

投资快报 | 2017年03月07日 09:58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未来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的菜鸟网络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未来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的菜鸟网络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全面对决菜鸟 时代周报记者 刘丁 发自广州 1993年,他只有10万元,6个人; 1997年,他几乎垄断香港到内地的商务快递; 2003年,与机队签下合同,租下自己的货运专机; 2009年,开始建立航空公司,买下2架波音757; 2013年,他的股权价值300亿元; 2015年底,股权价值上升到超过400亿元,有了4家大型内地资本股东做后盾,增加了超过100亿元现金的生力军; 2017年,顺丰完成借壳上市,股权价值超过2400亿元;他个人给几十万员工发了现金红包,据说总额超过10亿元。 他就是顺丰控股(002352)的创始人王卫。根据计划,还将有80亿元的生力军通过定增加入,未来,是与菜鸟网络的短兵相接。 中国快递行业从冷兵器时代彻底转变为比拼资本、技术、战略的现代化立体战争。 王卫顺风弄潮 2月24日上午,深圳交易所,在参加顺丰控股上市暨重组更名仪式的时候,王卫邀请了2016年北京汽车剐蹭事件中被扇耳光的快递员一起上台。“爱士卒”是王卫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 根据公司公告的2015年税前薪酬,王卫的薪酬是105万元,其他高管薪酬都在200万-300万元。大部分高管都是从2005年前后便开始追随王卫,有的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有的从外部跳槽而至。 借壳上市之前,2015年底王卫还特意安排了资本运作,把10%的股权分给了公司骨干员工设立的合伙企业—顺信丰合、顺达丰润,也稀释了自己对于顺丰控股的股权比例。 据媒体报道,1993年的时候,王卫跟父亲借了10万元在广东顺德和中国香港钵兰街租了店面,成立顺丰速运,开始做两地的快递生意。在那之前,1971年出生在上海的王卫,已经跟随父母到香港居住了多年,但生活拮据,王卫十几岁就不得不做小工赚钱,高中毕业后也没有继续升学。 不知王卫当时是否能预见到20年后的快递业首富地位,但他的确恰巧站在了潮头。那个年代,正值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企业纷纷进入内地经营,急剧催生了两地通关文书、商务文件的快递需求。到1997年前后,王卫几乎垄断了香港到内地的商务快递。直至今天,香港往返内地之间的商务快递,依然占据着顺丰收入的很大比例。 王卫“爱士卒”的特点似乎也与创业经历紧密相关。顺丰的平台与快递员之间是简单的计件工资模式,快递员多劳多得,不是为平台而是为自己打工,收入完全靠服务质量和勤奋。由于顺丰的商务件特点,收费相对较高,因此快递员提成也高于其他快递公司。形成的正反馈是,顺丰的服务质量、速度被视为行业标杆。 物流业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在1993年之后的20年里,中国的GDP从3.57万亿元增长到70万亿元左右,增长了20倍。以香港商务件、爱士卒、服务口碑好为独特模式的王卫,在这股大潮中顺风疾驰。 据媒体报道,有钱之后的王卫,酷爱极限运动,曾在西藏开断越野车的车轴,也喜欢从陡坡上骑自行车速降,有生命危险,极其刺激。但是与之相对,在顺丰的战略抉择上,王卫却极具理性和科学性,出手时机把握得近乎完美。 2003年,航空业遭受重创,航空运价随之大跌,王卫却借此时机,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把其5架飞机全部租下,用来运送快递,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公司。同时,王卫给顺丰引入IT信息化系统,快递员装备手持终端,配备GPS运输车,自动化分拣系统等。 2009年,王卫获准创立顺丰航空,一口气买了2架757飞机,再次成为民营快递公司中首个拥有自己飞机的。相比起来,圆通到2015年才拥有第一家飞机。 两次对飞机运输等方面的精准投入,都使得顺丰在快递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究竟多有钱? 据媒体报道,王卫其人“能力强,能够处理好与政府、客户等所有人的关系”。 2013年,王卫的顺丰迎来最重要的转折点,首次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80亿元左右的价格,卖掉了25%左右的股权。 但据报道,在此之前的2011年,王卫曾对外表示,顺丰不上市,他认为上市就是圈钱。2004年国外快递巨头曾希望以40亿元的价格收购顺丰,被王卫拒绝,某国外投行为了撮合入股顺丰,甚至向市场开出1000万美元的中介费,某些投资人士为了能见到王卫甚至愿意支付50万元的介绍费。 “2013年前后是50%的年均增速,273亿元的收入规模,中国第一家买飞机送快递的公司,相当于30年前的UPS,无论是对中国投资人还是华尔街,绝对是块最肥的唐僧肉。”深圳某股权投资企业物流行业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但王卫似乎并不缺钱。据公开资料及公司公告,2004年,顺丰的年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16亿元;截至2016年7月,顺丰控股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总面积为122万平方米,而且都是在深圳、中山、上海、天津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占地大小相当于半座小型城市市区。 截至2016年,顺丰买下来的房屋有216处,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租下来的房屋在5000平方米之上的有171处,合计276万平方米。 在顺丰控股之外,王卫个人名下,也有众多房地产投资。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16年7月31日,在顺丰控股体系之外,王卫持股或者出资设立的其他公司达到20余家,其中有17家的主营是物业投资。 由于商业模式决定,快递公司的现金流都很好,在手货币资金极多。观察公司的货币资金、理财产品余额,圆通速递从2013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9亿元,申通快递从1亿元增加到6.8亿元,韵达快递从20亿元增加到37亿元,而顺丰控股,2013年便有了104亿元,到2016年这个数字变为111亿元。 “快递行业面对个人消费者,60%之上是现金收款,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般在1个月以内,”在公司公告中,顺丰控股如此解释。 但是,一个快递从广州到北京,看似简单而便宜的周转,却绝非仅靠有钱就能做的生意,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程度,远超外人所想象。虽然我国从2005年就向外资全面放开快递业,2009年,新版的《邮政法》也正式承认了民营快递公司合法性。但是,根据《邮政法》规定,快递包囊在上飞机之前随时有可能被扣没,因为要接受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国家安全机关等多个部门的监管管理。 根据公司公告,2013年1月到2016年中,顺丰控股总计受到155次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149万元。关于禁寄品数量最多,有50起处罚,关于邮政方面41起,关于道路运输方面被处罚了19起,环保方面6起,海关方面10起,安全方面1起。 另外,2013年开始,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中国宏观经济,也进入换挡期步入“新常态”,快递业趋于饱和,顺丰控股的收入增速到2015年已经从50%下降至30%之内,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也在2013年高调成立。 2013年10月18日,招商局集团总裁李建红在香港与王卫会面的照片公布,王卫穿着破洞的牛仔裤、白衬衫、平底鞋。 在那之前,王卫几经运作,把顺丰控股的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2013年9月,顺丰控股作出变更决定,同意接受4家投资机构认缴的资金,新增注册资本,相当于以78亿元的价格,卖出了24%左右的股权。按照这个价格,当时顺丰控股的股权价值为300亿元。 这四家机构分别是中信资本旗下的嘉强顺风、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广投资、苏州元禾控股旗下的元禾顺风、古玉资本旗下的古玉秋创。4家机构都向顺丰控股董事会派入了代表,中信的董事是张懿宸,是原中信泰富执行董事,现任中信资本控股董事长;招商局的是张锐,原招商局集团部长;苏州元禾的刘澄伟,此前是苏州工业园社保局副局长,苏州元禾总裁;古玉资本的林哲莹,此前是商务部干部。 行业竞争与整合 2016年5月31日,停牌2个月的鼎泰新材开盘,此前顺丰控股将借这个壳上市的消息早已引爆市场,毫无悬念,鼎泰新材的股价以10多个涨停,从14元左右上涨到超过50元的激情,一飞冲天。 根据方案,鼎泰新材的资产作价8亿元置换出来,顺丰控股的资产作价433亿元置换进去,差额部分的425亿元,由上市公司向顺丰控股的股东们支付股票,以10元左右的均价支付39.5亿股。交易之后,王卫通过深圳明德控股持有顺丰控股27亿股,占比64.8%。4家投资机构则按比例获得相应的股票。 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汇通在股灾期间举牌买入鼎泰新材2500万股左右,成本在10元左右。2016年10月,减持了1000万股左右,当时的均价50元左右,此笔交易盈利4亿元左右,但由于中科汇通误操作做了短线交易,根据规定,中科招商剩余的约1400万股在2017年5月之前不得买卖。 “4家资本限售解禁期是2018年1月23日,都是战略投资者,应该不会卖,王卫本人更应该不会卖,”前述深圳某股权投资企业物流行业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意味着,顺丰控股2400亿元市值,却仅有1亿股左右的流通股,流通市值仅70亿元左右。 “顺丰控股最高被炒到73倍的市盈率,这个估值太昂贵了,主要是因为流通盘小,顺丰控股的服务大家又熟悉,媒体炒作中国首富,市场合力刺激股价上涨。”深圳前海大概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控股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菜鸟网络,行业饱和竞争加剧,未来,菜鸟网络将会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小快递公司,成为一个强大的联合体。” 菜鸟网络目前已经与100多家快递公司,3600家专线运输公司建立合作,网络覆盖1.9万个村和224个国家和地区。 “顺丰控股只有撬动资本杠杆,进一步整合行业,才能与菜鸟网络抗衡。”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详情]

时代周报 | 2017年03月07日 04:52
顺丰直营模式难续写钱途神话 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支撑
顺丰直营模式难续写钱途神话 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支撑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股价7天大涨83.47%,运营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高投入支撑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快递一哥顺丰控股(002352.SZ)晋升为深市一哥,其创始人王卫个人财富赶超马化腾、马云,只用了短短7天。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袖珍流通股本、游资炒作、年报预披暴利刺激下,顺丰控股连拉涨停,到3月1日股价至73.48元,最高涨幅达83.47%。 然而,随着监管层的关注及游资撤退,顺丰控股股价开始回落。而其股价盛宴背后,一次更大的挑战或将出现。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不同于“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的加盟模式,顺丰的直营模式存在重资产运营下的高成本弊端,而旗下11万快递员也将持续抬高公司的人力成本。 与此同时,历经10年的黄金期,快递行业增速已趋缓,加上京东、苏宁“堵截”及“三通一达”追赶,顺丰控股面临重重挑战。 上周,武汉大学一研究物流的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重资产模式或使顺丰控股财务承压,也考验其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在其看来,随着市场生态变换,顺丰控股或将调整运营模式。 流通市值仅90亿,杠杆效应明显 2月下旬,曾以433亿元借壳鼎泰新材的顺丰控股,在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顺丰控股股价从2月21日便开启了连续上涨模式。当日顺丰控股上涨4.84%,22日大涨8.67%,23日强力拉涨停。就是从23日起的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3月1日,顺丰控股开盘惊现一字板,股价冲上历史高点73.48元,让众多追高者兴叹。不过,当日午后,一字板被巨量打开,股价快速下跌,尾盘时又被拉升,最终收报70元,上涨4.79%,巨震之下换手率接近30%。 伴随着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是市值快速增长,以及王卫个人财富的赶超之旅。 成功借壳登陆A股市场,顺丰控股市值跃超A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三家同业公司,成为快递一哥。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今年新年开市首日,顺丰控股总市值为1746亿,比另外三家快递公司多135亿。而在经历2月21日之后的连续暴涨后,到2月28日,顺丰控股市值已达到2794亿元,接近2800亿,较新年开市日上升了六成。此时,另外三家市值之和也上升至1919亿,不过与顺丰控股的距离也拉大至876亿。如果以3月1日的最高价73.48元计算,顺丰控股市值超过3000亿,为3074亿,其他三家市值之和为1761亿,为顺丰控股市值的57.29%。 股价暴涨助推王卫个人财富大幅攀升。持股比高达64.58%的王卫个人财富一度达到1985亿,超越马化腾的1650亿、李嘉诚家族的1861亿及马云的1918亿。 对于王卫财富的暴增,市场曾戏称其首富地位是全国7亿网民及顺丰11万快递小哥创造的。 不过,在不少关注资本市场人士看来,顺丰控股的股价存在泡沫。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袖珍流通股本、游资炒作、年报预披暴利等三因素造就了顺丰神话。 的确,长江商报梳理发现,顺丰2016年预告净利为41.8亿元,扣非净利26.43亿,如果以73.48元的最高价来计算,对应的市盈率为73.54倍、116.31倍。 有券商人士表示,顺丰控股流通市值仅为90亿元,杠杆效应明显,股价与业绩存在错配现象。 “顺丰模式”既有管理便利也存负担过重弊端 一时风光无限的顺丰控股,不同于A股另外三家快递公司,它采取的是重资产式的直营模式,这一模式既有管理的便利也存在负担较重的弊端。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采访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三家公司快递人员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均采取加盟模式,主要由加盟商带资组建网络,加盟商下面还有小加盟商。 业内人士表示,对快递公司而言,加盟模式能减轻公司负担,且便于快速扩张,不过,在控制力方面较弱。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春节后,圆通等几家快递公司传出因返工率低、人手紧张导致大规模快件积压。与“通达系”模式不同,采取直营模式的顺丰控股未出现类似问题。 顺丰的直营模式是,在全国省级城市设立分公司,下面县市设分部,分部下面再设网点,这些网点均由顺丰出资组建。 在快递员层面,直营模式与加盟模式体现的不同之处在于收派件所能拿到的提成差异。 华中区域一名顺丰快递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快递员每收一件提成3.5元,派送一件提成1.5元。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韵达、圆通等加盟模式的快递员,收件提成一般是每件1元至1.5元,派送提成为每件0.5元至1元。对比发现,除了顺丰收费较高外,“通达系”的大小加盟商也分走了快递员的部分提成。 在顺丰快递员看来,公司追求为客户创造更好服务质量,为此有着一套针对网点、快递员的严格考核制度,同时设置有专门负责监察网点及投诉处理的部门。因此,整个快递行业,顺丰的服务质量和客户评价都比较好。 武汉大学一研究物流的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顺丰控股建立的“快递帝国”,依托直营模式形成较强控制力,有利于公司品牌塑造、服务质量提升。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成本高企的弊端,需靠较高的管理成本、资金投入支撑。 快递生态将被重构,直营优势或变成劣势 重资产模式下,京东等劲敌合围,顺丰控股持续盈利面临考验。 业绩预告显示,去年,顺丰快递净利41.8亿,2015年11亿,2014年仅为4.7亿,增长接近300%。 不过,A股4家快递公司中,顺丰销售净利率并不占优。毛利率方面,韵达以32.45%居首,顺丰为23.36%,申通、圆通分别为21.15%、14.64%。在净利率方面,顺丰以6.66%垫底,圆通为8.56%,韵达和申通都超过10%。 顺丰高毛利率低净利率与较高的人力成本等密切相关。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和去年上半年,顺丰的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占比合计为79.45%和80.74%,小幅攀升。显然,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快递行业,人力成本上升已成必然。 除上述因素,行业竞争白热化也加大顺丰面临的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业内“三通一达”在追赶外,京东、苏宁也成顺丰劲敌。 物流业人士认为,从生态链看,京东和苏宁以零售起家,会分流顺丰的客户,且京东和苏宁物流也以自营模式为主,在商业零售、物流等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或将对顺丰未来的市场布局形成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历经黄金10年的发展,快递行业发展将由高速切换中速,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率将会呈现下滑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激烈竞争下,韵达等“通达系”揽下了不少市场份额。多位武汉市民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顺丰收费常常是“通达系”两倍,一般情况下,有保鲜、速度要求时才会选择顺丰。 针对上述内容,3月1日,长江商报记者向顺丰控股发去采访函,其董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专人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无消息。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公开表示,互联网+快递的发展,加盟式快递生态将会被重构,大数据导流物流或将强化加盟商与总部的生态捆绑。而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涌现,快递商会更多地采用外包人力。传统快递加盟模式或将走向新加盟模式,对拥有超10万员工的顺丰,如果不进行调整来适应新环境,直营优势或变成劣势。 责编:ZB[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3月06日 07:40
顺丰金融短期难加速 受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多原因束缚
顺丰金融短期难加速 受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多原因束缚

  近日,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顺丰控股”并在深交所上市,意味着顺丰控股亮相资本市场。与此同时,顺丰金融布局也浮出水面。一向低调的顺丰,在金融业务上也秉持低调作风,实际上,顺丰已将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块金融牌照收入囊中。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快递行业并非优质的金融场景,作为后发者,顺丰金融在短时间难言突破。 欲借上市引流 顺丰上市当日,即有爆料称顺丰掌门人王卫通过内部开发的“顺手付”给员工发放现金红包。北京商报记者在“顺手付”App上看到,顺丰借上市东风推出开户优惠活动,即日起到3月15日,选择顺手付——华泰渠道开户,可享受0.25%股票交易佣金,有机会获得最高120元顺手付红包。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某种程度上仍处于“拼爹”阶段,即哪个平台股东实力强,便更容易得到用户信任,获客成本更低,且可享受一定的信誉溢价,即可以用更低的利率留住用户。 易观高级分析师李子川也认为,借上市契机发放红包及开户申购优惠活动,会对应用流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顺手付应用在去年四季度活跃用户约为百万水平,持续下降的势头在本季度有望得到扭转或缓和,但相信用户的新增更多仍会集中在集团内,对外部用户的吸引有限。 金融资产被剥离 事实上,顺丰很早就开始布局金融业务,顺丰金融已将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块牌照收入囊中。 顺丰旗下的支付公司为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恒通”)。工商局信息显示,顺丰恒通的惟一股东为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占100%股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惟一的股东为顺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目前的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60%股权。 “顺手付”正是顺丰恒通的主要产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顺手付App目前提供理财、转账、信用卡还款、股票开户、分期购机、收发红包等金融服务,以及快递等生活服务。 理财方面与易方达、南方基金、鑫元基金、深圳前海金交所等机构合作,产品主要是“顺丰尊享”定期理财以及“顺手赚”活期理财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顺丰在上市过程中,曾两次发布公告表示要剥离部分资产,包括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和顺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三家金融资产的100%股权,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31.8%股权,以及深圳市物流产业共赢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 对此,薛洪言认为,剥离金融资产可能会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顺丰上市过程中正值互金行业集中整治,互金业务的剥离可以大幅降低上市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就主流的实业集团发展互金业务的路径来看,往往会将旗下金融业务独立出去,谋求单独上市,因此也不排除顺丰对其互金业务有此考虑。 短期内难以突破 有市场人士认为,电商、金融、线下零售成为顺丰的三大“试错”方向,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合一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过,目前顺丰金融业务仍然停留在体系内,并没有像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一样把金融业务提高到与主业并驾齐驱的地位,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突破。 薛洪言指出,相比较而言,快递业务也可以积累用户数据,但快递客户辨识度较低,难以精准区分客户潜在价值,且寄送快递也属于低频行为,市场选择很多,客户黏性有待提升。面对一个不那么优质的场景,且在行业发展步入下半场的当下,作为后发者,实现突破的难度较大。 在李子川看来,顺丰核心业务围绕速递、仓储等服务展开,金融现阶段相对边缘化,剥离对于主体上市更稳妥,从发展看,金融业务若要更进一步,应该有独立化分拆运作诉求。顺丰金融最大优势是有供应链企业资源支持,不过由于组织体系仍处于变动中、模式没有相对成型、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原因,近两年能否获得突破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详情]

北京商报 | 2017年03月06日 03:11
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顺丰控股一度收5个涨停板
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顺丰控股一度收5个涨停板

  原标题: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本报记者 徐伟平 2月24日顺丰控股更名上市,正式登陆A股,一度收出5个涨停板,成为了深市第一权重股。虽然这种超越可能只是暂时的,但从五粮液、比亚迪、万科,再到今日的顺丰控股,第一权重股的易主折射的却是整个市场的发展,以及社会行业的大变革。每一次新的权重股诞生,势必是在一个行业变迁,“新”“旧”交替的大环境中,而具有行业发展新趋势的股票才有望上演下一个“顺丰神话”。 深市第一权重股易主 上周沪深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沪综指全周维持维持3200点附近震荡整固,周内累计下跌了1.08%,结束周线三连阳,收报3218.31点。与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数表现同样惨淡,深成指上周累计下跌0.45%,收于10397.05点;中小板指数上周累计上涨0.66%,收报6679.28点;创业板指数上周累计下跌0.52%,收于1928.29点。 在整体亮点不多的大环境下,顺丰控股却在市场中掀起投资热潮。上周顺丰控股剧烈震荡,上周一和周二涨停,周三在触及73.48元的历史新高后震荡回落,此后更是开启调整模式,周四下跌近3%,周五跌逾7%,收于62.60元,而且上周后三个交易日换手率显著提升,均超过20%。 由此,3月1日顺丰控股刷新历史新高时,总市值已升至2929亿元,位居沪深两市第十九位,深市第一位。不过随后两个交易日顺丰控股大幅回撤,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了310亿元。即便如此,截至3月3日顺丰控股的总市值依然高达2619亿元,依然牢牢占据深市第一权重股的席位,而排名第二位的万科A的总市值则为2193亿元。 顺丰控股在2月24日完成更名,标志着国内快递行业目前市值最大的白马股正式登陆A股,4家借壳上市快递公司至此也均完成了上市流程。从其公布的业绩来看,排除2015年9月业务剥离影响,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46%,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整体高增速带来的业务量增长。 机构人士指出,借由资本市场使得本身开始具有规模及效率优势的企业有可能突出重围形成寡头垄断,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延伸收益链条、提升经营效率、提升企业利润率,促使快递企业业绩再次实现高成长。 龙头的估值溢价 更名初期,顺丰控股一度连续5日涨停,节奏确实超出市场预期。但这种炒作就只是纯粹的资金行为吗? 答案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资金敢于炒作顺丰控股背后暗藏的一张重要“底牌”——行业龙头的高估值溢价。以茅台、格力、万科为代表的行业龙头,持续受到资金青睐,虽然这些企业已经步入成熟期,但是估值中枢却不降反升。这反映了A股市场开始逐渐有了成熟市场的一个特征,即给予行业龙头估值溢价。这也说明市场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以后,中小公司成长为超大公司的概率越来越小、而行业龙头过去多年构筑的壁垒很难撼动,将持续获得稳定经营回报。 其实美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过程也曾有过类似情况。虽然目前整个行业增速维持在个位数左右,其中FedEx、UPS已经成为行业寡头,每年的单量增速基本也就在个位数徘徊,但是其估值水平仍能维持在30倍左右。 兴业证券指出,虽然顺丰和其他公司都从事快递行业,但是顺丰与其他竞争对手很不一样,在它的细分市场以它的模式来运营快递的企业找不到第二家,顺丰的重资产构筑的服务水平以及品牌壁垒,使得它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提价获得极大的利润弹性,这点是其他快递公司目前还无法做到的。 从中长期来看,快递行业业绩增速大概率下台阶,快递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保持甚至提升市场份额,而成本端由于人工、房租成本上升而面临较大压力,加盟商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倒逼快递公司总部加大补贴力度及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快递行业简单靠降价维持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快递公司的重中之重将是提高产品水平及丰富度、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以及开拓快递服务以外的相关市场,从而找到新增长点。这几个方面的将体现出不同快递公司之间的差异。 权重易主背后的行业变革 由于石油石化、银行等大国企在沪市上市,其规模庞大,沪市权重股前五席位很难被撼动。与之相比,深市权重股前五席位则处在频繁更替的过程中,而其背后恰恰折射出了一条行业变革的道路。 截至2017年3月3日,深市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分别为顺丰控股、万科A、美的集团、中油资本和海康威视,其总市值分别为2619亿元、2193亿元、2046亿元、1966亿元和1781亿元。这5只股票均为各自行业的龙头,而作为深市总市值排名第一的股票,顺丰控股则是快递行业的龙头,而其背后则是快递行业在近3年至5年内的快速发展的支撑。 以三年为一个小周期来看,2014年3月5日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比亚迪、平安银行、双汇发展、海康威视和格力电器,其总市值分别为1193亿元、1018亿元、927亿元、881亿元和824亿元。这个阶段,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而比亚迪此时的爆发恰恰体现出了这场新兴产业的变革。 2011年3月5日,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是五粮液、广发证券、洋河股份、苏宁云商和潍柴动力,其总市值分别为1222亿元、1107亿元、1022亿元、982亿元和937亿元。在五大权重股中有两只白酒股,显示了白酒行业当时的兴旺。而白酒行业自2005年结束长达8年的衰退后,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商务活动显著增加的大背景下,行业迎来爆发期,部分公司甚至创下连续7年净利润超过50%的神话,而高端白酒也一度出现量价齐增的火热消费。[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2017年03月06日 01:45
顺丰两日跌10% 王卫财富缩水百亿
顺丰两日跌10% 王卫财富缩水百亿

  快递板块多只股票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快递行业后市预期出现负面判断 连续多日的暴涨之后,顺丰控股股票自3月2日正式进入下行通道。3月3日,顺丰控股再次大跌,截至3日收盘,股价报收于62.6元,跌幅达7.82%。据估算,自3月2日首现大跌以来,顺丰控股两日累计跌幅约10.57%。 上周四,顺丰控股成功借壳上市,由此开启4连板的市场“风暴”,3月1日开市前,有市场消息称,连续多日的暴涨使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消息传出后,当日午后,顺丰股价打开涨停,以涨幅4.79%收盘。 “拖累”多只快递股 在顺丰的“带动”下,3月3日,A股快递板块多只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3日快递概念板块整体微涨0.27%。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两市拥有快递概念的19只股票中,13只个股3日以跌势收盘。其中,顺丰控股以7.82%居于跌幅首位,紧随其后的圆通速递和申通快递分别下跌5.91%和3.26%,韵达股份跌1.99%。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国内快递业“带头大哥”,顺丰股价近日由被爆炒到遭遇看空,以至于打开涨停、接连下跌的过程,使市场对快递行业的后市预期出现负面判断,昨日快递板块2/3的公司普跌是市场预期的反映。 与股价连跌相伴的是财富的迅速减值。截至周五收盘,顺丰控股市值2619亿元,而在这轮行情中最后一次大涨日3月1日,顺丰市值曾一度冲至3074亿元。粗略估算,最近两日的下跌使顺丰控股市值由“巅峰期”剧减近500亿,相应地,实际控制人王卫的身家也大幅缩水。以其持有27亿股计算,两个交易日内其账面财富已减少百亿。 根据福布斯实时财富榜单显示,3月3日,王卫身家246亿美元,高于马化腾243亿美元身家,低于马云的287亿美元和王健林的314亿美元身家,目前排名国内第三富豪。 连着3个涨停后,在2月28日王卫的身家达到26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老板马化腾。3月1日,在顺丰拉出涨停时,王卫的身家一度达到289亿美元,超越马云,成为仅次于王健林的国内第二富豪。 专家:上市快递公司将面临劳工成本压力 快递概念股的大批“失守”使市场注意到快递业的行业生态。金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已上市快递公司将被空前的成本压力拖累业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纯粹从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层面来讲,包括顺丰在内的、依靠“人海战术”发展的企业,上市不见得是一个有利选择。他分析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劳工成本剧增的预期。 董登新告诉新京报记者,随着国内几大快递公司纷纷上市,其身份也由之前“野蛮生长”的私企转变为各方面都必须规范的公众公司,“以前可能规避掉的一些劳工成本的负担,以后很可能无法规避了。”董登新说,“比如签订正式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可能比上市前增加几倍。对于业绩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记者张泉薇 陈彦旭)[详情]

新华网 | 2017年03月04日 09:26
揭秘顺丰背后资本推手 元禾控股:官办PE的市场化探索
揭秘顺丰背后资本推手 元禾控股:官办PE的市场化探索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俊涵 以直投业务起家,母基金业务扬名的元禾控股,近几年业务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如何在国有背景下探索母基金业务的市场化路径? 2月24日顺丰控股的借壳上市,让其背后资本推手元禾控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3年,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等机构近80亿元投资顺丰速运,创下当年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最大的单笔交易记录。在如今顺丰上市完成之后,元禾控股旗下元禾顺丰专项基金将持有6.37%的上市公司股权(不考虑配套融资增发股份)。 除了投资顺丰,元禾控股的经典投资案例还包括2015年联合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黎瑞刚团队,成立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华人文化控股集团。 其实在直投业务外,早因母基金业务而名满江湖。2010年,元禾控股与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开金融共同发起设立600亿规模的国创母基金。元禾控股负责其中的VC板块,一时间成为中国大部分本土VC机构募资时必拜的“码头”,仅2011年就会谈过500多家VC机构的合伙人。 元禾控股的业务版图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如何在国有背景下探索母基金业务的发展路径? 解构元禾 在元禾控股的发展历程展厅中,陈列的第一个历史性事件是16年前的一张合影:2001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首家创投企业中新创投成立。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林向红、徐清、费建江等人出现在这张照片中。 从2001年以中新创投起家,到2007年苏创投成立,再到2012年更名为元禾控股,元禾控股的组织架构逐渐完善。 据了解,元禾控股集团目前下设股权投资、投融资服务和债券融资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在股权投资领域,元禾控股旗下汇集多家管理团队,专注于不同的投资阶段和领域:专注早期项目投资的元禾原点,专注于成长期项目投资的元禾凯风,专注成熟期项目和并购投资的元禾重元,专注于核心资产投资的元禾直投部以及专注于海外投资业务的元禾香港。此外,集团旗下的元禾辰坤还管理着三期母基金。 2011年,沙湖金融成立,它是元禾控股投融资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沙湖金融管理的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主要为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包括基金管理、投融资对接和企业发展在内的三大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中心已入驻股权投资管理团队74 家,其中包括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等,共设立基金119只,集聚资金规模超过923亿元。 同样在2011年,元禾控股的债券融资服务运营主体禾裕科技金融成立。它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科技贷款、融资租赁等服务。 母基金布局的三次蜕变 对于以直投业务起家的元禾来说,母基金业务是让它声名鹊起的转折点。 2006年,考虑到公司做直投优势并不明显,元禾控股以创投机构的身份成立了10亿规模的创投母基金。这在当时市场上来说还是头一遭,母基金的出资人主要是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 “虽然有部分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但团队自身没有和地方政府做太多的捆绑,所投基金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项目投资。我们希望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基金架构和利益机制的设计,建立公允的行业标准。”元禾辰坤执行合伙人徐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鉴于当时的行业环境,创投母基金并不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而是进行了综合的投资配置,寻找在技术和团队上比较有特色的基金。徐清解释道,那时市场上的人民币基金本来就很少,做专项投资的更难找。另一方面,2009年创业板开市带来了巨大的造富效应,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Pre-IPO基金。 2010年底,国开金融和元禾控股共同发起成立了轰动一时的国创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的总规模达600亿元人民币,分为四期。首期国创母基金规模150亿元,分为PE板块国创开元和VC板块国创元禾。国创元禾首期由元禾辰坤团队管理,主要投资领域为早期和成长期投资的创投基金。 据徐清介绍,国创开元和国创元禾从法律主体上完全分开,但双方在投委会等方面会交叉任职,从上层保障团队和项目的相互沟通。 “到2011年开始投的时候Pre-IPO基金依然很火,但我们认为它的热度已经过了我们作为母基金应该去关注的点,我们更倾向于布局前瞻性的投资。”徐清说,所以国创元禾一期母基金更多的还是在寻找产业投资基金,主要面向TMT、先进制造、消费升级、医疗健康四大产业。 其实,当时的市场中,Pre-IPO基金很多,规模也都很大,但到后期收割过度,市场上再难觅优质的Pre-IPO项目。这给很多Pre-IPO基金起家的团队,也带来了转型的阵痛。因为,此前的团队成员大多是财务或者金融背景出身,一旦要涉足专注性行业基金就会出现积累不够深厚的短板。 2016年,国创元禾二期母基金开始募集,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其中元禾控股和国开金融作为LP各自出资10亿元,余下30亿元由元禾辰坤在市场进行募集。 据了解,国创二期母基金首次关闭的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剩余部分仍在募集过程中。徐清透露,社会资本中包括来自银行的资金,其它类型的LP资源也正在沟通中。 国创元禾二期母基金从2016年7月开始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14只基金。徐清表示,这期母基金主要关注数据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整体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用数据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智能制造、消费升级背景下的文化娱乐、仍处于红利期的医疗健康等,都是二期母基金的布局重点。 市场化决策选子基金 “做投资要跟时代相契合,元禾母基金的产业布局,一直随行业本身在发生变化。”徐清说。而在行业内挑选子基金,一是要看团队所做的事是否跟母基金本身的策略相吻合,二是看团队内部有哪些资源积累,能够帮助做好这件事。三是考察团队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以保证基金的收益安全。 在元禾辰坤的投资组合中,既有启明创投这样的老牌机构,又有愉悦资本这样的新基金。徐清表示,除了新老基金进行搭配,元禾辰坤还会把不同风格的基金团队进行搭配。“有些基金很激进,有些基金很保守。在不同年份,不同基金的表现确实会不太一样。”她说。 随着私募股权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上的新基金团队越来越多。团队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老牌机构投资人自立门户,金融券商人士、知名创业者转型做投资。 老牌机构出来的投资人项目经验丰富,但可能在项目决策和利益分配上受制于原来的体系,本身又具备一定的募资能力,所以选择离开。券商金融领域的人转型成立基金会比较擅长整合并购,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的后续服务支撑。有产业背景的创业者对产业有天生的敏感性,他们容易找到一些早期的好项目,并且尝试去做产业上下游的对接。 徐清表示,这三种新基金团队各有特色,但能投出好的项目和能管理好一只基金并不一样,组建新团队打出品牌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挑战的东西需要去考察。 除了在募资方面的市场化尝试,元禾母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试图更加市场化。徐清表示,母基金在募资时,会告诉LP所募资金将投向哪些产业,以及在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投资比例。在基金募集完成后,会设立独立的投委会对项目投资进行判断,而不受股东方的影响。 “我们一直在国有背景下摸索市场化的道路,在这两者间协调平衡,是元禾的每条业务线都在做的事情。”徐清表示,就元禾辰坤来说,国有的战略背景对团队的前期发展帮助很大。如果没有国有背景的支持,团队很难在短期内走到今天这个状态。[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3月04日 07:13
深市“头牌”十六年更迭纪实 顺丰高台探险一改“旧规”?
深市“头牌”十六年更迭纪实 顺丰高台探险一改“旧规”?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洁雪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到,曾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过去16个年末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时,绝大部分都有着大量流通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股,绝非凭少量资金便可以促成总市值暴涨。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2月24日,借壳鼎泰新材在A股上市的顺丰控股(002352.SZ)一举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并在随后的连续涨停中在资本市场搅开热浪。 然而,历史仿佛总是存在巧合一般,在顺丰控股被多路资金联手推高超越万科A登上深市市值榜首之际,两年前也曾一度逼近万科A(000002.SZ)的原创业板市值第一股乐视网(300104.SZ)而今却身陷窘境。 就在3月1日晚间,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乐视网在当天发生两笔大宗交易,两笔交易卖方均来自中信证券深圳前海自贸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量合计为1909.46万股,两笔交易总金额为6.39亿元,市场猜测这背后指向于乐视网重要股东深圳鑫根资本的减持行为。 受此影响,乐视网的股价已经创下一年以来的新低。 无论是今日的顺丰,还是曾经的乐视,回顾十数年来波折起伏的A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市值第一股”,背后隐现的正是中国经济进程的发展脉络。 已经沿袭多年的以银行、地产等大蓝筹股为王的格局不断面临挑战,而那些试图超越“前人”成为中国新经济扛鼎者的上市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谁能经历大风大浪,最终超越平凡,却仍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突破将越来越多发生。此起彼伏的背后,资本力量在其中的助推与牵引将不断地放大,这或许也是王卫最终做出上市选择的原因,而这正是资本市场不断开放过程中使命之演绎。 顺丰疾行 借壳仅一日,顺丰控股便直接登顶深市。 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上市公司名由鼎泰新材更为顺丰控股。当日开盘后,顺丰控股即强势涨停,报55.21元,市值飙升至2309.81亿元,超过万科A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 随后顺丰控股股价不断拉出涨停,直至3月1日局面才有所打破。当日顺丰控股开盘再度涨停,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涨停,但最终在尾盘跳水,一度翻绿跌近3%,最终收涨4.79%。 在顺丰控股被爆炒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的背后,除了基本面业绩良好和公司充满话题性外,其流通股占比之低也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其以小流通盘撬动公司整体市值飙升的逻辑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目前,刚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流通盘仅有1.33亿股,流通股本只占总股本的3.18%,这为资金炒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2月23日至28日的4个连续涨停交易日内,顺丰控股的成交额分别仅有11.04亿元、13.54亿元、12.74亿元以及8.36亿元。 看似两三千亿的“庞然大物”,却凭区区几亿资金便可打板,这也是为何明明身为大蓝筹的顺丰控股,却像一只几十亿的小盘股一样,轻易便可被炒作资金影响股价的原因。 游资被公认为是此次顺丰暴涨的最大推手。在顺丰控股最近一周的龙虎榜上,济南、温州、宁波等各地二十余家营业部的身影接连闪现,不少营业部一边买入一边卖出,亦有营业部前日买入次日即卖出。 以其中最为活跃的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证券营业部来看,该营业部在2月24日至3月1日期间,先后买入顺丰控股5521.32万元、7894.9万元、2672.67万元、4320.16万元,累计买入2.04亿元;而与此同时,该营业部2月27日起开启卖出操作,最近三个交易日分别卖出4976.11万元、7307.35万元、5366.98万元,累计卖出1.77亿元。 同样在龙虎榜上极其活跃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万马路证券营业部,在2月23日买入顺丰控股2202.05万后,24日即卖出2347.48万,该营业部最近3个月的龙虎榜上榜次数达到95次。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典型的游资炒作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往不同,在顺丰控股的这波资金炒作中,来自深港通的资金也成为了其中一股力量。 在2月27日至3月1日期间,深股通专用席位连续三日出现在顺丰控股龙虎榜买入席位上,分别买入3981.34万元、2357.96万元、7874.39万元,累计买入1.42亿元,即便在3月3日顺丰控股股价大挫近8%的当天,深港通席位仍然继续买入了5795万元。 对此,深圳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认为,“这种情况比较难难判断是港资参与炒作,还是内地部分游资借道深股通参与炒作,可能两部分皆有。因为港资里面有一部分资金相当灵活,过去屡屡判断准确踩在点上,但此前也听说过有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绕道参与A股热点炒作的情况。” 一路疾行的顺丰控股,自3月1日涨停板被撬开后,近两日股价已经有所跌落。截至3月3日收盘,顺丰控股的股价已由此前的最高价73.48元/股跌至62.60元/股,市值缩水300亿元,目前的最新总市值为2618.98亿元,仍然居于深市第一位,较万科A高出426.4亿元,较美的集团高出572.8亿元。 华南一位受访公募人士向记者表示,“顺丰借壳的时候估值已经特别高了,公募基金这波参与的人应该很少,但我并不认为它的股价冲高后会很快跌回去,这其实很难,毕竟涨停板打开后的第二日顺丰控股都没有跌停。” 亦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流通盘较小,顺丰控股的股价后期还会有反复,对于风险偏好性强的投资者来说,短期内顺丰控股可能仍会有交易的机会。 在3月3日顺丰控股的龙虎榜买入席位上,除前面提到的深港通专用席位外,另外四个营业部分别买入1923.35万元、1662.80万元、1488.69万元、1370.96万元。 大盘为王 像顺丰控股这样凭借炒作风格强盛的资金带动而升至市值榜首之位的情况,几乎从未出现过。 沪市这种常年以银行股或石油股雄霸市值首位的不必多言,以深市的情况来看,记者统计了2000年至2016年每年年末(截至当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深市市值第一股的情况,在这16年中,共有7家上市公司登顶深市市值榜首。其中,万科A累计登顶5次;平安银行(000001.SZ)累计3次;粤电力A(000539.SZ)、中兴通讯(000063.SZ)、五粮液(000858.SZ)分别登顶2次,鞍钢股份(000898.SZ)和广发证券(000776.SZ)各1次。 从这7家曾经称霸过深市市值榜首的上市公司来看,除2010年借壳的广发证券外,全部都是2000年以前在主板上市的公司。记者比对了这些个股登顶深市历年年末市值榜首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情况,全部高于目前顺丰控股3.17%这个数值。 其中,曾在2009年末和2011年末登顶深市市值榜首的五粮液(000858.SZ)流通盘占比最高,达到99.99%;万科A在2006年末、2008年末、2012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登顶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也均在70%以上,最近登顶的3次该比例均接近88%;此外,在这16年的统计中,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在30%以上的有13次,在10%以上的有15次。 从如上数据可以看到,这些股票在过去16个年末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时,绝大部分都有着大量流通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股,绝非凭少量资金便可以促成总市值暴涨。 唯一的特例是同样借壳的广发证券。2010年末以1332.24亿元登顶的广发证券,彼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也仅有3.67%,与而今的顺丰控流通股占比极为接近,但广发证券的情况却又与顺丰控股有着些许不同之处。 2010年2月12日,广发证券(000776.SZ)借壳S延边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复牌交易,在此之前,S延边路已经停牌逾三年之久。由于借壳上市的股票复牌首日股价不设涨跌幅限制,S延边路当日开盘价达到每股54元,而其停牌前的股价为每股10.55元,当日最终收报50.05元,大涨374.4%。但广发证券的股价在复牌大涨之后仅维持了半个多月便开始逐渐下行,到2010年7月已经至腰斩价位,但至10月起又掀起一波暴力拉升至翻倍,最终奠定了当年年末深市市值第一股之位。 在2010年10月的拉升过程中,广发证券日成交额普遍在10亿以下,同样是凭少量流通盘撬动起总市值的飙涨,这其中,机构成为主导力量。2010年末包括基金、QFII、券商在内的机构持股占到了广发证券流通股的两成之多,与当前顺丰以游资为主力引导者的情况有所差别。 当然,撇开“市值第一股”的限制来看,A股市场上以小盘股撬动大市值的案例则多了许多。2015年绿地控股借壳金丰投资在上交所整体上市之时,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成为“房产一哥”,彼时其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仅有4.26%,但目前其最新市值已经回落至1054亿元,缩水近三分之二。 不过,被问及顺丰控股此后是否会演绎出与绿地控股这类股票相似的股价走势时,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未必尽然。 前述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分析称,“虽然顺丰控股和绿地控股都是大公司借小壳,但这还要看借壳方对股份的持有情况,很多股票在解禁后出现股价暴跌的情况,是由于这些股票在机构手中,解禁后机构自然是要出货的,而目前顺丰控股大部分股票都在王卫和顺丰高管团队手里。” 按照公告,目前王卫持股99.9%的明德控股对顺丰控股的持股比例为64.58%,加之顺丰主要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合计超过七成以上。 高台探险 回顾连续十数年来深市市值第一股的变迁可以看到,以平安银行、万科A为代表的银行股、地产股仍然是市值居前的主流股票。 2000年末平安银行居于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仅有282.53亿元,而2014年末平安银行居于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已经高达1809.70亿元;万科A同样如此,其在2006年末初等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仅为672.30亿元,至2016年末总市值已经达到2206.52亿元。 这类凭借多年积淀自然壮大的企业,背后反映的是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而诸如顺丰控股超越万科A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发生,代表的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 在顺丰之前,上一次在市值方面几欲赶超万科的是乐视网。作为一只典型的以机构为主要力量推高股价的个股,乐视网在2015年大放异彩,在2015年的5月12日,乐视网市值达到1505亿元,与万科A当日1531亿元的市值已相差无几。 然而,乐视网随后的股价走势如市场所见,一路下泻。在最近两个交易日中,乐视网再度大跌,更是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创业板的恐慌情绪。3月2日,乐视网先是大跌4.2%,随后第二天再度大跌5.51%,收盘报31.89元/股,股价已经接近2015年8月的底部区域,市值也缩水至632亿元。 重要股东的减持被认为是促发此次乐视网股价大跌的导火索。在3月1日晚间,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乐视网在当天发生两笔大宗交易,两笔交易卖方均来自中信证券深圳前海自贸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量合计为1909.46万股,两笔交易总金额为6.39亿元,市场猜测这背后指向于乐视网重要股东深圳鑫根资本的减持行为。 在此之前, 鑫根资本已经进行过多次减持。而乐视网从股价启动到一飞冲天连翻数倍再到今天,也已经有诸多机构资金相继撤离,此前以45元参与乐视网定增的财通基金、嘉实基金和中邮基金在内的三大公募基金和牛散章建平,也因此重度被套。 但即便如此,看好乐视的声音仍然存在。某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观念,观念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即便唱衰乐视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但这并不改变我对乐视网的长远看法,很多事情放长远看,或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观。” 从某种程度而言,尽管乐视网目前的状况确实显得有些尴尬,但仍然堪称资本市场上资金追逐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案例。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试图突破现有格局,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扛鼎者”的这一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或许会越来越多出现。而这些过往的案例也给了顺丰以及顺丰的后来者更多的提示——应警惕大市值背后的风险。 川财证券曾针对上市公司市值提出过一个核心观点,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有着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公司市值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显得越来越困难。按照川财的研究,公司市值提升存在3 个关键节点:一是25 亿市值以下标的市场表现明显强于其他类别;二是市值突破200 亿后进一步提升较为困难;三是800 亿市值以上标的录得最差的股价表现。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亦向记者指出,“大市值不是那么容易扛住的,尤其对于成长股而言,这背后的风险确实值得警惕。”[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3月04日 07:02
顺丰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称与企业无关
顺丰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称与企业无关

  原标题: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顺丰称与企业无关 新京报讯 (记者陈彦旭 张泉薇)3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于2月24日通过一款公司内部开发软件给员工派发红包,该款程序可以让员工买卖股票。报道中知情人士透露,2月24日以来,顺丰员工已经开立了约2万个股票交易账户,他们用这些账户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顺丰对此表示,该款程序是开放平台,面向所有用户,是否开户、购买股票都是用户个人行为,与企业无任何关联。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给员工派发红包的是一款名叫顺手付软件,员工可以通过内置的证券公司开户。顺丰对此表示,顺手付是一个开放型平台,所有用户都可以下载使用,并非只针对顺丰员工。顺手付中内置证券公司开户接口也是面向所有用户,是否开户、购买股票都是用户个人行为,与企业无任何关联。 3月2日,记者下载了该款顺丰软件,软件有股票开户功能,记者尝试开户发现,开户证券公司为华泰证券,通过软件即可开户。 此前有顺丰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公司给员工发红包的事情。 对于顺丰员工开立了约2万账户购买自家股票的行为,一位顺丰员工表示,公司并未干预,这是员工自愿支持公司股票行为,我觉得很正常。 顺丰上市不光令实际控制人王卫“一夜暴富”,包括原鼎泰新材实际控制人刘冀鲁在内的一众员工也将分享这场财富盛宴。 截至目前,原鼎泰新材的老板刘冀鲁直接持股1.0016亿股,属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按照当前股价计算,持有市值已超过65亿元。 此外,根据公开信息,部分顺丰核心员工的账面也在此轮行情中实现“财富梦”。2015年12月,顺丰成立了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宁波顺信丰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两家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两持股平台共有26名合伙人,其中23人为顺丰员工。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持股平台合计持有顺丰控股10%股权,按目前股价算下来,这或造就20余位亿级甚至10亿级富豪。 3月2日,顺丰控股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公司董事长王卫身家、公司市值等问题时表示,公司对此没那么关注。 [详情]

新京报 | 2017年03月03日 07:34
上市之后顺丰四大谜题:金融业务去向何方 顺丰商业是鸡肋吗?
上市之后顺丰四大谜题:金融业务去向何方 顺丰商业是鸡肋吗?

  来源:界面 顺丰所经营的,远不止快递业务那么简单。对顺丰全业务进行扫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能否撑起它的未来。 2月24日,顺丰控股(SZ.002352)正式登陆A股,距离它在去年5月23日宣布借壳鼎泰新材只用了277天。上市当天开盘不久后,顺丰控股的股价立刻涨停。同为借壳上市的圆通速递(SH.600233)和申通快递(SZ.002468)正式更名当天,股价分别下跌4.37%以及微涨0.41%,相比之下,顺丰的气势不可谓不高。截至3月7日收盘,顺丰的总市值超过2660亿元。 在资本助推下,“三通一达”都已经上市。尽管顺丰处理的快递量不是市场第一,但是它的总市值却超过了“通达系”四家之和。 顺丰可能是中国快递业内知名度最高、口碑最好、最会赚钱的公司。但是资本为之“疯狂”的,在于顺丰不再仅仅是一家快递公司--它不仅拥有38架全货机(不包括包机),还涉足了仓储、冷链运输、生鲜电商以及金融等业务。 “目前快递公司都在尝试一些新的业务,原因在于国内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了,尽管顺丰定位为中高端市场,每件的单价超过20元,并且在加大对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但是成本压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才能保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东北证券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分析师王晓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为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连续6年增速超过50%,不过这种速度会逐渐慢下来。根据《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快递量目标为700件,即使是按照这样的速度,未来4年,国内快递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2%。 值得注意的是,鼎泰新材更名为“顺丰控股”,而不是顺丰速运或“快递”、“速递”和“股份”等后缀。“控股”两字更意味深长。 正如顺丰官网上对其业务介绍的措辞“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业”所言,顺丰所经营的,远不止快递业务那么简单。 快递小哥、客服和机长敲钟,顺丰可能传递什么信息?  在上市当天的敲钟环节,站在顺丰集团掌门人王卫身边的三位员工,分别是去年4月在北京被掌掴的快递小哥冯艳明、一位客服人员和顺丰航空的一位机长。 不论这种安排出自何意,的确让外界对王卫的好感有所增加。 如果说选择快递员和客服代表体现了王卫的为人和态度,那么选择一位机长或许体现了顺丰对于航空业务的重视。 “这(请机长敲钟)体现了顺丰定位于商务件和中高端电商市场,有别于其他通达系公司。”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的快递分两种,顺丰和其他。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是因为顺丰坚持直营模式,而非采用“通达系”的加盟制度,这使得顺丰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更一致。另一方面,它的优势在于快,这和顺丰在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的投入,以及顺丰航空有着莫大的关系。 2003年,顺丰成为中国第一家包机运送快递的民营速运公司。2009年,顺丰航空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顺丰可以根据货物的需求考虑是否开辟专门航线,而不是依赖客机的腹舱。此举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帮助顺丰占领时效要求高,同时也是利润率最高的商务件市场。 如果顺丰想要构建一张高效的货运航空网络,拥有飞机,开辟航线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货运枢纽。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强大的枢纽可以带来惊人的货物处理能力。在联邦快递总部所在的孟菲斯机场,一天24小时都能够充分被利用。为满足时效要求,枢纽机场通常会集中起降、集中分拣,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流,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顺丰已经确定将湖北鄂州作为将来的货运枢纽,预计2020年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投资预算达到200亿元。顺丰和湖北政府的投资比例尚未披露,不过机场在建成之后,顺丰航空将会成为基地航空,顺丰集团对于机场的规划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枢纽机场对于顺丰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在很早就已经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它的最终目的肯定是瞄准国际三大巨头,FedEx,UPS和DHL,加入国际第一梯队。新机场正式投用后,顺丰有很大概率与国内的其他快递业竞争对手在全网实效、服务和整体体验上再次拉开一个实质性的差距。”罗兰贝格大中国区交通运输物流业务联席负责人、执行总监于占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顺丰定位商务件与中高端电商市场,其业务量比以中低端电商件为主的“三通一达”要低,但中高端商务件的产品价格更高,平均单价维持在24元上下,是通达系的5倍以上。顺丰如果想要保持这种优势,势必要将航空货运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张“王牌”。 根据鼎泰新材于去年5月23日发布的公告,顺丰计划向不超过10名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其中排在资金用途第一位的是: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计划投资26.8亿元。 但是,顺丰在航空货运方面的领先优势并非牢不可破。 如今,通达系都已经上市,有更多资金去弥补自身和顺丰在物流时效方面的差距。2015年,背靠阿里的圆通宣布订购了15架B737。去年10月份,中通在纽交所上市的时候,CEO赖梅松接受彭博社采访表示,该公司正考虑建立自己的货运机队或收购航空股权。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用于快递运输的专用货机数要增加到200架。顺丰目前有37架,不排除其他快递公司会有动作。 王卫用“顺手付”发了14亿红包,顺丰金融业务去向何方?  顺丰上市敲钟那天,王卫以个人的名义给全公司40万员工发了金额总计14亿元的红包。他用的是顺丰旗下的APP“顺手付”。 “顺手付”是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恒通)旗下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产品,主要功能是收发快递场景下的扫码支付、收款。同时,顺丰也将之前推出的“顺手赚”货币基金理财融入“顺手付”里。根据公开资料,“顺手赚”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是3.75%,合作方为易方达基金。其他合作方还有南方基金等。 顺丰集团的架构中,有一个专门的金融事业部,但是在借壳期间,旗下的部分金融公司已经被悉数剥离。 根据鼎泰新材2016年7月26日发布的公告,顺丰控股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100%股权、乐丰保理100%股权和顺诚融资租赁100%股权转让给持有顺丰控股68.4%股份的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明德控股),或其指定的除顺丰控股及其子公司之外的第三方。 拥有“顺手付”的顺丰恒通仍然在上市资产中,被剥离的都是顺丰金融2B的业务,包括基于货物的仓储融资,基于应收帐款的保理融资,以及基于客户信用的小贷业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时候指出,剥离金融资产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顺丰借壳上市过程中正好是国家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剥离金融资产可以减少上市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市盈率要更高,大的互联网公司往往会将旗下金融业务独立出去,谋求单独上市,因此也不排除顺丰对其金融业务有此考虑。 公告显示,2015年,合丰小贷的营业收入只有479万元,乐丰保理是942万,最高的是顺诚融资租赁,收入达到1.1亿元。但是整体来说,对比顺丰控股每年500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金融业务现在的规模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顺丰出身于物流行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信息流、资金流,这是顺丰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前提。 但是,大部分人使用“顺手付”是用来支付快递费。顺丰很难根据一个人收寄快递的情况去判断一个人的信用,资金情况和还款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顺手付”推出两年多以来一直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的原因。 顺丰做金融的优势在于供应链,也就是2B的业务。事实上,国际上大的快递公司比如FedEx和UPS都有金融业务。 顺丰在发展壮大的20多年时间内,积累了包括很多中小企业在内的大量客户资源。这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不足,信用度不高很难向银行申请贷款,顺丰可以基于过去对他们的了解提供贷款服务。 除此之外,顺丰还有一个仓配物流事业部,服务的对象是电商企业。顺丰向他们提供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的仓储融资,方便他们向上游进行采购。一般来说,电商企业的货物要存放于顺丰的仓库,顺丰可以通过系统动态查看商家的库存并计算货物价值,从而灵活调整贷款额度,最后的配送环节也是通过顺丰完成。 然而,现在大的电商平台(如京东、亚马逊、1号店、苏宁等)都在自建物流,而且都推出了面向企业的金融业务。京东甚至将物流开放给第三方使用,而通达系纷纷都投入了菜鸟的怀抱。菜鸟和蚂蚁金服都属于阿里巴巴,后者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 “顺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如果只能笼络中小企业,那么增长空间也比较有限。”邬跃认为。 除了供应链金融,顺丰如果想要做大个人消费金融版块,不仅需要数据的沉淀和挖掘,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根据顺丰控股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25.9亿,短期借款为34.5亿元,流动负债总计为143.1亿元。 除此之外,作为直营模式的代表,顺丰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如果从金融机构大幅举债,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顺丰想要在金融业务上大展拳脚还有一定的难度。 “顺手付的产品结构很简单,目前来看,顺丰具体想怎么做,他们可能没有想清楚。在一些零星的市场,顺丰还是可以做,但是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很大的场景并且做大的时候,那么公司在战略规划时肯定会存在犹豫,对业务的重视程度也会慎重考虑。”薛洪言说。 从嘿客、顺丰家到顺丰优选,顺丰商业是“鸡肋”吗?  2015年9月30日,顺丰控股将顺丰电商、顺丰商业100%股权分别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明德控股持股76%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顺丰商贸控股)。 根据鼎泰新材2016年5月30日发布的公告:“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造成的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三者相加近-16.1亿元。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顺丰嘿客是在2014年才正式开业的,可见2013年亏损的1.26亿元主要由于顺丰的电商业务带来,即顺丰优选。 2014年5月18日,顺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店,取名“嘿客”。起初店里不摆任何的实体商品,也没有库存,只有满墙的二维码。客人通过扫码下单,不能现场取货。到2014年年底,顺丰嘿客在全国拥有近3000家店,很多店长由快递员转岗而来,很多店员是快递员的家属。 在顺丰的老员工看来,顺丰当时太急了,导致之后两年都在纠正当时的错误,主要是因为门店位置不合理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顺丰工作8年多的张少华(化名)曾经在深圳负责管理20多家嘿客店。跟据他的了解,在正式开业之前,“嘿客”连名字都没有最终确定。“当时我们的任务是到处找店面,不管业绩怎么样,没有这方面的压力。直到2015年的3、4月份,压力才开始来了,因为亏损的数据差不多都出来了。” 开业后,由于生意没有什么起色,顺丰嘿客开始改名为“顺丰家”,Logo也从黑色变成了顺丰优选的浅绿色。更大的改变是,店里开始销售包括水果、大米、肉类、海鲜以及牛奶等在内的商品,逐渐从一家“二维码商店”变成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原本独立运营的嘿客和顺丰优选被整合成为顺丰商业事业群,由原来负责顺丰航空和顺丰优选的李东起担任事业群CEO。 顺丰开设实体店,一方面是想帮助快递员减轻压力,减少重复投递的次数;另一方面是希望汇聚人气,为顺丰优选引流。说的时髦一点,是想成为线下的入口。线下门店也是顺丰布局冷链的其中一个环节。 然而嘿客不仅没有一炮而红,反而成为顺丰集团的负担。界面新闻记者过去两年多次去实地拜访嘿客、顺丰家和顺丰优选,发现门店里的客人寥寥无几,店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根据张少华的介绍,他在深圳所负责区域里的20多家店,绝大部分的店长都已经离职。 2016年的下半年,顺丰继续纠错,将“顺丰家”更名为“顺丰优选”。但公告显示,对顺丰电商、顺丰商业在2015年9月30日全部股东权益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了评估,评估值合计为-525,460.55元,可见顺丰商业面临的困境。 从业务的层面来说,嘿客和顺丰优选早已经都属于商业事业群,线上线下保持品牌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电商业务的发展。 在2017年的年会上,王卫反思说:“这两三年,顺丰的确做了很多创新的变革,折腾了很多三线的同事,来自于不同BG(事业部)的同事在组织架构不断变化中受到很多折磨,这一点我心里非常难过,很多同事离开了......顺丰从外部看很平稳,但是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顺丰商业内部人士的透露,顺丰正在有选择性地关掉一部分线下门店。而据张少华所知,深圳目前有大概130家“顺丰优选”,比之前的280家少了一半。 除了线上线下统一名字以外,顺丰优选还开始采取店铺委托管理模式,无论是顺丰内部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都可以承包现有门店,或者开新店,不需要加盟费,但是需要一笔10-30万的保证金,而且需要自负盈亏。 在张少华看来,这种委托承包制仍然有一定的风险,他说:“现在承包的门店,承包人决定是否要承包的首选条件是门店自寄自取够不够多,对商品销售这块倒不关心。” 为此,他特意算了一笔账,假设门店一天自寄150票(平均值),那就是150x2(每票的提成)=300元;自取50票x0.8(提成)=40元,快件收入就是340,还没计算重量提成、保价提成,那收入就是340x30等于10200元。基本能够抵消一家店的固定成本,如果商品销售还可以,就能赚到钱。  顺丰优选经历了两年多的纠错期之后逐渐有了一个新的面貌。但是,不能孤立地看待顺丰商业目前的发展。 李东起2013年在接受第一财经的专访时表达过一个观点:顺丰选择切入电商领域,一方面是希望将它做成集团的一个新增长点,但是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生鲜电商布局冷链领域,为将来服务于其他电商平台积累经验。 根据国海证券今年2月2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顺丰已拥有45个正式投运的冷运仓库、162台自有冷运车和9700台外部储备冷运车,能够运营往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嘉兴、杭州、济南等地的32条运输线路。 另据东北证券今年2月1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2015年,顺丰生鲜冷链配送近1100万件,增速超7倍,顺丰正在全国范围积极布局冷链。除了生鲜之外,还在积极布局医药领域,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快递企业。 德勤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物流产业投资促进报告》指出,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全国有超过50万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即使其中最大的一些也占不到市场份额的2%。这是顺丰的机会所在。 但是报告同样指出,冷链行业存在初期投入额高、运营成本及运营风险大、消费者溢价接受度低等困境,造成收回投资慢、整体盈利性差等行业普遍问题。这也是顺丰的挑战所在。 丰巢科技站稳脚跟,何时盈利?  过去两年时间,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小区,办公楼里都出现了一排排,被刷成不同颜色的快递柜。这是多家公司为了抢占“最后一公里”而设置的,丰巢科技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 今年1月5日,成立还不到2年的丰巢科技宣布了一笔25亿元的A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钟鼎投资、国开创新资本,熠遥投资等跟投。原股东包括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继续追加投资。融资完成后,顺丰依然是丰巢的第一大股东,占比30.86%。 按照丰巢的说法,丰巢快递柜在一年半时间内覆盖了全国74个城市,投放4万组快递柜,格口数量约3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为快递柜行业第一。 丰巢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烧钱烧出来的。 根据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2015年丰巢的收入只有1.7万元,亏损3686万。2016年前三个季度,丰巢的收入是483万,亏损1.57亿。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柜子给快递员和用户免费使用,一个柜子的采购成本达到3万元,这还没有算地面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电费;另一方面前期各家公司为了进入小区和写字楼,需要向物业方缴纳一笔进场费。 快递柜吸引了不少入局者。其中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是上市公司三泰控股(SZ.002312)旗下的速递易、中集电商旗下的e栈、南京魔格旗下的格格货栈。 丰巢和上述几家都不太一样,其他几家快递柜经营公司都不是快递业的专业军,没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大部分只提供“收”的功能。由于申通、中通和韵达都已经入股丰巢,所以通达系和顺丰都没有开放接口给速递易等竞争者。在“寄”的方面,必须要依赖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合作,比如e栈主要是和EMS合作。 速递易上海的一名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春节之后,各家公司都已经开始对快递员收费,按照格子的大小收取的费用从0.2元/格到0.5元/格不等。除了对快递员收费以外,有的公司针对客户“寄快递”也会收取一笔佣金,丰巢收取的比例大概是10%。 丰巢的一位管理者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快递柜的使用率在80%以上,因为可以帮助快递员节省时间,增加收入,收取一定的费用不会影响使用率。而在收费之后,2017年丰巢的收入可能会破亿。 在快递柜领域,丰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背靠中国几大快递巨头,得到资本的青睐。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占比要从2015年的2%上升到10%,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三年,快递柜的业务量将会至少翻番。 事实上,除了顺丰商业,顺丰金融和快递柜,顺丰还在发展同城物流,还投资了深圳智航无人机公司,和上市公司炼石有色(SZ.000697)以及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名为朗星无人机系统的公司。二者能够提供物流无人化的解决方案 王晓艳说,“顺丰尝试的这些方向都跟自己的主营业务有关系,业务拓展没问题,但是能拓展到什么程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下结论,前提是一定要围绕着自己的主业去做延伸。” 王卫曾在顺丰的敲钟仪式上说过,顺丰上市不代表上岸。确实,从现实情况来看,王卫和他的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罗松松界面记者 【我是高手赛:上传实盘对账单 瓜分千万实盘金】[详情]

顺丰控股泡沫有多大 靠正常利润股民回本需100年
顺丰控股泡沫有多大 靠正常利润股民回本需100年

  近日,顺丰控股实际控制人王卫身价超越李嘉诚,直逼马云。但高涨的股价未必和其基本面相匹配,顺丰2016年净利润为4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26.43亿元,若靠正常利润,投资者要100多年才能回本。 顺丰控股究竟值不值3000亿呢?笔者认为,第一找几个同行与顺风比一比。A股中的外运发展,主营航空货运物流,参股DHL(敦豪快递,全球排名第二的物流公司),算是和顺丰最有可比性的,按其2016年的预估收益,目前动态市盈率只有17倍左右。还有,同为民营快递公司的申通快递,也是借壳上市,根据已经公布的2016年业绩,目前估值也不过35倍PE。此外,顺丰一直暗自对标的国际排名第一的联邦快递,按目前最新的股价计算PE只有28.5倍,其总市值也不过3400亿人民币。要知道,联邦快递2015年的营收就达到了455亿美元,是2016年顺丰的5倍多;净利润是21亿美元,也是2016年顺丰的5倍多(扣非后)。但是现在顺丰市值几乎和联邦快递平起平坐,显然顺风控股存在着较大泡沫。 第二,快递行业发展空间并不大。就算顺丰控股能把中通、申通、圆通和韵达四家公司中的两家的市场吃掉,其名义市场占有率也只能提升20%。更何况,快递行业群雄并起,形成了谁也吃不掉谁的局面。而且一些快递公司与集团大企业做了绑定,变成了集团“自有”物流,而这块业务顺丰也是无法去占有的。笔者认为,快递行业的业绩增速在未来几年内会遇到瓶颈。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处于回本过程中,包括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的成本上升,都会给快递行业带来成本问题。二是人力成本,像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主要核心资源是快递员,而快递员未来人力成本将会持续攀升。三是除了民营快递之间竞争,还有中国邮政,以及国际几大快递企业,也都会参与进来分享快递行业的大蛋糕。 第三,快递行业的想像空间也并不大。快递行业这个行业,硬要讲概念,就是吃苦耐劳,对外扩张。并非像互联网行业,以及新兴科技或医疗、金融等行业那么独具想像空间。也就是说,在A股市场上通过讲概念、话题材来吸引股价上涨,对快递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是行不通的。 当然,如果顺丰在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作为,进行并购或者直接去开拓新空间,真正能够跟UPS、联邦快递等国际一流快递公司形成竞争的时候,现在的偏高估值就不是大问题。但是转型升级或者开拓国际市场,对于顺风而言,乃是艰难的考验,快递业务属于人口密集型服务行业,本身利润就很单薄,利润增长空间轻而易举就会触及天花板。 顺风控股因连续上涨,市值逼近3000亿元,现在大家都在争论顺风究竟有没有泡沫?实际上,不管同业对比,还是发展前景,以及短期的赢利能力,顺风控股肯定存在泡沫,其庄家敢于刀口舔血,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跟风抄作的中小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监管层应该严厉捉妖,还顺风控股一个更合理的估值。[详情]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未来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的菜鸟网络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未来最大竞争对手是阿里的菜鸟网络

  顺丰王卫的新战役:全面对决菜鸟 时代周报记者 刘丁 发自广州 1993年,他只有10万元,6个人; 1997年,他几乎垄断香港到内地的商务快递; 2003年,与机队签下合同,租下自己的货运专机; 2009年,开始建立航空公司,买下2架波音757; 2013年,他的股权价值300亿元; 2015年底,股权价值上升到超过400亿元,有了4家大型内地资本股东做后盾,增加了超过100亿元现金的生力军; 2017年,顺丰完成借壳上市,股权价值超过2400亿元;他个人给几十万员工发了现金红包,据说总额超过10亿元。 他就是顺丰控股(002352)的创始人王卫。根据计划,还将有80亿元的生力军通过定增加入,未来,是与菜鸟网络的短兵相接。 中国快递行业从冷兵器时代彻底转变为比拼资本、技术、战略的现代化立体战争。 王卫顺风弄潮 2月24日上午,深圳交易所,在参加顺丰控股上市暨重组更名仪式的时候,王卫邀请了2016年北京汽车剐蹭事件中被扇耳光的快递员一起上台。“爱士卒”是王卫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 根据公司公告的2015年税前薪酬,王卫的薪酬是105万元,其他高管薪酬都在200万-300万元。大部分高管都是从2005年前后便开始追随王卫,有的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有的从外部跳槽而至。 借壳上市之前,2015年底王卫还特意安排了资本运作,把10%的股权分给了公司骨干员工设立的合伙企业—顺信丰合、顺达丰润,也稀释了自己对于顺丰控股的股权比例。 据媒体报道,1993年的时候,王卫跟父亲借了10万元在广东顺德和中国香港钵兰街租了店面,成立顺丰速运,开始做两地的快递生意。在那之前,1971年出生在上海的王卫,已经跟随父母到香港居住了多年,但生活拮据,王卫十几岁就不得不做小工赚钱,高中毕业后也没有继续升学。 不知王卫当时是否能预见到20年后的快递业首富地位,但他的确恰巧站在了潮头。那个年代,正值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企业纷纷进入内地经营,急剧催生了两地通关文书、商务文件的快递需求。到1997年前后,王卫几乎垄断了香港到内地的商务快递。直至今天,香港往返内地之间的商务快递,依然占据着顺丰收入的很大比例。 王卫“爱士卒”的特点似乎也与创业经历紧密相关。顺丰的平台与快递员之间是简单的计件工资模式,快递员多劳多得,不是为平台而是为自己打工,收入完全靠服务质量和勤奋。由于顺丰的商务件特点,收费相对较高,因此快递员提成也高于其他快递公司。形成的正反馈是,顺丰的服务质量、速度被视为行业标杆。 物流业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在1993年之后的20年里,中国的GDP从3.57万亿元增长到70万亿元左右,增长了20倍。以香港商务件、爱士卒、服务口碑好为独特模式的王卫,在这股大潮中顺风疾驰。 据媒体报道,有钱之后的王卫,酷爱极限运动,曾在西藏开断越野车的车轴,也喜欢从陡坡上骑自行车速降,有生命危险,极其刺激。但是与之相对,在顺丰的战略抉择上,王卫却极具理性和科学性,出手时机把握得近乎完美。 2003年,航空业遭受重创,航空运价随之大跌,王卫却借此时机,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把其5架飞机全部租下,用来运送快递,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公司。同时,王卫给顺丰引入IT信息化系统,快递员装备手持终端,配备GPS运输车,自动化分拣系统等。 2009年,王卫获准创立顺丰航空,一口气买了2架757飞机,再次成为民营快递公司中首个拥有自己飞机的。相比起来,圆通到2015年才拥有第一家飞机。 两次对飞机运输等方面的精准投入,都使得顺丰在快递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究竟多有钱? 据媒体报道,王卫其人“能力强,能够处理好与政府、客户等所有人的关系”。 2013年,王卫的顺丰迎来最重要的转折点,首次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80亿元左右的价格,卖掉了25%左右的股权。 但据报道,在此之前的2011年,王卫曾对外表示,顺丰不上市,他认为上市就是圈钱。2004年国外快递巨头曾希望以40亿元的价格收购顺丰,被王卫拒绝,某国外投行为了撮合入股顺丰,甚至向市场开出1000万美元的中介费,某些投资人士为了能见到王卫甚至愿意支付50万元的介绍费。 “2013年前后是50%的年均增速,273亿元的收入规模,中国第一家买飞机送快递的公司,相当于30年前的UPS,无论是对中国投资人还是华尔街,绝对是块最肥的唐僧肉。”深圳某股权投资企业物流行业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但王卫似乎并不缺钱。据公开资料及公司公告,2004年,顺丰的年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16亿元;截至2016年7月,顺丰控股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总面积为122万平方米,而且都是在深圳、中山、上海、天津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占地大小相当于半座小型城市市区。 截至2016年,顺丰买下来的房屋有216处,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租下来的房屋在5000平方米之上的有171处,合计276万平方米。 在顺丰控股之外,王卫个人名下,也有众多房地产投资。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16年7月31日,在顺丰控股体系之外,王卫持股或者出资设立的其他公司达到20余家,其中有17家的主营是物业投资。 由于商业模式决定,快递公司的现金流都很好,在手货币资金极多。观察公司的货币资金、理财产品余额,圆通速递从2013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9亿元,申通快递从1亿元增加到6.8亿元,韵达快递从20亿元增加到37亿元,而顺丰控股,2013年便有了104亿元,到2016年这个数字变为111亿元。 “快递行业面对个人消费者,60%之上是现金收款,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般在1个月以内,”在公司公告中,顺丰控股如此解释。 但是,一个快递从广州到北京,看似简单而便宜的周转,却绝非仅靠有钱就能做的生意,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程度,远超外人所想象。虽然我国从2005年就向外资全面放开快递业,2009年,新版的《邮政法》也正式承认了民营快递公司合法性。但是,根据《邮政法》规定,快递包囊在上飞机之前随时有可能被扣没,因为要接受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国家安全机关等多个部门的监管管理。 根据公司公告,2013年1月到2016年中,顺丰控股总计受到155次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149万元。关于禁寄品数量最多,有50起处罚,关于邮政方面41起,关于道路运输方面被处罚了19起,环保方面6起,海关方面10起,安全方面1起。 另外,2013年开始,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中国宏观经济,也进入换挡期步入“新常态”,快递业趋于饱和,顺丰控股的收入增速到2015年已经从50%下降至30%之内,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也在2013年高调成立。 2013年10月18日,招商局集团总裁李建红在香港与王卫会面的照片公布,王卫穿着破洞的牛仔裤、白衬衫、平底鞋。 在那之前,王卫几经运作,把顺丰控股的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2013年9月,顺丰控股作出变更决定,同意接受4家投资机构认缴的资金,新增注册资本,相当于以78亿元的价格,卖出了24%左右的股权。按照这个价格,当时顺丰控股的股权价值为300亿元。 这四家机构分别是中信资本旗下的嘉强顺风、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广投资、苏州元禾控股旗下的元禾顺风、古玉资本旗下的古玉秋创。4家机构都向顺丰控股董事会派入了代表,中信的董事是张懿宸,是原中信泰富执行董事,现任中信资本控股董事长;招商局的是张锐,原招商局集团部长;苏州元禾的刘澄伟,此前是苏州工业园社保局副局长,苏州元禾总裁;古玉资本的林哲莹,此前是商务部干部。 行业竞争与整合 2016年5月31日,停牌2个月的鼎泰新材开盘,此前顺丰控股将借这个壳上市的消息早已引爆市场,毫无悬念,鼎泰新材的股价以10多个涨停,从14元左右上涨到超过50元的激情,一飞冲天。 根据方案,鼎泰新材的资产作价8亿元置换出来,顺丰控股的资产作价433亿元置换进去,差额部分的425亿元,由上市公司向顺丰控股的股东们支付股票,以10元左右的均价支付39.5亿股。交易之后,王卫通过深圳明德控股持有顺丰控股27亿股,占比64.8%。4家投资机构则按比例获得相应的股票。 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汇通在股灾期间举牌买入鼎泰新材2500万股左右,成本在10元左右。2016年10月,减持了1000万股左右,当时的均价50元左右,此笔交易盈利4亿元左右,但由于中科汇通误操作做了短线交易,根据规定,中科招商剩余的约1400万股在2017年5月之前不得买卖。 “4家资本限售解禁期是2018年1月23日,都是战略投资者,应该不会卖,王卫本人更应该不会卖,”前述深圳某股权投资企业物流行业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意味着,顺丰控股2400亿元市值,却仅有1亿股左右的流通股,流通市值仅70亿元左右。 “顺丰控股最高被炒到73倍的市盈率,这个估值太昂贵了,主要是因为流通盘小,顺丰控股的服务大家又熟悉,媒体炒作中国首富,市场合力刺激股价上涨。”深圳前海大概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控股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菜鸟网络,行业饱和竞争加剧,未来,菜鸟网络将会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小快递公司,成为一个强大的联合体。” 菜鸟网络目前已经与100多家快递公司,3600家专线运输公司建立合作,网络覆盖1.9万个村和224个国家和地区。 “顺丰控股只有撬动资本杠杆,进一步整合行业,才能与菜鸟网络抗衡。”杨济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详情]

顺丰直营模式难续写钱途神话 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支撑
顺丰直营模式难续写钱途神话 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支撑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股价7天大涨83.47%,运营盈利方式被指需高成本、高投入支撑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快递一哥顺丰控股(002352.SZ)晋升为深市一哥,其创始人王卫个人财富赶超马化腾、马云,只用了短短7天。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袖珍流通股本、游资炒作、年报预披暴利刺激下,顺丰控股连拉涨停,到3月1日股价至73.48元,最高涨幅达83.47%。 然而,随着监管层的关注及游资撤退,顺丰控股股价开始回落。而其股价盛宴背后,一次更大的挑战或将出现。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不同于“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的加盟模式,顺丰的直营模式存在重资产运营下的高成本弊端,而旗下11万快递员也将持续抬高公司的人力成本。 与此同时,历经10年的黄金期,快递行业增速已趋缓,加上京东、苏宁“堵截”及“三通一达”追赶,顺丰控股面临重重挑战。 上周,武汉大学一研究物流的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重资产模式或使顺丰控股财务承压,也考验其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在其看来,随着市场生态变换,顺丰控股或将调整运营模式。 流通市值仅90亿,杠杆效应明显 2月下旬,曾以433亿元借壳鼎泰新材的顺丰控股,在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顺丰控股股价从2月21日便开启了连续上涨模式。当日顺丰控股上涨4.84%,22日大涨8.67%,23日强力拉涨停。就是从23日起的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3月1日,顺丰控股开盘惊现一字板,股价冲上历史高点73.48元,让众多追高者兴叹。不过,当日午后,一字板被巨量打开,股价快速下跌,尾盘时又被拉升,最终收报70元,上涨4.79%,巨震之下换手率接近30%。 伴随着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是市值快速增长,以及王卫个人财富的赶超之旅。 成功借壳登陆A股市场,顺丰控股市值跃超A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三家同业公司,成为快递一哥。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今年新年开市首日,顺丰控股总市值为1746亿,比另外三家快递公司多135亿。而在经历2月21日之后的连续暴涨后,到2月28日,顺丰控股市值已达到2794亿元,接近2800亿,较新年开市日上升了六成。此时,另外三家市值之和也上升至1919亿,不过与顺丰控股的距离也拉大至876亿。如果以3月1日的最高价73.48元计算,顺丰控股市值超过3000亿,为3074亿,其他三家市值之和为1761亿,为顺丰控股市值的57.29%。 股价暴涨助推王卫个人财富大幅攀升。持股比高达64.58%的王卫个人财富一度达到1985亿,超越马化腾的1650亿、李嘉诚家族的1861亿及马云的1918亿。 对于王卫财富的暴增,市场曾戏称其首富地位是全国7亿网民及顺丰11万快递小哥创造的。 不过,在不少关注资本市场人士看来,顺丰控股的股价存在泡沫。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袖珍流通股本、游资炒作、年报预披暴利等三因素造就了顺丰神话。 的确,长江商报梳理发现,顺丰2016年预告净利为41.8亿元,扣非净利26.43亿,如果以73.48元的最高价来计算,对应的市盈率为73.54倍、116.31倍。 有券商人士表示,顺丰控股流通市值仅为90亿元,杠杆效应明显,股价与业绩存在错配现象。 “顺丰模式”既有管理便利也存负担过重弊端 一时风光无限的顺丰控股,不同于A股另外三家快递公司,它采取的是重资产式的直营模式,这一模式既有管理的便利也存在负担较重的弊端。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采访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三家公司快递人员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均采取加盟模式,主要由加盟商带资组建网络,加盟商下面还有小加盟商。 业内人士表示,对快递公司而言,加盟模式能减轻公司负担,且便于快速扩张,不过,在控制力方面较弱。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春节后,圆通等几家快递公司传出因返工率低、人手紧张导致大规模快件积压。与“通达系”模式不同,采取直营模式的顺丰控股未出现类似问题。 顺丰的直营模式是,在全国省级城市设立分公司,下面县市设分部,分部下面再设网点,这些网点均由顺丰出资组建。 在快递员层面,直营模式与加盟模式体现的不同之处在于收派件所能拿到的提成差异。 华中区域一名顺丰快递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快递员每收一件提成3.5元,派送一件提成1.5元。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韵达、圆通等加盟模式的快递员,收件提成一般是每件1元至1.5元,派送提成为每件0.5元至1元。对比发现,除了顺丰收费较高外,“通达系”的大小加盟商也分走了快递员的部分提成。 在顺丰快递员看来,公司追求为客户创造更好服务质量,为此有着一套针对网点、快递员的严格考核制度,同时设置有专门负责监察网点及投诉处理的部门。因此,整个快递行业,顺丰的服务质量和客户评价都比较好。 武汉大学一研究物流的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顺丰控股建立的“快递帝国”,依托直营模式形成较强控制力,有利于公司品牌塑造、服务质量提升。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成本高企的弊端,需靠较高的管理成本、资金投入支撑。 快递生态将被重构,直营优势或变成劣势 重资产模式下,京东等劲敌合围,顺丰控股持续盈利面临考验。 业绩预告显示,去年,顺丰快递净利41.8亿,2015年11亿,2014年仅为4.7亿,增长接近300%。 不过,A股4家快递公司中,顺丰销售净利率并不占优。毛利率方面,韵达以32.45%居首,顺丰为23.36%,申通、圆通分别为21.15%、14.64%。在净利率方面,顺丰以6.66%垫底,圆通为8.56%,韵达和申通都超过10%。 顺丰高毛利率低净利率与较高的人力成本等密切相关。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和去年上半年,顺丰的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占比合计为79.45%和80.74%,小幅攀升。显然,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快递行业,人力成本上升已成必然。 除上述因素,行业竞争白热化也加大顺丰面临的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业内“三通一达”在追赶外,京东、苏宁也成顺丰劲敌。 物流业人士认为,从生态链看,京东和苏宁以零售起家,会分流顺丰的客户,且京东和苏宁物流也以自营模式为主,在商业零售、物流等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或将对顺丰未来的市场布局形成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历经黄金10年的发展,快递行业发展将由高速切换中速,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率将会呈现下滑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激烈竞争下,韵达等“通达系”揽下了不少市场份额。多位武汉市民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顺丰收费常常是“通达系”两倍,一般情况下,有保鲜、速度要求时才会选择顺丰。 针对上述内容,3月1日,长江商报记者向顺丰控股发去采访函,其董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专人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无消息。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公开表示,互联网+快递的发展,加盟式快递生态将会被重构,大数据导流物流或将强化加盟商与总部的生态捆绑。而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涌现,快递商会更多地采用外包人力。传统快递加盟模式或将走向新加盟模式,对拥有超10万员工的顺丰,如果不进行调整来适应新环境,直营优势或变成劣势。 责编:ZB[详情]

顺丰金融短期难加速 受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多原因束缚
顺丰金融短期难加速 受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多原因束缚

  近日,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顺丰控股”并在深交所上市,意味着顺丰控股亮相资本市场。与此同时,顺丰金融布局也浮出水面。一向低调的顺丰,在金融业务上也秉持低调作风,实际上,顺丰已将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块金融牌照收入囊中。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快递行业并非优质的金融场景,作为后发者,顺丰金融在短时间难言突破。 欲借上市引流 顺丰上市当日,即有爆料称顺丰掌门人王卫通过内部开发的“顺手付”给员工发放现金红包。北京商报记者在“顺手付”App上看到,顺丰借上市东风推出开户优惠活动,即日起到3月15日,选择顺手付——华泰渠道开户,可享受0.25%股票交易佣金,有机会获得最高120元顺手付红包。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某种程度上仍处于“拼爹”阶段,即哪个平台股东实力强,便更容易得到用户信任,获客成本更低,且可享受一定的信誉溢价,即可以用更低的利率留住用户。 易观高级分析师李子川也认为,借上市契机发放红包及开户申购优惠活动,会对应用流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顺手付应用在去年四季度活跃用户约为百万水平,持续下降的势头在本季度有望得到扭转或缓和,但相信用户的新增更多仍会集中在集团内,对外部用户的吸引有限。 金融资产被剥离 事实上,顺丰很早就开始布局金融业务,顺丰金融已将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等多块牌照收入囊中。 顺丰旗下的支付公司为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恒通”)。工商局信息显示,顺丰恒通的惟一股东为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占100%股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惟一的股东为顺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目前的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60%股权。 “顺手付”正是顺丰恒通的主要产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顺手付App目前提供理财、转账、信用卡还款、股票开户、分期购机、收发红包等金融服务,以及快递等生活服务。 理财方面与易方达、南方基金、鑫元基金、深圳前海金交所等机构合作,产品主要是“顺丰尊享”定期理财以及“顺手赚”活期理财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顺丰在上市过程中,曾两次发布公告表示要剥离部分资产,包括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和顺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三家金融资产的100%股权,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31.8%股权,以及深圳市物流产业共赢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 对此,薛洪言认为,剥离金融资产可能会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顺丰上市过程中正值互金行业集中整治,互金业务的剥离可以大幅降低上市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就主流的实业集团发展互金业务的路径来看,往往会将旗下金融业务独立出去,谋求单独上市,因此也不排除顺丰对其互金业务有此考虑。 短期内难以突破 有市场人士认为,电商、金融、线下零售成为顺丰的三大“试错”方向,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合一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过,目前顺丰金融业务仍然停留在体系内,并没有像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一样把金融业务提高到与主业并驾齐驱的地位,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突破。 薛洪言指出,相比较而言,快递业务也可以积累用户数据,但快递客户辨识度较低,难以精准区分客户潜在价值,且寄送快递也属于低频行为,市场选择很多,客户黏性有待提升。面对一个不那么优质的场景,且在行业发展步入下半场的当下,作为后发者,实现突破的难度较大。 在李子川看来,顺丰核心业务围绕速递、仓储等服务展开,金融现阶段相对边缘化,剥离对于主体上市更稳妥,从发展看,金融业务若要更进一步,应该有独立化分拆运作诉求。顺丰金融最大优势是有供应链企业资源支持,不过由于组织体系仍处于变动中、模式没有相对成型、产品结构单一化等原因,近两年能否获得突破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详情]

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顺丰控股一度收5个涨停板
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顺丰控股一度收5个涨停板

  原标题:深市第一权重易主 □本报记者 徐伟平 2月24日顺丰控股更名上市,正式登陆A股,一度收出5个涨停板,成为了深市第一权重股。虽然这种超越可能只是暂时的,但从五粮液、比亚迪、万科,再到今日的顺丰控股,第一权重股的易主折射的却是整个市场的发展,以及社会行业的大变革。每一次新的权重股诞生,势必是在一个行业变迁,“新”“旧”交替的大环境中,而具有行业发展新趋势的股票才有望上演下一个“顺丰神话”。 深市第一权重股易主 上周沪深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沪综指全周维持维持3200点附近震荡整固,周内累计下跌了1.08%,结束周线三连阳,收报3218.31点。与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数表现同样惨淡,深成指上周累计下跌0.45%,收于10397.05点;中小板指数上周累计上涨0.66%,收报6679.28点;创业板指数上周累计下跌0.52%,收于1928.29点。 在整体亮点不多的大环境下,顺丰控股却在市场中掀起投资热潮。上周顺丰控股剧烈震荡,上周一和周二涨停,周三在触及73.48元的历史新高后震荡回落,此后更是开启调整模式,周四下跌近3%,周五跌逾7%,收于62.60元,而且上周后三个交易日换手率显著提升,均超过20%。 由此,3月1日顺丰控股刷新历史新高时,总市值已升至2929亿元,位居沪深两市第十九位,深市第一位。不过随后两个交易日顺丰控股大幅回撤,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了310亿元。即便如此,截至3月3日顺丰控股的总市值依然高达2619亿元,依然牢牢占据深市第一权重股的席位,而排名第二位的万科A的总市值则为2193亿元。 顺丰控股在2月24日完成更名,标志着国内快递行业目前市值最大的白马股正式登陆A股,4家借壳上市快递公司至此也均完成了上市流程。从其公布的业绩来看,排除2015年9月业务剥离影响,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46%,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整体高增速带来的业务量增长。 机构人士指出,借由资本市场使得本身开始具有规模及效率优势的企业有可能突出重围形成寡头垄断,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延伸收益链条、提升经营效率、提升企业利润率,促使快递企业业绩再次实现高成长。 龙头的估值溢价 更名初期,顺丰控股一度连续5日涨停,节奏确实超出市场预期。但这种炒作就只是纯粹的资金行为吗? 答案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资金敢于炒作顺丰控股背后暗藏的一张重要“底牌”——行业龙头的高估值溢价。以茅台、格力、万科为代表的行业龙头,持续受到资金青睐,虽然这些企业已经步入成熟期,但是估值中枢却不降反升。这反映了A股市场开始逐渐有了成熟市场的一个特征,即给予行业龙头估值溢价。这也说明市场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以后,中小公司成长为超大公司的概率越来越小、而行业龙头过去多年构筑的壁垒很难撼动,将持续获得稳定经营回报。 其实美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过程也曾有过类似情况。虽然目前整个行业增速维持在个位数左右,其中FedEx、UPS已经成为行业寡头,每年的单量增速基本也就在个位数徘徊,但是其估值水平仍能维持在30倍左右。 兴业证券指出,虽然顺丰和其他公司都从事快递行业,但是顺丰与其他竞争对手很不一样,在它的细分市场以它的模式来运营快递的企业找不到第二家,顺丰的重资产构筑的服务水平以及品牌壁垒,使得它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提价获得极大的利润弹性,这点是其他快递公司目前还无法做到的。 从中长期来看,快递行业业绩增速大概率下台阶,快递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保持甚至提升市场份额,而成本端由于人工、房租成本上升而面临较大压力,加盟商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倒逼快递公司总部加大补贴力度及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快递行业简单靠降价维持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快递公司的重中之重将是提高产品水平及丰富度、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以及开拓快递服务以外的相关市场,从而找到新增长点。这几个方面的将体现出不同快递公司之间的差异。 权重易主背后的行业变革 由于石油石化、银行等大国企在沪市上市,其规模庞大,沪市权重股前五席位很难被撼动。与之相比,深市权重股前五席位则处在频繁更替的过程中,而其背后恰恰折射出了一条行业变革的道路。 截至2017年3月3日,深市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分别为顺丰控股、万科A、美的集团、中油资本和海康威视,其总市值分别为2619亿元、2193亿元、2046亿元、1966亿元和1781亿元。这5只股票均为各自行业的龙头,而作为深市总市值排名第一的股票,顺丰控股则是快递行业的龙头,而其背后则是快递行业在近3年至5年内的快速发展的支撑。 以三年为一个小周期来看,2014年3月5日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比亚迪、平安银行、双汇发展、海康威视和格力电器,其总市值分别为1193亿元、1018亿元、927亿元、881亿元和824亿元。这个阶段,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而比亚迪此时的爆发恰恰体现出了这场新兴产业的变革。 2011年3月5日,总市值排名前五的股票是五粮液、广发证券、洋河股份、苏宁云商和潍柴动力,其总市值分别为1222亿元、1107亿元、1022亿元、982亿元和937亿元。在五大权重股中有两只白酒股,显示了白酒行业当时的兴旺。而白酒行业自2005年结束长达8年的衰退后,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商务活动显著增加的大背景下,行业迎来爆发期,部分公司甚至创下连续7年净利润超过50%的神话,而高端白酒也一度出现量价齐增的火热消费。[详情]

顺丰两日跌10% 王卫财富缩水百亿
顺丰两日跌10% 王卫财富缩水百亿

  快递板块多只股票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快递行业后市预期出现负面判断 连续多日的暴涨之后,顺丰控股股票自3月2日正式进入下行通道。3月3日,顺丰控股再次大跌,截至3日收盘,股价报收于62.6元,跌幅达7.82%。据估算,自3月2日首现大跌以来,顺丰控股两日累计跌幅约10.57%。 上周四,顺丰控股成功借壳上市,由此开启4连板的市场“风暴”,3月1日开市前,有市场消息称,连续多日的暴涨使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消息传出后,当日午后,顺丰股价打开涨停,以涨幅4.79%收盘。 “拖累”多只快递股 在顺丰的“带动”下,3月3日,A股快递板块多只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3日快递概念板块整体微涨0.27%。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两市拥有快递概念的19只股票中,13只个股3日以跌势收盘。其中,顺丰控股以7.82%居于跌幅首位,紧随其后的圆通速递和申通快递分别下跌5.91%和3.26%,韵达股份跌1.99%。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国内快递业“带头大哥”,顺丰股价近日由被爆炒到遭遇看空,以至于打开涨停、接连下跌的过程,使市场对快递行业的后市预期出现负面判断,昨日快递板块2/3的公司普跌是市场预期的反映。 与股价连跌相伴的是财富的迅速减值。截至周五收盘,顺丰控股市值2619亿元,而在这轮行情中最后一次大涨日3月1日,顺丰市值曾一度冲至3074亿元。粗略估算,最近两日的下跌使顺丰控股市值由“巅峰期”剧减近500亿,相应地,实际控制人王卫的身家也大幅缩水。以其持有27亿股计算,两个交易日内其账面财富已减少百亿。 根据福布斯实时财富榜单显示,3月3日,王卫身家246亿美元,高于马化腾243亿美元身家,低于马云的287亿美元和王健林的314亿美元身家,目前排名国内第三富豪。 连着3个涨停后,在2月28日王卫的身家达到26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老板马化腾。3月1日,在顺丰拉出涨停时,王卫的身家一度达到289亿美元,超越马云,成为仅次于王健林的国内第二富豪。 专家:上市快递公司将面临劳工成本压力 快递概念股的大批“失守”使市场注意到快递业的行业生态。金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已上市快递公司将被空前的成本压力拖累业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纯粹从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层面来讲,包括顺丰在内的、依靠“人海战术”发展的企业,上市不见得是一个有利选择。他分析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劳工成本剧增的预期。 董登新告诉新京报记者,随着国内几大快递公司纷纷上市,其身份也由之前“野蛮生长”的私企转变为各方面都必须规范的公众公司,“以前可能规避掉的一些劳工成本的负担,以后很可能无法规避了。”董登新说,“比如签订正式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可能比上市前增加几倍。对于业绩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记者张泉薇 陈彦旭)[详情]

揭秘顺丰背后资本推手 元禾控股:官办PE的市场化探索
揭秘顺丰背后资本推手 元禾控股:官办PE的市场化探索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俊涵 以直投业务起家,母基金业务扬名的元禾控股,近几年业务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如何在国有背景下探索母基金业务的市场化路径? 2月24日顺丰控股的借壳上市,让其背后资本推手元禾控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3年,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等机构近80亿元投资顺丰速运,创下当年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最大的单笔交易记录。在如今顺丰上市完成之后,元禾控股旗下元禾顺丰专项基金将持有6.37%的上市公司股权(不考虑配套融资增发股份)。 除了投资顺丰,元禾控股的经典投资案例还包括2015年联合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黎瑞刚团队,成立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华人文化控股集团。 其实在直投业务外,早因母基金业务而名满江湖。2010年,元禾控股与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开金融共同发起设立600亿规模的国创母基金。元禾控股负责其中的VC板块,一时间成为中国大部分本土VC机构募资时必拜的“码头”,仅2011年就会谈过500多家VC机构的合伙人。 元禾控股的业务版图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如何在国有背景下探索母基金业务的发展路径? 解构元禾 在元禾控股的发展历程展厅中,陈列的第一个历史性事件是16年前的一张合影:2001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首家创投企业中新创投成立。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林向红、徐清、费建江等人出现在这张照片中。 从2001年以中新创投起家,到2007年苏创投成立,再到2012年更名为元禾控股,元禾控股的组织架构逐渐完善。 据了解,元禾控股集团目前下设股权投资、投融资服务和债券融资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在股权投资领域,元禾控股旗下汇集多家管理团队,专注于不同的投资阶段和领域:专注早期项目投资的元禾原点,专注于成长期项目投资的元禾凯风,专注成熟期项目和并购投资的元禾重元,专注于核心资产投资的元禾直投部以及专注于海外投资业务的元禾香港。此外,集团旗下的元禾辰坤还管理着三期母基金。 2011年,沙湖金融成立,它是元禾控股投融资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沙湖金融管理的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主要为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包括基金管理、投融资对接和企业发展在内的三大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中心已入驻股权投资管理团队74 家,其中包括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等,共设立基金119只,集聚资金规模超过923亿元。 同样在2011年,元禾控股的债券融资服务运营主体禾裕科技金融成立。它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科技贷款、融资租赁等服务。 母基金布局的三次蜕变 对于以直投业务起家的元禾来说,母基金业务是让它声名鹊起的转折点。 2006年,考虑到公司做直投优势并不明显,元禾控股以创投机构的身份成立了10亿规模的创投母基金。这在当时市场上来说还是头一遭,母基金的出资人主要是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 “虽然有部分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但团队自身没有和地方政府做太多的捆绑,所投基金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项目投资。我们希望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基金架构和利益机制的设计,建立公允的行业标准。”元禾辰坤执行合伙人徐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鉴于当时的行业环境,创投母基金并不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而是进行了综合的投资配置,寻找在技术和团队上比较有特色的基金。徐清解释道,那时市场上的人民币基金本来就很少,做专项投资的更难找。另一方面,2009年创业板开市带来了巨大的造富效应,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Pre-IPO基金。 2010年底,国开金融和元禾控股共同发起成立了轰动一时的国创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的总规模达600亿元人民币,分为四期。首期国创母基金规模150亿元,分为PE板块国创开元和VC板块国创元禾。国创元禾首期由元禾辰坤团队管理,主要投资领域为早期和成长期投资的创投基金。 据徐清介绍,国创开元和国创元禾从法律主体上完全分开,但双方在投委会等方面会交叉任职,从上层保障团队和项目的相互沟通。 “到2011年开始投的时候Pre-IPO基金依然很火,但我们认为它的热度已经过了我们作为母基金应该去关注的点,我们更倾向于布局前瞻性的投资。”徐清说,所以国创元禾一期母基金更多的还是在寻找产业投资基金,主要面向TMT、先进制造、消费升级、医疗健康四大产业。 其实,当时的市场中,Pre-IPO基金很多,规模也都很大,但到后期收割过度,市场上再难觅优质的Pre-IPO项目。这给很多Pre-IPO基金起家的团队,也带来了转型的阵痛。因为,此前的团队成员大多是财务或者金融背景出身,一旦要涉足专注性行业基金就会出现积累不够深厚的短板。 2016年,国创元禾二期母基金开始募集,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其中元禾控股和国开金融作为LP各自出资10亿元,余下30亿元由元禾辰坤在市场进行募集。 据了解,国创二期母基金首次关闭的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剩余部分仍在募集过程中。徐清透露,社会资本中包括来自银行的资金,其它类型的LP资源也正在沟通中。 国创元禾二期母基金从2016年7月开始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14只基金。徐清表示,这期母基金主要关注数据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整体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用数据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智能制造、消费升级背景下的文化娱乐、仍处于红利期的医疗健康等,都是二期母基金的布局重点。 市场化决策选子基金 “做投资要跟时代相契合,元禾母基金的产业布局,一直随行业本身在发生变化。”徐清说。而在行业内挑选子基金,一是要看团队所做的事是否跟母基金本身的策略相吻合,二是看团队内部有哪些资源积累,能够帮助做好这件事。三是考察团队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以保证基金的收益安全。 在元禾辰坤的投资组合中,既有启明创投这样的老牌机构,又有愉悦资本这样的新基金。徐清表示,除了新老基金进行搭配,元禾辰坤还会把不同风格的基金团队进行搭配。“有些基金很激进,有些基金很保守。在不同年份,不同基金的表现确实会不太一样。”她说。 随着私募股权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上的新基金团队越来越多。团队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老牌机构投资人自立门户,金融券商人士、知名创业者转型做投资。 老牌机构出来的投资人项目经验丰富,但可能在项目决策和利益分配上受制于原来的体系,本身又具备一定的募资能力,所以选择离开。券商金融领域的人转型成立基金会比较擅长整合并购,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的后续服务支撑。有产业背景的创业者对产业有天生的敏感性,他们容易找到一些早期的好项目,并且尝试去做产业上下游的对接。 徐清表示,这三种新基金团队各有特色,但能投出好的项目和能管理好一只基金并不一样,组建新团队打出品牌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挑战的东西需要去考察。 除了在募资方面的市场化尝试,元禾母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试图更加市场化。徐清表示,母基金在募资时,会告诉LP所募资金将投向哪些产业,以及在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投资比例。在基金募集完成后,会设立独立的投委会对项目投资进行判断,而不受股东方的影响。 “我们一直在国有背景下摸索市场化的道路,在这两者间协调平衡,是元禾的每条业务线都在做的事情。”徐清表示,就元禾辰坤来说,国有的战略背景对团队的前期发展帮助很大。如果没有国有背景的支持,团队很难在短期内走到今天这个状态。[详情]

深市“头牌”十六年更迭纪实 顺丰高台探险一改“旧规”?
深市“头牌”十六年更迭纪实 顺丰高台探险一改“旧规”?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洁雪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到,曾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过去16个年末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时,绝大部分都有着大量流通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股,绝非凭少量资金便可以促成总市值暴涨。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2月24日,借壳鼎泰新材在A股上市的顺丰控股(002352.SZ)一举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并在随后的连续涨停中在资本市场搅开热浪。 然而,历史仿佛总是存在巧合一般,在顺丰控股被多路资金联手推高超越万科A登上深市市值榜首之际,两年前也曾一度逼近万科A(000002.SZ)的原创业板市值第一股乐视网(300104.SZ)而今却身陷窘境。 就在3月1日晚间,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乐视网在当天发生两笔大宗交易,两笔交易卖方均来自中信证券深圳前海自贸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量合计为1909.46万股,两笔交易总金额为6.39亿元,市场猜测这背后指向于乐视网重要股东深圳鑫根资本的减持行为。 受此影响,乐视网的股价已经创下一年以来的新低。 无论是今日的顺丰,还是曾经的乐视,回顾十数年来波折起伏的A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市值第一股”,背后隐现的正是中国经济进程的发展脉络。 已经沿袭多年的以银行、地产等大蓝筹股为王的格局不断面临挑战,而那些试图超越“前人”成为中国新经济扛鼎者的上市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谁能经历大风大浪,最终超越平凡,却仍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突破将越来越多发生。此起彼伏的背后,资本力量在其中的助推与牵引将不断地放大,这或许也是王卫最终做出上市选择的原因,而这正是资本市场不断开放过程中使命之演绎。 顺丰疾行 借壳仅一日,顺丰控股便直接登顶深市。 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上市公司名由鼎泰新材更为顺丰控股。当日开盘后,顺丰控股即强势涨停,报55.21元,市值飙升至2309.81亿元,超过万科A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 随后顺丰控股股价不断拉出涨停,直至3月1日局面才有所打破。当日顺丰控股开盘再度涨停,为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涨停,但最终在尾盘跳水,一度翻绿跌近3%,最终收涨4.79%。 在顺丰控股被爆炒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的背后,除了基本面业绩良好和公司充满话题性外,其流通股占比之低也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其以小流通盘撬动公司整体市值飙升的逻辑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目前,刚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流通盘仅有1.33亿股,流通股本只占总股本的3.18%,这为资金炒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2月23日至28日的4个连续涨停交易日内,顺丰控股的成交额分别仅有11.04亿元、13.54亿元、12.74亿元以及8.36亿元。 看似两三千亿的“庞然大物”,却凭区区几亿资金便可打板,这也是为何明明身为大蓝筹的顺丰控股,却像一只几十亿的小盘股一样,轻易便可被炒作资金影响股价的原因。 游资被公认为是此次顺丰暴涨的最大推手。在顺丰控股最近一周的龙虎榜上,济南、温州、宁波等各地二十余家营业部的身影接连闪现,不少营业部一边买入一边卖出,亦有营业部前日买入次日即卖出。 以其中最为活跃的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证券营业部来看,该营业部在2月24日至3月1日期间,先后买入顺丰控股5521.32万元、7894.9万元、2672.67万元、4320.16万元,累计买入2.04亿元;而与此同时,该营业部2月27日起开启卖出操作,最近三个交易日分别卖出4976.11万元、7307.35万元、5366.98万元,累计卖出1.77亿元。 同样在龙虎榜上极其活跃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万马路证券营业部,在2月23日买入顺丰控股2202.05万后,24日即卖出2347.48万,该营业部最近3个月的龙虎榜上榜次数达到95次。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典型的游资炒作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往不同,在顺丰控股的这波资金炒作中,来自深港通的资金也成为了其中一股力量。 在2月27日至3月1日期间,深股通专用席位连续三日出现在顺丰控股龙虎榜买入席位上,分别买入3981.34万元、2357.96万元、7874.39万元,累计买入1.42亿元,即便在3月3日顺丰控股股价大挫近8%的当天,深港通席位仍然继续买入了5795万元。 对此,深圳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认为,“这种情况比较难难判断是港资参与炒作,还是内地部分游资借道深股通参与炒作,可能两部分皆有。因为港资里面有一部分资金相当灵活,过去屡屡判断准确踩在点上,但此前也听说过有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绕道参与A股热点炒作的情况。” 一路疾行的顺丰控股,自3月1日涨停板被撬开后,近两日股价已经有所跌落。截至3月3日收盘,顺丰控股的股价已由此前的最高价73.48元/股跌至62.60元/股,市值缩水300亿元,目前的最新总市值为2618.98亿元,仍然居于深市第一位,较万科A高出426.4亿元,较美的集团高出572.8亿元。 华南一位受访公募人士向记者表示,“顺丰借壳的时候估值已经特别高了,公募基金这波参与的人应该很少,但我并不认为它的股价冲高后会很快跌回去,这其实很难,毕竟涨停板打开后的第二日顺丰控股都没有跌停。” 亦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流通盘较小,顺丰控股的股价后期还会有反复,对于风险偏好性强的投资者来说,短期内顺丰控股可能仍会有交易的机会。 在3月3日顺丰控股的龙虎榜买入席位上,除前面提到的深港通专用席位外,另外四个营业部分别买入1923.35万元、1662.80万元、1488.69万元、1370.96万元。 大盘为王 像顺丰控股这样凭借炒作风格强盛的资金带动而升至市值榜首之位的情况,几乎从未出现过。 沪市这种常年以银行股或石油股雄霸市值首位的不必多言,以深市的情况来看,记者统计了2000年至2016年每年年末(截至当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深市市值第一股的情况,在这16年中,共有7家上市公司登顶深市市值榜首。其中,万科A累计登顶5次;平安银行(000001.SZ)累计3次;粤电力A(000539.SZ)、中兴通讯(000063.SZ)、五粮液(000858.SZ)分别登顶2次,鞍钢股份(000898.SZ)和广发证券(000776.SZ)各1次。 从这7家曾经称霸过深市市值榜首的上市公司来看,除2010年借壳的广发证券外,全部都是2000年以前在主板上市的公司。记者比对了这些个股登顶深市历年年末市值榜首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情况,全部高于目前顺丰控股3.17%这个数值。 其中,曾在2009年末和2011年末登顶深市市值榜首的五粮液(000858.SZ)流通盘占比最高,达到99.99%;万科A在2006年末、2008年末、2012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登顶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也均在70%以上,最近登顶的3次该比例均接近88%;此外,在这16年的统计中,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在30%以上的有13次,在10%以上的有15次。 从如上数据可以看到,这些股票在过去16个年末成为深市市值第一股时,绝大部分都有着大量流通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股,绝非凭少量资金便可以促成总市值暴涨。 唯一的特例是同样借壳的广发证券。2010年末以1332.24亿元登顶的广发证券,彼时对应的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也仅有3.67%,与而今的顺丰控流通股占比极为接近,但广发证券的情况却又与顺丰控股有着些许不同之处。 2010年2月12日,广发证券(000776.SZ)借壳S延边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复牌交易,在此之前,S延边路已经停牌逾三年之久。由于借壳上市的股票复牌首日股价不设涨跌幅限制,S延边路当日开盘价达到每股54元,而其停牌前的股价为每股10.55元,当日最终收报50.05元,大涨374.4%。但广发证券的股价在复牌大涨之后仅维持了半个多月便开始逐渐下行,到2010年7月已经至腰斩价位,但至10月起又掀起一波暴力拉升至翻倍,最终奠定了当年年末深市市值第一股之位。 在2010年10月的拉升过程中,广发证券日成交额普遍在10亿以下,同样是凭少量流通盘撬动起总市值的飙涨,这其中,机构成为主导力量。2010年末包括基金、QFII、券商在内的机构持股占到了广发证券流通股的两成之多,与当前顺丰以游资为主力引导者的情况有所差别。 当然,撇开“市值第一股”的限制来看,A股市场上以小盘股撬动大市值的案例则多了许多。2015年绿地控股借壳金丰投资在上交所整体上市之时,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成为“房产一哥”,彼时其流通A股占总股本比例仅有4.26%,但目前其最新市值已经回落至1054亿元,缩水近三分之二。 不过,被问及顺丰控股此后是否会演绎出与绿地控股这类股票相似的股价走势时,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未必尽然。 前述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分析称,“虽然顺丰控股和绿地控股都是大公司借小壳,但这还要看借壳方对股份的持有情况,很多股票在解禁后出现股价暴跌的情况,是由于这些股票在机构手中,解禁后机构自然是要出货的,而目前顺丰控股大部分股票都在王卫和顺丰高管团队手里。” 按照公告,目前王卫持股99.9%的明德控股对顺丰控股的持股比例为64.58%,加之顺丰主要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合计超过七成以上。 高台探险 回顾连续十数年来深市市值第一股的变迁可以看到,以平安银行、万科A为代表的银行股、地产股仍然是市值居前的主流股票。 2000年末平安银行居于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仅有282.53亿元,而2014年末平安银行居于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已经高达1809.70亿元;万科A同样如此,其在2006年末初等深市市值榜首时总市值仅为672.30亿元,至2016年末总市值已经达到2206.52亿元。 这类凭借多年积淀自然壮大的企业,背后反映的是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而诸如顺丰控股超越万科A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发生,代表的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 在顺丰之前,上一次在市值方面几欲赶超万科的是乐视网。作为一只典型的以机构为主要力量推高股价的个股,乐视网在2015年大放异彩,在2015年的5月12日,乐视网市值达到1505亿元,与万科A当日1531亿元的市值已相差无几。 然而,乐视网随后的股价走势如市场所见,一路下泻。在最近两个交易日中,乐视网再度大跌,更是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创业板的恐慌情绪。3月2日,乐视网先是大跌4.2%,随后第二天再度大跌5.51%,收盘报31.89元/股,股价已经接近2015年8月的底部区域,市值也缩水至632亿元。 重要股东的减持被认为是促发此次乐视网股价大跌的导火索。在3月1日晚间,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乐视网在当天发生两笔大宗交易,两笔交易卖方均来自中信证券深圳前海自贸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量合计为1909.46万股,两笔交易总金额为6.39亿元,市场猜测这背后指向于乐视网重要股东深圳鑫根资本的减持行为。 在此之前, 鑫根资本已经进行过多次减持。而乐视网从股价启动到一飞冲天连翻数倍再到今天,也已经有诸多机构资金相继撤离,此前以45元参与乐视网定增的财通基金、嘉实基金和中邮基金在内的三大公募基金和牛散章建平,也因此重度被套。 但即便如此,看好乐视的声音仍然存在。某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观念,观念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即便唱衰乐视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但这并不改变我对乐视网的长远看法,很多事情放长远看,或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观。” 从某种程度而言,尽管乐视网目前的状况确实显得有些尴尬,但仍然堪称资本市场上资金追逐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案例。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试图突破现有格局,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扛鼎者”的这一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或许会越来越多出现。而这些过往的案例也给了顺丰以及顺丰的后来者更多的提示——应警惕大市值背后的风险。 川财证券曾针对上市公司市值提出过一个核心观点,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有着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公司市值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显得越来越困难。按照川财的研究,公司市值提升存在3 个关键节点:一是25 亿市值以下标的市场表现明显强于其他类别;二是市值突破200 亿后进一步提升较为困难;三是800 亿市值以上标的录得最差的股价表现。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亦向记者指出,“大市值不是那么容易扛住的,尤其对于成长股而言,这背后的风险确实值得警惕。”[详情]

顺丰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称与企业无关
顺丰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称与企业无关

  原标题:员工被曝热买自家股票 顺丰称与企业无关 新京报讯 (记者陈彦旭 张泉薇)3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于2月24日通过一款公司内部开发软件给员工派发红包,该款程序可以让员工买卖股票。报道中知情人士透露,2月24日以来,顺丰员工已经开立了约2万个股票交易账户,他们用这些账户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顺丰对此表示,该款程序是开放平台,面向所有用户,是否开户、购买股票都是用户个人行为,与企业无任何关联。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给员工派发红包的是一款名叫顺手付软件,员工可以通过内置的证券公司开户。顺丰对此表示,顺手付是一个开放型平台,所有用户都可以下载使用,并非只针对顺丰员工。顺手付中内置证券公司开户接口也是面向所有用户,是否开户、购买股票都是用户个人行为,与企业无任何关联。 3月2日,记者下载了该款顺丰软件,软件有股票开户功能,记者尝试开户发现,开户证券公司为华泰证券,通过软件即可开户。 此前有顺丰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公司给员工发红包的事情。 对于顺丰员工开立了约2万账户购买自家股票的行为,一位顺丰员工表示,公司并未干预,这是员工自愿支持公司股票行为,我觉得很正常。 顺丰上市不光令实际控制人王卫“一夜暴富”,包括原鼎泰新材实际控制人刘冀鲁在内的一众员工也将分享这场财富盛宴。 截至目前,原鼎泰新材的老板刘冀鲁直接持股1.0016亿股,属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按照当前股价计算,持有市值已超过65亿元。 此外,根据公开信息,部分顺丰核心员工的账面也在此轮行情中实现“财富梦”。2015年12月,顺丰成立了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宁波顺信丰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两家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两持股平台共有26名合伙人,其中23人为顺丰员工。公开资料显示,两个持股平台合计持有顺丰控股10%股权,按目前股价算下来,这或造就20余位亿级甚至10亿级富豪。 3月2日,顺丰控股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公司董事长王卫身家、公司市值等问题时表示,公司对此没那么关注。 [详情]

顺丰控股百倍估值背后的秘密:销售净利率不及通达系
顺丰控股百倍估值背后的秘密:销售净利率不及通达系

   【相关阅读】顺丰员工开2万股票账户?华泰证券内部人士:确有其事 顺丰控股百倍估值背后的“秘密”:销售净利率不及“通达系”直营重要外包也重要 在四家A股快递公司中,按照各家可取得的最新财务数据,韵达毛利率最高,达到32.45%;顺丰排名第二,为23.36%;申通为21.15%;圆通为14.64%。 每经记者 王砚丹 孙嘉夏 每经编辑 宋思艰 鼎泰新材变为顺丰控股(002352,SZ),同样一个代码,装入了不同的资产,它就有了不同的市场表现。 经历了2月21日以来的连续暴涨之后,截至3月1日盘中,顺丰控股总市值达到3064.12亿元。虽然此后其股价有所回调,但截至3月2日收盘,顺丰控股总市值仍达2841亿元,远远超过申通、圆通、韵达这三家A股“同门”。 顺丰到底值不值2841亿市值?相比其他快递公司,它又有何优势能一骑绝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研究财务报表,以期揭示其后的奥妙。 ●按扣非净利口径 顺丰估值已逾100倍 按照3月2日市值和2016年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估算,目前A股“快递四小龙”中,顺丰2016年静态市盈率达到67.75倍,估值高居榜首;圆通为59.03倍,仅次于顺丰;申通和韵达2016年市盈率则分别为32.42倍、41.04倍。 如果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来计算,顺丰的估值更高——2016年顺丰控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如此计算,顺丰控股2016年市盈率已经高达107.43倍。 快递公司员工众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截至2016年6月30日,顺丰自有员工就有112065人。对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67.75倍市盈率究竟高不高? 整体来看,快递行业近年来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顺丰控股在公告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明确:“近年来,快递行业毛利率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收 入端全行业快递平均单价逐年下滑而成本端人工成本有所增加。行业快递平均单价从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15年的13.40元/件,下 滑幅度达52.98%。” 但是,顺丰控股的毛利率自2014年见底之后,就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快递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公告显示,2013年顺丰控股毛利率最高,达到25.00%,2014年大幅下滑至17.25%;到了2015年回升至19.78%。2016年 1~6月上升至23.36%。公司是这样解释毛利率波动的原因:2014年,为拓展快递业务电商类客户市场份额,加大了对电商类相关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力 度;由于该类产品单价较其他产品略低,影响了当年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另外,公司当年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干线、车辆等资源并积极部署营业网点、中转场及交通 枢纽等基础设施,导致职工薪酬、外包、运输、房租、折旧等成本均出现一定程度增长。 2015年度公司净利润上升的原因是适度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推出“顺丰次晨”等高时效类新产品,还加大了其他高毛利产品和增值业务的推广力度,毛利率水平因此得到提升;此外,推行业务流程外包模式,并对现有的运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人员、运输等成本。 2016年1~6月,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一是加大对高毛利产品推广;另一方面得益于业务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益(如自有货航装载率的提升)以及顺丰控股对成本优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如灵活配置运输方式和线路),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由此可见,顺丰控股能在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维持毛利率稳中有升,靠的是两点:第一,加大了高时效性等高毛利业务的推广;二是各种成本节省,主要包括人力和运输成本。而推行外包,亦是节省成本的关键。 顺丰的毛利率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呢?在四家A股快递公司中,按照各家可取得的最新财务数据,韵达毛利率最高,达到32.45%;顺丰排名第二, 为23.36%;申通为21.15%;圆通为14.64%。2013年~2015年,申通和圆通的毛利率均呈现逐年下滑态势;韵达是逐年上升。到了 2016年最新财务数据,快递四小龙均出现毛利率上升。 毛利率变动对快递公司的业绩影响巨大。按照评估师的测算,顺丰控股毛利率每波动1%,将给其权益价值带来2.45%的变动,权益价值波动远大于毛利率本身变动。而同样的测算,营业收入每波动1%,权益价值只会同向变动约0.89%。 ●销售净利率逊于“通达系” 尽管毛利率水平不错,但在最终取得的利润,或者说净利润率指标方面,顺丰控股并不占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统计后发现,四家快递公司在2016年都出现了净利率提升。但在四家快递公司中,虽然顺丰收入规模最高,但是销售净利率垫底。韵达和申通排名第一和第二,2016年度最新数据都超过了10%;圆通为8.56%;顺丰只有6.66%。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2016年上半年,顺丰控股销售净利率获得大幅提升。短短半年时间从2.27%提升至6.66%,这是一项巨大的提升。 根据鼎泰新材的公告,毛利率上升和期间费用率下降是顺丰控股净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期间费用率(备考)从2015年的16.99%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14.52%。 在顺丰控股三项费用中,财务费用2013年~2015年逐年增加,但占比较小。从2014年开始,销售费用占比出现下滑,而管理费用在三费中相对保 持稳定。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亦是占比最高的一部分。其中职工薪酬在销售费用中占比超过40%,但是2016年1~6月,若以年化来算,职工 薪酬费用有所降低。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占比更高,2016年1~6月,职工薪酬在管理费用中的占比达到80%。 人工成本,对于顺丰这家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的企业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据公告中的测算数据,人工成本每波动1%,顺丰控股权益价值将反向变动约6.64%。这一幅度甚至大大高于毛利率对于公司权益价值的变动。 ●顺丰成本重头:高企的人工开支 对于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快递公司而言,在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诸如揽件、分拣、转运、投递等均有较大的人工需求。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鼎泰新材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顺丰控股表示,随着包括人力成本等在内的各项成本的持续上升,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对顺 丰控股而言,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外包成本、运输成本、办公及租赁费、物资及材料费用、折旧及摊销费用等。2013年度、2014年度、 2015年度和2016年1~6月,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占比合计达到了81.16%、80.07%、79.45%和80.74%。 其中,人工成本更是重中之重,近三年来,人力成本占顺丰控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50%。 鼎泰新材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6月31日,顺丰控股 的员工人数合计分别为94972人、138111人、121882人和112065人。其中占大多数的是包括揽投、运作、仓管、司机等在内的操作类员工, 截至2016年6月30日,这部分员工人数为73612人,占比达65.69%。 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顺丰控股自有员工领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别为7226.37元、7634.47元、 8386.52元和8583.80元。相较之下,劳务派遣工的月度薪酬则较低,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 31日和2016年6月30日,顺丰控股劳务派遣人数分别为98479人、125962人、55543人和2564人,领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别为 4864.99元、5435.65元、5815.73元和6423.49元。 尽管如此,与采用加盟制的快递公司相比,顺丰控股员工的平均薪酬仍相对较高。 以韵达股份(002120.SZ)的经营主体韵达货运为例,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韵达货运自有员工的平均薪酬 为7.47万元、8.68万元、10.56万元和4.15万元;劳务派遣工相应期间的人均薪酬则为3.43万元、3.96万元、4.27万元和2.17万 元。 此外,韵达货运在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的平均人均薪酬为4.26万元/年、5.00万元/年和5.94万元/年,而圆通速递相 应时期的人均薪酬则为4.25万元/年、4.98万元/年和5.58万元/年,申通快递则分别为3.44万元/年、4.53万元/年、5.64万元/年。 显然,相较自有员工,劳务派遣工工资较低,也可以为快递企业节省更多的工资支出。韵达股份也表示,由于劳务派遣方式录用部分员工用于临时性、辅助性和可替代性岗位,故劳务派遣员工平均薪酬较自有员工略低。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劳务派遣用工占总用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8.01%、 40.85%及42.69%。顺丰控股称,公司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劳务费用,该等劳务费用中包含了劳务派遣公司应向派遣人员支付的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并 由劳务派遣公司为派遣员工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相关事宜。 此后,受相关法规和政策的限制,顺丰控股针对自身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超过10%等实际情况,开始大幅减少劳务派遣员工。截至2016年3月1日, 顺丰控股劳务派遣用工占总用工人数的比例为6.35%。在这一背景下,顺丰控股“根据战略转型及业务模式的优化调整,逐渐将揽收投递服务、装卸搬运服务、 综合物流辅助等业务环节外包给劳务服务提供商”。 ●推“伙伴计划”鼓励内部创业 在顺丰控股内部,加强人员及运输等外包力度的项目之一,被称为“伙伴计划”。 从2015年以来,顺丰控股即着力于不断优化成本及费用管控策略,对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实施了包括优化用工结构、提高用工效率、适当增加外包比 重、提升车辆及飞机装载率、优化路由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涉及诸如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投入、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等诸多事项。 顺丰控股称,在2015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国家鼓励服务外包的政策,公司逐步优化用工模式,在品牌、网点、 设备统一提供且保证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将部分揽收投递服务、装卸搬运服务、综合物流辅助服务等业务环节外包给劳务服务提供商。 伙伴计划实施后,有关各利益相关者针对这一项目的利弊讨论也一直颇多争议。例如,原先由顺丰控股承担的部分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及车辆和机器设备折旧 等,转由业务外包供应商自行承担。但顺丰控股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采用业务流程外包方式,一方面可以在保证公司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用工灵活性,另一方 面也可以有效调动顺丰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全面提升员工的活力和工作效率。 有曾在顺丰控股的工作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伙伴计划”与加盟制确实有部分相似,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承包商是否需要自己投入资源,且“伙伴计划”仍保留内部工号并遵守内部规定。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多位快递行业领域专家也认为,“伙伴计划”并不能与加盟制划等号。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伙伴计划”和加盟制的区别在于,“伙伴计划”还是采取自营管理模式,除了法人不一样,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都是一样的,和加盟制有相同之处,但比加盟制管理更加严格。 中国电商协会物流专家黄刚也表示“伙伴计划”和加盟制有所区别,“伙伴计划”主要向内部员工开放,相当于内部员工创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背后提供的配套资源支持都与加盟制有所区别,这样员工是“给自己干”,干劲更大。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顺丰控股所推行的“伙伴计划”主要是面向内部员工,这和外界理解的加盟制有区别,可以理解为顺丰的创业计划,更侧重于“最后100米”。 事实上,无论公司内外有无争议,顺丰控股所采取的一系列降本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人工冗余的情形,提升了效率。公司称,2015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一季度职工薪酬及运输成本下降明显。 除伙伴计划外,顺丰控股还将现有人工的一、二、三线分类梳理后重新分类为前端、中端、后端,然后基于业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及特征,对各个流程及岗位进行管控和优化,其中对于可趋向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岗位通过系统和设备优化、替代。 ●分析师:顺丰业绩弹性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顺丰采取的重资产模式,因此它的业绩弹性最大。 兴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品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固定成本的存在会导致企业成本端的变动幅度要低于收入端,形成的杠杆效应将会带来巨大 的利润弹性。因此在快递行业需求增加进而导致企业业务量上升的背景下,对于杠杆系数更高(固定成本更高)的快递企业,其盈利提升幅度将会非常可观。 据王品辉测算,当2017年业务量增速在30%时,由于成本结构的不同,圆通、申通、韵达、中通、顺丰的净利润分别为18.3、18.9、17.4、24.0和63.8亿元,增速分别为35%、40%、37%、26%和57%。顺丰高于“三通一达”。 当业务量增速在50%时,由于成本结构的不同,圆通、申通、韵达、中通、顺丰的净利润分别为20.3、22.4、20.4、28.3和71.3亿元,增速分别为50%、65%、61%、49%和75%。 当然,利润增速越高,成长性越好,市场给予更高的估值也是情理之中。然而,当顺丰控股3月1日开板以来,连续两个交易日换手率已经接近60%。未来何去何从仍然值得关注。 王品辉指出,预计快递行业整体业务量2017年仍能保持30%~40%的高增长,是名符其实的“真成长”行业,目前价位顺丰控股下跌空间不大。建议 等待高频数据,若能继续验证高成长性,则积极参与快递板块。但短期股价向上的催化剂不明显,行业显著变化不多。下一个信号要等2月底,看一二月整体行业增 速情况,如果能达到或超过40%,股价有向上抬升动力。中期看,由于快递行业增速预计未来每年下一个台阶(但较高增速仍能维持3年以上),所以估值中枢水 平不大可能继续大幅提升。并且某些快递企业有加大投资的冲动,对业绩的冲击大小尚不明确,因此未来几年快递板块机会来自于个股分化的波段性行情。长期看, 下一波大机会来自于行业增长接近停滞后,龙头脱颖而出的机会(类似于大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现在龙头是谁,仍不明显。 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相关采访问题发至顺丰控股公开的投资者邮箱,后者相关人士表示,会将采访内容尽快转交公司媒体专门负责人,并留下 记者的联系,同时表示,会让媒体负责部门联系记者,截至发稿时,未能收到正式回复,同时,记者于3月2日傍晚数次致电顺丰媒体有关人士,但手机却一直处于 无人接听状态。 顺丰控股百倍估值背后的“秘密”:销售净利率不及“通达系”直营重要外包也重要 在四家A股快递公司中,按照各家可取得的最新财务数据,韵达毛利率最高,达到32.45%;顺丰排名第二,为23.36%;申通为21.15%;圆通为14.64%。 每经记者 王砚丹 孙嘉夏 每经编辑 宋思艰 鼎泰新材变为顺丰控股(002352,SZ),同样一个代码,装入了不同的资产,它就有了不同的市场表现。 经历了2月21日以来的连续暴涨之后,截至3月1日盘中,顺丰控股总市值达到3064.12亿元。虽然此后其股价有所回调,但截至3月2日收盘,顺丰控股总市值仍达2841亿元,远远超过申通、圆通、韵达这三家A股“同门”。 顺丰到底值不值2841亿市值?相比其他快递公司,它又有何优势能一骑绝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研究财务报表,以期揭示其后的奥妙。 ●按扣非净利口径 顺丰估值已逾100倍 按照3月2日市值和2016年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估算,目前A股“快递四小龙”中,顺丰2016年静态市盈率达到67.75倍,估值高居榜首;圆通为59.03倍,仅次于顺丰;申通和韵达2016年市盈率则分别为32.42倍、41.04倍。 如果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来计算,顺丰的估值更高——2016年顺丰控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如此计算,顺丰控股2016年市盈率已经高达107.43倍。 快递公司员工众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截至2016年6月30日,顺丰自有员工就有112065人。对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67.75倍市盈率究竟高不高? 整体来看,快递行业近年来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顺丰控股在公告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明确:“近年来,快递行业毛利率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收 入端全行业快递平均单价逐年下滑而成本端人工成本有所增加。行业快递平均单价从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15年的13.40元/件,下 滑幅度达52.98%。” 但是,顺丰控股的毛利率自2014年见底之后,就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快递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公告显示,2013年顺丰控股毛利率最高,达到25.00%,2014年大幅下滑至17.25%;到了2015年回升至19.78%。2016年 1~6月上升至23.36%。公司是这样解释毛利率波动的原因:2014年,为拓展快递业务电商类客户市场份额,加大了对电商类相关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力 度;由于该类产品单价较其他产品略低,影响了当年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另外,公司当年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干线、车辆等资源并积极部署营业网点、中转场及交通 枢纽等基础设施,导致职工薪酬、外包、运输、房租、折旧等成本均出现一定程度增长。 2015年度公司净利润上升的原因是适度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推出“顺丰次晨”等高时效类新产品,还加大了其他高毛利产品和增值业务的推广力度,毛利率水平因此得到提升;此外,推行业务流程外包模式,并对现有的运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人员、运输等成本。 2016年1~6月,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一是加大对高毛利产品推广;另一方面得益于业务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益(如自有货航装载率的提升)以及顺丰控股对成本优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如灵活配置运输方式和线路),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由此可见,顺丰控股能在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维持毛利率稳中有升,靠的是两点:第一,加大了高时效性等高毛利业务的推广;二是各种成本节省,主要包括人力和运输成本。而推行外包,亦是节省成本的关键。 顺丰的毛利率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呢?在四家A股快递公司中,按照各家可取得的最新财务数据,韵达毛利率最高,达到32.45%;顺丰排名第二, 为23.36%;申通为21.15%;圆通为14.64%。2013年~2015年,申通和圆通的毛利率均呈现逐年下滑态势;韵达是逐年上升。到了 2016年最新财务数据,快递四小龙均出现毛利率上升。 毛利率变动对快递公司的业绩影响巨大。按照评估师的测算,顺丰控股毛利率每波动1%,将给其权益价值带来2.45%的变动,权益价值波动远大于毛利率本身变动。而同样的测算,营业收入每波动1%,权益价值只会同向变动约0.89%。 ●销售净利率逊于“通达系” 尽管毛利率水平不错,但在最终取得的利润,或者说净利润率指标方面,顺丰控股并不占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统计后发现,四家快递公司在2016年都出现了净利率提升。但在四家快递公司中,虽然顺丰收入规模最高,但是销售净利率垫底。韵达和申通排名第一和第二,2016年度最新数据都超过了10%;圆通为8.56%;顺丰只有6.66%。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2016年上半年,顺丰控股销售净利率获得大幅提升。短短半年时间从2.27%提升至6.66%,这是一项巨大的提升。 根据鼎泰新材的公告,毛利率上升和期间费用率下降是顺丰控股净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期间费用率(备考)从2015年的16.99%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14.52%。 在顺丰控股三项费用中,财务费用2013年~2015年逐年增加,但占比较小。从2014年开始,销售费用占比出现下滑,而管理费用在三费中相对保 持稳定。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亦是占比最高的一部分。其中职工薪酬在销售费用中占比超过40%,但是2016年1~6月,若以年化来算,职工 薪酬费用有所降低。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占比更高,2016年1~6月,职工薪酬在管理费用中的占比达到80%。 人工成本,对于顺丰这家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的企业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据公告中的测算数据,人工成本每波动1%,顺丰控股权益价值将反向变动约6.64%。这一幅度甚至大大高于毛利率对于公司权益价值的变动。 ●顺丰成本重头:高企的人工开支 对于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快递公司而言,在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诸如揽件、分拣、转运、投递等均有较大的人工需求。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鼎泰新材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顺丰控股表示,随着包括人力成本等在内的各项成本的持续上升,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对顺 丰控股而言,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外包成本、运输成本、办公及租赁费、物资及材料费用、折旧及摊销费用等。2013年度、2014年度、 2015年度和2016年1~6月,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占比合计达到了81.16%、80.07%、79.45%和80.74%。 其中,人工成本更是重中之重,近三年来,人力成本占顺丰控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50%。 鼎泰新材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6月31日,顺丰控股 的员工人数合计分别为94972人、138111人、121882人和112065人。其中占大多数的是包括揽投、运作、仓管、司机等在内的操作类员工, 截至2016年6月30日,这部分员工人数为73612人,占比达65.69%。 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顺丰控股自有员工领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别为7226.37元、7634.47元、 8386.52元和8583.80元。相较之下,劳务派遣工的月度薪酬则较低,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 31日和2016年6月30日,顺丰控股劳务派遣人数分别为98479人、125962人、55543人和2564人,领取的月度平均薪酬分别为 4864.99元、5435.65元、5815.73元和6423.49元。 尽管如此,与采用加盟制的快递公司相比,顺丰控股员工的平均薪酬仍相对较高。 以韵达股份(002120.SZ)的经营主体韵达货运为例,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韵达货运自有员工的平均薪酬 为7.47万元、8.68万元、10.56万元和4.15万元;劳务派遣工相应期间的人均薪酬则为3.43万元、3.96万元、4.27万元和2.17万 元。 此外,韵达货运在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的平均人均薪酬为4.26万元/年、5.00万元/年和5.94万元/年,而圆通速递相 应时期的人均薪酬则为4.25万元/年、4.98万元/年和5.58万元/年,申通快递则分别为3.44万元/年、4.53万元/年、5.64万元/年。 显然,相较自有员工,劳务派遣工工资较低,也可以为快递企业节省更多的工资支出。韵达股份也表示,由于劳务派遣方式录用部分员工用于临时性、辅助性和可替代性岗位,故劳务派遣员工平均薪酬较自有员工略低。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劳务派遣用工占总用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8.01%、 40.85%及42.69%。顺丰控股称,公司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劳务费用,该等劳务费用中包含了劳务派遣公司应向派遣人员支付的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并 由劳务派遣公司为派遣员工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相关事宜。 此后,受相关法规和政策的限制,顺丰控股针对自身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超过10%等实际情况,开始大幅减少劳务派遣员工。截至2016年3月1日, 顺丰控股劳务派遣用工占总用工人数的比例为6.35%。在这一背景下,顺丰控股“根据战略转型及业务模式的优化调整,逐渐将揽收投递服务、装卸搬运服务、 综合物流辅助等业务环节外包给劳务服务提供商”。 ●推“伙伴计划”鼓励内部创业 在顺丰控股内部,加强人员及运输等外包力度的项目之一,被称为“伙伴计划”。 从2015年以来,顺丰控股即着力于不断优化成本及费用管控策略,对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实施了包括优化用工结构、提高用工效率、适当增加外包比 重、提升车辆及飞机装载率、优化路由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涉及诸如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投入、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等诸多事项。 顺丰控股称,在2015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国家鼓励服务外包的政策,公司逐步优化用工模式,在品牌、网点、 设备统一提供且保证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将部分揽收投递服务、装卸搬运服务、综合物流辅助服务等业务环节外包给劳务服务提供商。 伙伴计划实施后,有关各利益相关者针对这一项目的利弊讨论也一直颇多争议。例如,原先由顺丰控股承担的部分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及车辆和机器设备折旧 等,转由业务外包供应商自行承担。但顺丰控股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采用业务流程外包方式,一方面可以在保证公司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用工灵活性,另一方 面也可以有效调动顺丰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全面提升员工的活力和工作效率。 有曾在顺丰控股的工作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伙伴计划”与加盟制确实有部分相似,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承包商是否需要自己投入资源,且“伙伴计划”仍保留内部工号并遵守内部规定。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多位快递行业领域专家也认为,“伙伴计划”并不能与加盟制划等号。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伙伴计划”和加盟制的区别在于,“伙伴计划”还是采取自营管理模式,除了法人不一样,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都是一样的,和加盟制有相同之处,但比加盟制管理更加严格。 中国电商协会物流专家黄刚也表示“伙伴计划”和加盟制有所区别,“伙伴计划”主要向内部员工开放,相当于内部员工创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背后提供的配套资源支持都与加盟制有所区别,这样员工是“给自己干”,干劲更大。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顺丰控股所推行的“伙伴计划”主要是面向内部员工,这和外界理解的加盟制有区别,可以理解为顺丰的创业计划,更侧重于“最后100米”。 事实上,无论公司内外有无争议,顺丰控股所采取的一系列降本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人工冗余的情形,提升了效率。公司称,2015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一季度职工薪酬及运输成本下降明显。 除伙伴计划外,顺丰控股还将现有人工的一、二、三线分类梳理后重新分类为前端、中端、后端,然后基于业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及特征,对各个流程及岗位进行管控和优化,其中对于可趋向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岗位通过系统和设备优化、替代。 ●分析师:顺丰业绩弹性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顺丰采取的重资产模式,因此它的业绩弹性最大。 兴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品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固定成本的存在会导致企业成本端的变动幅度要低于收入端,形成的杠杆效应将会带来巨大 的利润弹性。因此在快递行业需求增加进而导致企业业务量上升的背景下,对于杠杆系数更高(固定成本更高)的快递企业,其盈利提升幅度将会非常可观。 据王品辉测算,当2017年业务量增速在30%时,由于成本结构的不同,圆通、申通、韵达、中通、顺丰的净利润分别为18.3、18.9、17.4、24.0和63.8亿元,增速分别为35%、40%、37%、26%和57%。顺丰高于“三通一达”。 当业务量增速在50%时,由于成本结构的不同,圆通、申通、韵达、中通、顺丰的净利润分别为20.3、22.4、20.4、28.3和71.3亿元,增速分别为50%、65%、61%、49%和75%。 当然,利润增速越高,成长性越好,市场给予更高的估值也是情理之中。然而,当顺丰控股3月1日开板以来,连续两个交易日换手率已经接近60%。未来何去何从仍然值得关注。 王品辉指出,预计快递行业整体业务量2017年仍能保持30%~40%的高增长,是名符其实的“真成长”行业,目前价位顺丰控股下跌空间不大。建议 等待高频数据,若能继续验证高成长性,则积极参与快递板块。但短期股价向上的催化剂不明显,行业显著变化不多。下一个信号要等2月底,看一二月整体行业增 速情况,如果能达到或超过40%,股价有向上抬升动力。中期看,由于快递行业增速预计未来每年下一个台阶(但较高增速仍能维持3年以上),所以估值中枢水 平不大可能继续大幅提升。并且某些快递企业有加大投资的冲动,对业绩的冲击大小尚不明确,因此未来几年快递板块机会来自于个股分化的波段性行情。长期看, 下一波大机会来自于行业增长接近停滞后,龙头脱颖而出的机会(类似于大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现在龙头是谁,仍不明显。 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相关采访问题发至顺丰控股公开的投资者邮箱,后者相关人士表示,会将采访内容尽快转交公司媒体专门负责人,并留下 记者的联系,同时表示,会让媒体负责部门联系记者,截至发稿时,未能收到正式回复,同时,记者于3月2日傍晚数次致电顺丰媒体有关人士,但手机却一直处于 无人接听状态。[详情]

顺丰股价昨跌2.99% 市值一日蒸发近百亿
顺丰股价昨跌2.99% 市值一日蒸发近百亿

  原标题:顺丰股价暴跌一日蒸发近百亿 信息时报讯 顺丰控股昨日回调明显,收盘报67.91元,跌幅2.99%,总市值2841亿元,与上日收盘相比,一天蒸发88亿元。 股价疯涨引监管层关注 市场人士指出,以顺丰控股超低的流通股本来看,短期的爆炒可以理解,但是连续拉涨停板可能另有秘密。“很可能是为限售股的股权质押做价格准备。”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顺丰控股3月1日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7874.39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买入4320.16万元,卖出5366.98万元。 顺丰控股2月28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当天买入2358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买入约2673万元。而在卖出席位上,方正证券杭州保叔路卖出超1.3亿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卖出7307万元。 从顺丰控股近几日交易的龙虎榜数据看,基本可以判断是游资在接棒炒作顺丰控股,在高位派发。 在顺丰控股股价飙涨期间,共出现了25家券商营业部现身龙虎榜买入卖出榜单。其中,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证券营业部最为活跃。 根据龙虎榜数据,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从2月24日吃进顺丰控股,2月24日至3月1日间,先后买入5521.32万元、7894.9万元、2672.67万元、4320.16万元,累计买入2.04亿元;自2月27日开始,该营业部开启卖出操作,最近三个交易日分别卖出4976.11万元、7307.35万元、5366.98万元,累计卖出1.77亿元。 目前,在顺丰控股超过2800亿元的市值中,流通股仅为1.33亿股,流通市值只有93.1亿元。流通市值占总市值比例太小的市值结构,也为游资炒作提供了便利。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刻最好持观望态度,等待价值重估,逐步回归理性。 借壳“后遗症”不容忽视 资金热炒背后,顺丰控股流通市值的极低占比也引人关注。这一现象源于顺丰控股此前的借壳操作。 对于顺丰控股来说,借壳上市完成了快速挂牌的目标,同时也搭上了政策的末班车完成配套融资,如今股价冲天,人气爆棚,但并购重组概念的炒作对上市公司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发生风险。 “一旦限售股解禁,出现大单抛售,股价很容易就快速下跌,质押出去的股票都会爆仓,接盘机构只能抢着平仓,马奇诺防线就是这样崩溃的。”市场人士有此担忧,顺丰的市值需要客观看待。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从盈利能力看顺丰,确实有资格成为股市佼佼者。但同时,投资者需要关注到顺丰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顺丰目前市值甚至远超一些科技企业,但顺丰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靠40万人力支撑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企业,还未完成向科技型服务企业的转变。 第二,想市值远超全球第三大快递物流企业DHL,顺丰有潜力,但现实顺丰还跟DHL有很大差距,DHL在多年前就有400多架飞机,是顺丰10多倍,是全球型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顺丰的全球布局还刚开始。 第三,顺丰更有价值的板块不是快递,未来快递市场或更多被通达系占据,顺丰价值更在金融、综合物流、供应链等方面,但在这些板块,顺丰并未全面建立领先优势,还属于在路上阶段。 顺丰的价值是靠品质服务支撑的,不是炒起来的。投资者把顺丰市值推得太高,一方面容易对顺丰人产生一定的价值误导。其次,也容易让公众对顺丰形成误判,顺丰还只是一家成长型企业。 据中国经济网[详情]

A股成富豪“钱袋子”:限售股解禁下 此市值非彼身家
A股成富豪“钱袋子”:限售股解禁下 此市值非彼身家

  原标题:A股成富豪“钱袋子”: 限售股解禁下 此市值非彼身家 记者 江怡曼 在连续第5个涨停之后,3月1日顺丰控股(002352.SZ)总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不过尾盘时段公司股价出现了下跌,随后以70元/股的价格报收,股价上涨4.79%,收盘后总市值为2929亿元。 股价的连续上涨对应的是造富效应,顺丰控股实际控制人王卫依旧稳居“第一财经A股个人财富榜”的首位,同时也是“由A股产生的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企业家”。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顺丰控股目前的流通盘小,次新股效应明显,股价容易被市场爆炒。参照以往海普瑞(002399.SZ)、蓝思科技(300433.SZ)等公司的经验,随着限售股解禁等压力的到来,公司股价往往会出现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创始人的“身家”也随之大幅度地下跌。实际上,王卫目前的身家还是“纸上富贵”,到底可以实现几何,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造富神话频现 近几年来,A股市场上频频出现“造富”神话,俨然成为“造富梦工厂”。王卫这一次成为A股里的“新首富”,破千亿元的高身价,刷新了人们对于A股造富能力的认知。 追溯A股造富历史,早在2010年5月6日,就诞生了一位A股“中国新首富”。在这一天,一家叫作海普瑞的公司登陆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以73倍的市盈率完成发行后,一度继续保持了上涨态势,市值曾高达700.86亿元,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创始人李锂及其妻子的财富值高达504亿元。 反观基本面落差甚大,海普瑞的总资产仅达15亿元,净资产达13亿元,A股强大的造富能力也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蓝思科技的上市则是造就了中国“女首富”周群飞。2015年3月,蓝思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从上市之后股价连续刷新高。2015年6月2日,蓝思科技的股价达到了151.59元/股,当天公司的市值达到942.7亿元。 照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折算,周群飞的个人持股在本次发行前占公司总股本的97.69%。而发行前,蓝思科技的总股本为6.06亿股。因此,周群飞个人持有5.92亿股。公司上市后,总股本扩至约6.73亿股,周群飞持有的5.9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87.9%,因此其当时拥有的“身家”高达828.63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248起IPO在A股市场完成,新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这场造富盛宴的最大获益者。 据第一财经统计,248家新上市公司中,189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个人,超百余位实际控制人在A股的持股市值超十亿元。其中步长制药(603858.SH)的赵涛夫妇、汇顶科技(603160.SH)的张帆、玲珑轮胎(601966.SH)的王希成家族、裕同科技(002831.SZ)的吴兰兰夫妇、富森美(002818.SZ)的刘兵、崇达技术(002815.SZ)的姜雪飞以及飞科电器(603868.SH)的李丐腾等7位富豪个人或家族在A股的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此市值非彼身家 不过事实上,无论是蓝思科技还是海普瑞,上市之初的攀高市值,都与股票的次新股属性、流通股本小有很大的关系。公司创始人的“一纸”身家,到底能在限售股解禁之后有多大程度上实现变现,则是一个未知数。 “A股有‘炒新不炒旧’的特点,因为次新股没有多少套牢盘,历史负担小,所以资金很喜欢炒作这一类的股票。”上海市某私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分析这类公司股价走势的时候可以发现,其股价最高的时候,也往往是流通股本最小,也就是所谓“盘子最轻”的时候。而随着限售股解禁的到来,流通股本变大,如果再遭遇业绩不达标等事情,那么股价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身价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海普瑞的发行价格高达148元/股,在资金的狂热追逐下,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冲到了188.88元/股的“吉利数字”。公司的高股价,还和流通市值小有密切的关系。据了解,刚上市的时候,海普瑞的自由流通股本只有0.32亿股,而当时的总股本却有4亿,也就是说总股本是自由流通股本的12.5倍。 随着限售股解禁的到来,以及在技术缺乏优势、业绩不达标等压力之下,公司股价出现了一路下探。2012年12月4日,公司创下了37.16元的历史新低价格,而公司当时的市值也缩水到了138.11亿元。 也就是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海普瑞市值缩水的幅度达到了80.29%。截至目前,海普瑞的市值有所上升,但总市值也仅为250亿元左右,不复当日的神采。 蓝思科技和海普瑞的情况类似。2015年6月2日,蓝思科技股价到达151.59元/股高点时的自由流通股本仅为0.67亿股,当时的总股本却有6.73亿股,也就是说,当时,蓝思科技的自由流通股本只有总股本的十分之一。 之后,关于公司业绩大幅下跌等不利消息的到来,也让其股价承压。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售股也开始解禁,公司股价难复当时的高度,公司目前的市值停留在620亿元左右。 无论是蓝思科技还是海普瑞,其新上市时拥有各种新鲜的题材概念,叠加限售股解禁压力小、流通市值小、市场资金好炒作等特点,推动其总市值大幅向上,造就了当时A股市场上闪耀夺目的“首富”。 但是,这种新上市的光环效应不会持续太久,随着业绩不达标、限售股解禁等因素的到来,这些公司的股价就会出现下跌,带动创始人所拥有市值的下跌,对上市公司创始人来说,此市值非彼身家。 目前来看,顺丰控股的股价之所以大涨也是因为其具备流通盘小的特点。以顺丰控股来看,由于公司大部分股权都处于限售状态,目前公司的自由流通股本只有1.33亿股,而公司的总股本却高达41.84亿股,也就是说,流通股份比例仅占3.18%。 其中,顺丰控股有30.57%股权要到2018年1月23日才会解禁,66.17%的股权到2020年1月23日才会解禁。王卫作为创始人,其所持有的限售股要到三年后才能解禁流通。 接连的涨停造就了“快递第一股”——顺丰控股,近年来快递飞速发展,市场也是有目共睹。所以顺丰快递一上市在业绩方面都被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业绩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也是值得关注的。顺丰控股2月23日披露的业绩预报显示,201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574.8亿元,净利润41.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06元。 国金证券分析师苏宝亮认为,目前快递行业供不应求的情况逆转,快递业务量连续6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或难以为继,但未来3年内,受电商带动、微商崛起以及移动端的渗透,预计快递行业依旧将维持30%以上的高增长,行业依旧可以享受高成长带来的高估值。 A股“快递股”造富效应远超美股 美股曾经凭借强大的造富效应,吸引了不少国内的公司到美国上市。不过,目前看来,A股的造富效应已经超过美国股市。 同样的快递行业,在中美两地上市,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获得市盈率的差别相当大,A股“造富”发动机的称呼名副其实。 例如,在美国上市的UPS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公司,而这家公司目前的市盈率(TTM)为27倍。另外几家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如联邦快递、德国邮政目前的估值分别为28倍、26倍。目前A股市场给予顺丰控股的估值则要高达70倍。 去年10月份,中通快递在纽交所正式挂牌,这是继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首次公开募股之后,最大规模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中通快递上市第一天的开盘价位18.40美元/股,跌破了发行价,之后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0%,后有小幅反弹,依然有不小跌幅。此后,中通股份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之中。 中通快递的这一走势意味着美股投资者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境外知名的物流公司都是采取直营的模式,而中通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在大洋彼岸,美国的投资者对于这一模式明显不认可。目前,美国市场给予中通快递的估值为34倍,仅为顺丰控股在国内估值的一半。 从第一财经A股个人财富榜的数据来看,去年以来,A股个人财富榜单出现的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快递公司的上市造就了不少“新富豪”,除了王卫之外,圆通速递的喻会蛟夫妇、韵达货运的聂腾云夫妇也是榜上有名。 而在财富榜单的前十名中,就有多家房地产行业公司的创始人,如万达的王健林、华夏幸福的王文学、泛海控股的卢志强等。可见,房地产作为过去十年中国最辉煌的行业,也造就了多位富豪,且稳居富豪榜的前几位。而随着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发展,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富豪出现在富豪榜单上。[详情]

顺丰开板 “首富”不是炒出来的
顺丰开板 “首富”不是炒出来的

  原标题:顺丰开板 “首富”不是炒出来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凭借着借壳上市,顺丰控股及掌门人王卫赚足了眼球。截至昨日收盘,顺丰控股报70元,总市值为2929亿元。而去年全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2亿元。数据显示,整个快递板块昨日遭到部分主力的抛售,其中,韵达股份被五大机构累计卖出2.28亿元。 顺丰股价巨震13% 周三早盘,顺丰上市后连续四个涨停,王卫身价1985亿超马云。不过,尾盘涌出大量抛售盘,不仅涨停板打开,而且换手率和振幅瞬间飙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顺丰控股风险已经极高,一般人短线不要参与。 曾经表示“坚决不上市”的王卫,自身财富借着资本市场迅速增长。去年5月,顺丰控股借壳一事正式启动。今年2月24日,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顺丰控股”,顺丰控股正式登陆A股。自今年2月21日后,该公司股价就大幅上涨,短短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74.78%,成交量累计达到81亿元。 多数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鉴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业务未来市场空间依然较大,但资本市场上,股价如此飙升,难以维系。数据显示,如果按最新收盘计算,顺丰总市值接近3000亿元,而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2亿元。业绩远超该公司的万科、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市值都被顺丰甩开几条街。 快递板块大幅回调 根据交易所数据,虽然顺丰控股赚足了眼球,但内地机构并没有跟风,反而多数是营业部在参与,另有部分深股通账户在连续买入。 除了顺丰控股外,昨日快递板块大幅回调,韵达股份跌停,申通快递跌6.10%,圆通速递跌3.35%。 风险提示 业绩不达标  实控人拟套现补承诺 GQY视讯无量跌停慎“抄底”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往往成为资本炒作的理由。不过,A股上市公司GQY视讯遇到尴尬的一幕,由于业绩不达标,实际控制人准备通过股票套现来补偿承诺,该股股价昨日无量跌停。有分析人士表示,业绩不达标本身就是利空,加上实际控制人减持和重组失败,股民短线慎“抄底”。 3月1日,GQY视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郭启寅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郭启寅及一致行动人袁向阳因资金安排需要,计划自3月1日起两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100万股的公司股份,减持总数不超过总股本4.24亿股的4.96%。而且本次减持将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进行。 2016年业绩突然由盈转亏,筹划4个多月的重组失败。如今实际控制人又要减持近5%。昨日该股收盘跌10.03%。当天换手率为0.43%,还有3609.86万股在跌停板排队卖股。 最新数据则显示,2016年度GQY视讯实现的净利润为-1522.22万元,下滑410.68%。同当年承诺相差4522.22万元。这巨大的窟窿需要实际控制人现金补偿。 大盘看点 银行盈利改善  获资金青睐 广州日报讯 (文/表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2月28日,越秀集团旗下创兴银行公布了去年的成绩单,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这也是越秀集团入主后创兴银行连续第三年业绩维持高增长。该公司港股股价在过去15个交易日里实现了13天上涨。记者对比发现,不仅是港股,在A股市场上,由于资产质量改善,盈利能力提升,银行股获得多路资金钟爱,部分中小银行股连续涨停。 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改善 作为首家正式发布年报的地方国资控股银行,创兴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其利润总额达到16.84亿港元,同比增速达到18.64%。营业利润为14.87亿港元,同比增加29%。该银行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2亿港元,同比增加19%,折合股东资金回报率为9.61%。 不仅创兴银行去年业绩获得认可,A股上市银行也表现不错。截至3月1日,共有12家银行披露去年业绩快报。其中,招商银行表示,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620.81亿元,同比增长7.6%,而2015年该指标同比增幅只有3.19%。宁波银行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6.29%,去年提升到19.35%。 广发证券分析师沐华指出,预计2017 年银行不良生成速度将趋缓,加之息差降幅收窄,上市银行业绩增速迎来向上拐点。 多数银行股已悄然大涨 在近期市场震荡上行中,多数银行股已经悄悄大涨。剔除次新股,今年以来,宁波银行上涨12.08%,南京银行为12.08%,招商银行涨幅也接近10%。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全部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2016年四季度,有13家A股银行股获得增持,其中,交通银行去年四季度被博时主题行业混合基金等103只基金累计增持3.77亿股,为同期被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都获得公募基金超过8000万股以上的净增持。 从去年四季度的持仓配置情况来看,“国家队”基金依然重仓银行股,占比达41%,持有市值最大的十只股票中,银行有5只,占比达一半。 招商银行分析师马鲲鹏指出,银行不良率稳中趋降,核心基本面指标全面反转。在长周期基本面好转的强烈预期下,至少将板块估值中枢抬升至不再破净。 投资提醒 摘帽概念股走强  炒作预期风险大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欣)3月1日早盘,摘帽概念股持续走强,亚星化学三连板,中油资本两连板,工大高新、安通控股等股价走高。除此之外,*ST南电A、*ST舜船、*ST中发、*ST金瑞、*ST中企、*ST黑豹、*ST珠江等个股近日也连续涨幅居前。 根据沪深交易所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显示,3月份共有20家*ST公司将披露2016年年报。 其中,*ST黑豹将于本周五披露,*ST东钽、*ST沧大、*ST云维、*ST百花、*ST兴业以及*ST韶钢等6家公司将于下周披露。 此外, *ST獐岛、*ST山煤、*ST创疗、*ST宏盛、*ST星湖、*ST人乐、*ST南电A、*ST南化、*ST蓝丰、*ST山水、*ST新集、*ST冀装等公司也将在3月内披露年报,并有望在同期发布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 记者了解到,“脱星摘帽”主题投资窗口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相关公司通常在年报披露当日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因此,相关公司的年报披露日值得密切关注;二是在交易所同意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后,股票名称变更当日成为相关个股的另一重要时间窗口。 业内人士提醒,那些靠业绩改善、出售资产、外援补贴等实现扭亏的上市公司,每年也都有一波炒作,但炒作的主要是预期,预期一旦没有兑现,股价则出现大幅波动。[详情]

顺丰控股总市值与中国中车相仿 业绩难以匹配
顺丰控股总市值与中国中车相仿 业绩难以匹配

  原标题:顺丰控股奔牛欲画休止符 □本报记者 王朱莹 近七个交易日,顺丰控股赚足了市场眼球。作为助推股价的重要推手,深股通仍然在“做多”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但前期第一多头的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却悄然“倒戈”。而至今顺丰控股的总市值已经与中国中车、中国交建相仿,估值高达70倍,其业绩已难以匹配。 巨头反水 机构跑路 顺丰控股昨日以涨停价开盘,但尾盘获利盘突然汹涌而出,一度翻绿,但很快再度上冲,最终报收70元,上涨4.79%,换手率高达29.71%,成交额为27.69亿元。申通快递、圆通速递等快递股受累下挫,韵达股份几乎跌停。 “顺丰控股昨日早市再度涨停,股价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但尾市半个多小时涨停板被打开出现大幅跳水,表明该股经过大幅拉升后,累计的满盘获利筹码已开始大举出货。由于涨幅巨大,预计该股后市震荡会进一步加大,盘中的游资总体上会以出货为主,建议以观望为主,不宜参与。”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结合2月24日至3月1日深交所公开交易信息统计发现,买入该股的前两席位是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和深股通专用席位,这四个交易日里这两个席位分别买入2.04亿元和1.42亿元,合计占顺丰控股流通市值的3.72%。 不过在2月28日,第一大多头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已经开始悄然“倒戈”了。当日,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买入2672.67万元,但同时大幅卖出7307.35万元;而深股通依然坚定地买入,当日买入金额为2357.96万元,卖出金额仅266.67万元。 3月1日,深股通照旧“买买买”,当日买入金额达7874.39万元,卖出金额仅814.17万元;而国海证券则继续“反水”,当日买入金额为4320.16万元,但卖出金额已达5366.98万元,占据当日卖出席位中的首位。 与之相比,机构和他们上演了一场“你抬轿来我跑路”的戏码。2月24日至27日有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分别卖出,4136.63万元和3641.52万元。 而机构跑路在其他快递股中同样有所体现,韵达股份便是典型代表。3月1日和2月28日,该股卖出前五席位全是机构,两日卖出金额分别为2.28亿元和8341.10万元。 涨势大概率难以为继 顺丰借壳上市后股价从2月20日左右的40元附近,仅7个交易日后涨至70元,累计涨幅达75%,昨日大幅震荡并创出新高。 “截至3月1日,顺丰控股总市值高达2929亿元,但流通市值却很小,只有93.09亿,可谓大集团超小市值,可炒作性很强。更重要的是,顺丰上市的故事已经讲了一年多,现在到了结束的时候。资金潜伏在里面,是有时间成本的。”投顾大师首席特邀评论员杨宁指出。 早在2016年6月22日,顺丰借壳鼎泰新材的故事便已在该股上掀起一轮炒作,自当日起该股连收12个涨停板。 “深股通专用席位连续净买入,表面看香港资金非常看好其后市,而国海证券历山路营业部却开始净卖出,似乎又有游资不看好后市之嫌。单从这方面分析,还是很难判断其后市走势。其实,只要从一般逻辑分析即可知,其目前价格,即使不是顶,也大概率属于顶部区域了。”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符海问指出。 其表示,逻辑在于:一是短期看该股暴涨是由热钱炒作引起,而热钱炒作,一定有退潮时,越疯狂,越是危险。目前看,该股已有疯狂迹象,已引起监管部门重视,这从历史经验看已属于易跌难涨阶段。二是该股昨日以涨停开盘,盘中打开涨停板后,却未能在尾盘封回涨停,表明资金筹码已有松动迹象,这种情况下通常预示着该股的最热程度已出现转变。三是深市优质企业并不少,是否能真正担负起深市第一权重股,其实还有待商榷。因此综合来看,初步判断顺丰目前处于高风险区域,涨势大概率难以为继。如果该股转向,那么物流板块的势头自然也就不妙了。 业绩无法匹配估值 “昨日该股成交量也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意味着风险后期下行风险远大于上行机会。当前价格及盈利水平所对应的估值已经完全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不建议以当前价格进场参与。”京东金融财富管理智投业务部经理刘鹏表示。 顺丰控股昨日涨停板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元,以尾市打开涨停板报收70元收盘计,其市值仍高达2929亿元,排名两市总市值第19位,与中国中车、中国交建相仿。估值方面,目前顺风控股市盈率(TTM)为70.1倍;中国中车、中国交建则分别为26.2倍和17.2倍。 业绩方面,2月22日晚间,鼎泰新材披露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为574.83亿元,净利润41.80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112.51%。这是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后的首份业绩快报。 中国中车业绩快报尚未披露,2016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间营业收入为1470.60亿元,净利润为93.77亿元;中国交建业绩快报亦尚未披露,2016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间营业收入为2912.23亿元,净利润为114.50亿元。 顺丰控股的业绩能力与中国中车、中国交建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业绩已难以匹配如此高的估值。 “其流通市值仅为93.1亿元,有较大的杠杆作用。这一类的壳公司其市值很容易被市场投机资金操控,出现暴涨暴跌的走势,妖性十足,散户投资者应理性对待,不冒风险。”刘光桓称。 刘光桓表示,顺丰控股昨日打开涨停板,出现放量跳水,但其收盘还以红盘报收,表明其中游资仍在其中,一时半时很难出清所有筹码,因此后市还有可能出现行情反复,不排除再创新高以引诱散户跟进。物流板块整体出现大幅下挫,后市虽然还有可能跟随顺丰控股波动,但总体上将以震荡回落为主。虽然快递行业未来发展仍呈现较高速度,但物流板块整体业绩不理想,估值偏高,其步入价值回归之路是大概率的事情,投资者应谨慎对待。[详情]

上市公司对重组仍趋之若鹜 顺丰控股上市造富效应惊人
上市公司对重组仍趋之若鹜 顺丰控股上市造富效应惊人

  原标题:上市公司对重组仍趋之若鹜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莉) 顺丰控股借壳上市6天走出5个涨停,造富效应惊人。该公司创始掌门人王卫身价也因此飙升至1890亿元,一举跃居中国富豪榜第三。顺丰控股的表现,无疑给那些受阻“再融资新规”的上市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调整了重组预案以期“达标”,也有不少公司虽多次重组折戟,仍推出新的并购计划。 不少公司调整重组方案求“达标” 再融资新规出台后,不少涉及重大重组的上市公司纷纷调整计划:有中止重组的,也有延期重组的,更有调整预案以期重新“达标”的。 当然也有在严监管新规出台后,发布新重组计划的。上周,汇源通信就公告称,拟再度筹划重组而停牌。公告显示,拟重组标的是一家立足中国、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主要从事企业级存储、云服务、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业务的民营通信行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互联网、安防、IDC大数据中心、政府、电信等行业,预计在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内披露此次重组方案。 此前,汇源通信多次筹划重组未果。包括2015年底,公司拟作价32.75亿元收购通宝莱与迅通科技各100%股权,以转型进入安防业,结果遭小股东合力否决而作罢。公司此后多次、多途径甄选优质资产,皆因重大资产重组条件不成熟而作罢。 风神轮胎2月24日公告称,1月25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资产收购重大事项,公司已于2月16日起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程序。本次拟收购标的为中国橡胶下属其他未上市工业轮胎资产,具体交易方式仍在协商中,尚未最终确定。 记者浏览上市公司近期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发现,前期重组预案不合新规的公司,决定中止重组的属于少数,更多的公司通过调整、更改、延期等方法,创造条件也要争取让重组“被放行”。 对此,广东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表示,再融资新规规范的主体是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这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调整方案,大多数是可以通过审核的。他还指出,“重组仍是A股投资行情主线,且造富效应明显,上市公司仍会趋之若鹜”。 顺丰控股上市造富效应惊人 2月22日成功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6天曾走出5个涨停,最高涨幅近60%,令不少投资者惊叹。 顺丰控股掌门人王卫身价更是暴涨,以昨天70元的收盘价,以及王卫间接所持27亿股来计算,其身价高达1890亿元。根据此前发布的《2016胡润百富榜》,王健林家族以2150亿元、马云以2050亿元、马化腾以1650亿元分列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这样看来,王卫身价已超过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逼近马云,登上了中国富豪榜第三的宝座。 顺丰控股近期的强势表现,还带动了快递概念股的集体上涨。前天,在跟随顺丰控股数个交易日小幅放量上涨之后,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等“三通一达”集体涨停;物流板块个股也涨幅喜人。不过,顺丰控股昨天早盘涨停后,下午被强撬开板,“三通一达”的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调整。 吴国平表示,顺丰控股很明显是被资金炒作推高的,一方面近期大盘行情走强,另一方面顺丰控股流通市值仅占总市值的3.18%,很容易就被控盘,“这个阶段散户不宜追高,小心做了接盘侠”。[详情]

顺丰如何从私募融资走向IPO的?(附方案详解)
顺丰如何从私募融资走向IPO的?(附方案详解)

  转自微信公众号 IPO案例库 来源:一起学私募(ID:yiqixuesimu)综合整编出品 财务总监的年薪是老板的2.7倍 最近这段时间,有关顺丰的话题就没怎么停过。不管是顺丰的发家史,还是顺丰王卫背后的种种故事,想必你在一些场合多少有接触过。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顺丰如何从私募融资走向IPO的。(文末附有整体借壳方案) 顺丰领跑快递业 2月24日,顺丰控股登陆深交所,高开高走,当前股价报55.21元,封涨停板,总市值超越万科和美的,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根据顺丰控股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顺丰控股市值约为2000亿元,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身价也已超过1200亿元。 在2016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中,王卫排名第四。据媒体统计,如果顺丰控股接下来再收获一些涨停,王卫即可一步步超越马化腾、马云,甚至可成为中国首富。 顺丰股价之所以大涨,一个重要原因是业绩的表现良好。2月22日晚间,顺丰公布的一份超预期的业绩快报,快报显示,顺丰控股2016年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约是此前重组时相应年度承诺业绩的1.92倍。 早前,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也分别公布了各自2016年的业绩情况——圆通速递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3.5亿-14.5亿元,韵达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1.6亿-12.2亿元,申通快递则预计实现净利润12.38亿-12.51亿元。相较之下,顺丰控股的净利润比上述三家公司预测的最大净利润之和还多出约2.59亿元。 此外,尽管四家公司2016年净利润额均超过重组时的承诺数额,但顺丰控股超预期的程度显然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的2016年预计最大净利润额分别是对应年度承诺业绩的1.32倍、1.08倍、1.07倍,均低于顺丰控股。 借壳效率令人侧目 顺丰借壳的效率令市场侧目。在去年5月份发布借壳预案,正逢证监会出台“史上最严厉重组新规”,于是增发方案两次调整,依然用不到9个月便完成借壳。 证券时报梳理了顺丰的借壳关键时间点: 去年5月30日,顺丰发布借壳元,顺丰的交易方案包括(一)重大资产置换;(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三) 募集配套资金。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拟置入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公司以 10.76元/股发行约39.50亿股支付;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 从5月31日复牌到6月21日,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鼎泰新材也因此成为了2016年度牛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16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在借壳上市审批趋严的大背景下,顺丰控股两次对重组方案进行了调整。7月 宣布将剥离旗下全部金融资产: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乐丰保理和顺诚融资租赁资产100%股权,价值约7.96亿人民币。9月底,鼎泰新材再度发公 告称,顺丰控股剥离其持有的中顺易和共赢基金的全部资产。 火速剥离金融业务资产后,顺丰借壳方案获证监会的放行。 10月12日公司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此后更进入读秒状态:去年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 到今年1月 18日,顺丰控股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实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基本完成资产重组。2月15日的股东大会上,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获得通过。 顺丰如何从私募融资走向IPO的? 王卫,这位被神秘光环笼罩、一向低调的顺丰掌门人,在顺丰速运即将成立20周年之际做出了注定在其发展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决定。 2013年9月,顺丰接受苏州元禾控股旗下的元禾顺风股权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元禾顺风)、中信资本旗下的嘉强顺风(深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嘉强顺风)、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深圳市招广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广投资)、古玉资本旗下的苏州古玉秋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古玉秋创)组成的投资团队入股。 一向以“不差钱”闻名、多次拒绝投资机构橄榄枝的顺丰,为何会在此时一举引入四家投资者,而且出让的股份将近25%。作为顺丰“战略大脑”的王卫,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才作出这一决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许,可以从顺丰隐秘的发展史中探知一二。 野蛮生长 顺丰前身是深圳市华安恒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运输),由深圳市华安恒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投资)与自然人刘景秋共同出资于1997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华安投资持股90%,刘景秋持股10%,是经由当时的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境内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而早在华安运输成立前4年,当时年仅22岁的王卫就已投身快递行业。 1993年,王卫在广东顺德注册了一家快递公司,同时又在香港租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专替香港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公司甫一成立,王卫便通过“低价抢滩”的策略快速吸引大批客户,打开了局面。 到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业务。当时一度盛传,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王卫公司。王卫野蛮生长的打法初尝胜果。 到了2004年,华安运输和王卫的发展轨迹产生了交集,华安运输的股东将其所持有华安运输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顺丰速运(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速运香港),而顺丰速运香港的实际控制人是王卫。 完成收购后,华安运输更名为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速运),公司性质也由内资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通过实施业务整合,顺丰速运更名为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集团)。 所谓时势造英雄,王卫在完成顺丰集团业务整合后,便赶上了中国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快递行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我国快递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5%;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55.3亿元,同比增长39%;2013年上半年,业务量累计完成38.4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29.8亿元(图1)。 顺丰集团在王卫的带领下,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顺丰集团的收入从2010年的112.52亿元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210.18亿元,3年时间差不多翻了一番。 截至2012年,顺丰集团的经营规模仅次于国有的中邮速递,远超“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的业务水平,市场占有率达到20%,在我国快递行业的龙头地位得以确立(表1),一个庞大的国际化顺丰商业王国呼之欲出(图2)。 在顺丰的商业体系中,有五大控股实体,即顺丰集团、深圳市泰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海投资)、顺丰控股有限公司(HK)、顺丰速运(海外)有限公司(HK,以下简称顺丰海外)和翠玉控股(BVI),分别把控经营着顺丰的国内外快递业务、第三方支付、电商、投资和地产等业务。 这些控股实体及业务的最终控制人为王卫,除了于国强持有泰海投资1%股权外,其他股权几乎全部由王卫及其夫人持有。 并不缺钱的“引资” 根据顺丰发展规划,顺丰未来在巩固并发展其主营快递业务的基础上,还将在航空货运、物流仓储、电子商务、金融支付等领域积极拓展,通过“三流合一”的整合服务实现转型升级。为实施这一规划,未来3年顺丰将投入75亿元(表2)。 75亿元的计划投资额与市场传闻80亿元的融资额相差不大。但作为一家营业收入已达210.18亿元的公司,顺丰会每年缺少20-30亿元资金用于项目拓展?从顺丰2010-2013年模拟的合并报表来看,其每年投入20-30亿元资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无论是现状还是未来的预期,顺丰都显示出强劲的偿债能力,资金实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其在2012年一举偿还28.48亿元债务,更是对其资金状况良好的最好注脚。 加之顺丰强悍的经营风格,未来经营业绩可期,因此很难用解决未来发展资金问题作为此次融资的主要原因,顺丰融资的背后应另有故事。 从顺丰此次引入的四家投资机构来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与国资系统有着深厚的渊源。元禾顺风、嘉强顺风、招广投资自然不必详说,这三家企业都背靠实力强劲的国资集团,古玉秋创所依靠的古玉资本也来头不小。 古玉资本于2011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初始注册资金为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商务部外资司前副司长林哲莹。 根据商务部网站披露的信息,外资司主要负责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审批外国投资等。 据公开信息,林哲莹在商务部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外资并购、创业投资、租赁、分销等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主要业绩之一是设计和实施了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的开放试点。 此次顺丰引入的四家投资机构中,就有两家机构注册于苏州,其中苏州元禾控股的注册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古玉秋创也于2013年8月10日在苏州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成立。 林哲莹创立古玉资本后,迄今为止已经投资包括和顺环保、拉卡拉在内的近十家企业,并持有东软载波、厦工股份合计超过0.5%的股份。林哲莹本人也担任了香港上市公司中青基业(01182.HK)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汉科环境(B22.SG)的执行董事。 目前,古玉资本的股东有三家公司,分别是苏州新康投资5104.2万元,厦门新世基投资4900万元,北京新越方德投资10412万元。 三家股东除了新世基集团在福建地区颇有知名度,并曾于2007年作为发起人之一参股光大证券,其他两家公司均显得默默无闻。 此时的林哲莹虽然已非古玉资本的法人代表,但依然是古玉资本的董事长兼总裁。 从四家投资者的背景来看,王卫此次引资且让渡24.5%股权比例,颇有“混血”的意味,将顺丰这家纯粹的民营企业变为国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股权多元化企业。王卫此举也许是出于适应大环境变化而采取的顺势而为的策略。 从顺丰发展历史来看,王卫通过变更股权来适应环境变化早已有之。2010年9月6日,顺丰集团完成了一次股权变更。 在此之前,顺丰集团的唯一股东是顺丰速运中国(由顺丰速运香港更名而来),顺丰集团因此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 在2010年9月,王卫和泰海投资分别受让了顺丰速运中国所持顺丰集团99%、1%股权,泰海投资是一家境内企业,王卫则在此之前放弃了香港居民身份,成为中国内地公民。因此,完成股权变更后的顺丰集团就由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变成纯内资企业。 王卫为将顺丰集团的企业性质由外商投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不惜放弃香港居民身份,其原因在于200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该法第51条第2款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显然,如果顺丰集团保持外商投资企业性质不变,其业务量无疑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此后,一向低调、不接受媒体采访的王卫在2011年罕见地接受了三家党报的采访,其中包括了《人民日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王卫多次提及“政府”、“政策”:“中国民营快递能走多快、走多远,和政府的决心不无关系”;“我们并不是说非要政府给多少补贴,一些小问题企业自己会想办法解决。 关键是国家大的政策环境要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我相信,只要国家大的政策环境不变,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五年之内一定会有一些亮点!” 从顺丰集团的发展历史及王卫接受采访的只言片语中,大众可能会理解此次顺丰引资背后的真正原因。也许王卫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价格,而是股比及投资方背景。 2013年9月12日,四家投资机构入股顺丰一事完成工商变更,王卫任新顺丰的董事长,来自古玉资本的林哲莹任副董事长,于国强任总经理,元禾顺风的林向红等投资机构派出人员任董事,王卫的引资“梦想”得以实现。 但对四家投资机构而言,面对顺丰错综复杂的股权架构体系,要实现顺丰2018年上市的“梦想”注定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首要任务是对顺丰的股权及业务架构进行“外科手术式”的调整和整合。 新财富所给出的整合思路猜想 第一步:调整王卫、于国强与泰海投资、顺丰集团的股权关系 要将泰海投资打造成为新顺丰的控股平台,首要的任务是解决好当前泰海投资与顺丰集团的股权关系,尤其是王卫与两家公司的股权关系。王卫既持有顺丰集团99%股权,也持有泰海投资99%股权,而泰海投资还持有顺丰集团1%股权,股权架构十分混乱。 为解决这一混乱局面,四家投资机构采取的策略是将泰海投资变更为顺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泰海投资现有股东的股权置换为顺丰集团的股权(图3)。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将于国强持有泰海投资1%股权变更为顺丰集团股权。于国强持有泰海投资1%股权,泰海投资持有顺丰集团1%股权,这意味着于国强实际上享有顺丰集团0.01%权益,剩余99.99%的权益由王卫持有。 第二步:四家投资机构入股顺丰控股 在完成顺丰控股这一平台的搭建后,四家投资机构就登场了,其中元禾顺风、嘉强顺风、招广投资均出资6亿元,占顺丰控股7.658%股权,古玉秋创出资1.2亿元,占顺丰控股1.532%股权。四家投资机构合计出资19.2亿元,占顺丰控股24.506%股权,顺丰控股剩余75.494%股权由顺丰集团持有(图4)。 从表面上看,此次入股顺丰控股的投资机构有四家,实际的情况也许会更多。根据公开信息,三家有限合伙企业中,元禾顺风有限合伙人的构成就极具代表性。 在元禾顺风这家有限合伙企业中,其普通合伙人由元禾控股和其管理团队共同设立的元禾重元担任,其有限合伙人(LP)则包括了元禾控股、博裕资本、国开金融、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投资)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的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资产)。 同时根据投资偏好的不同,元禾控股将各有限合伙人划分成了特殊LP、优先LP、普通LP以及劣后LP(图5),并明确了相应的投资收益标准及权利义务(表6)。 第三步:重组国内快递业务 如果说投资入股只是这场戏的开始,那么顺丰内部的业务整合就是这场引资大戏的高潮和重点。顺丰现有业务缺乏有效的协同和配合,这种野蛮生长的方式必不会被投资机构所采纳,也不利于后续的上市,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顺丰控股这一平台下对顺丰的业务进行有效整合,首先登台亮相的是国内业务整合。 顺丰在境内的业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快递业务和商业业务。快递业务由各快递营业部、顺丰航空及相应的后台支持系统组成,商业主要由传统商业和未来重点发展的电商组成。因此,国内的业务整合有可能围绕这两个核心进行。 一个可能性较大的整合方案是:组建顺丰快递,整合现有顺丰旗下的快递营业部和后台支持系统;以顺丰商业为平台整合电商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继续保留顺丰航空和顺丰物业。 由此,顺丰控股将形成顺丰快递、顺丰商业、顺丰航空、顺丰物业四大境内业务板块(图6),而顺丰集团相关资产业务进入顺丰控股的方式则可能会采取顺丰集团以资产(股权)增资,四家投资者以现金增资的方式跟进。同时,为避免评估带来的重复性工作,增资后的股比会依旧保持不变。 第四步:重组境外快递业务 相较顺丰境内业务整合而言,顺丰境外的业务整合将要麻烦很多,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是除顺丰企业(BVI)99%股权被王卫控制之外,顺丰其他海外业务单位的股权皆为王卫的夫人控制,增加了整合的麻烦程度。 二是以境外企业股权对境内企业增资的案例在我国缺乏先例和相应的操作规程。 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境外公司的股东可以其持有的境外公司股权,或者境外公司以其增发的股份,作为支付手段,购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者境内公司增发的股份。 但该规定对境外公司要求比较严格,比如境外公司应合法设立并且其注册地具有完善的公司法律制度,且公司及其管理层最近3年未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同时该境外公司应为上市公司(特殊目的公司除外),其上市所在地应具有完善的证券交易制度。即使有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印象中也没有通过审批的案例。 此外,现行的《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也仅限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且股权(股份)的投向也限于中国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业务主体分散。顺丰在海外有顺丰海外(HK)、顺丰企业(BVI)和翠玉控股(BVI)三个运营平台,业务分散程度较境内更甚。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对通讯服务(按WTO现代服务业分类,快递服务属于通讯服务)的准入条件和开放状况不同,给后续的整合带来障碍。 比如在此次整合中,顺丰台湾就被剔除在整合范围之外,并为之设立巧顺(HK)作为资产承接平台。 基于上述因素,顺丰控股整合顺丰的海外业务极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现金收购,即利用注册资金到位的时间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四家投资机构先期对顺丰控股增资,以收购王卫及其夫人控制的海外资产,而后王卫再以这笔资金通过顺丰集团间接注入顺丰控股,顺丰控股再行收购,如此循环直至收购完成。 当然,如果投资人对王卫有着足够的信任,可以先借款给王卫,双方同比例对顺丰控股增资后收购顺丰的海外业务,由此将顺丰的海外业务整合至顺丰控股旗下,顺丰控股的业务架构得以完成(图7)。 如果上述猜想得以成立,那么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于国强在顺丰集团的持股比例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于国强在顺丰控股整合顺丰海外业务的时候不跟进王卫的增资行为,其在顺丰集团的股比势必会被摊薄。在顺丰控股上市可期的情况下,放弃这部分收益估计很难。 二是时间因素。顺丰控股收购顺丰海外业务的行为有点类似拆除红筹架构的意思,属关联人之间的并购。尽管如此,其本质上仍属于境外投资,且金额预计会远超1亿美元,因此相应的审批程序会上升到国家有关部委,如商务部。这会对其整合完成时间造成影响,并进而影响到顺丰控股以后的上市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顺丰的业务整合,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都会牵扯到大量的股权转让行为,会触发所得税缴纳的问题。 比如境内业务整合采取股权出资方式,根据其现有持股情况,可能会适用59号文的特殊税务处理,延迟缴纳股权重组所得;境外股权整合若采取现金交易方式的话,会需按一般性税务处理的方式进行,在重组完成时就要缴纳所得,尤其是对王卫本人和顺丰企业(BVI)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如何降低业务重组的税负,也是整合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步:上市退出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整合的困难很多,但顺丰控股上市实现的收益会更诱人。 在上市地的选择上,若现行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顺丰控股有很大可能会在A股上市,因为这是保证顺丰控股内资企业血统纯正性的不二选择。 在上市时间上,根据一次商定入股价格及比例、后续分批出资到位的思路,顺丰有关资产和业务注入顺丰控股的时间应在2014年8月底之前完成,这是为了确保评估结果1年内有效而必须完成的工作。在此之后,由于在A股上市需要3年业绩期以及考虑IPO审批等待时间,顺丰控股上市的时间应在2018年前后。 在这个过程中,顺丰控股的中心工作就是通过增量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增强市场控制力,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流程,增强其盈利能力,静候上市时间窗口的到来。 四家投资机构通过分步操作的方式,将顺丰现有业务几乎全部整合到顺丰控股旗下,并持有顺丰控股约24.5%股权,第一期出资达到19.2亿元。据市场传闻,四家投资机构出资约为80亿元。如果属实,顺丰的投后估值约为326.5亿元,投前估值为246.5亿元。 根据顺丰模拟的财务报表,其市盈率在20倍左右,与UPS、FedEX近期的市盈率水平大致相当。由此可见投资人对顺丰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附:整体借壳操作方案 2016年5月22日,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明德控股、嘉强顺风、招广投资、元禾顺风、古玉秋创、顺信丰合、顺达丰润)与鼎泰新材、刘冀鲁及其一致行动人刘凌云签订《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意味着顺丰借壳鼎泰新材正式拉开序幕。本次交易方案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 (1)重大资产置换:鼎泰新材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以2015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本次交易置出资产的预估值为8.1亿元。考虑2016年5月17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2015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拟进行的1,634.45万元现金分红,根据《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以拟置出资产预估值为基础并扣减上述拟实施的现金股利分配,本次交易置出资产初步作价8亿元。交易各方同意,置出资产最终交易价格以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置出资产的相关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价值为依据,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 以2015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本次交易的拟购买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的预估值为448亿元。由于2016年5月3日顺丰控股召开股东大会,决议以现金分红15亿元。根据《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以拟置入资产预估值为基础并扣减上述拟实施的现金股利分配,本次交易顺丰控股100%股权的初步作价为433亿元。交易各方同意,置入资产最终交易价格以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置入资产的相关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价值为依据,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 (2)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本次交易中拟置出资产初步作价8亿元,拟置入资产初步作价433亿元,两者差额为425亿元。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顺丰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 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21.6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0%。 2016年5月17日,公司召开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15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以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16,746,1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634.45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经除权、除息调整后,本次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10.76元/股。 本次交易中拟置出资产初步作价8亿元,拟置入资产初步作价433亿元,两者差额为425亿元。按照本次发行股票价格10.76元/股计算,本次拟发行股份数量约为394,981.41万股。 (3)募集配套资金:本次配套融资发行股份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不低于11.03元/股(经除权、除息调整后)。 本次交易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0万元。按照本次发行底价计算,向其他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72,595.47万股。最终发行数量将根据最终发行价格确定。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关联交易三重性质。 本次交易拟购买资产未经审计的最近一年末资产总额、资产净额及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告相关指标的比例均超过100%,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卫先生。本次交易中,拟购买资产的资产总额与交易金额孰高值为4,330,000.00万元,占上市公司2015年末资产总额88,541.15万元的比例为,890.38%,超过100%;按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卫先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明德控股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根据《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规则》,本次交易系本公司与潜在控股股东之间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详情]

私募人士:顺丰控股游资投机情绪高或出逃 不能盲目追涨
私募人士:顺丰控股游资投机情绪高或出逃 不能盲目追涨

  新浪财经讯 3月1日消息,顺丰控股股价连日高涨,总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业内关于游资炒作的讨论热烈。知名基金经理、康庄基金创始人常士杉今日对新浪财经表示,顺丰控股游资投机情绪高,很可能近日出逃,中小投资者切不可盲目追涨。 3月1日,顺丰控股早盘涨停开盘,临近尾盘开板跳水。截止收盘,报70元,涨4.79%,成交27.69亿元。在此之前,顺丰控股已经连续四日涨停,今年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 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今日买入7874.39万元,系连续三日买入,此前两个交易日净买入6072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买入4320.16万元,卖出5366.98万元,该营业部上个交易日买入约7895万元,卖出497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2月28日,在卖出席位上,方正证券杭州保叔路占据卖一席位,卖出高达1.337亿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卖出7307万元。 对于顺丰控股近日的股价表现,知名基金经理、康庄基金创始人常士杉对新浪财经表示了担忧,“顺丰控股目前的市值超2900亿元,市盈率接近80倍,这已经严重透支了公司三到五年的业绩。” 常士杉表示顺丰控股吸引游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流通股占比较低。据了解,顺丰控股重组后实际流通股本约1.28亿股,根据今日收盘价计算,实际流通市值约89.33亿元,仅占公司总市值约3.05%。总股本中,有超过40亿股属于限售条件股份。 这种结构也意味着,仅需要不到90亿元的资金,就可以影响市值接近3000亿元的公司股价。 常士杉认为,“现在顺丰控股存在的大量游资,也包括机构、大户,击鼓传花,炒一把就跑的概率较大。除非顺丰有重大隐形资产注入或其他重大利好,否则明天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下跌已经开始(顺丰今日临近尾盘开板跳水)。” “运输行业的市盈率普遍在20-40倍左右,顺丰目前已经接近80倍,要是再炒一个(涨停)板就接近100倍了。所以投机非常严重,风险趋涨,中小投资者要慎重,不可盲目追涨。”他说。 据市场消息,超高市值加上超低流通盘比例,顺丰股价已引起监管层关注。知情人士透露,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新浪财经 王茜 发自 广州)  [详情]

顺丰第五个涨停板夭折背后:深股通资金加码 游资击鼓传花
顺丰第五个涨停板夭折背后:深股通资金加码 游资击鼓传花

  来源:澎湃 顺丰第五个涨停板夭折的背后:深股通资金加码,游资击鼓传花 澎湃新闻记者 张枭翔 来源:澎湃新闻 顺丰控股(002352)最终没能演绎出连续5个交易日封涨停板,进而将其老板王卫的身家超越马云的“神话”。 按照3月1日的收盘市值计算,王卫持有顺丰控股市值高达约1889.38亿元。据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以1889.4亿元财富排名第二。 2月23日-2月28日,顺丰控股已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3月1日收盘,顺丰控股(002352)上涨4.79%,报收于70元,总市值达2928.57亿元。当日顺丰控股最高报价73.48元,最低报价64.6元,成交额和换手率都创出新高。 顺丰控股3月1日股价走势。 王卫身家已紧随马云 很多人都在观望顺丰控股(002352)的“表演”。 3月1日,顺丰控股早盘封涨停板,午后开盘一个多小时后获利盘出逃,股价急速下跌,一度翻绿,最终在当日最后10分钟交易时段内逐渐拉升。 顺丰创始人王卫的身家继续上涨。在顺丰控股的股权结构中,王卫占股99.9%的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按照3月1日的收盘市值计算,王卫持有顺丰控股市值高达约1889.38亿元。 顺丰创始人王卫。 视觉中国 图 值得玩味的是,仅从纸面财富上看,王卫的身家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身家不相上下。 据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万达董事长以2211亿元财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以1889.4亿元财富排名第二。 《2016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前十名。 数据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需要注意的是,王卫持有的顺丰控股(002352)股票有36个月的锁定期。 王卫应该不会过多关注自己的财富额。 有接近王卫的快递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王卫是名佛教徒,推崇华为公司。华为公司及其创始人任正非以低调、实干著称。 在顺丰上市仪式上,王卫表示顺丰和他都不会改变对公司、事业的初心和执着,称这和上市和没上市没有关系。“有很多朋友,这两天和我说,你上市是上岸了。我说不是,我们上市并不代表上岸。”王卫说。 深股通资金继续加码顺丰 根据连续近3个交易日龙虎榜数据,深股通专用席位连续三个交易日大额买入顺丰控股。 顺丰控股3月1日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今日买入7874.39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买入4320.16万元,卖出5366.98万元。 顺丰控股3月1日盘后龙虎榜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 顺丰控股2月28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当天买入2358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买入约2673万元。而在卖出席位上,方正证券杭州保叔路卖出超1.3亿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卖出7307万元。 顺丰控股2月27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当天买入3981万元,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买入约7895万元。而在卖出席位上,两个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共约7800万元。 有分析认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顺丰控股,说明资金借道深股通入场意愿强烈,看好该股票后市行情。 快递投资者、快递专家赵小敏告诉澎湃新闻,从顺丰控股近三个交易日的龙虎榜数据看,基本可以判断是游资在接棒炒作顺丰控股,在高位派发,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刻最好持观望态度,等待价值重估,逐步回归理性,对于风险偏好性强的投资者来说,短期内顺丰控股还会有交易的机会;赵小敏同时认为从中长期来说,顺丰控股都具备白马股的一切基因,将有可能长期位居深交所市值的前列。 目前,在顺丰控股超过2900亿元的市值中,流通股仅为1.33亿股,流通市值只有93.1亿元。流通市值占总市值比例太小的市值结构,也为游资炒作提供了便利。 赵小敏还进一步表示,从近三个交易日的龙虎榜数据看,是“山东帮”在炒作顺丰控股。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是2月份的明星营业部,其曾大举买入的同力水泥(000885)、张家港行(002839)、华友钴业(603799)等个股,在短期内均录得超过20%的涨幅。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告诉澎湃新闻,顺丰控股市值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缰,要警惕成为资本驾驭并炒作的一个“超级玩偶”。 “游资常用的炒作手段” 快递板块中,“大哥”顺丰控股股价调整,其他几家上市的“小弟”的日子更难熬。 3月1日,除了顺丰控股继续上涨外,其他几家A股上市快递公司股价均下挫。截至当日收盘,韵达股份(002120)大跌9.9%,报收50.05元;申通快递(002468)下跌6.10%,报收29.85元;圆通速递(600233)下跌3.35%,报收28.29元。而在美东时间2月28日,中通快递(NYSE:ZTO)暴跌11.53%,报收12.89美元。 而在2月28日,申通快递(002468)、圆通速递(600233)、韵达股份(002120)齐齐涨停。 赵小敏2月28日曾经表示,顺丰控股 “敲钟”当天,并没有带动其他快递股大涨,快递板块反而在2月28日才集体迎来放量上涨,“已经有点击鼓传花的意味了。这是游资常用的炒作手段。” 从经营层面看顺丰,无疑能更客观地看待顺丰的市值。 杨达卿告诉澎湃新闻,从盈利能力看顺丰,确实有资格成为股市佼佼者。同时,投资者需要关注到顺丰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顺丰目前市值甚至远超一些科技企业,但顺丰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靠40万人力支撑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企业,还未完成向科技型服务企业的转变。第二,想市值远超全球第三大快递物流企业DHL,顺丰有潜力,但现实顺丰还跟DHL有很大差距,DHL在多年前就有400多架飞机,是顺丰10多倍,是全球型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顺丰的全球布局还刚开始;第三,顺丰更有价值的板块不是快递,未来快递市场或更多被通达系占据,顺丰价值更在金融、综合物流、供应链等方面,但在这些板块,顺丰并未全面建立领先优势,还属于在路上阶段。 杨达卿提醒道,顺丰的价值是靠品质服务支撑的,不是炒起来的。投资者把顺丰市值推得太高,一方面容易对顺丰人产生一定的价值误导。其次,也容易让公众对顺丰形成误判,顺丰还只是一家成长型企业。[详情]

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开始密切关注顺丰控股交易情况
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开始密切关注顺丰控股交易情况

  新浪财经讯 3月1日消息,据财新网报道,超高市值加上超低流通盘比例,顺丰股价疯涨已引起监管层关注。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市场人士指出,以顺丰控股超低的流通股本来看,短期的爆炒可以理解,但是连续拉涨停板可能另有秘密。“很可能是为限售股的股权质押做价格准备。” 顺丰控股今日开盘再度涨停,股价报73.48元,该股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据此计算,顺丰控股市值高达3074亿,超三通一达之和,而王卫身家则高达1985亿元,超过李嘉诚家族的1861.8亿元,成为香港第一富豪。[详情]

顺丰控股连续四日涨停 王卫身价1800亿超马化腾
顺丰控股连续四日涨停 王卫身价1800亿超马化腾

  顺丰控股(002352)今日再度涨停。顺丰控股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66.79%,近4个交易日更是连续涨停。顺丰控股总市值高达2794.70亿元,据此计算,王卫的身价已经超过1800亿元。《2016胡润百富榜》显示,王健林家族(2150亿元)、马云(2050亿元)、马化腾(1650亿元)分列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王卫身价将超过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详情]

深扒快递首富王卫的“金融帝国”:或比肩蚂蚁金服
深扒快递首富王卫的“金融帝国”:或比肩蚂蚁金服

  转自微信公众号 野马财经 作者:傅碧霄 这个马云最佩服的男人,为何在上市前做了和马云一样的事? 《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说自己有三个半最佩服的人和三个半最不佩服的人,其中最佩服的人之一便是少林寺的方丈方证大师。这很有意思,一身邪气的魔教教主居然最佩服正直得有些迂腐的正派领袖。 大佬最佩服的大佬,往往是和自己相反的人。 再如马云,曾公开说自己最佩服的人是顺丰创始人王卫。 王卫几乎各方面和都马云相反:公司业务上,阿里在线上做轻资产的电商,顺丰则在线下做重资产的物流;媒体曝光上,马云善于表现,为中国互联网话语圈贡献了最精彩的金句和表情包,王卫则低调神秘,几乎隐身于大众传媒之外;个人形象上……算了,这个就不做评论了。 然而,王卫和马云,有没有相形相效之处呢? 没有上市的顺丰金融版图有多庞大? 2月24日,顺丰通过借壳上市公司鼎泰新材正式登陆A股,公司股票同时进行了更名。截至到2月27日,顺丰控股(002352.SZ)已经走出了连续5个涨停,其中更名之前有3个涨停,更名之后有2个涨停。 (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上市敲钟,右一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顺丰的上市战略安排和马云的手法类似。当初,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核心金融资产支付宝(当时属于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后成为蚂蚁金服主要资产)等并没有进入上市公司体系,而是随后选择了单独上市路径。随此次顺丰上市,也不包括早已被剥离出去的金融业务板块。 那么,顺丰的金融版图有多庞大呢?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注意到,公告披露了至少有5家与顺丰金融业务相关的公司。 2016年08月,被顺丰控股借壳的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顺丰剥离旗下全部金融资产——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深圳市顺丰合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乐丰保理(深圳市顺诚乐丰保理有限公司)和顺诚融资租赁(顺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资产100%股权,分别以2.99亿元,0.51亿元和3.67亿元合计7.17亿元,转让给王卫所持有的明德控股(顺丰控股的控股股东)或其指定的除顺丰控股及其子公司之外的第三方。 随后,2016年9月,顺丰控股向明德控股转让其持有的中顺易(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31.8%股权及共赢基金(深圳市物流产业共赢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物流产业相关企业股权投资)10%股权,转让价分别为2843.098亿元、89.76万元。转让完成后,顺丰控股不再持有中顺易、共赢基金股权。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搜集到的资料显示,顺丰金融已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与银行卡收单牌照,由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持有)、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多块金融牌照。同时,野马财经也注意到,顺丰虽尚未将银行、保险、证券等含金量最高的牌照收入囊中,但早已注册了“顺丰银行”的域名,其金融野心也窥一斑。 据野马财经了解,顺丰金融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服务事业部和顺银金融两大板块。 其中,金融保险服务事业部围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物流需求提供服务。 成立于2013年的顺丰金融保险事业部,从顺丰的物流主业延伸而出,推出的服务包括针对银行业的信用卡、白金卡专送业务、针对保险行业的保单专送业务,以及汇票专送业务(为购货、供货的企业银行之间提供票据流转服务)。  而顺银金融作为内部的平台交易部门,从事类金融的业务。 2015在2月,顺丰上线互联网理财产品“顺手赚”,2015年3月推出顺丰仓储融资服务,2015年4月,顺丰联手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中信顺手付”APP,开展支付业务。 据官网显示,目前顺丰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为其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顺丰E贷(小额信贷)、保理融资、订单融资、融资租赁、伙伴车辆融资租赁等服务。在理财领域,顺丰与易方达、南方基金、鑫元基金、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合作推出多类收益风险不同的理财产品,为顺手付的用户提供专业可信赖的保值、增值理财服务;在综合支付领域,则有顺手付钱包、POS收单、代收代付等业务。 顺丰金融有多值钱?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产业+金融都是目前的一大趋势。”易观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师张宁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一方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规模扩大及核心企业的出现,有利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实体企业利润率的普遍下滑,企业需要寻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而目前国内金融供给不足,为企业打开了一个高增长的也许领域。最近中国500强公司排行榜就能说明这一点:占企业总数10%的金融企业,占据500强30%的利润。” 顺丰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上下游企业分散而多样,又存在一定的信用差,这为顺丰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优势条件。 “当一个业务前景好,市场大,盈利能力强,独立上市的可能性就很大。”张宁如是评价。 快递咨询专家徐勇也十分看好顺丰金融未来的发展:“顺丰也是在一点点渗透金融业务,发展方向同UPS是一样的。”国际快递巨头UPS正是在取得本土金融牌照后,兼有物流供应商和银行的双重角色,为客户提供存货、应收款融资、信用保险、设备租赁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从物流业起家的顺丰金融,在信息、大数据方面的积累无疑具有强大的潜能。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其他几家快递公司,顺丰的强项在于直营渠道和掌控上下游经营信息,这一点与京东配送渠道完全自建类似,也是顺丰做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如果顺丰有银行牌照,它放贷给上下游企业的风险远远小于其他传统银行。 “顺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递业中十分独特,很难找到可参照的对标公司。”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对野马财经这样分析道:“因此,顺丰金融被市场赋予期待的一大原因。” 而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指出:“顺丰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和顺丰的物流业务结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通常所说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中,顺丰目前能够控制的是物流,未来如果顺丰能依托物流基础,进一步掌握资金流并且通过合作掌握信息流,不管是对C端还是B端都能够设计出很多产品。” 须知,顺丰金融的上述资产版图是在上市之前构建的。随着顺丰控股的上市,插上了资本的翅膀,顺丰金融虽然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但是,成为比肩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巨头公司,也不是不可能。按照野马财经与业界探讨的结果来看,前述行业人士均认为,想象空间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一样巨大。 剥离顺丰金融“一石二鸟” 除了顺丰金融本身价值巨大之外,本次顺丰控股上市不带着顺丰金融,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 金融业务在政策方面的敏感性,是公司上市前会对其特殊对待的主要原因。 2011年,支付宝拆分独立,2014年,阿里上市时,支付宝不在阿里的盘子里。马云此举,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在获得国内金融牌照方面更便利。 阿里巴巴给出的官方解释为:“阿里巴巴集团之所以要剥离支付宝业务,是为了将其转变成一个国内实体,从而避免由于当时新颁布的中国监管条例而导致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时间被推迟。” 在国内A股上市的顺丰当然不必担心外资背景对获取金融牌照的不利影响,但A股市场的审批逻辑则是导致顺丰剥离金融业务主因。 据鼎泰新材发布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披露:调整此次资产重组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在监管和市场环境有所变化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资产重组成功进行。 《华夏时报》的《剥离金融资产寻求平稳过会 顺丰“不寻常”上市路》一文曾采访某知名券商投行负责人,他提到:“A股市场的入门逻辑并不是取决于市场,而是行政审批。行政审批背后的逻辑更多关注于企业的合规性比较好,四平八稳,这导致了IPO的企业多集中于传统企业。因为偏传统意味着商业模式比较简单,通过审批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自2015年A股大跌、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问题频出,都使得证监会对于金融资产上市的限制趋于严格。为了更加顺利地过会,剥离金融,突出物流主业,对于顺丰控股来说,是很实际的选择。 据接近顺丰控股人士告诉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金融业务被剥离并不意味着不受重视,恰恰相反,顺丰上市之后,互联网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行业人士预判,王卫会将剥离出来的金融业务,留待日后单独上市。 顺丰金融独立上市可采用跟随策略 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从港股退市时,当时的支付宝CEO彭蕾就对媒体表示:支付宝未来将会谋求独立上市。而2016年双十一之前,马云也明确表示蚂蚁金服启动了上市计划。 2月24日,有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A股可能考虑为蚂蚁金服等一些科技公司IPO提供更快的审批流程。 这也意味着,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顺丰金融等公司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限制性条件正在放松,一旦在A股上市,以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成长速度,就好比是从冷兵器时代进入了核武器时代。 这对于顺丰金融而言,没有随顺丰控股一同上市,未尝不是好事。 前述接近顺丰控股人士提到:“顺丰金融和王卫做人一样低调,以顺丰金融目前的体量,却不为人知,如果这一次跟随顺丰控股匆忙进入A股市场,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估值。” “没必要把高估值的金融业务和顺丰传统产业一起上市,”他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说:“顺丰金融未来单独上市可能性很大,只要政策放开。如果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能先上市,顺丰金融跟着走就是很好的策略。” 所以,虽然王卫做快递起家,马云做电商起家,但是殊途同归,他们最后都做了金融,都走上了资本市场这条充满了诱惑和危机的金光大道。[详情]

顺丰控股暴涨背后存四大隐患:行业见天花板 毛利率低于同行
顺丰控股暴涨背后存四大隐患:行业见天花板 毛利率低于同行

  来源: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作者:胡江松 鸡年春节过后,快递业一直不曾平静过。 这个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看起来倒是有一点“百废待兴”的感觉,多家快递站点运力无法恢复,站点不断积件,投诉量居高不下。 先是申通快递(002468)上海“卢湾公司”倒闭,大量快件积压,同城同区3天都发不了货,许多快递员都“投奔”餐饮派送公司送外卖去了;然后天天快递上海浦东建业站10个快递员节后却只返岗了3个,两个新招的快递员还在熟悉业务中,一天只能送几十件,快递堆积如山;日前又有市民举报,广东惠州市有人竟通过圆通速递(600233),每日寄出数千条假烟。 真真假假的倒闭关门负面传言,汇成了一个问题:快递业怎么了? 近年来,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我国快递业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竞争,已开始新一轮比拼,向装备和技术竞争过渡升级,转运中心建设、快递网络布局、末端的基础设施,都需要大力投资,对资金的需求很大。上市融资可以为快递公司解决购买飞机、网络布局、自动化分点系统和信息化建设等资金压力,成为各快递公司现实的选择,包括顺丰。 酝酿多日之后,2月24日,鼎泰新材终于变更为:顺丰控股(002352),公司股价迎来一波高潮。 在行业利润率下降、建设投入扩大、人工成本增高的背景下,谁先获得巨额融资,谁才有机会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1、快递业黄金十年不再,顺丰高速扩张的势头或已过去 近十年来,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带动下,我国快递业呈飞速发展态势。增速上看,201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91.9亿件,增速达创纪录的61.51%,之后开始走下坡路;2015年,快递业务量206.7亿件,增速下滑到了48.07%。 2017年2月16日,国家邮政总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快递数据: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2.1亿件,同比增长2.6%;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09.9亿元,同比增长6.2%。数据上看,不太乐观。或许,快递行业高速增长的巅峰期已经过去。由于行业增速正由供给拉动转向需求拉动,未来三年行业增速有可能呈现断崖式下跌,尽管相比较其他行业依旧处于较快增长期。 就顺丰控股而言,近2年公司速运业务量、年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2015年,公司快递业务量19.69亿件,同比增长22.30%、较上年增速46.76%下滑明显;当年收入481.01亿元,同比增长23.62%,和上年增速42.10%相比同样显著下降。 据了解,顺丰控股2016年营业收入574.80亿元,同比增长19.49%,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膨胀,以前那种高速扩张的势头或已成为过去时。 2、激烈竞争下整合乃大势所趋,然顺丰收购兼并活动寥寥无几 随着快递行业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孕育了若干家本土领军快递企业,由于各个快递企业间发展策略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快递业初步形成“三梯队”的企业竞争格局。 据统计,我国快递行业集中度CR4(前4市场份额)和CR8(前8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15年CR8降至77%、CR4已经不足50%。相比美国与日本,其前3家快递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即已超过90%,我国快递行业集中度反而逆势下行,第三梯队的中小快递市场上参与者众多、仍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根据国家邮政局“十三五”计划,期间要打造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快递企业和具有相当规模的快递航空机队。至2020年,邮政业计划要培育出两个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和若干个年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服务质量好、管理规范的大型快递企业或企业集团。快递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适度的集中性能够带来更好的管理协同效应。 长期看行业整合乃大势所趋,预计未来我国快递以及物流行业会逐步走向整合,大概3-5家快递公司会脱颖而出,最终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纵观顺丰控股过往的发展,公司以内生增长为主,收购兼并活动寥寥无几。 3、行业利润趋薄,顺丰盈利能力并不显著 国内快递单价从2006年的30.03元/件降至2016年的12.71元,下降高达58%,快递单价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快递企业网点的快速扩张带来规模化效应,配送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由于主要快递企业为加快占据市场份额而采用价格竞争以价换量。2016年,快递单价同比下降5.2%,目前快递加盟商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平均每单盈利在0.2-0.3元)。 盈利能力上看,2015年,顺丰控股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并不显著,不过好于圆通速递6.54亿元、申通快递7.67亿元、韵达股份5.34亿元;按公司最新业绩预告,201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5-43.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为24.6-27.5亿元。 从毛利率水平来看,顺丰控股2015年毛利率为19.8%,低于于圆通速递20.6%、韵达股份30.9%、申通快递34.3%、中通快递34.3%,净利润率亦大幅小于加盟制快递企业,毛利率与净利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顺丰实行的自营模式带来更高的管理、运营费用。 价格战下,近年行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降低,不少加盟网点出现亏损,有的快递公司全网加盟网点甚至“三分之一赢利、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保本”。直营模式的顺丰控股,毛利率低于“三通一达”、以规模取胜,盈利能力并不强,贵为行业龙头、也没有获得高于行业的超额利润。 4、从优秀进一步是卓越,退一步或是冬天 在《基业长青》之后,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也是由管理大师柯林斯所出,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大途径,它主要解释问题:发展的瓶颈是不是真的难以突破?是不是卓越的企业都有所谓的特殊“卓越气质”?按柯林斯说法,企业从优秀到卓越,是在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中引发的变革;跟从事的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没有关系,而与管理者思想及其关键决策有根本的关系;卓越的基因各自都有,所不同的是,卓越企业能把这些理念和原则坚持得更加彻底。从优秀到卓越,是一个演变过程,是一种组织升华。 当今我国各行各业,竞争态势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只有不断超越别人、跨越自己,稳步实现“从优秀到卓越”,才能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才能更易保持优势领域和强化马太效应,才能最终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者。作为我国企业的典范,华为无疑是卓越的,狼性文化是表象,潜藏之下还有另外两种动物精神特质:乌龟精神和眼镜蛇特质,既有坚持、也有迅猛,和柯林斯所述异曲同工。比较而言,顺丰已够卓越否? 顺丰控股无疑是优秀的,是否已够卓越、还有诸多疑问。线下实体店顺丰嘿客的变迁,堪称商业界一部曲折的“血泪史”。顺丰嘿客于2014年5月上线,铺天盖地般建立嘿客门店、全面抢滩O2O的这个大布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布局快递、探索电商和社区便利店,最终顺丰嘿客“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三位一体的定位呈现出四不像,在每个方面都没有形成核心竞争优势。顺丰嘿客的管理层出身顺丰物流,大多不懂O2O,导致无法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变来变去,可见顺丰管理体制并不完美。据了解,顺丰嘿客曾经招了不少互联网人才,但是加盟后也待不长、因为完全没有发挥空间,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各项KPI考核限制过死。 比较而言,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在物流系统、服务上和顺丰控股一样,享有很高的市场美誉度。但是,和顺丰控股在O2O布局惨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主营业务京东商城之外,京东到家也已覆盖生活服务O2O市场,定位和顺丰到家一样,主打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此同时,京东一方面发展京东金融(2016年1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10亿美金、估值超460亿人民币)、京东智能(智能硬件、智能云平台、智能生态圈)、海外事业部;另一方面,京东还合纵连横,通过股权投资、资产收购等方式,建设了同阿里竞争的商业生态。2014年3月,京东和腾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出让15%股权的同时合并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2015年京东同沃尔玛、永辉超市、韩国乐天等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并在2016年发行价值14.35亿美元(合RMB95亿元)的股份、吸收合并了沃尔玛旗下资产1号店。 如此纵横捭阖的京东,稀释的是创始人刘强东的股份、目前已经降至21%,换得的是市场份额和股价的坚挺,截止2月24日,京东每股收盘价30.27美元,总市值430亿美金、折合RMB2,958亿。 梳理顺丰控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顺丰控股收购整合的举动甚少。行业整合、收购兼并、跑步前进的趋势下,羊毛可能撸在猪身上,顺丰控股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可能不只是“三通一达”。沿着产业链延伸,是BAT通行的做法。顺丰控股在O2O、金融业务也颇多尝试,不过难言成功。旨在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顺丰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三流合一”的完整融资解决方案,于2015年终于真正对外开展,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尚不到1%。 作为行业龙头,顺丰控股还难称为“现象级”企业。2月24日,鼎泰新材正式更名为顺丰控股,当日股价继续大涨、收盘已封至涨停板,收盘价:55.21元/股,市值高达2,310亿(折合美元336亿)、和京东只差2个多涨停板,已超过万科A、美的集团等个股,暂居深市总市值第一名,把比亚迪、中国恒大(港股市值计)大幅甩在后面。创始人王卫通过持股99.9%的明德控股持股公司64.58%,新晋成为民营快递业新首富。 发源于深圳的顺丰控股,不说和华为、腾讯、半个同行京东比较,即使和同处深圳及周边的“现象级”企业:比亚迪、中国恒大、美的集团,公司规模和盈利都差距甚远。何况是,按我国邮政物流发展规划,整个行业发展空间已经有限、整合大势所趋,顺丰控股发展的天花板已经若影若现、冬天或已不再遥远![详情]

曾声称不上市的顺丰上市了 快递业兼并整合潮将到来
曾声称不上市的顺丰上市了 快递业兼并整合潮将到来

  顺丰上市不是上岸 快递业兼并整合潮将到来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敲钟仪式。当日,顺丰控股以涨停价55.21元收盘,市值高达2310亿元,成为深市市值最高的股票。 公告显示,不考虑配套融资因素,以此粗略计算,公司实控人王卫个人身家已高达1490.3亿元,成为行业首富。 每经记者 王敏杰 叶晓丹 孙嘉夏 每经编辑 罗 伟 黑框眼镜、头发向后梳理得一丝不乱、身着印有顺丰LOGO的黑色外套、牛仔裤和运动鞋,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王卫终于出现在一片闪光灯下。 这一天是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002352,SZ)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敲钟仪式。当日,顺丰控股以涨停价55.21元收盘,市值高达2310亿元,成为深市市值最高的股票。 公告显示,不考虑配套融资因素的情况下,顺丰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王卫则持有明德控股99.9%股份。以此粗略计算,王卫个人身家已高达1490.3亿元,成为行业首富。 尽管如此,王卫却依旧保持一贯低调作风。在敲钟仪式现场,他反复提及:“从今天开始,话不能随便说,地方不能随便去。” “不上市”的顺丰上市了 时间退回到2016年2月18日,此前声称“不上市”的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但随后顺丰改变IPO计划,寻求借壳上市。 2016年5月30日,鼎泰新材发布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登陆资本市场。交易方案显示,鼎泰新材将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置出,与拟置入的作价 433亿元的顺丰控股100%股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鼎泰新材以10.76元/股发行约39.50亿股支付;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 /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 2016年10月12日,方案正式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的主要资产为顺丰的速运物流业务部分,尚有商业、电商、金融等诸多业务并没有包含其中。 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顺丰控股起步于实际控制人王卫所经营的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1996年,顺丰开始涉足内地快递。到目前,顺丰在 国内和国际快递业务上均有布局。顺丰控股合并利润表数据显示,公司2013~2015年的营收分别为273.82亿、389.11亿、481.01亿。 有快递业内部人士认为,顺丰控股的营收数字保持如此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得益于快递行业大环境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市场业务量达 到206.67亿件,业务收入达到276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35.4%。另一方面,顺丰的自营模式也保障了服务质量和体验,为其提供了较 好的业内口碑。目前,顺丰的国内快递网络覆盖全国320余个地级市、2500余个县区级城市、7800余个乡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化专家黄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营模式前期投入相对较高、速度慢,但后期对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保障是比较有效,对各业务环节有较强的控制力。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直营的模式也和顺丰立足于商务和中高端快递市场的定位相吻合。” 王卫称“上市不是上岸” 深交所市值排名第一,诸多业绩财务指标领先同行,顺丰控股显然是资本市场的明星。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圆通速递(600233,SH)、申通 快递(002468,SZ)、韵达股份(002120,SZ)的总市值分别为745.1亿元、438.9亿元、499.7亿元,而顺丰市值不仅更高,市盈 率也高达11684.63。 从净利润看,申通快递2015年实现净利润7.66亿元、圆通速递实现净利润7.17亿元,而顺丰实现净 利润则达到了10.94亿元。此外,根据顺 丰控股披露的2016年业绩快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超过21.8亿元的 承诺业绩。 但王卫却在深交所敲钟现场提出警醒:“顺丰上市不是上岸”。从顺丰控股披露的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年升高。2015年度的负债率达到了60.2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顺丰控股表示,公司高速发展,未来在中转场建设、航材购置、冷运车辆及温控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保持持续的资本投入。此次上市募集的配套资金80亿元,也主要用于上述几个方面。 当然,这并非是王卫的第一次融资。早在2013年8月,王卫出让了24%的股份,获得了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古玉资本投资的78亿元,其中前三家投资机构都具有国资背景,也改变了顺丰多年来单一股权的结构。 不可否认的是,快递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顺丰的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分别为24.87%、 17.25%、19.78%,同时期圆通速递的毛利率分别为21.84%、16.92%、13.67%,申通快递的毛利率分别为19.44%、 17.66%和16.98%。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快递行业的毛利率都会呈下降趋势。 黄刚表示,虽然近几年快递企业的营收在不断增长,但快递行业日趋分化,快递和落地配之间的竞争、企业自建物流增多以及同行之间的价格战,都促使快递行业服务与价格之间的竞争加剧。 快递对接资本进入新阶段 在快递行业内人士看来,包括顺丰等在内的多家快递企业顺利上市,意味着其资本将愈发充足,这将为其后续的扩张提供支撑。 有机构指出,未来5年内快递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因而仍然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不过,短期内行业的整体格局将难以改变。但随着资本不断介入使得行业门槛持续提高,部分快递企业将面临被兼并抑或淘汰的局面。 但事实上,和其他行业相比,快递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并不算早。 2015年10月,国务院专门就促进快递业发展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就在当年 底,申通快递即借壳艾迪西,随之而来的,快递行业第一次进入了二级市场的视野。此后,中通、圆通、韵达等亦走上了类似的道路,投入资本市场。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民营快递第一梯队三年前就已形成。随着顺丰等5家民营快递企业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对于目前 的快递行业来说,已经开始进入打造国际快递品牌的阶段。“快递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未来中国一定会打造国际快递品牌以及具备国 际物流公司资质的品牌。”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赵晓马表示,快递行业当下正处于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而随着快递巨头的陆续上市,行 业已经进入资本化阶段。“有几个方面需要 做得更好,一方面,服务水平亟需提升。还有就是价格战问题,服务区域进一步下沉以追求业务增量;最后,拓展业务类型等方面也将有不小挑战。” 事实上,此前,在行业巨头纷纷进行资本化运作的刺激下,二线快递企业已陆续踏上差异化转型之路。比如,德邦宣布推出“德邦e家”零担电商整体解决方案。 兼并整合是大势所趋 在业界看来,行业高增速以及国家针对快递行业的大力支持为中小型企业获得了生存空间。“我们认为整个快递行业未来5年内复合增长率仍在30%以上,因此仍将有大量中小型企业进入快递行业。”申万宏源在其研究报告中这样表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型快递企业的压力将减轻。赵晓马告诉记者,从行业现状来看,人力成本的提升,竞争环境下各种软硬件的投入,以及价格战等多重因素 导致快递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行业的规范化程度提升带来的其他成本投入等因素,都是导致利润率和业务总量的提升并不平衡的原因。“在快递增速放缓的背景 下,中小快递企业融资更成难题。”不过,其亦表示,部分成熟的富裕阶层将更追求品质产品和消费体验时,更多细分市场是中小型快递商的生存缝隙,如果中小快 递企业转向生态企业或细分市场,仍可以融资。 赵晓马表示,从目前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巨头很可能在很短的 时间内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在电子商务带给 快递业的红利期过后,资本助力的快递企业要想在下一个竞争阶段中维持自身的地位,则必须通过更进一步加强行业集中度的模式进一步“收割”市场。 快递行业的兼并重组此前已然开始。就在今年初,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29.7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70%股份。 徐勇认为,中等快递公司打不起价格战,被清洗出局或者被并购将成为趋势。另外,从现在到2020年前会是行业兼并整合的一个高峰期。 不过,业内人士亦指出,由于目前已上市的几家快递企业由于体量均较大,龙头企业之间的收购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目前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短期内难以有质变。[详情]

顺丰上市即坐深交所市值头牌 快递第一大股仍有重重挑战
顺丰上市即坐深交所市值头牌 快递第一大股仍有重重挑战

  本报记者 高江虹 深圳报道 上着顺丰的黑色工装,下穿蓝色牛仔裤和运动鞋,戴着黑框眼镜进场的顺丰控股(002352.SZ)董事长王卫,似乎不是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的,反而像打算去一线跑快递的。 创立24年的顺丰快递终于选在2月24日正式亮相资本市场,立即获得市场的追捧。当日顺丰控股以53.5元、涨幅3.31%开盘。截至记者发稿时,顺丰收盘报55.21元,涨幅10%。这一价格,使顺丰控股总市值达2310亿元,超越美的、万科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与之同步上涨的是王卫的身家,据记者粗粗估算,这位创始人的身家已约1400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快递新首富。然而,在上市仪式现场,王卫再三强调要不忘初心:对快递事业的执着和对员工的关爱不变。“上市并不代表上岸。”王卫感慨,“作为公众公司,将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并需要谨言慎行。” “顺丰快递的上市,是这轮中国快递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收官之作。”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表示,顺丰的上市标志着快递业发展到新的阶段。 顺丰在资本市场刚露面就被追捧为市值第一大快递公司,为各方寄以厚望。但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提醒道,目前顺丰隐患待解,且物流之争已趋向生态圈之争,顺丰的对手已非“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而是阿里、京东和苏宁等,各方争胜之处在于产业生态“护城河”谁可以更宽、更大。 估值跳跃 2月24日,在沪深两市涨幅不到0.2%的情况下,物流行业的股票涨幅超过1.33%。 截至24日收盘时,圆通速递(600233.SH)涨5.98%,报收26.41元,申通快递(002468.SZ)涨近3.09%,报收28.67元,韵达股份(002120.SZ)上涨2.28%报收49.30元。 按照顺丰的股价,其市值已超过圆通的745亿元,中通的708亿元,韵达的500亿元和申通的439亿元,甚至逼近“三通一达”的市值总和(2392亿元)。这一市值,亦超过了万科的2287亿元的市值,是深市公司市值第一名。 顺丰于2013年进行股权融资。据记者了解当时顺丰融资仅有80亿元,机构对顺丰的估值也并没有达到400亿。短短三年多时间,这一价值激增数倍。现在市场究竟为何看好顺丰? 据了解,首要原因是其组织架构上区别于其他“三通一达”快递公司的直营体系。顺丰目前的国内快递网络覆盖全国320余个地级市、2500余个县区级城市、7800余个乡镇。而且,这一网络完全都是直营的:通过直营架构,顺丰的执行力和管控能力可以达到最佳,因而顺丰的服务质量在各大快递公司中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国内庞大的快递网络,顺丰在国际业务上的拓展也领先于其他快递公司。自2010年开始拓展国际件服务,顺丰目前已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快递服务,以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B2C和电商专递业务。 此外,顺丰还是国内最早拥有“空中部队”的民营快递公司,也是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快递企业。其自有全货机机队规模达37架。 顺丰在组织架构、网络布局和空中能力上的领先,使其市值高于国内快递同行,进而对标国际快递巨头。高宏峰在上市仪式现场便表示,顺丰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志气通过不懈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的Fedex和UPS。 事实上,顺丰也是目前快递市场盈利性最好的快递企业。2月22日,顺丰发布的2016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远超同行。 “上市非上岸”,挑战仍多 顺丰光环之下,并非没有隐忧。 王卫一直以重视员工闻名,与其一同上台敲钟的分别是快递员、客服、货机机长的代表。同时,出席上市仪式的一半人员都是顺丰各业务分部人员。 王卫还在现场表示,“上市并非上岸”,自己将始终保持初心,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员工的关爱。 “顺丰最强的优势在人,最大的危机也在人。”杨达卿向顺丰指出两个事实:一方面中国部分地区快递人力成本已经占服务总成本50%~60%。直营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技术淘汰低端人力是未来五到十年的趋势。 另一方面,行业趋势正在体现物流大数据平台将成为超级物流大脑,物流向智慧方向转变。“如果拥有国内最大规模人力队伍达34万人的顺丰意识不到,今天的人力优势或是明天发展的劣势。” 在杨达卿看来,当信息平台能驾驭和导流人力资源,并有更多第三方人力公司专职养护劳动力,加盟式快递的“轻人力”劣势或将变成优势。“这或许可以叫新加盟模式。”杨达卿认为,“像这种大数据物流平台+加盟快递企业的发展模式,或许才是未来成本更优、效率更高的模式。” 除了人力危机,顺丰目前在电商和O2O领域也面临挑战。快递新一轮竞争,是“快递+互联网+多元产业”的竞争:随着产业链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互通,快递将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通更多元化产业,包括工业、农业等领域,把短价值链的快递服务,延展为长价值链的快链服务,实现以C端为出发点,给B端企业最优化和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服务。杨达卿认为,各物流商服务大致相仿,决胜在于谁的产业生态“护城河”更宽、更大,这方面顺丰会更多直面京东生态圈内京东物流,阿里生态圈的苏宁物流和海尔日日顺物流等挑战。 顺丰会如何构筑自己的生态圈,并在竞争中突围?似乎王卫罕见地主动邀约其他快递公司的高管参加上市仪式的举动隐含深意。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在现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他与王卫相聊甚欢,双方或有进一步产业合作的空间。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详情]

顺丰造富神话:市值2310亿 深市第一能撑多久?
顺丰造富神话:市值2310亿 深市第一能撑多久?

  2月24日,顺丰控股的股价继续前一日的涨势,以53.5元开盘,然后在10点分钟左右,封死涨停至收盘,市值高达2310亿元一举超过万科的2243亿元和美的集团的2088亿元市值,成为新的深市市值之王。 由此,顺丰老板王卫的身价也一举超过1400亿元,成为深市最值钱的第一大股东。 王卫大送红包 高兴坏了的王卫在深交所敲响顺丰控股的上市钟声后,也给员工们派发了大红包。 微博中,许多顺丰员工晒出了自己的红包账单,这些红包金额从1888元起,最高超过1万元。 王卫感谢员工的“辛勤付出”,在红包上写到:“顺丰今天上市了,感恩你为这一切做的所有努力。未来,顺丰和你一起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敲钟仪式上,王卫还表示,顺丰控股正式进入资本市场,是顺丰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顺丰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以“顺丰速度”和“顺丰质量”,不断夯实企业发展基石,用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回馈客户,努力为股东、员工及投资者带来值得期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3年,在广东顺德成立,用24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中国快递业第一市值巨头。 至此,顺丰正式成为继圆通、中通、申通、韵达之后第5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公司。 受顺丰股价大涨的影响,截至2月24日收盘,韵达股价上涨2.28%,市值500亿元,申通股价上涨3.09%,市值439亿元。 更名“姗姗来迟” 顺丰借壳一事从去年5月23日开始,至今正好历时9个月。这要比耗时2-3年的常规上市路径快得多。 但回溯整个过程,此次借壳也并非易事。去年启动借壳之后,正值借壳上市审批收紧,为此,顺丰也对重组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将旗下全部金融资产剥离。由此,证监会才对其借壳方案放行。 此后,顺丰借壳进入快车道。 2016年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 2017年1月18日:顺丰控股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实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基本完成资产重组。 2017年2月15日:在股东大会上,《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获通过。 所以说,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一案实质流程已经走完,更名、敲钟等只是最后一步形式。 虽然只是形式,但市场对此颇为兴奋。2月22日,业界就盛传,鼎泰新材将于23日挂牌上市,并正式更名。鼎泰新材的股价随之大涨。 然而,鼎泰新材并未按照传言中的套路走,一整天下来,毫无动静。其间,鼎泰新材证券事务部还对外回复称传言是乌龙,顺丰何时上市并更改证券代码须根据公告来。 直到收盘后,鼎泰新材才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将于24日正式更名“顺丰控股”,证券代码不变。 深市第一能撑多久 在快递企业上市股中,顺丰的上市时间排在最末位。但其估值表现却是极其亮眼。 截至24日收盘,顺丰市值已经高达2310亿元,而圆通速递市值为745亿,申通快递市值为439亿,韵达股份500亿,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递2月23日的收盘市值为103亿美元(约71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顺丰的市值几乎接近其他四家同行市值之和。 那么,股价涨势凶猛的顺丰,在成为“深市第一股”之后,能在此位子上呆多久? “估值往往是基于资产、获利能力和竞争对手等因素,也基于主观性的判断。顺丰2000多亿估值确实较高。但从获利能力看,顺丰是民营快递企业中最强的。”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 与其他同行的模式加盟模式不同,顺丰选择的是资产较重的自营模式。 根据2月22日晚鼎泰新材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度实现营业利润36.93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44.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112.51%。 根据鼎泰新材之前发布的公告,顺丰控股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净利润业绩承诺分别为:21.8亿、28亿、34.8亿。由此来看,2016年的净利润远超承诺。 相比之下,圆通2016年的业绩预报称2016年度净利润为13.5亿元至14.5亿元。韵达业绩预计为11.6亿元至12.2亿元。 在杨达卿看来,顺丰的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都高于国内同行,可以被称为快递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否能支撑高达2100亿的市值还待商榷。 “中通在美上市,是加盟式快递中盈利能力最高的,目前中通的2016年业绩还未出炉,但去年中通在美国融资15亿美元后,估值高达820亿元,如今顺丰的市值比中通+圆通还要高。”杨达卿说,就顺丰本身而言,借壳时其估值为433亿元,整体估值448亿元,一年之内估值如此大跃进,这值得分析推敲。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认为,鼎泰新材市值暴涨本质上是由定向增发和炒作推上去的。 资料显示,鼎泰新材2016年4月停牌时股价27.7元,总股本1.17亿股,总市值为32.24亿元,如今它的总股本是41.84亿股,总市值为2100亿元,市盈率达50.2。 “定向增发将近40亿股,简直就是疯狂,也难怪股价和市值被炒到这么高。”董登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再融资新政以后,对于定向增发管控会越发严格,不太可能再出现顺丰这样顺利的整体借壳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股东趁股价拉高时套现。据鼎泰新材2016年10月21日公告,其股东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2日至2016年10月19日共减持股份11076070股,减持均价52.95元/股。[详情]

顺丰控股总市值已达2310亿 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
顺丰控股总市值已达2310亿 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

  原标题:顺丰控股市值升至深市第一 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顺丰控股”并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这也意味着顺丰控股正式亮相资本市场。 其实顺丰控股的“更名”行情已经提前启动,上周一小幅回落,此后开启四连阳,周二上涨逾4%,周三上涨逾8%,周四和周五连续两日涨停,股价报收于55.21元。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总市值已经达到2310亿元,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离场,但游资大举接筹。上周四买入顺丰控股金额前五席位均为券商营业部,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万马路证券营业部的买入金额最大,为2202.05万元。上周四卖出顺丰控股金额前五席位中有三家机构现身,分别卖出1956.95万元、1283.40万元和1187.02万元。 上周五买入顺丰控股金额前五席位均为券商营业部,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历山路证券营业部的买入金额最大,为5521.32万元。上周五卖出顺丰控股金额前五席位也均为券商营业部,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万马路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最大,为2347.48万元。其余营业部的卖出金额均不足2000万元。(徐伟平)[详情]

顺丰控股更名前机构卖出4427万 顺丰控股成深市市值最大
顺丰控股更名前机构卖出4427万 顺丰控股成深市市值最大

  原标题:眼红别人家股票“霸屏”? 看看被基金卖掉的顺丰控股 顺丰控股更名前夕机构卖出4427万元,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即弃股撤离。截至上周五收盘,顺丰控股新晋深市市值第一大公司。 ■本报见习记者 侯小溪  上周,顺丰控股成为了A股霸屏之一,无论是此前被掌掴的快递员参与敲钟,还是王卫的14亿元红包,甚至其言论都成为了这段时间社交网站上津津乐道的话题。继2月22日晚间预告2016年度业绩后,顺丰控股已于2月24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仪式,公司证券简称由“鼎泰新材(002352)”变更为“顺丰控股”,意味着中国速递物流业的龙头顺丰控股正式登陆A股市场。2月24日的涨停,使该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2310亿,超越万科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而该股热度,在各个投资者聚集的网站,也有体现。上周,雪球关注排行榜中“本周新增”榜身上,顺丰控股成为了绝对的热度之王。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股合计1.13万条新增关注,远远甩开排名第二6387条新增关注的百联股份和3471条关注的华友钴业。 对此,基金公司有何动作,大宗交易又体现出了机构的那些动态呢?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发现,去年四季度,基金公司即从尚未更名的鼎泰新材中撤离。而上周顺丰控股更名前夕,龙虎榜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4427万元。 5只公募基金 去年四季度弃股避热点 从主动管理型基金以往在万科A、格力电器等热议股票中的进出情况可以得知,偏股基金往往会规避被热议的股票。2016年10月12日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而在顺丰控股上,基金更是在去年四季度“跑光”。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去年三季度末,尚有民生加银旗下3只基金、华安旗下2只基金,合计5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持有该股,但从最近的2016年四季报中,已经不见基金持股身影,该股完全脱离了基金重仓股的行列。 除公募基金曾重仓该股外,私募基金也曾出现于该股十大流通股东行列之中。该股尚未公布年报,但从该股去年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中可以看到私募基金的身影。其第6大流通股东为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五牛私募证券投资5号,去年三季度末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135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比1.02%。而第1大流通股东为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性质为投资公司,持有该上市公司2552.95万股,持股占其流通股比19.20%。 更名前夜龙虎榜 机构卖出4427.37万元 上周,顺丰控股3次登上龙虎榜,均出现在上周,分别在2月23日登上2次,在2月24日登上1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2日顺丰控股均收于涨停,但机构专用席位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且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多于买入。在2月23日,即顺丰控股更名前一日,3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4427.37万元。 2月21日至2月23日,顺丰控股因成为“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的证券”上榜,龙虎榜上,合计3个机构专用席位上榜。3个交易日内,买入金额最大的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3434.64万元。而卖出金额第2位和第3位的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分别卖出2020.15万元和1956.95万元,总卖出3977.1万元,3个交易日内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542.46万元。 除2月21日至2月23日上榜外,2月23日当日,顺丰控股因日涨幅偏离值达7%上榜,而当日龙虎榜上可以看到更多机构专用席位的卖出。2月23日当日,龙虎榜买入榜上并无机构专用席位,而卖出榜上则有3家机构专用席位,分别排名第1位、第4位和第5位,分别卖出1956.95万元、1283.40万元、1187.02万元,合计卖出4427.37万元。2月24日,该股因“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上榜,但当日并无机构专用席位上榜。 虽然从龙虎榜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并无特别动作,但近日多家券商对顺丰控股给出了买入评级。 近日,国金证券对该股给出研报认为:顺丰正式更名,物流王者浮出水面;2016年快递企业业绩符合预期高增长,2017年一季度业绩或超预期,前期快递股价回调30%以上,短期快递股价大幅回调迎来布局良机。考虑顺丰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前瞻性战略,以及转型综合物流服务的格局初现,预计顺丰可能在这轮竞争中率先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寡头,给予“买入”评级。 细数上榜热度股 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有它们 上周上榜关键词:小金属板块、深港通、回复问询函、借壳 上周上榜最热股,就是近期“刷屏”的顺丰控股。顺丰控股,上周雪球新增关注11317个,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对投资者热议内容的统计,投资者关注该股的原因,主要是借壳、更名。而其他9只个股,就各有千秋了。 部分小金属板块上周走高,波动明显,而2只相关个股就此上榜。华友钴业,上周新增关注3471个,主要上榜原因是六天三涨停,钴价大涨。格林美,上周新增关注2386个,属于热点板块小金属,石墨烯板块股。 此外,涉及深港通及大宗交易的个股,也受到了大量关注。其中,中国平安,上周新增关注2979个,该上市公司2月23日沪股通净流入,外资大幅买入,此外上周还有一宗大手成交涉资2105万元。美的集团,上周新增关注2871个,投资者主要关注点有沪深港通北上资金流入环比下滑,美的集团现净卖出。 监管部门的动作也带来了投资者热议,热度TOP10中,就有这样2只回复问询而上榜的。其中百联股份,上周新增关注6387个,上周股价大幅波动。该上市公司在2月22日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后,接连2天涨停的股价应声而落,2月23日以7.19%的跌幅收盘,此外,该股还是前海人寿概念股。格力电器,上周新增关注3155个。2月24日,格力电器回复了深交所发出的有关其和珠海银隆间预计200亿采购订单的问询函。 公司公告基本面改变,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和股价的上涨。雅百特,上周新增关注2001个。该股上周连续多日涨停,上周公告了雅百特子公司中标北京新机场工程项目,中标金额2.13亿,引发了多方关注。 最后,就是热度TOP10中另外2只多日连续上涨的个股了,除了连续涨停,它们并没有和其他热议个股相似的属性。安正时尚,上周新增关注2493个,连续涨停。福建水泥,上周新增关注2435个。连续4日涨停后,福建水泥打开涨停板,净流出规模扩大。 上周热度股TOP10 股票名称    周增关注数(个) 顺丰控股    11317 百联股份    6387 华友钴业    3471 格力电器    3155 中国平安    2979 美的集团    2871 安正时尚    2493 福建水泥    2435 格林美      2386 雅百特      2001[详情]

王卫携普通员工参加敲钟 系曾被掌掴顺丰快递员
王卫携普通员工参加敲钟 系曾被掌掴顺丰快递员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顺丰控股今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携一位顺丰快递员代表现身仪式。据新浪财经向顺丰方面了解,后者正是去年在北京汽车剐蹭事件中被打的快递员。 2016年4月17日,一段“快递小哥被扇耳光”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北京市东城区富贵园一区内,一名骑三轮送货车的顺丰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黑色京B牌照小轿车发生剐蹭。小轿车驾驶员下车后连抽快递小哥耳光,并破口大骂。 这位小哥被打后,王卫在朋友圈表态:“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最终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处理。(新浪财经 王茜 发自 深圳)[详情]

顺丰上市:传每位员工最少有1888红包 马鞍山市委书记参与敲钟
顺丰上市:传每位员工最少有1888红包 马鞍山市委书记参与敲钟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4日讯 今日顺丰控股(002352)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出席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他在致辞中表示,上市之后,大家的初心不变,对员工的关爱绝对不变,但是需要变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出席敲钟仪式的有王卫、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马鞍山市委书记魏尧,以及顺丰的飞行员代表陈科、客服代表李燕燕、收派员代表冯艳明。 二级市场上,受业绩超预期、更名等消息影响,鼎泰新材创下了4个月来的最大涨幅,本周4天大涨超过35%。社交媒体上有多名顺丰人开心晒出大红包,据传每位顺丰员工最少都有1888的红包。  [详情]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谨言慎行 早年曾表示不能为了圈钱而上市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谨言慎行 早年曾表示不能为了圈钱而上市

   新浪财经 王茜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顺丰控股今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这也意味着国内速递物流龙头顺丰正式登陆A股。过往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今日现身仪式,他称顺丰融资是为提升服务,公司未来对员工关爱不变,他个人则将会谨言慎行,“少说话多做事”。 王卫称上市不改初心将谨言慎行 王卫今日戴着黑框眼镜,身着顺丰工装走入深交所会场。他发言表示,顺丰变成公众公司后,他将提醒自己言行要符合监管机构规范,“从今天开始,话不能随便说,地方不能随便去”。他同时提醒顺丰公司员工也要更加谨慎,“少说话多做事”。 同时,他再三感谢顺丰员工,称公司的成就不是他个人的,是来自员工的血汗付出,公司上市后对员工关爱不变。 对于上市,王卫强调了自己对于坚持发展快递物流行业的决心,称顺丰融资是为提升服务质量,他将不忘初心。 值得注意的是,白手起家的王卫行事低调,过往甚少在公开场合亮相,在其2011年罕见的一次个人专访中,他曾表示顺丰不会为圈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这也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顺丰不会上市。因此,他今日的现身格外引发外界关注。 历时八个月顺丰完成借壳上市 在当前愈发严格的证券市场监管背景下,顺丰控股的上市堪称高效。 去年2月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上市辅导公告》,宣布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同年5月,鼎泰新材发布与顺丰控股的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等交易公告,显示顺丰拟借壳上市。 根据今年1月发布的最终方案,鼎泰新材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最终作价7.96亿元)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最终作价433亿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购买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鼎泰新材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顺丰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发行对象为明德控股、嘉强顺风、招广投资、元禾顺风、古玉秋创、顺达丰润、顺信丰合共7名交易对方,发行价格10.76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为3,950,185,873股。 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58%,明德控股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王卫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外,上市公司拟采用询价发行方式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80亿元,发行价格为不低于11.03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725,294,650股。 2016年12月23日,顺丰控股就股东变更事宜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017年1月18日鼎泰新材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完成,顺丰控股已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快递行业或将迎来更残酷洗牌 作为国内速运物流龙头,在竞争对手申通(市值约420亿)、圆通(市值约700亿)、韵达(市值约470亿)于A股上市,中通(市值约130亿美元)赴美上市后,顺丰终于也走上了资本市场舞台。 根据顺丰控股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顺丰控股的市值约为2000亿元,而王卫目前持有的顺丰控股股票市值约为1300亿元,超过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成为民营快递业首富。 顺丰控股近日发布的上市公司业绩显示,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74.83亿元,同比增长2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较同期增长112.51%,基本每股收益为1.06元,较同期增长112.00%。 近年来国内快递业持续高速发展,去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稳居全球第一,国家邮政局预计2017年快递业务量将达423亿件,业务收入达5165亿元。 但另一方面,快递企业尤其是民营快递企业成本上升快、低价竞争以及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也在制约行业发展。随着第一梯队的民营快递企业登录资本市场,快递行业或许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和更残酷的洗牌。 -------------------------- 王卫语录(摘自《羊城晚报》2011年报道) 王卫:我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想做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做企业应该踏踏实实的,真正想做好企业,不一定要上市,要做基业长青的企业,就要有远大的远景,要为未来进行大胆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成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笔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说服他们这笔投入时有利可图的,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利润的,要有业绩出来,这个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没有办法保证对未来的战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证我不会失败,这也违背了我做企业的精神。 同时,在国内快递行业面临着国际上四大快递巨头的竞争,一旦上市的话,就要信息披露,企业就要变得透明,这样将不利于我们制定战略性的计划,作为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更加有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 所以,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否则,就会陷入佛语说的“背心关法,为法所困”,可以说,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详情]

顺丰成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掌门人王卫身价已超1480亿
顺丰成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掌门人王卫身价已超1480亿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顺丰控股今早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受此消息影响,截止开盘,顺丰控股报53.70元,涨6.99%。 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现场,过往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现身。据鼎泰新材此前的公告,明德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即为王卫,明德控股持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64.58%,而王卫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权。截至今日9:53,顺丰控股股价涨幅超过9%,市值达2300亿,超越美的集团、万科A,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王卫身价则达1485亿。 下为顺丰借壳过程(证券时报整理): 1、去年2016年2月18日,一直低调声称“不上市”的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目前正在接受券商辅导。 但是随后很快顺丰就改变了IPO的计划,转而寻求借壳上市。 2、2016年5月30日,停牌1个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 交易方案为公司将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置出,与拟置入的作价433亿元的顺丰控股100%股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公司以10.76元/股发行约39.50亿股支付;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 3、去年5月31日复牌到6月21日,鼎泰新材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 4、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去年6月16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在借壳上市审批趋严的大背景下,顺丰控股两次对重组方案进行了调整。7月宣布将剥离旗下全部金融资产——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乐丰保理和顺诚融资租赁资产100%股权,价值约7.96亿人民币。 5、9月底,鼎泰新材发布再度发公告称,顺丰控股剥离其持有的中顺易和共赢基金的全部资产。 6、火速剥离金融业务资产后,顺丰借壳方案获证监会的放行。10月12日公司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7、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 8、今年1月18日,顺丰控股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实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基本完成资产重组。 9、2月15日的股东大会上,《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均获通过。 10、2月24日去深交所更名敲钟。[详情]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更谨慎:话不能随便说地方不能随便去
顺丰上市王卫称将更谨慎:话不能随便说地方不能随便去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顺丰控股今早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过往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现身仪式。王卫表示顺丰变成公众公司后,他将提醒自己言行更加谨慎,“从今天开始,话不能随便说,地方不能随便去”。 他同时提醒顺丰公司员工也要更加谨慎,“少说话多做事”。王卫同时强调他对于坚持发展快递物流行业的决心,称顺丰上市后,也将不忘初心。 根据顺丰控股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顺丰控股市值约为2000亿元,而王卫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约为1300亿元,超过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成为民营快递业首富。(新浪财经 王茜 发自 深交所)[详情]

直击现场:顺丰正式登陆A股 王卫将现身敲钟(图)
直击现场:顺丰正式登陆A股 王卫将现身敲钟(图)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顺丰控股今日早上9点将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上市公司名由鼎泰新材更为顺丰控股,这也意味着国内速递物流龙头顺丰正式登陆A股。过往甚少公开露面的顺丰速运创始人、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今日将现身仪式。新浪财经在深交所现场为您做全程报道。 根据顺丰控股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顺丰控股市值约为2000亿元,而王卫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约为1300亿元,超过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成为民营快递业首富。 (新浪财经 王茜 发自 深交所) [详情]

顺丰控股登陆A股 掌门人王卫身家超千亿
顺丰控股登陆A股 掌门人王卫身家超千亿

  原标题:顺丰控股登陆A股 民营快递上市竞跑 记者 陈姗姗 邸宁 继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四大民营快递公司之后,国内快递业另一大巨头顺丰速运,也将于今日(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 与韵达、申通和圆通相似,顺丰登陆资本市场,选择了借壳的形式,A股公司鼎泰新材(002352.SZ)以截至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鼎泰新材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顺丰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 身家超千亿的掌舵人 由于行事一向低调,外界很难对顺丰的业务和经营状况有清晰的了解,而此次借壳鼎泰新材上市,也使顺丰的财务数据和资产家底首次对外披露。 根据鼎泰新材23日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 亿元,这实际上就是顺丰控股2016年的净利润。 其他几家已上市的民营快递企业已陆续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申通快递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亿元至12.51亿元;圆通速递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至14.5亿元;韵达股份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至12.2亿元。顺丰的净利润远高于上述几家。 这与顺丰控股与其他几家民营快递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客户定位不同有关。由于坚持直营和质量管控,顺丰的快递平均单价一直比其他竞争对手高不少,此前鼎泰新材公告的材料就透露,2013年、2014年,顺丰控股快递业务平均单价分别为23.73元、22.54元,远高于同期同行业平均单价7.27元和7.49元。 根据记者了解的最新信息,目前顺丰航空的自有全货机已经达到37架,相当于国内中型航空公司的规模,而未来三年的自有全货机将超过50架。 此次借壳上市,也使顺丰的掌门人王卫的身家倍增。目前,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鼎泰新材股本64.58%;考虑配套融资因素,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数量将占明德控股总股本的55.04%。 根据鼎泰新材23日收盘价计算(当日涨幅9.99%,股价报收50.19元),王卫身家已超千亿。 竞跑上市背后 近年来,国内快递市场一直呈爆发式增长之势。一家已上市民营快递公司的管理层更是对记者预计,按年复合增速30%计算,到2020年日均可达2亿个包裹,“相当于如今规模的4~5倍。” “借壳上市的好处是上市成本低、速度快。”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对于顺丰速运来说,上市主要是为了扩大网络和运力规模,对于“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来说,上市除了扩充产能,也是为了有重组的资金整合加盟商。 然而,尽管快递业市场蛋糕很大,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目前排名靠前的几家民营快递公司,快件量和网络规模差别并不是很大,谁能在市场份额中进一步拉开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钱袋”的深度,这也是民营快递争相尽早上市的重要原因。 “上市融资的钱要怎么花?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扩充产能,包括扩张分拣中心、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更新信息化系统等。”上述民营快递的管理层对记者透露,“2014年一线快递公司只有两家超过自身行业的平均增速,且只有一家超过上游电商行业的平均增速,结果是大量的订单溢出,谁受益了呢?必然是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扩大产能的。” 根据鼎泰新材此前披露的募集资金投向,其中27亿购置航材满足货运飞机的部件维修需求及机队规模扩张需要,11亿用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7亿元用于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采购项目,35亿元用于中转场建设项目。 据记者了解,除了在国内多个机场投建分拨中心,顺丰还在湖北鄂州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机场。根据规划,顺丰机场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到2021年货物的吞吐量有望超过100万吨。[详情]

鼎泰新材今起更名为顺丰控股 民营快递五大巨头格局已定
鼎泰新材今起更名为顺丰控股 民营快递五大巨头格局已定

  原标题:鼎泰新材今起更名为顺丰控股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皮成名) 昨日,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24日起将变更为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顺丰控股。 去年除中通快递选择赴美IPO以外,圆通借壳大杨创世、顺丰快递借壳鼎泰新材、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韵达快递借壳新海股份,民营快递第一梯队的五大巨头格局已定。 自借壳鼎泰新材以来,顺丰速运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市场的关注。鼎泰新材还未发布更名公告,已有媒体报道,顺丰速运将在昨日上市,王卫并将在深交所敲钟,公司名称也将于2月24日正式更名。对此昨日鼎泰新材证券事务部回应称,媒体报道系“乌龙”消息,但正式更名的日期确如报道所述。 鼎泰新材股价本周开盘以来截至昨日,涨幅达25.32%,每股为50.19元,而实控人王卫的资产也水涨船高,市值达1356亿元。昨日公司披露,公司预计2016年度营业收入574.83亿元,增长19.5%;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增长279.65%,业绩大幅抛开圆通、申通。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一是报告期内快递行业整体持续迅速增长;二是公司对成本费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续提升。 目前顺丰旗下除拥有速运物流、顺丰优选等资产板块,不过,对于将打包上市的资产,目前未有更多的细节透露。[详情]

顺丰7个月即完成借壳 千亿富豪王卫将敲钟
顺丰7个月即完成借壳 千亿富豪王卫将敲钟

  快递业内常被视为“安全、高效”代名词的顺丰速运,在登陆资本市场的路上也展现了“顺丰速度”。 证券时报·e公司获悉,继2月22日晚间预告2016年度业绩后,顺丰控股拟于2月24日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仪式,公司证券简称将由“鼎泰新材(002352)”变更为“顺丰控股”。这意味着待到明日钟响,中国速递物流业的龙头顺丰控股正式登陆A股市场。 这距离去年2月顺丰被曝拟IPO刚满一年,离5月30日顺丰发布借壳鼎泰新材的预案不到7个月。考虑到期间还遇到了去年6月证监会出台“史上最严厉重组新规”,对增发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等“波折”,顺丰借壳的效率令市场侧目。 七个月完成借壳全过程 时间倒回到2016年2月18日,一直低调声称“不上市”的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券商辅导。 按照常规路径,顺丰控股要实现最终挂牌上市,需要在上市辅导期结束后,将相关材料上报证监会,证监会受理、审核、反馈材料,然后排队等待,一般情况下需要2-3年的时间。 借壳上市,成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快递行业迅速完成资本扩张和资源整合的最优路径。去年5月30日,停牌1个多月的安徽上市公司鼎泰新材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上市。 顺丰的交易方案包括(一)重大资产置换;(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三) 募集配套资金。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拟置入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公司以10.76元/股发行约39.50亿股支付;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 从5月31日复牌到6月21日,鼎泰新材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鼎泰新材也因此成为了2016年度“牛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16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在借壳上市审批趋严的大背景下,顺丰控股两次对重组方案进行了调整。7月宣布将剥离旗下全部金融资产——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乐丰保理和顺诚融资租赁资产100%股权,价值约7.96亿人民币。9月底,鼎泰新材发布再度发公告称,顺丰控股剥离其持有的中顺易和共赢基金的全部资产。 火速剥离金融业务资产后,顺丰借壳方案获证监会的放行。 10月12日公司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此后更进入读秒状态:去年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到今年1月18日,顺丰控股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实现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基本完成资产重组。2月15日的股东大会上,《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均获通过。 换句话说,2月24日去深交所更名敲钟虽是个形式,但这标志着“鼎泰新材”的正式谢幕,顺丰控股正式起航。 王卫成快递业首富身价千亿 此前2月22日晚间,顺丰控股壳公司鼎泰新材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112.51%,接近“三通一达”(即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的业绩总和。扣非净利润约为26.4亿元,超额完成借壳时顺丰做出的2016年不低于21.8亿元的利润承诺。 巧合的是,1月18日鼎泰新材完成发行股份购买顺丰控股资产的当天,也正是新海股份变更证券简称为“韵达快递”的时候。去年10月20日,圆通速递(600233)借壳大杨创世完成更名,10月27日中通快递登陆纽交所;12月30日,申通快递(002468)借壳艾迪西完成更名。短短4个多月,中国民营快递巨头已齐聚资本市场。 二级市场上,受业绩超预期、更名等消息影响,鼎泰新材近3天创下了四个月来的最大涨幅,股价从2月20日收盘的40.01元/股逐步上扬,23日下午冲高至50.19元/股的涨停价。 以目前鼎泰新材超过2000亿元的总市值计算,顺丰控股实际控制人王卫已跻身“千亿身家富豪”之列,成为快递行业首富。这还不包括此前从重组方案中剥离的金融等业务。[详情]

借壳方鼎泰新材称顺丰今日上市是乌龙消息 以公告为准
借壳方鼎泰新材称顺丰今日上市是乌龙消息 以公告为准

  新浪财经讯 日前,有报道称借壳鼎泰新材(002352)的顺丰速运将于2月23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并变更公司名称。对此,鼎泰新材证券事务部回复称“顺丰并非今日上市,他们也是从媒体得到的此‘乌龙’消息”,对于顺丰何时上市并更改证券代码的询问,鼎泰新材表示,“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不过据《深圳商报》报道,鼎泰新材将于24日正式更名。 这几天盛传顺丰速运将于2月23日上市,被借壳公司鼎泰新材的股价也已经连续两日大涨,是这两天市场的明星。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16日,顺丰借壳方鼎泰新材发布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 议案部分内容如下: [详情]

鼎泰新材盘中冲击涨停 明日将更名为“顺丰控股”
鼎泰新材盘中冲击涨停 明日将更名为“顺丰控股”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3日讯 鼎泰新材(002352)早盘大涨,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截至发稿,仍涨逾6%。消息面上,近日,有媒体称借壳鼎泰新材的顺丰控股将于2月23日(今日)挂牌上市,经e公司记者核实,鼎泰新材将于明日正式更名,证券简称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证券代码不变。注:公司22日晚披露了业绩快报,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0亿元,同比增长279.65%。 (证券时报·e公司)[详情]

“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今天上市,身家将超千亿
“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今天上市,身家将超千亿

  原标题:顺丰23日上市,王卫身家将超千亿他25岁就成了总裁,他的顺丰速运将于23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并变更公司名称。上市后,他的身家将升至近1111.02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重夺民营快递业首富称号。马云曾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老板王卫身价将升至近1111.02亿元顺丰速运被曝将于2月23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并变更公司名称。在此之前,借壳方鼎泰新材还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定增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后4名分别为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顺风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招广投资有限公司和嘉强顺风(深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工商资料显示,王卫为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为99.90%,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按照其持股数量以及过去5个交易日交易均价计算,王卫的身价升至近1111.02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重夺民营快递业首富称号。25岁成为总裁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7岁的时候,王卫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高中毕业之后,王卫没有继续升学。在王卫22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25岁的王卫却成了总裁,这3年他经历了什么?1993年的广东深圳街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行在小巷里,摩托车的后座上全是包裹。这个小伙子,就是王卫。初时,王卫仅是受朋友所托,从香港将包裹免费运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久而久之,王卫看到了商机,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能否成立一家小公司专门做运送业务呢?随后,王卫将想法向父亲诉说,父亲的支持使他得到了创业最初的10万港币。最终,王卫与5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小公司。刚刚起家的王卫,事实上也正是依靠低价策略,从竞争对手中抢得了一片小小的天空,迅速壮大。1993年3月26日,一家名为顺丰的公司在广东顺德正式注册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快递件由顺丰承运。曾经拒绝上市王卫的唯一一次融资在2013年,顺丰开始向重资产转型。王卫接受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和中信资本出资80亿元,用来继续巩固并拓展顺丰核心资源,如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场地、设备、车辆和运力)、航空枢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等。王卫之所以选择上述三大投资商,是因为他一度强调说:“他们不逼着我上市。”按照顺丰副总裁王立顺的解释,是基于双方对业务的理解、未来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方面的共识,以及是否有助于顺丰充分发挥在服务、管理、渠道、研发等综合布局的优势。然而整个快递行业却已经把火烧到了资本市场,为抢占资本市场的先机,诸多快递公司采用借壳、赴美上市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与静待国内A股IPO来说,显然前两种方式耗时更少。2015年12月1日,申通快递100%股权拟作价169亿元借壳艾迪西上市,估值溢价达到7.5倍,成为国内民营快递第一股;2016年1月16日,此前欲独立IPO的圆通按耐不住,借壳大杨创世登陆A股;后又传出,中通快递计划在美进行IPO,融资金额为10亿-20亿美元,估值500亿元。“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这是2011年,王卫罕见接受采访时说出的不多的几句话。然而王卫也开始明白,今天的顺丰和竞争对手的战争已经上升到资本层面。(来源:IT之家)[详情]

马云最敬服的人是顺丰王卫?江湖就是这样真真假假
马云最敬服的人是顺丰王卫?江湖就是这样真真假假

  新浪财经讯 2月23日消息,顺丰速运借壳鼎泰新材将于24日正式更名,顺丰老板王卫身家将升至近1111.02亿元。这也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一篇题为《顺丰将上市 马云曾说顺丰老板王卫是他最佩服的人》的文章在网络广泛流传。 文中提到,马云曾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但事实真相确实如此吗? 传言在2016年4月,顺丰小哥在北京街头被人殴打,顺丰总裁王卫随即在朋友圈强硬发声力挺员工。一时间,深扒王卫的文章充斥全网,甚至还开始流传一个段子:很多年前,马云曾两次在香港约见王卫,王卫避而不见。 但另有说法却是,王卫在七八年前屡次约马云见面而不得,马云一次在深圳出差时刚好空出了早饭时间,表示早饭时可以顺便见一次,但最后王卫故意未能赶到,马上对媒体透露称马云约他他不去,便演变成了上述段子。 江湖就是这样,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详情]

鼎泰新材今日谢幕 顺丰控股明日起航
鼎泰新材今日谢幕 顺丰控股明日起航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3日讯 近日,有媒体称借壳鼎泰新材(002352)的顺丰控股将于2月23日(今日)挂牌上市,经e公司记者核实,鼎泰新材将于明日正式更名,证券简称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证券代码不变。注:近两个交易日,鼎泰新材股价连续大涨,公司22日晚披露了业绩快报,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0亿元,同比增长279.65%,每股收益1.06元。 (证券时报·e公司)[详情]

顺丰上市在即,作为马云最佩服的人王卫会超越马云吗
顺丰上市在即,作为马云最佩服的人王卫会超越马云吗

  新春伊始,因为种种的原因到导致各地出现快递网点倒闭,无人派件等问题,快递行业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各知名人士也纷纷开始谈论加盟和直营的优劣势。作为加盟形式的三通一达已经计提完成了上市,作为快递界的老大,顺丰也将在本月23号完成上市。根据资料显示,顺丰在借壳鼎泰新材以后,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成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4.58%,而资料显示王卫是明德控股的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为99.9%,按照他的持股数量来看,王卫的身价升至将近1233亿元,那么在中国富豪榜上的排名能为多少呢?近年来,民营物流企业开始积极的谋求上市,但是对于顺丰来说,上市却仅仅只是开始,在前两天箱变还看到一则消息,2017年湖北鄂州会开始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枢纽机场,在2016年4月6日,中国民航局同意将该机场作为顺丰机场的运营基地。这样的一个举动无疑让顺丰在快递领域有迈出了一大步,再一次的加大了领先于快递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的而程度。93年,年纪只有22岁的王卫借款10万创办了顺丰速运,经过将近24年的经营,顺丰已然成为了一家市值1700亿的快递巨头,小编只想感慨一句,牛逼的公司牛逼的人!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wgc18[详情]

小调查

顺丰控股K线图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