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再谈经济

要点一: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
要点一: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

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6年05月09日  04:01
要点二:经济L型要持续几年 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要点二:经济L型要持续几年 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详情]

一财网|2016年05月09日  13:55
要点三: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定位
要点三: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定位

权威人士强调,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同时,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详情]

中国证券网|2016年05月09日  08:04

权威人士的话怎么解读

管清友解读权威人士讲话:只要没股灾 不会再有救市
管清友解读权威人士讲话:只要没股灾 不会再有救市

管清友认为,访谈代表了中央高层的声音,包含了预期管理的意图,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预期政策的总结评价。对于股市,根据访谈的内容,管清友在最后的问答中表示,其个人认为,只要不发生类似去年股灾的情况,“救市”的状况不太会发生。[详情]

综合|2016年05月09日  14:55
邓海清: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结束
邓海清: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结束

权威人士对货币政策的态度非常明确:“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在1月份权威人士访谈中还提到要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而此次降企业成本则只是“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似乎已经不再作为政府政策选项。[详情]

财经网|2016年05月09日  15:34
分析: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
分析: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

权威人士提到,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动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详情]

综合|2016年05月09日  15:40

人民日报前两次专访权威人士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党报谈当前经济形势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党报谈当前经济形势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对于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回应社会各界关切。[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2015年06月02日  01:59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详情]

综合|2016年01月04日  04:35
路透:权威人士谈经济一文是传达政治局会议内容
综合 | 2016年05月11日 11:46
南方日报:看待中国经济必须坚持两点论
南方日报 | 2016年05月10日 06:40
解局权威人士向谁喊话:给市场以信心和定力
解局权威人士向谁喊话:给市场以信心和定力

   新浪财经注: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这应是权威人士去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阅读】权威人士首提股市汇市楼市各归其位:不能用刺激手段 【解局】神秘的“权威人士”又登党报头版,向谁喊话? 今天(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的1/3和二版整版再次被“权威人士”占领,算下来总共1万多字。所以,岛叔来了。 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整整1年的时间,“权威人士”共以此种方式在人民日报上出现过三次:2015年5月25日、2016年1月4日和今天。 关于“权威人士”到底是谁、中共历史上使用“权威人士”的历史和惯例,侠客岛此前已经有过分析。我们这次关心的是另外一些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话题。至于这篇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口语化表达,如“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谈经济分化)、“我要强调的是”(谈L型走势),也印证了侠客岛此前的一些判断。 三次背景 权威人士每次出现都有背景。 第一次的2015年5月25日发表前不到一个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今年1月4日前不到一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今天发表前10天,同样是中央政治局分析经济形势的会议。 再具体一点看文章内容可知,第一次权威人士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回应的首先是“经济增速回落”的问题;第二次,恰逢年初股市动荡、国际市场波诡云谲之际,同时也有“供给侧改革”成为最高层经济话语的背景;第三次,则以回应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题。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出现的“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最高层对经济的判断。 但不同寻常处就在这里——按说,中央对某一事项的定调,出现一次就已足够。一年之内出现三次,足见重视程度;但反过来也证明,某些论断并未得到足够的回应,还需要进一步申明。 那么,这种申明是说给谁听? 两种听众 在侠客岛看来,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每次出现,都是说给两个群体听。 第一,讲给市场听。告诉市场,高层对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步怎么干,未来走向如何,帮助他们分析经济和市场走势。在当下信心比黄金金贵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重要——看看每次具体政策出台之后的股市走向、资本动态就可知。 第二,讲给各级具体操盘手,也就是各级党政干部听。中央的精神是什么,该怎么干,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从这两点入手,这篇长文就容易拎出干货,也容易理清思路。 给市场之一:定力 讲给市场听的话,洋洋洒洒很多,归结起来就一句——我们不慌,你们也别慌。要跟我们一样,有定力,有信心。 “不慌”,首先体现在对局势的判断上。继上一次对中国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V型的判断没有明确之后,这一次非常明确: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并且这个L的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U也好,V也好,都有触底反弹在里面,且反弹后到达的点位可能跟下跌前近似。但L型不同,首先要经历一个探底的过程,然后长期在低位发展。这和新常态的判断不谋而合:中国经济的增速调低档位已经是中长期走势。 虽然如此,但文中的淡定情绪还是很明显,也就是战略的定力:“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以往高增长,目的在于保就业。一个百分点,可能影响的是每年数百万上千万的新增大学毕业生。但在劳动力绝对数量连年降低、新增毕业生数量也下降的情况下,就业的压力已经有所缓解。比如2014、2015,即使增速下降,就业的预期目标依然超额完成,因此中央有足够的底气——再直白些说,只要就业稳定,社会就是稳定的,政策就有回调余地。而中国这么大,潜力和韧性依然可期。 这种淡定也体现在,即使一些企业和地方出现了“分化”——有的企稳回升,有的经济依然困难,但也“不是什么坏事”:“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给市场之二:稳政策 给市场的信心,同样出现在“稳政策”的表述中,也就是这次新出现的“预期管理”话题。预期,说到底是市场的预期、民众的预期。 要稳定预期,首先是稳定政策,宏观政策不能摇摆。比如,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如果还是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判断就会发生更改;同时,政策出台要有沟通、要有前瞻性引导,“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半夜鸡叫,说的就是深夜出台政策搞得大家手忙脚乱的情形。楼市、股市,此前多有先例,半夜排队买房、通宵排队离婚,都说明预期管理的失败。同样亮眼的话语是,“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权威人士此次给市场吃的另一颗定心丸,是给企业家的:“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这里面的话,稍微一品便知味道。 给官员之一:要改变 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官员群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多党制政体中“没有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的痼疾,中国的优势就在于政策的连贯性。但同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群体也需要改变。 首先要改变的,是过去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这些做法可能在以往有效,但现在不再有效;或者短期也许有效,但长期不符合方向——这也就是新常态给官员群体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一种要求,就是避免“短期化”、避免“不适度”。 短期化的典型例子之一,是楼市。这次权威人士非常有信息量的表态之一,是要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众所周知,一季度经济反弹,之所以不能简单用“开门红”、“小阳春”等概念来形容,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在此中起的所用。而楼市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房子就是让人住的。因此,“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这句话已经很明白了,通过一些手段降利率、加贷款等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是不可取的,根本性的是让更多的人进城、有房住、有配套,这才是去库存的根本要义,而不是让更多的人盲目去做接盘侠。 “不适度”的另一个典型,是短期的刺激性加杠杆政策——所谓“短期兴奋之后经济越来越糟”,先行政策让后期买单就是如此。所以权威人士也说,“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强刺激、高杠杆,可能短期内数据会很好看。但是从长期看,恰恰是掩盖和拖延了风险。权威人士说给官员听的第一点,就在于此。 给官员之二:针对性 OK,不搞短期刺激,不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那么该怎么做? 说给官员听的第二点在于:政策要真正具有针对性。 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一项是市场出清、清理僵尸企业。那么,怎么做?毕竟,这些企业虽然效率低下,但短期内清除这些,可能影响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也可能带来就业和稳定的问题。怎么办? “针对性”体现在一句话:不能动辄“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如果把所有的企业都一刀切式地债转股,反而给银行带来巨大压力、影响真正的效率提升,实际是把包袱甩给了未来。这次权威人士也看到,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换句话说,这一轮经济形势下,官员可能面临的是真正的考验。 这种考验体现在:一,首先要适应新型的政商关系,要“亲”但更要“清”,效率和廉洁必须并重,吸取过去改革草莽时代的教训;二,在管理内容上,增长、稳定、去杠杆和产能等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必须仔细、专业而又审慎地面对多种问题;三,在管理方式上,一刀切、行政化的方式可能都需要改变,必须同时妥善应对上级的压力、市场的预期、民生的诉求、地方和部门的实际。 这很难,但容易的事情大家都会做。 来源:微信公众号 侠客岛[详情]

综合 | 2016年05月10日 05:46
李迅雷解读权威人士专访: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李迅雷解读权威人士专访: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L”型经济下的革新之路 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针对经济形势、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深入解读。权威人士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不是U型,不是V型,而是L型走势。谈及供给侧改革,此次权威人士则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任务目标。此外,还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权威人士否定了“房地产加杠杆去库存”的做法。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报道 导读 “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 李迅雷表示。 3月经济数字大幅好转,还不能算是“小阳春”。近日权威人士对近期经济形势的判断,让行业人士颇感意外。 2016年以来,各方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差异很大。有的认为经济将v型反转,有的认为将持续下行,还有的认为经济可能上行。权威人士近期在人民日报的访谈中指出,目前的经济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并且经济走势是L型,且强调经济不能过分关注短期目标。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前不久部分经济数据有好转,是加快投资、增加库存以及加杠杆的结果,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五大任务目标相悖。 “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 李迅雷说。 短期加快改革,如何确保长期经济增长,现在过剩行业增加了产能,如何又真正去产能,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专访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就最新的经济增长论调进行分析。 股市、楼市政策要调整 《21世纪》:权威人士近期指出,一季度经济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加以描述,你怎么看? 李迅雷:我对这个讲法比较认可。之前我指出,一季度经济是通过投资加杠杆和补库存的形式来实现的。这个跟权威人士判断一致的。这就是经济数据的“漂亮”,有部分人为因素,造成了经济的表面繁华,但实质上经济并未恢复快速增长。 比如房地产投资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居民购房需求大增有关。但是整个投资下行趋势仍很明显,比如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 所以从总体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这与四月份政治局会议的判断是一致的。权威人士也指出,中国经济增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21世纪》:投资扩张只能适度,股市、汇市、楼市要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你怎么看,这意味说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李迅雷:从表达意思来看是这样的。 股市最根本的是要有融资功能,同时也有投资价值,但是现在股市融资增长慢,企业上市排队越来越长,融资功能难发挥,而且投资标的分红率也是很低的,这使得价值投资功能也很难发挥。 但是这只是对股市、债市提出完善功能要求,改革很难一蹴而就。 房地产也是类似。房地产本身有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只是哪个为辅哪个为主的问题。以自住为主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如果是一个投资为主的市场那就不大正常了。 上海、北京、深圳2016年一季度的房地产销售价格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杠杆加大的结果,有超前消费迹象,也不排除带有投机炒作特性。这些城市过去第一套住房还贷完毕,第二套房按照第一套住房贷款优惠来执行,另外契税也有优惠。 上述城市下一步是不是要进一步收紧政策还需观察。 2016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政策出台,对此我表示质疑,一线城市原本没什么房地产库存,这与其他三四线城市要去房地产库存的趋向不一致。个人认为,不应该把刺激房地产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手段,这样会助长泡沫。 短期经济低于6.5%可接受 《21世纪》:权威人士说去产能、去库存等5大任务中,要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目前钢价高,都在增加产能,该如何减少产能? 李迅雷:还是有办法,比如国家制定好政策,对于过剩行业在信贷政策上面不予放贷,具体由各个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和国家要求来执行。 但总体而言,操作会很难。例如钢铁企业有贷款,去产能可能使得企业破产,银行贷款还不上,或许造成金融风险。因此在放缓金融风险、稳定增长、去产能提高行业利润方面,应寻找平衡点。另外,失业问题也需要解决办法。 个人认为,应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首位,第二位是改革,第三位才是稳增长。 《21世纪》:但是短期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增速,权威人士说要避免短期化行为,那样不怕经济低于底线吗? 李迅雷: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稳增长目标是有冲突的,但与长期稳定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有冲突的情况下还是要改革先行,这样短期经济增速难免有所放缓。但是即便经济低于6.5%的底线,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GDP处于6.5%-7%是一个预期性目标,实际我们都把它变成了一个约束性的指标。既然是预期指标的话,那没有实现也很正常。因此不只是今年个别季度经济增速低于6.5%可以接受,即便今年的GDP低于6.5%,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是可以解释的。例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关于2015年出口7%左右的预期目标未实现,实际是负数,并未强制要求完成。 “十三五”的底线是6.5%,日子还长,短期经济低于6.5%,并不意味说“十三五”低于6.5%。 改革需要有牺牲 《21世纪》:马上要公布4月数据,可能工业加快,很多过剩行业产能生产增加,例如钢铁都盈利了,还要去产能吗? 李迅雷:还是要做去产能。因为钢铁迟早会更加过剩,价格更低,亏损更大。 但过剩行业去产能是很难的事情,不是说了就能做的。所以要看到改革的艰巨性。 权威人士也表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很多亏损国企负责人都是有关部门任命,行政级别比当地政府负责人还高,所以去关闭很多亏损企业是有难度的。 当前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到整体就业人数的15%左右,其创造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约20%。从这两个数据看,很多亏损企业关闭可能对一个地方就业有影响,但是对全国影响并不大。 《21世纪》:国家要补短板,投资要花钱,但是很奇怪,国家资金不足,民间资本炒房有钱,为何不去投铁路等领域呢? 李迅雷:这就是我们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改革若要加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那么部分领域民间资本就难以进入。 一个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就有4万多亿,每年利息支出就是巨额数字。所以以后很多短板领域民间资本能否进去,还是需要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否则约束条件太多,很难推进改革。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编辑:包芳鸣)[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05月10日 05:30
楼市回归功能定位 短期降温不可避免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05月10日 05:29
分化是经济发展必然 不能停留原地等风水到家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05月10日 01:25
经济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05月10日 01:24
供给侧改革输不起 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05月10日 01:24
高杠杆是原罪 不能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05月10日 01:24
经济L型运行或将持续两年以上 物价是调控永恒主题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05月10日 01:24
路透:权威人士谈经济一文是传达政治局会议内容
路透:权威人士谈经济一文是传达政治局会议内容

   【权威人士3次现身党报谈经济】 权威人士谈经济: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推荐阅读】习近平:新常态不是避风港 不是不要发展和GDP增长 路透援引不愿具名专家观点称,4月29日中国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人民日报刊登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传达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是由专门的写作班子写的,文章当然写的很不错。 人民日报周一刊登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称,综合判断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文章指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详情]

南方日报:看待中国经济必须坚持两点论
南方日报:看待中国经济必须坚持两点论

  南方日报评论员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5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详细回答了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从很大程度上说,权威人士访谈是对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全面深入解读。学习好访谈文章,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满怀信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强调坚持“两点论”,分析问题一分为二,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所以,面对一季度经济数据,要用两点论来判断,一方面要坚定信心,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城镇新增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势头,工业企业效益改善,服务业比重继续提高,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也要正视问题,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由此判断,中国经济运行将是L型的走势,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但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同样是基于两点论,还应该看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这种分化既有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能不能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能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真下功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这两种情况必将形成分化趋势,是市场规律使然。实践证明,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只有看到差异,认识到原因,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难题,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做好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必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坚持两点论。要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而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要把控好“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要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但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会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两点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今年以来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下行压力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发展新阶段新任务,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坚持两点论,讲究辩证法,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善于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善于统筹协调,保持战略定力,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一季一季抓好经济工作,确保广东“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详情]

解局权威人士向谁喊话:给市场以信心和定力
解局权威人士向谁喊话:给市场以信心和定力

   新浪财经注: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这应是权威人士去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阅读】权威人士首提股市汇市楼市各归其位:不能用刺激手段 【解局】神秘的“权威人士”又登党报头版,向谁喊话? 今天(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的1/3和二版整版再次被“权威人士”占领,算下来总共1万多字。所以,岛叔来了。 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整整1年的时间,“权威人士”共以此种方式在人民日报上出现过三次:2015年5月25日、2016年1月4日和今天。 关于“权威人士”到底是谁、中共历史上使用“权威人士”的历史和惯例,侠客岛此前已经有过分析。我们这次关心的是另外一些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话题。至于这篇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口语化表达,如“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谈经济分化)、“我要强调的是”(谈L型走势),也印证了侠客岛此前的一些判断。 三次背景 权威人士每次出现都有背景。 第一次的2015年5月25日发表前不到一个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今年1月4日前不到一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今天发表前10天,同样是中央政治局分析经济形势的会议。 再具体一点看文章内容可知,第一次权威人士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回应的首先是“经济增速回落”的问题;第二次,恰逢年初股市动荡、国际市场波诡云谲之际,同时也有“供给侧改革”成为最高层经济话语的背景;第三次,则以回应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题。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出现的“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最高层对经济的判断。 但不同寻常处就在这里——按说,中央对某一事项的定调,出现一次就已足够。一年之内出现三次,足见重视程度;但反过来也证明,某些论断并未得到足够的回应,还需要进一步申明。 那么,这种申明是说给谁听? 两种听众 在侠客岛看来,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每次出现,都是说给两个群体听。 第一,讲给市场听。告诉市场,高层对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步怎么干,未来走向如何,帮助他们分析经济和市场走势。在当下信心比黄金金贵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重要——看看每次具体政策出台之后的股市走向、资本动态就可知。 第二,讲给各级具体操盘手,也就是各级党政干部听。中央的精神是什么,该怎么干,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从这两点入手,这篇长文就容易拎出干货,也容易理清思路。 给市场之一:定力 讲给市场听的话,洋洋洒洒很多,归结起来就一句——我们不慌,你们也别慌。要跟我们一样,有定力,有信心。 “不慌”,首先体现在对局势的判断上。继上一次对中国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V型的判断没有明确之后,这一次非常明确: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并且这个L的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U也好,V也好,都有触底反弹在里面,且反弹后到达的点位可能跟下跌前近似。但L型不同,首先要经历一个探底的过程,然后长期在低位发展。这和新常态的判断不谋而合:中国经济的增速调低档位已经是中长期走势。 虽然如此,但文中的淡定情绪还是很明显,也就是战略的定力:“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以往高增长,目的在于保就业。一个百分点,可能影响的是每年数百万上千万的新增大学毕业生。但在劳动力绝对数量连年降低、新增毕业生数量也下降的情况下,就业的压力已经有所缓解。比如2014、2015,即使增速下降,就业的预期目标依然超额完成,因此中央有足够的底气——再直白些说,只要就业稳定,社会就是稳定的,政策就有回调余地。而中国这么大,潜力和韧性依然可期。 这种淡定也体现在,即使一些企业和地方出现了“分化”——有的企稳回升,有的经济依然困难,但也“不是什么坏事”:“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给市场之二:稳政策 给市场的信心,同样出现在“稳政策”的表述中,也就是这次新出现的“预期管理”话题。预期,说到底是市场的预期、民众的预期。 要稳定预期,首先是稳定政策,宏观政策不能摇摆。比如,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如果还是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判断就会发生更改;同时,政策出台要有沟通、要有前瞻性引导,“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半夜鸡叫,说的就是深夜出台政策搞得大家手忙脚乱的情形。楼市、股市,此前多有先例,半夜排队买房、通宵排队离婚,都说明预期管理的失败。同样亮眼的话语是,“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权威人士此次给市场吃的另一颗定心丸,是给企业家的:“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这里面的话,稍微一品便知味道。 给官员之一:要改变 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官员群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多党制政体中“没有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的痼疾,中国的优势就在于政策的连贯性。但同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群体也需要改变。 首先要改变的,是过去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这些做法可能在以往有效,但现在不再有效;或者短期也许有效,但长期不符合方向——这也就是新常态给官员群体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一种要求,就是避免“短期化”、避免“不适度”。 短期化的典型例子之一,是楼市。这次权威人士非常有信息量的表态之一,是要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众所周知,一季度经济反弹,之所以不能简单用“开门红”、“小阳春”等概念来形容,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在此中起的所用。而楼市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房子就是让人住的。因此,“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这句话已经很明白了,通过一些手段降利率、加贷款等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是不可取的,根本性的是让更多的人进城、有房住、有配套,这才是去库存的根本要义,而不是让更多的人盲目去做接盘侠。 “不适度”的另一个典型,是短期的刺激性加杠杆政策——所谓“短期兴奋之后经济越来越糟”,先行政策让后期买单就是如此。所以权威人士也说,“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强刺激、高杠杆,可能短期内数据会很好看。但是从长期看,恰恰是掩盖和拖延了风险。权威人士说给官员听的第一点,就在于此。 给官员之二:针对性 OK,不搞短期刺激,不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那么该怎么做? 说给官员听的第二点在于:政策要真正具有针对性。 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一项是市场出清、清理僵尸企业。那么,怎么做?毕竟,这些企业虽然效率低下,但短期内清除这些,可能影响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也可能带来就业和稳定的问题。怎么办? “针对性”体现在一句话:不能动辄“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如果把所有的企业都一刀切式地债转股,反而给银行带来巨大压力、影响真正的效率提升,实际是把包袱甩给了未来。这次权威人士也看到,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换句话说,这一轮经济形势下,官员可能面临的是真正的考验。 这种考验体现在:一,首先要适应新型的政商关系,要“亲”但更要“清”,效率和廉洁必须并重,吸取过去改革草莽时代的教训;二,在管理内容上,增长、稳定、去杠杆和产能等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必须仔细、专业而又审慎地面对多种问题;三,在管理方式上,一刀切、行政化的方式可能都需要改变,必须同时妥善应对上级的压力、市场的预期、民生的诉求、地方和部门的实际。 这很难,但容易的事情大家都会做。 来源:微信公众号 侠客岛[详情]

李迅雷解读权威人士专访: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李迅雷解读权威人士专访: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L”型经济下的革新之路 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针对经济形势、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深入解读。权威人士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不是U型,不是V型,而是L型走势。谈及供给侧改革,此次权威人士则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任务目标。此外,还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权威人士否定了“房地产加杠杆去库存”的做法。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报道 导读 “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 李迅雷表示。 3月经济数字大幅好转,还不能算是“小阳春”。近日权威人士对近期经济形势的判断,让行业人士颇感意外。 2016年以来,各方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差异很大。有的认为经济将v型反转,有的认为将持续下行,还有的认为经济可能上行。权威人士近期在人民日报的访谈中指出,目前的经济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并且经济走势是L型,且强调经济不能过分关注短期目标。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前不久部分经济数据有好转,是加快投资、增加库存以及加杠杆的结果,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五大任务目标相悖。 “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 李迅雷说。 短期加快改革,如何确保长期经济增长,现在过剩行业增加了产能,如何又真正去产能,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专访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就最新的经济增长论调进行分析。 股市、楼市政策要调整 《21世纪》:权威人士近期指出,一季度经济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加以描述,你怎么看? 李迅雷:我对这个讲法比较认可。之前我指出,一季度经济是通过投资加杠杆和补库存的形式来实现的。这个跟权威人士判断一致的。这就是经济数据的“漂亮”,有部分人为因素,造成了经济的表面繁华,但实质上经济并未恢复快速增长。 比如房地产投资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居民购房需求大增有关。但是整个投资下行趋势仍很明显,比如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 所以从总体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这与四月份政治局会议的判断是一致的。权威人士也指出,中国经济增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21世纪》:投资扩张只能适度,股市、汇市、楼市要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你怎么看,这意味说房地产、股市政策要调整? 李迅雷:从表达意思来看是这样的。 股市最根本的是要有融资功能,同时也有投资价值,但是现在股市融资增长慢,企业上市排队越来越长,融资功能难发挥,而且投资标的分红率也是很低的,这使得价值投资功能也很难发挥。 但是这只是对股市、债市提出完善功能要求,改革很难一蹴而就。 房地产也是类似。房地产本身有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只是哪个为辅哪个为主的问题。以自住为主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如果是一个投资为主的市场那就不大正常了。 上海、北京、深圳2016年一季度的房地产销售价格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杠杆加大的结果,有超前消费迹象,也不排除带有投机炒作特性。这些城市过去第一套住房还贷完毕,第二套房按照第一套住房贷款优惠来执行,另外契税也有优惠。 上述城市下一步是不是要进一步收紧政策还需观察。 2016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政策出台,对此我表示质疑,一线城市原本没什么房地产库存,这与其他三四线城市要去房地产库存的趋向不一致。个人认为,不应该把刺激房地产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手段,这样会助长泡沫。 短期经济低于6.5%可接受 《21世纪》:权威人士说去产能、去库存等5大任务中,要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目前钢价高,都在增加产能,该如何减少产能? 李迅雷:还是有办法,比如国家制定好政策,对于过剩行业在信贷政策上面不予放贷,具体由各个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和国家要求来执行。 但总体而言,操作会很难。例如钢铁企业有贷款,去产能可能使得企业破产,银行贷款还不上,或许造成金融风险。因此在放缓金融风险、稳定增长、去产能提高行业利润方面,应寻找平衡点。另外,失业问题也需要解决办法。 个人认为,应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首位,第二位是改革,第三位才是稳增长。 《21世纪》:但是短期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增速,权威人士说要避免短期化行为,那样不怕经济低于底线吗? 李迅雷: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稳增长目标是有冲突的,但与长期稳定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有冲突的情况下还是要改革先行,这样短期经济增速难免有所放缓。但是即便经济低于6.5%的底线,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GDP处于6.5%-7%是一个预期性目标,实际我们都把它变成了一个约束性的指标。既然是预期指标的话,那没有实现也很正常。因此不只是今年个别季度经济增速低于6.5%可以接受,即便今年的GDP低于6.5%,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是可以解释的。例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关于2015年出口7%左右的预期目标未实现,实际是负数,并未强制要求完成。 “十三五”的底线是6.5%,日子还长,短期经济低于6.5%,并不意味说“十三五”低于6.5%。 改革需要有牺牲 《21世纪》:马上要公布4月数据,可能工业加快,很多过剩行业产能生产增加,例如钢铁都盈利了,还要去产能吗? 李迅雷:还是要做去产能。因为钢铁迟早会更加过剩,价格更低,亏损更大。 但过剩行业去产能是很难的事情,不是说了就能做的。所以要看到改革的艰巨性。 权威人士也表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很多亏损国企负责人都是有关部门任命,行政级别比当地政府负责人还高,所以去关闭很多亏损企业是有难度的。 当前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到整体就业人数的15%左右,其创造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约20%。从这两个数据看,很多亏损企业关闭可能对一个地方就业有影响,但是对全国影响并不大。 《21世纪》:国家要补短板,投资要花钱,但是很奇怪,国家资金不足,民间资本炒房有钱,为何不去投铁路等领域呢? 李迅雷:这就是我们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改革若要加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那么部分领域民间资本就难以进入。 一个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就有4万多亿,每年利息支出就是巨额数字。所以以后很多短板领域民间资本能否进去,还是需要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否则约束条件太多,很难推进改革。改革肯定要壮士断腕,肯定是要有牺牲的。改革要是什么都不牺牲,那改革是很难进行了。(编辑:包芳鸣)[详情]

楼市回归功能定位 短期降温不可避免
楼市回归功能定位 短期降温不可避免

  楼市回归功能定位 短期降温不可避免 本报记者张敏北京报道 在中国经济结构中举足轻重的房地产业,其角色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开局首季问大势》文章,邀请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文章多处提及房地产,并表达出“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以及“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之意。 由于本身规模庞大,且涉及上下游数十个行业,房地产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重要一环。尤其在经济增速下滑之时,房地产往往被认为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经济增速筑底企稳之际,文章传递出解除房地产身上的“枷锁”之意。这也意味着其角色定位将要发生变化。 随之而来的,未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手段亦将出现调整,这涉及到中远期的调控思路。但就短期而言,业内人士认为,降温的动作不可避免。 角色之变 长期以来,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即便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投资增速下滑之时,后者所占比重仍然达到20.59%。 历史数据显示,在2014年之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常年高于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时所占比重甚至达到30%。 除本行业外,房地产还可拉动上下游等钢铁、水泥、化工、家具、家电等数十个行业的增长,同时还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主流观点认为,在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未来,这种角色可能发生转变。 根据上述文章的说法,由于高杠杆带来了一定的泡沫风险,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具体而言,“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之所以做出上述调整,在于这样一种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势。”且这种走势“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的说法,意味着要弱化房地产业在“稳增长”中的作用,给房地产“减负”,同时强化其民生属性。他认为,这样才会保持市场稳定,防止大起大落。 事实上,就长远来看,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不可避免地削弱。随着整体市场供需关系的逆转,房地产业彻底告别以往的爆发式增长阶段,并将进入以“去库存”为主流的低速增长期,具体表现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拿地、销售等指标等增速整体下滑。 多家机构在报告中提到,今年全年,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会越过10%的红线,5%-6%的增速成为券商的主流观点。相比之下,机构普遍认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不会降至个位数。 利好与利空 按照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观点,“回归原本属性”的角色定位,对于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房地产业的“去功能化”,同时也将面临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 国土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几年来,房地产业面临的政策环境阴晴不定,或强力托底,或重拳打压。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信号,造成市场大幅波动,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实际上,宏观经济形势的企稳,本身就已给楼市带来利好。严跃进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的“L”形,说明了经济企稳局面形成,这会使得后续房地产市场的潜力继续释放。无论是钢铁建材等供应端,还是购房自住等需求端,都迎来一个较好的改善机会。 按照上述文章的观点,去库存的要义在于“人的城镇化”。未来“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房地产面临的利好仍是长远的。 但上述国土资源部专家同时表示,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有着严重的土地财政倾向和“房地产依赖症”,尤其在当前的经济“换挡期”,这种依赖有增无减。根据其调研结果,受困于房地产市场低迷,2015年上半年,很多中西部城市的财政收入下降了20%-30%,这种情况直到年末市场升温才有所改观,但仍未恢复到以往的水平。 因此,“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并非简单的角色变化,在执行中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阵痛”不可避免。 不仅如此,就此次文章的基调而言,短期来看,房地产业面临的“利空”成分似乎更大。 对于文章中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高杠杆”等说法,业内人士认为,这明确了对于当下市场的一种判断——“局部过热”。 基于这种判断,“降温”很可能成为房地产政策的一种方向。今年3月以来,除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出手打压楼市以外,苏州、南京等热点二线城市也出台政策,对市场进行降温。这两个城市甚至祭出了“限价令”的手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在厦门等热点二线城市,尽管开发商成为市场升温的受益者,但也普遍存在“楼市过热会招致政策打压”的担心。同样地,在北京对通州区的商住项目实施限购之后,该项限购扩大至其他区域的预期亦十分强烈。 有观点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若楼市继续升温,不排除热点城市在金融杠杆的运用上继续收紧,具体表现为对部分城市提高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打击首付贷,等等。这对于广大一二线城市而言,并非利好消息。(编辑:包芳鸣)[详情]

分化是经济发展必然 不能停留原地等风水到家
分化是经济发展必然 不能停留原地等风水到家

  分化是经济发展必然 不能停留原地等着“风水到我家” ◎每经记者 王辛夷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愈发明显——从地区来看,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从行业来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行业则产能过剩;从企业来看,一季度新增企业利润中,电子设备、化工、汽车等五大行业占了近九成。 对于这一现象,《人民日报》5月9日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中,权威人士强调,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分化”问题的本身需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分化”既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增速换挡不同步的结果,发展不太好的区域和产业恰恰是经济所暴露问题的核心。 区域分化要求政策分类处理 从已经公布的各省份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最快的重庆,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区间,而经济增速最慢的辽宁则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两者相差高达12个百分点。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用“老”重”“剩”三个字概括了辽宁的工业问题。他认为,辽宁的症结在于重工业和传统产业陷入了危局,众多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严重。 《人民日报》采访的权威人士称,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代表团表示,现在不同地区行业经济走势出现分化,通俗讲就是“冰火两重天”。“重庆属于‘火’的那一端,跟重庆火锅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除了重庆,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前面的东部沿海地区,如今仍保持平稳的中高速增长。“如果低估中国在大转型中的区域性差异和结构性差异,宏观调控平均用力反而会导致在结构性和区域性张力之中出现整体性问题,局部塌陷带来连带效应。”刘元春提醒说,在当前已经出现区域分化的情况下,单向度的宏观调控会“失灵”,需要分类处理的政策模式。 分化遵循“二八原则” 都说“人往高处走”,在经济领域,要素向高收益领域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在煤炭的“黄金十年”里,大批资本涌入煤炭产业,让煤炭产量在短短十年之间翻了不止一倍,从而拉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权威人士分析,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分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之间,更表现在不同行业之间。在钢铁、煤炭、玻璃等传统行业艰难去产能的同时,许多战略新兴产业却实现了高速增长。比如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3.4和1.7个百分点。 “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权威人士强调,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同一个区域有的省很困难,有的省却发展不错;同一行业有的企业亏损,有的企业效益却很好。”李克强说,“这些做得好的地方和企业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我们就要朝这一方向去努力。”[详情]

经济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经济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每经记者 王辛夷 5月9日,“权威人士”第三次“来到”《人民日报》,这一次的标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 这位权威人士对《人民日报》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文章同时指出,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有矛盾的核心在于老的经济发展动力减弱,新的动力不足。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速虽然降幅缩窄,但仍然处在负区间,三驾马车中唯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同比名义增长10.7%。 多份机构报告判断,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提升,但需要注意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在之前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是正常现象。”李慧勇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足,但经济增速需要保持稳定,政府投资在此时发挥作用,是合理的托底。 固有问题没有缓解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权威人士在文中表示。 具体来看,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不过,权威人士认为,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 权威人士口中的“固有问题”是什么?李慧勇认为,固有问题非常多,但核心是老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新的动力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前期高增长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 权威人士认为,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文章同时指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李慧勇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筑底,一直等到世界经济显著复苏、改革红利落地、市场出清,这种格局才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新经济将逐渐替代旧经济,中国消费和中国智造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还需激励民间投资意愿 不过,从一季度整体“好于预期”的经济成绩单来看,目前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于稳投资。 权威人士在文中表示,“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的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其中国有控股部分增速高达23.3%,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5.7%,增速较去年全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经济活动改善似乎是由政策推动的。”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这种观点,李慧勇表示赞同:“6.7%的增长速度超过预期,我们要看到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数字是‘保增长’、量化宽松的结果,不能说是市场自然地触底回升。” 李慧勇强调,民间投资比例的下降是政府投资的原因,而非结果。他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足是正常的,但经济需要稳定的增长,政府在这时挺身而出,做了该做的事情,而绝不是政府投资挤出了民间投资。 本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将公布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多家机构报告认为,这一数据将在3月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房地产投资有望继续回升,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将保持高位。但也有声音认为基建投资增速难以进一步扩大,主要论据是,地方财政收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甚至减少。 各地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全国有24个省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回落,16个省份财政收入个位数增长或者负增长,比2014年增加4个。 李慧勇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更应该起到作用,发挥政策性银行第二财政的优势,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满足地方政府、优势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企业利润。[详情]

供给侧改革输不起 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供给侧改革输不起 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供给侧改革输不起 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每经记者 胡健 5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引起高度关注。 上次“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声谈经济是今年1月4日,主题为《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这位人士又针对供给侧改革作了详细论述。 权威人士指出,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廖天舒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个案。 他提出了四点原则:一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应是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二是政策需要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对短期阵痛有充分准备;三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统筹协调。 谈改革操作:饭要一口一口吃 “供给侧改革”在2015年末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而这一次提及供给侧改革重点则在于实施。此次,权威人士回应称,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该人士还表示,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地目前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是3~5年的行动计划,主要采取“1+N”模式,即1个总体方案(或实施意见),配套N个专项实施方案。而河北、甘肃、辽宁等省份则先行出台了专项实施方案,大多是针对房地产去库存和企业降成本。 权威人士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 这位人士强调,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 他分析说,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谈去产能:该断奶的就断奶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率先从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入手早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共识。 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去产能的两大意见,明确要求煤炭、钢铁行业未来3至5年内分别压缩产能5亿吨左右和1亿~1.5亿吨。一些地方也相继明确压减指标,比如贵州就计划用3~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分别压减煤炭、钢铁产能700万吨、1255万吨。 权威人士也明确提到,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有地方已经表达出这样的决心,比如广东省就已明确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 权威人士提出,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权威人士称,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 换一个视角来看,去产能也并非就是完全的“减法”。该人士指出,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贾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产能的过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市场充分竞争,有效公平的市场自身就能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 廖天舒的建议也包括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市场主导、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储备人才等。[详情]

高杠杆是原罪 不能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高杠杆是原罪 不能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高杠杆是“原罪”不能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每经记者 万敏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一文。对于货币与金融市场风险,“权威人士”明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并强调高杠杆带来高风险的可能性,认为“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各项经济和金融数据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在经济回暖的基础上,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当季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未来降准次数可能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破除信贷依赖 在上述文章中,权威人士指出,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虽然官方近几年来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始终用“稳健”一词,但其内涵却早已发生变化。随着去年以来的数次降息降准,货币信贷已呈实质上的“宽松”,市场分析认为,一季度的天量信贷一部分来自实体企业需求回升,但也有房地产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因素。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该权威人士指出。 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暴露。权威人士的上述表述,意味着一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同时这也委婉地批评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去地产库存的做法。 权威人士也在访谈中多次谈及要避免对经济实行长期的刺激政策,“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该权威人士还举例谈到,“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等。 刘东亮认为,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放松,未来降准次数或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而降息空间也可能愈发收缩。 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此次的“权威人士”访谈还提及了近期热议的“债转股”。他说,“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面对高企的企业负债和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有望于近期启动的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还在讨论中的债转股被寄予厚望,但同时,对后者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担忧也在增多。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主导债转股,只能从形式上改变自身的账面资产质量,而并不能从本质上真正改善,如果转股企业盈利能力不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甚至会随之降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胡建忠在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银行通常不具备经营或重组企业的专长,往往需要找到能胜任的过渡管理层。债转股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债转股后,银行与企业产生关联,银行可能继续向企业提供贷款,造成新的负债,妨碍股权处置工作。国家拥有企业的情况可能也会增加。[详情]

经济L型运行或将持续两年以上 物价是调控永恒主题
经济L型运行或将持续两年以上 物价是调控永恒主题

  经济L型运行是一个阶段 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时隔4个月,昨日(5月9日),“权威人士”再现《人民日报》把脉中国经济。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权威人士表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今日,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会出炉。此前,业内对于今年面临通胀或通缩压力的声音均有之。 在权威人士看来,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的表述可以看出,不用过于担心通胀问题,目前还是观察期,决策层不会因此将货币政策收紧。当前经济需求还偏弱,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通胀很难往上走。预计全年单月CPI高点不会超过2.5%。 L型走势将持续两年以上 近期发布的一些宏观指标释放出利好信号。譬如,近日发布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3月工企利润实现二连涨,实现同比增长11.1%,并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这也是工企利润单月增速20个月以来再次站上两位数的台阶。 对一些宏观指标回升,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对此,权威人士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权威人士据此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近期表示,中国经济中速增长的底部今后一两年会出现,前提是供给侧改革要真抓实干,去产能必须要到位。经济触底以后会是一个大的“L”型走势,不会出现“U”型或者“V”型反弹,有可能出现小的“W”型波动,今年一季度的反弹如果是中国经济触底的开始,很可能是第一个“W”型出现。 朱振鑫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会是平稳的,但是会出现轻微起伏。比如今年一二月份经济表现不够好,三四五月经济表现就较好。从目前看来,二季度是经济反弹的高点,但持续性不够,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回落。但即便在季度上有反弹或回落,幅度都不会很大,总体仍将保持在6.5%~7%。 权威人士指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物价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市场也密切关注通胀是否抬头。 权威人士指出,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 对于中国而言,权威人士表示,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 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但在权威人士看来,还不能匆忙下结论。权威人士强调,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 5月10日,国家统计局也会公布最新的CPI与PPI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及多位经济学人士此前预测4月CPI为2.4%左右。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4月菜价大跌,但猪肉价格新高,油价上调推动非食品价格上涨,预测4月CPI小升至2.4%。4月PMI购进价格创5年新高,油价上调,煤价、钢价显著上涨。预测4月PPI环比大涨0.6%,同比降幅收窄至-3.5%。中金公司预计4月CPI同比增长2.3%,与上月持平。猪肉、蔬菜等主要食品价格较3月份已经回落,但前期房价上涨、需求回暖等因素或带动CPI中居住等非食品价格边际上行。 此外,有经济学人士认为,CPI或从4月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在朱振鑫看来,4月CPI仍会维持2.3%~2.4%的水平,但是会在五、六月份回落。“原因在于,去年五、六月猪价较高,要考虑基数原因,并且蔬菜价格的季节性因素的消退,菜价正大幅下跌。工业品价格上一轮已经反弹的差不多了。”他说。 朱振鑫同时指出,下半年CPI还会出现回升,但是今年的高点不会超过2.5%。“4月PMI数据已经往下走,这表现出需求仍然偏弱,物价上升空间有限。”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也认为,通胀将从4月份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而需求改善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近期基础工业品价格大涨显示4月份工业品价格环比将继续高增长,PPI同比跌幅将继续收窄。[详情]

强刺激必然制造房地产泡沫 应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
强刺激必然制造房地产泡沫 应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

  房子是给人住的 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 ◎每经记者 沙斐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中记者与“权威人士”的问答,内涵极为丰富,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多有涉及。 文章指出,“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市场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房地产要去高杠杆,清理首付贷是情理之中的事。不仅如此,非限购城市、二套房以上的贷款利率、贷款成数等,都有可能会受到严格限制,“月供不得超出家庭月收入的一半”这个原则会更加强化,投机行为将被阻截。 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 市场分析认为,由于开发商等使用融资杠杆以及我国居民存在投机现象,导致2015年我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信贷比重从2014年的21.3%提高至22.4%。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再任由一些地方的楼市高杠杆“横行肆虐”而不想办法清理,将会重蹈股市覆辙,甚至可能会引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事实上,通过“加杠杆去库存”等逆周期刺激政策需要考虑后果和代价:一是在市场自发资源配置下,将致使房地产市场继续加剧分化;二是房地产杠杆率的增加将导致风险敞口的不断扩大;三是居民过度增加杠杆率参与融资,将影响我国经济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升级。 在《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中,“权威人士”指出,“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说明今后不要指望通过杠杆来解决购买力问题。”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杠杆已经到了警戒线水平,相信接下来信贷杠杆会严格控制,尤其对首付贷之类的管控会更加严格。 卢文曦称,未来全国性的统一楼市政策可能会非常罕见,更多的是靠地方政府来实施有针对性的细则。“这样的话可打的牌其实也不多,对三、四线而言,也就是购房补贴、公积金政策倾斜、税费补贴等,但是这些属于‘小打小闹’效果有限。一线城市以及过热的二线城市会受调控政策影响,压制性措施还会延续。” 借城镇化推动去库存 据统计,2015年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亿平方米,如果再加上施工面积,按照2015年销售速度,去库存可能还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的发展与去库存的政策同时产生了泡沫积累与泡沫破裂的双向失调风险,在去库存中要保持房价的平稳性,并通过政策方式促进房屋库存消化、降低杠杆率,才能避免行业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而爆发经济危机。 然而,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杠杆率已偏高,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均与银行信贷密切相关,过低的利率和信贷膨胀扭曲了资源配置。 宋清辉告诉记者,许多机构想追逐暴利但更希望自己的资金安全,在无法判断市场前景好坏的前提下,会利用投资者尤其是投机人士的心理,通过提供贷款获得客观且安全的利润。比如先在去年股市暴涨期间广泛参与配资,又在楼市暴涨之际加升购房杠杆。 对此,卢文曦认为,一旦政策从紧,市场投机部分的交易量就会被挤出市场,因此交易量缺少一块是必然结果,需要其他后续力量来“补足”,而城镇化则是动力之一。 尽管城镇化看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当前的地产库存量或只有杯水车薪的作用,但市场有观点认为,城镇化去库存仍有多种手段,即使是租房也是城镇化去库存的手段之一。 “如果房子空置,哪怕是卖掉的,也是一种库存,一旦有波动,也是不稳定因素。”卢文曦认为,租客也是潜在的购买力,所以从这点来看,租房也是去库存。 此外,清晖智库相关资料显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买一送一的情况,即凡在一线城市购买了一套新房,就可获赠一套三四线城市的新房以实现去库存。 宋清辉表示,“精明的开发商永远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只要将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价格加在一线城市的房子上,他们就能够收回成本了,毕竟在一线城市再高的价格也不愁卖。”[详情]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料按兵不动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料按兵不动

   货币政策料进入按兵不动观察期 国内信贷高增速将遭遇“踩刹车”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细读人民日报5月9日发表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就会发现供给侧改革、防范经济风险是高频词语,这也体现了高层对两方面问题的关注,上述两大方面落脚到货币政策上,实则透露着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基调。 不少受访人士认为,从权威人士的访谈内容看,其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与当前的执行情况一脉相承,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中性为主,央行会持续被动补充流动性而非“放水”;但考虑到权威人士多次强调防范风险、降杠杆,预计信贷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遭遇“踩刹车”。 货币政策或按兵不动 虽然今年1月人民日报同样发表过权威人士访谈,重点讨论供给侧改革,但在后来一季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也给外界在认识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扰乱,不少人认为经济政策重回刺激稳增长,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现。文章坚定地反驳了这种认识,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决不可越俎代庖”。 有分析人士称,为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应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过去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常说“疏通传导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等各种要求,但现在其他要求提得少了,反而重新强调“稳健”,预计货币政策取向将继续以观望为主。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这与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更趋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宽松,未来降准次数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人士也对通胀形势保持关注,其看法与上周末央行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看法一致,即目前尚难定论通胀会继续抬头,但也必须密切观察通胀的走势。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信贷增速将放缓 供给侧改革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作支撑,而经济风险的防范就不允许高杠杆势头的持续蔓延,信贷高增速带来的风险就是不得不防范的一点。 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的天量增长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历史单月最高增量;2月,经央行窗口指导后,当月新增信贷骤减至7266亿元;3月又反弹到1.37万亿元。一季度的信贷天量增长也直接带动社会融资大增,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这种依靠信贷刺激带动的经济回暖趋势是不可持续的。权威人士也表示,经济“开门红”、“小阳春”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并强烈反对通过加杠杆硬推经济,“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不少受访分析人士说,与前两次权威人士访谈不同,本次多次强调高杠杆风险,并且单设一部分专门谈及经济风险的防范,这说明高层对风险的敏感和重视,一季度明显的信贷天量增长有望“踩刹车”。 事实上,4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间接调控信贷增速。方正中期期货利率汇率研究员季天鹤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4月央行通过稳定短期逆回购利率、被动对冲流动性缺口等方式,将流动性维持在紧平衡的状态下,银行间利率高于此前水平并维持震荡。不少企业取消债券发行,本身也意味着广义信贷的回调。 “央行已经通过‘放任’短期资金市场波动来影响信贷增速,5月货币政策有望进入观察期,资金面还会维持紧平衡状态,资金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信贷和融资利率水平维持在比一季度更高的位置运行,但走高幅度也不会太大。”季天鹤说。 刘东亮也表示,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带来债务问题不断恶化。权威人士反对加杠杆硬推经济,意味着一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高层警惕,可能很快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 林根/制表 官兵/制图[详情]

专家:预期管理有助稳定经济前景
专家:预期管理有助稳定经济前景

  预期管理有助稳定经济前景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并谈到管理预期:“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这种表态显得特别重要。 新经济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严轻分析,主动提出预期管理的问题,是一大进步。美联储把前瞻指引当作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我们国内之前一直不够重视,吃了不少亏,比如股灾期间的沟通问题。权威人士的解读就是预期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1月和5月已经出现两次,估计权威人士以后还会现身。 业内人士表示,预期真的很重要,这是影响个体决策和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比如,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经济要高增长,就可能增加投资;预期未来好找工作、收入要增长,就会扩大消费。千百万个投资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叠加,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在2015年遭遇了股票二级市场杠杆资金大面积踩踏风险、房地产市场二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风险、僵尸企业债务偿还风险以及资本流动引发的汇率波动风险等等。2016年的经济运行还需继续消化上述风险,而新的衍生风险有可能不断滋生,这就为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投下新的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稳预期,但官方频繁释放重要政策信号,引导预期。首季经济数据公布后,官方一直在强调,尽管一季度中国经济保持了6.7%的增速,但最新的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的隐忧问题仍然不能忽视。比如,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而最新发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中国经济中的明显问题——制造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权威人士在文中也指出了稳定预期的几个路径: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 “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就是纠偏。比如年初大家对宏观政策大方向把握不准时,权威人士明确供给侧是主要矛盾,要着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轻说,一季度以来需求刺激不断升级,很多人预期经济要反转,权威人士再出来反驳经济不会有V型和U型,政策不能短期化,要关注市场风险——这些观点针对性和可读性都很强。[详情]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不应加杠杆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不应加杠杆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不应加杠杆 证券时报记者 曾福斌 5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登的权威人士采访文章中,该权威人士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实际上,去年底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因为利率下行,房地产政策松绑,一线城市房价已出现一段时间的缓慢回升。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因为“去库存”已经确定为2016年的五大经济工作任务之一,加上继续出台的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契税营业税等政策,一线城市包括少量二线城市房价均出现大幅度上涨。 房价的大幅上涨也导致购房者、投机者涌入房地产市场,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房地产中介机构甚至推出“首付贷”产品,以极低的首付比例即可购得一套房,实际上是将房地产的风险转移到了银行身上。房企在去库存的同时却制造了另一个风险隐患。此外,也有不少地方政府直接“呼吁”老百姓进城买房。业内人士表示,农民工市民化是对的,但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而不能“赶鸭子上架”。 业内人士表示,本身需要去库存的房地产行业,却在去库存过程中出现价格大幅上涨,这种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而房地产市场的两极分化也让去库存问题变得更加棘手。这也说明,有些企业、机构、甚至地方政府在“去库存”的过程中,有些做法可能并不是很合适。 对此,北京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日报对权威人士的访谈文章说明,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只要不是有利于发挥房子居住功能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合适的。加杠杆、增加投机性是制造更多的风险。 陈志表示,去库存说明房地产是需要被调整的行业,不是需要过多被保留的对象,但在去库存过程中要考虑财政压力怎么解决,出现大量的烂尾楼怎么办,导致了金融风险怎么办?实际上,需要对不同时期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风险有不同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去操作。 对于权威人士访谈文章发表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陈志表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前后都处在一种非常平稳的状态下,影响不大,住宅市场会继续保持稳定态势,但商务写字楼有一定的库存压力。上海可能会慢慢跟上北京的步伐。深圳前一段时间有过度投资、投机倾向,可能需要先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 而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陈志认为,这不太乐观,去库存压力依然非常大,而且有些城市根本找不到好的去库存的方式。 在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分别从房源、公租房货币化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市场规范方面,给予住房租赁市场支持。 对此,陈志说,在一些住房短缺的城市,市场供给乏力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自有住房、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出租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办法。[详情]

经济运行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 凸显坚持改革不动摇决心
经济运行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 凸显坚持改革不动摇决心

  经济运行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 凸显坚持改革不动摇决心,促进经济转型,寻求更健康持续发展方式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昨日,权威人士在一年里第三次在人民日报上发声谈论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表示,经济运行为L型走势,更指出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权威人士的表态,凸显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决心,促进经济转型,寻求更健康的持续发展方式。 在业内专家看来,权威人士再次定调经济L型运行打破了市场对“通过刺激实现V型反弹”的幻想;权威人士传达了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不过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三度发声谈经济 今年以来,尽管权威人士在1月份的时候已经定调中国经济为L型增长,但有关中国经济疲软的话题热度持续不减,经济增速是否会在2016年探底企稳?是U型,V型还是L型走势?一直是观点最多的猜想。在诸多不同观点中,权威人士再次投给了L型经济走势一票。 并且进一步把经济L型运行的预期告诉大家:这个经济L型运行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6年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这基本延续经济增速温和换挡的趋势。所谓“温和换挡”,是指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解读称,对经济的反弹要有客观认识,我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L型,单季度上即使有反弹或者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总体是平稳的,波动只是短期的。 “宏观经济虽然会有小幅波动,但哪个季度增速高一点,哪个季度低一点,其实并不重要,也不好预测。我们也不必过多关注经济的短期波动,只要经济运行没有发生重大的本质变化,就不应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向。”潘建成说。 对于中国当前主要的矛盾和问题,权威人士直面坦诚,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 权威人士还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仍是供给侧,接下来要强化供给侧改革。”管清友称,目前国家有空间有条件做结构性改革,大规模的刺激手段不会再有。 潘建成说,“人生病了就得吃药,有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可能比病痛本身更厉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吃药、不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一样,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忍受的,也是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人士还表示,“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潘建成详解,例如:关注去产能,应该更多聚焦其对就业的影响。去产能会带来大量的失业,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会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社会对改革的信心。[详情]

国金债券潘捷:权威人士发声后 长债不宜追高
国金债券潘捷:权威人士发声后 长债不宜追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 北京报道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上发声谈论中国经济。从报告内容来看,管理层对于供给侧改革态度变得坚定,对大水漫灌式的操作进行了否定。一时间,整个金融市场出现重大震荡,债市亦受避险情绪传导,长端利率走低。 长债是否应该追高?对此,国金证券债券研究负责人潘捷答案为否。原因有三: 第一,今天的债市上涨表现了对之后经济走弱的预期,但是目前来看,供给侧改革虽是主线,需求侧依然无法被完全摒弃。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是国策,国家三令五申需要进行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另一方面,需求侧不可能完全被抛弃。但是目前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如果完全摒弃需求侧调控,整个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的可能性很大,“债务—通缩”式的缩表可能带来较大风险。这次管理层再次强调供给侧改革,和一季度信贷大幅上行不无关系。所以,之后需求侧的推动虽将少许“收敛”,但是料依然会在必要时展开,经济失速下行的风险不大。 第二,管理层“脱虚向实,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态度没有变化。文中提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去杠杆将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不变旋律,债市加杠杆的套息策略需要谨慎。 从之前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情况来看,2016年5月起,人民银行在每月月初对三家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目前基础货币的投放更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并非让资金滞留银行间。对于债市来说,基础货币的投放才是债牛关键,目前“钱往银行间之外挤”的态度没有变化。 第三,虽然避险情绪推升了周一的债市,但是债市有着自己的问题。“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说明信用风险结构性爆发压力依然存在。一旦信用风险爆发,那么对于利率债来说势必也会产生流动性冲击。 因此,潘捷建议,对长端利率债见好就收,对于信用债则依然需要持谨慎态度。  [详情]

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
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

  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盘古智库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 【背景】继年初专访权威人士谈供给侧改革之后,5月9号,人民日报再度刊登权威人士专访,针对经济形势、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和预期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这次专访透露出哪些政策信号? 该权威人士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为此盘古智库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学者就“权威人士专访”做了解读。 权威人士专访透露出的十点重要信息 程实(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工银国际研究部联席主管) 权威人士的重要信息:1.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2.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3.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4.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5.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6.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7.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8.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9.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10.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 改革必须深入骨髓,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要继续,要动真格 万喆(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至今,我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判断是,第一,基本面不坏,但是危机四伏,这是当前的特殊环境造成的偶然,也是我们自身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的必然。第二,改革必须深入骨髓,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要继续,要动真格的。现在我们还是有较为宽松和合适的机会的,尽管会有艰难,但前途还是能够光明,但也要尽快和坚定改革信心。第三,不要轻言见底回升之类的判断,一方面经济数据的整体分析其实并没有表明已然出现转折,另一方面深度调整必然带来震荡,不会立竿见影,短期目标即使达成,还要看是否能够稳固。因此在一季度数据分析中我认为:可以乐观,更需审慎。此次权威人士的解读,我深感欣慰。权威人士对于现今中国经济的把脉,客观清醒,对于改革的深入,坚定不移。猜测何时见底,不如努力进取,唯有枕戈待旦的忧患,才能转型升级的圆满。 人民币未来会保持现在“明稳实贬”的趋势 梁海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智谷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权威人士提到,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动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对此,我相信,人民币未来会保持现在“明稳实贬”的趋势,以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在去年,由于美国加息预期高涨,令美元汇率大涨,紧盯美元的人民币汇率也被动上涨,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虽然人民银行连连出招,例如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次性下调2%,希望引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以此来挽救出口。这个做法虽可行,但也带来了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大量外资从中国撤退的后果。 到了今年,美元汇率下跌,今年以来累计贬值约5%,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只跌0.1%,但兑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则跌约4%,这无疑是有助于中国的出口和刺激经济。因此,如果今年美国继续推行弱美元的话,相信人民银行未来一段时间,会力保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稳定,这样就可以像美元那样,兑换其它货币贬值,以此为中国的出口、经济添加助力。 中国经济行业、区域分化加大 易鹏(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 权威人士在说: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前段盘古智库也一直强调,分化不是趋势而是现实,分化的比例可能不是二八而是一九,马太效应加剧赢者通吃;现在区域的赢者核心就是市场活力,没有市场活力的区域即使领导还高配,资源还多,都会别边缘化。 新的经济力量在成长,旧的经济力量在消退 叶青(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省统计局副局长) 一方面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这是明智之举。以速度换质量,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像一个“世界第二”的样子。一年前,李克强总理在一个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出“经济进入衔接期”。新的经济力量在成长,旧的经济力量在消退,两者还没有衔接上。因此,对一部分拥有新经济力量的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另外一部分只有旧的经济力量的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现在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沿海又在引领中国经济的增长。一季度江苏经济增长8.3%,着实厉害。互联网商业中心在杭州,互联网工业中心在青岛。淘宝村800多个,浙江280个,广东157个,江苏127个,福建71个,山东64个。充分说明了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互联网经济体的案例:作为一家国际品牌的OEM厂商,济宁爱克森服装公司在2013年试水电商,尝试跨境电商,自主研发了个性化定制网站“丢丢定制”,采取O2C、020模式将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个性定制直销、区域代理招募、自动自助成衣定制通过网络平台整合为网上个性化设计、营销业务,有间5800平方米仓库。(来源:盘古智库公众号)[详情]

邓海清点评权威人士访谈: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结束
邓海清点评权威人士访谈: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结束

  邓海清点评权威人士访谈: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结束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简要点评如下: 1、“供给侧改革”重新取代“稳增长”成为政策重点。三次权威人士专访分别是2015年5月、2016年1月和2016年5月,第一次主要是提出问题和确定基调,第二次主要讲结构性改革怎么做,在经济预期极为悲观的背景下,强调不实行需求紧缩,第三次是在3月经济数据向好的背景下,提出未来经济是L型,而不是V型和U型,重点重新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然,政府重心切换也意味着,政策层确认经济已经见底回升,否则不具备把改革放在首位的条件。 2、货币宽松周期结束。权威人士对货币政策的态度非常明确:“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在1月份权威人士访谈中还提到要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而此次降企业成本则只是“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似乎已经不再作为政府政策选项。 我们在201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中提出,货币政策“换挡期”,2014-2015年的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经结束,此次权威人士的表态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从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同步性来看,欧美日货币政策由分化走向收敛,美国加息步伐放缓,欧、日放送进程暂停,在欧美日央行都进入观察期之后,中国也开始由宽松周期进入观察期。 3、“周期归来”在新常态下有新内涵,与旧的周期相比,新的周期结构性特点突出。旧常态下的“周期归来”具有长周期、高波动性的特点,其核心是房地产和投资周期。此次权威人士明确表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因此我们认为此轮“周期归来”的幅度要显著低于以往。 新常态下的“周期归来”有新的内涵,在总量上,表现为整体经济见底、整体企业盈利见底,在结构上更为重要,不同企业盈利情况将严重分化,权威人士也表示“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把握结构性分化的机会,是未来几年的投资重点 4、对于未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明确了到底怎么做。在1月份的权威人士访谈中,尽管主题是“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对具体措施论述较少。 此次权威人士则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内涵:去产能,核心是处置僵尸企业,“保人不保企”;去杠杆,“宏观不放水漫灌,微观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去库存,通过“人的城镇化”去房地产库存,否定通过“加杠杆去房地产库存”的做法;降成本,降低整体税负,取消不合理收费,减少行政审批,不再提降低融资成本;补短板,注重精准扶贫,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机制。 5、对于通胀,权威人士既不认可物价大幅上行,也不认可通缩。权威人士的理由是,产能过剩严重,物价普遍大幅上升缺乏实体支撑,同时流动性充裕,消费能力旺盛,通缩可能也不大。 我们一直强调,滞胀只是杞人忧天,前期涨幅最大的蔬菜价格已经明显回落,只有猪肉价格由于供给弹性较弱还存在一定上涨,但由于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高位,猪肉价格同比难以继续上行。 历史上的四种滞胀类型是:1970年代的石油供给冲击型、中国民国时期的国家动乱型、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崩盘型、2014年日本税制改革型,没有一次所谓货币超发导致的滞胀,现在也没有滞胀的可能。 6、对于金融市场,仍然坚定看好基本面驱动的股市“健康牛”,价值投资最好的时代到来。短期来看,权威人士对经济非V或U型、否定货币宽松的定调利空股市;但长期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分化加剧,优质企业将获得比供给侧改革之前更高的盈利。上市公司作为优质公司的代表,盈利改善程度要好于整体经济情况。 对于无风险利率方面,我们认为货币宽松周期已经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很快就会进入紧缩周期。我们认为不会出现滞涨,因此在经济明显回暖或过热之前(按照权威人士的论述,这种情况发生概率很小),通胀难以大幅上行,货币政策也就难以实质性收紧。在股市短期调整之后,随着长期企业盈利改善、无风险利率长期不变,股市将进入“健康牛”。 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常态“周期归来”的结构性大分化时代到来,政策层对股市干预减少、规范增加,“价值投资”最好的时代到来,企业盈利分化加剧,挑选好的投资标的的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一方面需要关注有突破性的创新性企业,另一方面需要关注供给侧改革收益的优质传统周期企业。 对于债券市场,权威人士提到“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信用违约仍将继续,这是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对于大宗商品,维持4月25日报告《警示短期回调风险,长期趋势机会不变》的观点。短期而言,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政府政策可能变为“去产能+放产量”,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存在重蹈2009年8-9月大幅回调覆辙的风险。在强调短期风险的同时,我们仍然长期看好大宗商品,2015年末是大宗商品的长周期底部,随着经济周期见底、美元指数见顶,大宗商品存在长期趋势性机会。[详情]

权威人士问诊楼市: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权威人士问诊楼市: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权威人士问诊楼市: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过去一年两度发声的神秘权威人士5月9日再次通过《人民日报》把脉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在这篇名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访谈文章里,该权威人士从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宏观调控应该从哪方面入手、供给侧改革如何推动、对政策预期该如何管理、经济风险该如何防等五大方面谈起,不少内容涉及对当下股市、楼市及汇市的具体调控思路及管理方向,被看做目前中央高层向外释放的政策信号。 关于市场方面,该权威人士在访谈中认为,当前股市、楼市及汇市应该重回其原有定位。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该人士认为,三大市场眼下要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这番意见反映了高层对中国楼市杠杆行为的担忧,也昭示了高层对楼市杠杆行为的明确态度。在此之前,由于个别中介违规而引发的楼市杠杠配资问题引发社会讨论,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遭到监管层严厉打击。不少地方现已下令停止诸如“首付贷”等金融产品进入楼市。 对于这类风险,该文章表示“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从权威人士此番表态来看,房地产以及股市、汇市等包含投资属性的杠杆行为或将成为接下来政策调控的主要方向。 中国房地产眼下正面临严峻的分化形势,一方面一二线经济活力旺盛的城市楼市火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部分经济活力及人口聚集能力较差的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政府此前为楼市开出“去库存”药方,一方面旨在带动库存积压城市房地产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意图依靠房地产行业的活跃来避免宏观经济增速过快回落。不过,相对于各地楼市的不同情况,这样的导向实际上主推了一二线城市成交过旺的趋势。过去一年,深圳领衔的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也让高层注意到了投资性购房潮的再度复苏。 而在此次访谈中,针对房地产去库存,该权威人士认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这或许意味着以宏观政策为导向,各地方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将成为下阶段“去库存”的主要方向。事实上,在此前高层关于“分城施策”的观点已经比较明晰,以北京、河北市场为例,在整体控制的情况下,又另外对楼市暴涨的通州、燕郊等区域分类实施调控。 对于楼市高温,该权威人士在访谈中称,“要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事实上,在过去国内投资型经济的拉动下,不少地方政府将地方财政依托于房地产,大搞投资开发也是导致楼市分化,库存积压和高房价并行的关键所在。 中国楼市在2016年一二季度呈显著回暖趋势,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爆发性的回暖并不能持续太久。从各地方经济基本面来看,对人口吸附能力强,经济活力旺盛的城市及地区接下来势必出台更严格的限制投资投机的措施,而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也将面临房价高位的接盘风险。在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最近两个月包括合肥、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的房价增速已远超一线城市。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眼下这些城市对人口的吸附能力及产业活力不及房价上涨的速度,其资源配套和吸引力距离一线城市仍有差距。过度的炒房行为或将在这些城市形成新一轮库存。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人民日报》自去年5月和今年1月之后第三次刊载权威人士的访谈。此前两篇访谈分别为《五问中国经济形势》及《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0刘诗洋界面记者 “我愿意成为一种声音,对于那些失去声音的人。”——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详情]

管清友解读权威人士讲话:只要没股灾 不会再有救市
管清友解读权威人士讲话:只要没股灾 不会再有救市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 这是“权威人士”自2015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局首季问大势》(以下统称:访谈)一文是五问结构,分别是: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 其中,访谈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访谈还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上午10点30分,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分12个要点详细解读了访谈的内容。 管清友认为,访谈代表了中央高层的声音,包含了预期管理的意图,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预期政策的总结评价。对于股市,根据访谈的内容,管清友在最后的问答中表示,其个人认为,只要不发生类似去年股灾的情况,“救市”的状况不太会发生。 以下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根据电话会议记录的12个要点。 1.对经济反弹有客观认识。 管清友指出,访谈明确,中国经济是L型,而且L型不是很短的时间。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平的,即便在季度上有所谓的反弹或回落,幅度都不会很大。 从资产轮动方面来看,管清友指出,资产伦敦特别快,很难抓住资产的特点,而呈现短期化、杠杆化的特征。 访谈里提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管清友对此表示,没有太值得担忧的。其此前预测,今年2季度很可能是经济反弹的高点,但持续性不够。 2.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清形势,主动调研。 管清友指出,在这轮去产能的过程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博弈的现象。而这造成了去产能的困难。 值 得一提的是,“去产能”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手段。如访谈中明确表示: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 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主要矛盾。 访谈明确提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清友解释,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 管清友指出,此次访谈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说法与1月4日权威人士提到的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强调,需求的扩张要适度,而不是过度。 同时,按照访谈的说法,管清友认为,很多人期望通过强力的刺激来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 其中,对于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杠杆”,中央高层对于高杠杆的危害非常清楚。 如访谈中的“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 4.强化金融治理。 管清友指出,访谈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金融治理的强化;对金融领域的风险要严肃对待;对去泡沫、企业刚性兑付等有明确要求。 5.中国现在是最有空间、最有条件做结构性改革的。 从访谈看来,管清友认为,“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这句话暗示,如今国外政治家“不行”,而反观中国,经济潜力大,回旋余地大。因此,现在中国有条件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另一方面,“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则再次强调了,中国不会做大规模的刺激,也不现实。 6.对股市、汇市、楼市给出明确的说法,也指明了资产配置的方向。 访谈提出:“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股市、汇市、楼市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不能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了。这个思路是第一次,非常重要。 对 于股市,管清友的解读是:既然要“去工具化”,股市的功能是“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 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从监管层面来看,要强化监管,而指数不再是 监管的范围,要防止股市的异常波动影响流动性和金融安全。 管清友指出,日前,总书记谈到股市,一定是强调制度建设和监管,一定不是谈论股市涨跌。所以,“不要自己说自己愿意相信的话”。 对 于汇市,管清友的解读是:这次汇率没有说参考一篮子货币,而说“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 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因此,监管的意图是,对于汇率的涨跌,不希望其出现剧烈波动。 对 于楼市,访谈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 化调控政策。管清友认为,这实际上是批评了一些地方通过杠杆炒房去库存的方式,是对前期个别地方楼市政策的“拨乱反正”。中央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7.供给侧改革事关国家未来,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访谈提到: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在管清友看来,这句话说得很重,体现了中央层面在供给侧改革的决心。 管 清友称,中国是单一体制,在从上而下推动改革有优势。其续指,中国此轮改革有三大核心任务: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要重新明确国企改革定 位,要按照市场化的路子走下去;金融体制改革要改变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制;土地制度也要解放思想。并且,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手段和行政手段并 行。 8.预期管理。 访谈关于处置僵尸企业等都有明确说法。 如“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管清友指出,本次访谈对预期管理强调实事求是,访谈指出,要“不同的专业的声音展开讨论”,强调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包括,“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以及“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管清友认为,这些说法都非常实事求是、非常有勇气。 9.宏观调控问题。 管清友指出,按照访谈的思路,宏观调控要结合政策、控制风险。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要更稳健。 其指出,按照访谈的基本基调,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边际上的变化。管清友同时表示,担心一定程度的泡沫。 10.就业问题。 访谈提到“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访 谈指出,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是“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 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 企业。” 管清友指出,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紧密相关,并且期望这次访谈对于改革能够体现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 11.对于通胀的担忧。 管清友指出,访谈对短期通胀的情况没有下结论,但关注到了,而且提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措施,因此,对于通胀的情况还需要观察。 “现在对于通胀的观点是有分歧的。必须明确的是,流动性过剩。”管清友续指,今年以来,在资产流动中确实出现了“脱虚向实”,而这会不会走到消费品价格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管清友认为,如果通胀比预期更严重,未来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可能会出现微调。 12.结构调整阵痛。 管清友指出,打破刚性兑付,大企业大而不倒的局面,确实会释放金融风险。 “韩国当时股票跌了一半、汇率跌了一半、债券收益率上升非常之大。我们也要注意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防范风险。”管清友认为,国外的经验对于政府相关部门都具有启示意义。 “结构调整阵痛期不是白说的,可能真的很痛,而且想要绕过很难。”管清友说。[详情]

人民日报五问权威人士:经济L型要持续几年
人民日报五问权威人士:经济L型要持续几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本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 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明显出现暖色。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 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 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 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 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 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 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 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 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 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 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 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有外电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 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这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在 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 “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经济开始加速分化,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地区、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分化加快,我国进入新常态, 国内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 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 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思路如何把握?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 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 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 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 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 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当前,落实好以上新理念、总基调、大思路,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中央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今年的经济政策真正落地。适度扩大总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得到各方广泛认可,只有扎实向前迈进,才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使经济形势不断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 威人士: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 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 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 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中央一直强调不以 增速论英雄。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 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 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 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 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 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 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 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 是避免短期化行为。全球经济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 功的持久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要树立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 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 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 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这项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 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 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 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 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 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 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 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 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 质双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 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 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 要求都比较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 ■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 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 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 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 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 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 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 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 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 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 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 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中央从来没变过,而且多次重申,内涵越讲越清楚,各地各部门都要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 有,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 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对学术上、专业性的不同意见,要允许各抒己见,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 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但要肯干、敢干,还要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三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 威人士: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成效也会越来越明显。同 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企业家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适应 能力的主导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 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 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 威人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 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 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 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 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 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 威人士: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的,没出现大的波动。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随着产业 结构调整,高技能人才短缺,技能较差的简单劳动力有所过剩,劳动力市场正发挥调整功能,但更要紧的是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我 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 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 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 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 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 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还不能匆忙下结论 ■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消费品、资产的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 格波动加剧。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 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 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 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 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详情]

民生证券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股市去工具化
民生证券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股市去工具化

  来源:澎湃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 这是“权威人士”自2015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局首季问大势》(以下统称:访谈)一文是五问结构,分别是: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 其中,访谈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访谈还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上午10点30分,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分12个要点详细解读了访谈的内容。 管清友认为,访谈代表了中央高层的声音,包含了预期管理的意图,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预期政策的总结评价。对于股市,根据访谈的内容,管清友在最后的问答中表示,其个人认为,只要不发生类似去年股灾的情况,“救市”的状况不太会发生。 以下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根据电话会议记录的12个要点。 1.对经济反弹有客观认识。 管清友指出,访谈明确,中国经济是L型,而且L型不是很短的时间。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平的,即便在季度上有所谓的反弹或回落,幅度都不会很大。 从资产轮动方面来看,管清友指出,资产伦敦特别快,很难抓住资产的特点,而呈现短期化、杠杆化的特征。 访谈里提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管清友对此表示,没有太值得担忧的。其此前预测,今年2季度很可能是经济反弹的高点,但持续性不够。 2.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清形势,主动调研。 管清友指出,在这轮去产能的过程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博弈的现象。而这造成了去产能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去产能”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手段。如访谈中明确表示: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主要矛盾。 访谈明确提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清友解释,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 管清友指出,此次访谈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说法与1月4日权威人士提到的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强调,需求的扩张要适度,而不是过度。 同时,按照访谈的说法,管清友认为,很多人期望通过强力的刺激来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 其中,对于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杠杆”,中央高层对于高杠杆的危害非常清楚。 如访谈中的“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 4.强化金融治理。 管清友指出,访谈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金融治理的强化;对金融领域的风险要严肃对待;对去泡沫、企业刚性兑付等有明确要求。 5.中国现在是最有空间、最有条件做结构性改革的。 从访谈看来,管清友认为,“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这句话暗示,如今国外政治家“不行”,而反观中国,经济潜力大,回旋余地大。因此,现在中国有条件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另一方面,“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则再次强调了,中国不会做大规模的刺激,也不现实。 6.对股市、汇市、楼市给出明确的说法,也指明了资产配置的方向。 访谈提出:“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股市、汇市、楼市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不能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了。这个思路是第一次,非常重要。 对于股市,管清友的解读是:既然要“去工具化”,股市的功能是“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从监管层面来看,要强化监管,而指数不再是监管的范围,要防止股市的异常波动影响流动性和金融安全。 管清友指出,日前,总书记谈到股市,一定是强调制度建设和监管,一定不是谈论股市涨跌。所以,“不要自己说自己愿意相信的话”。 对于汇市,管清友的解读是:这次汇率没有说参考一篮子货币,而说“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因此,监管的意图是,对于汇率的涨跌,不希望其出现剧烈波动。 对于楼市,访谈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管清友认为,这实际上是批评了一些地方通过杠杆炒房去库存的方式,是对前期个别地方楼市政策的“拨乱反正”。中央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7.供给侧改革事关国家未来,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访谈提到: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在管清友看来,这句话说得很重,体现了中央层面在供给侧改革的决心。 管清友称,中国是单一体制,在从上而下推动改革有优势。其续指,中国此轮改革有三大核心任务: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要重新明确国企改革定位,要按照市场化的路子走下去;金融体制改革要改变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制;土地制度也要解放思想。并且,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手段和行政手段并行。 8.预期管理。 访谈关于处置僵尸企业等都有明确说法。 如“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管清友指出,本次访谈对预期管理强调实事求是,访谈指出,要“不同的专业的声音展开讨论”,强调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包括,“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以及“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管清友认为,这些说法都非常实事求是、非常有勇气。 9.宏观调控问题。 管清友指出,按照访谈的思路,宏观调控要结合政策、控制风险。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要更稳健。 其指出,按照访谈的基本基调,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边际上的变化。管清友同时表示,担心一定程度的泡沫。 10.就业问题。 访谈提到“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访谈指出,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是“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管清友指出,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紧密相关,并且期望这次访谈对于改革能够体现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 11.对于通胀的担忧。 管清友指出,访谈对短期通胀的情况没有下结论,但关注到了,而且提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措施,因此,对于通胀的情况还需要观察。 “现在对于通胀的观点是有分歧的。必须明确的是,流动性过剩。”管清友续指,今年以来,在资产流动中确实出现了“脱虚向实”,而这会不会走到消费品价格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管清友认为,如果通胀比预期更严重,未来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可能会出现微调。 12.结构调整阵痛。 管清友指出,打破刚性兑付,大企业大而不倒的局面,确实会释放金融风险。 “韩国当时股票跌了一半、汇率跌了一半、债券收益率上升非常之大。我们也要注意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防范风险。”管清友认为,国外的经验对于政府相关部门都具有启示意义。 “结构调整阵痛期不是白说的,可能真的很痛,而且想要绕过很难。”管清友说。[详情]

管清友评人民日报专访:股市汇市楼市将首次回归功能定位
管清友评人民日报专访:股市汇市楼市将首次回归功能定位

  管清友评人民日报权威人士专访:股市汇市楼市将首次回归功能定位 新浪财经讯 5月9日消息,“股市、汇市、楼市不能工具化,要回归各自定位,这一观点给出了未来资产配置的方向。”管清友在解读《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分析时提示,未来股市政策将以监管为主,汇率涨跌将不再是汇市政策的主要目标,通过城镇化去库存将成为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日,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某券商电话会议上,对《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谈及股市、汇市、楼市的部分时,权威人士认为“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管清友提示,“这一观点给出了未来资产配置的方向。” “股市、汇市、楼市不能工具化,要回归各自定位,这种思路还是第一次提出。”管清友回顾过去的一系列政策时这样说。 “对股市而言,去工具化意味着股市将恢复其基本功能,而不是通过人为政策进行干扰。”管清友提示,未来,股市将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对汇市而言,汇率的涨跌不应成为汇市政策的主要目标函数。”管清友认为,未来汇市将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对楼市而言,要防止地产市场泡沫。“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管清友提示,在未来的地产市场上,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加杠杆“去库存”将成为历史。(新浪财经 张蕾)[详情]

权威人士再谈经济: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定位
权威人士再谈经济: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定位

  中国证券网讯 人民日报5月9日头版再度刊登权威人士采访文章,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该权威人士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为此,权威人士表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权威人士指出,未来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权威人士强调,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同时,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权威人士还指出,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以下为全文: 开局首季问大势 ——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本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明显出现暖色。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有外电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这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分化,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地区、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分化加快,我国进入新常态,国内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思路如何把握?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当前,落实好以上新理念、总基调、大思路,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中央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今年的经济政策真正落地。适度扩大总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得到各方广泛认可,只有扎实向前迈进,才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使经济形势不断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威人士: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中央一直强调不以增速论英雄。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全球经济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要树立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这项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 ■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中央从来没变过,而且多次重申,内涵越讲越清楚,各地各部门都要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有,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对学术上、专业性的不同意见,要允许各抒己见,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但要肯干、敢干,还要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三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威人士: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成效也会越来越明显。同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企业家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适应能力的主导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威人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威人士: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的,没出现大的波动。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高技能人才短缺,技能较差的简单劳动力有所过剩,劳动力市场正发挥调整功能,但更要紧的是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还不能匆忙下结论 ■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消费品、资产的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详情]

权威人士谈经济: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
权威人士谈经济: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

  人民日报头版截图 【推荐阅读】 管清友评人民日报权威人士专访:股市汇市楼市将首次回归功能定位 民生证券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股市去工具化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欲为圣明除弊事 新浪财经注: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发声谈中国经济。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转二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这应是权威人士去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局首季问大势 ——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吴秋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本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明显出现暖色。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有外电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这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分化,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地区、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分化加快,我国进入新常态,国内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思路如何把握?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当前,落实好以上新理念、总基调、大思路,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中央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今年的经济政策真正落地。适度扩大总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得到各方广泛认可,只有扎实向前迈进,才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使经济形势不断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威人士: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中央一直强调不以增速论英雄。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全球经济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要树立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这项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 ■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中央从来没变过,而且多次重申,内涵越讲越清楚,各地各部门都要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有,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对学术上、专业性的不同意见,要允许各抒己见,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但要肯干、敢干,还要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三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威人士: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成效也会越来越明显。同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企业家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适应能力的主导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威人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威人士: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的,没出现大的波动。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高技能人才短缺,技能较差的简单劳动力有所过剩,劳动力市场正发挥调整功能,但更要紧的是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还不能匆忙下结论 ■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消费品、资产的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详情]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人民日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谈供给侧改革:阵痛不可避免 但也值得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欲为圣明除弊事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访谈)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王 珂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 一问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二问 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 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权威人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四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权威人士:前面说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点和力度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并用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弥补收支缺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践证明,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益的。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哪一家是政府扶持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的落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有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做好“加减乘除”。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病根都是体制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2016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要敢于和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性创新”。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六问 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 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 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新的生命诞生和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社会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进步,抗风险能力强,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我们改善发展质量、产品质量、空气质量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同时,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七问 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对于新常态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大家都要照照镜子,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牢牢把握几个重大原则,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权威人士: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深化认识、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 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提高认识后,还要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毅力来完成这个历史责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对于政府作用,强调“更好发挥”,不是“更多发挥”,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营造宽松环境,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要为创新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对各级干部,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总之,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来源:人民日报[详情]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龚雯、许志峰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近日,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一问:经济增长速度回[详情]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欲为圣明除弊事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欲为圣明除弊事

  别问我,他是谁。我只知道,“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在建设而非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下,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详情]

聚焦

  别问我,他是谁。我只知道,“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在建设而非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下,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