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十万网友大调查:90%网友认为长生生物应该退市
十万网友大调查:90%网友认为长生生物应该退市

新浪财经发起“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会退市吗?”大调查,传递投资者声音。截止周一,近8万网友参与投票,其中近90%网友认为长生生物会退市。[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23日  09:48
长生生物官网被黑:不搞你 对不起祖国的花朵(图)
长生生物官网被黑:不搞你 对不起祖国的花朵(图)

新浪财经讯 7月23日消息,长生生物官网首页被黑客攻击,并配图“不搞你,对不起祖国的花朵”。[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23日  10:05
李克强就疫苗事件作批示:须给人民一个明明白白交代
李克强就疫苗事件作批示:须给人民一个明明白白交代

中国政府网|2018年07月22日  23:35
长生生物下午复牌:被证监会调查 存终止上市风险
长生生物下午复牌:被证监会调查 存终止上市风险

长生生物7月23日午间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 《调查通知书》(苏证调查通字 2018074 号),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23日  12:06
快讯:长生生物午后复盘 股价连续六个跌停板
快讯:长生生物午后复盘 股价连续六个跌停板

长生生物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午后复盘,股价持续跌停,连续第六个跌停板,截止发稿,长生生物报13.05元,超53万手封单。[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23日  13:00
深交所已启动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深交所已启动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因未及时披露被有关机关调查的信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涉嫌违反相关规定,深交所日前已启动对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详情]

上海证券报|2018年07月23日  09:05
新华视点:去病要去根 绝不能再给问题疫苗翻盘的机会
新华视点:去病要去根 绝不能再给问题疫苗翻盘的机会

新华视点|2018年07月22日  19:14

券商力荐

多券商猛推长生生物遭打脸 广证恒生证券强烈推荐7次
多券商猛推长生生物遭打脸 广证恒生证券强烈推荐7次

2016年以来可统计的23篇针对长生生物券商研报中,有9份为“买入”评级,2份为“推荐”评级,7份为“强烈推荐”评级,4份为“增持”评级。[详情]

界面|2018年07月23日  15:08
长生生物造假致股价狂跌 券商研报有何用?
长生生物造假致股价狂跌 券商研报有何用?

今年新财富医药行业出来后,记得再回来翻翻这张图。每天累死累活也不知道这些研报有什么用。[详情]

新浪证券综合|2018年07月23日  14:53
长生生物三跌停65亿蒸发 方正证券中泰证券高位喊买
长生生物三跌停65亿蒸发 方正证券中泰证券高位喊买

方正证券和中泰证券曾在风口对长生生物积极唱多,给予“强烈推荐”和“买入”评级。[详情]

中国经济网|2018年07月18日  13:37
疫苗事件引长生生物股连跌停 方正证券曾6次力荐
疫苗事件引长生生物股连跌停 方正证券曾6次力荐

今年3月以来,针对长生生物,方正证券就连续发布了6份研报强烈推荐公司股票。其中,3月和4月分别发布了三篇和二篇。[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7月19日  07:00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曝光前股价暴涨 两卖方套现近7亿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曝光前股价暴涨 两卖方套现近7亿

值得注意的是,长生生物在此期间却受到多家公募机构的青睐。据2017年年报,共有17家公司旗下的25只基金持有长生生物。[详情]

界面|2018年07月23日  11:23

券商研报“打脸”力挺

机构踩雷

3疫苗股跌停基金蒸发超15亿:持有医药基金该怎么办?
3疫苗股跌停基金蒸发超15亿:持有医药基金该怎么办?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在周末发酵之后,今日进一步蔓延到了资本市场。[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07月23日  14:59
长生生物造假致股价狂跌 券商研报有何用?
长生生物造假致股价狂跌 券商研报有何用?

新浪证券综合|2018年07月23日  14:53
公募基金预料长生生物早晚出事 6月底狂减筹96%
公募基金预料长生生物早晚出事 6月底狂减筹96%

7月23日,深证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长生生物拟披露重大事项,7月23日开市起临时停牌。[详情]

新浪基金综合|2018年07月23日  13:43
基金预计长生生物还有3个跌停 富国基金重仓疫苗股
基金预计长生生物还有3个跌停 富国基金重仓疫苗股

二级市场上,这家公司的股价正在迅速下坠。截至7月20日收盘,长生生物连续五个交易日跌停,市值蒸发近百亿元。[详情]

界面|2018年07月23日  13:25
股基冠军于洋十大重仓股3只跌停 一上午损失2.5亿元
股基冠军于洋十大重仓股3只跌停 一上午损失2.5亿元

近期的疫苗事件不断发酵,导致二级市场上相关股票悉数跌停。今年上半年的偏股基金业绩排名居前的产品,全都是医药相关基金,重仓了医药股。[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23日  11:57

最新新闻

上海疾控:接种过长生狂犬病疫苗的可免费续种补种
上海疾控:接种过长生狂犬病疫苗的可免费续种补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8月7日发布的公告,上海将对接种过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提供续种、补种、跟踪观察等健康服务[详情]

澎湃新闻 | 2018年08月08日 09:54
ST长生等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 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ST长生等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 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ST长生日K线图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杨刚 昨日,中信保诚基金将ST长生估值调整为0元/股引起市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还有4.12元的ST长生在某家机构眼中已毫无价值。在基金公司普遍对ST长生预估值为4元/股上下的情况下,中信保诚基金给出的0元/股估值更显突兀。 ST长生并非孤例。上证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且涉及的公司较多。 客观来说,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估值模型及对公司认识都不同,估值分歧在所难免,但由于今年“黑天鹅”事件多发,涉事公司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基金对这些公司的未来预期产生了不同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断加大。这一现象使得市场对于调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调整议论纷纷。 现象:不同基金估值判断差距大 ST长生(原名长生生物)旗下子公司于7月15日被爆出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次日该公司股价开盘后一字跌停,此后该事件不断发酵,公司走到了退市的悬崖边。昨日,公司股价继续跌停,报收于9.09元。 在此期间,据记者统计,至少有14家基金公司对ST长生的估值进行了调整,从几元到十几元皆有,最高的为16.11元/股,最低为3.96元/股。 随着事态升级,ST长生估值不断下调本无可厚非,但中信保诚基金昨日将ST长生估值调整为0元/股,这距离申万菱信、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7月31日发布的“关于调整ST长生估值为3.96元/股”公告,仅仅相差一天时间。 进一步来看,7月24日,有3家基金公司发布了ST长生估值的调整公告,但各家调整的幅度差距也较大。天弘基金给予ST长生的估值是8.56元/股,安信基金给予7.7元/股,东方基金只给出了3.96元/股。 不同基金同一时间对某家上市公司的未来预期产生不同的看法并非只涉及ST长生一家公司。7月25日,华泰柏瑞基金对康泰生物给予的估值为42.25元/股,建信基金给予的估值为38.16元/股,两者相差约一个跌停板。就在前一天,上投摩根基金给予的估值为50.47元/股。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中兴通讯身上。6月21日前后,多家基金调整了中兴通讯的估值,最多的调整为4个跌停,最少的调整只有2个跌停,两者之间差距不小。 议论:是否存在估值过度调整 不同基金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家公司未来预期持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断加大,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于调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调整的议论。 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基金调整估值目的是为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投资者,以确保投资者利益。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估值模型以及对公司的认识都不同,加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定价态度,所以估值有分歧很正常。 但他承认,事后来看,现实中存在一些基金公司调整过度的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不理解或不满。但基于套利成本的考量以及监管层的相关规定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估值形成一定的约束。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基金可能存在过度调整的冲动,但实际操作方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过低地调整估值来吸引资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情况可能事与愿违。 他解释说,由于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大众投资者,而他们对股市理解的能力、对风险识别的能力以及对上市公司定价的能力都较为欠缺,若调整过度,一方面会使其不理解,另一方面势必导致净值回落更多,在已存在恐慌情绪的情况下,大众投资者眼中看到的未必是机会,反而可能是风险。再退一步而言,监管层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估值原则进行规定。 呼吁:提高估值调整的透明度 虽然每家基金公司的估值分歧在所难免,但正是由于基金调整估值的不透明,使得市场产生了一些误解或不满。 记者查阅多份估值调整公告发现,在多个“黑天鹅”事件中,大多数基金公司对“为何会将公司估值调整为这一价格”及“本次调整采用了什么样的估值方法”都没有进行详细说明,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最多再带一句“后续公司将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如有必要将申请对公司价值进行重估”。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能否提高估值调整的透明度。刘亦千表示,适当对外公开估值调整的说明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一位曾是第三方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基金公司会有一个专门的估值委员会对涉及重大事件公司进行估值,成员包括投研部、法律部、风控部等多个部门。也就是说,对公司估值的调整更多是每家基金公司的自主定价,一旦发生估值调整往往是比较重大的事件,适当公开估值调整的理由与方法,不仅能取得投资者理解,也能凸显基金公司的专业度。 基金公司对ST长生的估值 8.56元/股 天弘基金(7月24日) 7.71元/股 中信保诚基金(7月23日) 7.7元/股 安信基金(7月24日) 4.12元 (ST长生每股净资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4.1元/股 华泰柏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7月26日) 3.96元/股 东方基金(7月24日) 中信保诚基金、安信基金、东吴基金等 (7月26日) 申万菱信基金、长城基金等(7月31日) 0元/股 中信保诚基金(8月1日)[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8月02日 06:34
深交所表态强制退市零容忍 长生生物强退可能性大增
深交所表态强制退市零容忍 长生生物强退可能性大增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王兴亮 继周五证监会深夜公布退市新规后,深交所也在周末加班发文表态,坚决贯彻退市决定精神,严格落实退市主体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的连续动作,让人很容易联系到长生生物,其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退市新规配套规则有望近期出台 周五深夜,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新规发布后,明显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五个安全”提法,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长生生物。而作为退市制度实施责任主体,交易所何时出台相应配套细则,也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 29日下午,深交所周末不休息地发文表态称,将对相关配套规则进行修改完善,明确相关新老划断安排,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发布实施。 今年3月,深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明确了六种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其中就包括: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认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办法》还切实加大对重大违法公司退市的执行力度,优化重大违法退市实施程序,提高退市效率: 一是缩短重大违法退市情形的暂停上市期间,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 二是从严把握重大违法公司恢复上市。重大违法公司被暂停上市后,不再考虑公司的整改、补偿等情况,六个月期满后将直接予以终止上市; 三是收紧重大违法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条件,规定因欺诈发行退市的公司不得申请重新上市,“一退到底”;因其他重大违法退市的公司申请重新上市时间间隔由一年延长为五年。 为确保新规则的顺利施行,深交所对《办法》发布前后的衔接事宜作出相应安排。 具体而言,《办法》发布前,上市公司已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适用原规定;《办法》发布后,上市公司被行政处罚或生效司法裁判认定存在违法事实的,无论其行为发生时点,其是否构成重大违法退市情形均适用新规。 也就是说,即使上市公司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规发布前,只要在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生效裁判,认定其存在违法事实,触及《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标准,其股票就应当被予以退市。 业内人士认为,从深交所29日的表态来看,修改完善后的《办法》有望近期出台。而根据《办法》作出的新老划断安排,长生生物恐怕已难逃退市命运。 “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在周五发布的退市新规中,除了“五个安全”外,还有其他两处主要修改。 一是强化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明确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实施规则; 二是落实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的相关责任,强调其应当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退市相关工作、履行相关职责的要求。 深交所29日表示,新规进一步完善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内容,不仅将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还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拓展了退市制度的作用范畴,实现了对重大违法行为退市的全覆盖、无死角,充分体现了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理念和决心,对于进一步健全市场基础功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投资者信心,培育理性价值投资文化,形成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市场生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退市常态化特征进一步凸显,进退有序的市场环境也在逐步形成。深交所指出,一直以来,深交所严把重大违法退市执行关,对触及退市条件的公司坚决予以退市。 深交所举例称,2017年,依法对欣泰电气作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并顺利实施先行赔付工作,欣泰电气成为首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2018年,先后对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的金亚科技、雅百特依法启动强制退市机制,为推进退市工作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切实担负起一线监管法定职责,坚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体责任,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参与维权、律师入驻详戳二维码 ↓ 新浪财经将持续为投资者发声! [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2018年07月30日 07:35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 见习记者 王心雨 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长生生物(股票简称:ST长生)成为众矢之的。截至7月27日,该股连续9个一字跌停,总市值蒸发逾135亿元。而在股价持续下跌影响下,长生生物大股东的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 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长生生物股权质押比例达28%,其中大部分质押方为兴业证券。7月25日,兴业证券公告称,长生生物股东虞臣潘、张洺豪质押在兴业证券的股票共计1.78亿股,待购回金额6.75亿元。 已被刑拘董事长高俊芳的儿子、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最坏的情况是退市,其质押给兴业证券的股票或也无力赎回。 质权人成大股东 根据兴业证券发布的公告,包含7月23日的补充质押,兴业证券共持有长生生物1.78亿股。其中,1.67亿股来自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另外0.11亿股来自公司第三大股东虞臣潘,占其持股比例的13.48%。据测算,这两部分股份共占公司总股本的18.29%,超过第一大股东高俊芳持股。 目前,这两位出质人质押股票的履约保障比例分别为277.1%和306.62%(按照7月24日长生生物收盘价计算),较警戒线(通常为150%)和平仓线(通常为130%)尚有一定距离。 由于长生生物大股东和董监高所持股份均已变成限售股份,这意味着长生生物股价继续下跌质押股也无法强平,兴业证券将接盘长生生物1.78亿股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不过,公司实控人仍为高俊芳、张友奎夫妇,他们合计持有长生生物1.83亿股股份。 那么,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会对兴业证券造成什么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不难推断,信誉受损的长生生物会拖累兴业证券,导致兴业证券股票价格下跌。此外,兴业证券和长生生物签订的股权质押合同也能反映一定问题。根据质押合同来决定如果股票跌至警戒线甚至于平仓线,是否有补充抵押物或资产,如果没有追加抵押,那么兴业证券必定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能接受大幅度亏损的结果。之后兴业证券会用自身的利润去填补亏空,导致利润下滑。” 兴业证券财报显示,2017年净利润为22.58亿元,同比增幅11.66%;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下滑46.35%。若长生生物退市,那么该笔减值或将对其2018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兴业证券还有一个隐忧,就是在通常情况下,市场发展的方向会远远大于真实的情况。例如经历此次事件,导致兴业证券亏损一个亿,但是日后在市场的反应下就不会仅仅只是一个亿的概念了。市场会放大企业的缺陷,导致利润蒸发得更多。” 事实上,自从7月23日兴业证券被曝出拥有1.78亿股长生生物的质押股份后,次日就反映在股价中。 7月24日,券商板块全线飘红,唯独兴业证券收跌,跌幅为0.94%。此后3个交易日,股票连续下跌,跌幅分别为2.84%、0.58%、0.78%。对此,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兴业证券不会持续跌下去,亏损是有合理空间的,在一定时间后会适可而止。”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研报中表示,黑天鹅事件频发,行业情绪受影响。预计进入8月份业绩期后,情绪将有所修复,良好的业绩与稳健的现金流是优质资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大众情绪恐慌期布局优质错杀标的或将带来良好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公众事件爆发后,行业多少都将迎来制度的修复和监管的改善,长期这些事件将更利于行业发展,去芜存菁。 除了兴业证券,平安证券也持有部分长生生物质押股份。长生生物大股东芜湖卓瑞创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去年5月份向平安证券质押了4943万股股份,质押期为两年。 相关分析人士谈到:“尽管出质人不同,但从本质来看,平安证券和兴业证券没什么区别,承担的风险也一样多。” 股权质押标准提高 近日,上市公司股东高比例质押频频受到关注。7月23日,*ST云网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ST云网解释,为什么新任大股东入主不足一周就质押其98.21%的所持股份?此前,由于珈伟股份实控人股权质押率高达92.84%,深交所发布问询函,要求珈伟股份就实控人股权质押相关情况及其他问题作出说明。 股权质押新规落地后,各家券商围绕新规对已有制度与系统进行修改。此前,有些券商能够将质押率做到70%,后来按照新规要求不能超过60%,不少机构的股权质押率基本控制在35%-50%。 某券商人士表示:“我们筛选项目的标准已经提高,要看公司基本面和市值,公司内部审材料也比较慢,整体来看,需要细挑标的,同时配合提高利率、降低折扣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 不难发现,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机构质权人态度趋于强势。同时,不少上市公司股东试图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路径在变窄。 谈及兴业证券此次质押“踩雷”对于行业内质押业务的影响,某业内人士表示:“这属于黑天鹅事件,对于公司股权质押的业务不会有任何影响。” 同时,他也表示:“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常做的业务,且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在行情正当、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这是券商较好的盈利手段。但现在行情不好且市场缺乏流动性,出于承担更大风险的考虑,券商这方面业务自然会缩减。” 财务顾问是否受牵连? 此前,长生生物于7月23日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国务院也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并派出调查组进驻长生生物进行立案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兴业证券与长生生物的渊源由来已久。2015年,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当时的独立财务顾问和持续督导机构便是兴业证券。 7月23日,中原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在担任天津丰利收购徐州杰能科技股权事项的财务顾问过程中,中原证券涉嫌未勤勉尽责,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被罚款40万元。 那么,作为长生生物借壳上市独立财务顾问的兴业证券,会像中原证券一样受到证监会处罚吗? 某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兴业证券不一定承担连带责任。作为长生生物的财务顾问,如果涉嫌财务造假,例如做假账等,那么兴业证券理应承担责任。但目前来看,长生生物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是正规的,问题出在产品上,而产品质量是财务顾问无法核实的。” 参与维权、律师入驻详戳二维码 ↓ 新浪财经将持续为投资者发声! [详情]

国际金融报 | 2018年07月30日 05:01
定增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 兴业证券6.7亿待回购款临险
定增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 兴业证券6.7亿待回购款临险

  定增募资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兴业证券6.75亿待回购款临险 邹晨辉 7月27日,陷入“问题疫苗”风波的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称“ST长生”)走出第九个跌停,报收10.60元/股,市值蒸发约136亿元。 除了ST长生的中小投资者外遭受损失外,还有正处在计划定增关口的老牌券商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7.SH,下称“兴业证券”)。 兴业证券公告显示,截至7月24日,在涉及ST长生股东股权质押业务中,兴业证券已“手握”ST长生1.78亿股权,待回购金额6.75亿元。公告称,鉴于ST长生已被国家药监局、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对ST长生大股东、董监高所持股份实施限售,公司将实时跟踪事态发展,及时评估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并作出应对。 7月23日,ST长生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若因此被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移送公安机关,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截至发稿,已经有华夏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下调ST长生的估值,自7月25日起,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对ST长生按照3.96元进行估值。 ST长生股价“跌跌不休”,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将会给兴业证券带来什么影响? 7月27日,兴业证券一位证券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对公司财务数据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不清楚,因为ST长生股价到底会跌到多少,这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股价放量走低 兴业证券手握“黑天鹅”ST长生1.78亿股权要从近期一则公告说起。 7月23日,已经经历了五个跌停板的ST长生公告称,7月20日,公司控股股东张洺豪将其持有的7336.24万股股份进行补充质押,质权人为兴业证券。 这引起投资者的疑问和担心。在上交所e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向兴业证券提问,公司为什么在疫苗事件发酵后依然接受ST长生高管的质押?此操作有何依据?如果ST长生退市,此次操作责任人如何问责? 兴业证券则回复称,在关注到疫苗事件ST长生股价下跌后,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保护公司利益,按相关程序要求融资人补充担保物,故ST长生公告张洺豪补充质押7336.24万股。并不存在“长生生物出事我们还借钱给他”的说法。 上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是补充质押,也就是说质押人出现了这个事情,为了降低风险,肯定要补充担保的金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没有给他融资什么金额,只是提高了安全垫。” 在二级市场上,Wind数据显示,7月24日,兴业证券股价结束此前三个交易日的阳线,全天下跌0.94%,成交量由前一天的1.69亿放量至8.34亿。 对此,华南一位二级市场资深投资人士表示,从近期兴业证券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变化来看,由于担心涉及ST长生股权质押出现“暴雷”,市场对于其投资价值开始产生分歧。 随后在7月25日,7月26日两个交易日,兴业证券股价分别跌2.84%,0.58%。 是否会导致计提减值? 公开报道显示,张洺豪为ST长生实控人高俊芳之子,与高俊芳、张友奎(高俊芳丈夫)为公司一致行动人,截至7月23日,三人合计持有公司近 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其中,张洺豪持有ST长生约1.74亿股股份。 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除7月20日质押的7336.24万股外,张洺豪其余质押股份(约9250万股)的质权人也为兴业证券,质押时间为今年4月和5月。 根据兴业证券披露的公告,ST长生的两位自然人股东与公司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合计质押股数1.78亿股,待购回金额(融资规模)6.75亿元。其中,张洺豪(为ST长生第二大股东,持有17406.24万股,占总股本17.88%)质押1.67亿股,待购回金额6.3亿元;虞臣潘(为ST长生第三大股东,持有8024万股,占总股本8.24%)质押0.11亿股,待购回金额0.45亿元。 如此看来,两位自然人股东向兴业证券质押的ST长生的待回购金额合计为6.75亿元,共计1.78亿股,相当于每股对应的待回购金额约3.79元,略低于目前基金对ST长生的最低3.96元估值。但如果ST长生被调查后走向退市境地,那么这6.75亿元则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ST长生即使继续跌停触及平仓线,兴业证券也无法强平,因为ST长生大股东和董监高所持股份均已变成限售股份。7月23日晚,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对ST长生相关股东所持股份实施限售处理。 兴业证券是否将计提该项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这或将对其2018年业绩产生何种影响? 据兴业证券财报,2017年全年其净利润22.58亿元,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3.66亿元。 上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表示,“对于财务数据的影响没办法测算,没有人可以直接确认出来,最糟糕的情况,对公司财务数据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不清楚,因为ST长生股价到底会跌到多少,这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该人士称,“ST长生股价跌到最低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评估,没办法详细回答,需要到时候根据该公司的股价以及事态发展的情况,还有外围相关的情况来评估。” 定增时间窗口 资料显示,兴业证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是《证券法》颁布后全国首批获准增资扩股的10家证券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第九家被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核准为综合类的证券公司。 其前身可追溯至1991年设立的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1994年在证券业务部基础上改组设立福建兴业证券公司,1999年根据国家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政策要求,改制增资并与兴业银行脱钩,更名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8年5月,公司注册资本66.97亿元,集团总资产1680亿元,净资产371亿元,服务客户2350万户,管理资产2.1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7月24日,兴业证券公告透露了其拟非公开发行 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0,000万股(含120,000万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的特定对象。 其中,福建省财政厅拟认购兴业证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少于本次发行总量的20%,且认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6.3亿元。 除福建省财政厅外的其它发行对象须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合格投资者。 7月24日中的公告还称,本次非公开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增加信息系统建设、合规风控等基础性投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此次兴业证券“踩雷”ST长生是否会对兴业证券定增募资产生影响?前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监管方面的通知会受到影响。” 根据7月27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2018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兴业证券被评为“A”级,高于2017年获得的“BBB”评级。[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8年07月29日 00:32
长生生物2003的那场改制:存"自卖自买国有产权"质疑
长生生物2003的那场改制:存

  长生生物在2003:那场改制是如何发生的 十五年前的2003年12月,当时正由国资控股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高新)召开了一场具有特殊意味的董事会。在这次会议上,长春高新审议通过了拟转让该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长生生物59.68%股权的议案。 该股权转让采用的是协议转让,并未采取竞标方式,甚至当其他受让方报出更高价时,长春高新也未采纳。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春高新召开董事会的前几个月,也就是2003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此后,各个地方的国资委也陆续成立,紧随其后的是一轮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大潮。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进这一轮国企改革,当时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发布两份文件进行规范。 其中,2003年12月31日出台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注:该文件于2017年12月29日被废止)第二十六条规定:“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于“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的”;“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对这些行为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况分别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对国企改制过程中的批准制度、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管理层收购等10项内容作出细致规定,其中明确:“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 但这份通知下发没过多久,改制中的长春高新就收到了来自新成立不久的长春市国资委的消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不适用长春长生股权转让。 来自长春市国资委的这则消息意味着,长春高新的股权转让,不受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的规范限制。 就这样,长春高新的改制得以被继续推进,结果是国企控股的长春高新决定将旗下子公司长生生物转让给当时担任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也担任长生生物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的高俊芳。此后,长生生物又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股权变更、改制等过程,并最终借壳上市。 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长生生物,因先后被曝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众视线。 7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吉林省纪委监委已经成立责任追究工作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追责。 2018年7月27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调查长生改制的一些情况,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检察院,以及吉林省纪委监委均已介入调查。不过由于调查尚无定论,他并未透露进一步的情况:“现在有规定,想了解其他情况必须一律通过市委宣传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党委副书记陈清泰认为,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复杂的问题,但是否可以将长生改制界定为国资流失,需要根据后续调查情况,再具体分析。对于长生改制,他说:“地方当时还是有很大的权力”,因为地方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之间,并不是垂直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呈现出“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特点。 转折点 2003年,长生生物迎来国企改制的转折点。同样在这一年,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当时,国企控股的长春高新正式决定将旗下子公司长生生物转让给当时担任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担任长生生物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高俊芳。 长春高新公告中披露,当年股权转让的受让方之一高俊芳虽然任本公司的副董事长,但其除了主抓长生生物生产经营外,并未在公司分管其他工作,也没有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上述2003年12月股权转让的董事会表决中,已按照有关规定回避表决。 从数据上看,当年长春高新拟全部转让公司持有的长生生物59.68%股权,每股转让价为2.4元。高俊芳受让长生生物1734万股股权,占总股本34.68%,转让价为4161.6万元;上市公司亚泰集团受让长生生物1250万股,占总股本的25%,转让价为3000万元。 不过,这次股权转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度浮现出价更高的外部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回避表决”的高俊芳,未能摆脱“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的质疑。 最终,长春高新将长春长生的转让价提升到2.7元/股。2004年该企业在《关于转让控股公司股权相关事宜的公告》中特意点明:“关于转让价格的确定,由于是与受让方协商定价,采用的是协议转让,未采取竞标的方式,因此公司与现受让方确定股权转让意向后,其他受让方又报出高价时,未被公司采纳。” 2006年8月,亚泰集团将股权卖给高俊芳,退出长生生物,长春长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持有长春长生生物59.68%的股权,绝对控股长春长生生物。 2015年12月,长春长生生物以全部股权作价55亿元借壳黄海机械上市,“黄海机械”的上市公司证券名称变更为长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张友奎、其子张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为长生生物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处在改制关键时点上的2003年的长春长生生物,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突然大幅下跌。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说:“该公司是否存在配合收购行为有意压低业绩不得而知。” 在长春高新召开上述2003年那次至关重要的董事会之前,原国家经贸委下属的9个局被撤销,除铁路、烟草、航空、电信等行业,其他行业的企业不再有专门的行业主管部门,国有企业从此告别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时代。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市场经济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索启航,与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变更,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交汇点上。 对于当年的地方国企改制,监管层专门出台过针对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存疑点 为了顺利推动上述2003年的股权转让,长春市国资委为其开了“绿灯”。 根据长春市国资委办公室2004年4月14日出具的《关于转让“长生生物”股权有关事宜的函》,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股权转让按惯例由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出资人意见由出资人代表在董事会上体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不适用长春长生股权转让。 为何长春长生生物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股权转让,可以不适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截至目前,长生生物、长春市国资委均未对经济观察报作出正面答复。但在当年长春市国资委出具的《关于转让“长生生物”股权有关事宜的函》中,特意强调相关事项是经过长春市国资委咨询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司及吉林省财政厅的。 对于当时地方国资监管的情状,企业改革专家、曾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的周放生回忆道:“当时的地方企业改制,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处理,国务院国资委只负责政策方面等等,不负责具体审批。” 一名国资人士表示,现在正在研究当年的历史资料,在历史资料没有补齐,而且国务院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没出来的情况下,没法判断当时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的操作是否违规。 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王绛认为,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转让等事宜,未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改制政策进行,至于出资人是否缺位,改制是否规范,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清泰表示,虽然地方推进一些改制事宜时,需要向国资监管部门备案核准,但在具体操作上,地方还是有很大权力的。 陈清泰所言的“备案核准”,在《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长府发[2003]49号)中亦有所体现,该《意见》要求“大型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实施国有资本退出(股权转让)或资产出售时,资产评估后,按《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管理办法)》(财企[2001]801号)规定,报国资部门核准,下达核准意见。” 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查阅长春高新公司公告发现,该公司于2004年10月16日发布的关于对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巡回检查问题的整改报告显示,长春高新转让长春长生生物期间公司治理存在巨大缺陷:一是公司从2003年1月到2004年10月总经理职务一直空缺;二是长春高新在转让长生生物期间仅仅设立了2名独立董事,独董监督职责难以体现,且在股权转让期间受让人高俊芳为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 李政明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通过公开文件显示的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历史沿革状况,发现其改制及股权转让的决策流程存在不合规的情况。” 据悉,2003年,曾有不止一家企业开出高于每股2.4元的价格受让长春长生生物的全部股权,但并未曾获得机会。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许保利则表示,定价是高还是低,还需要根据当年的净资产和具体的交易方法,来考虑不同的定价办法。 争议点 从1992年至今,高俊芳一步步成为实际控制长春长生生物股权的核心人物。 2018年7月27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案件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现在不好下定论,改制过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国资流失,要看未来的调查结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党委副书记陈清泰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笼而统之认定为国资流失,否则的话,日后企业改制更做不动。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这点要很慎重,不能随意扣帽子,如果确实从财务上看到流失,还要分析究竟是由于水平不高、决策失误造成的流失,还是属于人为侵权行为导致的流失,这些需要做详细分析。” 不过,在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看来,长春长生生物改制时,高俊芳作为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担任长春长生生物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长春长生生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长春长生生物改制过程中,存在利用职务便利,有意隐瞒、压低公司业绩,并将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低价转让给自己的嫌疑。 王绛则认为,疫苗类企业是较为典型的公益、保障型企业,本可采取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实行政府采购,但在市场不规范、监管漏洞较多的情况下,则需要保持国有控股,以国企带动市场、规范市场。 回看长生生物,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已经成立责任追究工作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追责。[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8年07月29日 00:32
侠客岛:证监会深夜发布退市新规 剑指何人?
侠客岛:证监会深夜发布退市新规 剑指何人?

  来源:侠客岛公众号 周五晚,证监会出台新的退市制度并即日施行。时机选择,相信大家都能品出意味。 指向 事实上,证监会几个月前就已经在酝酿退市完善制度了。 今年3月,证监会开始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7月27日,正式稿出炉并要求“立刻施行”,可见统一意见已达成。 这次意见最有“亮点”的修改,就是增加了一条—— “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这句话比较长,但“五个安全”的提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7月26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体会议;27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都对安全风险提示、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作了层层部署。但一些生产企业却对“安全”麻不不仁。  最近,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疫苗案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可以说案件已经涉及新规中所说“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根据最新的新华社稿,长生生物在狂犬疫苗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并“有系统地编造生产、检验记录、开具虚假日期发票”,以应付监管部门检查。 显然,长生生物已经触犯了退市新规的“红线”。几天前,7月23日,长生生物已经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即便不讨论上市公司的规章制度,仅从常识认知角度看,为了获利不择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公众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大产品生产上弄虚作假,已经称得上“挑战道德底线”。这种企业还能留在上市行列,本就已是巨大的“道德风险”。 st长生近期股价走势 《意见》另一大看点是两个“主体责任”的明确:监管“守土有责”,同时“退”者负责。出了问题,得有人担责。 首先是“强化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过去,交易所更多发挥了交易平台功能,但一线监管仍长期存在缺位。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就暴露了监管的不足。未来,交易所将被赋予强大的监管职责,目标是“出现一家,退市一家”。 正如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所说,“证券交易所处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第一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线如果管不住,后面必然层层败退。 过去,退市公司的股东也能“套现走人”,中小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意见》强调,“落实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的相关责任”,明确重大违法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当通过一定方式赔偿投资者损失。 目前,长生生物虽未退市,但深交所已对其大股东、董监高所持有的股份进行限售处理,股票简称也变更为标识风险的“ST长生”。  常态 过去,A股长期存在“进来难,退出去更难”的老问题。去年IPO提速,今年则为“独角兽”定向“开绿灯”,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个交易日2家,IPO总量占全球的近30%。 但在熊市环境下,大盘指数承受太多压力。优胜劣汰,能进能退,才是健康的资本市场特征。上市公司早有退市先例,退市公司却寥寥无几,严格的退市制度如今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退市艰难的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早期,我国资本市场定位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的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又具有丰富的融资手段,例如股权质押、定向增发、公司债和可转债等。更重要的是,一个地区公司上市的数量也是该地方的政绩之一,是各地的“香饽饽”,太多利益牵扯其中。 鉴于政府对“保壳”的动力以及市场对“保壳”的预期,长期以来“炒壳”“借壳”成为资本市场一大顽疾,竟被一些分析师和股评家称为“保壳概念”,忽悠中小投资者跟风炒作。 统计显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仅为0.33%。 我们可以对比下成熟的资本市场。以美国为例,自2001年以来,纽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市场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别达到6%和10%。 今年,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从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完善了退市制度体系,年内已有5家公司退市,拉开退市常态化序幕;截至目前,已确定5家公司退市,其中上交所2家(吉恩镍业、昆明机床),深交所3家(银基烯碳、金亚科技、雅百特)。 长远来看,中国欲打造“资本市场强国”,没有一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难以打造,理性投资文化难以塑造。 过去,中国经济以间接融资为主,对银行贷款依赖过高,宏观杠杆率和企业债务率居高不下。到了经济下行周期,就会面临债务违约危机,这也是我们时下所见到的情景。而直接融资,简单看就是股权融资,这种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风险性的特征,有助于助力新兴产业、科创企业和结构转型,让投资人分享红利。 因此,未来退市“常态化、法制化、市场化”应该成为趋势。 避雷 进入2018,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如履薄冰。P2P平台雷声四起,债务违约潮一波又一波,加上未来的银行理财将不保本、打破刚兑,现在又要面对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态化。 据统计,到今年6月,出问题的P2P平台数量增加到80家;7月的问题平台已突破100家。同时,今年也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资金紧张而深陷债务危机。 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在当下如何避开“地雷”,比赚钱更首要。不久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谈及非法集资时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个道理,也普遍适用于其他投资。 普通投资者往往在购物的时候“斤斤计较”,在投资的时候却“一掷千金”,缺乏投资纪律,记住巴菲特的投资三原则:“第一条,不要亏钱;第二条,不要亏钱;第三条,牢记前两条。” 其次,不妨做个有心人,掌握一些财务知识。财务操纵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伎俩,而且造假是具有惯性的,如果公司在某一年发生财务造假,那么其他年份的财务数据也得造假来掩饰。以今年被退市的3家公司为例,都是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 数据来源:证监会网站 应该说,中小投资者仍然是弱者,大多数缺乏专业的辨识能力。个别IPO保荐机构,分析师,审计、会计、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也是造假的“始作俑者”,希望监管部门对于帮助欺诈发行、违规披露的,也要一以贯之的严格执法。 上市公司退市改变了公司股票交易转让的方式,但公司本身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不幸踩雷的投资者要知道,对于强制退市公司,交易所有一个“退市整理期”,退市前给予3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时间;同时,退市后,也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门层次挂牌转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动他人奶酪、真正触动利益的制度。它的出台,应该成为高悬在资本市场蛀虫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文 /庖丁骑牛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28日 23:32
老员工:高俊芳上位疑与老所长有关 家属院里都知道
老员工:高俊芳上位疑与老所长有关 家属院里都知道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们甩了 作者: 周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大门上的几个大字已经部分脱落,工人们正在修补。门卫和多位老员工告诉记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这里。属于建国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在长春、北京、兰州、成都、武汉和上海)。如今,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旧车间。研究所新址距离此地两公里,目前还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长春长生公司就脱胎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两家单位目前已无关系。 一位曾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负责生产的一线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他所了解的长春长生和董事长高俊芳。 “这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给老百姓免费打的,她(高俊芳)那个是卖钱的,以挣钱为目的的。她那属于家族性企业,跟她家沾亲带故的员工工资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万,跟她家没关系的,正儿八经干活的员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个举报她的人,原来也是我们这的,后来分到她那边,变私企了,人家本来心里就有落差,后来就是因为调岗,一个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给你调走了,工资也下调了,替代他的人挣双倍的工资,而且还不干活。他就去找领导理论,领导也没理会,给他整得最后没招儿了。它(长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问题。”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对面,是员工家属院。如今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当年的老员工。 一位86岁的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来这里工作的,我在技术科室,她(高俊芳)在财务处,当时她是个小科级。我在工作上跟她打过交道,她工作很认真,我工作遇到问题,她支持我,给我感觉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会儿她刚出去,当时是张嘉铭张所长把她(高俊芳)给提拔起来的,所里当时情况本来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们所搞垮了。我是看电视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应该了,太不应该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岁的李林(化名)走过来,打断了这位老员工的讲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从小在研究所家属院长大,他父亲是研究所的老员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时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资产都弄到她那去了,变成她的私人财产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这个家属院你去问问看,谁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气愤。此事和当时的所长张嘉铭有关,张现在已经去世了。”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经退休多年,当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忆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当时的普通出纳高俊芳。“现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开始是我们所在那里盖的楼,当年那里是农村,庄稼地,当时我们所长是张嘉铭,他说研究所都要往那儿搬,后来那里厂区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们这了,她用大汽车来把所里的机器都拉过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员工。那时候的说法是,我们还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们脱离关系了,她把我们甩了。” 她又说,“李长太那会儿是副所长,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动员我们买股票。那会全场一千名职工都参加了,那时候我儿子要结婚,我没有钱,他说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钱了,等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就不用愁钱了,那谁不参加啊,脑袋削尖参加啊,买股票啊,原始股,一块钱一股,每个职工买4000股,说是过两年就能翻好几倍。那会我每月工资90块,4000块钱是我们全家所有的积蓄,全拿出来了。我原以为能挣钱,结果一两年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又给我们退回来了,说是上不了市了,按银行利息把钱返给我们了。是强迫退给我们的。”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1992年,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高研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以下简称长生所经销部)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长生生物姓高,而据长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的高俊芳、儿子张洺豪和丈夫张友奎合计持有长生生物近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详情]

新浪证券综合 | 2018年07月26日 12:49
东富龙:长生生物是公司客户 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设备
新浪财经 | 2018年07月26日 12:15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案:举报人因工资下调心生不满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案:举报人因工资下调心生不满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们甩了 作者: 周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大门上的几个大字已经部分脱落,工人们正在修补。门卫和多位老员工告诉记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这里。属于建国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在长春、北京、兰州、成都、武汉和上海)。如今,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旧车间。研究所新址距离此地两公里,目前还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长春长生公司就脱胎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两家单位目前已无关系。 一位曾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负责生产的一线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他所了解的长春长生和董事长高俊芳。 “这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给老百姓免费打的,她(高俊芳)那个是卖钱的,以挣钱为目的的。她那属于家族性企业,跟她家沾亲带故的员工工资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万,跟她家没关系的,正儿八经干活的员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个举报她的人,原来也是我们这的,后来分到她那边,变私企了,人家本来心里就有落差,后来就是因为调岗,一个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给你调走了,工资也下调了,替代他的人挣双倍的工资,而且还不干活。他就去找领导理论,领导也没理会,给他整得最后没招儿了。它(长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问题。”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对面,是员工家属院。如今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当年的老员工。 一位86岁的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来这里工作的,我在技术科室,她(高俊芳)在财务处,当时她是个小科级。我在工作上跟她打过交道,她工作很认真,我工作遇到问题,她支持我,给我感觉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会儿她刚出去,当时是张嘉铭张所长把她(高俊芳)给提拔起来的,所里当时情况本来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们所搞垮了。我是看电视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应该了,太不应该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岁的李林(化名)走过来,打断了这位老员工的讲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从小在研究所家属院长大,他父亲是研究所的老员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时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资产都弄到她那去了,变成她的私人财产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这个家属院你去问问看,谁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气愤。此事和当时的所长张嘉铭有关,张现在已经去世了。”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经退休多年,当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忆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当时的普通出纳高俊芳。“现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开始是我们所在那里盖的楼,当年那里是农村,庄稼地,当时我们所长是张嘉铭,他说研究所都要往那儿搬,后来那里厂区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们这了,她用大汽车来把所里的机器都拉过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员工。那时候的说法是,我们还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们脱离关系了,她把我们甩了。” 她又说,“李长太那会儿是副所长,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动员我们买股票。那会全场一千名职工都参加了,那时候我儿子要结婚,我没有钱,他说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钱了,等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就不用愁钱了,那谁不参加啊,脑袋削尖参加啊,买股票啊,原始股,一块钱一股,每个职工买4000股,说是过两年就能翻好几倍。那会我每月工资90块,4000块钱是我们全家所有的积蓄,全拿出来了。我原以为能挣钱,结果一两年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又给我们退回来了,说是上不了市了,按银行利息把钱返给我们了。是强迫退给我们的。”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1992年,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高研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以下简称长生所经销部)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长生生物姓高,而据长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的高俊芳、儿子张洺豪和丈夫张友奎合计持有长生生物近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详情]

新浪证券综合 | 2018年07月26日 12:14
上海疾控:接种过长生狂犬病疫苗的可免费续种补种
上海疾控:接种过长生狂犬病疫苗的可免费续种补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8月7日发布的公告,上海将对接种过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提供续种、补种、跟踪观察等健康服务[详情]

ST长生等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 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ST长生等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 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个股估值调整差距大基金定价分歧引发热议 ST长生日K线图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杨刚 昨日,中信保诚基金将ST长生估值调整为0元/股引起市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还有4.12元的ST长生在某家机构眼中已毫无价值。在基金公司普遍对ST长生预估值为4元/股上下的情况下,中信保诚基金给出的0元/股估值更显突兀。 ST长生并非孤例。上证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且涉及的公司较多。 客观来说,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估值模型及对公司认识都不同,估值分歧在所难免,但由于今年“黑天鹅”事件多发,涉事公司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基金对这些公司的未来预期产生了不同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断加大。这一现象使得市场对于调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调整议论纷纷。 现象:不同基金估值判断差距大 ST长生(原名长生生物)旗下子公司于7月15日被爆出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次日该公司股价开盘后一字跌停,此后该事件不断发酵,公司走到了退市的悬崖边。昨日,公司股价继续跌停,报收于9.09元。 在此期间,据记者统计,至少有14家基金公司对ST长生的估值进行了调整,从几元到十几元皆有,最高的为16.11元/股,最低为3.96元/股。 随着事态升级,ST长生估值不断下调本无可厚非,但中信保诚基金昨日将ST长生估值调整为0元/股,这距离申万菱信、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7月31日发布的“关于调整ST长生估值为3.96元/股”公告,仅仅相差一天时间。 进一步来看,7月24日,有3家基金公司发布了ST长生估值的调整公告,但各家调整的幅度差距也较大。天弘基金给予ST长生的估值是8.56元/股,安信基金给予7.7元/股,东方基金只给出了3.96元/股。 不同基金同一时间对某家上市公司的未来预期产生不同的看法并非只涉及ST长生一家公司。7月25日,华泰柏瑞基金对康泰生物给予的估值为42.25元/股,建信基金给予的估值为38.16元/股,两者相差约一个跌停板。就在前一天,上投摩根基金给予的估值为50.47元/股。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中兴通讯身上。6月21日前后,多家基金调整了中兴通讯的估值,最多的调整为4个跌停,最少的调整只有2个跌停,两者之间差距不小。 议论:是否存在估值过度调整 不同基金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家公司未来预期持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在估值上的差距不断加大,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于调整后的估值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调整的议论。 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基金调整估值目的是为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投资者,以确保投资者利益。每家基金公司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估值模型以及对公司的认识都不同,加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定价态度,所以估值有分歧很正常。 但他承认,事后来看,现实中存在一些基金公司调整过度的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不理解或不满。但基于套利成本的考量以及监管层的相关规定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估值形成一定的约束。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基金可能存在过度调整的冲动,但实际操作方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过低地调整估值来吸引资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情况可能事与愿违。 他解释说,由于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大众投资者,而他们对股市理解的能力、对风险识别的能力以及对上市公司定价的能力都较为欠缺,若调整过度,一方面会使其不理解,另一方面势必导致净值回落更多,在已存在恐慌情绪的情况下,大众投资者眼中看到的未必是机会,反而可能是风险。再退一步而言,监管层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估值原则进行规定。 呼吁:提高估值调整的透明度 虽然每家基金公司的估值分歧在所难免,但正是由于基金调整估值的不透明,使得市场产生了一些误解或不满。 记者查阅多份估值调整公告发现,在多个“黑天鹅”事件中,大多数基金公司对“为何会将公司估值调整为这一价格”及“本次调整采用了什么样的估值方法”都没有进行详细说明,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最多再带一句“后续公司将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如有必要将申请对公司价值进行重估”。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能否提高估值调整的透明度。刘亦千表示,适当对外公开估值调整的说明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一位曾是第三方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基金公司会有一个专门的估值委员会对涉及重大事件公司进行估值,成员包括投研部、法律部、风控部等多个部门。也就是说,对公司估值的调整更多是每家基金公司的自主定价,一旦发生估值调整往往是比较重大的事件,适当公开估值调整的理由与方法,不仅能取得投资者理解,也能凸显基金公司的专业度。 基金公司对ST长生的估值 8.56元/股 天弘基金(7月24日) 7.71元/股 中信保诚基金(7月23日) 7.7元/股 安信基金(7月24日) 4.12元 (ST长生每股净资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4.1元/股 华泰柏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7月26日) 3.96元/股 东方基金(7月24日) 中信保诚基金、安信基金、东吴基金等 (7月26日) 申万菱信基金、长城基金等(7月31日) 0元/股 中信保诚基金(8月1日)[详情]

深交所表态强制退市零容忍 长生生物强退可能性大增
深交所表态强制退市零容忍 长生生物强退可能性大增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王兴亮 继周五证监会深夜公布退市新规后,深交所也在周末加班发文表态,坚决贯彻退市决定精神,严格落实退市主体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的连续动作,让人很容易联系到长生生物,其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退市新规配套规则有望近期出台 周五深夜,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新规发布后,明显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五个安全”提法,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长生生物。而作为退市制度实施责任主体,交易所何时出台相应配套细则,也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 29日下午,深交所周末不休息地发文表态称,将对相关配套规则进行修改完善,明确相关新老划断安排,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发布实施。 今年3月,深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明确了六种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其中就包括: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认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办法》还切实加大对重大违法公司退市的执行力度,优化重大违法退市实施程序,提高退市效率: 一是缩短重大违法退市情形的暂停上市期间,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 二是从严把握重大违法公司恢复上市。重大违法公司被暂停上市后,不再考虑公司的整改、补偿等情况,六个月期满后将直接予以终止上市; 三是收紧重大违法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条件,规定因欺诈发行退市的公司不得申请重新上市,“一退到底”;因其他重大违法退市的公司申请重新上市时间间隔由一年延长为五年。 为确保新规则的顺利施行,深交所对《办法》发布前后的衔接事宜作出相应安排。 具体而言,《办法》发布前,上市公司已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适用原规定;《办法》发布后,上市公司被行政处罚或生效司法裁判认定存在违法事实的,无论其行为发生时点,其是否构成重大违法退市情形均适用新规。 也就是说,即使上市公司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规发布前,只要在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人民法院作出有罪生效裁判,认定其存在违法事实,触及《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标准,其股票就应当被予以退市。 业内人士认为,从深交所29日的表态来看,修改完善后的《办法》有望近期出台。而根据《办法》作出的新老划断安排,长生生物恐怕已难逃退市命运。 “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在周五发布的退市新规中,除了“五个安全”外,还有其他两处主要修改。 一是强化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明确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实施规则; 二是落实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的相关责任,强调其应当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退市相关工作、履行相关职责的要求。 深交所29日表示,新规进一步完善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内容,不仅将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还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拓展了退市制度的作用范畴,实现了对重大违法行为退市的全覆盖、无死角,充分体现了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理念和决心,对于进一步健全市场基础功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投资者信心,培育理性价值投资文化,形成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市场生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退市常态化特征进一步凸显,进退有序的市场环境也在逐步形成。深交所指出,一直以来,深交所严把重大违法退市执行关,对触及退市条件的公司坚决予以退市。 深交所举例称,2017年,依法对欣泰电气作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并顺利实施先行赔付工作,欣泰电气成为首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2018年,先后对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的金亚科技、雅百特依法启动强制退市机制,为推进退市工作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切实担负起一线监管法定职责,坚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体责任,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参与维权、律师入驻详戳二维码 ↓ 新浪财经将持续为投资者发声! [详情]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ST长生或存退市风险 兴业证券踩雷股权质押 ◎ 见习记者 王心雨 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长生生物(股票简称:ST长生)成为众矢之的。截至7月27日,该股连续9个一字跌停,总市值蒸发逾135亿元。而在股价持续下跌影响下,长生生物大股东的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 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长生生物股权质押比例达28%,其中大部分质押方为兴业证券。7月25日,兴业证券公告称,长生生物股东虞臣潘、张洺豪质押在兴业证券的股票共计1.78亿股,待购回金额6.75亿元。 已被刑拘董事长高俊芳的儿子、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最坏的情况是退市,其质押给兴业证券的股票或也无力赎回。 质权人成大股东 根据兴业证券发布的公告,包含7月23日的补充质押,兴业证券共持有长生生物1.78亿股。其中,1.67亿股来自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占其所持股份的95.86%,另外0.11亿股来自公司第三大股东虞臣潘,占其持股比例的13.48%。据测算,这两部分股份共占公司总股本的18.29%,超过第一大股东高俊芳持股。 目前,这两位出质人质押股票的履约保障比例分别为277.1%和306.62%(按照7月24日长生生物收盘价计算),较警戒线(通常为150%)和平仓线(通常为130%)尚有一定距离。 由于长生生物大股东和董监高所持股份均已变成限售股份,这意味着长生生物股价继续下跌质押股也无法强平,兴业证券将接盘长生生物1.78亿股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不过,公司实控人仍为高俊芳、张友奎夫妇,他们合计持有长生生物1.83亿股股份。 那么,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会对兴业证券造成什么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不难推断,信誉受损的长生生物会拖累兴业证券,导致兴业证券股票价格下跌。此外,兴业证券和长生生物签订的股权质押合同也能反映一定问题。根据质押合同来决定如果股票跌至警戒线甚至于平仓线,是否有补充抵押物或资产,如果没有追加抵押,那么兴业证券必定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能接受大幅度亏损的结果。之后兴业证券会用自身的利润去填补亏空,导致利润下滑。” 兴业证券财报显示,2017年净利润为22.58亿元,同比增幅11.66%;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下滑46.35%。若长生生物退市,那么该笔减值或将对其2018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兴业证券还有一个隐忧,就是在通常情况下,市场发展的方向会远远大于真实的情况。例如经历此次事件,导致兴业证券亏损一个亿,但是日后在市场的反应下就不会仅仅只是一个亿的概念了。市场会放大企业的缺陷,导致利润蒸发得更多。” 事实上,自从7月23日兴业证券被曝出拥有1.78亿股长生生物的质押股份后,次日就反映在股价中。 7月24日,券商板块全线飘红,唯独兴业证券收跌,跌幅为0.94%。此后3个交易日,股票连续下跌,跌幅分别为2.84%、0.58%、0.78%。对此,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兴业证券不会持续跌下去,亏损是有合理空间的,在一定时间后会适可而止。”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研报中表示,黑天鹅事件频发,行业情绪受影响。预计进入8月份业绩期后,情绪将有所修复,良好的业绩与稳健的现金流是优质资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大众情绪恐慌期布局优质错杀标的或将带来良好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公众事件爆发后,行业多少都将迎来制度的修复和监管的改善,长期这些事件将更利于行业发展,去芜存菁。 除了兴业证券,平安证券也持有部分长生生物质押股份。长生生物大股东芜湖卓瑞创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去年5月份向平安证券质押了4943万股股份,质押期为两年。 相关分析人士谈到:“尽管出质人不同,但从本质来看,平安证券和兴业证券没什么区别,承担的风险也一样多。” 股权质押标准提高 近日,上市公司股东高比例质押频频受到关注。7月23日,*ST云网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ST云网解释,为什么新任大股东入主不足一周就质押其98.21%的所持股份?此前,由于珈伟股份实控人股权质押率高达92.84%,深交所发布问询函,要求珈伟股份就实控人股权质押相关情况及其他问题作出说明。 股权质押新规落地后,各家券商围绕新规对已有制度与系统进行修改。此前,有些券商能够将质押率做到70%,后来按照新规要求不能超过60%,不少机构的股权质押率基本控制在35%-50%。 某券商人士表示:“我们筛选项目的标准已经提高,要看公司基本面和市值,公司内部审材料也比较慢,整体来看,需要细挑标的,同时配合提高利率、降低折扣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 不难发现,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机构质权人态度趋于强势。同时,不少上市公司股东试图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路径在变窄。 谈及兴业证券此次质押“踩雷”对于行业内质押业务的影响,某业内人士表示:“这属于黑天鹅事件,对于公司股权质押的业务不会有任何影响。” 同时,他也表示:“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常做的业务,且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在行情正当、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这是券商较好的盈利手段。但现在行情不好且市场缺乏流动性,出于承担更大风险的考虑,券商这方面业务自然会缩减。” 财务顾问是否受牵连? 此前,长生生物于7月23日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国务院也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并派出调查组进驻长生生物进行立案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兴业证券与长生生物的渊源由来已久。2015年,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当时的独立财务顾问和持续督导机构便是兴业证券。 7月23日,中原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在担任天津丰利收购徐州杰能科技股权事项的财务顾问过程中,中原证券涉嫌未勤勉尽责,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被罚款40万元。 那么,作为长生生物借壳上市独立财务顾问的兴业证券,会像中原证券一样受到证监会处罚吗? 某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兴业证券不一定承担连带责任。作为长生生物的财务顾问,如果涉嫌财务造假,例如做假账等,那么兴业证券理应承担责任。但目前来看,长生生物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是正规的,问题出在产品上,而产品质量是财务顾问无法核实的。” 参与维权、律师入驻详戳二维码 ↓ 新浪财经将持续为投资者发声! [详情]

定增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 兴业证券6.7亿待回购款临险
定增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 兴业证券6.7亿待回购款临险

  定增募资80亿关口“触雷”ST长生兴业证券6.75亿待回购款临险 邹晨辉 7月27日,陷入“问题疫苗”风波的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称“ST长生”)走出第九个跌停,报收10.60元/股,市值蒸发约136亿元。 除了ST长生的中小投资者外遭受损失外,还有正处在计划定增关口的老牌券商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7.SH,下称“兴业证券”)。 兴业证券公告显示,截至7月24日,在涉及ST长生股东股权质押业务中,兴业证券已“手握”ST长生1.78亿股权,待回购金额6.75亿元。公告称,鉴于ST长生已被国家药监局、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对ST长生大股东、董监高所持股份实施限售,公司将实时跟踪事态发展,及时评估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并作出应对。 7月23日,ST长生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若因此被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移送公安机关,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截至发稿,已经有华夏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下调ST长生的估值,自7月25日起,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对ST长生按照3.96元进行估值。 ST长生股价“跌跌不休”,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将会给兴业证券带来什么影响? 7月27日,兴业证券一位证券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对公司财务数据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不清楚,因为ST长生股价到底会跌到多少,这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股价放量走低 兴业证券手握“黑天鹅”ST长生1.78亿股权要从近期一则公告说起。 7月23日,已经经历了五个跌停板的ST长生公告称,7月20日,公司控股股东张洺豪将其持有的7336.24万股股份进行补充质押,质权人为兴业证券。 这引起投资者的疑问和担心。在上交所e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向兴业证券提问,公司为什么在疫苗事件发酵后依然接受ST长生高管的质押?此操作有何依据?如果ST长生退市,此次操作责任人如何问责? 兴业证券则回复称,在关注到疫苗事件ST长生股价下跌后,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保护公司利益,按相关程序要求融资人补充担保物,故ST长生公告张洺豪补充质押7336.24万股。并不存在“长生生物出事我们还借钱给他”的说法。 上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是补充质押,也就是说质押人出现了这个事情,为了降低风险,肯定要补充担保的金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没有给他融资什么金额,只是提高了安全垫。” 在二级市场上,Wind数据显示,7月24日,兴业证券股价结束此前三个交易日的阳线,全天下跌0.94%,成交量由前一天的1.69亿放量至8.34亿。 对此,华南一位二级市场资深投资人士表示,从近期兴业证券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变化来看,由于担心涉及ST长生股权质押出现“暴雷”,市场对于其投资价值开始产生分歧。 随后在7月25日,7月26日两个交易日,兴业证券股价分别跌2.84%,0.58%。 是否会导致计提减值? 公开报道显示,张洺豪为ST长生实控人高俊芳之子,与高俊芳、张友奎(高俊芳丈夫)为公司一致行动人,截至7月23日,三人合计持有公司近 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其中,张洺豪持有ST长生约1.74亿股股份。 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除7月20日质押的7336.24万股外,张洺豪其余质押股份(约9250万股)的质权人也为兴业证券,质押时间为今年4月和5月。 根据兴业证券披露的公告,ST长生的两位自然人股东与公司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合计质押股数1.78亿股,待购回金额(融资规模)6.75亿元。其中,张洺豪(为ST长生第二大股东,持有17406.24万股,占总股本17.88%)质押1.67亿股,待购回金额6.3亿元;虞臣潘(为ST长生第三大股东,持有8024万股,占总股本8.24%)质押0.11亿股,待购回金额0.45亿元。 如此看来,两位自然人股东向兴业证券质押的ST长生的待回购金额合计为6.75亿元,共计1.78亿股,相当于每股对应的待回购金额约3.79元,略低于目前基金对ST长生的最低3.96元估值。但如果ST长生被调查后走向退市境地,那么这6.75亿元则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ST长生即使继续跌停触及平仓线,兴业证券也无法强平,因为ST长生大股东和董监高所持股份均已变成限售股份。7月23日晚,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对ST长生相关股东所持股份实施限售处理。 兴业证券是否将计提该项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这或将对其2018年业绩产生何种影响? 据兴业证券财报,2017年全年其净利润22.58亿元,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3.66亿元。 上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表示,“对于财务数据的影响没办法测算,没有人可以直接确认出来,最糟糕的情况,对公司财务数据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不清楚,因为ST长生股价到底会跌到多少,这是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该人士称,“ST长生股价跌到最低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评估,没办法详细回答,需要到时候根据该公司的股价以及事态发展的情况,还有外围相关的情况来评估。” 定增时间窗口 资料显示,兴业证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是《证券法》颁布后全国首批获准增资扩股的10家证券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第九家被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核准为综合类的证券公司。 其前身可追溯至1991年设立的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1994年在证券业务部基础上改组设立福建兴业证券公司,1999年根据国家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政策要求,改制增资并与兴业银行脱钩,更名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8年5月,公司注册资本66.97亿元,集团总资产1680亿元,净资产371亿元,服务客户2350万户,管理资产2.1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7月24日,兴业证券公告透露了其拟非公开发行 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0,000万股(含120,000万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的特定对象。 其中,福建省财政厅拟认购兴业证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少于本次发行总量的20%,且认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6.3亿元。 除福建省财政厅外的其它发行对象须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托投资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它合格投资者。 7月24日中的公告还称,本次非公开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增加信息系统建设、合规风控等基础性投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此次兴业证券“踩雷”ST长生是否会对兴业证券定增募资产生影响?前述兴业证券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监管方面的通知会受到影响。” 根据7月27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2018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兴业证券被评为“A”级,高于2017年获得的“BBB”评级。[详情]

长生生物2003的那场改制:存"自卖自买国有产权"质疑
长生生物2003的那场改制:存

  长生生物在2003:那场改制是如何发生的 十五年前的2003年12月,当时正由国资控股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高新)召开了一场具有特殊意味的董事会。在这次会议上,长春高新审议通过了拟转让该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长生生物59.68%股权的议案。 该股权转让采用的是协议转让,并未采取竞标方式,甚至当其他受让方报出更高价时,长春高新也未采纳。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春高新召开董事会的前几个月,也就是2003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此后,各个地方的国资委也陆续成立,紧随其后的是一轮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大潮。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进这一轮国企改革,当时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发布两份文件进行规范。 其中,2003年12月31日出台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注:该文件于2017年12月29日被废止)第二十六条规定:“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于“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的”;“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对这些行为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况分别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对国企改制过程中的批准制度、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管理层收购等10项内容作出细致规定,其中明确:“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 但这份通知下发没过多久,改制中的长春高新就收到了来自新成立不久的长春市国资委的消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不适用长春长生股权转让。 来自长春市国资委的这则消息意味着,长春高新的股权转让,不受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的规范限制。 就这样,长春高新的改制得以被继续推进,结果是国企控股的长春高新决定将旗下子公司长生生物转让给当时担任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也担任长生生物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的高俊芳。此后,长生生物又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股权变更、改制等过程,并最终借壳上市。 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长生生物,因先后被曝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众视线。 7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吉林省纪委监委已经成立责任追究工作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追责。 2018年7月27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调查长生改制的一些情况,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检察院,以及吉林省纪委监委均已介入调查。不过由于调查尚无定论,他并未透露进一步的情况:“现在有规定,想了解其他情况必须一律通过市委宣传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党委副书记陈清泰认为,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复杂的问题,但是否可以将长生改制界定为国资流失,需要根据后续调查情况,再具体分析。对于长生改制,他说:“地方当时还是有很大的权力”,因为地方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之间,并不是垂直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呈现出“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特点。 转折点 2003年,长生生物迎来国企改制的转折点。同样在这一年,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当时,国企控股的长春高新正式决定将旗下子公司长生生物转让给当时担任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担任长生生物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高俊芳。 长春高新公告中披露,当年股权转让的受让方之一高俊芳虽然任本公司的副董事长,但其除了主抓长生生物生产经营外,并未在公司分管其他工作,也没有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上述2003年12月股权转让的董事会表决中,已按照有关规定回避表决。 从数据上看,当年长春高新拟全部转让公司持有的长生生物59.68%股权,每股转让价为2.4元。高俊芳受让长生生物1734万股股权,占总股本34.68%,转让价为4161.6万元;上市公司亚泰集团受让长生生物1250万股,占总股本的25%,转让价为3000万元。 不过,这次股权转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度浮现出价更高的外部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回避表决”的高俊芳,未能摆脱“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的质疑。 最终,长春高新将长春长生的转让价提升到2.7元/股。2004年该企业在《关于转让控股公司股权相关事宜的公告》中特意点明:“关于转让价格的确定,由于是与受让方协商定价,采用的是协议转让,未采取竞标的方式,因此公司与现受让方确定股权转让意向后,其他受让方又报出高价时,未被公司采纳。” 2006年8月,亚泰集团将股权卖给高俊芳,退出长生生物,长春长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持有长春长生生物59.68%的股权,绝对控股长春长生生物。 2015年12月,长春长生生物以全部股权作价55亿元借壳黄海机械上市,“黄海机械”的上市公司证券名称变更为长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张友奎、其子张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为长生生物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处在改制关键时点上的2003年的长春长生生物,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突然大幅下跌。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说:“该公司是否存在配合收购行为有意压低业绩不得而知。” 在长春高新召开上述2003年那次至关重要的董事会之前,原国家经贸委下属的9个局被撤销,除铁路、烟草、航空、电信等行业,其他行业的企业不再有专门的行业主管部门,国有企业从此告别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时代。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市场经济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索启航,与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变更,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交汇点上。 对于当年的地方国企改制,监管层专门出台过针对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存疑点 为了顺利推动上述2003年的股权转让,长春市国资委为其开了“绿灯”。 根据长春市国资委办公室2004年4月14日出具的《关于转让“长生生物”股权有关事宜的函》,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股权转让按惯例由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出资人意见由出资人代表在董事会上体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不适用长春长生股权转让。 为何长春长生生物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股权转让,可以不适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截至目前,长生生物、长春市国资委均未对经济观察报作出正面答复。但在当年长春市国资委出具的《关于转让“长生生物”股权有关事宜的函》中,特意强调相关事项是经过长春市国资委咨询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司及吉林省财政厅的。 对于当时地方国资监管的情状,企业改革专家、曾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的周放生回忆道:“当时的地方企业改制,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处理,国务院国资委只负责政策方面等等,不负责具体审批。” 一名国资人士表示,现在正在研究当年的历史资料,在历史资料没有补齐,而且国务院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没出来的情况下,没法判断当时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的操作是否违规。 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王绛认为,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转让等事宜,未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改制政策进行,至于出资人是否缺位,改制是否规范,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清泰表示,虽然地方推进一些改制事宜时,需要向国资监管部门备案核准,但在具体操作上,地方还是有很大权力的。 陈清泰所言的“备案核准”,在《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长府发[2003]49号)中亦有所体现,该《意见》要求“大型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实施国有资本退出(股权转让)或资产出售时,资产评估后,按《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管理办法)》(财企[2001]801号)规定,报国资部门核准,下达核准意见。” 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查阅长春高新公司公告发现,该公司于2004年10月16日发布的关于对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巡回检查问题的整改报告显示,长春高新转让长春长生生物期间公司治理存在巨大缺陷:一是公司从2003年1月到2004年10月总经理职务一直空缺;二是长春高新在转让长生生物期间仅仅设立了2名独立董事,独董监督职责难以体现,且在股权转让期间受让人高俊芳为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 李政明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通过公开文件显示的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历史沿革状况,发现其改制及股权转让的决策流程存在不合规的情况。” 据悉,2003年,曾有不止一家企业开出高于每股2.4元的价格受让长春长生生物的全部股权,但并未曾获得机会。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许保利则表示,定价是高还是低,还需要根据当年的净资产和具体的交易方法,来考虑不同的定价办法。 争议点 从1992年至今,高俊芳一步步成为实际控制长春长生生物股权的核心人物。 2018年7月27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案件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现在不好下定论,改制过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国资流失,要看未来的调查结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党委副书记陈清泰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笼而统之认定为国资流失,否则的话,日后企业改制更做不动。他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这点要很慎重,不能随意扣帽子,如果确实从财务上看到流失,还要分析究竟是由于水平不高、决策失误造成的流失,还是属于人为侵权行为导致的流失,这些需要做详细分析。” 不过,在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政明看来,长春长生生物改制时,高俊芳作为长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长,同时担任长春长生生物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长春长生生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长春长生生物改制过程中,存在利用职务便利,有意隐瞒、压低公司业绩,并将长春长生生物的股权低价转让给自己的嫌疑。 王绛则认为,疫苗类企业是较为典型的公益、保障型企业,本可采取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实行政府采购,但在市场不规范、监管漏洞较多的情况下,则需要保持国有控股,以国企带动市场、规范市场。 回看长生生物,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已经成立责任追究工作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追责。[详情]

侠客岛:证监会深夜发布退市新规 剑指何人?
侠客岛:证监会深夜发布退市新规 剑指何人?

  来源:侠客岛公众号 周五晚,证监会出台新的退市制度并即日施行。时机选择,相信大家都能品出意味。 指向 事实上,证监会几个月前就已经在酝酿退市完善制度了。 今年3月,证监会开始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7月27日,正式稿出炉并要求“立刻施行”,可见统一意见已达成。 这次意见最有“亮点”的修改,就是增加了一条—— “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这句话比较长,但“五个安全”的提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7月26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体会议;27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都对安全风险提示、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作了层层部署。但一些生产企业却对“安全”麻不不仁。  最近,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疫苗案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可以说案件已经涉及新规中所说“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根据最新的新华社稿,长生生物在狂犬疫苗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并“有系统地编造生产、检验记录、开具虚假日期发票”,以应付监管部门检查。 显然,长生生物已经触犯了退市新规的“红线”。几天前,7月23日,长生生物已经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即便不讨论上市公司的规章制度,仅从常识认知角度看,为了获利不择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公众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大产品生产上弄虚作假,已经称得上“挑战道德底线”。这种企业还能留在上市行列,本就已是巨大的“道德风险”。 st长生近期股价走势 《意见》另一大看点是两个“主体责任”的明确:监管“守土有责”,同时“退”者负责。出了问题,得有人担责。 首先是“强化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过去,交易所更多发挥了交易平台功能,但一线监管仍长期存在缺位。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就暴露了监管的不足。未来,交易所将被赋予强大的监管职责,目标是“出现一家,退市一家”。 正如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所说,“证券交易所处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第一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线如果管不住,后面必然层层败退。 过去,退市公司的股东也能“套现走人”,中小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意见》强调,“落实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的相关责任”,明确重大违法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当通过一定方式赔偿投资者损失。 目前,长生生物虽未退市,但深交所已对其大股东、董监高所持有的股份进行限售处理,股票简称也变更为标识风险的“ST长生”。  常态 过去,A股长期存在“进来难,退出去更难”的老问题。去年IPO提速,今年则为“独角兽”定向“开绿灯”,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个交易日2家,IPO总量占全球的近30%。 但在熊市环境下,大盘指数承受太多压力。优胜劣汰,能进能退,才是健康的资本市场特征。上市公司早有退市先例,退市公司却寥寥无几,严格的退市制度如今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退市艰难的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早期,我国资本市场定位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的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又具有丰富的融资手段,例如股权质押、定向增发、公司债和可转债等。更重要的是,一个地区公司上市的数量也是该地方的政绩之一,是各地的“香饽饽”,太多利益牵扯其中。 鉴于政府对“保壳”的动力以及市场对“保壳”的预期,长期以来“炒壳”“借壳”成为资本市场一大顽疾,竟被一些分析师和股评家称为“保壳概念”,忽悠中小投资者跟风炒作。 统计显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仅为0.33%。 我们可以对比下成熟的资本市场。以美国为例,自2001年以来,纽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市场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别达到6%和10%。 今年,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从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完善了退市制度体系,年内已有5家公司退市,拉开退市常态化序幕;截至目前,已确定5家公司退市,其中上交所2家(吉恩镍业、昆明机床),深交所3家(银基烯碳、金亚科技、雅百特)。 长远来看,中国欲打造“资本市场强国”,没有一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难以打造,理性投资文化难以塑造。 过去,中国经济以间接融资为主,对银行贷款依赖过高,宏观杠杆率和企业债务率居高不下。到了经济下行周期,就会面临债务违约危机,这也是我们时下所见到的情景。而直接融资,简单看就是股权融资,这种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风险性的特征,有助于助力新兴产业、科创企业和结构转型,让投资人分享红利。 因此,未来退市“常态化、法制化、市场化”应该成为趋势。 避雷 进入2018,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如履薄冰。P2P平台雷声四起,债务违约潮一波又一波,加上未来的银行理财将不保本、打破刚兑,现在又要面对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态化。 据统计,到今年6月,出问题的P2P平台数量增加到80家;7月的问题平台已突破100家。同时,今年也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资金紧张而深陷债务危机。 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在当下如何避开“地雷”,比赚钱更首要。不久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谈及非法集资时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个道理,也普遍适用于其他投资。 普通投资者往往在购物的时候“斤斤计较”,在投资的时候却“一掷千金”,缺乏投资纪律,记住巴菲特的投资三原则:“第一条,不要亏钱;第二条,不要亏钱;第三条,牢记前两条。” 其次,不妨做个有心人,掌握一些财务知识。财务操纵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伎俩,而且造假是具有惯性的,如果公司在某一年发生财务造假,那么其他年份的财务数据也得造假来掩饰。以今年被退市的3家公司为例,都是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 数据来源:证监会网站 应该说,中小投资者仍然是弱者,大多数缺乏专业的辨识能力。个别IPO保荐机构,分析师,审计、会计、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也是造假的“始作俑者”,希望监管部门对于帮助欺诈发行、违规披露的,也要一以贯之的严格执法。 上市公司退市改变了公司股票交易转让的方式,但公司本身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不幸踩雷的投资者要知道,对于强制退市公司,交易所有一个“退市整理期”,退市前给予3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时间;同时,退市后,也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门层次挂牌转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动他人奶酪、真正触动利益的制度。它的出台,应该成为高悬在资本市场蛀虫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文 /庖丁骑牛 [详情]

老员工:高俊芳上位疑与老所长有关 家属院里都知道
老员工:高俊芳上位疑与老所长有关 家属院里都知道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们甩了 作者: 周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大门上的几个大字已经部分脱落,工人们正在修补。门卫和多位老员工告诉记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这里。属于建国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在长春、北京、兰州、成都、武汉和上海)。如今,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旧车间。研究所新址距离此地两公里,目前还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长春长生公司就脱胎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两家单位目前已无关系。 一位曾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负责生产的一线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他所了解的长春长生和董事长高俊芳。 “这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给老百姓免费打的,她(高俊芳)那个是卖钱的,以挣钱为目的的。她那属于家族性企业,跟她家沾亲带故的员工工资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万,跟她家没关系的,正儿八经干活的员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个举报她的人,原来也是我们这的,后来分到她那边,变私企了,人家本来心里就有落差,后来就是因为调岗,一个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给你调走了,工资也下调了,替代他的人挣双倍的工资,而且还不干活。他就去找领导理论,领导也没理会,给他整得最后没招儿了。它(长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问题。”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对面,是员工家属院。如今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当年的老员工。 一位86岁的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来这里工作的,我在技术科室,她(高俊芳)在财务处,当时她是个小科级。我在工作上跟她打过交道,她工作很认真,我工作遇到问题,她支持我,给我感觉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会儿她刚出去,当时是张嘉铭张所长把她(高俊芳)给提拔起来的,所里当时情况本来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们所搞垮了。我是看电视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应该了,太不应该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岁的李林(化名)走过来,打断了这位老员工的讲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从小在研究所家属院长大,他父亲是研究所的老员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时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资产都弄到她那去了,变成她的私人财产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这个家属院你去问问看,谁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气愤。此事和当时的所长张嘉铭有关,张现在已经去世了。”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经退休多年,当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忆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当时的普通出纳高俊芳。“现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开始是我们所在那里盖的楼,当年那里是农村,庄稼地,当时我们所长是张嘉铭,他说研究所都要往那儿搬,后来那里厂区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们这了,她用大汽车来把所里的机器都拉过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员工。那时候的说法是,我们还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们脱离关系了,她把我们甩了。” 她又说,“李长太那会儿是副所长,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动员我们买股票。那会全场一千名职工都参加了,那时候我儿子要结婚,我没有钱,他说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钱了,等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就不用愁钱了,那谁不参加啊,脑袋削尖参加啊,买股票啊,原始股,一块钱一股,每个职工买4000股,说是过两年就能翻好几倍。那会我每月工资90块,4000块钱是我们全家所有的积蓄,全拿出来了。我原以为能挣钱,结果一两年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又给我们退回来了,说是上不了市了,按银行利息把钱返给我们了。是强迫退给我们的。”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1992年,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高研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以下简称长生所经销部)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长生生物姓高,而据长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的高俊芳、儿子张洺豪和丈夫张友奎合计持有长生生物近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详情]

东富龙:长生生物是公司客户 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设备
东富龙:长生生物是公司客户 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设备

  【 东富龙:长生生物是公司客户 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设备 】东富龙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服务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知名制药企业,武汉生物在2017年度未属于公司前十大客户,长生生物亦是公司客户。长生生物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设备。[详情]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案:举报人因工资下调心生不满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案:举报人因工资下调心生不满

  长生所老员工谈高俊芳:她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就把我们甩了 作者: 周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周甜 7月25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旧址。大门上的几个大字已经部分脱落,工人们正在修补。门卫和多位老员工告诉记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解放前就有了,最早是在佳木斯,1949年搬到了这里。属于建国后的六大研究所之一(这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在长春、北京、兰州、成都、武汉和上海)。如今,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旧车间。研究所新址距离此地两公里,目前还有800余名工人。此次出事的长春长生公司就脱胎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但两家单位目前已无关系。 一位曾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十多年、负责生产的一线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他所了解的长春长生和董事长高俊芳。 “这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是给老百姓免费打的,她(高俊芳)那个是卖钱的,以挣钱为目的的。她那属于家族性企业,跟她家沾亲带故的员工工资都高,能拿到七八千到一万,跟她家没关系的,正儿八经干活的员工也就能拿三四千。那个举报她的人,原来也是我们这的,后来分到她那边,变私企了,人家本来心里就有落差,后来就是因为调岗,一个月原本是拿三四千,看你不爽,就给你调走了,工资也下调了,替代他的人挣双倍的工资,而且还不干活。他就去找领导理论,领导也没理会,给他整得最后没招儿了。它(长生生物)的疫苗不存在造假,就是流程出了问题。”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对面,是员工家属院。如今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当年的老员工。 一位86岁的已经退休的老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她印象中的高俊芳:“我是1985年来这里工作的,我在技术科室,她(高俊芳)在财务处,当时她是个小科级。我在工作上跟她打过交道,她工作很认真,我工作遇到问题,她支持我,给我感觉她人很正派。我是1993年退休的,那会儿她刚出去,当时是张嘉铭张所长把她(高俊芳)给提拔起来的,所里当时情况本来挺好的。她出去后,把所里的人和产品都弄到她那去了,把我们所搞垮了。我是看电视知道她最近出事了,太不应该了,太不应该了,她怎么能那么做呢。” 50多岁的李林(化名)走过来,打断了这位老员工的讲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从小在研究所家属院长大,他父亲是研究所的老员工。高俊芳在研究所的时候,他跟高俊芳家住前后院。“她把生物研究所的固定资产都弄到她那去了,变成她的私人财产了。她哪有什么背景啊,她是怎么上去的,这个家属院你去问问看,谁不知道啊!大家都非常气愤。此事和当时的所长张嘉铭有关,张现在已经去世了。”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也是研究所的工人,已经退休多年,当年和高俊芳是同事。在自家院子前,她回忆起了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所和当时的普通出纳高俊芳。“现在高俊芳公司所在的地方,最开始是我们所在那里盖的楼,当年那里是农村,庄稼地,当时我们所长是张嘉铭,他说研究所都要往那儿搬,后来那里厂区建成之后,高俊芳就不在我们这了,她用大汽车来把所里的机器都拉过去了,也走了一部分员工。那时候的说法是,我们还是一家子,不分你我的。到了2001年吧,高俊芳就跟我们脱离关系了,她把我们甩了。” 她又说,“李长太那会儿是副所长,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动员我们买股票。那会全场一千名职工都参加了,那时候我儿子要结婚,我没有钱,他说等股票增值了,就有钱了,等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就不用愁钱了,那谁不参加啊,脑袋削尖参加啊,买股票啊,原始股,一块钱一股,每个职工买4000股,说是过两年就能翻好几倍。那会我每月工资90块,4000块钱是我们全家所有的积蓄,全拿出来了。我原以为能挣钱,结果一两年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又给我们退回来了,说是上不了市了,按银行利息把钱返给我们了。是强迫退给我们的。”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1992年,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高研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以下简称长生所经销部)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而成立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 2003年之后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长生生物姓高,而据长生生物最新公告,目前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的高俊芳、儿子张洺豪和丈夫张友奎合计持有长生生物近3.57亿股,占公司股本的36.66%。[详情]

美英德等国家如何进行疫苗安全管理?国家补偿受损者
美英德等国家如何进行疫苗安全管理?国家补偿受损者

  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进行疫苗安全管理?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文扬 实习记者 蒋松辰 近日,“假疫苗”事件仍在发酵。引起公众热议之余,一些反思也逐渐浮上水面:什么是好的疫苗安全管理方式,什么是好的疫苗检验环节?国内现在的检验方式是最有利于保护健康的吗?是国际惯例吗?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唯一存在假冒食品和药品问题的国家。” 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安麦启安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对中国来说,利用G7等高收入国家作为基准是合理的。这些国家对错误批次药品的法律惩罚是如此之高,导致没有一家合法的药品生产商敢犯错误。因为老板和员工都知道,如果犯了错误,公司将被负面宣传毁掉。 麦启安从中国以外的外国专家那里得知,中国正在面临挑战:不合格疫苗在法律上被认为是“劣质药品,”而非“假药”。在他的理解里,根据目前中国法律,生产劣质药物尚未被证明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本身是不够监禁理由的。他认为,如果这一分析是准确的,那么中国应该改变法律,使“不合格疫苗”完全非法。 事实上,许多国家在疫苗问题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而一些国家在吸取教训之后,建立了较之以往更完善的制度。经济观察网整理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疫苗安全管理历史及相关制度,以供读者参考。 美国:独立组织推荐药品,严格监管 一支儿童疫苗是如何从诞生到给人注射的?美国疾控中心(CDC)官网上介绍,在给人注射新疫苗之前,要做大量的实验室测试,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旦在人身上进行测试,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临床研究并获得疫苗的许可。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为临床试验的三个阶段制定规则,以确保志愿者的安全。研究人员首先对成年人进行疫苗试验,在此期间,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这种疫苗安全吗? 这种疫苗有效吗? 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吗? 剂量的大小与副作用有什么关系? 最常见的短期副作用是什么? 志愿者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如何? 那些接种了疫苗的人和没有接种的人如何比较? 生产后,制造商必须对所有批次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纯净、有效。只有在FDA审查它们的安全性和质量后,这些产品才能被发布。 目前,在疫苗的立法、审批和监管上,美国是世界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而这也是从一次次事故中得到的经验。 1955年,美国发生了一起迄今为止最严重的疫苗安全事故——“脊灰疫苗事故”。这次事故导致12万名接种该疫苗的儿童中,4万人受染,其中56人患上了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13人终生瘫痪,5人死亡。 事发后,美国民众对疫苗以及政府监管的信心,几乎下降到负数。美国医疗界也因此发生人事地震,美国卫生部秘书长Hobby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Sebrell引咎辞职。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还曾出现大量接种百白破(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疫苗而产生的法律诉讼案件,这使疫苗安全问题彻底成为公众的焦点。 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National Childhood Vaccine Injury Act, NCVIA)。根据NCVIA法案,国家疫苗伤害赔偿项目(NVICP)应运而生,用于赔偿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的伤害,这种赔偿是基于“无过错”原则的。所谓无过错,即提出索赔的人无需证明自己的伤害是由于医疗机构或疫苗生产商的过失所引起的。 上述疫苗事件后,美国对疫苗行业制定了更苛刻的法规和标准。从生产、运输、保存到使用的各个环节,国家都开始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把控。 目前,美国的疫苗供应处于历史上最安全、最有效的时期,设有疫苗总协调机构——全国疫苗计划办公室(NVPO)。该办公室提供战略领导和管理,并鼓励联邦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其职责是帮助减轻可预防传染病的负担。向其他机构提供全面的报告、公正的建议和专门知识,以查明和应对疫苗系统的缺陷,使疫苗对所有人更安全、更有效。 国家疫苗计划(NVP)于2010年建立,是21世纪疫苗和免疫企业的主要路线图。NVP制定了一项综合战略,通过以下五个总体目标来加强疫苗接种的各个方面: 开发新的和改进的疫苗;加强疫苗安全体系建设;支持沟通以加强知情的疫苗决策;确保美国推荐疫苗的稳定供应、获取和更好的使用;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增加全球对死亡和疾病的预防。 疫苗从研发到被接种主要由三个部门负责: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此外还设有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HRSA)。此外,美国独立组织ACIP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诞生——严格的实验室和临床试验。在获FDA批准前,疫苗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室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疫苗获批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长达10年甚至更长时间。 美国独立组织ACIP为联邦政府提供疫苗的选择推荐以及注射周期计划包括剂量及禁忌症,它的目标即是减少免疫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保证疫苗和相关生物产品的使用安全。 ACIP通常有共15名成员,分别为以下领域的专家:疫苗接种,公共卫生;免疫生物学,及其他免疫医学临床实践;疫苗临床及实验研究;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疫苗接种项目客户/社区/社会角度方面(消费者代表)(至少在此领域有一个专家)。 药品筛选流程:ACIP一年开三次会议,会议开启通知以及会议日程讨论事项,按照联邦咨询委员会法(FACA),将会在《联邦公报》公开发布。疫苗药品推荐选择通过投票形式选出,会议投票将会在“当会议满足八位合规ACIP成员在场”时发生。合规成员即是在票选中没有利益冲突的成员。如果当场不足八名合规成员,ACIP执行秘书按照规章有权指派一名职权外成员顶替。会议公示公开,并通过网络直播。 2010年10月,ACIP开始使用GRADE流程评估药品:审查药品的标签及包装,关于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说明,药品成本效益;审查对药后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与其它药品公司集团产品进行对比;以及药品对于目前情况的可行性。指标评价标准分为非常差,差,一般和高。每个指标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旦各项指标证明了该药品对于美国绝大部分地区利大于支(弊),该药品被评价为A类,或“强烈推荐”。保险公司将会被强迫为评价为A的药品支付,并对相应人群设为官方推荐品。B类药品为那些部分符合标准而部分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如果B级药品进入了VFC(儿童免疫疫苗项目:由联邦政府出钱为没有医保或负担不起疫苗费用的儿童提供免疫疫苗)项目,同样会被列入保险,但由主治医师谨慎管理供应。 为确保谨慎彻查药品,ACIP会指派工作小组并联同疾控中心人员以及其他免疫注射专家和ACIP成员一同起草药品推荐名单,但工作小组并不参与最终投票。他们将会把药品以及其安全信息分门别类,并审查所有将会参与投票的药品的有效科学信息,以便在下一次会议上展示。决议通过将在药品与疾控中心建立一定数量的购买合同之后生效。 决议还需要通过疾控中心同意,一旦经过同意,药品将会公布并成为美国官方免疫注射药品。任何与药品公司有雇佣关系,或与任何药品有专利关系的人不得加入ACIP,另外,一旦发生疫苗问题,ACIP拥有来自联邦政府的外职人员来介入,以及来自医学及专业组织的联络代表。 上市——双重监管。疫苗上市后,会受到来自疾控中心(CDC)和食品药品安全局(FDA)的双重监管。在疫苗获批用于公众使用后,其安全性会继续被监测。FDA要求所有的生产商在每个批次的疫苗在上市之前要提交样品。 不良事件报告。VAERS收集和分析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报告。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一份报告,包括父母、病人和医护人员。美国两家医疗机构的网络——疫苗安全数据链(VSD)和快速免疫安全监测(PRISM)将对此进行分析,科学家利用这些系统积极监测疫苗的安全性。VSD可以分析超过2400万人的医疗信息;PRISM可以分析超过1.9亿人的医疗信息。 临床研究。CISA是CDC和7个医学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CISA开展临床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疫苗安全性,并确定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预防策略。如果安全监测揭示了有关疫苗风险的新信息(比如科学家发现了新的严重副作用),疫苗建议可能会改变。 在免除接种方面,美国并没有强制接种疫苗,不同州有不同立法。州政府一般在孩子上公立学校前,进行授权或免除接种。免除接种一般面向于有损坏免疫系统,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有强烈抗性的人。一些州提供基于宗教原因的疫苗豁免权,一些州则提供基于哲学思想原因的疫苗豁免权。现如今很多家长因为宗教以及哲神学原因去获取接种赦免,研究者视这个情况为这些人所在地区的人类免疫下降,并产生疾病爆发增长的原因之一。 英国:国家补偿受损者,储存运输要求严格 如何让敏感的公众不对疫苗产生恐慌,是政府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免疫接种计划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效力和质量的保证。不合格的疫苗处理可能导致这些疫苗的效力丧失或反应性增加。接种了这些疫苗的个人可能面临更大的疾病或死亡风险,因为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疾病。因此,公众对免疫接种计划的信心可能会被削弱,从而使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 在英国卫生部官网上,一份名为《疫苗事件的指南:应对疫苗错误的行动》的指南文件里,强调了疫苗质量的重要性。该指南基于英国科学和公共卫生疫苗专家的意见一致意见,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导方针。 英国卫生部是欧洲最大的疫苗采购方。英国政府于1948年实施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体系,全民免费医疗,全国所有疫苗由卫生部和药监局实施非常严格的监管,由NHS来执行。民众所需的全部疫苗都由卫生部统一采购,每年所需资金超过2亿英镑。 针对疫苗中可能出现损害的情况,英国政府于1979年出台了《疫苗损害补偿法》,由国家补偿受损害的家庭,并且赔偿逐年提高,金额从最开始的1万英镑,一步步提高到12万英镑。此外,英国政府还在各个方面提高标准: 严格考核企业。在英国药品行业协会登记的成员的64家,仅7家具备英国卫生部的疫苗生厂商资质。英国卫生部设有专门的疫苗资质审查、管理机构。要取得生产资质,必须通过严格考核,如研制能力、生产设备、资金等,标准非常严格。英国还尽量避免某种疫苗只能由一家企业生产的局面,防止出现短供的状况。 每一批次进行检测。英国的“药品及保健品监管署”和“保健署”负责监管疫苗的安全性。英国要求包括疫苗在内的生物产品,每一批次在上市前都要进行质量和有效性检测,只有通过该检测才能获批入市。检测分两个层次,首先由生产商自测,然后由欧盟认可的几家官方药品检测实验室其中的一家再次检测。 严控存储运输。英国对疫苗储存及运输冰箱的质量性能有很高要求,并且还要对温度等情况做记录,严格杜绝变质的疫苗流入市场。每年英国公立医疗体系在疫苗上花费2000万英镑。一台特定储存疫苗的冰箱就需600~1200英镑,一个有效的运输储存箱成本要300英镑。英国卫生部制定了17页的储存运输手册,就细节做出规定。比如,疫苗必须储存在2~8摄氏度之间;每个冰箱都有序列号,能查到储存的每款疫苗,并有细致的记录和追溯系统;每一家疫苗仓库储存的疫苗不能超过4周;储存时要对温度等情况做记录,并至少一周检查一次,过期的一律视为不合格疫苗。 德国:全链条监管 德国在疫苗监管上也是相当严谨。从疫苗生产、运送、储存到使用,德国采取全链条监管。 在德国,法律不要求接种疫苗。但有“感染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公民有免受传染病侵害的权利。人人有接种疫苗的权利,且医疗机构必须报销所有费用。联邦卫生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即疫苗接种常设委员会(STIKO),以起草和更新疫苗接种建议。STIKO的建议规定,通过预防传染病,哪些免疫措施与公共和个人健康保护有关。法定健康保险的成员有资格免费获得这些推荐免疫。 在保障疫苗安全方面,德国有下列几项措施: 专门监管机构网络。德国以卫生部为主导,下设疫苗常务委员会。这是一个专家小组,负责制定和发布疫苗接种和疫苗接种预约的建议。德国对疫苗生产厂商的资质审核十分严格,能获得资质的厂家仅个位数。审核标准包括研制能力、生产设备、资金等,还要看过去的制药历史等。 中央采购制。德国采购疫苗的流程是:由卫生部全权负责从厂家购买,之后再配送到各州市疫苗接种点。疫苗的配送也是由专门负责疫苗物流的公司运输,禁止任何其他物流公司从事疫苗运输。卫生部指定的专业物流公司目前有2~3家。 所有疫苗接种都由资深医生进行。医生负责向病人作出全面解释,诸如接种须知、疾病信息及接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 中央疫苗危机处理小组。一旦疫苗出现问题,处理小组会立即通过电视台、报纸和其他平台公开消息,并负责召回。德国还会定期对疫苗并发症进行分析,过去研发的80%的疫苗都已不再推荐使用,包括预防天花、结核病的疫苗。 严厉惩罚。德国民众可通过24小时疫苗热线向值班专家反映疫苗接种后的各种问题。如果情况属实,接种者可以状告生产厂家。德国有一原则,如果一名病人告厂家胜诉,那么厂家还可能面临集体诉讼罪责,除了罚款,还将被退出市场。 为保证疫苗的安全,德国使用类似于运输“生化武器”的装备——“疫苗冷链”。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德国的疫苗专用运输车除驾驶室外,全部采用避光、密封性能好的特殊材料制成,每辆车都有防热、防静电、防辐射等功能。 新西兰:药物不良事件独立监测 接种后发生不良事件,新西兰是怎么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的? 澳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疫苗事故发生于90年前,港口城市Bundaberg的一家医院里,21个接种了白喉(Diphtheria )疫苗的孩子中的18个出现了严重的反应。其中12个孩子在注射后的48个小时内死亡。最后被调查发现是因为冷藏条件不够,疫苗被金黄葡萄球菌污染污染,救命的药最后成了毒药。 1965 年,新西兰成立了全国性的药物不良事件监测中心。2003 年,新西兰又成立了药物安全监视中心(Pharmacovigilance Centre),而在药物监控方面作用最大的还是新西兰药品及医疗器材安全管理局(New Zealand Medicines and Medical Devices Safety Authority,简称Medsafe)。 Medsafe 主要职责是管理纽西兰全国药物(包含疫苗)与医材安全,该部门属于新西兰卫生部,但同时又独立执行全国药物与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监测。任何于使用药物或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都能直接通报。 据新西兰卫生部官网信息,疫苗生产时遵循严格的程序。在一种疫苗获得许可使用之前,它需要经过国际科学家的长期测试,以确定它是否安全,是否有效。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包括对自愿使用它的人进行试验。在批准在新西兰供应疫苗之前,制造商必须证明质量,证明其工作良好,其安全性要让Medsafe。 Medsafe 下设有药物不良事件/反应咨询委员会(Medicines Adverse Reaction committee, MARC),由专科医师、临床药师、生物统计学者、基层医师、护理人员、公卫专家与政府机构人员组成,针对药物与疫苗的安全制度,提出政策与管理建议。此外,针对疫苗安全,另设有疫苗安全专家咨询小组(Vaccine Safety Expert Advisory Group),由感染科医师、免疫学专家、疫苗研究者、预防接种政策人员及 Medsafe 人员组成,进行疫苗安全事项沟通、不良事件个案讨论、以及疫苗安全相关研究等。 当民众使用药物或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事件,可通过网络平台,向Medsafe下属的药物不良事件监测中心-自主通报系统(Centre for Adverse Reactions Monitoring, CARM)进行通报。轻微的反应,如轻微的发烧,疼痛或发红,注射时没有报告给CARM的情况等都可上报。任何严重的反应也可以记录在国家免疫接种登记册上。此外,民众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渠道进行通报。 在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收到通报案件后,随即会按照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此外,Medsafe 对通报的每一笔不良事件都会进行与药物或预防接种之间之因果关联性的评估。Medsafe 会对每一位通报者进行回复,内容包括事件的因果关联性评估、药物或疫苗相关安全性资讯、后续追踪资讯等。 2012年7月1日,卫生部向制药公司转移疫苗的管理和采购工作。所有公共资助的疫苗现在都列在PHARMAC的药物时间表上(见www.pharmac.govt.nz),一旦PHARMAC列出这些疫苗,地区卫生委员会(DHBs)将负责资助这些疫苗。 新西兰卫生部还发布了《2017年免疫接种手册》,为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在实践中最安全、最有效地使用疫苗的临床指南。 目前,每位新西兰的居民都可以在任意一个私立诊所或医院接种政府补助的疫苗,这套疫苗的全称是The National Immunisation Schedule。 加拿大:数据库全国联网 问题疫苗发生之后,近期给孩子接种过疫苗的家长往往有这样的担忧:接种的疫苗是否属于问题疫苗这一批次的? 在加拿大,这些问题批次每个人都可以查到。加拿大有全国联网的医疗数据库,这种数据库有三大部分,分别记录住院病人、诊所病人和购买处方药病人的信息。 每个加拿大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医疗卡号,任何一项医疗记录都能清晰找到时间、地点和负责人。所以你不论在何时、何地接种何种疫苗,都可以查得一清二楚。如果疫苗出现了质量问题,政府马上会召回。 由于加国疫苗发放是由联邦卫生部、联邦卫生安全局和各省卫生厅共同管理,统一订购、发放至各省卫生厅,再由各省卫生厅发放到该省专门接种机构。全程都是由政府操办并计入数据库,所以只需从该数据库找到相应批号疫苗所发放的地点和数量,以及已接种者的姓名,就可以把所有问题疫苗和涉及的人找出来。 此外,加拿大卫生部官网还发布了《2015年全国疫苗储存和处理指南》,以规范疫苗储存和处理流程。 (资料来源:美国全国疫苗计划办公室NVPO官网、美国疾控中心官网、英国卫生部官网、德国卫生部官网、新西兰卫生部官网、加拿大卫生部官网、《生命时报》等)[详情]

胡锡进:长春长生完了 不把人命关天当回事早晚被祭旗
胡锡进:长春长生完了 不把人命关天当回事早晚被祭旗

   近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7月23日晚,《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称,“个人直觉,长春长生这家公司完了,它能最终活下来的几率已经很小。这真是报应。不把人命关天的事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社会早晚会拿你企业的命运来祭旗。中国人的食药安全或许必须踩着一些无良企业的尸体,才能走出来。 ” 以下为微博截图: [详情]

拆解疫苗产品高毛利率逻辑:企业开发成本不低于药品
拆解疫苗产品高毛利率逻辑:企业开发成本不低于药品

  拆解疫苗产品 “高毛利”逻辑 本报记者 陈红霞 实习生 姚煜岚 武汉报道 “刚刚抢救完病人,心头念念不忘的是自家接种过问题疫苗的孩子,辗转难寐。”7月23日,一位在ICU工作的医生在上完夜班后写下上面这段让人心痛和无奈的文字。 7月22日晚间,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药监局负责人通报了长春长生疫苗案件:责令停产、立案调查,组织对所有疫苗生产企业飞行检查。 我国疫苗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密集检查。 从财务数据上看,我国疫苗产品的毛利率区间为60%左右到90%左右,高毛利特性十分突出。“一个疫苗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7月23日,一位疫苗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至少需要10亿元到15亿元的投入,时间周期也需要7-15年,研发成本沉淀蕴含在高毛利的背后。 7月23日,博沃生物董事长吴克也表示,跨国药企的工业能力、保障能力满足不了国内人口数量上的需求,目前国产疫苗实际上比进口疫苗价格便宜,为中国的计划免疫节约了很多费用。 疫苗企业毛利率高 从行业格局上来看,此前,我国疫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企业主要是原卫生部下属的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针对疫苗逐步放宽管制,部分民营企业纷纷涉足疫苗领域,外企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等也进入中国,国内疫苗市场形成国企、民企和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安信证券一份研报中指出,目前国内疫苗市场仍由一类疫苗为主导,但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国有企业在一类疫苗市场的占比约79%,一类疫苗占整体疫苗市场数量的 59%。二类疫苗市场主要由民营企业主导,2015 年整体市场占比约 41%,呈逐年增长态势。  “疫苗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7月23日,一位行业研究员表示,其销售渠道封闭、降价压力没有那么大,其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国内疫苗生产企业不过 40 家出头,其中大部分企业只生产单一品种。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等宏观和微观因素,我国疫苗市场需求量增加,让我国疫苗企业呈现毛利率高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长生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在内的企业数据显示,我国疫苗企业的自主疫苗产品的毛利率区间约为60%到90%左右,而代理疫苗毛利率则一般保持在20%-30%。成为我国一个相对高毛利的细分行业。 “不过,一般新型生物药企的毛利率都不低。”上述研究员指出,在业绩贡献能力方面,疫苗跟新型生物药企的差别不大。 成本构成 疫苗产品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风险高、工艺复杂等特点,新产品的研发需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许可申请三个阶段,整个疫苗研发周期通常需要 7-15 年时间,并需先后向国家监管部门申请临床研究、申请药品注册批件。 在这个流程中,构成企业开发成本,疫苗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上海另一医药行业研究员指出,其中制造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燃料动力和辅助人工,固定资产折旧则主要包括基本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在费用方面,疫苗企业的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销售服务费、职工薪酬和包装、运输费。管理费用则主要涵盖研发投入,财务费用则主要跟公司的融资成本相关。 “疫苗产品的研发到上市的过程是遵循药品的流程,甚至比药品更严格。”吴克表示,疫苗针对的是健康人群,尤其是儿童,对安全性的苛求程度更高,对不良反应的容忍性更小。且疫苗新品的临床试验规模更大、时间更久。往往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疫苗预期保护率设定(如70%或80%)科学计算得出的临床试验规模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远高于一般药品(可能只需要几百人的规模)。 技术审评部门会对疫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吴克解释,审批环节取决于品种特性,包括疾病流行情况、目标人群覆盖范围、检测手段等,通常在审批过程中对创新品种的态度更加审慎,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更多,往往需要的时间更久。 这是一场人力、物力、财力的“赛跑”,“一般一个单品的投入,需要10亿元到15亿元,而其研发上市周期一般也需要7-15年。”上述研究员则表示,高技术门槛、高壁垒、高投入等要求,让企业的整体开发成本并不低于药品。 在财务处理上,这些研发成本最大的财务处理的方式是,早期在产品未形成之前,均只能计为开发支出。一位财务专家也表示,待产品具备上市资格之后,才能将这部分开发支出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转为无形资产,此后逐年摊销,而摊销的方式一般根据产品专利周期保持一致。 这种高“成本”的投入,推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事实上,此前,中国疫苗行业的产品并不丰富。对新疫苗的研发投入不足,基础研究相对落后,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国内疫苗生产企业普遍以经营仿制疫苗为主。 “过去十多年都是些老产品。”上述研究员指出,但如今这些老产品也进入瓶颈期,部分企业才开始侧重于研发或者是海外授权销售的方式拿到新产品,不过这一模式也会考验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产业化能力,技术壁垒也不低。因此,疫苗行业的资金密集型特点突出,企业在疫苗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均有巨大的资金需求。 另一行业研究员也指出,在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请药品注册批件、GMP 认证等环节均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目前施行的是2010 版 GMP标准,疫苗生产企业还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线建设。这些成本都推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与药品不同的是,疫苗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型疫苗随时出现,且新品研发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失败的概率。”上述研究员指出,这些销售之外的成本,也在企业的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 小调查: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长生生物违法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长生生物违法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长生生物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关注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以及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长春长生是上市公司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000268.SZ)的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对此次疫苗事件予以高度关注。长春长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药品生产规定,将不合格疫苗产品流向市场,突破人的道德底线,造成恶劣影响,对此我们予以强烈谴责。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再次倡议,上市公司应当严格恪守《中国上市公司诚信守则》,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诚信合规经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尤其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控道德风险,狠抓产品安全,为维护一个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环境做出应有的社会贡献。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2018年7月23日[详情]

  
  

长生生物K线图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