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盘后,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但转增股分配方案未变,仍为每10股转增2股。[详情]
民生银行2017年报显示,存款净流失超过1100亿,员工锐减903人。[详情]
尊敬的民生银行董事会,我代表175名公司的中小股东,提议修改2017年的分配预案。因为按预案:“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会造成股东分红需要倒贴部分现金的怪事。[详情]
去年12月11日,本人以7.83港元和7.76港元买入民生银行5万股在香港挂牌的股票,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持股成本均价大概为6.25元。与当时的每股净资产9.89元相比,不足6.5折买入,感觉很划算。[详情]
民生银行的此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的分配方案,从内容看,其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的行为属于利润分配,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的,即民生银行的“10送2股”的分红举措是需要按送股的面值2元计缴红利所得税。[详情]
3月16日,央行官网公布两单行政处罚,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和平安银行分别罚款1.63亿元和1334万元。[详情]
央行对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418,193.27元,并处罚款114,639,752.47元,合计处罚金额163,057,945.74元。[详情]
因违反支付清算相关规定被罚1.63亿元后,民生银行表示已经撤销了此次被处罚的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并对相关业务进行整改,目前相关整改已全面完成。[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在最近公开的(2017)最高法民终41号案中,认定当事人民生银行南昌分行与其他三家公司的票据交易活动“名为票据转让,实为借贷”,构成《民法总则》第146条“通谋虚伪”行为,应以实际借贷关系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表面合法的票据贴现、票据背书属于虚伪行为,应归于无效。[详情]
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存在内设部门具体业务数据均不在分行监管统计报表中反映的违法违规事实。山西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罚款30万元。[详情]
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了宁夏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对中国民生银行银川分行进行处罚,罚款二十万元。[详情]
山东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罚款35万元。[详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银监局发布甬银监罚决字〔2017〕28号、甬银监罚决字〔2017〕2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中国民生银行(7.970, 0.07, 0.89%)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详情]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黄红日,该行存在未及时报送案件风险信息及案件信息;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法违规事实。[详情]
近日,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了上海监管局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银监罚决字〔2018〕10号)。[详情]
中国银监会网站7日公布了天津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天津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津银监罚决字〔2018〕2号)。[详情]
倒贴钱的分红风波总算平息 民生银行业绩隐忧渐次浮现 文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虽然该行2017年净利润增长4.12%,但营业收入却下滑7.01%,其利润增长则主要是因为支出税金大幅减少。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拨备压力仍存 一则让投资者“倒贴钱”的分红方案,近日将民生银行(600016.SH)卷入口水之争。 3月30日,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年报并披露分红预案。该行拟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即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 消息甫一公布,就在投资者中激起一阵骚动。 4月9日,杨宝忠代表175名公司中小股东公开发文,提议民生银行董事会修改2017年的分配预案。他们称,若按上述预案执行,将会造成股东分红反需要倒贴部分现金的怪事。 有人算了一笔账,该方案是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0.30元现金红利,而为了获得这笔分红需要倒贴0.16元现金。 在监管层日益重视分红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大背景下,中小股东的抗议奏效了。 民生银行最新公告显示,该公司4月1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决议》和《关于公司2017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决议》,同意将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拟以股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向股东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 一场分红风波就此平息。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场多少有些无厘头的风波背后,已折射出民生银行“家境”窘迫的现状。 业绩明增实降 与前几年高调快速增长的辉煌时期相比,现在的民生银行低调了很多,而经营隐忧亦逐渐显露。 年报显示,2017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8亿元,比上年增长 4.12%。虽然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但民生银行靠的并不是主营收入增长拉动。 数据显示,该行多项经营性指标均呈下降态势。其中营业收入1442.81亿元,同比下降7.01%;净息差为1.50%,同比下降36BP;实现利息净收入865.52亿元,同比下降8.59%;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7.42亿元,同比下降8.65%;成本收入比为31.72%,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 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支出的减少。而营业支出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就是税金及附加,下降了65.79%;所得税费用也下降了15.96%。显然,成本的大幅收缩最终反映为净利润的上扬。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民生银行利息收入下滑,缘于其存款成本上升和贷款收益的下滑。 银行负债的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向央行借款等,其中存款是利息成本最低的渠道,然而民生银行目前存款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有券商人士指出,虽然民生银行2017年四季度存款环比增长1%,但全年来看同比减少4%,且降幅较前三季度继续扩大,而2017年三季度的同比降幅为2%。 存款表现不佳,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资产端结构调整的影响。该行全年资产规模仅微增0.1%,其中,证券投资类资产减少3%,非标资产规模占比从年初的18%降至13%,进而影响到存款派生。在存款流失中,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元,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这意味着,很多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银行另投别家。 “这也间接证明了民生银行过去铺设的社区银行在揽存方面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一位银行业人士评价。 在生息资产方面,贷款收益也在下滑。该行贷款平均收益率从2016年的4.98%下滑到2017年的4.7%,无论是个人贷款还是公司贷款均出现下滑,其中个人贷款从5.57%下滑到4.98%,公司类贷款收益率从4.67%下滑到4.53%。 资产质量方面,在整个银行业资产质量逐渐企稳、不良开始掉头向下背景下,民生银行不良趋势却仍未明显改善。 民生银行2017年全年不良贷款率为1.71%,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从前瞻性指标来看,民生银行关注类贷款同比提升31BP至4.06%。此外,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重组贷款总额1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比为0.53%,比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总额8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比为3.18%,比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其拨备覆盖率为156%,略高于监管红线。鉴于该行不良压力仍存,其拨备计提压力的警报尚未解除。 人员流失罚单不断 业内人士经常评价过去的民生银行略带有“狼性”文化,但现在,这家银行开始放慢节奏。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行近些年频繁出现人员变动,尤其是中高层的变动。自2014年原董事长董文标辞职,民生银行中高层旋即出现一系列异动,余波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今年4月初,民生银行即有两起高管人事变动:一个任职,一个辞职。 在该行4月4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上,通过了聘任欧阳勇担任行长助理的决议,任职资格最终还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 2016年9月民生银行三位行长助理同时升任副行长,此后行长助理一职处于空缺状态。欧阳勇此前职位为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辞职的是该行的董秘。4月4日,民生银行发布更换董事会秘书的公告。原董秘方舟因个人原因辞去董秘和联席公司秘书职务。聘任公司现任财务总监白丹兼任公司董秘,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任期一致。而方舟担任董秘一职尚不足一年,为民生银行历史上第七届董秘。 更值得关切的,是民生银行已连续三年裁员。 年报显示,和2016年财报对比,该行员工数减少了903人。据悉,该行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遭到裁撤。 人心不稳,除了导致业绩下滑,还带来一批违规事件。 今年3月,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导致因多项重大违规被开出1.6亿元天价罚单。 4月份,该行仍罚单不断。仅4月上半月,该行就收到三张罚单,涉及金额150万元。4月9日,民生银行银川分行因未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而受到处罚,罚款金额为20万元。 4月10日,民生银行宁波分行因贷前调查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20万元,同时,因发售或代理销售产品不合规、内部控制管理不审慎,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50万元。同日,监管信息还显示,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因内设部门具体业务数据均不在分行监管统计报表中反映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山西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罚款30万元。[详情]
现金分红不够缴红利税?小股东反对,这家银行改预案,派现也有“陷阱”,这6股的派现几乎都缴税了 在小股东公开反对施压下,民生银行的分红方案终于修改了。 4月11日,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由每10股送2股派现0.30元调整为每10股转增2股派现0.90元(含税),也即取消了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改为每10股转增2股。 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压力在于遭到百名投资者公开提出质疑: 按现行规定,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根据分红方案,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仅派现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投资者反而要自掏腰包每10股缴纳0.16元的税金。 不少网友惊呼,原来上市公司的分红还有这样的大“陷阱”! 民生银行修改分红预案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方案:“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 此分配方案遭到中小投资者质疑: 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 此外,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也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而且按照港股规定,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因此,民生银行修改分配方案修改为:每10股派现0.90元(含税),每10股转增2股。 分红“陷阱”你可知 在A股市场,送转股已成为上市公司分红方案或是增加股本的最佳方式。或因送红股属于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行为,需要缴纳红利税(文后有详解),因此,A股市场中,送红股行为较为少见,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了转增股。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近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选择转增股方式的分配方案远大于送红股。数据显示,2016年的年报分配方案中,仅50家上市公司选择了送红股的方式,但多达419家公司选择转增股。 以2017年仅有23家送红股的上市公司来看,在扣除红利税之后(以持股未满一个月计算),已有1家上市公司(安徽水利)的现金分红将全部用于缴税。 具体来看,安徽水利2017年报拟10送2派0.5元,按现行政策计算,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应缴红利税: (2元+0.5元)×20%=0.5元 0.5元的红利税正好与0.5元的派现相抵,因此,根据安徽水利的分配预案,投资者将分文不得。也就意味着,以安徽水利的分配预案,投资者获得的现金分红将全部用于缴税,而且还得“忍受除权之痛”。 此外,持有陕西金叶、江龙船艇、泰合健康、康拓红外、唐山港的投资者,在缴完红利税之后,每10股仅能收到4分钱。 转增股、送红股和派现到底有何区别 从分红角度来说,送红股和派现属于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而转增股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为。我们来看这三个名词的定义: 转增股: 是指上市公司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的形式赠送给股东的一种分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转增股本不是利润分配,不属于“分红”范畴,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为。 送红股: 是指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形式,是用上市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股权的方式赠送给股东。 派现: 即现金股利,是股份公司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息。 哪种方式需要缴税 再来看看,这三种方式的缴税情况: 转增股: 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发红股: 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按照1元/股计算),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派现: 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金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股息红利如何缴税 根据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不同,股息红利缴税也有差异化区别: 1、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具体扣税方式如下: 上市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对个人持股1年以内(含1年)的,上市公司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由证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机构从个人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11日消息,此前民生银行2017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的分红预案遭到投资者不满,一些股东认为这样的分红预案会使得一些股东分红时需倒贴部分现金。 对此,民生银行百名股东要求修改分红方案。 4月11日盘后,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但转增股分配方案未变,仍为每10股转增2股。 据了解,民生银行于3月30日发布了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该行拟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 翻看先前的民生银行分配方案,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而根据民生银行的上述分红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在这次分红中不但分文不得,反而要自掏腰包每10股缴纳0.16元的税金。 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显示,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所以有投资者认为,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也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而且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10日消息,自前两日媒体公开民生银行中小股东致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一封公开信之后,今天,又有该公司投资者再次致信民生银行管理层,称“近两年来,民生银行却让人非常失望:管理混乱,负面新闻缠身,经营效益严重滑坡,与同档次的招行等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强烈要求管理层更改分红方案,要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转股价不得低于净资产,并希望管理层就公司发展问题给广大股东一个说明和解释。 据悉,近日,民生银行公布2017年分配预案,方案为“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然而,但若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话,反而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这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强烈不满,不知道民生银行将对此如何回应。 以下为致信原文: 民生银行管理层: 由于本人对民生银行发展前景看好,长期持有民生银行股票,2015年全部通过港股通换持民生银行港股。但近两年来,民生银行却让人非常失望:管理混乱,负面新闻缠身,经营效益严重滑坡,与同档次的招行等相比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推出的奇葩分红方案更是引起极大的争议,对说明会本人关注以下问题: 1、关于分红送股。是否送股需要倒贴钱?持有港股本身扣税20%就很高,假如本人账面上没有资金,难道就不给我送股了吗?如果这样,强烈要求更改分红方案。 2、关于发行可转债。按照方案发行价可以低于净资产,港股股东又无权认购可转债,如转股价低于净资产,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权益将被摊薄,对港股股东是极不公平的。近年来民生股价和其他银行股相比,走势截然相反,一路走低。现在又推出这么个奇葩的分红方案,让人怀疑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勾结故意打压股价,以便调低转股价从而向大股东输送利益。因此,为保护港股和小股东的权益,强烈要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转股价不得低于净资产! 3、关于公司发展问题。鉴于民生银行近年来经营状况出现的诸多问题,洪琦董事长是如何想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对策?管理层还有没有能力对公司实现有效管理?我们希望 管理层给广大股东一个说明和解释。 一名长期持有民生银行的股东 2018年4月11日 若中小投资者遇到此类公司或有维权需要,可以加入新浪上市公司维权微信群和我们进行沟通。新浪财经将会第一时间进行关注并力争及时反馈。 [详情]
来源:唐书房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聊聊银行股,尤其是老唐不小心暴露了打印的招商民生财报后,这种留言就更多了。 其实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一书的第231页到248页之间,老唐已经谈过了自己看银行股习惯注意的重要指标。只要按着这个走,大体上看明白一份银行财报还是不难的。 今天老唐就按照书上流程,来聊聊招商和民生这两只老唐持有的银行股年报。先提醒,一说金融类个股,铁定有很多术语。不懂术语概念的朋友,请自己翻手2,本文不解释基础概念。 在《手2》第17课里,老唐写到:如果不是以写研报为生,老唐建议只需将关注重点放在两个角度即可:一是经营效益,二是资产质量。今天,咱们就先从经营效益说起开始。 书中写到:在经营效益问题上,老唐习惯从营收收入开始看,重点关注收入结构、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收益率三大块……与收入结构相关的财务指标,除了营业收入以外,主要还有净利息收入比、中间收入比、成本收入比。 先统计这几个指标,得出一个轮廓性的表格(单位亿元): 这个关于轮廓,让我们先摆在这里,有个直观印象即可。净利息收入比和中间收入比只用记录一个即可。 接下来看以资产利润率(ROA)和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核心的收益率相关数据 这张表的数据,无论你是否理解银行业,都应该能看出明显的问题:首先,2017年小招总资产增速高于小民,两家的总资产规模从2016年的仅0.8%的差距(59422 VS 58959),稍微扩大至6.7%,但总体来说,规模差距并不大。 然而,净利润差距却非常大,也就意味着两家银行以几乎差不多的资产总额,给股东赚来的利润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后面三列表格给了我们答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差异巨大,净息差和净利差差异巨大。 同样的生意,一个人比另一个赚的多,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卖价高,要么进价低。银行业也不例外,小招的收益率高那么多,究竟是卖价高造成的,还是进价低造成的呢?我们继续统计两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得出下表: 这数据一目了然,两家银行的收入相差不大,收益率差异也很小——这符合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卖的是“钱”,一种无差别商品。 两家银行收益率的主要差异来自成本方面,也就是说,小民的进货(借钱)成本,比小招高出约50%(2.66/1.77),直接导致增加了数百亿支出,从而在利润数据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借钱,凭什么小民借钱的成本就要高那么多呢,难道小民长得丑些,鼻毛出窍?我们继续分析他俩负债结构的区别。 银行负债的来源,概括一下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跟央妈借四种,我们先看小招和小民借款对象的差异(注:表中数额均为全年平均余额,不是12月31日余额,统计时是四种分开统计,此处已知结果,所以将后三类合并,以方便阅读)。 通过这张表,我们发现,小招借的钱有72.2%是储户存款,平均成本只有1.27%,而小民吸引的储户存款只占负债总额的54.7%,且平均成本1.76%要比小招高的多。 正因为小民吸引储户的能力差一些,所以他就不得不在需要用钱的时候,跟市场同行、款爷以及央妈借。这些家伙显然比储户们精的多,借出来的钱贵好多。2017年小民有高达45.3%的款项,就是这样借来的,给的利率3.75%,比给储户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很显然,这帮精明鬼的特点是你越是没钱,越不容易从他们手上借到钱,典型的嫌贫爱富、趁火打劫。比如手头比较宽裕的小招,跟他们借钱的成本3.07%,就比小民的3.75%低的多。 不要小看了小民多给的0.68%,那可是多给了167亿人民币出去。换成百元大钞超过190吨,20吨大东风也得八九辆才拖的完,痛的我啊,在床上翻了四个半跟头才止住。 小民负债成本2.66%,比小招的1.77%,高出0.89%(更痛,多给出去483亿元,约555吨百元大钞),核心原因在存款上,一者是存款占比少(54.7%),只能在市场借贵钱,二者是吸引的存款,成本1.76%,本身也偏贵(和小招的1.27%比)。 继续分析他俩的存款。 小招2016年平均存款余额36197亿,2017年增加了3458亿,增幅约10%;小民2017年平均存款余额仅增加911亿,增幅约3%。如果看2017年底的余额(民生报表附注76页),会发现小民的存款总额是下降的,从30822亿下降为29663亿,净流失超过1100亿。 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而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如果我们看小招的报表(附注86页),我们会发现小招无论在公司活期,公司定期还是个人活期和个人定期上,均是净增加。 这场景很容易脑补,就是有很多民生的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搬到别家去了。不仅没有新增存款,老储户也大量流失,所以,民生的存款占比低,不得不到市场去借贵钱。 另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同样是存款,为什么小民的存款成本1.76%,要比小招的1.27%高那么多呢?小民天生心软,对储户特别厚道吗?继续看数据。 总体而言,小民在所有类型的存款上,给储户的利率都要比小招高一点点,然而,真正的影响因素不是利率上高的那么一点点,而是小招吸引的存款有约24%是最低利率的个人活期,而小民该项数据仅有6%。 小招的个人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约24%,金额高达9723亿,平均成本仅0.37%,相比到市场借钱的成本3.07%,仅此一项小招就节省超过260亿。 那么,小招为何能吸引到更多的个人活期,未来还能保持这个优势吗?这个话题属于那种谁都可以出来讲两句的定性内容,财报只是提示这个思考角度,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本篇不聊它。 好,看完负债部分,我们看两家的收入来源。小招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9666亿,其中贷款35085亿,占比58.8%,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小民生息资产57545亿,其中贷款26907亿,占比46.8%,贷款平均收益率4.70%。 从这张表里,我们看到,其实小民在贷款以外的其他领域,收益率都是高于小招的。然而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遗憾,在低收益的资产上配置了过重的资源,再怎么努力,结果也不理想。 更关键的是,民生十年来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也输了。 早在2014年2月22日,老唐曾在雪球发帖这样评价自己持有的招行和民生: 招行,在70、80后心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钱少的时候,在招行。待到钱多时,离开招行变得很麻烦,需要很大的利益诱惑才值得动手。所以,招行在笼络近20年的主力金主方面,有优势。 民生,后娘养的,银行业里唯一成气候的私企。根子上有危机意识,有吃苦意识,愿意在国企嫌麻烦的领域里去拼缝。也因此,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占有优势。算个嘴勤腿勤的皮条客。 2017年,小民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被招商超过,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的优势,也丧失了。原来的小民是高来高去,折腾到今天,成了高来低去。反倒是原本低来低去的小招,开始向低来高去的方向进步了。 那么,目前两家银行在贷款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看贷款结构表(单位亿元) 以两家银行的贷款结构看,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在数量上差距不大,小民在收益率上依然领先(这个含水量较高,后文会说),主要差距集中在对私贷款上,招行不仅数额远远领先,利率也高出不少——所以,做招行的股东是幸福的,但做用户嘛,就呵呵了。 在对私贷款上,两家银行的差距又主要在哪里呢?继续看数据 很明显,小民主要在住房贷款和信用卡方面大大落后于小招。 那么,为什么小民除了在吸收存款方面落后,在对私贷款方面也大大落后呢?从定性角度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过去两三年里,高层dou争引发的民生银行内部人事动荡造成的。其实,即使我们不知道,如果从成本收入比的数据着手,也能得到近似的结论。 民生财报118页提供了民生员工人数。和2016年财报对比,员工数减少了903人,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的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平均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裁撤。 这是民生连续第三年裁人。 与之对比的,是招商2017年从70461人增加至72530人,净增2069人。同时,招商的员工薪酬总额也增加67亿,而民生是与2016年基本持平。 在民生财报的29页披露,小民2017年减少业务及管理费23.25亿元。财报附注91页显示,这23.25亿元主要来自于业务费用减少约14亿,办公费用减少约6亿。小民2017年增加的归母净利19.7亿元,完全是通过龟息辟谷大法,尽可能减少活动省出来的。 高速扩张的企业,突然开始不断裁人,而且挤压办公及业务支出,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想象到员工的心慌慌状态。民生赖以为傲的狼性和开拓文化,正在消失,现有业务也以守成为主。比如通过财报35页,民生的贷款行业分布比例,我们就能发现,各个行业变化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做的都是维持熟客的老生意。 以上是关于收入结构的数据。银行以赚资金差价为主,借钱进来,贷款或投资出去,来去之间的差值就是银行的收益。通过上述数据,我们解决了他借多少钱,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借的,成本几何,拿着这些钱又干些什么,收益如何,哪些方面干的比较好,哪些方面干的不好……等等。了解过这些,即使你没有实地调研,但它过去一年里干事的脉络我们就基本有谱了。 接下来,要看资产质量了。 一堆数据看累了吧?插个广告休息休息头脑…… 接下来看资产质量。 关于资产质量,在《手2》的241页,老唐写到:资产质量方面,老唐个人主要看资本充足率、不良与拨备两大块。 先看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强硬的监管指标,主要看看超出监管指标多少,有没有扩张余地,有没有高分红可能等。 这个都比较简单,在《手2》29页列的有监管要求,自己一对照就知道了。最后一列,是招商如果按照权重法计算的话,它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数据。从数值可以看出,招商利用高级法大大节约了资本,具备明显的优势。 接下来看不良和拨备。主要涉及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率、贷款迁徙率。先看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 这几个数据,简单粗暴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小民按照小招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自己,那么小民的479亿不良贷款,需要准备1255亿拨备,差额510亿。如果这样计提,意味着要扣掉小民510亿税前利润,对应的净利润及净资产均需要减少约380多亿。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小招按照小民的要求做,小招可以增加税前利润611亿,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约460亿,净利润同比+13%可以做成+87%。 当然,这是多年积累,放在一年里处理是不合适的。这样对比,只是为了说明不能仅看报表数据,要穿透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 不仅如此,小民的不良认定尺度和小招的差距也颇大。这个可以从“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上观察。小招的这个数值是126%,可以理解为不仅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均已归为不良贷款,而且还有约120亿的逾期90天以内甚至没逾期的贷款也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并为其计提了足额拨备。 小民的这个数据,公司不好意思说,没有直接披露,需要自己计算。经过计算,该数值是73.6%,可以理解为有大量已经逾期90天以上不还的贷款,依然还假装是正常贷款对待,没有归为不良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归入不良,就要计提拨备,计提拨备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直接威胁到银监会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不仅如此,计提拨备还可能使岌岌可危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进一步降低,以至于威胁到公司的正常业务开展。 小民的不良认定不够严谨,还可以从分行业披露的不良率上观察。一般来说,同一行业的大数据覆盖下,不同银行在该行业的不良率通常差距不大(总额较小,受个案影响的除外)。或许因为公司管理优秀,某些行业会略好,但如果一家普通的银行比业内公认的优秀者不良率还低很多,那就很可能在不良认定上尺度过松。 比如,小招财报的35页披露了分行业的不良率。民生又是没有直接披露,但我们可以通过35页的贷款余额和37页的不良余额自己计算。计算和对比能够发现,某些行业的不良率偏差非常可疑。 比如采矿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0.68%,民生银行为1.72%;批发零售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4.13%,民生银行为3.17%;制造业,招商银行为6.53%,民生银行为3.7%……等等。 再比如,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小民的计提比例也明显大幅低于小招。在民生财报附注61页,披露的9764亿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中包含7469亿类贷款的非标资产,当年仅计提拨备7.7亿,总的拨备不到23亿。拨“贷”比仅0.23%,即便去掉其中的债券类产品不计,拨“贷”比也仅有0.3%。与之相比,小招的应收账款类投资5722亿,计提拨备43亿,拨“贷”比有0.75%。 就本期计提而言,小民本期计提拨备342亿,占贷款余额的1.22%。一般来说,计提低于1.5%,可以视为利润注水的特征之一。小招本期计提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81%。 综上所述,当下小民在资产端的优势正在丧失,负债端则呈现差距拉大的态势,人员裁撤,待遇差距拉大,人心浮动,各项业务以守成为主,实际差距比PE所体现出来的差距要大。因为小民的E,是需要脱水处理的,而小招却还藏了很多肉肉,放出来的话能丰满一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小民和小招放在一起对比,实在是对小民很残忍,基本上被全面碾压。 唯一可以说好的一点是,无论是小招还是小民,他们的贷款迁徙率均出现全面下降(数据在招商18页及民生38页),显示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企业还贷能力的上升,这是对全行业的利好。 总体来说,银行和企业相比,算是一个弱周期的行业,银行不需要追求企业好到什么程度,只要不糟糕到付不起利息即可。 ‘捡烟蒂’还是‘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这是投资界永远没有答案的争论,老唐也没有终极答案,虽然我现在是越来越倾向于后者。 民生,目前看是一点点的在丧失竞争力,然而,它很贱啊,真的很贱。以H股价格计算,仅有约2150亿市值,却拥有3800亿净资产(含优先股)。 小民当下有2.8万亿贷款,即便极度悲观,按照10%的不良率、所有不良贷款均损失70%考虑,净损失也不到2000亿。当前已有拨备750亿,从净资产里再划出来1300亿填坑,剩下一个拥有全国牌照、42家分行的知名银行,干干净净的2500亿净资产及全套架构。 这样一个纯净银行,考虑牌照和前期费用,至少值3000亿,而当下市值约等于纯净银行7折的大优惠。更何况,一直压在小民身上的安邦大石已经解除威胁,我愿意等待小民重振雄风。 当然,我也会继续持有优秀的小招,就当花钱研究‘捡烟蒂’和‘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的实战差异了。 但是仍然要说,小招的领头人能看见‘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是科技’,真的很赞。 而小民当家的,居然想出送股这种馊主意,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铁了?没钱就不要装阔,取消红股,就卡章程约定的10%线,分三分钱也挺好。实在要想好听,账上600多亿资本公积,你转增也行啊!非要逼小股东缴税,管理层脑袋一定是秀逗了。 老唐同时持有招商H股和民生H股,而且两只比例基本相当。黑自己的持股,不会被归为为阴谋论吧?嚯嚯……先黑到这儿。 老唐目前持股茅台44%+,腾讯18%-,民生H6%-,招商H5%-,古井B6%+,洋河6%-,双汇5%+,信立泰5%-,国投4%+,海康3%-。 2018年收益约为-2%,2014年11月25日设立的老唐实盘组合,至今净值2.88元,同期实际净值3.13元,差额为组合无法录入港股和B股造成。[详情]
来源:唐书房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聊聊银行股,尤其是老唐不小心暴露了打印的招商民生财报后,这种留言就更多了。 其实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一书的第231页到248页之间,老唐已经谈过了自己看银行股习惯注意的重要指标。只要按着这个走,大体上看明白一份银行财报还是不难的。 今天老唐就按照书上流程,来聊聊招商和民生这两只老唐持有的银行股年报。先提醒,一说金融类个股,铁定有很多术语。不懂术语概念的朋友,请自己翻手2,本文不解释基础概念。 在《手2》第17课里,老唐写到:如果不是以写研报为生,老唐建议只需将关注重点放在两个角度即可:一是经营效益,二是资产质量。今天,咱们就先从经营效益说起开始。 书中写到:在经营效益问题上,老唐习惯从营收收入开始看,重点关注收入结构、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收益率三大块……与收入结构相关的财务指标,除了营业收入以外,主要还有净利息收入比、中间收入比、成本收入比。 先统计这几个指标,得出一个轮廓性的表格(单位亿元): 这个关于轮廓,让我们先摆在这里,有个直观印象即可。净利息收入比和中间收入比只用记录一个即可。 接下来看以资产利润率(ROA)和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核心的收益率相关数据 这张表的数据,无论你是否理解银行业,都应该能看出明显的问题:首先,2017年小招总资产增速高于小民,两家的总资产规模从2016年的仅0.8%的差距(59422 VS 58959),稍微扩大至6.7%,但总体来说,规模差距并不大。 然而,净利润差距却非常大,也就意味着两家银行以几乎差不多的资产总额,给股东赚来的利润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后面三列表格给了我们答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差异巨大,净息差和净利差差异巨大。 同样的生意,一个人比另一个赚的多,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卖价高,要么进价低。银行业也不例外,小招的收益率高那么多,究竟是卖价高造成的,还是进价低造成的呢?我们继续统计两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得出下表: 这数据一目了然,两家银行的收入相差不大,收益率差异也很小——这符合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卖的是“钱”,一种无差别商品。 两家银行收益率的主要差异来自成本方面,也就是说,小民的进货(借钱)成本,比小招高出约50%(2.66/1.77),直接导致增加了数百亿支出,从而在利润数据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借钱,凭什么小民借钱的成本就要高那么多呢,难道小民长得丑些,鼻毛出窍?我们继续分析他俩负债结构的区别。 银行负债的来源,概括一下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跟央妈借四种,我们先看小招和小民借款对象的差异(注:表中数额均为全年平均余额,不是12月31日余额,统计时是四种分开统计,此处已知结果,所以将后三类合并,以方便阅读)。 通过这张表,我们发现,小招借的钱有72.2%是储户存款,平均成本只有1.27%,而小民吸引的储户存款只占负债总额的54.7%,且平均成本1.76%要比小招高的多。 正因为小民吸引储户的能力差一些,所以他就不得不在需要用钱的时候,跟市场同行、款爷以及央妈借。这些家伙显然比储户们精的多,借出来的钱贵好多。2017年小民有高达45.3%的款项,就是这样借来的,给的利率3.75%,比给储户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很显然,这帮精明鬼的特点是你越是没钱,越不容易从他们手上借到钱,典型的嫌贫爱富、趁火打劫。比如手头比较宽裕的小招,跟他们借钱的成本3.07%,就比小民的3.75%低的多。 不要小看了小民多给的0.68%,那可是多给了167亿人民币出去。换成百元大钞超过190吨,20吨大东风也得八九辆才拖的完,痛的我啊,在床上翻了四个半跟头才止住。 小民负债成本2.66%,比小招的1.77%,高出0.89%(更痛,多给出去483亿元,约555吨百元大钞),核心原因在存款上,一者是存款占比少(54.7%),只能在市场借贵钱,二者是吸引的存款,成本1.76%,本身也偏贵(和小招的1.27%比)。 继续分析他俩的存款。 小招2016年平均存款余额36197亿,2017年增加了3458亿,增幅约10%;小民2017年平均存款余额仅增加911亿,增幅约3%。如果看2017年底的余额(民生报表附注76页),会发现小民的存款总额是下降的,从30822亿下降为29663亿,净流失超过1100亿。 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而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如果我们看小招的报表(附注86页),我们会发现小招无论在公司活期,公司定期还是个人活期和个人定期上,均是净增加。 这场景很容易脑补,就是有很多民生的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搬到别家去了。不仅没有新增存款,老储户也大量流失,所以,民生的存款占比低,不得不到市场去借贵钱。 另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同样是存款,为什么小民的存款成本1.76%,要比小招的1.27%高那么多呢?小民天生心软,对储户特别厚道吗?继续看数据。 总体而言,小民在所有类型的存款上,给储户的利率都要比小招高一点点,然而,真正的影响因素不是利率上高的那么一点点,而是小招吸引的存款有约24%是最低利率的个人活期,而小民该项数据仅有6%。 小招的个人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约24%,金额高达9723亿,平均成本仅0.37%,相比到市场借钱的成本3.07%,仅此一项小招就节省超过260亿。 那么,小招为何能吸引到更多的个人活期,未来还能保持这个优势吗?这个话题属于那种谁都可以出来讲两句的定性内容,财报只是提示这个思考角度,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本篇不聊它。 好,看完负债部分,我们看两家的收入来源。小招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9666亿,其中贷款35085亿,占比58.8%,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小民生息资产57545亿,其中贷款26907亿,占比46.8%,贷款平均收益率4.70%。 从这张表里,我们看到,其实小民在贷款以外的其他领域,收益率都是高于小招的。然而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遗憾,在低收益的资产上配置了过重的资源,再怎么努力,结果也不理想。 更关键的是,民生十年来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也输了。 早在2014年2月22日,老唐曾在雪球发帖这样评价自己持有的招行和民生: 招行,在70、80后心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钱少的时候,在招行。待到钱多时,离开招行变得很麻烦,需要很大的利益诱惑才值得动手。所以,招行在笼络近20年的主力金主方面,有优势。 民生,后娘养的,银行业里唯一成气候的私企。根子上有危机意识,有吃苦意识,愿意在国企嫌麻烦的领域里去拼缝。也因此,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占有优势。算个嘴勤腿勤的皮条客。 2017年,小民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被招商超过,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的优势,也丧失了。原来的小民是高来高去,折腾到今天,成了高来低去。反倒是原本低来低去的小招,开始向低来高去的方向进步了。 那么,目前两家银行在贷款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看贷款结构表(单位亿元) 以两家银行的贷款结构看,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在数量上差距不大,小民在收益率上依然领先(这个含水量较高,后文会说),主要差距集中在对私贷款上,招行不仅数额远远领先,利率也高出不少——所以,做招行的股东是幸福的,但做用户嘛,就呵呵了。 在对私贷款上,两家银行的差距又主要在哪里呢?继续看数据 很明显,小民主要在住房贷款和信用卡方面大大落后于小招。 那么,为什么小民除了在吸收存款方面落后,在对私贷款方面也大大落后呢?从定性角度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过去两三年里,高层dou争引发的民生银行内部人事动荡造成的。其实,即使我们不知道,如果从成本收入比的数据着手,也能得到近似的结论。 民生财报118页提供了民生员工人数。和2016年财报对比,员工数减少了903人,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的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平均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裁撤。 这是民生连续第三年裁人。 与之对比的,是招商2017年从70461人增加至72530人,净增2069人。同时,招商的员工薪酬总额也增加67亿,而民生是与2016年基本持平。 在民生财报的29页披露,小民2017年减少业务及管理费23.25亿元。财报附注91页显示,这23.25亿元主要来自于业务费用减少约14亿,办公费用减少约6亿。小民2017年增加的归母净利19.7亿元,完全是通过龟息辟谷大法,尽可能减少活动省出来的。 高速扩张的企业,突然开始不断裁人,而且挤压办公及业务支出,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想象到员工的心慌慌状态。民生赖以为傲的狼性和开拓文化,正在消失,现有业务也以守成为主。比如通过财报35页,民生的贷款行业分布比例,我们就能发现,各个行业变化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做的都是维持熟客的老生意。 以上是关于收入结构的数据。银行以赚资金差价为主,借钱进来,贷款或投资出去,来去之间的差值就是银行的收益。通过上述数据,我们解决了他借多少钱,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借的,成本几何,拿着这些钱又干些什么,收益如何,哪些方面干的比较好,哪些方面干的不好……等等。了解过这些,即使你没有实地调研,但它过去一年里干事的脉络我们就基本有谱了。 接下来,要看资产质量了。 一堆数据看累了吧?插个广告休息休息头脑…… 接下来看资产质量。 关于资产质量,在《手2》的241页,老唐写到:资产质量方面,老唐个人主要看资本充足率、不良与拨备两大块。 先看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强硬的监管指标,主要看看超出监管指标多少,有没有扩张余地,有没有高分红可能等。 这个都比较简单,在《手2》29页列的有监管要求,自己一对照就知道了。最后一列,是招商如果按照权重法计算的话,它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数据。从数值可以看出,招商利用高级法大大节约了资本,具备明显的优势。 接下来看不良和拨备。主要涉及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率、贷款迁徙率。先看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 这几个数据,简单粗暴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小民按照小招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自己,那么小民的479亿不良贷款,需要准备1255亿拨备,差额510亿。如果这样计提,意味着要扣掉小民510亿税前利润,对应的净利润及净资产均需要减少约380多亿。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小招按照小民的要求做,小招可以增加税前利润611亿,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约460亿,净利润同比+13%可以做成+87%。 当然,这是多年积累,放在一年里处理是不合适的。这样对比,只是为了说明不能仅看报表数据,要穿透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 不仅如此,小民的不良认定尺度和小招的差距也颇大。这个可以从“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上观察。小招的这个数值是126%,可以理解为不仅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均已归为不良贷款,而且还有约120亿的逾期90天以内甚至没逾期的贷款也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并为其计提了足额拨备。 小民的这个数据,公司不好意思说,没有直接披露,需要自己计算。经过计算,该数值是73.6%,可以理解为有大量已经逾期90天以上不还的贷款,依然还假装是正常贷款对待,没有归为不良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归入不良,就要计提拨备,计提拨备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直接威胁到银监会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不仅如此,计提拨备还可能使岌岌可危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进一步降低,以至于威胁到公司的正常业务开展。 小民的不良认定不够严谨,还可以从分行业披露的不良率上观察。一般来说,同一行业的大数据覆盖下,不同银行在该行业的不良率通常差距不大(总额较小,受个案影响的除外)。或许因为公司管理优秀,某些行业会略好,但如果一家普通的银行比业内公认的优秀者不良率还低很多,那就很可能在不良认定上尺度过松。 比如,小招财报的35页披露了分行业的不良率。民生又是没有直接披露,但我们可以通过35页的贷款余额和37页的不良余额自己计算。计算和对比能够发现,某些行业的不良率偏差非常可疑。 比如采矿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0.68%,民生银行为1.72%;批发零售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4.13%,民生银行为3.17%;制造业,招商银行为6.53%,民生银行为3.7%……等等。 再比如,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小民的计提比例也明显大幅低于小招。在民生财报附注61页,披露的9764亿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中包含7469亿类贷款的非标资产,当年仅计提拨备7.7亿,总的拨备不到23亿。拨“贷”比仅0.23%,即便去掉其中的债券类产品不计,拨“贷”比也仅有0.3%。与之相比,小招的应收账款类投资5722亿,计提拨备43亿,拨“贷”比有0.75%。 就本期计提而言,小民本期计提拨备342亿,占贷款余额的1.22%。一般来说,计提低于1.5%,可以视为利润注水的特征之一。小招本期计提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81%。 综上所述,当下小民在资产端的优势正在丧失,负债端则呈现差距拉大的态势,人员裁撤,待遇差距拉大,人心浮动,各项业务以守成为主,实际差距比PE所体现出来的差距要大。因为小民的E,是需要脱水处理的,而小招却还藏了很多肉肉,放出来的话能丰满一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小民和小招放在一起对比,实在是对小民很残忍,基本上被全面碾压。 唯一可以说好的一点是,无论是小招还是小民,他们的贷款迁徙率均出现全面下降(数据在招商18页及民生38页),显示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企业还贷能力的上升,这是对全行业的利好。 总体来说,银行和企业相比,算是一个弱周期的行业,银行不需要追求企业好到什么程度,只要不糟糕到付不起利息即可。 ‘捡烟蒂’还是‘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这是投资界永远没有答案的争论,老唐也没有终极答案,虽然我现在是越来越倾向于后者。 民生,目前看是一点点的在丧失竞争力,然而,它很贱啊,真的很贱。以H股价格计算,仅有约2150亿市值,却拥有3800亿净资产(含优先股)。 小民当下有2.8万亿贷款,即便极度悲观,按照10%的不良率、所有不良贷款均损失70%考虑,净损失也不到2000亿。当前已有拨备750亿,从净资产里再划出来1300亿填坑,剩下一个拥有全国牌照、42家分行的知名银行,干干净净的2500亿净资产及全套架构。 这样一个纯净银行,考虑牌照和前期费用,至少值3000亿,而当下市值约等于纯净银行7折的大优惠。更何况,一直压在小民身上的安邦大石已经解除威胁,我愿意等待小民重振雄风。 当然,我也会继续持有优秀的小招,就当花钱研究‘捡烟蒂’和‘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的实战差异了。 但是仍然要说,小招的领头人能看见‘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是科技’,真的很赞。 而小民当家的,居然想出送股这种馊主意,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铁了?没钱就不要装阔,取消红股,就卡章程约定的10%线,分三分钱也挺好。实在要想好听,账上600多亿资本公积,你转增也行啊!非要逼小股东缴税,管理层脑袋一定是秀逗了。 老唐同时持有招商H股和民生H股,而且两只比例基本相当。黑自己的持股,不会被归为为阴谋论吧?嚯嚯……先黑到这儿。 老唐目前持股茅台44%+,腾讯18%-,民生H6%-,招商H5%-,古井B6%+,洋河6%-,双汇5%+,信立泰5%-,国投4%+,海康3%-。 2018年收益约为-2%,2014年11月25日设立的老唐实盘组合,至今净值2.88元,同期实际净值3.13元,差额为组合无法录入港股和B股造成。[详情]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X 去年12月11日,本人以7.83港元和7.76港元买入民生银行5万股在香港挂牌的股票,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持股成本均价大概为6.25元。与当时的每股净资产9.89元相比,不足6.5折买入,感觉很划算。 昨天《红刊财经》周刊,发表了题为《民生银行10送2派0.3元: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文章,我惊讶地发现,因为民生银行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今年分配方案中,我不仅分文不得,反而要自掏腰包赔上一大笔钱。本可以避免发生的悲剧却即将要发生了。虽对持有这只股票未来获利并不怀疑,但是在这里我想问的是:民生银行为什么这样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真的就是巴菲特笔下的宠物狗吗? 《红刊财经》周刊原文《民生银行10送2派0.3元: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特约作者 陈绍霞 红刊财经 2018-04-06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600016)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营业收入为1442.81亿元,同比减少7.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8.13亿元,同比增长4.12%;每股基本收益为1.35元;拟向公司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笔者发现,民生银此次公布的分红方案背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投资者去注意,即投资者若要享受该分配方案时,需要倒贴部分现金才能够获得。 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民生银行的此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并每10股 派送股票股利2股”的分配方案,从内容看,其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的行为属于利润分配,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的,即民生银行的“10送2股”的分红举措是需要按送股的面值2元计缴红利所得税。 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并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股民为了获得这笔分红,是需要倒贴钱去缴纳红利税的。即那些喜欢短线交易的股民,在民生银行此次派发股息和红股期间买入民生银行A股股票并参与了民生银行分红派送,且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的话,实际收到的现金股息并不足以缴纳红利税,需要以卖股票的钱来缴纳红利税。 当然,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若要避免倒贴钱缴税的话,要么在分红除息日前一个月内不要买民生银行的股票,要么买了以后在民生银行除息日前卖出,或者在持有民生银行股票满一个月后再卖出。 对于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来说,也是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如果参与民生银行本次利润分配的话,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须缴红利税 资本公积主要是由股票溢价发行而形成。我国上市公司A股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发起人股东通常以其账面净资产按略高于1元的价格折股,流通股股东则以远高于面值的价格认购股票,发行价格高于1元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入账。这部分资本公积属于公司股东的原始出资。总之,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不属于利润分配,无须缴红利税。 民生银行2017年财务报表显示,2017年末民生银行账面资本公积余额为647.53亿元,如果以民生银行总股本364.85亿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进行每10股转增2股,只需要动用资本公积72.97亿元,即民生银行的账面巨额资本公积是足以用于转增股本的。 未分配利润送红股需缴纳红利税,而资本公积却属于股东的原始出资,以资本公积进行转增股本则无须缴纳红利税。然而民生银行却选择以送红股方式而不采用转增的方式,其实际上是慷股东之慨,强迫股东去纳税。 既然上市公司以未分配利润送红股,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红利税,而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投资者无须缴纳红利税,可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却愿意在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下,在股本扩张时,不愿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选择以未分配利润送股,让股东们多缴红利税呢?难道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无知吗?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大多是精英人士,不太可能不知道上述事实。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送红股而不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方面是考虑纳税态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拥有董事会席位的股东是法人股股东,而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人股股东是无须缴纳红利税,只有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才须缴纳红利税的。以民生银行董事刘永好、史玉柱为例,他们分别通过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此次送股派息,作为法人股股东的刘永好、史玉柱根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 一些上市公司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金,却推出大比例送红股方案,而不是用资本公积金去转增股本,这种做法只能说明这些企业的高管根本无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中小投资者应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敦促这些企业修改分配方案,将送红股改为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虽然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上市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实际上是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投资人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因此获得现金回报,反而要扣缴一定红利税,这是有违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 在此,笔者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修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同时,也呼吁民生银行的持有人、尤其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民生银行修改其利润分配方案。 送转股对投资者没有意义 2013年3月,笔者曾为证券市场红周刊撰写《送转股会提升股票内在价值吗?》一文,文中明确提出,送转股并不能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 你将一张20元的钞票兑换成两张10元的钞票,你的钱变多了吗?你的钞票由一张变成了两张,但你的钱并没有因此变多。每10股送10股,你的股票由10股变成了20股,你拥有的股票数量虽然是增加了,但股票所对应的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其内在整体价值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送转股只是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投资人持有的股票数量虽然增加了,但持有股票所对应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变化,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也没有变化,因此,“送、转”股本身并不会给投资人带来任何回报。 以民生银行为例,本次拟每10股送2股,送股后其“股本”账面金额由364.85亿元增加至437.82亿元、增加72.97亿元,相应地,送股后“未分配利润”由1634.20亿元减少为1561.23亿元、减少72.97亿元,送股前后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保持不变,均为3789.70亿元。另一方面,因股本增加,每股净资产由分配前的10.12元减少至分配后的8.41元。送股前后投资人持有股票整体对应的净资产及股权比例都不会发生变化。 送转股并不会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这点其实从巴菲特对伯克希尔股票的大比例拆分案例中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1996年,为了改善股票的流动性,以方便其股东以股票方式捐赠以及中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将其原来发行的股份分拆为两种普通股,一种为A级普通股,一种为B级普通股,每一股A级普通股可以依持有人的意愿在任何时候选择转换成30股的B级普通股,但反之则不行,也就是说30股的B级普通股不能要求转换成一股的A级普通股。 B级普通股拥有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权利,它有以下两点:第一,B级普通股的投票权只有A级普通股的二百分之一(而不是三十分之一),第二,B级普通股不能参加伯克希尔股东指定捐赠计划。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市场最终将会决定B级普通股的合理价格,当然若无特殊情况,B级普通股将会以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进行交易。 1996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伯克希尔B级普通股并没有表现出相对A级普通股明显的溢价,因为若其B级股较A级股有明显的溢价,则其A级股早已被投资人转换成B级股了。 伯克希尔股权拆分案例充分说明送转股并不会增加股票内在的价值,当然,对于一些高价股特别是一些高价小盘股而言,送转股是可以增加股票数量、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改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仍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为例,伯克希尔A级普通股的价格高达29.91万美元,虽然其交易单位为1股,但相当多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该股,而其分拆为B股后,有更多的投资者有能力买入其股票了。 但回头分析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其上周五(3月30日)时的A股收盘价为7.99元,即买入一手民生银行的股票仅需要799元,如此价格,相信A股市场上不会有投资者说自己连一手民生银行股票都买不起吧! 从股本规模来看,民生银行总股本高达364.85亿股,A股的流通股本高达295.5亿股,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以A级股普通股计的总股本仅为164.3万股,即使全部按1:30的比例拆分为B级普通股,其总股本也仅为4929万股。以民生银行数百亿的流通股本来说,其在二级市场是有充裕的流动性,从流动性角度看,民生银行也完全没有必要继续送股。 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12%,业绩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而此次送股后不仅会摊薄每股净资产,还会摊薄每股收益,在此业绩表现基础上也是根本没有理由要向股东10送2股的。当然,如果民生银行管理层真的认为公司业绩未来会出现大幅增长,那么,最好还是等其业绩出现显著增长后再扩张股本也不迟。 总之,无论从股票价格、股本规模,还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目前都没有送红股的必要,如果真的要分红最好还是现金分红更实惠些,而若民生银行高管坚持认为有扩张股本的必要,那么,鉴于独立董事在关于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的独立意见中提出的“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落地实施以及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规定下,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详情]
千龙网北京1月21日讯 1月1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银监局发布甬银监罚决字〔2017〕28号、甬银监罚决字〔2017〕2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甬银监罚决字〔2017〕28号文件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为万恩平,因贷前调查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到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20万元。 甬银监罚决字〔2017〕29号文件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为万恩平,因发售或代理销售产品不合规、内部控制管理不审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50万元。[详情]
特约作者 陈绍霞 红刊财经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营业收入为1442.81亿元,同比减少7.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8.13亿元,同比增长4.12%;每股基本收益为1.35元;拟向公司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笔者发现,民生银此次公布的分红方案背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投资者去注意,即投资者若要享受该分配方案时,需要倒贴部分现金才能够获得。 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民生银行的此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的分配方案,从内容看,其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的行为属于利润分配,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的,即民生银行的“10送2股”的分红举措是需要按送股的面值2元计缴红利所得税。 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并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股民为了获得这笔分红,是需要倒贴钱去缴纳红利税的。即那些喜欢短线交易的股民,在民生银行此次派发股息和红股期间买入民生银行A股股票并参与了民生银行分红派送,且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的话,实际收到的现金股息并不足以缴纳红利税,需要以卖股票的钱来缴纳红利税。 当然,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若要避免倒贴钱缴税的话,要么在分红除息日前一个月内不要买民生银行的股票,要么买了以后在民生银行除息日前卖出,或者在持有民生银行股票满一个月后再卖出。 对于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来说,也是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如果参与民生银行本次利润分配的话,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须缴红利税 资本公积主要是由股票溢价发行而形成。我国上市公司A股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发起人股东通常以其账面净资产按略高于1元的价格折股,流通股股东则以远高于面值的价格认购股票,发行价格高于1元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入账。这部分资本公积属于公司股东的原始出资。总之,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不属于利润分配,无须缴红利税。 民生银行2017年财务报表显示,2017年末民生银行账面资本公积余额为647.53亿元,如果以民生银行总股本364.85亿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进行每10股转增2股,只需要动用资本公积72.97亿元,即民生银行的账面巨额资本公积是足以用于转增股本的。 未分配利润送红股需缴纳红利税,而资本公积却属于股东的原始出资,以资本公积进行转增股本则无须缴纳红利税。然而民生银行却选择以送红股方式而不采用转增的方式,其实际上是慷股东之慨,强迫股东去纳税。 既然上市公司以未分配利润送红股,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红利税,而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投资者无须缴纳红利税,可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却愿意在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下,在股本扩张时,不愿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选择以未分配利润送股,让股东们多缴红利税呢?难道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无知吗?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大多是精英人士,不太可能不知道上述事实。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送红股而不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方面是考虑纳税态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拥有董事会席位的股东是法人股股东,而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人股股东是无须缴纳红利税,只有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才须缴纳红利税的。以民生银行董事刘永好、史玉柱为例,他们分别通过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此次送股派息,作为法人股股东的刘永好、史玉柱根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 一些上市公司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金,却推出大比例送红股方案,而不是用资本公积金去转增股本,这种做法只能说明这些企业的高管根本无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中小投资者应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敦促这些企业修改分配方案,将送红股改为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虽然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上市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实际上是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投资人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因此获得现金回报,反而要扣缴一定红利税,这是有违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 在此,笔者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修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同时,也呼吁民生银行的持有人、尤其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民生银行修改其利润分配方案。 送转股对投资者没有意义 2013年3月,笔者曾为证券市场红周刊撰写《送转股会提升股票内在价值吗?》一文,文中明确提出,送转股并不能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 你将一张20元的钞票兑换成两张10元的钞票,你的钱变多了吗?你的钞票由一张变成了两张,但你的钱并没有因此变多。每10股送10股,你的股票由10股变成了20股,你拥有的股票数量虽然是增加了,但股票所对应的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其内在整体价值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送转股只是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投资人持有的股票数量虽然增加了,但持有股票所对应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变化,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也没有变化,因此,“送、转”股本身并不会给投资人带来任何回报。 以民生银行为例,本次拟每10股送2股,送股后其“股本”账面金额由364.85亿元增加至437.82亿元、增加72.97亿元,相应地,送股后“未分配利润”由1634.20亿元减少为1561.23亿元、减少72.97亿元,送股前后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保持不变,均为3789.70亿元。另一方面,因股本增加,每股净资产由分配前的10.12元减少至分配后的8.41元。送股前后投资人持有股票整体对应的净资产及股权比例都不会发生变化。 送转股并不会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这点其实从巴菲特对伯克希尔股票的大比例拆分案例中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1996年,为了改善股票的流动性,以方便其股东以股票方式捐赠以及中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将其原来发行的股份分拆为两种普通股,一种为A级普通股,一种为B级普通股,每一股A级普通股可以依持有人的意愿在任何时候选择转换成30股的B级普通股,但反之则不行,也就是说30股的B级普通股不能要求转换成一股的A级普通股。 B级普通股拥有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权利,它有以下两点:第一,B级普通股的投票权只有A级普通股的二百分之一(而不是三十分之一),第二,B级普通股不能参加伯克希尔股东指定捐赠计划。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市场最终将会决定B级普通股的合理价格,当然若无特殊情况,B级普通股将会以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进行交易。 1996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伯克希尔B级普通股并没有表现出相对A级普通股明显的溢价,因为若其B级股较A级股有明显的溢价,则其A级股早已被投资人转换成B级股了。 伯克希尔股权拆分案例充分说明送转股并不会增加股票内在的价值,当然,对于一些高价股特别是一些高价小盘股而言,送转股是可以增加股票数量、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改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仍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为例,伯克希尔A级普通股的价格高达29.91万美元,虽然其交易单位为1股,但相当多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该股,而其分拆为B股后,有更多的投资者有能力买入其股票了。 但回头分析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其上周五(3月30日)时的A股收盘价为7.99元,即买入一手民生银行的股票仅需要799元,如此价格,相信A股市场上不会有投资者说自己连一手民生银行股票都买不起吧! 从股本规模来看,民生银行总股本高达364.85亿股,A股的流通股本高达295.5亿股,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以A级股普通股计的总股本仅为164.3万股,即使全部按1:30的比例拆分为B级普通股,其总股本也仅为4929万股。以民生银行数百亿的流通股本来说,其在二级市场是有充裕的流动性,从流动性角度看,民生银行也完全没有必要继续送股。 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12%,业绩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而此次送股后不仅会摊薄每股净资产,还会摊薄每股收益,在此业绩表现基础上也是根本没有理由要向股东10送2股的。当然,如果民生银行管理层真的认为公司业绩未来会出现大幅增长,那么,最好还是等其业绩出现显著增长后再扩张股本也不迟。 总之,无论从股票价格、股本规模,还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目前都没有送红股的必要,如果真的要分红最好还是现金分红更实惠些,而若民生银行高管坚持认为有扩张股本的必要,那么,鉴于独立董事在关于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的独立意见中提出的“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落地实施以及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规定下,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详情]
倒贴钱的分红风波总算平息 民生银行业绩隐忧渐次浮现 文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虽然该行2017年净利润增长4.12%,但营业收入却下滑7.01%,其利润增长则主要是因为支出税金大幅减少。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拨备压力仍存 一则让投资者“倒贴钱”的分红方案,近日将民生银行(600016.SH)卷入口水之争。 3月30日,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年报并披露分红预案。该行拟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即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 消息甫一公布,就在投资者中激起一阵骚动。 4月9日,杨宝忠代表175名公司中小股东公开发文,提议民生银行董事会修改2017年的分配预案。他们称,若按上述预案执行,将会造成股东分红反需要倒贴部分现金的怪事。 有人算了一笔账,该方案是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0.30元现金红利,而为了获得这笔分红需要倒贴0.16元现金。 在监管层日益重视分红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大背景下,中小股东的抗议奏效了。 民生银行最新公告显示,该公司4月1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决议》和《关于公司2017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决议》,同意将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拟以股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向股东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 一场分红风波就此平息。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场多少有些无厘头的风波背后,已折射出民生银行“家境”窘迫的现状。 业绩明增实降 与前几年高调快速增长的辉煌时期相比,现在的民生银行低调了很多,而经营隐忧亦逐渐显露。 年报显示,2017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8亿元,比上年增长 4.12%。虽然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但民生银行靠的并不是主营收入增长拉动。 数据显示,该行多项经营性指标均呈下降态势。其中营业收入1442.81亿元,同比下降7.01%;净息差为1.50%,同比下降36BP;实现利息净收入865.52亿元,同比下降8.59%;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7.42亿元,同比下降8.65%;成本收入比为31.72%,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 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支出的减少。而营业支出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就是税金及附加,下降了65.79%;所得税费用也下降了15.96%。显然,成本的大幅收缩最终反映为净利润的上扬。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民生银行利息收入下滑,缘于其存款成本上升和贷款收益的下滑。 银行负债的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向央行借款等,其中存款是利息成本最低的渠道,然而民生银行目前存款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有券商人士指出,虽然民生银行2017年四季度存款环比增长1%,但全年来看同比减少4%,且降幅较前三季度继续扩大,而2017年三季度的同比降幅为2%。 存款表现不佳,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资产端结构调整的影响。该行全年资产规模仅微增0.1%,其中,证券投资类资产减少3%,非标资产规模占比从年初的18%降至13%,进而影响到存款派生。在存款流失中,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元,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这意味着,很多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银行另投别家。 “这也间接证明了民生银行过去铺设的社区银行在揽存方面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一位银行业人士评价。 在生息资产方面,贷款收益也在下滑。该行贷款平均收益率从2016年的4.98%下滑到2017年的4.7%,无论是个人贷款还是公司贷款均出现下滑,其中个人贷款从5.57%下滑到4.98%,公司类贷款收益率从4.67%下滑到4.53%。 资产质量方面,在整个银行业资产质量逐渐企稳、不良开始掉头向下背景下,民生银行不良趋势却仍未明显改善。 民生银行2017年全年不良贷款率为1.71%,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从前瞻性指标来看,民生银行关注类贷款同比提升31BP至4.06%。此外,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重组贷款总额1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比为0.53%,比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总额8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比为3.18%,比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其拨备覆盖率为156%,略高于监管红线。鉴于该行不良压力仍存,其拨备计提压力的警报尚未解除。 人员流失罚单不断 业内人士经常评价过去的民生银行略带有“狼性”文化,但现在,这家银行开始放慢节奏。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行近些年频繁出现人员变动,尤其是中高层的变动。自2014年原董事长董文标辞职,民生银行中高层旋即出现一系列异动,余波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今年4月初,民生银行即有两起高管人事变动:一个任职,一个辞职。 在该行4月4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上,通过了聘任欧阳勇担任行长助理的决议,任职资格最终还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 2016年9月民生银行三位行长助理同时升任副行长,此后行长助理一职处于空缺状态。欧阳勇此前职位为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辞职的是该行的董秘。4月4日,民生银行发布更换董事会秘书的公告。原董秘方舟因个人原因辞去董秘和联席公司秘书职务。聘任公司现任财务总监白丹兼任公司董秘,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任期一致。而方舟担任董秘一职尚不足一年,为民生银行历史上第七届董秘。 更值得关切的,是民生银行已连续三年裁员。 年报显示,和2016年财报对比,该行员工数减少了903人。据悉,该行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遭到裁撤。 人心不稳,除了导致业绩下滑,还带来一批违规事件。 今年3月,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导致因多项重大违规被开出1.6亿元天价罚单。 4月份,该行仍罚单不断。仅4月上半月,该行就收到三张罚单,涉及金额150万元。4月9日,民生银行银川分行因未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而受到处罚,罚款金额为20万元。 4月10日,民生银行宁波分行因贷前调查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20万元,同时,因发售或代理销售产品不合规、内部控制管理不审慎,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50万元。同日,监管信息还显示,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因内设部门具体业务数据均不在分行监管统计报表中反映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山西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罚款30万元。[详情]
现金分红不够缴红利税?小股东反对,这家银行改预案,派现也有“陷阱”,这6股的派现几乎都缴税了 在小股东公开反对施压下,民生银行的分红方案终于修改了。 4月11日,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由每10股送2股派现0.30元调整为每10股转增2股派现0.90元(含税),也即取消了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改为每10股转增2股。 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压力在于遭到百名投资者公开提出质疑: 按现行规定,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根据分红方案,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仅派现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投资者反而要自掏腰包每10股缴纳0.16元的税金。 不少网友惊呼,原来上市公司的分红还有这样的大“陷阱”! 民生银行修改分红预案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方案:“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 此分配方案遭到中小投资者质疑: 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 此外,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也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而且按照港股规定,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因此,民生银行修改分配方案修改为:每10股派现0.90元(含税),每10股转增2股。 分红“陷阱”你可知 在A股市场,送转股已成为上市公司分红方案或是增加股本的最佳方式。或因送红股属于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行为,需要缴纳红利税(文后有详解),因此,A股市场中,送红股行为较为少见,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了转增股。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近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选择转增股方式的分配方案远大于送红股。数据显示,2016年的年报分配方案中,仅50家上市公司选择了送红股的方式,但多达419家公司选择转增股。 以2017年仅有23家送红股的上市公司来看,在扣除红利税之后(以持股未满一个月计算),已有1家上市公司(安徽水利)的现金分红将全部用于缴税。 具体来看,安徽水利2017年报拟10送2派0.5元,按现行政策计算,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应缴红利税: (2元+0.5元)×20%=0.5元 0.5元的红利税正好与0.5元的派现相抵,因此,根据安徽水利的分配预案,投资者将分文不得。也就意味着,以安徽水利的分配预案,投资者获得的现金分红将全部用于缴税,而且还得“忍受除权之痛”。 此外,持有陕西金叶、江龙船艇、泰合健康、康拓红外、唐山港的投资者,在缴完红利税之后,每10股仅能收到4分钱。 转增股、送红股和派现到底有何区别 从分红角度来说,送红股和派现属于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而转增股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为。我们来看这三个名词的定义: 转增股: 是指上市公司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的形式赠送给股东的一种分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转增股本不是利润分配,不属于“分红”范畴,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为。 送红股: 是指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形式,是用上市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股权的方式赠送给股东。 派现: 即现金股利,是股份公司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息。 哪种方式需要缴税 再来看看,这三种方式的缴税情况: 转增股: 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发红股: 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按照1元/股计算),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派现: 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金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股息红利如何缴税 根据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不同,股息红利缴税也有差异化区别: 1、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具体扣税方式如下: 上市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对个人持股1年以内(含1年)的,上市公司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由证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机构从个人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寿林 每经编辑 姚祥云 4月11日,民生银行公告显示,该行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决议》和《关于公司2017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决议》,同意将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拟以股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向股东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 记者注意到,3月29日,民生银行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决议》。之后,民生银行不断收集投资者意见,倾听投资者声音。 以民生银行截至2017年末已发行股份364.85亿股计算,按照新的分配预案,现金股利总额共计人民币32.84亿元。 民生银行方面表示,作为一家A+H上市公司,该行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与投资者交流,倾听投资者声音,在确保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理诉求。[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11日消息,此前民生银行2017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的分红预案遭到投资者不满,一些股东认为这样的分红预案会使得一些股东分红时需倒贴部分现金。 对此,民生银行百名股东要求修改分红方案。 4月11日盘后,民生银行修改分红方案,利润分配预案调整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90元(含税)。但转增股分配方案未变,仍为每10股转增2股。 据了解,民生银行于3月30日发布了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该行拟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和H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 翻看先前的民生银行分配方案,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而根据民生银行的上述分红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在这次分红中不但分文不得,反而要自掏腰包每10股缴纳0.16元的税金。 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显示,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所以有投资者认为,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也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而且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10日消息,自前两日媒体公开民生银行中小股东致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一封公开信之后,今天,又有该公司投资者再次致信民生银行管理层,称“近两年来,民生银行却让人非常失望:管理混乱,负面新闻缠身,经营效益严重滑坡,与同档次的招行等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强烈要求管理层更改分红方案,要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转股价不得低于净资产,并希望管理层就公司发展问题给广大股东一个说明和解释。 据悉,近日,民生银行公布2017年分配预案,方案为“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然而,但若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话,反而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这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强烈不满,不知道民生银行将对此如何回应。 以下为致信原文: 民生银行管理层: 由于本人对民生银行发展前景看好,长期持有民生银行股票,2015年全部通过港股通换持民生银行港股。但近两年来,民生银行却让人非常失望:管理混乱,负面新闻缠身,经营效益严重滑坡,与同档次的招行等相比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推出的奇葩分红方案更是引起极大的争议,对说明会本人关注以下问题: 1、关于分红送股。是否送股需要倒贴钱?持有港股本身扣税20%就很高,假如本人账面上没有资金,难道就不给我送股了吗?如果这样,强烈要求更改分红方案。 2、关于发行可转债。按照方案发行价可以低于净资产,港股股东又无权认购可转债,如转股价低于净资产,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权益将被摊薄,对港股股东是极不公平的。近年来民生股价和其他银行股相比,走势截然相反,一路走低。现在又推出这么个奇葩的分红方案,让人怀疑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勾结故意打压股价,以便调低转股价从而向大股东输送利益。因此,为保护港股和小股东的权益,强烈要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转股价不得低于净资产! 3、关于公司发展问题。鉴于民生银行近年来经营状况出现的诸多问题,洪琦董事长是如何想的?有没有什么新的对策?管理层还有没有能力对公司实现有效管理?我们希望 管理层给广大股东一个说明和解释。 一名长期持有民生银行的股东 2018年4月11日 若中小投资者遇到此类公司或有维权需要,可以加入新浪上市公司维权微信群和我们进行沟通。新浪财经将会第一时间进行关注并力争及时反馈。 [详情]
来源:唐书房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聊聊银行股,尤其是老唐不小心暴露了打印的招商民生财报后,这种留言就更多了。 其实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一书的第231页到248页之间,老唐已经谈过了自己看银行股习惯注意的重要指标。只要按着这个走,大体上看明白一份银行财报还是不难的。 今天老唐就按照书上流程,来聊聊招商和民生这两只老唐持有的银行股年报。先提醒,一说金融类个股,铁定有很多术语。不懂术语概念的朋友,请自己翻手2,本文不解释基础概念。 在《手2》第17课里,老唐写到:如果不是以写研报为生,老唐建议只需将关注重点放在两个角度即可:一是经营效益,二是资产质量。今天,咱们就先从经营效益说起开始。 书中写到:在经营效益问题上,老唐习惯从营收收入开始看,重点关注收入结构、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收益率三大块……与收入结构相关的财务指标,除了营业收入以外,主要还有净利息收入比、中间收入比、成本收入比。 先统计这几个指标,得出一个轮廓性的表格(单位亿元): 这个关于轮廓,让我们先摆在这里,有个直观印象即可。净利息收入比和中间收入比只用记录一个即可。 接下来看以资产利润率(ROA)和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核心的收益率相关数据 这张表的数据,无论你是否理解银行业,都应该能看出明显的问题:首先,2017年小招总资产增速高于小民,两家的总资产规模从2016年的仅0.8%的差距(59422 VS 58959),稍微扩大至6.7%,但总体来说,规模差距并不大。 然而,净利润差距却非常大,也就意味着两家银行以几乎差不多的资产总额,给股东赚来的利润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后面三列表格给了我们答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差异巨大,净息差和净利差差异巨大。 同样的生意,一个人比另一个赚的多,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卖价高,要么进价低。银行业也不例外,小招的收益率高那么多,究竟是卖价高造成的,还是进价低造成的呢?我们继续统计两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得出下表: 这数据一目了然,两家银行的收入相差不大,收益率差异也很小——这符合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卖的是“钱”,一种无差别商品。 两家银行收益率的主要差异来自成本方面,也就是说,小民的进货(借钱)成本,比小招高出约50%(2.66/1.77),直接导致增加了数百亿支出,从而在利润数据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借钱,凭什么小民借钱的成本就要高那么多呢,难道小民长得丑些,鼻毛出窍?我们继续分析他俩负债结构的区别。 银行负债的来源,概括一下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跟央妈借四种,我们先看小招和小民借款对象的差异(注:表中数额均为全年平均余额,不是12月31日余额,统计时是四种分开统计,此处已知结果,所以将后三类合并,以方便阅读)。 通过这张表,我们发现,小招借的钱有72.2%是储户存款,平均成本只有1.27%,而小民吸引的储户存款只占负债总额的54.7%,且平均成本1.76%要比小招高的多。 正因为小民吸引储户的能力差一些,所以他就不得不在需要用钱的时候,跟市场同行、款爷以及央妈借。这些家伙显然比储户们精的多,借出来的钱贵好多。2017年小民有高达45.3%的款项,就是这样借来的,给的利率3.75%,比给储户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很显然,这帮精明鬼的特点是你越是没钱,越不容易从他们手上借到钱,典型的嫌贫爱富、趁火打劫。比如手头比较宽裕的小招,跟他们借钱的成本3.07%,就比小民的3.75%低的多。 不要小看了小民多给的0.68%,那可是多给了167亿人民币出去。换成百元大钞超过190吨,20吨大东风也得八九辆才拖的完,痛的我啊,在床上翻了四个半跟头才止住。 小民负债成本2.66%,比小招的1.77%,高出0.89%(更痛,多给出去483亿元,约555吨百元大钞),核心原因在存款上,一者是存款占比少(54.7%),只能在市场借贵钱,二者是吸引的存款,成本1.76%,本身也偏贵(和小招的1.27%比)。 继续分析他俩的存款。 小招2016年平均存款余额36197亿,2017年增加了3458亿,增幅约10%;小民2017年平均存款余额仅增加911亿,增幅约3%。如果看2017年底的余额(民生报表附注76页),会发现小民的存款总额是下降的,从30822亿下降为29663亿,净流失超过1100亿。 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而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如果我们看小招的报表(附注86页),我们会发现小招无论在公司活期,公司定期还是个人活期和个人定期上,均是净增加。 这场景很容易脑补,就是有很多民生的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搬到别家去了。不仅没有新增存款,老储户也大量流失,所以,民生的存款占比低,不得不到市场去借贵钱。 另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同样是存款,为什么小民的存款成本1.76%,要比小招的1.27%高那么多呢?小民天生心软,对储户特别厚道吗?继续看数据。 总体而言,小民在所有类型的存款上,给储户的利率都要比小招高一点点,然而,真正的影响因素不是利率上高的那么一点点,而是小招吸引的存款有约24%是最低利率的个人活期,而小民该项数据仅有6%。 小招的个人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约24%,金额高达9723亿,平均成本仅0.37%,相比到市场借钱的成本3.07%,仅此一项小招就节省超过260亿。 那么,小招为何能吸引到更多的个人活期,未来还能保持这个优势吗?这个话题属于那种谁都可以出来讲两句的定性内容,财报只是提示这个思考角度,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本篇不聊它。 好,看完负债部分,我们看两家的收入来源。小招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9666亿,其中贷款35085亿,占比58.8%,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小民生息资产57545亿,其中贷款26907亿,占比46.8%,贷款平均收益率4.70%。 从这张表里,我们看到,其实小民在贷款以外的其他领域,收益率都是高于小招的。然而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遗憾,在低收益的资产上配置了过重的资源,再怎么努力,结果也不理想。 更关键的是,民生十年来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也输了。 早在2014年2月22日,老唐曾在雪球发帖这样评价自己持有的招行和民生: 招行,在70、80后心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钱少的时候,在招行。待到钱多时,离开招行变得很麻烦,需要很大的利益诱惑才值得动手。所以,招行在笼络近20年的主力金主方面,有优势。 民生,后娘养的,银行业里唯一成气候的私企。根子上有危机意识,有吃苦意识,愿意在国企嫌麻烦的领域里去拼缝。也因此,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占有优势。算个嘴勤腿勤的皮条客。 2017年,小民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被招商超过,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的优势,也丧失了。原来的小民是高来高去,折腾到今天,成了高来低去。反倒是原本低来低去的小招,开始向低来高去的方向进步了。 那么,目前两家银行在贷款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看贷款结构表(单位亿元) 以两家银行的贷款结构看,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在数量上差距不大,小民在收益率上依然领先(这个含水量较高,后文会说),主要差距集中在对私贷款上,招行不仅数额远远领先,利率也高出不少——所以,做招行的股东是幸福的,但做用户嘛,就呵呵了。 在对私贷款上,两家银行的差距又主要在哪里呢?继续看数据 很明显,小民主要在住房贷款和信用卡方面大大落后于小招。 那么,为什么小民除了在吸收存款方面落后,在对私贷款方面也大大落后呢?从定性角度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过去两三年里,高层dou争引发的民生银行内部人事动荡造成的。其实,即使我们不知道,如果从成本收入比的数据着手,也能得到近似的结论。 民生财报118页提供了民生员工人数。和2016年财报对比,员工数减少了903人,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的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平均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裁撤。 这是民生连续第三年裁人。 与之对比的,是招商2017年从70461人增加至72530人,净增2069人。同时,招商的员工薪酬总额也增加67亿,而民生是与2016年基本持平。 在民生财报的29页披露,小民2017年减少业务及管理费23.25亿元。财报附注91页显示,这23.25亿元主要来自于业务费用减少约14亿,办公费用减少约6亿。小民2017年增加的归母净利19.7亿元,完全是通过龟息辟谷大法,尽可能减少活动省出来的。 高速扩张的企业,突然开始不断裁人,而且挤压办公及业务支出,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想象到员工的心慌慌状态。民生赖以为傲的狼性和开拓文化,正在消失,现有业务也以守成为主。比如通过财报35页,民生的贷款行业分布比例,我们就能发现,各个行业变化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做的都是维持熟客的老生意。 以上是关于收入结构的数据。银行以赚资金差价为主,借钱进来,贷款或投资出去,来去之间的差值就是银行的收益。通过上述数据,我们解决了他借多少钱,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借的,成本几何,拿着这些钱又干些什么,收益如何,哪些方面干的比较好,哪些方面干的不好……等等。了解过这些,即使你没有实地调研,但它过去一年里干事的脉络我们就基本有谱了。 接下来,要看资产质量了。 一堆数据看累了吧?插个广告休息休息头脑…… 接下来看资产质量。 关于资产质量,在《手2》的241页,老唐写到:资产质量方面,老唐个人主要看资本充足率、不良与拨备两大块。 先看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强硬的监管指标,主要看看超出监管指标多少,有没有扩张余地,有没有高分红可能等。 这个都比较简单,在《手2》29页列的有监管要求,自己一对照就知道了。最后一列,是招商如果按照权重法计算的话,它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数据。从数值可以看出,招商利用高级法大大节约了资本,具备明显的优势。 接下来看不良和拨备。主要涉及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率、贷款迁徙率。先看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 这几个数据,简单粗暴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小民按照小招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自己,那么小民的479亿不良贷款,需要准备1255亿拨备,差额510亿。如果这样计提,意味着要扣掉小民510亿税前利润,对应的净利润及净资产均需要减少约380多亿。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小招按照小民的要求做,小招可以增加税前利润611亿,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约460亿,净利润同比+13%可以做成+87%。 当然,这是多年积累,放在一年里处理是不合适的。这样对比,只是为了说明不能仅看报表数据,要穿透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 不仅如此,小民的不良认定尺度和小招的差距也颇大。这个可以从“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上观察。小招的这个数值是126%,可以理解为不仅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均已归为不良贷款,而且还有约120亿的逾期90天以内甚至没逾期的贷款也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并为其计提了足额拨备。 小民的这个数据,公司不好意思说,没有直接披露,需要自己计算。经过计算,该数值是73.6%,可以理解为有大量已经逾期90天以上不还的贷款,依然还假装是正常贷款对待,没有归为不良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归入不良,就要计提拨备,计提拨备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直接威胁到银监会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不仅如此,计提拨备还可能使岌岌可危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进一步降低,以至于威胁到公司的正常业务开展。 小民的不良认定不够严谨,还可以从分行业披露的不良率上观察。一般来说,同一行业的大数据覆盖下,不同银行在该行业的不良率通常差距不大(总额较小,受个案影响的除外)。或许因为公司管理优秀,某些行业会略好,但如果一家普通的银行比业内公认的优秀者不良率还低很多,那就很可能在不良认定上尺度过松。 比如,小招财报的35页披露了分行业的不良率。民生又是没有直接披露,但我们可以通过35页的贷款余额和37页的不良余额自己计算。计算和对比能够发现,某些行业的不良率偏差非常可疑。 比如采矿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0.68%,民生银行为1.72%;批发零售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4.13%,民生银行为3.17%;制造业,招商银行为6.53%,民生银行为3.7%……等等。 再比如,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小民的计提比例也明显大幅低于小招。在民生财报附注61页,披露的9764亿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中包含7469亿类贷款的非标资产,当年仅计提拨备7.7亿,总的拨备不到23亿。拨“贷”比仅0.23%,即便去掉其中的债券类产品不计,拨“贷”比也仅有0.3%。与之相比,小招的应收账款类投资5722亿,计提拨备43亿,拨“贷”比有0.75%。 就本期计提而言,小民本期计提拨备342亿,占贷款余额的1.22%。一般来说,计提低于1.5%,可以视为利润注水的特征之一。小招本期计提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81%。 综上所述,当下小民在资产端的优势正在丧失,负债端则呈现差距拉大的态势,人员裁撤,待遇差距拉大,人心浮动,各项业务以守成为主,实际差距比PE所体现出来的差距要大。因为小民的E,是需要脱水处理的,而小招却还藏了很多肉肉,放出来的话能丰满一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小民和小招放在一起对比,实在是对小民很残忍,基本上被全面碾压。 唯一可以说好的一点是,无论是小招还是小民,他们的贷款迁徙率均出现全面下降(数据在招商18页及民生38页),显示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企业还贷能力的上升,这是对全行业的利好。 总体来说,银行和企业相比,算是一个弱周期的行业,银行不需要追求企业好到什么程度,只要不糟糕到付不起利息即可。 ‘捡烟蒂’还是‘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这是投资界永远没有答案的争论,老唐也没有终极答案,虽然我现在是越来越倾向于后者。 民生,目前看是一点点的在丧失竞争力,然而,它很贱啊,真的很贱。以H股价格计算,仅有约2150亿市值,却拥有3800亿净资产(含优先股)。 小民当下有2.8万亿贷款,即便极度悲观,按照10%的不良率、所有不良贷款均损失70%考虑,净损失也不到2000亿。当前已有拨备750亿,从净资产里再划出来1300亿填坑,剩下一个拥有全国牌照、42家分行的知名银行,干干净净的2500亿净资产及全套架构。 这样一个纯净银行,考虑牌照和前期费用,至少值3000亿,而当下市值约等于纯净银行7折的大优惠。更何况,一直压在小民身上的安邦大石已经解除威胁,我愿意等待小民重振雄风。 当然,我也会继续持有优秀的小招,就当花钱研究‘捡烟蒂’和‘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的实战差异了。 但是仍然要说,小招的领头人能看见‘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是科技’,真的很赞。 而小民当家的,居然想出送股这种馊主意,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铁了?没钱就不要装阔,取消红股,就卡章程约定的10%线,分三分钱也挺好。实在要想好听,账上600多亿资本公积,你转增也行啊!非要逼小股东缴税,管理层脑袋一定是秀逗了。 老唐同时持有招商H股和民生H股,而且两只比例基本相当。黑自己的持股,不会被归为为阴谋论吧?嚯嚯……先黑到这儿。 老唐目前持股茅台44%+,腾讯18%-,民生H6%-,招商H5%-,古井B6%+,洋河6%-,双汇5%+,信立泰5%-,国投4%+,海康3%-。 2018年收益约为-2%,2014年11月25日设立的老唐实盘组合,至今净值2.88元,同期实际净值3.13元,差额为组合无法录入港股和B股造成。[详情]
来源:唐书房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聊聊银行股,尤其是老唐不小心暴露了打印的招商民生财报后,这种留言就更多了。 其实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18节课看透银行业》一书的第231页到248页之间,老唐已经谈过了自己看银行股习惯注意的重要指标。只要按着这个走,大体上看明白一份银行财报还是不难的。 今天老唐就按照书上流程,来聊聊招商和民生这两只老唐持有的银行股年报。先提醒,一说金融类个股,铁定有很多术语。不懂术语概念的朋友,请自己翻手2,本文不解释基础概念。 在《手2》第17课里,老唐写到:如果不是以写研报为生,老唐建议只需将关注重点放在两个角度即可:一是经营效益,二是资产质量。今天,咱们就先从经营效益说起开始。 书中写到:在经营效益问题上,老唐习惯从营收收入开始看,重点关注收入结构、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收益率三大块……与收入结构相关的财务指标,除了营业收入以外,主要还有净利息收入比、中间收入比、成本收入比。 先统计这几个指标,得出一个轮廓性的表格(单位亿元): 这个关于轮廓,让我们先摆在这里,有个直观印象即可。净利息收入比和中间收入比只用记录一个即可。 接下来看以资产利润率(ROA)和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核心的收益率相关数据 这张表的数据,无论你是否理解银行业,都应该能看出明显的问题:首先,2017年小招总资产增速高于小民,两家的总资产规模从2016年的仅0.8%的差距(59422 VS 58959),稍微扩大至6.7%,但总体来说,规模差距并不大。 然而,净利润差距却非常大,也就意味着两家银行以几乎差不多的资产总额,给股东赚来的利润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后面三列表格给了我们答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差异巨大,净息差和净利差差异巨大。 同样的生意,一个人比另一个赚的多,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卖价高,要么进价低。银行业也不例外,小招的收益率高那么多,究竟是卖价高造成的,还是进价低造成的呢?我们继续统计两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得出下表: 这数据一目了然,两家银行的收入相差不大,收益率差异也很小——这符合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卖的是“钱”,一种无差别商品。 两家银行收益率的主要差异来自成本方面,也就是说,小民的进货(借钱)成本,比小招高出约50%(2.66/1.77),直接导致增加了数百亿支出,从而在利润数据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那么同样是借钱,凭什么小民借钱的成本就要高那么多呢,难道小民长得丑些,鼻毛出窍?我们继续分析他俩负债结构的区别。 银行负债的来源,概括一下主要是吸收存款、同业拆借、发债借款、跟央妈借四种,我们先看小招和小民借款对象的差异(注:表中数额均为全年平均余额,不是12月31日余额,统计时是四种分开统计,此处已知结果,所以将后三类合并,以方便阅读)。 通过这张表,我们发现,小招借的钱有72.2%是储户存款,平均成本只有1.27%,而小民吸引的储户存款只占负债总额的54.7%,且平均成本1.76%要比小招高的多。 正因为小民吸引储户的能力差一些,所以他就不得不在需要用钱的时候,跟市场同行、款爷以及央妈借。这些家伙显然比储户们精的多,借出来的钱贵好多。2017年小民有高达45.3%的款项,就是这样借来的,给的利率3.75%,比给储户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很显然,这帮精明鬼的特点是你越是没钱,越不容易从他们手上借到钱,典型的嫌贫爱富、趁火打劫。比如手头比较宽裕的小招,跟他们借钱的成本3.07%,就比小民的3.75%低的多。 不要小看了小民多给的0.68%,那可是多给了167亿人民币出去。换成百元大钞超过190吨,20吨大东风也得八九辆才拖的完,痛的我啊,在床上翻了四个半跟头才止住。 小民负债成本2.66%,比小招的1.77%,高出0.89%(更痛,多给出去483亿元,约555吨百元大钞),核心原因在存款上,一者是存款占比少(54.7%),只能在市场借贵钱,二者是吸引的存款,成本1.76%,本身也偏贵(和小招的1.27%比)。 继续分析他俩的存款。 小招2016年平均存款余额36197亿,2017年增加了3458亿,增幅约10%;小民2017年平均存款余额仅增加911亿,增幅约3%。如果看2017年底的余额(民生报表附注76页),会发现小民的存款总额是下降的,从30822亿下降为29663亿,净流失超过1100亿。 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流失额超过1700亿,而且无论是公司定期还是个人定期,都出现净流失。如果我们看小招的报表(附注86页),我们会发现小招无论在公司活期,公司定期还是个人活期和个人定期上,均是净增加。 这场景很容易脑补,就是有很多民生的原储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就离开民生,搬到别家去了。不仅没有新增存款,老储户也大量流失,所以,民生的存款占比低,不得不到市场去借贵钱。 另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同样是存款,为什么小民的存款成本1.76%,要比小招的1.27%高那么多呢?小民天生心软,对储户特别厚道吗?继续看数据。 总体而言,小民在所有类型的存款上,给储户的利率都要比小招高一点点,然而,真正的影响因素不是利率上高的那么一点点,而是小招吸引的存款有约24%是最低利率的个人活期,而小民该项数据仅有6%。 小招的个人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约24%,金额高达9723亿,平均成本仅0.37%,相比到市场借钱的成本3.07%,仅此一项小招就节省超过260亿。 那么,小招为何能吸引到更多的个人活期,未来还能保持这个优势吗?这个话题属于那种谁都可以出来讲两句的定性内容,财报只是提示这个思考角度,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本篇不聊它。 好,看完负债部分,我们看两家的收入来源。小招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9666亿,其中贷款35085亿,占比58.8%,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81%;小民生息资产57545亿,其中贷款26907亿,占比46.8%,贷款平均收益率4.70%。 从这张表里,我们看到,其实小民在贷款以外的其他领域,收益率都是高于小招的。然而战术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的遗憾,在低收益的资产上配置了过重的资源,再怎么努力,结果也不理想。 更关键的是,民生十年来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也输了。 早在2014年2月22日,老唐曾在雪球发帖这样评价自己持有的招行和民生: 招行,在70、80后心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钱少的时候,在招行。待到钱多时,离开招行变得很麻烦,需要很大的利益诱惑才值得动手。所以,招行在笼络近20年的主力金主方面,有优势。 民生,后娘养的,银行业里唯一成气候的私企。根子上有危机意识,有吃苦意识,愿意在国企嫌麻烦的领域里去拼缝。也因此,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占有优势。算个嘴勤腿勤的皮条客。 2017年,小民首次在贷款收益率上被招商超过,在寻找愿意接受高价的借贷者方面的优势,也丧失了。原来的小民是高来高去,折腾到今天,成了高来低去。反倒是原本低来低去的小招,开始向低来高去的方向进步了。 那么,目前两家银行在贷款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看贷款结构表(单位亿元) 以两家银行的贷款结构看,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在数量上差距不大,小民在收益率上依然领先(这个含水量较高,后文会说),主要差距集中在对私贷款上,招行不仅数额远远领先,利率也高出不少——所以,做招行的股东是幸福的,但做用户嘛,就呵呵了。 在对私贷款上,两家银行的差距又主要在哪里呢?继续看数据 很明显,小民主要在住房贷款和信用卡方面大大落后于小招。 那么,为什么小民除了在吸收存款方面落后,在对私贷款方面也大大落后呢?从定性角度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过去两三年里,高层dou争引发的民生银行内部人事动荡造成的。其实,即使我们不知道,如果从成本收入比的数据着手,也能得到近似的结论。 民生财报118页提供了民生员工人数。和2016年财报对比,员工数减少了903人,主要裁撤的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两类合计裁撤1113人。以全国42家分行的数据平均算,每家分行平均有约26名市场或技术人员裁撤。 这是民生连续第三年裁人。 与之对比的,是招商2017年从70461人增加至72530人,净增2069人。同时,招商的员工薪酬总额也增加67亿,而民生是与2016年基本持平。 在民生财报的29页披露,小民2017年减少业务及管理费23.25亿元。财报附注91页显示,这23.25亿元主要来自于业务费用减少约14亿,办公费用减少约6亿。小民2017年增加的归母净利19.7亿元,完全是通过龟息辟谷大法,尽可能减少活动省出来的。 高速扩张的企业,突然开始不断裁人,而且挤压办公及业务支出,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想象到员工的心慌慌状态。民生赖以为傲的狼性和开拓文化,正在消失,现有业务也以守成为主。比如通过财报35页,民生的贷款行业分布比例,我们就能发现,各个行业变化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做的都是维持熟客的老生意。 以上是关于收入结构的数据。银行以赚资金差价为主,借钱进来,贷款或投资出去,来去之间的差值就是银行的收益。通过上述数据,我们解决了他借多少钱,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借的,成本几何,拿着这些钱又干些什么,收益如何,哪些方面干的比较好,哪些方面干的不好……等等。了解过这些,即使你没有实地调研,但它过去一年里干事的脉络我们就基本有谱了。 接下来,要看资产质量了。 一堆数据看累了吧?插个广告休息休息头脑…… 接下来看资产质量。 关于资产质量,在《手2》的241页,老唐写到:资产质量方面,老唐个人主要看资本充足率、不良与拨备两大块。 先看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强硬的监管指标,主要看看超出监管指标多少,有没有扩张余地,有没有高分红可能等。 这个都比较简单,在《手2》29页列的有监管要求,自己一对照就知道了。最后一列,是招商如果按照权重法计算的话,它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数据。从数值可以看出,招商利用高级法大大节约了资本,具备明显的优势。 接下来看不良和拨备。主要涉及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率、贷款迁徙率。先看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 这几个数据,简单粗暴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小民按照小招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自己,那么小民的479亿不良贷款,需要准备1255亿拨备,差额510亿。如果这样计提,意味着要扣掉小民510亿税前利润,对应的净利润及净资产均需要减少约380多亿。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小招按照小民的要求做,小招可以增加税前利润611亿,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约460亿,净利润同比+13%可以做成+87%。 当然,这是多年积累,放在一年里处理是不合适的。这样对比,只是为了说明不能仅看报表数据,要穿透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 不仅如此,小民的不良认定尺度和小招的差距也颇大。这个可以从“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值上观察。小招的这个数值是126%,可以理解为不仅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均已归为不良贷款,而且还有约120亿的逾期90天以内甚至没逾期的贷款也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并为其计提了足额拨备。 小民的这个数据,公司不好意思说,没有直接披露,需要自己计算。经过计算,该数值是73.6%,可以理解为有大量已经逾期90天以上不还的贷款,依然还假装是正常贷款对待,没有归为不良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归入不良,就要计提拨备,计提拨备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直接威胁到银监会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不仅如此,计提拨备还可能使岌岌可危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进一步降低,以至于威胁到公司的正常业务开展。 小民的不良认定不够严谨,还可以从分行业披露的不良率上观察。一般来说,同一行业的大数据覆盖下,不同银行在该行业的不良率通常差距不大(总额较小,受个案影响的除外)。或许因为公司管理优秀,某些行业会略好,但如果一家普通的银行比业内公认的优秀者不良率还低很多,那就很可能在不良认定上尺度过松。 比如,小招财报的35页披露了分行业的不良率。民生又是没有直接披露,但我们可以通过35页的贷款余额和37页的不良余额自己计算。计算和对比能够发现,某些行业的不良率偏差非常可疑。 比如采矿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0.68%,民生银行为1.72%;批发零售业,招商银行不良率为4.13%,民生银行为3.17%;制造业,招商银行为6.53%,民生银行为3.7%……等等。 再比如,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小民的计提比例也明显大幅低于小招。在民生财报附注61页,披露的9764亿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中包含7469亿类贷款的非标资产,当年仅计提拨备7.7亿,总的拨备不到23亿。拨“贷”比仅0.23%,即便去掉其中的债券类产品不计,拨“贷”比也仅有0.3%。与之相比,小招的应收账款类投资5722亿,计提拨备43亿,拨“贷”比有0.75%。 就本期计提而言,小民本期计提拨备342亿,占贷款余额的1.22%。一般来说,计提低于1.5%,可以视为利润注水的特征之一。小招本期计提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81%。 综上所述,当下小民在资产端的优势正在丧失,负债端则呈现差距拉大的态势,人员裁撤,待遇差距拉大,人心浮动,各项业务以守成为主,实际差距比PE所体现出来的差距要大。因为小民的E,是需要脱水处理的,而小招却还藏了很多肉肉,放出来的话能丰满一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小民和小招放在一起对比,实在是对小民很残忍,基本上被全面碾压。 唯一可以说好的一点是,无论是小招还是小民,他们的贷款迁徙率均出现全面下降(数据在招商18页及民生38页),显示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企业还贷能力的上升,这是对全行业的利好。 总体来说,银行和企业相比,算是一个弱周期的行业,银行不需要追求企业好到什么程度,只要不糟糕到付不起利息即可。 ‘捡烟蒂’还是‘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这是投资界永远没有答案的争论,老唐也没有终极答案,虽然我现在是越来越倾向于后者。 民生,目前看是一点点的在丧失竞争力,然而,它很贱啊,真的很贱。以H股价格计算,仅有约2150亿市值,却拥有3800亿净资产(含优先股)。 小民当下有2.8万亿贷款,即便极度悲观,按照10%的不良率、所有不良贷款均损失70%考虑,净损失也不到2000亿。当前已有拨备750亿,从净资产里再划出来1300亿填坑,剩下一个拥有全国牌照、42家分行的知名银行,干干净净的2500亿净资产及全套架构。 这样一个纯净银行,考虑牌照和前期费用,至少值3000亿,而当下市值约等于纯净银行7折的大优惠。更何况,一直压在小民身上的安邦大石已经解除威胁,我愿意等待小民重振雄风。 当然,我也会继续持有优秀的小招,就当花钱研究‘捡烟蒂’和‘合理价格买优秀企业’的实战差异了。 但是仍然要说,小招的领头人能看见‘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是科技’,真的很赞。 而小民当家的,居然想出送股这种馊主意,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铁了?没钱就不要装阔,取消红股,就卡章程约定的10%线,分三分钱也挺好。实在要想好听,账上600多亿资本公积,你转增也行啊!非要逼小股东缴税,管理层脑袋一定是秀逗了。 老唐同时持有招商H股和民生H股,而且两只比例基本相当。黑自己的持股,不会被归为为阴谋论吧?嚯嚯……先黑到这儿。 老唐目前持股茅台44%+,腾讯18%-,民生H6%-,招商H5%-,古井B6%+,洋河6%-,双汇5%+,信立泰5%-,国投4%+,海康3%-。 2018年收益约为-2%,2014年11月25日设立的老唐实盘组合,至今净值2.88元,同期实际净值3.13元,差额为组合无法录入港股和B股造成。[详情]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X 去年12月11日,本人以7.83港元和7.76港元买入民生银行5万股在香港挂牌的股票,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持股成本均价大概为6.25元。与当时的每股净资产9.89元相比,不足6.5折买入,感觉很划算。 昨天《红刊财经》周刊,发表了题为《民生银行10送2派0.3元: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文章,我惊讶地发现,因为民生银行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今年分配方案中,我不仅分文不得,反而要自掏腰包赔上一大笔钱。本可以避免发生的悲剧却即将要发生了。虽对持有这只股票未来获利并不怀疑,但是在这里我想问的是:民生银行为什么这样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真的就是巴菲特笔下的宠物狗吗? 《红刊财经》周刊原文《民生银行10送2派0.3元: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特约作者 陈绍霞 红刊财经 2018-04-06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600016)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营业收入为1442.81亿元,同比减少7.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8.13亿元,同比增长4.12%;每股基本收益为1.35元;拟向公司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笔者发现,民生银此次公布的分红方案背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投资者去注意,即投资者若要享受该分配方案时,需要倒贴部分现金才能够获得。 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民生银行的此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并每10股 派送股票股利2股”的分配方案,从内容看,其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的行为属于利润分配,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的,即民生银行的“10送2股”的分红举措是需要按送股的面值2元计缴红利所得税。 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并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股民为了获得这笔分红,是需要倒贴钱去缴纳红利税的。即那些喜欢短线交易的股民,在民生银行此次派发股息和红股期间买入民生银行A股股票并参与了民生银行分红派送,且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的话,实际收到的现金股息并不足以缴纳红利税,需要以卖股票的钱来缴纳红利税。 当然,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若要避免倒贴钱缴税的话,要么在分红除息日前一个月内不要买民生银行的股票,要么买了以后在民生银行除息日前卖出,或者在持有民生银行股票满一个月后再卖出。 对于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来说,也是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如果参与民生银行本次利润分配的话,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须缴红利税 资本公积主要是由股票溢价发行而形成。我国上市公司A股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发起人股东通常以其账面净资产按略高于1元的价格折股,流通股股东则以远高于面值的价格认购股票,发行价格高于1元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入账。这部分资本公积属于公司股东的原始出资。总之,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不属于利润分配,无须缴红利税。 民生银行2017年财务报表显示,2017年末民生银行账面资本公积余额为647.53亿元,如果以民生银行总股本364.85亿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进行每10股转增2股,只需要动用资本公积72.97亿元,即民生银行的账面巨额资本公积是足以用于转增股本的。 未分配利润送红股需缴纳红利税,而资本公积却属于股东的原始出资,以资本公积进行转增股本则无须缴纳红利税。然而民生银行却选择以送红股方式而不采用转增的方式,其实际上是慷股东之慨,强迫股东去纳税。 既然上市公司以未分配利润送红股,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红利税,而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投资者无须缴纳红利税,可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却愿意在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下,在股本扩张时,不愿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选择以未分配利润送股,让股东们多缴红利税呢?难道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无知吗?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大多是精英人士,不太可能不知道上述事实。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送红股而不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方面是考虑纳税态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拥有董事会席位的股东是法人股股东,而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人股股东是无须缴纳红利税,只有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才须缴纳红利税的。以民生银行董事刘永好、史玉柱为例,他们分别通过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此次送股派息,作为法人股股东的刘永好、史玉柱根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 一些上市公司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金,却推出大比例送红股方案,而不是用资本公积金去转增股本,这种做法只能说明这些企业的高管根本无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中小投资者应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敦促这些企业修改分配方案,将送红股改为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虽然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上市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实际上是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投资人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因此获得现金回报,反而要扣缴一定红利税,这是有违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 在此,笔者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修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同时,也呼吁民生银行的持有人、尤其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民生银行修改其利润分配方案。 送转股对投资者没有意义 2013年3月,笔者曾为证券市场红周刊撰写《送转股会提升股票内在价值吗?》一文,文中明确提出,送转股并不能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 你将一张20元的钞票兑换成两张10元的钞票,你的钱变多了吗?你的钞票由一张变成了两张,但你的钱并没有因此变多。每10股送10股,你的股票由10股变成了20股,你拥有的股票数量虽然是增加了,但股票所对应的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其内在整体价值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送转股只是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投资人持有的股票数量虽然增加了,但持有股票所对应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变化,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也没有变化,因此,“送、转”股本身并不会给投资人带来任何回报。 以民生银行为例,本次拟每10股送2股,送股后其“股本”账面金额由364.85亿元增加至437.82亿元、增加72.97亿元,相应地,送股后“未分配利润”由1634.20亿元减少为1561.23亿元、减少72.97亿元,送股前后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保持不变,均为3789.70亿元。另一方面,因股本增加,每股净资产由分配前的10.12元减少至分配后的8.41元。送股前后投资人持有股票整体对应的净资产及股权比例都不会发生变化。 送转股并不会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这点其实从巴菲特对伯克希尔股票的大比例拆分案例中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1996年,为了改善股票的流动性,以方便其股东以股票方式捐赠以及中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将其原来发行的股份分拆为两种普通股,一种为A级普通股,一种为B级普通股,每一股A级普通股可以依持有人的意愿在任何时候选择转换成30股的B级普通股,但反之则不行,也就是说30股的B级普通股不能要求转换成一股的A级普通股。 B级普通股拥有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权利,它有以下两点:第一,B级普通股的投票权只有A级普通股的二百分之一(而不是三十分之一),第二,B级普通股不能参加伯克希尔股东指定捐赠计划。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市场最终将会决定B级普通股的合理价格,当然若无特殊情况,B级普通股将会以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进行交易。 1996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伯克希尔B级普通股并没有表现出相对A级普通股明显的溢价,因为若其B级股较A级股有明显的溢价,则其A级股早已被投资人转换成B级股了。 伯克希尔股权拆分案例充分说明送转股并不会增加股票内在的价值,当然,对于一些高价股特别是一些高价小盘股而言,送转股是可以增加股票数量、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改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仍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为例,伯克希尔A级普通股的价格高达29.91万美元,虽然其交易单位为1股,但相当多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该股,而其分拆为B股后,有更多的投资者有能力买入其股票了。 但回头分析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其上周五(3月30日)时的A股收盘价为7.99元,即买入一手民生银行的股票仅需要799元,如此价格,相信A股市场上不会有投资者说自己连一手民生银行股票都买不起吧! 从股本规模来看,民生银行总股本高达364.85亿股,A股的流通股本高达295.5亿股,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以A级股普通股计的总股本仅为164.3万股,即使全部按1:30的比例拆分为B级普通股,其总股本也仅为4929万股。以民生银行数百亿的流通股本来说,其在二级市场是有充裕的流动性,从流动性角度看,民生银行也完全没有必要继续送股。 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12%,业绩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而此次送股后不仅会摊薄每股净资产,还会摊薄每股收益,在此业绩表现基础上也是根本没有理由要向股东10送2股的。当然,如果民生银行管理层真的认为公司业绩未来会出现大幅增长,那么,最好还是等其业绩出现显著增长后再扩张股本也不迟。 总之,无论从股票价格、股本规模,还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目前都没有送红股的必要,如果真的要分红最好还是现金分红更实惠些,而若民生银行高管坚持认为有扩张股本的必要,那么,鉴于独立董事在关于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的独立意见中提出的“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落地实施以及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规定下,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详情]
千龙网北京1月21日讯 1月1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银监局发布甬银监罚决字〔2017〕28号、甬银监罚决字〔2017〕2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甬银监罚决字〔2017〕28号文件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为万恩平,因贷前调查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到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20万元。 甬银监罚决字〔2017〕29号文件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为万恩平,因发售或代理销售产品不合规、内部控制管理不审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宁波银监局罚款人民币50万元。[详情]
特约作者 陈绍霞 红刊财经 3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营业收入为1442.81亿元,同比减少7.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8.13亿元,同比增长4.12%;每股基本收益为1.35元;拟向公司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笔者发现,民生银此次公布的分红方案背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投资者去注意,即投资者若要享受该分配方案时,需要倒贴部分现金才能够获得。 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民生银行的此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并每10股派送股票股利2股”的分配方案,从内容看,其以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的行为属于利润分配,应被视同为派发股息,需要按面值缴纳红利税的,即民生银行的“10送2股”的分红举措是需要按送股的面值2元计缴红利所得税。 按照现行的差别化红利税计征办法,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并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股民为了获得这笔分红,是需要倒贴钱去缴纳红利税的。即那些喜欢短线交易的股民,在民生银行此次派发股息和红股期间买入民生银行A股股票并参与了民生银行分红派送,且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的话,实际收到的现金股息并不足以缴纳红利税,需要以卖股票的钱来缴纳红利税。 当然,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若要避免倒贴钱缴税的话,要么在分红除息日前一个月内不要买民生银行的股票,要么买了以后在民生银行除息日前卖出,或者在持有民生银行股票满一个月后再卖出。 对于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来说,也是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如果参与民生银行本次利润分配的话,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须缴红利税 资本公积主要是由股票溢价发行而形成。我国上市公司A股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发起人股东通常以其账面净资产按略高于1元的价格折股,流通股股东则以远高于面值的价格认购股票,发行价格高于1元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入账。这部分资本公积属于公司股东的原始出资。总之,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不属于利润分配,无须缴红利税。 民生银行2017年财务报表显示,2017年末民生银行账面资本公积余额为647.53亿元,如果以民生银行总股本364.85亿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进行每10股转增2股,只需要动用资本公积72.97亿元,即民生银行的账面巨额资本公积是足以用于转增股本的。 未分配利润送红股需缴纳红利税,而资本公积却属于股东的原始出资,以资本公积进行转增股本则无须缴纳红利税。然而民生银行却选择以送红股方式而不采用转增的方式,其实际上是慷股东之慨,强迫股东去纳税。 既然上市公司以未分配利润送红股,个人投资者需要缴纳红利税,而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投资者无须缴纳红利税,可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却愿意在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下,在股本扩张时,不愿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选择以未分配利润送股,让股东们多缴红利税呢?难道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无知吗?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大多是精英人士,不太可能不知道上述事实。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送红股而不是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方面是考虑纳税态度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拥有董事会席位的股东是法人股股东,而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人股股东是无须缴纳红利税,只有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才须缴纳红利税的。以民生银行董事刘永好、史玉柱为例,他们分别通过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此次送股派息,作为法人股股东的刘永好、史玉柱根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 一些上市公司账面坐拥巨额资本公积金,却推出大比例送红股方案,而不是用资本公积金去转增股本,这种做法只能说明这些企业的高管根本无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中小投资者应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敦促这些企业修改分配方案,将送红股改为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虽然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上市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派送股本,实际上是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投资人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因此获得现金回报,反而要扣缴一定红利税,这是有违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 在此,笔者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修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同时,也呼吁民生银行的持有人、尤其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民生银行修改其利润分配方案。 送转股对投资者没有意义 2013年3月,笔者曾为证券市场红周刊撰写《送转股会提升股票内在价值吗?》一文,文中明确提出,送转股并不能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 你将一张20元的钞票兑换成两张10元的钞票,你的钱变多了吗?你的钞票由一张变成了两张,但你的钱并没有因此变多。每10股送10股,你的股票由10股变成了20股,你拥有的股票数量虽然是增加了,但股票所对应的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其内在整体价值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送转股只是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投资人持有的股票数量虽然增加了,但持有股票所对应的股东权益并没有变化,其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也没有变化,因此,“送、转”股本身并不会给投资人带来任何回报。 以民生银行为例,本次拟每10股送2股,送股后其“股本”账面金额由364.85亿元增加至437.82亿元、增加72.97亿元,相应地,送股后“未分配利润”由1634.20亿元减少为1561.23亿元、减少72.97亿元,送股前后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保持不变,均为3789.70亿元。另一方面,因股本增加,每股净资产由分配前的10.12元减少至分配后的8.41元。送股前后投资人持有股票整体对应的净资产及股权比例都不会发生变化。 送转股并不会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这点其实从巴菲特对伯克希尔股票的大比例拆分案例中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1996年,为了改善股票的流动性,以方便其股东以股票方式捐赠以及中小投资者购买其股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将其原来发行的股份分拆为两种普通股,一种为A级普通股,一种为B级普通股,每一股A级普通股可以依持有人的意愿在任何时候选择转换成30股的B级普通股,但反之则不行,也就是说30股的B级普通股不能要求转换成一股的A级普通股。 B级普通股拥有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权利,它有以下两点:第一,B级普通股的投票权只有A级普通股的二百分之一(而不是三十分之一),第二,B级普通股不能参加伯克希尔股东指定捐赠计划。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市场最终将会决定B级普通股的合理价格,当然若无特殊情况,B级普通股将会以A级普通股三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进行交易。 1996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伯克希尔B级普通股并没有表现出相对A级普通股明显的溢价,因为若其B级股较A级股有明显的溢价,则其A级股早已被投资人转换成B级股了。 伯克希尔股权拆分案例充分说明送转股并不会增加股票内在的价值,当然,对于一些高价股特别是一些高价小盘股而言,送转股是可以增加股票数量、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改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仍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为例,伯克希尔A级普通股的价格高达29.91万美元,虽然其交易单位为1股,但相当多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该股,而其分拆为B股后,有更多的投资者有能力买入其股票了。 但回头分析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其上周五(3月30日)时的A股收盘价为7.99元,即买入一手民生银行的股票仅需要799元,如此价格,相信A股市场上不会有投资者说自己连一手民生银行股票都买不起吧! 从股本规模来看,民生银行总股本高达364.85亿股,A股的流通股本高达295.5亿股,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以A级股普通股计的总股本仅为164.3万股,即使全部按1:30的比例拆分为B级普通股,其总股本也仅为4929万股。以民生银行数百亿的流通股本来说,其在二级市场是有充裕的流动性,从流动性角度看,民生银行也完全没有必要继续送股。 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12%,业绩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而此次送股后不仅会摊薄每股净资产,还会摊薄每股收益,在此业绩表现基础上也是根本没有理由要向股东10送2股的。当然,如果民生银行管理层真的认为公司业绩未来会出现大幅增长,那么,最好还是等其业绩出现显著增长后再扩张股本也不迟。 总之,无论从股票价格、股本规模,还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民生银行目前都没有送红股的必要,如果真的要分红最好还是现金分红更实惠些,而若民生银行高管坚持认为有扩张股本的必要,那么,鉴于独立董事在关于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的独立意见中提出的“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落地实施以及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要求,以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缴纳红利税的规定下,建议民生银行从维护广大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送红股改为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详情]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 证券代码:600016 编号: 2018-014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度现金分红投资者说明会预告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14:30-15:30 ●会议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 一、说明会类型 2018年3月29日,本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7年下半年利润分配预案的决议》,并于2018年3月30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和本公司网站(www.cmbc.com.cn)。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公司利润分配及现金分红的具体情况,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的规定,本公司将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召开“2017年度现金分红投资者说明会”。 二、说明会召开的时间、方式 召开时间: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14:30-15:30 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e互动”网络平台的上证e访谈栏目,网址:http://sns.sseinfo.com) 三、本公司参加人员 本公司出席本次现金分红投资者说明会的人员有: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白丹女士、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李文女士。 四、投资者参加方式 1、投资者可在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12:00前通过本公告中提供的联系方式向本公司提出所关注的问题,本公司将在说明会上选择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现金分红问题进行回答; 2、投资者可在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14:30-15:30通过互联网(网址:http://sns.sseinfo.com)在线直接参与本次现金分红说明会。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进 电话:010-58560970、010-58560666-8556 传真:010-58560720 邮箱:cmbc@cmbc.com.cn 特此公告。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4月9日[详情]
中小股东致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一封公开信 杨宝忠投资论坛 杨宝忠 尊敬的民生银行董事会,我代表175名公司的中小股东,提议修改2017年的分配预案。因为按预案:“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每10股送2股。”会造成股东分红需要倒贴部分现金的怪事。 去年12月11日,本人以7.83港元和7.76港元买入民生银行5万股在香港挂牌的股票,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持股成本均价为6.25元。与当时的每股净资产9.89元相比,不足6.5折买入,感觉很划算 近日研究发现:按现行政策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1个月以内的,适用20%的红利税税率,即民生银行的10派0.3元送2股分配方案,投资者每10股需要扣缴红利税达0.46元((2+0.3)×20%),而在此次分红中,投资者实际仅获得现金红利为0.3元,意味着现金分红所得0.3元不足以缴纳0.46元的红利税,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在这次分红中不但分文不得,反而要自掏腰包每10股缴纳0.16元的税金。 对于我们通过港股通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投资者来说,也是须按20%的税率扣缴红利税的,而且无论持股时间长短,只要在分红派息日通过港股通持有民生银行H股,都将会倒贴钱缴纳红利税。这显然违背了分红的本意。 在大量民生银行中小股东的倡议下。昨天我成立了“民生银行中小股东建议群”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175名公司的中小股东,持股在1000股以上,提供持股账户截图的投资者入群。大家一致要求公司修改分红预案。取消10股送2股内容,改为10股资本公积金转增2股。以避开送股税收问题。或只保留每10股送0.3元(含税)的分红内容,大家表示也能理解和接受。 希望公司董事会能够听到我们中小股东的心声,希望大家一起维护民生银行的声誉。希望公司稳健发展不辜负股东对公司的信任。 杨宝忠等175名公司中小股东 2018年4月9日 【相关报道】 民生银行10送2派0.3元:股民或倒贴钱缴纳红利税 民生银行为什么这样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 [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9日消息,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了宁夏银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对中国民生银行银川分行进行处罚,罚款二十万元。 [详情]
央行开出亿级大罚单!民生、平安各中招,支付刮起最严监管风 继银监会和证监会之后,央行也开出亿级巨额罚单。 3月16日,央行官网公布两单行政处罚,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和平安银行分别罚款1.63亿元和1334万元。处罚理由均涉及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两家被罚机构有多严重?横向对比看,首先,此前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开罚单较多,很少涉及银行;其次,在罚没金额方面,此前罚单规模普遍为几万、十几万,百万以上的罚单非常少见,如去年只有易票联支付被罚533万。 此次不仅是少见的支付“正规军”——银行被罚,被罚的金额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也预示着,央行对支付行业的严格整顿,不再仅局限于第三方支付,而是包括银行在内的整个支付行业。 罚款金额是违法所得的3倍 央行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工作要求,整肃支付清算市场秩序,防范支付风险,央行于2017年7月至9月,先后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银行开展了支付清算业务执法检查。 经查实,上述两家银行存在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央行综合考虑两家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42万元,并处罚款1.15亿元,合计处罚金额1.63亿元;对平安银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4万元,并处罚款1031万元,合计处罚金额1334万元。 可以看出,央行对这两家银行的罚没金额是“罚款金额+没收违法所得”,其中,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的3倍左右。 事发后,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央行相关要求,为确保民生银行有关支付业务合规、健康发展,该行先后落实了多项整改工作: 一是撤销了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 二是成立总行整改督导小组,对中心业务开展全面整改; 三是在总行层面,各主管部门通过强化业务、技术管理、优化系统功能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全行互联网支付相关业务的规范化开展。目前按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整改已全面完成。 该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根据央行关于支付结算、清算业务的最新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规范化开展各类支付结算业务。 平安银行方面也表示,“我行已全面完成专项检查所要求的整改和优化工作,并将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的内外部管理,改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控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付结算服务。” 央行方面还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持续加强支付结算市场监管,从严惩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支付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前有银行也因支付被罚 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并不是唯一两家因支付业务被罚的银行。2月23日,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相关规定被吃罚单。其中,浦发银行济南分行被“警告,罚没36.52万元”;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则被“警告,罚没6.98万元”。 有意思的是,尽管此次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分别处以亿元以上和千万元以上的大罚单,但仅是被给予了“警告”,相比之下,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违法违规会直接被“注销”支付牌照。 有报道显示,央行目前已合计注销24张第三方支付有19张是在2017年注销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为违规不予续展,10家则是由于业务合并被注销。 在罚没金额方面,此次仅这两家银行的总罚没金额就是去年总的支付罚单金额的7倍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央行共开出94张罚单,其中共包含67家支付公司,累计罚款金额约2500万元。 令人疑惑的是,央行并未就支付罚单的具体处罚依据做以详细阐述,即便此次两家银行罚没金额如此之大,依旧未做进一步解释。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央行公告中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三个法律法规查阅发现,如此之高的罚没金额,在三条法律法规中并未见相适应的处罚依据。例如,银行如果违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罚款上限为30万。 不过,尽管央行并未详细说明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究竟为何被罚,但由于公告中提及这两家银行违法清算管理和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可以推测,这两家银行或因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方面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而被罚。 在此前,支付机构被处以重罚,多是因为违反了反洗钱的相关规定。如2018年初,钱宝科技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190万元,并对2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处以2万、3万元罚款。2017年10月,民生北京分行因严重违反反洗钱多项规定,被罚110万;同年12月,嘉联支付被罚138万,原因之一是阻碍反洗钱检查。 “针对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的处罚是较重的,普通的违反支付业务和收单业务规定,一般是3-5万的罚款,而反洗钱基本是20万起。”北京一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业者表示。 支付行业存三大风险 ,央行监管再升级 近两年来,随着支付行业乱象的不断增多,央行也在加大对支付行业的处罚力度,罚单和罚没总金额逐年攀升。支付行业普遍存在的合规风险、资金风险等问题,也使得尽快出台支付机构管理条例的呼声越来越高。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就指出,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效、便捷、丰富的支付产品与服务,为推动金融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支付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和风险隐患。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合规风险。当前仍有部分机构有章不循,野蛮生长,无序竞争。 二是资金风险。在市场上,个别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风险事件仍有发生。 三是技术风险。支付产业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其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十分重要,如果个别系统因管理、运维等不当引发风险,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从2016年开始,央行、国务院陆续出台文件,严厉整顿支付市场乱象的思路已定,尤其是2017年末,央行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模式、无照经营支付业务、开展支付创新业务、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扫码支付业务等方面严苛立法。 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董峥称,针对支付行业的一系列规范与监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到央行及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乱象治理整顿、痛施重典的决心,同时将支付产业中任何涉及资金的交易、转接、清算等环节纳入到强监管的范畴中。2018年必定是一个支付行业强监管年,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将会继续加大对支付行业的监管与治理整顿力度, 殷兴山指出,为防范和化解支付行业风险,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法律框架,推动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推进高层级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从源头防控、事中监测、违规惩戒等多方面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 二是丰富手段。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实施精准监管。 三是强化基础。通过科学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功能等方式,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市场主体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应急管理力度,构建安全支付的“铜墙铁壁”。 四是依法惩戒。对无证经营、挪用资金、倒卖信息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严处理。 [详情]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来源:澎湃新闻 因违反支付清算相关规定被罚1.63亿元后,民生银行表示已经撤销了此次被处罚的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并对相关业务进行整改,目前相关整改已全面完成。 民生银行3月16日晚间表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要求,为确保民生银行有关支付业务合规、健康发展,该行采取三项整改工作:一是撤销了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二是成立总行整改督导小组,对中心业务开展全面整改;三是在总行层面,各主管部门通过强化业务、技术管理、优化系统功能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全行互联网支付相关业务的规范化开展。 民生银行方面表示,目前按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整改已全面完成。 3月16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因存在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考虑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对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418,193.27元,并处罚款114,639,752.47元,合计处罚金额163,057,945.74元;另一家被罚的平安银行也被央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36,061.39元,并处罚款10,308,084.15元,合计处罚金额13,344,145.54元。上述行政处罚做出决定的日期是3月14日。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成立于2015年3月,其定位就是全行新兴支付业态的综合清算平台,负责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线上线下的支付清算综合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转接清算资质的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扮演了类似银联的角色,承担了清算功能。 央行在2017年7月至9月,先后对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银行开展了支付清算业务执法检查,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工作要求,整肃支付清算市场秩序,防范支付风险。 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结算、清算业务的最新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规范化开展各类支付结算业务。[详情]
最新消息: 民生回应被罚1.63亿:已撤销涉事新兴支付清算中心 平安银行回应支付清算业务违规被罚:已全面完成整改 央行开亿级罚单民生平安中招 支付刮起最严监管风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工作要求,整肃支付清算市场秩序,防范支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7月至9月,先后对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银行开展了支付清算业务执法检查。 经查实,上述两家银行存在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考虑两家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对中国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418,193.27元,并处罚款114,639,752.47元,合计处罚金额163,057,945.74元;对平安银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36,061.39元,并处罚款10,308,084.15元,合计处罚金额13,344,145.54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持续加强支付结算市场监管,从严惩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支付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完) [详情]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等被罚120万元 千龙网北京2月13日讯 近日,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了上海监管局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银监罚决字〔2018〕10号)。 决定书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法定代表人为欧阳勇,该分行存在以下违法违规事实:2015年,该分行向XX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未用于该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周转;该分行对XX公司等特定模式项下的业务,降低信贷条件发放贷款;该分行在配合监管部门核查中,隐瞒重要事实及文件资料。 上海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五条,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作出责令改正,并处罚款人民币120万元的行政处罚。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18年2月2日。[详情]
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吃30万元罚单 千龙网北京2月7日讯 中国银监会网站7日公布了天津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天津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津银监罚决字〔2018〕2号)。 决定书显示,民生银行天津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康文哲,该行存在贷后管理失职,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的违法违规事实。 天津银监局依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民生银行天津分行罚款人民币30万元。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18年1月10日。[详情]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因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被罚400万元 千龙网北京2月5日讯 近日,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了广东监管局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粤银监罚决字〔2018〕2号)。 决定书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黄红日,该行存在未及时报送案件风险信息及案件信息;内部控制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违法违规事实。 广东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信息报送及登记办法》(银监发〔2010〕111号)第三条、第六条、第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57号)第二点,《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基层营业机构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45号)第三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排查管理办法》(银监办发〔2014〕247号)第五条、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银监会令2007年第6号)第十六条、《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2005〕17号)第六条等有关规定,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罚款400万元。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18年1月17日。[详情]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等被罚35万元 千龙网北京1月17日讯 中国银监会网站17日公布了山东监管局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鲁银监罚决字〔2017〕27号)。 决定书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张春方,该行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未按规定监控贷款用途的违法违规事实。 山东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罚款35万元。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17年12月29日。[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